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范文三篇)

2022-09-05 23:04:1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范文三篇)》。

第一篇: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

城镇化是现代化最基本的战略支撑所在,是最强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当前最大的红利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作为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九项重点工作之一,城镇化已经被视为未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基础。当前,许多城市在创建“幸福城市”。幸福城市必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城镇化实质上就是让更多居民享受幸福生活的过程,不仅市民更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近二三百年的工业化是人类生存方式发生最大变迁的时期。工业发展促使成百上千座城镇崛起,城镇发展又对工业和人口进一步集聚形成巨大吸引力。可以说,工业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伟大革命,城镇化同其如影随形。工业化创造了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城镇化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动人类发展进入最辉煌的时代,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以往数千年的总和。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彻底改变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推动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背离以人为本原则导致城镇化的异化

城镇化起源于人的自然聚集,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应当以人为本。由于传统城镇化以物为本,片面强调规模扩张而忽视产业发展,强调密度而忽视承载吸收能力,强调速度而忽视消化转换能力,强调大、新、洋而忽视空间生态优化,因此导致了“城市病”、城市新居民“水土不服”等诸多弊端。而新型城镇化则新在以人为本,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本质是由偏重城市物质形态的扩张提升向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更加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图与深刻内涵,加速由传统物本城镇化向新型人本城镇化的理性回归。

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城镇化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造,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类也可能偏离以人为本的方向而走上歧途,产生异化现象。产城发展变得结构失衡。产业和城镇盲目发展,可能破坏工业化同城镇化的协同关系:或者城镇没有产业支撑,居民难以就业,成为“穷城”、“睡城”、“空城”;或者进驻企业没有高质量城镇化基础的支撑而难有长期竞争力,留不住人才,产业发展无力攀登技术制高点;或者城镇的包容性差,外来人口长期无法融入,利益矛盾突出。这样的产业和城镇发展均处于低水平,往往导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实现集聚变得很不便利。人口向城镇集聚原本是为了更加便于生产和生活,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无序的人口集聚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问题使得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不便利。生活成本提高过快,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供应不足,城镇内部以及城镇之间人流物流不畅。规避风险变得危情四伏。“城”原本是防范灾难和风险的地方,但如果城镇建设和管理不善,城镇生活就缺乏安全保障,反而成为高风险地区。例如,犯罪、车祸、火灾、环境污染、疾病传染、安全事故以及饮食不卫生、群体性事件等会使居民缺乏安全感。

吸纳人口变得阻碍融合。城镇化是一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城镇具有吸纳人口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但也可能由于物质和制度上的缺陷,城镇化反而阻碍社会一体化,导致人口社会性分裂和城乡差距扩大。创造财富变得失去幸福。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伟大创举,但低质量的城镇生活可能使人抑郁、焦虑甚至愤懑,并没有让居民感觉更加幸福。增进人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

城镇应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聚居地,而且能够以其强大的实力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这一性质,就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居民基本活动状态是劳作、休闲、居住和通行,城镇化必须给居民提供更适宜的创业就业条件、休闲文化场所、居住条件环境和人车交通便利。为此,需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同时,还应构建特殊时期的应急机制和管理体系。城镇化应为满足居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物质、精神和空间需求提供完备的条件。哪些由居民家庭自己解决,哪些由企业或非营利机构解决,哪些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的公共服务系统解决,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有系统的规划安排、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都知道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也强调“以人为本”。党的性质和宗旨都决定了凡事都要以人们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我们的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人为本的中国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强调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同时不断改善民生。

目前,如何防止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复造城运动,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只有大规模的投资才能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政绩的量化,而产业转型不仅短期内无望实现,将农民转换为市民身份也需要大量的民生投入,这对地方政府而言很难实现,毕竟现在承担了太多的债务,也有实现经济增长的任务。

新型城镇化里面,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因为我们以前的城镇化中,存在着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如说,征地盖成大房子、修宽阔的马路,但是失地的农民有些问题没能解决好,政府占用了这些农民的地,却没能给人家相应的补偿。还有在以往城镇化中还存在着过分追求数量的现象。所谓的“追求数量”就是进城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这些进城的人到了城市之后,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居民待遇,例如他们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孩子教育问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好。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失地农民的上访事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等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我们的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更多的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是住房,第二是就业,第三是社会保障。比如说,占用了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那么就要补偿到位。所谓的补偿到位,就是说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城镇化要有所改善,而不是土地房子被征收后,变成“三无农民”,即无住房、无就业、无保障。用得到的补偿款买不起新的房子,没有土地就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保障。就是说土地的补偿制度要以人为本,要合理,要科学,然后在操作中环节落实要到位。虽然农村的土地是集体的土地,但农民有承包权,农民失去土地之后,要能够从土地的补偿中取得比较好的效益现在有些城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开始把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纳入进去,还有些单位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还有些地方在给失地农民的实物补偿中分配给他们一些商业建筑面积,解决他们失地后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售收入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住房和生活等问题,让他们共享城镇化的成果,这样在城镇化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

