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教学评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教学评课》。
板块一:欣赏语言的幽默感
1.出示沈青圆同学作文中的句子:“同学们个个像常年被浸泡在水里的抹布,突然被捞起,全身湿露露的。”
师:我看到很多学生读着读着都笑了。你觉得哪里好笑?
生:说我们是“常年浸泡在水里的抹布”。
师:这样描写很有意思,是吗?能够使人发笑,这样的句子是精彩的。
2.出示沈青圆同学作文中的句子:“一节体育课下来,我闻到了四十只烤鸭的味道!”师:(问作者)你真闻到烤鸭的味道了吗?
生:没有。
师: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被太阳晒了很长时间,很热,晒黑了一圈。
师:那看看老师写的这句话。
出示:“一节体育课下来,我们晒黑了一大圈。”
比较一下:哪句话的效果好?
生:沈青圆写的句子效果更好,这样写显得很幽默。
师:的确,幽默的语言让人眼睛发光,记忆深刻。写作不只是把意思写出来,还要吸引人,让读的人会心一笑,这就是高水平的写作。
【这一个欣赏句子的板块,旨在发现学生作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凸显孩子所写语句的情趣感。“常年浸泡在水里的抹布”写的是浑身是汗,“闻到烤鸭的味道”写的是口干舌燥,但孩子却用比喻、夸张的方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非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就有了特别的意味――不自觉地运用了文学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折射出的是孩子细腻的生活感受力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常加点评和赏析,必定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这样的讲评,讲得在理。
板块二:感悟结尾的含蓄感
2.出示钱思懿同学作文中的句子:“渐渐地,我盯着这袋饮料出神,在一霎那间,我恍然大悟,明白了白开水中包含着的那份默默的爱・・・・・・”
师:老师觉得这句话最精彩的就是这个省略号,在恰到好处时迅速收尾,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感悟。很多同学在作文结尾总是把大道理讲得清清楚楚。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妈妈,我会永远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岁月流水也无法冲垮我对妈妈的爱!母爱,真是伟大!”
师:你所写的事例已经表明了母爱伟大,你不说,读者也已经读明白了,结尾就不用再多此一举了。还有同学在故事结尾总喜欢来一句类似这样的总结。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通过这次学骑车,我明白了做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克服困难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师:“通过……我明白了……”这个句式近似千篇一律。你不写,大家也都知道这个道理。写的都是老套的话,没有新颖的描写,还不如不写。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例子。出示《爱如茉莉》的结尾:“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师:作者有没有直白地写:从父母互相体贴、互相体谅中我懂得了父母之间就是在平淡中见真情,这样的真爱真是可贵,真是伟大啊!
生:没有!
师:学过《水》,我们读了课文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家乡水是极其珍贵的,课文结尾怎么写的呢?
出示《水》的结尾:“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师:(边介绍边现场操作)这是一杯水,这里有一袋盐。我把盐放入到水杯里,搅拌。现在你们看见盐了吗?
生:盐越来越少了,过会就没有了。
师:那盐到哪里去了?
生:盐溶解在水里。
师:对!我们写作文,就是要把道理、启示、感悟像盐融化在水里一样,一眼看不出来,一品尝,哦,味道全在里头。这就“含蓄感”。(板书:含蓄感)
师:结尾写得含蓄点,意味却无穷无尽。一切尽在不言中,也是一种美。
【这一个欣赏结尾的板块,意在让学生懂得语言的含蓄之美,通过对比鲜明地揭示出含蓄结尾的表达效果。老师还用了一个盐溶于水的实验,形象地道出了写作的一个秘密: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藏在语言里。然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直抒胸臆,也有委婉含蓄,没有孰好孰坏的问题,关键是看具体的语境需要。所以,这里的讲评,尤其是例举的两篇课文结尾所运用的写法,应该联系上文,作更为细致的分析。而钱同学那个句子中的省略号,有含蓄的表达效果,然在写法上,则是一种省略,即有很多话可以写的时候,却偏偏全部省略了。这样的省略实质上是一种文章的剪裁方法,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字面的省略,二是意义的省略,三是事件的省略。这与《爱如茉莉》结尾的复沓咏叹和《水》的结尾的词语“错用”(陌生化)有所不同。因此,在“含蓄感”之下,若能涉略具体的写作方法,则让学生获益更多。】
板块三:训练两种形式的“对比”构思
1.出示范周恒同学的作文片断:
我打开书包,琢磨着怎么跟爸妈说语文考试的事情,可没找到试卷,我并不着急,反正以前也经常找不到东西。再找一下,可还是没有。我也不急,顺手吃了个面包,再慢慢悠悠地回教室找,这种情况出现太多了,肯定有落在桌肚里了,我不紧不慢地吧面包咽进去,这样也好,我可以拖延时间。就这样,我捡捡垃圾,做做好事,像逛超市一样饶了一大圈踏进门口。
来到座位,我懒散地从桌肚里搬出一大坨卡纸和一些书,如果我换个座位,那就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了。在数不胜数的书山前,我毫不慌张,慢吞吞地把书翻过来翻过去,可我傻了眼,还没有!
