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发言稿 > 详情页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发言稿(范文五篇)

2023-05-10 23:44:0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发言稿(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发言稿(范文五篇)》。

第一篇: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XX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从三个方面予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探索机制抓管理

我校始终坚持“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的理念不动摇,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保障予以落实。面对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活力不足的问题,如何缩小差异、扬长避短、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加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艰难课题。

一是统一管理,分层负责。统一管理就是要求全体教职工接受学校的集体领导。班子成员对口县局相应股室,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同时做好对包抓年级的管理实施,实现业务管理与包级管理横纵向立体式管理模式。6名包级领导分别负责6个年级的日常教学业务管理、教师队伍管理、教学督导检查、问题矛盾排处,把学校的管理思路、方法、要求延伸渗透到每一位教职工中间去,并承担包抓年级课程和教学质量责任。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不断总结、完善、改进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推动整体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是均衡发展,全面推进。面对择师择班热,学校深剖根本,源头治理。从20xx年春季开始,逐步优化配置各年级任课教师,并坚持“级内稳定大循环”的原则,没有特殊原因,每一名任课教师一至六年级跟班上,保持队伍结构稳定。20xx年六年级语文数学10名任课教师除1名外出支教外,其余9名教师全部循环到一年级任教。这样的制度化管理,杜绝了老师分班找学校、师资配置不均衡、家长社会反响大等问题,也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比学赶帮,提高效率。“比”就是要求年级组之间比干劲,比管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比工作,比绩效。通过比较,反思问题,激发动力。“学”就是同级同科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过去一学年,学校共安排年级组内“同课异构”、“高效课堂”等活动6次,使后进教师学有样子,赶有方向。“赶”就是要求弱班弱科赶上或超过全校教学质量发展的步伐与节奏,弱科向强科迈进,后进教师向先进教师看齐,有力推动了全校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二、强基固本促质量

我校始终把“落实常规管理、强化过程督导、夯实质量基础”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监管职能,科学计划、周密安排、过程管理、结果考核,教学管理逐步规范。班子成员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进一步明确分工职责,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开学初,利用教职工会议集中安排本期教学重点工作,要求教学常规细节。学校先后组织修订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做到日常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并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做到了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二是树牢质量核心意识。每期开学后,学校班子成员分级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促进会暨学生习惯教育会,为教学工作提供管理支持;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各年级老师交流课堂和学生管理;学校统一组织各级集中质量检测每期2次,考后专题召开质量分析会,寻找问题,制定对策;全体老师能牢固树立质量核心意识,狠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立足课堂教学,落实课后辅导,抓好培优转化,形成了浓厚的抓质量氛围。

三、潜心教研求突破

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研教改,教学研究不仅能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而且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为此,我校把教研活动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常态化开展。

一是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结合党建“双培双促”,学校着力推动名师工程,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先进党员和优秀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近两年来,学校共推出“党员先锋岗”四期20人次,并发挥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的作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每学期首次教研活动学校都安排“班子成员和优秀党员示范教学和讲座”。过去一学年,学校累计安排名师示范课教学和专题讲座4次16人次,亮明态度,传递理念,更新方法。

二是全面推进,人人参与。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落实“人人上讲台,个个比教学”分批次安排实施教师全员课堂教学评估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公开展示活动,搭建了交流平台,给了压力和动力,从青年教师到中老年教师都积极研读教材,精心备课,教学研究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坚持以校本教研的方式自我反思,激发内驱力,达到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三是聚焦课堂,解决问题。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课改,先后举行了互学共进听课周、课改实验课、新调入人员和岗位调整人员汇报课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全体教师精心准备,积极参与,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探讨教法,并借助电子白板、课件等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融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成果,引导学生大面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中总结和探索到了成熟的、值得推广的问题牵引式,自主学习式,社会实践式等课改模式。

20xx年我校将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管理体制、丰富内涵发展、促进专业成长、彰显办学特色为目标,加强作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抢抓机遇,统筹推进。按照既定目标,突破发展瓶颈:一是全力做好薄弱学科督导提质,补齐质量发展短板。二是加强青年教师指导培养,夯实质量提高基础。三是抓好课堂教学能力评估收尾,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四是坚持全面育人理念,突出内涵素养提升。

群星竞相闪烁,方有夜空的美丽;百川齐心东流,才有沧海的壮观。新学年、新希望,我坚信,有县局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只要我们心系学子,情归校园,人人争先,个个奉献,时刻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优异的教学成果,必定能够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第二篇: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的心情很激动,此刻我更感到无比的荣幸,我有幸在此发言,是由于领导们的关心与厚爱,给了我这个与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讨的平台。下面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就如何抓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学,谈几点肤浅的做法与感受,如果有谈到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的课堂教学“四注重”

