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学习小组实施方案

2024-02-28 23:16:2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小组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小组实施方案》。

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一、组织方法

1、班主任负责学习小组的组织、组长的选用、组员序号的排列。负责统计每天、每周的评价结果

2、各小组根据小组情况,制定周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

3、各小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组长督促组员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确保组员不掉队、本组无差生。相互监督导学案独立完成情况,及时向课代表举报抄袭导学案的现象。

4、每节课前,各小组轮流互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学具准备情况、知识复习巩固情况,做好检评记录,及时向值日班长汇报。

5、课上合作学习时,组长主持,讨论分析问题,组长汇总组内同学的观点、学习成果,并决定小组发言人,积极展示集体学习成果,提出小组的疑难问题。

6、教师评价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情况,评价小组发言、汇报、展示以及测试情况,评价小组学习纪律,量化赋分。

7、教师课上评价要公平、公正、公开。提问时,让各组机会均等、难度相当,提问学生水平相当,尽可能平衡提问几率。

8、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合作学习时间,并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可自主学会的内容不必合作),杜绝教师主讲,倡导教师主导。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评价细则

1、教师评价内容与方法。

(1)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优秀作业、良好作业、合格作业、较差作业分别赋5、3、2、1分。不交作业者减5分。

(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导学案、保存导学案的情况,导学案完成情况与作业等级赋分相同,每丢失一个导学案减10分。

(3)教师评价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代表小组发言情况,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小组学生纪律情况,差的酌情减1~3分。

(4)教师评价学生各类测试情况,测试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赋分5、3、2、1分。

2、组间互查内容与方法。

组长课前检查相邻组的课前准备,重点检查导学案的准备、完成情况、学具准备情况、知识复习巩固情况,准备不充分或未完成者,每人次减1分。

3、组长评价内容与方法。

(1)组内设组员情况记录本用于记录小组和各组员加减分情况。

(2)评价组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桌上物品摆放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课堂及自习纪律、劳动卫生。以上各项完成不好、不积极参与、违纪或劳动不积极、卫生较差者,酌情减1-3分,一周一总,作为评选优秀组员的依据。

三、奖励办法

每周汇总各项检查结果,各班每周评出两个合作学习优秀小组,五名课堂积极参与之星,学校给予表彰,同学个人的量化成绩与期末评优选先挂钩,并计入个人成长档案。对后进小组,各班给予相应鞭策,促其进步。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1、要求各小组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格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2、通过家长会宣传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让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3、班内设置一些合作学习的标语,各小组的口号等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4、通过黑板报的栏目小组大擂台”,营造出快乐和谐高效的氛围。

二、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要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自学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收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成对合作学习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我背你听、你做我检查。教给学生四人合作学习如何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四人合作学习如何展示、辩论和竞赛。

3、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小组长沙龙”,旨在充分调动小组长的极性和提升组长管理水平。

附1:初一三班班课堂合作学习基本技能细则

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十项:

(一)听取

1.听人发言要专心。

2.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他的答复有没有道理,对与否。

3.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

4.听人发言如有不同见解,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求得共同进步.

(二)说明

1.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

4.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不罗嗦。

5.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

(三)求助

1.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向同学请教,态度要虚心有礼,搞明白为止。

2.接受帮助后,应向对方表示感谢。

(四)自控

1.服从组长安排。

2.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3.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

4.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有争执向老师请求援助。

(五)帮助

1.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

2.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3.帮助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建议

1.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

2.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七)协调

1.鼓励

(1)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组织讨论。

(2)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对组员的发言适时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3)随时注意观察讨论的气氛和组员的参与情况,用微笑、期待的目光或鼓励的话引导较少发言的同学参加意见。

2.阻止

(1)当组员思想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先正面提醒:“请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如仍无效,再严肃地点名制止。

(2)当组员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时,应委婉地发出信号,使之言归正传。

3.分担

(1)每次活动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2)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组长为中性发言人

(3)各自专心学习,努力完成任务。

(4)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提高。

5.总结

(1)综合说明同学讨论时提出的几种意见。

(2)分析讨论意见,作出结论。

附2合作技能“七字诀”

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

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

求助别人要心诚,得到帮助表谢意。

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

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谊浓。

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

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

三、扎实拓展小组多元合作评价机制

1.学习成绩测评

每周、每单元、期中、期末的数学、语文、英语以及其他科目测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每次测验之后,由各小组长统计各个小组成员的总分,然后由科代表进行全班小组排名,根据排名给各小组成员进行加分(有几个组最高就加几分,依此类推)。同时,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小组,每进步一个名次,全组成员加1分。

2.作业完成情况

对于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小组成员互相督促,遇到疑难问题相互探讨解决。科代表在收作业时注意登记不交或迟交作业的同学,并实行扣分制科代表将结果按小组进行统计后,将统计结果交学习委员记录(登记上墙),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3.课堂表现

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言,答对者每次加1分;能提出有价值问题者加1分(当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错误时,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当有其他组同学竞争回答问题时,同组组员享有优先权),但一周内每人加分最高不超过4分,由科代表进行统计,每天将加分结果按组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登记。

4.行为习惯养成

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按规定时间到校,佩带校牌,主动捡拾垃圾,不在楼道、教室里追逐打闹,有秩序的上下楼梯,讲好个人及公共卫生,对人有礼貌等。违反者按学校的日常行为量化办法扣分,同时该小组扣所扣分数的一半。(分数学校有规定)

5.奖励措施

初一三班各组分项成绩汇总表(周)