我连忙一路狂奔,抄了小道回去,迅速打开了书包,慌慌张张把东西全翻了出来,可却一点没见试卷的踪影!”
(“并不着急;也不急,顺手吃了个面包,再慢慢悠悠地回教室找;不紧不慢;捡捡垃圾,做做好事,像逛超市一样饶了一大圈;毫不慌张,慢吞吞地”呈现红色字体)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三段话,想想从红色字体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范周恒试卷不见,一点也不着急,动作很慢。
师:(再出现“一路狂奔,抄了小道回去,迅速打开了书包,慌慌张张把东西全翻了出来”黄色字体。)从蓝色词语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的是他的慌张,着急。
师:写自己满不在乎,悠哉悠哉地找试卷,突然大转变写找不到试卷慌张、紧张了,这就好比本来是直线走,突然来个急转弯,变道走了,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给人思维上的差异,这就是作者巧妙的构思。构思除了设计故事的曲折感外,还可以构思对比描写。
2.师补充举例。(分别出示两位学生的作文片断:第一位学生只写第二段;第二位学生写了两段话)
以前的我写起字来歪歪扭扭,横不平,竖不直,每个字都想得了重病有气无力,每个字都像蔫了花朵抬不起头来。
自从练习了五年书法后,现在写的每个字都是方方正正,笔力挺劲,横是横,撇是撇,老师夸我的字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师:你觉得哪位学生写得好呢?
生;第二位同学写得好,好在让我们具体了解他的字进步之大。
师:(小结)对比可以使内容更具体。这个例子和范周恒同学写的都是一个类型的对比,属于写同一事物的前后对比。
【这一部分的欣赏,重心在“曲折感”,即通过前后对比,让故事有了转折、起伏、变化。教师的归纳和评析有了“曲折感”这个要点,就有了具体的凭借和理由,学生听来也格外清晰。可见,对于学生作文中那些妙处,需要有一个写作知识来加以概括和阐释,否则,就会说不到点子上,陷入一片混沌。】
3.学生当场写作,之后教师组织交流,要求:写出前后对比。
他就是不想写作业。瞧,老师来了,他_______。老师一走,他______。他还真会变啊!
生:他就是不想写作业。瞧,老师来了,他假装埋头写字。老师一走,他就把笔一扔,一溜烟跑了。他还真会变啊!
师:抓住前后的动作写出了对比。
生:他就是不想写作业。瞧,老师来了,他就成了一只温顺的小猫,乖乖写起作业。老师一走,他就成了森林里的“猛虎”,在教室里耀武扬威。他还真会变啊!
师:两个形象的比喻用得真妙,表现出了前后的变化。
4.学习另一种形式的对比:个体与众人的对比
师:出示例子:放学了,看到校门口有的学生进了爸妈的汽车里,有的学生坐上了爷爷的电瓶车,还有的学生排着队上了公交车,一个个,一群群都远离了校门。只有我还在寒风中焦急地等待妈妈。
师:这句话拿什么和什么对比?