第二篇: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指标

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指标”

中国文化产业网 时间: 2014-08-11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重新塑造的过程。“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城镇化引领中国未来全面发展的战略作用,也彰显了一种特定的目标诉求,“人的城镇化”就是新时代发展诉求的内核。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学者就对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文化发展虽已成为衡量维度,但对于如何建构多元因素的动力驱动、如何充分发挥文化在消解“半城市化”问题中的作用等仍处于探讨之中。

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指标建设面临的挑战

以往对城镇化发展相关指标体系进行的研究,在学术层面主要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发展质量等角度进行评价指标的探讨,在政府层面主要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对“生态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示范性项目具体工作进行指导和推进。在已有的城镇化指标体系中,不论对城镇化的评价维度和方式有何异同,文化发展指标都是维系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下,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发展评价应从多个层面进行考量:

第一,文化是一种内在资源,在阶段时间里承载能力有限,需要制定使用效率指标,需要结合区域内城镇规划和人口发展的具体情况提炼出影响文化资源保护和使用的指标,从而引导人们对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二,文化是一种发展责任,为在可持续发展中作出文化贡献,需要制定提升方向指标。新城镇建设中新人文环境必须与城镇新规划及布局相一致,对应解决城镇化中的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和软环境营造问题,在保护既有的文化基础上生发出适应新变化的文化服务。

第三,文化是一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需要制定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指标。文化经济属性的发挥和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必须综合考虑一、二、三产业对城镇经济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要求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实现内部协同一致。

第四,文化是一套公共系统,兼具社会公平和服务对象的对应性,需要制定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指标,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以上对文化发展的全面考量,带来文化评价指标研究的转变——从单一评价向复合评价转变,从建设数量型指标向功能质量型指标转变。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立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其核心诉求就是引导建立强调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为此,资源要素配置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社会服务体制、共创共享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都应纳入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中来考虑,以此实现城乡互补,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指标建设关注的问题

在现有的文化发展指标研究成果中,与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指标关联度很高的是文化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指标研究,主要为“文化强省(市)”“城市文化竞争力”等专题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学者更多地关注城市区域的文化发展,对于农村及新建城镇,尤其是对城市群、中小城镇的文化发展评价关注不足。同时,对文化发展指标的研究较少与空间转变和政府职能等改革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更多的思考依然停留在文化发展本身,与新型城镇化中要求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相关性不足。结合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的内涵来看,新形势下的文化发展评价应主要讨论、研究以下问题:

现代城乡治理体系中文化发展的特征、要素及其结构。对新型城镇化的整体评价要求从原来以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发展速度两项指标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对新型城镇化速度、质量、协调性等复合型指标的全面评价。具体到文化发展,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与城镇化水平相比可以精确测量的文化地位与水平,如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企事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占比等;二是无法精确测量但确实构成文化发展的一些不可舍弃的重要因素,如文化知名度、文化影响力等。

文化发展评价在新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发展。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为各级政府提供了从文化角度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视角,指标研究脱离“就城镇化论城镇化”和“就文化论文化”的单一思维,从以人为本、以“新居民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战略研究和公共管理观察,从而促进多元要素在新的空间中自由流动。

评价体系需要补充知识要素,增强指标间协调度。协调度就是要把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文化、文化产业与事业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布局、结构、生产、营销、消费等统筹起来进行考虑和谋划,以此谋求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共同发展,防止顾此失彼。

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指标需要从新型城镇化进程、文化发展进程和文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渗透进程三个层面,来衡量二者协调发展的实现程度。在指标选择上,新型城镇化进程侧重体现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文化发展进程侧重于文化软硬件建设及与其他社会系统互动的关系;文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进程,体现在文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在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上保持一致,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指标定义为以文化环境指标、文化资源指标、文化驱动指标和文化效益指标四大一级指标体系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文化环境指标是从综合经济基础、城镇基础建设等方面,选取影响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是文化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为发展前评价;文化资源指标围绕文化保护与开发建设的方向,立足本地区文化现实,选择有统计基础的文化资源内容,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为发展前评价;文化驱动指标是从与文化发展相关联的领域寻找影响文化发展的核心因素,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为发展中评价;文化效益指标是从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两个角度评价文化发展的最终效果和资源使用效率,是文化发展的成果,为发展后评价。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手段和过程,文化发展指标从综合发展要求的角度,将谋求城镇居民的文化福祉纳入全局工作重要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是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城镇的基本保障。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

