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2(范文5篇)

2024-03-16 20:45:1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2(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2(范文5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识字教学非常重要。建国后,党和政府号召人民学习文化,小学语文教育界掀起了识字教学改革的热潮。近十年来,识字教学更是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重视。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比如先学汉语拼音再学汉字,先学笔画少、字形简单的汉字等方法都在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小学教师也要不断创新,寻找识字教学当中的新方法,新理论,为教学所用。本文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注意汲取传统识字教学的方法精髓,有创造性地列举了识字教学的新方法,为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识字教学 发展过程 重要性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这一片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社会性、人文性等语文课程资源,因此,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现实的空间,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语文课程中,识字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学习汉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

建国后,党和政府号召人民学习文化。受当时广泛推行的“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界掀起了识字教学改革的热潮。1960年,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集中识字 ”教改成果被中宣部、教育部肯定并推广。接着,北京景山学校采用“集中识字教学法”并 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黑山、景山的“二山经验”享誉全国。在南方,江苏省南京师范学院 附小的斯霞老师任教的学制改革实验班采用“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寓识字于阅读教学 之中,被誉为取得成功的“分散识字”,“集中”与“分散”相呼应,由此而形成了集中识 字、分散识字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三种识字教学方法。

由于“十年**”识字教学实验被迫中断。1978年以后,黑山、景山及江苏等地的一些实验学校,恢复集中识字教改实验,并开始了识字后读写教学体系的研究。80年代初,从推广普 通话、普及汉语拼音入手改革汉字识字教学法的:“注音识字,提高读写”开始实验,1992 年向全国推广。这之后,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迅速形成了“集中”,“分散”,“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三足鼎立的局面。

近十年来,全国识字教学逐渐百花齐放。每一种方法,尽管视角,起点不同,但彼此之间没有“封闭”起来,都在不断地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坚持特色、不断完善。如“韵语识字” 取汉语“音韵”之所长。“字族文识字”在字族成文上下功夫。“部件识字”、“成群分级识字”,“字根识字”从分析汉字字形的特点入手改革识字方法。“汉字标音识字”意在“ 取汉语拼音准确之长,补传统”直注“注音不准确之短。”生活教育科学分类识字“侧重发挥汉字”义“的特点,取汉字分类系统与科学分类系统一致之处,使汉字与学科学同步进行。”字理识字“,”猜认识字“把握汉字形与意义的关系,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学汉字。”听读识字“把握汉字音与意义的关系,利用听觉把课文听会记熟,再会记忆中的字音、字义与字形对照,通过反复读书来识字。”快速循环识字“,”字谜识字“,注重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探讨小学生识字、记字、用字的规律。”立体结构识字"提供了新的教具、学具。

二、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的素质要求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新的时代呼唤教育要快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最基础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加

快着改革的步伐。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识字教学被列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识字的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课标提出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的识字策略。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识字与阅读,写作之间的矛盾,把识字和阅读紧密地系在了一起。也可以说,儿童尽早阅读就等于给儿童增加了一双自己获取知识的眼睛。

(一)阅读能力是儿童学习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的、有理解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所以说,阅读是儿童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儿童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确,儿童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儿童学习兴趣,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儿童接受能力比较快,早期阅读也使儿童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阅读,可以打开学习方法的大门,便于以后知识迁移,触类旁通。阅读的能力好坏,可以影响儿童的学习的效率,从而影响儿童对学习的正确认识乃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所以说,阅读能力是儿童学习的基础,是儿童学习的关键。