生:我和其他学生作对比。
师:这是属于个体与众人的对比。
5.学生运用“个体与众人的对比”来写一段话:教室走廊上有一个小纸团,只有第四位学生陈明看见了,弯下腰,捡起来,扔进垃圾箱。第一位学生看见了,_______;第二位学生看见了,_______;第三位学生看见了,_______。
(学生作后交流)
生:第一位学生看见了,觉得反正不是我丢的,我也没义务去捡。第二位学生装作没看见,直接蹦跳着从旁边走过。第三位学生想着别人都不捡,我也不捡。
师:分别从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来写出不同的表现。
生:第一位学生看见了立马转回头来,双手抱着头,吹着口号,头也不回地走了。第二位学生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好像看到一坨恶心的东西似的,飞快地逃离了现场。第三位学生刚要准备弯下腰,切,这纸又不是我的扔的,我干嘛要捡?于是又立刻转身走去。师:第三位学生的表现不仅写得真实,而且短短一句话也写出了情节的曲折。
6.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根据老师所给的情境选择一种对比形式进行写话。
小明是个小书迷。
小明以前_________。现在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___________。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还有的______。只有小明______。小明可真是个小书迷啊!
(学生作后交流)
生:小明以前一看到书就头疼,更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细细读看。现在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一看到书就神清气爽,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狠狠啃食。
师:这是运用前后对比的形式来写,“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狠狠啃食”写得非常形象。生: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足球;还有的捉迷藏。只有小明在座位上认真看书,不受周围环境打扰。小明可真是个小书迷啊!
师:通过写其他同学的表现衬托出了小明对书的痴迷。
【这两次实战练笔,及时地将两种不同的对比方法加以运用,在运用中体会其表达效果。作文讲评课,讲讲、评评,还需要练练。仅仅知道写作方法、写作知识,尚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唯有实践才能化知为能。在这一点上,执教老师设计的两个练笔可谓“到位”了。两个练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所以有话可写。而后才有写作方法的运用。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学生无话可写,再好的方法也使不上劲。再者,这两个方法简便易行,仅仅是写个对比,并不复杂。方法宜简便,不宜复杂。毕竟是孩子,简单的、简便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从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运用对比法之后,作文质量的提升,进步感充分体现出来了。我们不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但在单项的技能性教学中,应该体现出这样的变化。否则,讲得再有道理,评得再怎么深刻,都是枉然。作文讲评课,应是一种“再写作”。】
作文讲评课向来是作文教学中的“鸡肋”,不讲不行,没啥可讲。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点写作常识,老生常谈。不说作文讲评课,就连作文指导课,也是可导可不导。于是乎,作文指导课、讲评课,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作文只能暗自摸索,自得自悟了。
然而从金洁萍老师的这堂作文讲评课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讲评的意义和价值,讲不讲不一样,评不评也有不同。原因很简单,这节课上,有了实实在在的写作知识:幽默感、含蓄感、曲折感、前后对比法、个体和众人对比法等。尽管有些概念和提法有待商榷,但至少有了讲评的依据和理由。这些基于学生作文经验基础上的写作知识,学生可理解,可运用。可以据此赏析语句、结尾,乃至构思段落、篇章,如果没有这些经验型的写作知识,只凭所
谓的语感,只能是月朦胧鸟朦胧。所以,有了适宜的写作知识观照,才有实实在在的作文讲评课,乃至有效的作文指导课。
那么,写作知识从何而来?什么样的写作知识才是适宜的知识?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这堂课,金洁萍老师从学生作文中概括出鲜活而适当的写作知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因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出自于写作的实践经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熟知材料作文评改的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作文的能力,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来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学会批改作文步骤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作文的能力,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来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
从哪写方面去评定作文的优缺点,如何去下评语。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由教师评改作文的缺点引入学生学习批改作文的好处。
导语设计--师:同学们,你们学习语文,最怕的是写作文,我们经过两年时间终于不怕写作文了,今天我们学习评改作文。其实老师在教语文这门学科中最怕的是批改作文。老师批改作文十分辛苦。老师辛苦没什么,关键是老师的辛苦是不是有价值。现在,大家来探讨思考这个问题--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学生作文有哪些弊端和问题?
