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期末评价方案(范文6篇)

2024-03-10 21:23:1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期末评价方案(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期末评价方案(范文6篇)》。

第一篇: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期末评价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品德与生活》测评方案

王婧

一、评价目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品德与社会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

二、评价内容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简单的说就是“爱”,有了爱才会快乐的成长。让学生热心参与、细心探究、用心体验,真心去爱。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2、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尊纪守法、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诚实可信、维护公德;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等。

3、交流与合作。热心参与交流合作,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学习能力。对有关课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具有初步探究和创新精神。

5、个性与态度。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大自然。

三、评价方法

学生学习评价一般通过课堂观察评价(见表)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评价方法和手段,应坚持倡导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评价,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氛围,可以采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平日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及时评语、评议等方法。评价形式采用书面检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反应小学生道德与认识的行为表现,应与履行小学行为规范的情况相结合。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评价可以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评价可以采用评语描述的形式,评语可以补充等级的不足,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全面。

第二篇:三年级品德评价方案

郑家庄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考试评价方案,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等,刘胡垌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考试评价方案,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等。

三年级品德评价方案2017-07-12 01:25:20 | #1楼回目录

郑家庄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考试评价方案

一、课程的评价目的是:

1、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2、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3、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二、评价的特点

1、过程化: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

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三、评价内容

1、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四、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作为平时的品德成绩,占总成绩的50%。例如: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课堂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3、平时课堂中表现,询问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在品德方面的表现。第二是试卷(笔试)成绩,考课本中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见附卷)

三年级品德评价方案2017-07-12 01:24:07 | #2楼回目录

刘胡垌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考试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1、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2、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3、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二、评价原则

1、过程化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二、评价内容

1、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作为平时的品德成绩,占总成绩的50%。例如:

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课堂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

2、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3、平时课堂中表现,询问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在品德方面的表现。

第二是试卷(笔试)成绩,考课本中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评价方案2017-07-12 01:25:07 | #3楼回目录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评价方案

一、课程的评价目的:

1、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2、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3、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二、评价的特点

1、过程化: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

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三、评价内容

1、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四、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改正不足。

2、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目的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陈慧

2016年12月26日

第三篇: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卷

2015—2016学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

一、遇到下列情况该怎么办?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50分,每小题5分)

1、上学路上,你捡到五十元钱,没有熟人看见。()A、交给老师B、交给父母 C、留着自己花

2、体育检测时,你不小心违规了,可老师和同学都没发现。()A、主动要求重来一次或降等评分B、隐瞒真相

3、期末考试,你得了满分。可试卷发下来一看,有一题错了,老师却没有扣分。

()

A、独自暗喜,庆幸老师没发现。B、主动更正并降分。

4、我国生产的汽车的驾驶员座位是。()A、在最前排靠左 B、在最前排靠右 C、在最前排靠中间D、位置不固定

5、在我国,交通规则要求行人。()A、靠道路左手边行走B、靠道路中间行走 C、靠道路右手边行走D、随便怎么走都可以

6、行人要穿过高速公路,正确的方法是。()A、强行穿越 B、放弃这个念头吧,因为不可能过得去

C、从专设的高速公路穿越过道穿越D、等到晚上车少时再直接穿越

7、为了保证行人过马路的安全,下列比较可行的方法是。()A、设置地下通道 B、严格规定车辆必须无条件让行人通过 C、增加行人过道的数量D、每条行人过道安排一位交通警察

8、一般情况下,购买火车票的地点在。()

A、票贩子手上B、列车上 C、车站售票口 D、站台上

9、在上飞机之前半个小时,下列做法比较适宜的是。()A、在远离机场的宾馆等候B、在机场候机大厅外转悠 C、在机场指定的候机厅等候D、在机场外面对小饭馆吃饭

10、如果自己在车站候车时临时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但又很难带较多的行李去,下列做法中比较合适的是。()

A、将行李托付给好心的陌生人看管一下 B、将行李交给车站的警察看管 C、将行李存到车站行李寄存处

D、将行李交给买车票是刚认识的老乡看管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30分,每小题3分)

1、秀美的神女峰景观在长江三峡。()

2、“乐山大佛”在四川省境内。()

3、“五岳”之中的“南岳”是指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4、“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赞颂的是状告雄伟的庐山瀑布。()

5、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就像鱼与水的关系。()

6、我国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派出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为“三废”。()

7、星期天,小明经常去王奶奶家帮她做家务活。()

8、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

9、不该答应或根本做不到的事不许诺。()

10、小军的爸爸妈妈把家庭困难的玲玲接到家里过“六一”,小军感到不高兴,认为玲玲分享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三、问答题。(20分)

1、学习了英雄少年的事迹,我们该怎么做?(10分)

2、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什么样?(10分)

第四篇:年级品德与社会评价方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品德与生社会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评价可以促进课程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二、评价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评价时间:2017-2018学

四、评价原则:

1、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品德与社会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

2、评价时机的全程化:社会与品德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3、评价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五、评价内容:

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上课时是否认真、专心,是否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2、完成作业:评价学生是否按时、主动完成作业及作业的完成质量,是否主动订正作业。

3、课外拓展:评价学生开展课外知识、能力的拓展锻炼情况及成效。

4、个人优势:评价学生是否有突出的长处、优点和体现优势的作品。

5、行为实践:评价学生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的情况。

6、思想品德:评价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

7、综合评价:评价学生一学期的综合表现情况。

六、评价方法:

1、内容比例安排:

评价内容 :课堂表现10% 完成作业10% 课外拓展5% 个人优势5% 行为实践20% 思想品德10% 综合评价40%

2、评价方式:评价采用等级制,分三级分别为: A、B、C。

3、评价标准:课堂表现:A:上课认真、专心听讲,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B:上课比较认真,比较专心听讲,主动思考,常发言。C: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认真、专心地听讲,不善于思考,偶尔发言。

完成作业:A:按时、主动完成作业,主动、及时订正作业。

B:比较按时、主动完成作业,基本会订正作业。

C:完成作业欠按时、主动,订正作业欠主动、及时。

课外拓展:A:积极、主动开展课外知识、能力的拓展锻炼,取得一定

成效。

B:比较积极、主动开展课外知识、能力的拓展锻炼,且取得较好成效。

C:经常开展课外知识、能力的拓展锻炼,有成效。

个人优势:A:有突出的长处和优点,有体现优势的出色作品。

B:有比较突出的长处和优点,有体现优势的较好作品。

C:有长处和优点,有体现优势的作品。

行为实践:A: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并转化为高尚的行为实践。

B: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实践。

C:有正确的道德认识,经常转化为行为实践。

思想品德:A: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品质。

B: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品质。

C: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较好的道德品质。

七、评价结果:

1、综合成绩评定结果做到定量与定性结合。

定量评价,合计“课堂表现、完成作业、课外拓展、个人优势、行为实践、思想品德”六大部分评定成绩的比例值综合,综合值A的为“你真棒”;B的为“你还可以做得更好”;C的为“加油吧”。

定性评价,主要从本学期品德与生活学习的评价资料和评价结果来进行分析,尽力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用鼓励、表扬性的语言、最具代表性的事实描述学生的进步,对暂时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

2、评价结果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的不足,鼓励学生进步,树立学习的典型榜样,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3、评价结果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等荣誉的重要依据。

八、注意事项:

1、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2、家校及时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家不离校,校不离家。

推荐专题: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期末评价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