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乡村宜居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2024-02-14 11:10:3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村宜居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乡村宜居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从20xx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xx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xx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村庄建设。

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学改造提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住房条件。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无序违章建房,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房行为,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三是建设新型社区。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建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并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农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达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

二是提升绿化水平。加快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积极倡导庭院绿化,鼓励农民栽植经济林木、观赏树木。推进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化,配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有条件的村庄应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净化水平。建立村内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于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运车;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同时,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推行“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定点存放。妥善处理并积极利用禽畜粪便,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整治村内影响观瞻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

第二篇: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村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天星村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房前屋后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天星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庭院建花坛,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

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环境治理

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门前屋后“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加强我村医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建监管水平,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条件。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阶段。

通过黑板报、墙体标语、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

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活动,各组清理路边“三堆”、门前杂物,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每月召开天星村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情况通报会,对各组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直至达标,巩固整治成果。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

按照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环境治理、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四项创建工作。年底前,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长效规范管理机制,各项创建任务基本达到标准。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村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第四阶段:全面提升,实现目标。

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整改,不断完善。确保两年目标中的四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天星村。

四、具体施工名称和地点

1、洋太路97KM+200M处修建小型花坛一处;

2、洋太路99KM处修建小型花坛一处;

3、洋太路100KM―102KM路外栽种紫荆树,间距3米。

4、罗继财、赵应茹、陈素芳场院边砌花栏总长150米。

5、村委会前院场栽种花草树木进行绿化。

6、庞胜山两侧山墙与后墙进行粉白处理,刘先荣、陈素芳墙面粉白处理,计8间。

五、工作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天星村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建立督查检查机制。

对各项任务实行每周检查、月底开会、总结检查、季度通报制度。以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开展,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如期完成。

第三篇: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乡西北方向,平均海拔731米,为xx乡场镇所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26户,人口1220人。全村耕地面积691亩,林地面积15004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和务工为主;产业发展以种植纸浆竹、三木药材、有机茶叶、玉米为主;交通要道主要以大老路为主,贯穿xx村1、2、4、5、7组。

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以特色产业发展和设施完善提升为抓手,以助农增收和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将灾后重建、旧村落改造、产业发展、连片整治有机结合,全面统筹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加快推动完善新村产业、交通、通讯、饮水、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主权利,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环境治理,切实改善和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坚持产村相融,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做强富民增收产业支撑,全面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和谐、环境优美整洁、产业兴旺发达、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新村。

三、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

(一)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约需资金:60万)

1.xx村群众活动中心前修建便桥一座,跨度15米,宽2米,预计投入12万。

2.新增和维修xx二组到xx村群众活动中心段的青石栏杆500米,每米计划造价400元;xx村一组聚居点路面硬化、化粪池排污设施建设150米,涉及13户,预计总投入资金27万。

3.国道“351”辅道沿线进行微田园打造及房屋改造,预计投入资金21万。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约需资金:2万元)

1.爱心图书室。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整合已建成的`村农家书屋,室内桌椅能同时满足10人以上使用,各类实用图书不少于20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报纸期刊不少于30种,预计投入资金2万。

四、项目保障措施

1.项目责任

县农工办: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xx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项目实施,落实项目的推进,协助技术人员实施项目工程等工作。

xx村村民委员会:负责辖区内项目实施的组织、联系,协助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2.资金管理

全面推行建设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的公示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投入和项目的管理。严格实行资金按项目投入,切实做到立项有论证、预算,中间有检查、监督,完成后有验收、决算,保证扶贫项目、资金公正、及时地用于项目实施中。保证扶贫资金投入使用公正、透明。

3.组织保障

项目村上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专抓项目的建设。

第四篇:乡村振兴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仁同坪村位于仁和镇西南部,距县城64公里,距巴陕高速下两出口15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550米,幅员面积8.4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651户2441人,其中稳定脱贫户93户365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2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2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村党总支部有党员63名,村社干部12人。全村硬化道路22公里,有堰塘12口,堰渠1条,有标准村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大包梁苗圃350亩。

近年来,仁同坪村在市、县、镇的坚强领导下,以苗圃产业为依托,苗圃种植面积达350亩,成功招引南江县三禾园林有限公司产业园落地,初步建成集樱花、桂花、康养、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围绕“大美仁和、和美善治”总体定位,实现美丽山村与景观农业深度协调、特色民宿与美丽人居有机结合,依托天马山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努力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观光、康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县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和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

三、建设任务

(一)推进产业振兴

1.强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改造提升500余亩核桃产业园(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种植优质粮油200亩、有机蔬菜450亩,养殖巴山土鸡5000只、土猪1500余头、稻田养鱼80亩、养虾40亩,发展“四小”产业300余户。培育新型家庭农场4个。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基础