1、教师一个人面对几十、百十人的作文很难篇篇都去细细批改,教师的好恶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有很大的不公平。
2、教师批改作文往往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居高临下,过多地指责学生作文的缺点和不足。
3、教师毕竟是一个人,面对几十、百十篇的作文,很难都准确作出正确评价,且评语模式化,单调单一,缺乏鲜活力,对学生没有吸引力。4、教师评语过于深奥,专业术语多,学生难以理解。
5、教师是成年人,和学生年龄有差别,认识问题很难和学生达成一致。既然老师批改作文很辛苦而又出力不讨好,那么我们就来学习批改我们同学的作文
(板书课题:作文我们自己改--批改“奥运随想”
二、达标导学:
1、读“作文评改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习作文批改的步骤和方法。
①、读第一遍,修改错别字,划出明显有语病的句子。
②、读第二遍,概括出作文所写的内容、主题和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③、读第、三遍,评定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向作者提出某些具体要求和希望。
④、小组评议,综合评定等次或打分。
⑤、署上批改人和日期。
2、批改随笔作文评定的角度:
①、格式上是否正确。
②、随笔的内容是否充实,文中是否把自己的想法、要求、问题等写得清楚明白。
③、文中的内容是否条理清晰。
④、随笔的语言怎样。
⑤、随笔中表达的感情是否真实,能否以情动人。
⑥、其他方面的优、缺点。
3、作文评语的模式:
随笔的主要内容概括(文中写了那些内容。
优点是:……。
缺点是:……。
提出的要求是:。)
三、指导学生批改:(互相交换作文)
1、读第一遍,修改中的错别字,划出文中明显的病句:(作记载)
2、读第二遍,概括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先打草稿)
3、在读作文,讨论着这篇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先打草稿)
4、与作者交换意见。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批改所附例文。
附例文:
奥运随笔
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已经熄灭,放飞梦想的“鸟巢”,用它眷念的温情告别了不眠的夜空,它为北京奥运会圆满的结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北京,这座具有悠久历史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古都,在奥运期间,让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日日夜夜,她为世界呈现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和传奇。这届奥运会是有史以来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次,也是奥运史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次,它广泛地传播着奥林匹克精神,从未像现在这样,前所未有地将整个世界凝聚在五环旗下,它不仅是北京的光荣,也是奥林匹克的光荣。
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健儿弘扬奥运匹克精神,创造了奥运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他们书写着人类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梦想。这里有力与美的展现,更有精神和意志的壮歌。无数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把奥运精神带到了一个新的历程。
北京奥运会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带到五环旗下,实现了奥运史上空前的大团聚。它是团结、友谊、和平的盛会,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携手未来的热切向往;让世界人们增进了解、加深了友谊;让世界感受着古老东方的中国几千年瑰丽而神奇的灿烂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北京奥运为世界展示了各国人民团结友谊的和谐画卷。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短短的十六天奥运历程,中国人民用满腔热情奉献了庄严的承诺,以最大的努力和热情,在体育史上为人类搭建了一座欢乐的舞台,彰显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体育运动的盛会、和平的盛会、友谊的盛会。她成功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那些精彩绝伦的艺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的同时,在体育史上也是空前绝伦,无与伦比。
本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健儿以五十一枚金牌,一百枚奖牌的璀璨成绩为祖国争得了巨大的荣誉,并以崭新的风貌令世界瞩目;赛场内外,无数志愿者用他们亲切的微笑、无私的奉献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令世人称颂。
运动场上的拼搏只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而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在于追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竞技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展现了自己精湛的技艺,他们带着各自的激情,创造了心中向往已久的辉煌。
我们会记住北京,记住这难忘的北京奥运,记住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和谐相处的欢乐时光。同时要感谢世界,感谢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为人类谱写了一曲和平、友谊、进步的美好乐章。
沸腾的“鸟巢”已经平静,但我们心中的奥运圣火依然在燃烧;奥运精神依然在神州大地上广泛传播;奥运梦想依然在我们心中飞翔。奥运精神已深深地融入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我们带着激情、回忆和热望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北京奥运会,我们期待下一届奥运会的欢聚,期待奥林匹克精神再次焕发出新的光芒。
教学要点:
1、感受身边深沉的父爱
2、写出自己身边真正的父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父亲”这个刚性的称呼,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坚强。我们说母爱如水,那么父爱又何尝不是一座山呢?父亲是一座巍峨的山,父亲是一本难懂的书,父亲是一片宽阔的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父亲这份伟大的爱吧。
二、仿照例句说父爱
1、父爱如一坛陈年的老酒,甜美醇香;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一首经典老歌,滋润心田。
2、如果我是一朵花,父亲则是培育花的土壤;(父亲则是花上的刺,有了刺的痛与爱,儿女才能灿烂芬芳。)如果我是一艘船,父亲则是引导我航向的舵;如果我是一个高飞的风筝,父亲则是那紧紧相牵的绳。
三、品读感受
父爱如山
题记:如果我是一棵草,那么是父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腐朽在我的根下,让我茁壮的成长;如果我有脚,那么我走过的每条路上都有父亲身体铺就的碎石,而让我走得更加踏实;如果我能站起来,那么他一定是站在父亲的肩头。
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和对往事的缠绵。虬劲的枝蔓里,写满了思念、宽容、等待,凝聚了过去、现在、未来。
亲情,是一片深情的海,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夏日里瑰丽的诗篇。博大的胸怀里,贮藏着憧憬、思念、眷恋,充满着欢乐、关爱、希冀。
亲情,是一条金丝带,让心相拥,让爱汇集。历史分不开,岁月剪不断,千年万年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
我已经不记得上面的话是谁说的,只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将这张泛黄的纸压在了属于自己的书桌玻璃下。也许我不曾细细去品味当中的含义,要不是这期的文字秀围绕着亲情或许我已经忘记了这张名为《亲情》的文章。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看法有着不同的变化,当然我也不例外。人间有情:亲情、爱情、友情,三者均为重要,无法想象失去亲情会是什么样的?