(二)尽早阅读能有效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德育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的自我教育往往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孩子很小就读一些优秀的文章,不但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对其思想和认识也有很大影响。试想,在孩子刚刚懂得是非道理的时候,就用好的思想观念来熏陶教育,对孩子以后形成良好的品德,乐观的性格以至长大后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其次,阅读能力包括一个核心,那就是理解。阅读能力形成的越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儿童自我认知,省悟、学习能力就越强,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便会日渐增强。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同一个优秀的老师谈话;学习一篇好文章,就等于上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因此,尽早阅读是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尽早阅读有利于促进内部言语和思维的发展。孩子早期阅读,吸收了广博的知识,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丰富其认知和情感,也给以后的语言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这对以后文章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对事情的思辨能力都有好处。理论研究认为:儿童无论在听课、回答问题或做作业时的理解、思维等,都必须用内部言语做物质基础和工具。思维越高级,越需要高水平的内部语言。而大量阅读,特别是早期阅读,能不失时机地促进儿童内部语言发展。这样,不但丰富了儿童的认知和情感,还提高了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儿童对身边的世界有一个丰富的、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而思维的发展也是在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有的,儿童阅读能力和效率提高了,思维能力自然就成熟了,大脑的认识更加全面,使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形成系统思维,这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尽早阅读能够培养儿童的注意力。理论研究认为:一个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是他能否学习好和心智发展快慢的最基本条件。而阅读能有效的培养儿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也就应该用阅读来培养他的注意力。首先,阅读能教给他理解和思考,而理解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能动性,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理解和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事物就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儿童对事物的注意能力。这样,他对事物的观察十分敏锐、细致,对事物的思考增加,逐渐的走向了成熟。

(五)尽早阅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书籍成为学龄初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尽早大量阅读,能够满足儿童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兴趣的保持,使阅读习惯养成和学习动力定型,使学习兴趣稳定而持久。理论研究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

重作用。儿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的选择图书,并能持续的以浓厚的兴趣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这样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日渐积累,循序渐进便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想要让儿童获得丰富的知识,首先就应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进而落实在学习行动上。所以,想要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要适宜的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

(六)尽早阅读有利于加快儿童社会化进程。阅读能力培养的越早,掌握事情的能力也就越强,社会化进程也就加快。儿童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是个多方面的过程,其中包括掌握参加社会生活所必需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自我调节、掌握交往技能等。尽早阅读使儿童在自我教育的同时,也加快了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儿童通过早期阅读更加地了解他所在的社会,正是通过识字阅读这个过程来丰富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总之,让儿童尽早阅读,不仅能有效的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尽早阅读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为了使儿童尽早大量阅读,就必须首先进行快速识字。育乐园总结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多种经验发现,许多识字法尽管其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却都是在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尽早大量阅读。成语速记快速识字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点是根据快速记忆等理论采取韵语的形势,让儿童快速学会一生需要掌握的常用汉字和常用成语,尽早的进入大量阅读,不失时机地发展儿童的言语及非智力因素,从而有效的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所以成语速记快速识字的核心是“尽早阅读”。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汉字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文字之一,它集音、形、义于一体,又有着发展思维,素质智力等拼音文字所没有的优势,成语又是汉字的精华,关于它的故事,趣闻等数不胜数,最重要的是学习成语、识记汉字能够培养儿童的学习动机,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种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种下习惯的种子,就收获性格;种下性格的种子,就收获命运。每个家庭都要及早培养孩子的优良的品格和性情,就要把识字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大事!

三、浅析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一)先学汉语拼音再学汉字

许多人认为中国儿童少年阅读起步还是汉字挡路,若不加分析,从表面上看,汉字确实音、形不一,很难自学,而且许多字笔画繁多,若学字速度加快,还怕产生错别字。于是让入学儿童先学汉语拼音,验收过关后才教学汉字。其实,大可不必进行这种耗时的训练,因为一个学生拼音文章读得再流利,最后还是转到读汉字文章的。汉语拼音在教学汉字中起“拐棍”作用,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汉字是比较好的方法。

(二)先学笔画少、字形简单的汉字

教学中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则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哪些字是容易学的,哪些字是难学的,历来有分歧。有人认为笔画少的、字形简单的字容易学,应先学,因此,许多教材中大多数是先学:人、口、手、上、中、下、大、小、多、少……然后再学字形复杂的字。一般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但实践证明:“天、夫”,“大、太”,“石、右”等字学习时容易混淆,而“魔”、“鼻”、“脚”、“嘴”等字,笔画虽多,却一学就会,且不易混淆。究其原因,复杂的汉字能帮助记忆的特征也多,就像人的脸一样,特征多的人不容易被忘记。

