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002)范文(合集)

2022-09-05 23:01:1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002)范文(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002)范文(合集)》。

第一篇: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0

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设备管理是我们企业的生产工具,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管好、用好、修好是保证设备完好的基础。只有不断的加强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完好,改善和提高企业员工的护养设备意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013年6月14日-18日在郭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现代设备管理与设备点检工程技术”培训班,这次的培训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对于工作能力和工作思路都有很大的提高。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在本次学习后自己对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些认识和感悟:

本次的学习老师从自己的实践经历出发,讲解了设备管理的概念与组织形式,其中包括设备的集中管理形式(即从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台账管理、日常管理、维护保养、修理、改装、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部过程),分段管理形式(从设备的规划到安装由一个部门管理,从验收到报废由另一个部门管理)。用案例与他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从中让我们可以看到设备管理工作者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每一个环节里注意其中的细节改变企业的运作水平,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

1.关于模式:

不管是TPM还是近期我国提倡的TnPM设备管理模式,都是一种形式!我深刻领会了老师讲的一种观念:无论那种模式,实际上都是须要人从端正态度、心态、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从而对设备管理理念与实行方法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进而改变人的行为与素质。如果只重于形式必将形成一种虚态,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全方位的工程,设备管理者应该实实在在地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理念结合实际在基层中去发展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来改变设备运行和维护的水平,达到所谓的四化:“生产保障最大化,运行成本最低化,安全风险最小化,创新增值常态化。”

2.关于全员维护:

在公司,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有一部分操作工存在野蛮操作的现象,因为设备坏了总有人来修,而他们只需要等待维修工告诉他们修好了就行。于是一些操作工养成了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认为设备坏了与自己毫无关系。以叉车为例,至少有2/3的故障来自于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缺乏,出现故障后不及时汇报领导,觉得不影响我正常上班就行,等下班了就没我的事了,没有几个司机认为保持叉车的各项功能齐全正常是应该的,于是不断小故障的累计造成了叉车大故障的发生,叉车不能使用影响生产等等。仔细想想,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我们设备的管理者花很大的心思,想办法去说服、教育,想办法推进一些激励措施,对每位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培训,不断加强维护保养意识,不断提高操作维修技能,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比如操作工有良好的护养设备的意识和技能,当设备隐患正处于萌芽状态时及时解决处理,这样既减少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来回周折,又可以为生产赢得宝贵的时间。如此才是我们工程部与生产车间需要用心着力的地方,共同达到真正的全员维护。

设备的维护,最基本的就是三条:检查,润滑,紧固。对于设备的管理,最重要、最基本的也就是这三点。以目前我公司的包装车间而言,让操作工做好这三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以检查为例,对螺栓的松动、倒瓶现象、自控系统是否灵活、减速机的润滑油质与泄漏、现场各阀门、管路是否有泄露、链道电机减速机的运行声音是否有异常,等等之类的东西去看一眼,摸一摸,听一听,应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因为目前管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点检工作不到位,所以就做不到预防维修,就造成了设备维修成本高、时间长等不利因素。现在我们设备管理部门最急需改变的也是车间急需改变的就是这种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很大的屏障!

设备管理和使用部门,试着将这些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日常点检,操作工顺手就可以做到的工作,逐一筛选过滤,用目视化管理总结起来,形成设备管理看板,通过培训、抽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等,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设备基础管理做好,做到位。做这些工作之前应该深入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推行起来就更容易一些。设备管理所推行的工作,必须是简单、快捷、廉价、有效的。否则,推行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管理者的努力很快就淹没在基层员工的漠然当中。

3.关于备件的管理

重视备件管理来自于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备件的短缺会造成生产的停滞,这种停滞往往对于生产来说是比故障本身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如果备件的储备不合理,备得多了或者不恰当地备,又将造成资金的积压,那又是一种损失。备件的采购,我们要在需求和成本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不容易实现的,在理论方面也是毫无作为的。事实上,从车间的角度出发,车间会本能地首先选择保障最大化,于是往往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因此,使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要共同达成意识,根据维修经验必须从实际出发去寻找所谓的“两化三最”:标准化、国产化,库存最低、种类最少、保障最大。目前,我们正在找寻这种平衡,比如将验瓶机的皮带导轮条国产化,现在试运行半年多了满足使用要求,经过重新加工后试运行良好,节省资金约2.6万元。

同时,我们要与车间一起,对于经常采购的备件,对于费用消耗极大的备件,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出经常更换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如此才可以找到设备改进的重大突破口。只有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才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收益。