一、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我总认为数学教学,抓基础很重要。学生基础差,即使老师能力再强,教学水平再高,课讲得再精彩,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毫无一点益处。因此,我每接触一个新班级,第一措施就是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情况,针对实际情况,事先对学生进行基础补救,从而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

在教学中,我从不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推理、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如果只是单一地、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那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也只会机械地去死记方法、答案、硬背定律、公式-------其实把要记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了,也达不到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每教学一个问题,总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这是怎么来的。”下面试举我的两个不成熟的教学案例,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案例二:教学“圆锥的体积”,我为学生准备了四组圆柱和圆锥体学具: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让学生亲自去做盛水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们知道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有联系,并且得出了结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从而推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v= sh。这样的教学,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不用死背公式。

三、注重对差生的培养

差生是普遍存在的,每个班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人数多少而已。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教学中,我从来不歧视和冷落差生,而是通过耐心的教育、精心的指导、爱心的感化,使他们逐渐进步,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差生面前,我常用的话就是“好样的,这次作业你没全错。”“加油,你的成绩会提高的。”

四、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与素质的提高

事先举两个教育有误区的案例:

案例1:我的一位同事是班主任,在教室里要求学生:“同学们,你们上课不能穿拖鞋。”可一位调皮的男孩答到:“老师,你自己不也穿着拖鞋吗?”同事回答:“我能吸烟,你能吸烟吗?我能喝酒,你能喝酒吗?我能结婚,你能结婚吗?我有两千多块钱一个月,你有吗?”

案例2:同事是一位快退休的老教师,他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教给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边长×高。课后,一位女孩来问我:“邹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高,到底是哪一条边长乘高?因为它有四条边呀?”

试想:要求学生不穿拖鞋,自己正穿着拖鞋?想要学生取好成绩,自己又不精通所任教学科,讲起课来,学生似懂非懂,甚至把知识错误地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育能成功吗?我们应该知道:老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等时刻处于学生的监督之下,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活动中,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以更高的品德水平为学生作出表率。

将近20年的教学生涯,我时刻以“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善于育人、精于教学”这16字自我座右铭来定位自己、要求自己、衡量自己、检查自己、提高自己。走上讲台,我看到纯真的学生;走近学生,我看到闪亮的双眸;走近双眸,我看到洁净的心灵;走近心灵,我看到活泼的心跳;听着心跳,我看到鲜活的生命。

我的工作经验直接告诉我:作为一名老师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各方面在学生面前做出表率,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想把所任教的那门学科教好,自己首先要精通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认真学习,钻研业务,提高自己,讲起课来不能让学生似懂非懂。有耕耘方谈收获,只要付出了,又讲究方式、方法,就一定会把工作做好,就一定会取好成绩。

如今,虽然我只是教育一线的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但我执着于我的事业,我喜欢,我高兴,永不后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为我忠诚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为我身边的每一学生,默默付出。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能安排这样一个活动,让我们互相交流,聆听到了许多老师宝贵经验,让我有了学习的机会,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交流汇报材料。今天我在这里介绍的,也只是一些平时工作中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科学课程标准》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质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必须通过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感受、体验并内化。所以科学课上必须有科学活动,科学活动必须有学生参与,学生只有参与了,才能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如何抓好科学教学质量呢?

第一方面,我认为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

目前,"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已经成为《科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基本教学特点。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挑战。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如何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我们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因此,要做到这点:

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才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型处理。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难易的"度"。在《生物的繁殖》这一单元中,教材要求学生能够对各种动植物的各种繁殖方法有所了解,学生刚刚进入科学探究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都有一定的难度,更谈不上对自己很少见到的动植物繁殖方法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删除这部分探究内容,将它放到课外以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再次,在教学中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地体验。因而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的责任。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所以与其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还不如减少两个活动或某些环节,保证充分的时间,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那么学生的收获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了。

二、有效地选取和利用材料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探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究材料的选取,而有结构的材料能提示科学概念,能反映自然现象的某种关系,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究,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汇报《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交流汇报材料》。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的有结构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健。

1、立足提示科学概念,体现材料的启发性。

2、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突出材料的趣味性。

3、强调材料的典型性,功能的全面性

科学研究毕竟不是一两堂课的事情,也不仅是课堂教学所能完成的,它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教材的选取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的。那些精制、特制的材料不足以满足于学生的探究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更需要从一件普通的材料折射出更多的科学概念

