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汇报(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汇报(范文5篇)》。
×××××医院
“十大指标”运行情况汇报
今年,省卫生厅《关于对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实施“十大指标”宏观监管和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下发之后,我院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院领导班子会和院委会,认真学习《通知》文件、学习《2011年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宏观监管“十大指标”》、学习《2011年河南省二级以上医院“十大指标”考核评价细则(试行)》,在全面学习领会实施“十大指标”宏观监管和考核评价目的意义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十大指标”监管工作。现将我院“十大指标”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疗安全指标
我们制订了“十大指标”监管实施方案,建立了“十大指标”检查评价制度,开展了“十大指标”公示与分析讲评,对自查出的问题,组织进行了整改。积极着手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化解医患矛盾,着手参加全省医疗责任保险,上半年,无医疗事故和主要责任医疗纠纷。临床用血相关制度健全,落实执行到位,无输血安全事故发生;建立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健全,执行落实到位,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二、医护人员配置指标
我院在职职工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护理人员人,执业护士人,-1-
病房护士人;开放床位张。受现行卫生体制政策影响,我院医护比只有,护士总数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只达到%,这都达不到“十大指标”标准要求。我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达到,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达到,此都达到了“十大指标”标准要求。重症监护病房,设备设施已基本配齐,目前,尚未开始运行。
三、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控制指标
我们制订了控制药品比例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坚持临床
药师查房、处方“双十”公示,开展处方点评和结果通报;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使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达到了有效控制。全院药占比1-6月份平均为42.46%,抗菌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为14.55%。
四、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指标
我们建立了基本药物使用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按照河南
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目录(共有807种)配备基本药物,基本药物配备489种,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1-6月份平均为68.85%。
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指标
我们组织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工作,成立有领导小组、专家指导组,制定有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目前,我院已实施按临床路径诊疗病种18个,按临床路径管理付费病种2个。
六、诊疗服务指标
我们贯彻执行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全面
落实医护核心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提高诊疗服务水平。甲级病历率≥90%、患者告知率100%、麻醉处方合格率100%、处方合格率>95%、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1.8天、平均住院日7天、病床周转次数27.5次/半年、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70%。
我们组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成立有优质护理服
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公示并落实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项目,简化和缩短护理文书书写时间,落实各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措施。目前,我院在四个病区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力争年底达到70%病区开展。
七、履行公共卫生职责指标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传
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认真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登记报告制度、患者转诊制度;认真完成手足口病、甲流等政府指令性医疗救治任务;按分类、时限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按照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等要求,我们已
建成PICU。
八、医院经济管理及患者医疗费用控制指标
我们严格执行《会计法》、《审计法》等有关财务管理法律和
规定,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设立物价管理机构,实行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公示,住院患者费用日清单制,建立和落实病历记录及费用核查制度,自觉消除医疗服务收费违规行为,使我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工作受到了市纠风办、市发改委收费检查组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今年上半年,我院总收入完成万元,其中:医疗收
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其他收入万元
财政拨款元,上级专项补助元。门诊患者人均费用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出院患者人均费用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人均床日费用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资产负债率为%;医院总资产收益率%。
九、临床科研及科技创新指标
我们制定有学科发展的长期规划(3-5年)和近期计划、重
点学科管理办法,制定有激励科研进步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重点学科建设投入,积极搞好人才培养和引进,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引进和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上半年共引进和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3项,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论文7篇。受客观条件限制,我院在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上,目前仍是空白。
十、行风建设指标
我们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推进院
务公开,坚持院、科工休座谈会制度,建立医德医风考评档案;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组织开展职业礼仪培训和新春书画写作比赛等;组织开展医院行风评议、住院和门诊满意度调查,推行疾病全程负责制和出院病人回访制度等,使我院的行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去年的全市医院行风评议中,我院被评为行风评议先进单位。