(三)从看图识字开始学汉字

有些教材在小学生初学汉字时,在所学的字上都配有相应的图,认为学汉字应该从看图开始,不让学生产生汉字难学的情绪。汉字是象形文字,为提高学习兴趣,有些字在初学时可以介绍它的演变过程。但是,不要让学生对图产生依赖心理。否则,一旦字和图分开,许多字就不认识了。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方块图形的特点,可以说,每个汉字本身就是

一幅图,加上汉字组字有一定规律,能促进联想,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大可不必因难学而配以太多的图。

(四)先学“四会”字

在现行的许多教材中,一开始学汉字就要求“四会”即会读、会理解字义、会写、会用。这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要求小学生会读字后即会默写和运用,那学习的量一定不会很大。但汉字若没有积累到一定数量是不能阅读文章的,因此就会出现学了几年,学生还不能读浅近读物的现象。这无论是从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从学生自身智能发展的需要来看,都是不相适应的。

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多年来,识字教学的研究论文、论著不计其数,识字教学法也创造了40余种,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部件识字”、“注音识字”、“趣味识字”„„但至今没有一种获得过理想的效果。新课程实验中,教师们常用“趣味识字教学法”,力求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但过于关注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反而造成了识字教学的低效率和假语文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重字形,轻理据,违背汉字构字规律

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指导下,教师通常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用各种看似形象有趣的识字方法来分析字形,记住字音。这样一来,小学生识字真是“为所欲为,百花齐放”。比如:“背——北京在月亮上”、“碧——王老头,白老头,坐在石上头”。甚至,有的教师分析“题——考试题是一页一页的”,真是大错!对此,有人戏称这种现象为“水煮汉字”。这样的识字教学造成了字的“形”与“音、义”的分离,不但严重违背了汉字构字规律,给小学生许多错误的汉字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到学汉字无非就是随便联想。

(二)重字音,轻字义,忽视汉字构字规律

现在的常态课教学乃至于一些优质课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说话)、教法单

一、程序固化,尤其,许多教师在生字的读音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采用范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开火车读、赛读等多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音,而很少涉及字义。即使涉及字义,或随文解释,或轻描淡写,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音义分离,实际上影响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这种教学,严重忽视汉字的构字规律。

(三)重个体,轻整体,违背汉字系统规律

现行语文教材的生字大多是随文出现的(集中识字除外),将识字阅读结合起来,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然而,这种分散识字不能按一定的构字系统编排,使识字教学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不仅难以做到举一反三,学一字带一组字,而且高年级时生字的回生率很高。这样教学,违背了汉字的系统规律。

违背汉字系统规律最突出的是部首教学。部首教学在识字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的经验证明,正确地讲解某个部首的形义,能使学生快速地识记该部首中的许多字。如:氵、艹、忄、亻„„,识记这些部首字能省时高效。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现代汉字常用字表》确定了201个部首,而小学常用部首仅180余个。但是,如果教师不了解某个部首的形义和在部首中的作用,就只能教学生死记硬背了。如:部首“阝”,在教学上习惯称“左耳朵、右耳朵”。这种称呼或许形象有趣,却违背了汉字科学。部首“阝”,“汉字学”称为“左阜右邑”。左“阜”(阝),本义是“土山”,作部首多与山、山势高下和阶梯有关,如:阵、陵、阿、阳、阴„„右“邑”(阝),本义是人群居住的地方,作部首多与城郭、地名、地域等有关,如:邓、邢(国名)、郎、部、鄱(地名),郭„„

以上三种违反科学的识字教学,实际上是我们今天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假语文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汉字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太少太少。然而,我们的教研及其导向又是怎么做的呢?就本人而言,在十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追求与看

重的是形式(教育理念、方法、方式)而不是内容(科学知识),是形式决定内容,这完全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研工作如此,不能说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悲哀!鉴于此,建立与实践科学的识字教学就非常紧迫和重要了。

五、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研究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

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第二篇: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汊小:刘本秀