课堂表现

作业

各科测试

行为规范

总分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根据上面各项汇总周结表。小组的奖励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在八个学习小组之间开展流动金星学习小组的竞争活动,以此来激发活力,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对先进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奖励――随月考小组成绩和平日量化考核的结果,全班共设2个金星学习小组,由副班长统计各个小组的最后得分,每周一班会公布一次,并在周一的班会进行颁奖活动。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取得优异成绩的小组和个人,除设立金星学习小组之外,还设立最团结小组,成员进步最大小组,课堂最佳表现组,黄金搭档,最佳发言人,同时采取星级奖励,设立“卫生星”、“管理星”、“体育星”、“合作星’’、“进步星”、“特长星”等激励措施,增强小组和学生的荣誉感,增添前进的动力。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一、分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让学生思维最大化,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习惯,积极地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展开,发挥组员彼此督促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关注课堂,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尤其是后进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在成绩上取得进步。

二、分组原则

1、根据学生的基础、爱好特长、性格特点、性别等方面,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分成4人小组(或6人小组,就具体情况而定),每两位学生“师徒结对”坐同位,便于合作学习。

2、分组本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使组与组之间的成绩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每小组成员成绩平均,实行分层帮助。例如,不及格,分数较低的同学由90分左右的同学辅导;90分左右的同学由100多分的同学辅导,让组内成员每个人都有一个小老师。

3、在小组内选出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各司其职。每小组有责任心,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纪律组长,以确保组内纪律。成绩优异的同学担任学习组长。

每一大排选一位大组长,不定时抽查大组内组员和组长的作业完成情况、合作情况等。

4、小组分工要明确,除小组长外,组内其他成员也要有事做。比如其他人可以是本次合作的发言人、或记录、或收集资料等,每次合作的角色可以改变,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在不同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对于分工合理的小组给予表扬,对小组成员也要给予肯定。用这种评价激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培养小组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

三、考评及激励制度

良性的`竞争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在组与组之间,定期实行评比制度。严格实行加、减分制度。

1、老师给每一小组同一基数(如100分)。上课时,小组讨论及回答问题积极者,加分,反之减分。如主动积极且正确回答问题的+1,答错不加分,但要对其勇敢的站起来回答问题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2、对于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申请外援,由其他组帮忙解决,帮助其他组成员解决问题的+2;若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则由全班同学大范围的共同讨论解决。

3、在小组“一对一”小分队中,“小徒弟”有明显进步的,“小老师”加分;“小徒弟”不但没进步还退步的,立即换“小老师”,同时原“小老师”减分。

月考或是其他形式的考试中,小组成绩有明显进步者加分,反之减分。

4、在讨论过程中,对于违纪的小组及个人要严格进行加减分以示惩罚。如浑水摸鱼讲闲话的,发现一次-10分;勇于举报的一次+5分。

5、分小组和个人,定期对小组总分进行评比,颁发奖状。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和个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评价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只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热情,这种评价方式就是可取的。我们可以实行量化积分制,小红旗荣誉制等…

四、反馈制度

1、组长定时向任课老师反馈组员情况。各项负责人(如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做好要记录。

2、老师定期检查。老师定时向组员了解情况。

课前:老师布置明确的任务,课前抽一定时间预习,由小组长监督整个过程。上课老师检查预习效果。

课内:(1)老师监督每位同学的学习状态、整体讨论、课堂学习情况,和下课对小组的抽查等。(2)组长负责监督小组做题情况,小组讨论时每位同学情况,和一帮一辅导情况。

课下:(1)老师抽查小组上课做题情况,来给各小组以督促。(2)对于个别困难同学由小老师帮助辅导,由小组长监督完成,向老师汇报情况,小组互相抽查。

第四篇:班级学习小组方案

一、实验方法:

1、分组前的摸底分析:34级10班、34级11班为实验班,各班上48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其性别、性格、能力各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对各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

2、组建的原则: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的组建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

a、组内异质: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它由8人根据不同的能力、性格、家庭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索和互助共同学习完成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成员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

b、组间同质: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开展。

3、选好组长:为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小组学习的优势,教师在对小组成员的深入了解上,选出一些思想品德好,成绩优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当作组长。组长的作用不可小窥,其起到领头的合作、表率、协调各员之间的作用。让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彼此尊重、理解、容忍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学习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往往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讨论,以获得实现学习目的的最佳方案,一改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局面,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5、检测体系和方法:

a、检测体系:①学习兴趣;②学习行为;③学习水平;④合作精神;⑤表达能力。

b、测检方法:①课堂观察;②对学生行为采取小组集体评价的方法;③对学习水平检测可采用测验法;④可采用与学生谈话,口语测试等自由方法;⑤采用问卷、跟踪记录调查法。

二、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合作学习不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变化,它联带着问题的“宽带”和纵深度;合作交流意义的互动学习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以调整学生群体间的交往行为,开展合作学习为重点,着力营造心理共鸣、思维共振的“交往场”,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等于传统意义的小组学习。在“交往场”中,教师是学生的同伴和朋友,问题的解决须是在个体能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群体协作配合才能完成,正是在这个交往场中,师生互动共创与共生。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合―整”办法。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子问题,待小组完成各自子问题后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再通过全班小组交流使知识进一步整合。在题卡上明确了三个小问题,使讨论更加集中,同时通过小组内分别讨论并推举代表

三、总结

发现的结论,在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使之相互补充完善并归纳得到总体特征。

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巧妙穿插、点拨或者对学生表现的认同、赞赏,都会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这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讲授,学生的听与记,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状态中,这种平等有助于创造力探索的发挥,能够发现结论。通过小组合作,这样不仅增长知识,而且通过自己告诉别人结论,也叫别的同学告诉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尊重他人的习惯。

推荐专题: 自我评价学习上 学习态度自我评价 学习小组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