总之,我院通过“十大指标”监管,转变了医院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带动了医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我们深知,我们在“十大指标”监管工作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我们殷切期望借助市“十大指标”督导组各位专家之慧眼,帮助我们找准问题和差距,我们决心以此次市督导检查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深入学习“十大指标”考评标准,克服畏难情绪,积极进行整改,努力为圆满完成全年“十大指标”监管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医院
2011年7月13日
特别备注
一、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农产品和矿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矿产品加工、棉花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建筑建材加工为主的四大产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强。特别是在20xx年全面完成工商企业改制任务后,进一步放活了机制,理顺了体制,使工业企业发展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我县共有工业企业453户,注册资本16237万元,从业人员5649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注册资本6346万元,从业人员20xx人,其中: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7户,注册资本5480万元,从业人员966人;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户,注册资本3639万元,从业人员518人。20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489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4754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602万元,实现利税1464万元。
纵向看,我县工业无论在产品开发上、还是在市场开拓上,无论是在体制转换上,还是在规模经营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但横向看,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全市人均国内外生产总值为1199美元,基本接近工业化中期阶段,而我县在全市七县市区中最低,仅为820美元,仍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从第三产业比重来看,20xx年,全国、全省、全市经次产业比重均已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其中,全国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8,全省达到了45.7,全市达到了44.6,而我县仅为26.5,名列全市倒数第二;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全国、全市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了39.1和51,已进入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而我县城镇化率仅为21.4,不仅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而且名列七县市区最后;从工业化程度系数来看,全国、全市均已达到了1,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全省达到了0.7,也已进入半工业化社会,而我县仅为0.29,离半工业化社会还相差很远。
二、我县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从以上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和四项指标横向对比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我县工业化发展的低下和落后,也更加说明了我县加快工业发展的迫切和艰巨。形成今天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工业总量不足,整体规模偏小。20xx年,全县工业企业共4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年纳税在5万元以上的企业),其余395家均为个体私营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x万元,上缴税金x万元,纳税在百万元的企业只有5户,占总数的1;纳税在20-100万元的企业21户,占总数4.6;在这么多的企业当中,大中型企业为零,小型企业占87.2。
2、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还比较突出。由于受经济效应和利益的驱动,近年来县上一哄而起,新上了一大批棉花和蔬菜初级加工企业,这引起企业的建成,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恶性竞争,对产业发展构成了威胁;另一方面造成了加工能力的相对过剩,使工业发展面临结构性挑战,工业结构单一、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全县共有棉花加工企业36家,各种收购点20多家,棉加企业加工能力已达到100万担以上,而我县目前,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25万亩左右,年生产皮棉50万担左右,棉加企业有近一半的生产能力过剩。
3、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县工业企业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的,在运营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再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目前,县内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工业产品结构中原材料、初级加工产品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特别是影响我县财政增强、农民增收的棉花产业发展上,基本上都是资源型的粗加工,在棉花深加工和棉纱纺织方面始终没有“破题”,对棉花产业发展构成了潜在的隐患。
4、工业的科技含量的待进一步提高。大数工业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一般,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的占的比例还比较大,一些小企业的设备还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老设备,耗能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经常发生故障。全县工业技改投入和研发投放也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推广运用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人才挖掘、培养和使用不够,存在着人才积压浪费和人才缺乏问题并存现象,一方面一些小企业缺人才,主要缺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在社会上闲置和待业,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5、工业发展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太少。去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用地控紧,银根收紧,运力趋紧,审批从紧的情况下,主动适应调控不够,应对措施不够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发展。如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虽然这几年县上采取了一砦措施,但总体上贷款难的问题仍很突出。又如去今两年运力紧张,生产销售企业要不上车皮,造成产品积压,所需原料运不进来,对生产造成影响。还比如,对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的解决资金无保证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县工业企业的发展。
6、对现有企业挖掘改造不够。近几年随着省市发展抓项目和地方新上项目、招商引资激励政策的影响,我县也兴起了一股新上项目热,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新上项目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和对财政的贡献有限,我县财政增强和农民增收仍然由原来的老企业和传统产业支撑和左右。但正是在这一大的环境影响下,一些老企业享受不到有关优惠政策,发展积极性不高,意见较大,造成本身具有比较优势的老企业和传统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依托自身设备新上项目、嫁接重组不够,利用空闲场地、厂房、设备、技术新上项目不够,出现了新上项目投资大、数量多,但财政无税收的怪现象。