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识字教学相当重要,如果进行的好对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语文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反正会给学生带来一些障碍。下面就笔者近年来教学所得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实际的效果越好。因为多种复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二、运用游戏,帮助复现。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师都提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孩子学会这么多生字,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这就迫使教师想出用游戏的方式,让这些汉字不断地出现,而且让学生感到枯燥。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生字复现的猜字游戏”,把第一课时学的生字,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猜出这个字,并认读两次,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这个字,而且知道了如何做字谜;“送字宝宝回家”:先在黑板上贴带有拼音的漂亮小房子,然后把定有生字的各种小动物发到学生手里,比比谁能最快最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家;有的游戏常玩常新,如摘果子游戏,摘到鲜美可口的果子后读一读,再用它找找朋友,不仅巩固了新字,还复习了旧知。不同的游戏,作用也各不相同。如:为了区分一些形近字:观----现,牛----午,爱---暖,到----倒,房----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读出的字相应地举起左手或右手,这样不仅识记了生字,还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做做运动,放松一下心情,学得快乐。游戏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记。

三、制作识字的卡片。

在我们的印象中,小学时的学习总是由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然后对音,形、义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抄写三次或五次。这样的教学在80年代也许还行,放到现在就行不通了,因为需要识记的字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因此必须要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以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于是,在生字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识字的方法。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字,读字,再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卡片,内容包括在卡片正面写拼音,相对应的汉字,背面写三个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最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识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写,而且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通过他们的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会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完备,教室里有了电脑、电视、投影仪,在家庭中,利用电脑、复读机进行识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已成为现实。

“小霸王”学习机和电脑对小学生识字所起的作用较大,这是因为:(1)直到巩固字音和字形的作用。小学生使用学习机或电脑打字时一般都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且是全拼,这种打字必须依赖于对字音的准确记忆。当拼音输入后,对话框里会出现一连串读音相同与相近的字,学生必须要认真的辨别字的形体,才能找到所在输入的字。这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和巩固生字,提高了认字和用字的能力。(2)积累字词。电脑的字库很大,随意输入一个拼音,就会相应在出现一系列字,为学生探究性识字和随意性识字提供了平台。学生在快乐地玩电脑中掌握了更多的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给低年级识字教学注入了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结 论

通过以上的识字教学多样性,不仅培养学生自动识字的习惯,还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学法,做法或想法和别人不同,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坚定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样,作为班集体的个体,会因为同一个生字有这么多不同精彩的理解而丰富自己的思维,让整个课堂显得生机勃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真正发展的主体。同时,通过识字教学的多种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实现了识字教学的情趣化,使识字教学成了一杯加糖的咖啡,使识字教学驶上了“一条高速公路。”

第三篇: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在小学识字实践教学中,出现了识字严重的两极分化。学生的接受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注意力和保持的时间不能长久。大量的生字不经常去复习和巩固,很大部分学生存在生字回生率高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在生字学习中,显得力不从心,学习困难很大。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识字,是老师应探究的问题。

二、课题现状分析: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实践环境与土壤。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算学习“语文”,其实,广阔的生活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识字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甚至把孩子受教育说成“去识字”,可见识字内涵之丰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然而,文字毕竟是枯燥的书写符号。所以,当今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们就利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虽然这些不同的识字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只是零散的,没有集中整理、归类。为此,我们提出了课题《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三、课题研究理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来讲:大脑的生长主要靠营养物质和外界信息的刺激。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而在各种外界信息的刺激中,识字阅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识字时,不但有声音对孩子听觉的刺激还有字形对视觉的刺激,这种音形的反复刺激,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应区就建立了声音和字形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暂时神经联系越多越复杂,头脑就越来越聪明,越灵活,从而增强脑的机能,极有利于智力发展。从实践意义上来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在低年级段要“多认少写”。“多识”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无论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识字还能够有效丰富儿童的口语,强化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书面的视觉语言是人类高层次的语言,它能发展成无声的内部语言,即“思维流”,人钻研学问,考虑疑难,作出判断,认定对策,设计方案,签订条约,写文章和著书立说等都离不开它。所以识字给孩子们带来的益处有些是看不见的,或暂时看不见,但却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领会识字方法,并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趣味识字、写字的教学,发展传统识字、写字模式,加强学生的识字、写字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潜能,从而发展其良好个*,提高其语文素养。