小时候总觉得父亲疼爱自己是很正常、理所应当的事,也许父亲对我的付出只有等我有一天成为父亲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了解,真正的有所体会。现在仔细看看《亲情》,似乎才能模模糊糊的明白中间的含义。想起来真是有点心酸,小时候的淘气没少惹父亲生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和父亲相处的时候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在离开父亲的日子里又日夜思念着他,这几年来看着父亲日渐苍白的头发,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父亲是一个做事踏实,待人诚恳,勤奋朴实,正直忠诚的人。父亲的爱不善于言表,只能用心才能去体会。小时候父亲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什么都会做,什么都能做,小时候还立志长大象父亲一样做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我的一生是劳累的!为你,为了这个家!”在小时候父亲曾经笑着对我说过这一段话,小时候的我望着天真的脸笑着看着父亲却无法去体会。有父亲才有这个家,父亲用他的双手支撑起了整个家庭,那个时候妈妈体弱多病,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可以说父亲一直以来都办演着父亲母亲的双重角色,无论是洗衣做饭,还是辅导我和姐姐的功课都由父亲一人包办,另外还得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我是吃着父亲弄的饭菜长大的,记忆中很少记得父亲流泪,就算是病魔侵略下也没看到过父亲的眼泪,总以为父亲不会哭,至少不会当着我的面哭泣。那是我读初一时,奶奶去世了,父亲怕我读书不行以后无法找到工作,从大伯他们手里将祖屋的继承权买了下来进行了改建。父亲忙着工作忙着改建祖屋,无法对我进行照顾,姐姐去外地读书去了,诺大一个家里只留下我一个人。生性淘气的我趁家里人不在的时候将以前父母给我的零用钱取出好好的疯狂了一番,天天跟着同学东跑西走,买零食、打游戏、滑旱冰,接连几个通宵不回家。依稀记得那个星期二的早上,校门外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没错就是他我的`父亲,看着父亲疲倦的身躯,仿佛一时间苍老的许多许多,父亲看着我久久没有说什么。我知道父亲的眼神在对我说些什么,仿佛在问我为什么几天都没有回家?空气凝结了,时间停止了,临走时父亲说了一句:“这几天我和你妈都没空照顾你,你又瘦了!”当父亲转身而去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眼角那颗晶莹剔透的泪滴,父亲哭了,从未在我面前哭泣的父亲哭了,这给我一个极大震撼,现在想直来心都有点隐隐做痛。无论我做错什么事,父亲从来不打我,不骂我,都是耐心的教育我,给我讲道理。因为父亲这颗眼泪给我的震撼,我收敛了很多,也从那时候懂得了很多。
在我生平第一次远离故乡去外地读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跟我说了许多许多,千叮咛万嘱咐。长那么大,从未和父亲有过深淡,一直到深夜我才在父亲的语音中合衣睡下,我感觉到父亲并没有起身离开,静静的看着我,看着这个让他疼爱一生的儿子・・・那晚我觉得很温暖、很安全・・・事后从母亲的话语中我才知道那天晚上,父亲一夜没有合眼,看着我这个即将远离他的儿子,在我走后,父亲也总是在深夜想起我,难以入眠,怕身在异乡的我不习惯。而我呢,却正如那脱离笼子里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不知道是多么的惬意,却万万无法想到父亲的担心。
二00二年我都已经工作了,姐姐来到我工作的城市出差,久不见面的姐弟俩有着说不完的话语,我却总觉得姐姐似乎有什么要跟我说,话到嘴边却又收了回去。我看出来了,在我的再三追问了,我才知道父亲早在一个多星期前患了脑血栓,导致那晚的短暂性休克,深夜4点住进医院进行抢救,而父亲为了我安心工作,阻止母亲和姐姐告诉我这个消息。脑血栓?这尤如晴天霹雳,我再次深深感到父亲的年龄大了。向老总请了假,收拾包袱和姐姐一道回家探望父亲。
再见父亲的时候,父亲显得很惊讶,但看看我身后的姐姐,父亲一切都明白了。“你怎么回来了?”“姐姐不说你病我,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没什么,一点小病而以,用得着吗?跟你说了,我怕你工作分心。”父亲的脑血栓病已经稳定了,但却留下了后遗症---走路不再那么利索,一瘸一瘸的。