三、对策与措施
针对我县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工业发展,今后我县工业要坚持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重点,以新上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为突破口,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大力主攻绿色食品加工、棉花精深加工和草畜产品加工业,引进开发新型建材加工,积极探索新型制造业,巩固发展传统采矿业,使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上缴税金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完成上述任务目标,应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措施的落实。
1、依托优势资源,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一是要高度重视项目储备工作。认真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配齐配全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机构精心测划项目、包装项目,提高项目的可信度和成功率;按照“前期储备一批,建设实施一批,规划论证一批和超前谋划一批”的思路,精心筛选一批资源状况好、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及时充实完善项目库。二是建立科学的项目咨询机制。要通过建立咨询机构、完善决策程序和推行公示制度等办法,增强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减少和避免风险。特别是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知名专家的合作交流力度,建立稳定长期的咨询协作机制,搞好项目研发和论证评估,寻找我县产业发展与国家政策支持的结合点,真正把中央政策机遇和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变成现实项目、现实投资和现实生产力。三是要完善项目建设的责任机制。一要逼着抓。进一步建立完善项目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包挂重点项目和部门捆绑包挂项目责任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建立领导包挂项目年初公示、年中汇报、年底述职制度,探索推行重大项目建设一票否决制和免职代职制,乡镇和部门尤其是经济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协调、外引内联,每年至少靠实1个项目,两年引不进新项目的部门,对其领导班子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二要鼓励办。切实落实和完善项目建设各项激励措施,建立多层次的奖励制度,完善和兑现工业项目建设、中介人引资等奖励办法,对引资有功部门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奖励,对税源型项目和重大项目进行重奖。同时改革现行县乡税收分成体制,增加乡镇留成比重,调动乡镇办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千方百计的鼓励社会各界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和上好项目。三要引导上。把抓项目、上项目作为重要的用人导向,继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系统,建立任务考核、实绩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立体考核系统,特别是对能抓项目、善抓项目的经济型人才要提拔重用,放到重点工作岗位和主要经济主管部门。通过转变用人导向,建立一批大抓项目和抓大项目的领导班子,造就一支会抓项目和能办成项目的干部队伍,引进一批项目运做的专业人才和职业代理人,加快我县项目建设进程。
2、依托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推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是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将工业调强调大,调出水平,调出效益和后劲。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引进高新技术来改造本地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二是运用科技助推,加大中小企业技改力度。对中小企业进行脱胎换骨改造,提高现有企业技术水平;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改造现有企业设备,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益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进行联系和沟通,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引导企业健康长足发展。四是积极破解中小企业人才制约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吸引中高级科技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金塔参与科技开发和创新。
三、认真研究解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的形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研究与其相适应的发展策略。紧跟国家政策和动向,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时机、方面、力度和重点,进行适时、适度调节,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的机制和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把宏观调控的力度和重点把握到恰到好处。二是积极化解资金短缺的问题。尽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信用评价体系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银企合作,增加信贷投入,化解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积极化解运用紧张的问题。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车皮,化解运力紧张,限超载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四是要积极化解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对确需财政出钱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应拿出一部分资金尽快予以协调解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四、搭建项目发展平台,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一是提高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完成园区一期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功能,提高档次,增强园区的承载力。二是加快园区的规范化进程。要强化园区的规范化管理,尽快制定出园区管理条例,把园区的管理、服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培养和健全灵活多样的管理机制,对制约园区经济发展活力的问题进行突破和创新,减少运用成本费用,降低工业园区和园区企业的运作成本,确保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三是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新的发展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方式方法,积极筹措园区建设资金,提高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挥园区的聚集幅射作用。