1、如何巧妙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如何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指导识字。

3、如何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4、如何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在生活中识字。

5、在识字中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提高其语文素养。

6、如何自作“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

1、激发兴趣、增强创新动力。

2、引导发现,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3、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1)第一次指导学生认识汉字,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强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以加深对所认汉字的第一印象。

(2)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巩固汉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要重视在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发扬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

(3)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如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指导学生自创“识字乐园”、“识字百箱”等;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剪贴成册;或写成卡片装进识字箱,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

(4)开展“好书伴我读”,利用闲暇时间读书、读报、讲故事,把课堂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中、在生活各种场合中,留意学生的复现,做巩固认字的有心人。

六、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12——2015、1)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②集体论证完善本课题,提请领导、专家审定。

③通过教学实践,探索识字教学方法。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2——2015、5)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继续探索优化识字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的研究。

②在总结前一阶段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课题实施过程。

③反思这一阶段实施效果,写出阶段小结。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6月前)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1)对实施*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汇编课题案例、论文、教学活动设计,特*教法,教育叙事等。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分析,总结。

2、学生的作业等。

3、阶段研究总结,研究案例,研究论文,教学活动设计,特*教法,教育叙事等。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在此环境的影响下,我确定了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的课题研究,我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这一研究课题。

第四篇: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且课程标准给我们传达了很重要的信息,要求我们利用教材优势,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并在这一过程中激起主动识字的愿望。多识字,识好字,为提前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我们学校低年级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一部分孩子不是很爱识字,他们在识字上很被动。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往往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认字,结果识字率并没有提高,为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上公开课时,老师们干脆避开生字不讲,这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因此,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自主识字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学习,便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的分析

识字对于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识字教学是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且贯穿 1

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众所周知,汉字是复杂的,仅从字形来说就让人眼花缭乱。正处于一年级的七八岁儿童虽具有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但由于汉字数量大,再加上形近、同音、多义等复杂情况,要全凭机械识记去掌握这些汉字谈何容易?

反思我们的识字教学,教师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影响,因此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限制、程式化的现象。不少老师在教学每一个汉字时,都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如教学“爸”字,首先指导学生反复念“bà、bà、bà”接着分析字形:什么结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最后指导理解“爸”的意思。字字如此,形成识字过程的程式化。还有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看着拼音反复认读,这一节课不会,下一节课继续读。这样的教学,对于课堂来说,形式单一,气氛沉闷;对学生来说,习惯了死记硬背,很少能从汉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了。

三、解决的策略

针对汉字本身的规律、特点和学生的识字规律(心理),作为教师要深入地了解这两方面因素,在识字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识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条策略:

(一)挖掘课堂中的趣味识字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童趣横生的特点,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情绪,同时注重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使识字教学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1.开展游戏,激发识字兴趣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喜欢游戏。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识字的能力。如:翻牌游戏:学生把生字制成生字卡片,然后几人一小 2

组,边出牌边读字音并组成词,谁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冠军,奖励一颗五角星。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

再如:摘果子游戏。这种游戏形式多样,可根据内容来选择:(1)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学生任意摘果子读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2)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教师任读一个内容,点名请学生来摘。摘对了,带着学生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摘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3)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反面。教师点名,学生上台任意摘,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摘果子”的游戏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学生兴趣高。

另外还有 “送信”“找朋友”“七色花”“欢乐对对碰”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在愉快的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借助手段,提高识字效率

《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而汉字“因义构形”的结构特点以及由画到字的发展变化规律,与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恰恰不谋而合。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借助图画、实物、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具体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形、音、义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生字的记忆效率。如:教学“笔”字,可用实物(毛笔)进行直观说明;教学“坐”字,引导学生联想古人席地而坐的情形。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不久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更能激发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讲清汉字的构字原理,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字的记忆效率。