上个月回去的时候,我的房间还是没有变,看着走路都一瘸一瘸的父亲为我拿被子和被单,忙来忙去的。我的眼睛湿润了。父亲还是那样爱我呀。父亲为我操劳了一生,而我给予父亲的又有什么呢?我想我以后一定要作父亲的乖儿子,不再让他担心,惹他生气。我要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我就不配做父亲的儿子了。
父亲,我爱您……,我一定让您过得开心,过得幸福。我也想借此告诉天下间的子女,爱父母是我们的福气。
(一)小组讨论:
1、文中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
2、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让我们也畅所欲言一次。
(二)教师点拨
其实要写好一个人物,还要特别注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让我们能通过人物的一些细节去体会他的性格与内心,下边我要展示一个父亲打人的细节,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父亲扬起的手惊愕的停在半空,燃烧的眸子中是对我最深切的懊恼。在我的愕然目光中,父亲缓缓的,缓缓的垂下微颤的大手,重重的,重重的,落在沙发上,一任屋外斜阳将他塑成金色,刹那间,我读懂了父亲。
(三)写作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爱都是一样的,可是父亲的形象却是不一样的,让我们用自己的笔写下我们自己独特的父亲吧。
参考题目:
1、说说我的老爸
2、老爸告诉我
3、倔强是我永远的错
4、老爸我要告诉你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书大夫”》(扩写),领会扩写文章的意义、要求、方法、步骤。
2、读懂提供的扩写材料《风雨中》,领会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明确应当着力扩写的部分。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愿望。同学们觉得写作文难在哪里?(写不长,达不到老师规定的字数等)
2、这堂课我们先来共同探讨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先听教师读一段文字:
小明十分调皮。有一天中午自习的时候,教师布置大家看《新人文读本》,并安排了班级干部值日。可是,教师前脚刚走,小明就在同座的男同学头上扎了一根小辫子。前天上课的时候,他居然和同学打赌吃巧克力豆。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他就乘机往嘴里丢一颗,结果一课吃了十颗巧克力豆。昨天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把吹满气的气球悄悄地放在同座的凳子上。同座一屁股坐下来,只听“啪”的一声响,同座吓得跳起来,他却拍着手笑。
这段文字为什么这样生动呢?是因为用事实说话。(板书:用事实说话)
3、教师进一步引导:前几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小芳》,是这样唱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好看。”到底美在哪里呢?这就要有具体的形象。所以歌中唱道:“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通过大眼睛和粗长的辫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让学生比较:
A、冯巩对观众很热情。
B、冯巩对观众很热情,他一走上舞台,就快步走向观众,一边挥手一边笑容满面地在大声喊着:“朋友们,想死你们了!”
比较后小结:前一句很空洞,后一句通过他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描绘出他的形象,就能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因此,要把文章写具体,还要用形象表达。(板书:用形象表达)
4、指导学生练习用事实说话,用形象表达。
①把“这本书破得很厉害”这句话写具体。教师拿出一本破书,边让学生看,边指导学生用事实说话。(如讲清楚封面、书页等破损的事实。)
②大成精心修补这本书。(引导学生想象大成都做了些什么。)
③天下起了大雨。[要求学生填句子:天空,雨点打在窗玻璃上,地上一会儿就( )。]
④小刚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
⑤教师冒雨送小刚回家。
⑥爸爸刚要出门给小刚送雨衣,看到教师送小刚回来了,十分感激。
5、出示本课学习任务:扩写。(板书:扩写)
①读例文,比较例文把扩写材料中的哪些句子写具体了,哪些句子没有扩写。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把“我到他家去玩”写具体呢?