改造提升产业道路5公里,其中1社0.5公里,3社1公里,4社1.4公里,6社0.6公里,7社1.5公里。

(二)推进人才振兴

1.储备干部2人,培育致富带头人5人。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新型经营业主、大学毕业生回村创业,强化激励措施,激发致富带头人带富潜能,努力营造示范带动的良好环境,激发出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并优先推荐致富带头人在村内任职,发挥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的引领作用。

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3.专业技术培训。围绕核桃、黄羊等主导产业布局,组织科技专业人员和核桃、黄羊种养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通过技能培训,群众掌握实用的核桃、黄羊种养技术,提升群众的致富奔康技能水平。

(三)推进文化振兴

1.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仁同坪村红色文化丰富,有苏维埃遗址,有红军战斗战壕,有红色标语。传统农耕文化,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下一步将深挖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留住乡风乡愁。

2.培育文明村风。利用道德银行,常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孝道之星等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家训”活动,积极争创市级文明村,制定并遵守村规民约,完善村文化活动室,培树文明、和谐、团结、淳朴新风尚。

3.新建农耕文化村史馆。依托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新建面积1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村史馆,集农耕史简介、农耕具展览、古迹遗址、新村新貌等于一体。

(四)推进生态振兴

坚持生态宜居发展之路,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康养、旅游、休闲、观光、垂钓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1.村落宜居。垃圾处理: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配置垃圾箱20个,配置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100%。污水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池3个(配套管网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70%以上。公共厕所:新建标准公共厕所2个。保洁员:选拔配备8名保洁员,实现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100%。安保配套:设置监控3处,安装路灯30盏,新建入村标示牌3处。管网规范:改造村内供水管线5公里。停车场:新建停车场1个。绿化培植:生态修复150亩,村内环境美化100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农业废弃物处置: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站1处,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85%以上。

2.庭院整洁。卫生厕所: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造提升卫生厕所300户,实现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庭院环境:农户庭院环境综合整治423户。

(五)推进组织振兴

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扎实抓好“三向”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探索社长由产业发展大户、返乡创业人士担任,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健全群众自治机制,全面推行“四议四调四评”工作法,健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务村务公开等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级治理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培养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行为。

2.加强村级治理。村风民风养成:建立“四级矛盾调处”机制(院户亲情调、村规民约调、支部说事调、司法权威调),充分化解群众矛盾,有效降低信访指数,不断形成“自强创富、感恩奋进”的良好村风、民风。村民自治:不断培育民主意识、提高群众自我治理的能力,扩大群众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开发公益性岗位:创新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发展思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设置公益性岗位9个,村内保洁,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服务群众。

四、建设内容及补助标准

仁和镇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主要由财政资金、农户自筹资金和业主投入资金为主,预计项目投入资金550.1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52.7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82.39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2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28.2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2.39万元。

1.仁同坪村1、3、4、6、7社改造提升产业路5公里,预计项目投入资金31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50万元。

2.樱花园道路整治1公里,预计项目投入5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5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

3.实施全村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建农户卫生厕所22户,农户安装3格式化粪池163户,预计项目投入6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3.21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32.39万元。

(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98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98万元。

1.农耕文化村史馆扩面100平方米,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万元。

2.新建公共厕所2座,预计项目投入资金1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16万元。

3.新建垃圾处理中转站1座,配置垃圾箱20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5万元。

(三)产业方面。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6.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5万元。

1.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2.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2.5万元。

2.新型家庭农场4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明晰责任,协同推进。成立以雷智同志为组长,张国斌、赵财贸、谢欣霖、刘竞同志为副组长,镇党建办、镇财政所、镇交管办、镇生态环境保护办、镇乡村振兴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仁同坪村村“两委”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乡村振兴办,主要工作职能为创建工作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方案制定、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相关事项,办公室主任由白弥同志担任,赵芳芳、邓鉴文同志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同时,成立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办和仁同坪村项目建设业主委员会,以此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引导,合力投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整合、信贷扶持、社会参与”与“基础设施政府投入为主、新居建设农户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业主投入为主”的建设机制,实现政府、社会、个人集约化投入,形成推进合力。加大政府投入引导,打捆叠加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能灌溉等各类涉农项目,实行集中投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投入,通过政府奖补引导、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自主投入示范村建设。优化金融信贷环境,鼓励信用社、邮储银行、农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各类金融产品,支持新村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新居、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及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新村建设。

(三)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始终把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深入宣传发动,调动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建设新动力,创新发展新机制。

第五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仁同坪村位于仁和镇西南部,距县城64公里,距巴陕高速下两出口15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550米,幅员面积8.4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651户2441人,其中稳定脱贫户93户365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2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2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村党总支部有党员63名,村社干部12人。全村硬化道路22公里,有堰塘12口,堰渠1条,有标准村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大包梁苗圃350亩。

近年来,仁同坪村在市、县、镇的坚强领导下,以苗圃产业为依托,苗圃种植面积达350亩,成功招引南江县三禾园林有限公司产业园落地,初步建成集樱花、桂花、康养、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围绕“大美仁和、和美善治”总体定位,实现美丽山村与景观农业深度协调、特色民宿与美丽人居有机结合,依托天马山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努力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观光、康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县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和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