五、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认真来抓。一是抓好已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通过组织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督促落实已经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抓好“两个20条”的贯彻落实;二是积极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放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投资者进入国家未禁的任何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全面推行工业项目备案制,进一步规范集中办证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水平;实行企业收费“明白卡”制度,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为项目建设提供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环境。三是创造内外一致的投资环境。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等激励政策,创造内外一致的项目建设环境,充分调动本地投资者和老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要素聚集的投资环境。
加快工业发展是调优经济结构,促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期,我深入企业、基层,就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通过采取政策扶持、项目调度、工作讲评等举措,实现了工业经济较好发展。,我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比的137.8亿元增长2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4亿元,比的120.7亿元增长24.65%;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3.53万元,比的42.1亿元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1亿元,比的35.3亿元增长15.1%;实现规模工业利税25亿元,比的21亿元增长19%;区国税本级工业税收收入2424万元,占区国税本级总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0.76%,所占比重比的13.31%提高7.45%;年末实有规模工业企业58家,其中自主创新型企业5家,同比增加1家;高科技企业11家,同比增加2家;全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4.8%,比的21.4%提高3.4%。全区工业企业安置就业人员2万多人。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区人大下达的目标任务,荣获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市工业经济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奖。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
通过突出重点,加强协调,优化服务,进一步推进了项目建设。中信新城、长沙电机厂、中电集团48所太阳能电池厂房及生产线、天鹅工业泵有限公司二期厂房、长庆机电科教有限公司、长沙钢龙钢结构有限公司、龙盛实业、塑峰实业等8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其中,中信新城竣工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长沙电机厂新厂主体建设基本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投产,年产值有望达到8亿元;天鹅工业泵二期工程已竣工投产,扩大生产能力2亿元;钢龙钢结构有限公司完成厂区建设并顺利投产;塑峰实业1.2万平方米的2栋商业用房已建成使用;长庆机电主厂房已竣工,将于今年5月投入运营;东方厨具完成全钢结构新厂房建设并投产;新引进的奥特莱斯、五田医药等5个项目相继入驻我区。
(二)抓园区建设,聚集工业经济发展的合力。
近年来,我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园区建设。夏书记、曹区长亲自对“两路一基地”项目进行部署和调度,亲自协调解决建设资金和拆迁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两路一基地”建设进度,全年共拆迁腾地1313亩(含光伏基地112亩),拆除房屋297栋,动迁人数1270人,中信绿化广场等9个项目全面完成扫尾工作,光伏产业项目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同时实现了6条道路的开工建设,总长4.8公里,总投资达1.2亿元。
(三)抓企业改制,激发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
一是认真做好了区属企业改制扫尾。区委、区政府加强调度,整合法院、规划、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单位和部门的力量,经过区企改办及各企业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已基本完成了我区12家区属企业的改制工作。
二是切实做好了市属改制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区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企改办要求,对接收的移交人员和资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整理,建立了移交工作资料库,并已将移交人员分解到各街、镇,顺利完成了第二批市属改制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接收和分解安置工作。
(四)抓技术改造,培育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力。
一是以技改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工业投入力度。,我区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8.92亿元,同比增长122%,企业荣获产品及项目专利26项。湖南开关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项目荣获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天鹅工业泵的高效节能大型立式斜流泵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长沙水泵厂的水泥涡壳泵项目和国浩工程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推广项目被评为市级技术创新项目。长庆机电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2个新产品并投产,赢得了新的市场,再次被评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天鹅工业泵加强研发,新建立的大型水泵试验站解决了大型泵不能做真机汽蚀试验的难题,填补了国内泵行业空白,保持了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三远钢结构改造引进了3条生产线,提高生产能力8000吨。
二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重视品牌经营,搞好品牌策划宣传和名牌申报,努力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群体、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不断扩大“天心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沙电机厂“长利电机”、长沙水泵厂系列水泵和长庆机电系列教学仪器等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名气,防火装备厂生产的防火防盗门、南泥湾食品厂的生鲜湿面、“采鲜园”蔬菜在全市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抓环境优化,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是制定奖励政策。,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从纳税贡献、新办企业、招商引资、创优创新等方面对企业给予奖励。
二是全力优化服务。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落实帮扶措施。区人大、区政协组织人员对企业改制、经济发展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各职能部门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服务,去年共为区内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3800多万元。