3.评选能手,调动识字积极性

小学生喜欢竞争,评选就是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生字。评选要有一定的梯度,面要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一种称号,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都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如评选“识字大王”“识字能手”“小老师”等。小学生表现欲强,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学生把

课外学会的生字教给班里的所有同学,早读或认读生字时让小老师来领读。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4.激励评价,鼓励学生多识字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评价的重要也在于此,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多用“你真棒”“你的识字方法真特别” “你这个方法老师都不知道”等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识字的乐趣。

(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汉字很奇妙,有的时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以及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1.利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

汉字的构字和用字是有规律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是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造出独体字,形声、会意造出合体字。独体字大多是基本字,基本字是构成千千万万个汉字的“基本零件”。也就是说合体字都是由基本字和部件构成的,基本字大多是汉字的偏旁,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字的字形和本义的关系及其读音,就可帮助学生独立学习成千上万的汉字。

第一,象形识字法。比如学习“日”字时,把它形象地理解为圆圆的太阳;学习‘火“时,把它形象地想象为一堆火正熊熊地燃烧着。同学们根据这些字代表的事物,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第二,会意识字法。比如在学习“灭“字时,我拿出一只燃烧的蜡烛,再在上面盖上一块小木片,这时火灭了,学生欢呼雀跃,很轻松地学会了这个字。像这样的会意字都可以用会意识字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

第三,形声构字法。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将“蜻 蜓 蝴 蚯 蚓 蚂 蚁 蝌 蚪 蜘 蛛”等字成组编排。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然后我进行归纳:它们都是虫字旁,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边的虫字旁表示意义,它们都是动物,右边的是声旁,表示读音。学生很容易得记住了这些字。

总之,利用“六书”构字法帮助儿童识字,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又可以使他们悟到一些构字规律,这样就可以在其它生字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并提高识字能力了。。

2.熟字加减偏旁。利用已学的一些熟字,通过加减偏旁来学习新字。比如:直―植 取―趣 干―赶 方―仿 子―字 洗―先 袋―代 活―舌 题―页 张―弓等。

3.熟字换偏旁。汉字中有很多字,都可以通过让学生“换一换偏旁”来学习,如:爷―节 那―邓 多―岁 冷―龄等。

4.比较区别法。对于形近字、同音字,学生极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比较联系法。如“看、着”这两个字,我们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想办法辨清楚,有个学生这样记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并做出模仿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问“着”已有不少学生把两个指头伸上头去了。类似的还有已―己 先―失 备―各等。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5.谜语识字法。我们经常根据汉字的结构,把汉字编成谜语,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如:大哥压着可弟身(奇)。大口里小口藏(回)。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字谜让大家猜。有的编出了:大米青草一起吞(精)。十月十日(朝)等。虽然有时候学生编的字谜比较粗糙,但是他们的创造力还是不得不令我们折服的。

6.归类识字法。把相同偏旁或部件的字放在一块记,可以更省力。在教学《操场上》这一课的“打、拔、拍”,“跳、跑、踢”时,我让学生通过演一演发现“打、拔、拍”,与手的动作有关,“跳、跑、踢”与脚的动作有关。尔后,很容易记住了这些字。

7.编顺口溜识字法。顺口溜和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好记,比较受欢迎。例如学习“力”,我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字一撇写出头变成“力”,让学生编顺口溜。有的学生编出了“刀字出了头,力力力。”

8.动作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如在教学“呆”时,老师睁大眼睛,张着嘴巴,双臂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着,做出一

副吃惊的样子。学生在教师有趣的动作演示下,不仅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而且理解了字义。

(三)生活中识字

崔峦老师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教育小学生识字应注重重复记忆,让所学的字无数次的重现于学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处处把字识,识更多的字。为此,我们引导学生在沸沸腾腾的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教学的开放系统。