感谢公司领导给予的学习机会,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设备管理新的思路与方法。以后的工作中,在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基础上克服缺点、完善自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根据公司设备现状积极推进新的设备管理模式,做好坚实的基础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实的干劲为公司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公司的设备管理竭尽全力。

工程部郭弘炜

2013年7月5日

第二篇:设备管理学习心得

设备管理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的检查认识学习,从检查中我逐渐体会到了对于设备管理的更高一个层次的意义!知道了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在本次学习后自己对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些认识情况:

一、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我自己认为设备是企业发展的砥柱,设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生产的产量、质量、物耗等指标。

二、设备管理主要内容

生产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设备管理。设备的现场使用、保养、维修是设备管理工作中极重要的环节,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此我简单谈一下,检查中我发现其他兄弟公司设备运行都相对较为顺利,人家是老设备,我们的设备还是新的,可是设备完好率确比人家还低,这里我想请各位仔细分析原因。我司是于09年5月组建投产,生产设备全是现代化生产线装备。自投产一年多来,新设备过了磨合期,开始进入故障渐发期,由于操作工大多都是新进人员,维修技能素质和意识较为淡薄,车间是否应想方案解决目前保养维修意识较差的情况!在检查中,通过跟班组人员以及领导的沟通下我认识到:人家公司做设备保养不再是操作工对设备表面卫生的简单打扫,维修工也上了机台,设备是清理、检查、整修、更换和润滑为主的深层次保养,维修工、班组长依据一周设备运行记录,对设备进行有目的的维修。因为加强了设备保养力度,所以设备的完好、完整、安全运行得到的有力的保障。

三、设备是生产工具,操作技术是关键因素 工具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技能较高的操作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于工具缺陷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对操作工素质要求也较高,只有两者相匹配时才能发挥出设备应有的技术优势。通常操作工技能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在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上,而且还反映在设备的使用寿命上。往往设备的寿命也体现在操作工的技能上!

四、操作工是设备的第一监护人

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完成操作工对各项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关注设备运行情况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操作工每天与设备相伴,与设备打交道,他们应该是对设备运行情况了解最清楚的,应该是设备异常情况第一发现人。据了解设备管理工作,有2/3以上设备异常均为操作工所发现。

五、岗位点检(加强对操作工要求)

点检工作是对某些特定部位,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和检查仪器,进行有无异状检查,使不正常现象能够及早发现。

目前我司点检记录情况是做了,但操作工没有更高意识,都是报着随便填填的心理,已达到完事交差。事实上每天能够按要求实事求是做了点检记录,对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能起到指点跟踪作用。操作工是设备的第一监护人,操作工必须熟练生产工艺设备的结构,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观察力,能对设备表现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及早发现设备异常,做相应点检记录并上报相关管理人员,以备维修保养工作!

六、车间现场管理

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低的条件下,车间管理作用日益突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另外通过检查学习以及了解,现通过自身认识情况简单提几点关于车间生产提高现场管理的几点方法:(供参考)

1、人的动作分析,简化工作过程

2、生产效率的计算,使用数据说话,使生产过程流畅

3、设备效率提升,用设备代替人工

4、查找效率低的原因,从源头上去找问题

5、设立进步奖项,谁做的快,进步快就相应的进行奖励

6、设备平均产量,按产量进行考核

设备管理是我们企业的生产工具,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管好、用好、修好是保证设备完好的基础。只有不断的加强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完好,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第三篇: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大全

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行业,没有一个定型的固定的管理方法,从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此结合对设备管理的了解,谈谈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

一、做好设备资料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资料是设备一生最基本的记录文件,记录了一台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改造、更新、报废的全过程。它包括设备说明书、图纸图册、技术标准、档案以及原始记录等。它的记录和使用,对帮助设备管理人员更详细的综合评价管理费用,更准确地制订维护和维修工艺标准,以及备品备件的选购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设备管理人员,一方面要通过它获取设备的管理资料,另一方面,要对它进行不断完善和完整。完整是指对新的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维修情况及时作详细记录,以备后查。而完善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设备在一生的运行过程中,随着磨损的加剧,原有性能和精度会发生变化,即开始老化。老化之后的设备,原有部位故障发生性质和发生率会发生变化,那么原点检和润滑标准也应该随之改变。作为设备管理人员应该不怕麻烦,结合自己日常管理经验,细心重新修订。第二、由于各设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同,经验不同,或者业务能力和经验得到了提高,可能会对现有标准产生不满意,那么无论是从节能降耗,或是安全使用等方面,都应该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及 时重新修订。