城镇化是现代化最基本的战略支撑所在,是最强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当前最大的红利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作为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九项重点工作之一,城镇化已经被视为未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基础。当前,许多城市在创建“幸福城市”。幸福城市必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城镇化实质上就是让更多居民享受幸福生活的过程,不仅市民更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近二三百年的工业化是人类生存方式发生最大变迁的时期。工业发展促使成百上千座城镇崛起,城镇发展又对工业和人口进一步集聚形成巨大吸引力。可以说,工业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伟大革命,城镇化同其如影随形。工业化创造了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城镇化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动人类发展进入最辉煌的时代,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以往数千年的总和。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彻底改变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推动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背离以人为本原则导致城镇化的异化

城镇化起源于人的自然聚集,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应当以人为本。由于传统城镇化以物为本,片面强调规模扩张而忽视产业发展,强调密度而忽视承载吸收能力,强调速度而忽视消化转换能力,强调大、新、洋而忽视空间生态优化,因此导致了“城市病”、城市新居民“水土不服”等诸多弊端。而新型城镇化则新在以人为本,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本质是由偏重城市物质形态的扩张提升向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更加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图与深刻内涵,加速由传统物本城镇化向新型人本城镇化的理性回归。

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城镇化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造,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类也可能偏离以人为本的方向而走上歧途,产生异化现象。产城发展变得结构失衡。产业和城镇盲目发展,可能破坏工业化同城镇化的协同关系:或者城镇没有产业支撑,居民难以就业,成为“穷城”、“睡城”、“空城”;或者进驻企业没有高质量城镇化基础的支撑而难有长期竞争力,留不住人才,产业发展无力攀登技术制高点;或者城镇的包容性差,外来人口长期无法融入,利益矛盾突出。这样的产业和城镇发展均处于低水平,往往导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实现集聚变得很不便利。人口向城镇集聚原本是为了更加便于生产和生活,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无序的人口集聚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问题使得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不便利。生活成本提高过快,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供应不足,城镇内部以及城镇之间人流物流不畅。规避风险变得危情四伏。“城”原本是防范灾难和风险的地方,但如果城镇建设和管理不善,城镇生活就缺乏安全保障,反而成为高风险地区。例如,犯罪、车祸、火灾、环境污染、疾病传染、安全事故以及饮食不卫生、群体性事件等会使居民缺乏安全感。

吸纳人口变得阻碍融合。城镇化是一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城镇具有吸纳人口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但也可能由于物质和制度上的缺陷,城镇化反而阻碍社会一体化,导致人口社会性分裂和城乡差距扩大。创造财富变得失去幸福。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伟大创举,但低质量的城镇生活可能使人抑郁、焦虑甚至愤懑,并没有让居民感觉更加幸福。增进人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

城镇应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聚居地,而且能够以其强大的实力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这一性质,就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居民基本活动状态是劳作、休闲、居住和通行,城镇化必须给居民提供更适宜的创业就业条件、休闲文化场所、居住条件环境和人车交通便利。为此,需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同时,还应构建特殊时期的应急机制和管理体系。城镇化应为满足居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物质、精神和空间需求提供完备的条件。哪些由居民家庭自己解决,哪些由企业或非营利机构解决,哪些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的公共服务系统解决,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有系统的规划安排、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都知道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也强调“以人为本”。党的性质和宗旨都决定了凡事都要以人们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我们的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人为本的中国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强调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同时不断改善民生。

目前,如何防止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复造城运动,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只有大规模的投资才能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政绩的量化,而产业转型不仅短期内无望实现,将农民转换为市民身份也需要大量的民生投入,这对地方政府而言很难实现,毕竟现在承担了太多的债务,也有实现经济增长的任务。

新型城镇化里面,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因为我们以前的城镇化中,存在着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如说,征地盖成大房子、修宽阔的马路,但是失地的农民有些问题没能解决好,政府占用了这些农民的地,却没能给人家相应的补偿。还有在以往城镇化中还存在着过分追求数量的现象。所谓的“追求数量”就是进城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这些进城的人到了城市之后,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居民待遇,例如他们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孩子教育问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好。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失地农民的上访事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等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我们的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更多的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是住房,第二是就业,第三是社会保障。比如说,占用了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那么就要补偿到位。所谓的补偿到位,就是说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城镇化要有所改善,而不是土地房子被征收后,变成“三无农民”,即无住房、无就业、无保障。用得到的补偿款买不起新的房子,没有土地就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保障。就是说土地的补偿制度要以人为本,要合理,要科学,然后在操作中环节落实要到位。虽然农村的土地是集体的土地,但农民有承包权,农民失去土地之后,要能够从土地的补偿中取得比较好的效益现在有些城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开始把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纳入进去,还有些单位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还有些地方在给失地农民的实物补偿中分配给他们一些商业建筑面积,解决他们失地后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售收入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住房和生活等问题,让他们共享城镇化的成果,这样在城镇化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

推荐专题: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