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

2024-04-16 00:30:0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而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也随之诞生。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接纳一样,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并不断影响着当代中学生。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相一致,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原创文学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发展。各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仿佛雨后春笋一般映入网民的视野。资料显示: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个,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布剧本的75个,发布杂文的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有3000多个。接受新事物能力超强的中学生们,在面对网络文学这个新事物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每个人深思研究。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文学是精神的底子,语文则是底子中的底子,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为配合中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开拓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也为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更好更快地提高同学们阅读、分析、判断、迁移的能力,我选择了此一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旨在给学生开辟出一块新的学习天地。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有深层次的了解。通过此次研究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有深层次的了解。

2.通过此次研究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

1、依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有关网站进行调查、检索,提取相关资料,发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式学习等方式,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

2、使学生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科学发展,关心新事物的好习惯,使学生慢慢形成辨证的观察、分析事物、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上网的中学生是越来越多了。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中学生课余生活的新空间,它带来的网络文学深深地吸引着中学生,影响着中学生。

九年级学生探究性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有深层次的了解,对网络文学的利弊有全面而透彻的认识,从而让他们在接触网络文学时能有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通过这次研究,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让学生对网络文学的利弊作些真实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以调查报告和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五、资源设计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电脑、U盘、数码相机。

2、学生阅读过的网络文学作品。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在这里先概述一下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评价的设计。

七、总结提高

(一)此次研究性学习最大的好处在于能让学生放手尽量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中心和主体,这样有利于学生科学性知识的掌握和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二)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需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文件下载不成功,E-mail发不出去,电脑出了故障等等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琢磨,探询解决。)Web页的制作过程中,图象、文字魔术般的变化和出神入化的交互性都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

(三)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的文化基础更加厚实。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了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四)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动"状态。

(五)"网络文学"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科学发展,关心新事物的好习惯,使学生慢慢形成辨证的观察、分析事物、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小学生要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激发对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小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既分工又合作;克服依赖心理或骄傲心理,养成认真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中,耍初步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1、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主要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获得。

2、在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随着研究发展的需要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和体验,这是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主体,只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感悟获得。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过研究的课题作为内容的载体,通过课题的选择与组织调节学生获得研究方法、能力与态度的提升以及各种体验,课题的选择与组织就成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

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系统与职责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组织实施涉及从学校到学生五个层面。

1、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文中

副组长:周智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保证。

2、教导处、教研组、少先队大队部。

以教导处、教研组为主,负责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开展教师培训,检查课程实施情况,为教师、学生提供科研方法的咨询、指导。大队部与教导处密切配合负责对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组织与管理,与社区的联系与协调。

3、年级组。

上承学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年级组内班主任、学科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具体落实本年级学生课题研究计划,及时提出阶段的具体要求,规范学生的研究活动。

4、班主任和指导教师。

具体负责对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课题指导工作,随时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包括选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报告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态度和表现,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通报情况。

5、学生课题组长。

负责组织本组的同学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安排小组人员分工,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主持小组活动和组内评价,及时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3.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乐趣,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课程设置。

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完成1个课题研究,每周安排3个课时,本学期共58课时。

四、研究性课题:

采用教师提供选题与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有:

序号课题名称指导老师

广告与文化

陆巧娣、张同江

施孝丹、袁莉娜

吴燕玉

2.按揭贷款问题

王斌、金立亚

顾海燕、吴芬

唐儒洁

3.商业、交通选址与函数最值研究

4.圆周率“π”的应用

5.developinganadcampaign周征、冯双松

徐小玲、徐德友

6.enteringane

(一)研究实践体验阶段(第八―第十五周)

①第八周――十一周(10月22日―11月16日)、第十三周―第十五周(11月26日―12月14日):以课题研究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收集课题研究资料,课题组组长要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并取得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填写研究性学习每周活动记录表。

②第十二周(11月23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召开研究性学习中期交流汇报会。每个学生要求写一份中期研究报告。

(二)总结、表达、交流、评价阶段(第十六―第十八周)

①第十六周(12月21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个人、小组进行总结,要

求每个学生撰写研究体会。每个小组合作写一份课题研究报告。各研究主题召开成果展示、交流、论文汇报会。教务处派专人到场拍照记录,并以此作为评选优秀研究性学习小组及优秀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依据。

②第十七周(12月28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各指导教师推荐一优秀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年段研究性学习答辩并制作成果展示展板。

③第十八周(12月31日―08年1月4日):各课题小组整理“研究性学习资料袋”,交教务处存档。

④第十九周(08年1月7日-1月11日):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写好本学期研究性学习工作总结交教务处。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名称:探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方法

班级:高二(5)班

成员:

指导老师:

成员分工:

徐方源(组长)撰写论文、数据分析

沈涵渝撰写论文、电脑编辑

李璀璀查资料、做实验

张颖查资料、电脑编辑

童超做实验、记录数据

张幼赞做实验、记录数据

王莎做实验、整理资料

丁珂撰写论文、记录数据

邬心迪做实验、数据分析

杨睿查资料、记录数据

汪亦楼查资料、数据分析

仇周林做实验、查资料

一、简要背景说明:

生活中许多产品都要用到电池,电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们都会发现,电池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容易没电,需要频繁地购买电池,这个问题给我们造成了许多麻烦。而懂得如何延长电池寿命的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小组决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设计能够改善此问题的方案。

二、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研究出延长电池寿命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电池更换频繁的麻烦,而且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从而与现代高效率、环保型的社会相适应。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了解影响电池寿命的因素,找到延长电池寿命的方法,并设计出一份有效的改善方案,从而帮助我们省去一些由于电池寿命太短而带来的麻烦。

内容:

1.电池的内部结构及其化学成分;

2.不同品牌的电池的寿命是否有差别;

3.影响电池寿命的因素;

4.找出延长电池寿命的有效方法。

四、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任务时间方法

第一阶段查找电池寿命的相关问题20xx.12上网查找资料

第二阶段收集实验材料20xx.1

第三阶段探究影响电池寿命的'因素20xx.2实验

第四阶段针对影响电池寿命的因素提出有效可行的改善方案,并进行实验20xx.2―20xx.3实验

第五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结题报告20xx.4―20xx.5整理和汇总

五、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一定社会意义,组员积极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困难,比如研究方法较复杂,资金消耗较高。所以我们决定,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多次进行实验探究,仔细记录实验数据,组员之间团结合作,并请指导老师一同协助我们完成本课题。

六、预期成果的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xx]6号)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试拟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xx)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具有关注人生、社会和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开设方案

学校开设独立的研究性学习课,按每周至少两节课排入正式课表中(第三学时可与其他学科整合或纳入假日、假期),以保证高中三年不低于216学时。主要用于集体讲座、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结果报告等。还须由学生自己安排课余时间进行。学校在每学年安排一个研究课题,也可在高中三年前五个学期每学期安排一个研究课题。学生每年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累计不少于3个研究课题。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是:从亲历经验切入,以切实适己的.问题探究为线索,训练逻辑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整合学生自我的日记、语文学科的周记,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灵感悟等文本作业形式,由学生以自我为主积累成长之旅中的发现文集。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从年级段剥离出来,由教研处统一聘任教师组成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学生分组、课题管理、课题鉴定和学分认定等。

指导教师:曾小巍、王恩波、梅联珍、林王源、吕智勇、尤永安、史辉跃、蔡丽丽、江伟亮、陶爱芬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式

高中三年共15学分,属计划内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高一(上)为准备阶段;高一(下)、高二每个学期各安排1个课题;高三(上)为反思、提高和完善阶段。具体如下:

1.组织形式:①小组合作研究(4--10人);②个人独立研究;③个人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

2.时间安排: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完成3个研究课题。每周安排一个下午,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高一,一般每生每学期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每个小课题5个学分,三年必须完成3个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可以学生自行申报课题,组成1-6名学生的课题研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填写申报表,由指导小组负责协调,组成研究课题小组。也允许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课题――制订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总结报告――交流评价。每一步骤工作情况必须记录,以备学分认定。

4.学分认定:由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认定。

具备五个条件,可得3个学分:①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②研究过程记录完整;③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④有三级(自评、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

5.奖励机制:设立校长资助课题奖,每年评选出10个希望课题,予以资助奖,并选出优秀课题参加送省、市级评比。

附表:

年级 研究性学习 高一上 集中学习

占15课时(5个下午,每个下午3节课,下同)

内容:

1、研究性学习综述(第1周,讲座);

2、怎样找资料(第4周,讲座);

3、怎样调查(第7周,讲座);

4、统计初步(第13周,讲座);

5、怎样写开题报告(第16周,讲座)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占39课时

内容:

1、阅读一些“研究性学习”案例;

2、确定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

3、分组,及组内分工;

4、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第六篇: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

1.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1.1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态度的转变。探究性学习的关键离不开教师态度的转变,只有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才能引导学生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所以探究性学习是对教师态度和角色转变的一大挑战。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同时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讨研究。

1.2学生发挥主导作用。探究性学习需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以可以开展一些生物实验,以实验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行设计研究课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积极搜索资料,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1.3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学生的思路随问题而展开,进而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进入学习活动,并发表不同观点。

1.4合作共赢。所谓探讨,即学生的探究和讨论,探讨性学习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需要彼此交流,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从而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达成共识,使小组成员之间增强凝聚力,互帮互助,增长经验,共同提升。

2.探究性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显著作用,但怎样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才是重点。笔者结合新课标及自身教学体会,得出如下策略。

2.1平等互利。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拓展性等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平等交流,让学生拓展思维思考问题。切勿用教师的“权威性”影响和禁锢学生的思维。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方能真正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用忌讳答案的正确与否,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2循循善诱,巧设问。提出问题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问题的吸引力和巧妙度对学生的探索欲望、好奇程度和专注度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备课,还需要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大家思考问题,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喜欢学习、享受思考、乐于挑战,产生学习兴趣。

2.3善用实验。初中生物教学可以尽量多应用实验教学。改善实验条件,积极拓展课外实验。实验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开展部分课外实验,并让学生组队,自主设计实验,制订方案,研究探讨问题。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让学生发现问题。实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学习的印象,同时还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活生生的实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结语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一大挑战,探究性学习需要一步一步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困难,但教学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我们要直面困难,不断提升自己,进一步研究,找到最恰当可行的方法。

推荐专题: 质量月活动计划及方案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