讨论后板书:扩重点。
②讨论:如何找重点?分析例文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赞颂谁?再根据中心找重点。(板书:找重点)
6、找《风雨中》一文的重点:
风雨中
一天下午放学后,突然下起了大雨。
天色暗了下来,左腿残疾的苗小刚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刘老师看见了,冒雨把他送回家去。
苗小刚的爸爸、妈妈送一位邻居到时医院看病刚回来,一看见儿子被刘老师送回来了,非常感激。
读后讨论:这篇材料主要是为了赞扬谁?(刘老师)扩写重点是什么?(刘老师冒雨送学生回家。)
7、学生完成扩写《风雨中》的练习。
附板书:
用事实说话
找重点――扩重点
用形象表达
附习作例文:
扩写材料:
“书大夫”
谢大成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对工作很负责任,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书大夫”。
一天放学后,我到他家去玩,他正在精心修补一本破损得很厉害的'《张天翼童话选集》呢。
他真是名副其实的“书大夫”。
扩写后的例文:
“书大夫”
谢大成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对工作很负责任。同学们还书的时候,他总要认真检查,发现有破损的,便不声不响地拿回家去修补。因此,大家送给他一个“书大夫”的雅号。
一天放学,我到他家去玩,他正在修补一本《张天翼童话选集》。这本书的封面很脏,快掉下来了。最后两页已经掉下来了,夹在书里。
我说:“这书还值得修补吗?”“看你说的!书破,说明书好,看的人多。这本书没少一个字,修补一下照样看。”
说着,他先用透明胶带把撕破的那一页粘好,然后象介绍经验似的对我说:“带字的书页,要用透明胶带修补,这样不影响读。”接着用胶水把封面和掉下来的两页粘好。最后,又找来一张牛皮纸,给它包了个皮儿,并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了“张天翼童话选集”几个字。
我由衷地赞叹道:“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大夫’哇!”
一、教学导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网络世界,感受春的五彩缤纷。然后我们把它写下来。
我们北方的春天还有些冷,看不到太多的绿树,红花,不过,我们可以浏览电脑上的有关春的信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春天和对春天的感受。
二、学生浏览,教师巡视。
教师一边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一边记下有观察性的作品的机号,用于案例讲解、学习。
学生时而瞪大眼睛,时而谈笑风声,时而专心致志,时而沉默不语,时而歌声阵阵,时而电脑创作,时而网上冲浪,时而细细品味……他们无拘无束,主动钻研,随心所欲,各种灵感顿时闪现,及时创作,一气呵成,个个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学习交流,互评。
有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地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有关中国划分四季的标准,四季的特点,尤其是春天有哪些标志,等等。”他还把中央地理网站的网址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去看一看。(这不就是资源共享吗?这是我们传统教育所不能及的`。)
另一些同学也纷纷举手,希望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我请了其中的一位,她说:“我喜欢散文,不但阅读了课件中所有的词、句、诗,而且,我还用您教的方法:先打入‘春天+散文’;然后再点击‘搜索’;令我高兴的是,里面有五十多篇春天的散文,里面不乏有古代、近代散文家的名篇名作,也有现代人的作品。其中,我比较喜欢朱自清写的《春》,我还背了第一段。”于是,她非常有感情地朗诵了第一段。
学生中有很多在电脑上存储了找到的春的图片。打算写作文的时候用。
有的学生说:“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许多小动物都出来了。如:燕子带着孩子飞回北方来了;青蛙和蛇都被春风唤醒了;小鱼游到河面上来了等。”我就顺势点拨,他们的心情会怎样?一个冬天不见面,会说些什么?于是,大家都情不自禁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
另一位同学指着一幅画说:“我这幅画是画春景的。春天,桃花红了,柳树绿了,春雨蒙蒙地下着,我和几位同学正在公园里植树。”
四、小结引申
在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下,我们领略了春的娇美。那么接下来,就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动笔写下来。
推荐专题: 教学风格描述自我介绍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作文教学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