三、巧妙地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情境化下的科学学习,会避免科学探究的枯燥,会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肌体,也会产生一个适合学生探究并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但情境创设也要把握度,不能离开创设情境的真正目的。科学课的情境创设是为了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我们不能丢失目标去创设情境创设,好的情景是能抓住学生的心,科学探究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孩子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四、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日常的科学课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了一个研究课题后,让学生各自观察,接着再让同一小组的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马上抢着各说各的发现,随后老师请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举着手高喊:"我!我!",叫声响回响在整个教室,唯恐别人抢了先。学生甲说了自己的发现后,教师问还有别的发现吗,可站起来的学生乙竟说了与学生甲相同的发现。若同学说得不够正确,老师会问:"你们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有什么想法?"可随后站起来的学生却仍在说着自己的发现,与老师的发问毫无关系。教室里乱作一团,老师终于发脾气了:"安静!我看谁听得最认真!"并指名让学生复述刚才的提问。此时,未能发言的学生在叹息声中一个个垂头丧气,有的则不甘示弱,仍在下面悄悄地说着自己的发现;有的干脆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有的虽毕恭毕敬端端正正地坐着,却一言不发。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的机会太少,使学生既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只管自己说不管别人听不听,他们在意的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潜意识中交流的目标是教师,因此当其他同学发言时与自己无关,只是在等待下一个轮到自己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由此看来教师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听和说能力的培养。我们这里所说的"听说"主要是用耳朵认真地听,辨析别人的语言,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一个过程。涵盖两层意思:一是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努力听懂、理解,从而作出积极的反应,即给予正确的评价。

表达与倾听是相辅相承,交替发展的。学生在表达和倾听中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还会经历把信息进行整理,在内部消化吸收和情感体验的过程。随着倾听与表达深入,思维活动的水平也就会得到螺旋式的上升,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由此可见,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科学教师要时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构建结构性材料,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深切体会到科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也会越来越喜欢我们的.科学课!那么在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活动也将会开展得更健康更有效。

第二方面,充分发挥小组互动作用,使学生学习更具实效性。

一、设立有效的合作小组

1、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小组分组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小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决定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这样混合编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2、在平时学生自主学习中,开展一帮一活动

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各班都有一定数量后进生,这些学生基础差,学习又缺乏自觉性。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如果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学习自觉性就更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再在上述分组小组中,将1个后进生和1个优等生进行搭配。它弥补了后进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但还不能很快解决问题的不足。为了让后进生也能在小组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需指定同学并落实职责地去帮助、指导他,这个任务在平时就落实到优秀生身上。从而在平时学习中又形式了一帮一的讨论类型,这是对合作学习分组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二、合作学习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师生双方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互动,彼此形成互帮、互教、互促、互联的"学习共同体"。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通过相互提问与讨论、合作与交流,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运用优化评价,鼓励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激励学生的合作兴趣和意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使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相合作的良性机制的形成,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由激励个人竞争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合作学习过程,并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能有效的把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转为小组团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在小组中的个人责任感和合作动机,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总之,教师要努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要在愉悦中获取知识。

最后提点意见,我们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改变方式,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准确定位学生和教师的地位,角色。努力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合作者,努力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把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四篇: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发言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我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进行了很多探索,现从“生活性”“趣味性”和“情境性”三种教学要素的运用入手,针对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以个人见解抛砖引玉,推动大家都能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高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以确保语文学科合理组织与开展的同时让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引入生活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引入生活性的教育理念,即挖掘学生生活中所蕴含的语文教育资源并在语文教学实中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亲切熟悉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这一情境中,去理解、去运用,进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这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正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有力保障。

例如:在某次语文课上,我为学生展示了众多生活中常见的广告词,像药品广告为“咳不容缓”、山地车广告为“骑乐无穷”、眼镜广告为“一明惊人”、驱蚊器广告为“默默无蚊”、透明胶带广告为“无可替带”,等等。随后,我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挑出这些广告词中的错别字,并进行改正。这一任务的布置可谓是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与语文学习之间建起了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找出错别字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了灵活的实际运用,认识了每一个汉字都有它们自己的运用规律,我们要正确地应用汉字。这样,学生既复习了汉字知识又养成了端正的汉字书写观念,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得以保障。

二、引入趣味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引入趣味性,即结合所学的语文内容灵活组织一些趣味性的语文教学活动,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中,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可以说,趣味性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寓言故事的时候,我特意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景扮演的活动。有的学生扮演正在寻找食物的老虎,有的学生扮演被老虎逮住的狐狸,还有的学生扮演森林里的野猪、小鹿、黄羊、兔子等等。正在寻找食物的老虎发现了从自己身边窜过的狐狸,送上门的食物让饥饿的老虎迫不及待地想吃掉这只狐狸。在危急光头,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只见他问老虎“你敢吃我?”。看到狐狸不但不怕死,还质问自己,老虎也愣住了,脱口而出“为什么不敢?”在惟妙惟肖的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但效梳理了整个寓言故事的发展线索,而且还对里面各个角色的表情变化、心理活动、动作要领等等细节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就很容易能理解森林里的百兽并不是怕狐狸,而是害怕狐狸后面跟着的凶恶的老虎,而狐狸就是仗着老虎的威风才把百兽吓跑的。如此一来,《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就被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寓言故事中心思想的做法高效得多了。趣味性的情景扮演活动让学生既玩得尽兴,又收获了深刻的学习认知,这便是恰当运用趣味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势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通常较为简单,适合孩子们进行情景扮演,为此,教师可以从实际情况中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课堂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学好语文知识。