1.利用古诗识字

古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其精巧的对仗、高低的平仄、悦耳的韵律以及综合而成的优美意境即使今天读起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明代儿童教育家王守仁认为孩子阅读古诗是一种放松。他说:“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这说明读诗能把儿童 原有的跳号呼啸的天性诱发出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将识字教学与古诗的吟诵结合起来,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利用后墙的板报每星期抄写一首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古诗。孩子在吟读古诗中识字,兴趣大大提高,识字效果自然很好。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1)认识学生姓名,提高识字量。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收本,发本,这样互相认识学生姓名,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识字量大增。(2)认识校园里的告示牌、名人名言、校纪校训等,提高识字量。这样,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浓郁的爱校情与主动识字的强烈求知欲相互渗透,学生识字的内驱力大增。

3.收集商标,学习汉字。现代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社会,物质丰富。商品的包装日益精美,每种商品都有其独特的标志――商标。每种商标设计都很独特,不仅构图精巧,而且色彩鲜艳,孩子们都喜欢看。而且电视、报纸、广告牌、商店里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的,是孩子们识字不可多得的载体。我们经常在课余时间让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商标,孩子们在玩中学会了很多字,如“乐百氏”“娃哈哈”“海尔”“美菱”等等。

4.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我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孩子们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上街、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孩子们不但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

总之,通过我们研究探索的这一系列识字措施,使一、二年级的学生关于识字这一块教学内容一下子丰富起来,学生不再把识字看作是枯燥、乏味的一件事,而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不同的渠道使得识字量有了扩大,识字的能力有了提高。可见作为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快乐识字显得非常重要,具有深远的意义。

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策略2017-05-12 17:32 | #2楼

一、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学生兴趣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3)探索激发小学低年级识字兴趣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4)拓展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途径,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学生识字,促进学生识字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5)通过长期有效的识字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二、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与价值

背景:近几年来,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产生对汉字的喜欢,才会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低耗高效”,必须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而新教材的识字量又很大,教学时间又短,于是引导学生有效识字,从中掌握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是语文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识字

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关键。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 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识字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们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意义及价值: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如何解决学生识记枯燥的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当今很多教师就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1)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以往不同识字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把以往分散的识字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并逐步改进、总结出“灵活多变、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让他们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2)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创新识字方法,采用创设情境,通过多种途径,多元化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实现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三、本课题的研究步骤与方法

1.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

研究重点:研究在教学中的地位、定义及意义。

搜集国内外相关论文、书籍及专家视频、同行对此问题的认识,并以研究日志、研究随笔、研究论文的形式随时在博客中展示相关成果,从理论上研究在教学中重要的引导作用性。

撰写“我说小课题研究”论文,并上传到自己的博客

第二阶段(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

研究重点:研究在教学中探究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达到的效果。

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探究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开展课题实验公开课、研讨课活动,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并整理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组织调查、问卷、检测、分析。以教育教学案例的形式呈现在博客上。

撰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等小文章;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撰写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并上传到自己的博客。

第三阶段(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研究重点:

重点:研究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收集整理研究案例,对研究成果加工提炼。撰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或研究日志;撰写一篇研究论文或研究体会。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总报告)上传到自己的博客

2.主要方法

我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进步即收获”的理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文献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方法。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

(3)实践法: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供成功的教学案例。

(4)调查法: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解语文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识字情况,作为课题实施前后效果的对比分析,检查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5)经验总结法:总结以往的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四、本课题预期的研究成效和成果呈现方式

1、课题实验报告;

2、优秀研究论文;

3、优秀教学案例、课例;

4、研究资料展示;

5、学生作品展示。

6、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五、本课题研究成员

主持人: 研究人员:

2017年11月12日

第五篇: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 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

目前的中低段识字教学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个特点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进入主动识字的享受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一个新 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觉得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法之后,结合我们所运用的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教材于一体,为我所用,以期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二、课题现状。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实践环境与土壤。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算学习“语文”,其实,广阔的生活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及专家对识字教学进行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形成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等多种教学流派。张田若老师的专著《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对识字及识字教学进行理论论述。新课程实施以来,崔峦老师等专家在《课程改革问答》、《新课标解读》中多处论述识字教学的变化及对策。但尚无一线教师对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和方法。本课题主题注重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论证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等理念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为此,我们提出了课题《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三、课题研究实施目标。

1、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识字提供

自主探究的空间。 推荐专题: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2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