二、加强设备日常维护

1、正确制订维护标准并严格执行维护标准主要有两种:点检标准和润滑标准,这两项标准的正确制订,对设备的高效使用产生直接①、点检:点检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转部件作正确详细分析后,影响。○制订标准(如温度、压力、振动、声音、腐蚀、泄露等),然后采用各种手段,例如听、看、摸、嗅等,对这些部位按测定标准定人定时进行运转正常性判定。重点部位需采用高精度仪器,如振动测试仪、磁粉探伤仪等,这是发现设备事故并将其消除于萌芽状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设备管理部门应不惜重金,培训点检人员,配备高精仪器。②、○润滑标准:绝大多数设备故障是因润滑不良而加重设备磨损造成的,应重视润滑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工作。制作这些标准时,应该从运转部位速度、间隙参数、受力情况、温升以及设备工作环境、性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免在实际润滑过程中,形不成油膜或油太多,起不到润滑作用并造成污染和人力物力浪费。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企业和时期都有不同的点检润滑标准,设备管理人员应因地、因时、因经验制订,不可盲从。标准制订结束后,应会同生产人员、维修人员会审后,再投入生产使用并严格监督执行情况,定时检查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按规程操作,切不可马虎从事。

2、全员参与管理:在不少企业,存在一种误区,认为设备管理是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维护人员的工作,与生产操作人员无关。其实生产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虽然对设备的结构、原理不 如维修人员清楚,但他们对设备的使用性能比维修人员要熟悉得多,加之他们常年累月就在设备跟前,因此,异常事故发生前,往往是他们先发觉,并且得以避免。但正因为他们不是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所能发现的,也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对于比较隐蔽的,就难以及时发理,这就要由设备管理人员制订标准,交由他们负责。详细制订工艺操作规程并严格监督执行。生产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设备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设备管理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应引起足够重视,共同制订工艺操作规程并随时监督。

三、维修设备从试车生产开始,至报废为止一般要经过3个阶段:磨合期,正常使用期,性能衰退期。其使用寿命是由无形磨损程度、维护保养质量决定的。

1、提高人员素质:第一、采用自学、进修、授课等方式,综合提高设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让大家懂科学管理,用科学管理。第二、多渠道、多层次提高维修人员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

2、合理安排大、中、小修时间及内容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如振动、腐蚀等,原有精度会降低,设备管理人员应适时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前期应作好准备工作,包括修前检查(目的是掌握设备具体现状,充分做好修理的有关备件、工具等工作)、备件准备、网络制定、标准制定、财务预算等,确保以最短工期和最少资金完成检修任务。

3、设备绝不能带病作业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修,绝不能带病作业,对于重要部位,应制订严格维修标准,对维修人员 给以指导和正确约束。

4、维修质量检查:设备维修结束后,设备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应一起对维修质量进行检查。项目包括结构检查和精度检查。结构检查即检修修后设备是否完整,有无遗漏等。精度检查即检查修后设备是否保持原有精度和性能。精度检查是一项细致和重要的工作,经验表明,如果精度达不到,维修部位很快会发生同样故障,因此一定要耐心进行这项工作。

四、备品备件管理

现在各企业普遍采用ABC管理法,价值高、制造同期长的划归A类;价值中等、使用频率中等、不重要的划归B类,如小型轴承、线圈、小型电机等:其他的如一些螺栓、密封图等可划入C类。设备管理人员员首先要对备件库存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对其使用情况记录的分析,掌握其使用寿命,结合市场销售情况和制作周期,适时提供采购计划给供应部门。其次,备件到库后,要组织有经验的测量和维修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即使上面贴有“合格品”字样也不能放过,除非确认合格,否则,立即返回供应部门,换下来的零部件能修复的尽快修复,不能抱着“先放着以后再修复”的态度,因为时间一长,容易忘掉,造成浪费;再者零件生锈后,会给修复造成困难。

五、因人而宜的安排设备维护和维修

因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技术力量、经验参差不齐,在设备的维护维修过程中应因人而宜,也可以采用ABC分类法,视设备重要和复杂程度,与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一一对应承包。设备管理是一 项复杂而耐心的工作,既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组织能力,更需要具备高的思想政治水平,真正树立“以厂为家”的观念,如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设备,关心设备。

推荐专题: 设备管理培训学习心得(002)范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