三是加强政企联系。组织召开了全区工业企业联席会,并就会上收集到的27个问题及建议提出了解决意见,明确了责任部门,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企业满意度高,效果比较好。四是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肃查处“三乱”行为,依法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当前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区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是极其困难的一年,也是极富挑战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加剧,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这次金融危机对今年工业经济影响超过去年,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将超过大型企业,同时我区客观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一)工业用地紧缺,发展空间不大。我区区域面积在内五区中本已偏小,这当中还有大部分区域属市区中心地带。而向南拓展区域为省府核心区,整体规划偏向于发展第三产业。环保工业园存量土地也已不多,工业用地紧缺,发展空间受限,严重影响了招商引资,抑制了工业投入。土地制约成了我区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企业融资难,发展内劲不足。虽然当前国家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但由于融资门槛较高,我区企业大多系中小企业,缺乏自我积累,融资实力薄弱,且部分企业土地是租赁的,缺乏贷款抵押前置条件,银行忌惮于企业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主要实施面向大企业、成熟企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对成长型中小企业信贷的收缩;加之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企业普遍反映流动资金比较紧张,融资比较困难。
(三)企业分布零星,集群效应。我区工业企业大多依靠老南区时期的传统工业布局而生,分布较为零星,直接导致现有工业布局缺乏合理性,且知名品牌相对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吸引现有工业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产业入区,很难产生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
三、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逆势而上的挑战之年。
(一)把强化服务作为主要手段,努力营造工业发展氛围。
一是要统一思想。
首先,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保住了工业经济的增长,就保住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其次,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维护民生”的现实需要。我区工业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对劳动者技能要求较低,且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因此,抓好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连接市场、繁荣经济、解决就业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区域城市化的建设速度依靠工业化来推进。工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城市是工业发展的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路子。
二是要提振信心。
虽然当前的挑战前所未有,但发展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发展的优势和有利的条件:
其一,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的力度大。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和低息贷款、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其二,“两型社会”建设支撑力度强。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方案全面获批,大河西开发区建设正在全力推进,我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机遇前所未有。
其三,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快。沿海不少产业正在向中部转移,我市制造行业、汽车行业产业链正在不断拉长,节能减排、能源战略正在催促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这都为我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后发至上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三是要形成合力。
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积极推进我区工业发展。
首先,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与上级对接,用活用足省市优惠政策,确保我区工业经济得到上级更多支持。
其次,要全力服务企业。通过建立由县级领导挂帅的联系企业制度、工业项目调度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组织政企和企业间的联席会,第一时间掌握企业、项目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我区工业发展各个层面的问题,并加以协调解决。
(二)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主攻重点,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
一是纵向拉长产业链。依托骨干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以大带小的完整产业链条。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研究所,正以自有技术为龙头,以装备、硅材料、组件封装、下游配套产品为支撑,以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为核心,打造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项目。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使其早日建成、顺利投产、形成集群。
二是横向延展产业链。引导区内能够配套的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不同的领域搞好链接,形成一个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专业化生产企业配套的产业链条和经营网络。比如长沙电机厂、天鹅工业泵、湖南开关厂、南方自动化、新兴电器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着力在产业配套、优势互补、集聚发展上下功夫,尽快构建形成配套完善、协作紧密、分工专业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是壮大中小企业群。一方面继续组织召开银政企座谈会,以项目为媒介,以政府为中介,向银行推荐企业,为企业发展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筹建天心小企业创业基地,主动承接核心大企业的配套环节,提高本地配套率,实现产业配套的“内循环”,形成大小企业和谐共存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三)把推动技术创新作为主要方向,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动力。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其加大科研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积极支持天鹅工泵、长沙电机等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引导企业牢固树立“抓产品关键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名牌、抓名牌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尽快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推广引进先进技术,并促其消化、吸收和创新,指导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先进工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研究开发机构,为湖南长庆机电科教有限公司、长沙天成汽车配件厂和长沙市防火装备厂等企业申报市级技术中心提供扶助,重点发挥其科研优势,力争在优势产业的重点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关键技术和工艺创新。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作用。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高新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重视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政治上给予鼓励,经济上重奖激励,在全社会营造关心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激励企业家成长、有利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主要内容,努力创新工业发展模式。