三、建设任务

(一)推进产业振兴

1.强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改造提升500余亩核桃产业园(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种植优质粮油200亩、有机蔬菜450亩,养殖巴山土鸡5000只、土猪1500余头、稻田养鱼80亩、养虾40亩,发展“四小”产业300余户。培育新型家庭农场4个。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基础

改造提升产业道路5公里,其中1社0.5公里,3社1公里,4社1.4公里,6社0.6公里,7社1.5公里。

(二)推进人才振兴

1.储备干部2人,培育致富带头人5人。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新型经营业主、大学毕业生回村创业,强化激励措施,激发致富带头人带富潜能,努力营造示范带动的良好环境,激发出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并优先推荐致富带头人在村内任职,发挥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的引领作用。

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3.专业技术培训。围绕核桃、黄羊等主导产业布局,组织科技专业人员和核桃、黄羊种养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通过技能培训,群众掌握实用的核桃、黄羊种养技术,提升群众的致富奔康技能水平。

(三)推进文化振兴

1.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仁同坪村红色文化丰富,有苏维埃遗址,有红军战斗战壕,有红色标语。传统农耕文化,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下一步将深挖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留住乡风乡愁。

2.培育文明村风。利用道德银行,常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孝道之星等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家训”活动,积极争创市级文明村,制定并遵守村规民约,完善村文化活动室,培树文明、和谐、团结、淳朴新风尚。

3.新建农耕文化村史馆。依托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新建面积1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村史馆,集农耕史简介、农耕具展览、古迹遗址、新村新貌等于一体。

(四)推进生态振兴

坚持生态宜居发展之路,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康养、旅游、休闲、观光、垂钓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1.村落宜居。垃圾处理: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配置垃圾箱20个,配置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100%。污水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池3个(配套管网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70%以上。公共厕所:新建标准公共厕所2个。保洁员:选拔配备8名保洁员,实现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100%。安保配套:设置监控3处,安装路灯30盏,新建入村标示牌3处。管网规范:改造村内供水管线5公里。停车场:新建停车场1个。绿化培植:生态修复150亩,村内环境美化100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农业废弃物处置: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站1处,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85%以上。

2.庭院整洁。卫生厕所: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造提升卫生厕所300户,实现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庭院环境:农户庭院环境综合整治423户。

(五)推进组织振兴

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扎实抓好“三向”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探索社长由产业发展大户、返乡创业人士担任,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健全群众自治机制,全面推行“四议四调四评”工作法,健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务村务公开等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级治理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培养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行为。

2.加强村级治理。村风民风养成:建立“四级矛盾调处”机制(院户亲情调、村规民约调、支部说事调、司法权威调),充分化解群众矛盾,有效降低信访指数,不断形成“自强创富、感恩奋进”的良好村风、民风。村民自治:不断培育民主意识、提高群众自我治理的能力,扩大群众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开发公益性岗位:创新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发展思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设置公益性岗位9个,村内保洁,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服务群众。

四、建设内容及补助标准

仁和镇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主要由财政资金、农户自筹资金和业主投入资金为主,预计项目投入资金550.1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52.7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82.39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2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28.2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2.39万元。

1.仁同坪村1、3、4、6、7社改造提升产业路5公里,预计项目投入资金31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50万元。

2.樱花园道路整治1公里,预计项目投入5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5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

3.实施全村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建农户卫生厕所22户,农户安装3格式化粪池163户,预计项目投入6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3.21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32.39万元。

(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98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98万元。

1.农耕文化村史馆扩面100平方米,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万元。

2.新建公共厕所2座,预计项目投入资金1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16万元。

3.新建垃圾处理中转站1座,配置垃圾箱20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5万元。

(三)产业方面。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6.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5万元。

1.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2.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2.5万元。

2.新型家庭农场4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明晰责任,协同推进。成立以雷智同志为组长,张国斌、赵财贸、谢欣霖、刘竞同志为副组长,镇党建办、镇财政所、镇交管办、镇生态环境保护办、镇乡村振兴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仁同坪村村“两委”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乡村振兴办,主要工作职能为创建工作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方案制定、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相关事项,办公室主任由白弥同志担任,赵芳芳、邓鉴文同志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同时,成立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办和仁同坪村项目建设业主委员会,以此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引导,合力投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整合、信贷扶持、社会参与”与“基础设施政府投入为主、新居建设农户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业主投入为主”的建设机制,实现政府、社会、个人集约化投入,形成推进合力。加大政府投入引导,打捆叠加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能灌溉等各类涉农项目,实行集中投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投入,通过政府奖补引导、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自主投入示范村建设。优化金融信贷环境,鼓励信用社、邮储银行、农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各类金融产品,支持新村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新居、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及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新村建设。

(三)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始终把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深入宣传发动,调动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建设新动力,创新发展新机制。

推荐专题: 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班组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宜居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