三、引入情境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所谓情境性即是指教师立足于所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促使他们在该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快、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很多教育实践也充分表明了合理运用情境可以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对此,我深有感触。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文的时候,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真实美丽的西沙群岛图片,这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直观化的学习情境,促使他们在该情景中直观地看到西沙群岛的海、岩石、珊瑚、鱼、贝壳、鸟,等等生物。这样原本出现在教材上死板的文字便像一幅画一样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由内心深处增强了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很显然,这便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引入情境性,创设适宜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轻松、自然、快乐、简单、有效,这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入情境性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证实。

再如:在教学《观潮》时,我便配着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一课文,在我朗读的时候,学生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钱塘江亲眼目睹了钱塘江涨潮与落潮的整个过程,感受到了其辉煌的气势,学生很容易被其所折服,从而使得他们对台《观潮》这一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是借用声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从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实践。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教学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心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丰富语文教学方式的同时使语文教学成为高效课堂,推动学生的发展。

第五篇:期末教学质量分析发言稿

一、教学质量实况:

二、教学成功之处分析:

(一)学校的管理工作方面:

1、工作中以质量为中心,加大教学监测力度。学校要求各年级教师每学完一单元都要及时进行质量监测,监测情况要及时上报教导处记录备案。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除组织期中、期末测试外,还精心组织两次质量抽测,并在教师会上对抽测情况进行通报总结。

2、加强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关键在教师。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坚持教师基本功训练,订购各类教学杂志供教师学习,要求教师多读书,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写文章投稿发表。这样,教师的视野开阔了,教学理念新了,教学方法活了,教学效果实了。

3、注重过程管理,加大常规管理力度。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导处对各项教学常规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严格执行。每学期,学校除组织期中、期末两次业务检查外,还实行月查制度。每月抽查部分教师的业务,并把抽查情况通报全校,把抽查结果记入教师量化管理分中。

(二)、教师的教学方面:

1、学科教师肯学习、爱钻研、善合作,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能把新课改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效果好。

2、学科教师工作责任心强、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踏实。教学中能精心备课,用心上课,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有爱心,能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打骂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愿学、乐学,学习效果较好。

3、教学中既注重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能力,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学生的学习方面:

1、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肯学习,爱钻研,接受能力好,能较快地掌握教师教给的知识。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并能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所在班级班风好、学风正,班级内学习氛围浓,学生之间相互比学习、赛成绩,学习劲头足,成绩突出。

三、教学失误原因分析:

(一)学校管理工作方面:

1、学校在教师的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如个别教师思想涣散,工作消极,不负责任,干工作敷衍应付,学校应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其认识,端正态度;少数年龄偏大的教师不求进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仅带动年轻教师进步,反而带来不好的影响。

2、学校的有些管理制度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改进。

3、教科研氛围不浓,教研活动有点流于形式,不能做到扎实有效。学校应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科研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地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得到进步和提高。

4、学校领导不能真正走进教室,走近教师。

(二)、教师教学方面:

1、个别教师思想消极,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不能静下心来搞教学。

2、个别教师墨守成规,满足于现状,不善于学习,不追求上进,不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教学中仍然使用一些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效果差。平时我们经常说:“站得高,看得远”,“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是自来水。”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能看清形势,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对学生没有爱心、关心和耐心,不能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学生有抵触情绪。

4、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不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班级内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自觉性差,缺乏养成教育,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自然很差。

(三)、学生学习方面:

1、部分学生属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调皮、贪玩、任性,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认真。

2、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不能按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不踏实,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3、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时不细心,粗心大意,看错题,抄错数造成失分。

四、今后教学工作设想:

1、学校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狠抓教学质量。加大教学常规的管理力度,从各个教学环节上对全体教师严格要求,从严治教,严谨治学,从严管理,从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2、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键要看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加强师功师能训练及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3、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把那些新理念,新精神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实践中学习、反思,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积极开展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4、要求教师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5、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和潜能生的辅导工作。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挖掘潜能生的学习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抓好班风、学风建设。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工作做细、做好,引导学生在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推荐专题: 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发言稿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