一是完善节能降耗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体系。把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市场调节、严格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将节能降耗减排的阶段计划和任务目标,落实到重点企业、关键环节,引导企业抓好节能降耗工作。
二是加强新建项目准入管理。坚持环保优先,严格环境准入,项目优先考虑环境容量,企业优先考查污染指标,坚决避免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严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排放,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技术改造,尽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对区内三远钢结构轻型钢机构生产线节能改造项目等节能项目,及时跟踪服务,积极推广应用一批实用性、针对性强的节能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三是加快实施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抓起,积极探索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的成熟模式。同时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实现积极增长、良性增长、和谐增长。
(五)把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大力强化工业发展支撑。
一是开发储备一批好项目。在广泛了解、全面掌握本地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发展潜力以及所处的周边市场、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和开发储备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前景良好、能够激发客商投资欲望的重大优势项目,形成高质量的项目库。
二是引进争取一批大项目。加强与省市和东部地区的对接,谋划一批投资额度大、可研论证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说服力强的新项目,争取挤进上级的计划盘子;注意收集整理重大项目信息,特别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产业转移、资本扩张、产品配套的动态信息,加强跟踪联系,抢抓机遇争取,力争年内在引进争取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三是建设、竣工一批新项目。年内,对龙盛、塑峰、防火装备等工业项目,按照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提高效率的原则,不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工作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项目建设的良好推进机制,确保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
(六)把园区建设作为主要载体,全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只有园区的建设上去了,才能吸引到更多企业落户。按照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长发[]7号),我们将下大力气抓好抓实园区建设。
一是抓园区规划,促进建设提质。按照夏书记提出“把园区当城区建”的要求,突出抓好园区规划,提升建设品味,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与“省府新区”的对接,彰显三市融城核心园区的新形象。
二是抓资金投入,促进建设进度。按照“拉通大路网。打通微循环”的路网建设目标,全年投入2.5亿元左右,修建道路总长7700米。续建的5条道路年底全部实现竣工通车,拉通园区“三纵三横”大框架,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适时启动5条道路的建设(新岭路、新梅路、新兰路、新园路和机场三街)。同时加快电网、水网、气网、电信、排污、学校和公交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并按照园区产业规划的定位,重点突出光伏产业、奥特莱斯及重大项目中信、长电等周边的配套。加快发挥这些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让投入的效果更明显,产出的效益更显著。
**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2年2月21日)
尊敬的王主任,各位领导:
按照调研通知要求,结合我局近期组织的工业企业开工和工业项目落实情况调研活动,现将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开工运行情况
今年我局与统计部门共同审核确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比上年增加3户。经调研,由于受传统节日春节及市场因素的影响,全市4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正常开工生产的27户,开工率达67.5%;季节性停产的2户,占规上企业的5%;停产的11户,占27.5%,其中矿冶建材产业停产8户,装备制造产业停产1户,农产品加工产业停产2户,佳盛建材、老君庙水泥、恒缘矿业、第二水泥厂、金德源冶炼、莫高麦芽和华宇棉业等重点骨干企业目前均处于停产状态,企业开工率较往年有所下降。2011年我市新建成投产项目24户,目前正常开工生产的5户,开工率仅为20.8%。
通过调查预测分析,预计今年全市185户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288.5亿元,工业增加值82.7亿元,增长13.1%,占酒泉市下达计划92亿元的89.9%。全市4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可实现总产值280亿元,增加值78.5亿元,增长13.9%。
其中新能源产业预计可完成增加值9.5亿元,增长37.7%;装备制造产业完成增加值3.7亿元,增长85%;石化产业完成增加值51亿元,增长13.8%;高载能产业完成增加值4.2亿元,增长7.7%;矿产品开发转化产业完成增加值3.4亿元,增长13.3%;农产品加工产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增长21.4%;其它产业完成增加值5亿元,增长28.2%。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行业开工明显不足。主要是矿冶建材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市场已持续疲软3-4年,产品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目前,合金价格普遍较上年下降了2000-3000元/吨,水泥价格下降了100元/吨,麦芽和棉浆板价格也较上年略有下降。矿产品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45%,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工率仅有25%,这两大产业今年的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2、高铁、风电等重点建设项目放缓对关联产业影响较大。由于今年兰新第二双线建设整体放缓,我市风电项目核准指标减少,建设速度放缓,造成我市塔筒制造企业和水泥生产企业产量大幅下降,企业生产形势严峻。
3、风电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风电企业作为牵动我市工业增长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由于受上网限制,上网率仅为20-30%,一直不能满负荷生产,对完成我市全年工业目标任务造成了严重影响。
4、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今年以来,大部分企业用工成本、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持续上涨,特别是华宇棉业、莫高麦芽、2
聚能矿业、广汇铸造、勤峰铁业等企业原料大部分从外地购进,个别企业原料从国外进口,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产品市场持续疲软,造成企业产品大量积压,利润空间大幅下降,一旦恢复生产就会出现亏损倒挂局面,部分企业只能停产观望,等待市场行情好转。
5、工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够宽松。一是大部分企业缺乏流动资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聚馨麦芽、宏宇食品、金德源冶炼、恒缘矿业、奥发选矿、老君庙水泥等企业由于资金紧张,造成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二是道路运输困难,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便道等级低、路基窄,通行不畅,另一方面交警、城市执法、交通运管部门阻止企业运输车辆进入昌盛路及市区几大进出口,乱罚款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部分企业原料、产品的运输,给企业正常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三是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进度缓慢,影响了水泥和部分建材企业的正常开工。
三、2012年保增长、促发展的具体措施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强工兴市,转型跨越”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市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新能源和循环经济为牵引,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企业达产达标,通过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1、抓培育,不断壮大优势产业。按照“传统产业抓改造,新兴产业抓培育”的思路,在全市筛选出一部分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和项目,重点扶持,重点培育。做好帮扶指导,促进万特化工、新总干渠梯级电站、晟源建材、升高建材等2011年24个新建成投产项目的开工生产,达产达标形成规模效益;力争新建成投产项目当年实现工业产值5.6亿元,增加值1.4亿元。指导协调静洋钛白、金德源矿业、恒煜矿业、西宇氢氟酸、敬酒食品等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和产品换代;加快推进拓璞酒花等企业上市步伐;力争年内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将锦辉长城、北车塔筒2户培育成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将中海油风电、华电新能源、佳盛建材、恒缘矿业等5户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
2、抓项目,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活动,重点围绕新能源、石化、循环经济产业抓项目、引项目、建项目。加大对重大工业项目的跟踪检查力度,督促续建项目早投产、新建项目早开工,全力以赴抓好2012年预计建成投产的**绿地生物1000吨脱水菜、华地矿业300万平方米花岗岩饰面板材等19个项目的实施进度,力争当年实现工业产值5.5亿元,增加值1.3亿元,促进产业延伸,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抓园区,搭建发展平台。全力以赴抓好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重点围绕煤化工、冶金、硅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等现代高载能产业,做好项目引进工作。继续强化跟踪服 4
务,争取省、市工信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松迪100万吨焦化、山西浩海180万吨焦化、河北国泰60万吨电石、光伏玻璃、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碳酸氢氨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100万吨焦化项目年内建成投产,180万吨焦化、10万吨铁合金、60万吨电石和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15万吨光伏玻璃、10万吨碳酸氢氨等项目年内完成前期工作,在园区内初步形成煤焦化—煤电石—煤精细化工的煤化工循环产业链。
4、抓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政策落实年”活动,认真研究、梳理和细化国家、省、市推进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出台并落实好《**市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支持政策;抢抓亿元以下工业项目由县市一级审批、五亿元以下项目由酒泉市审批的大好机遇,解放思想,积极争取,提高工业项目审批效率,做到既要灵活运用政策,也要坚持原则,不能上的项目坚决不上;全力帮助企业申报争取国家、省上对企业的各类扶持项目,力争年内争取到位扶持资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支持企业改造提升;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支持聚馨缘和九鑫源两户担保企业尽快取得营业许可证,力争全年融资担保额突破2亿元;继续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全面推行“一站式”、“保姆式”和“直通车”服务,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四、对策及建议
1、强化监测,进一步理顺统计监管体系。继续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警,进一步完善对优质产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测制度,加强对重点产品价格变化、市场走势、生产要素 5
供需的监测与分析,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建议,降低企业发展风险;积极适应企业“一套表”报表制度规定,建立企业直报数据预报预审制度,直报企业上报的数据要经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联合预审后再行上报,切实提高数据报送质量。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全方位监控,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2、强化争取,全力破解发展瓶颈。一是要持之以恒地争取商业石油储备库、煤电基地、风电三期、循环经济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夯实经济基础。二是要积极协调**油田分公司提高采油量、增加炼油量,全力争取炼化扩容、煤制油、“上大压小”火电等项目,促进传统石化产业壮大规模。三是要按照“四步走”总体思路,研究制定电网建设方案,主动汇报争取,集中力量攻坚,力争750千伏和正负80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落点建设,全力破解电力输出瓶颈,确保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在这些方面还请酒泉市予以全力支持。
3、强化执法,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成立由工信部门牵头,统计、能源、工业园区等相关单位配合的企业运行督查组,定期深入企业监督检查企业运行情况,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状况,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企业按照实际生产情况上报统计数据,做到应报尽报,确保企业直报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对于存在漏报、瞒报的企业,限期予以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建议统计部门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予以处罚,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4、强化服务,促进企业达产达标。一是适时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协调金融单位,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建设,拓展担保范围,提高担保额度,切实推进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积极争取市上领导的支持,会同交通运输、交警、城市执法、工业园区等有关部门为重点企业办理本市全境道路运输通行证,保证企业运输畅通。建议酒泉市积极协助我市向上争取恢复建设312国道,论证建设酒泉市矿用公路,为我市工业企业运输提供快速通道。三是加大企业生产订单落实力度,动员本市工程优先使用本市产品,特别是能源、交通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要优先使用本市的水泥、建材和塔筒,全面促进建筑建材企业和塔筒企业达产达标。四是全面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治乱减负工作力度,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
推荐专题: 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