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心得(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心得(范文五篇)》。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并掌握其舞蹈风格的主要分类。
2、能初步掌握藏族踢踏舞的风格特点。
3、能初步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连续不断、有弹性的“颤,以及上身的松弛、随动。
2、“颤”动律的贯穿。
3、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于是我设想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来学习舞蹈,从而始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学习的是藏族踢踏舞,所以在动作的学习中,我采取了老师示范,学生观察踏法、听辩节奏及强弱规律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踏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舞步和不同的节奏,也造成了强弱规律的不同。师生互动。采取载歌载舞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练习过程多样化。让学生根据动作特点,设计不同练习方式。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的设计是模拟藏族人民跳堆谐的场景,因为堆谐就是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采取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创编的方式,既让学生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组合的创编中来。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计、课堂导入:
1、观看三段藏族舞蹈片段,分别为藏族的弦子、锅庄、踢踏舞。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舞蹈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学生回答:藏族。
2、比较三种藏族舞蹈的异同,找出藏族踢踏舞基本体态的特征。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这三段舞蹈分别属于藏族舞中的哪一种?
学生回答:……
师:这三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中的,弦子、锅庄和踢踏舞。那么,这三种藏族舞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弦子:柔美开朗。锅庄:豪迈粗犷,洒脱奔放。踢踏:欢快热烈。
师:那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回答:上身略前倾,很松弛,膝部有连绵不断的颤,舞袖。
二、学习与创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根据老师讲解和图片展示,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动律形成原因。
(1)导入: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藏族的踢踏舞。要学好一种舞蹈,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的把握它的舞蹈风格。风格是什么?风格就是这种舞蹈所特有的体态特点和动律特点。而体态特点,动律特点的形成,往往和这个民族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藏族人民的生活,一边探寻舞蹈特点形成的原因,一边来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
师: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生活非常的艰苦。
第一张图: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图: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图: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图:虔诚跪拜的藏民。
第五、六张图片:藏族服装
那么大家现在是不是可以从刚才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内容里,找到藏族舞蹈形成这种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的原因了呢?
学生回答:是
提问
A、为什么“上身松驰、前倾”——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C、为什么“舞袖”——服装为长袖。舞袖烘托舞蹈气氛,表达喜悦心情。
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长袖,来感受一下。
3、踢踏基本动作的学习。
(1)导入
师:在掌握了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藏族踢踏舞。既然是踢踏舞,就少不了用脚踏地,发出不同的声音,踏出各种节奏。现在老师跳一段踢踏舞,请大家观察,老师用了哪些方法踏地?
学生回答:踏法——脚掌打地、全脚踏地、向后点地。
(2)由学生回答导入基本踏法的学习。
脚掌打地——藏族踢踏舞中把这种踏法称为“冈达”。有单脚冈达,也有双脚冈达。
全脚踏地——可以轻踏,也可以重踏。还可以在不同的方位踏,比如往旁和往前。可以双脚交替踏。
向后点地。
(3)学习基本动作
这几种基本的踏法,可以组合出许多不同的舞步来。
①、第一基本步。
师:现在老师跳一个基本舞步给大家看一下,请大家说出,这个舞步是由哪几种踏法组成的?
老师跳第一基本步。
学生:用了冈达和全脚踏地。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这个动作就叫做第一基本步。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做一下这个动作。学会脚步后,教上肢动作。
练习完整舞步。
②、第二基本步。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第一基本步。现在,老师把第一基本步,在踏法的组合上做一点点变化。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舞步——第二基本步。请大家注意看,老师在踏法的组合上做了什么变化。
生:用一个全脚踏地,代替了一个单脚冈达。
开始学习第二基本步。
师:同学们找出了脚步上的变化,那么有没有注意老师上肢动作的变化?
让学生模仿出来,引入上肢动作教学。
练习完整舞步。
③、摆步的学习
师:我们现在学会了第一基本步和第二基本步,大家发现没有,这两种舞步踏出的节奏都是“XX XX”。现在老师做另外一组动作,请大家听一下,踏出的节奏,是不是“XX XX”。
老师跳摆步。
学生回答:是一样的。
师:也只是在踏法的组合方式上做了变化对不对?
学习摆步,让学生说出,摆步是由一个单脚冈达和一个全脚踏地交替组合而成。
学会动作后老师提问:是不是只能在原地做?
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到前面示范,带领大家一起做。
④、摇步的学习。
把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形成新的舞步——摇步。
师:摇步可不可以拉手跳?
学生回答:可以。
师:藏族人民在跳舞的时候,经常会手拉手,边唱边跳,那么我们现在也一边***,一边手拉手来跳一下。
唱《美丽的家乡日喀则》,拉手跳摇步。
⑤、退踏步的学习。
师:前面老师说了,踢踏舞少不了用脚踏地,发出各种声音,踏出各种节奏,而前面我们所学四个舞步,都只有声音、强弱的变化,而没有节奏的变化。那现在老师就跳另外一个舞步给大家看,大家听一听,踏出的节奏是不是变了?
老师跳退踏步。
学生回答,由“XX XX”变为“XX X”。
师:那老师又是用哪些踏法踏出了这个节奏呢?
学生回答:向后点地,全脚踏地。
模仿老师动作,学习退踏步。
⑥、抬踏步的学习。
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踏出这种节奏呢?大家可以自己尝试用各种踏法组合一下。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其实藏族踢踏舞中,还有一个动作,踏出来的节奏,也是“XX X”。这个动作就叫做抬踏步。
学习抬踏步。
(4)熟练巩固
我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藏族踢踏舞的6个基本动作,现在老师放一段音乐,请大家自由的用刚才所学的动作,来踏出声音,为音乐伴奏。
4、创编组合 (1)导入:
师: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藏族人民踏脚舞袖,为的都是表达喜悦心情。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藏族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一组照片。大家发现没有,他们都是在什么队型上跳的?
学生回答:圆形。
师:对,藏族人民在欢庆日跳堆谐的时候,都是唱着歌围成一个或者两个圈,时而流动,时而静止,时而向圆心聚拢,时而散开,时而还会发出各种欢呼声,气氛非常的热烈。所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2)按要求创编
师: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并且要求大家边唱边跳。(所***曲为《美丽的家乡日喀则》)
要求:
A、出场形成一个圈。时间两个八拍。
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时间两个八拍
C、两个圈流动起来。时间两个八拍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讨论如何完成要求A,另一组讨论如何完成要求B。然后,两组分别派代表,指挥全班同学按讨论出来的办法完成要求A、B。要求C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完成。
回顾完成三个要求所用的方法。将三个要求连贯完整展示。老师点评。
(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的好!好,那大家是不是能感受到藏族人民在跳堆谐时的那种开心喜悦了?
学生回答:是!
师:你们一般在很高兴的时候都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会蹦起来,会喊!
师: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喊出来!
老师示范结束动作。口念“咻咻咻咻…………”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
(4)整体表演。
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大家刚才编的组合再一起展示一遍,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后面。所有的同学都边喊边向中间靠拢,围成两个大圈,作为我们这个组合的结束。
师:太好了,老师都忍不住被你们的喜悦感染,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大家跳得开不开心?学生回答:开心!
来,让我们自己给自己鼓鼓掌!
5、小结
刚才大家很出色的完成了老师交给的在圈上完成队型变化的任务。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把“堆谐”这种舞蹈搬到舞台上展示给大家看,能不能始终在一个圈上舞蹈呢?
学生回答:不能。
师:为什么?
答:因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让观众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就要
增加舞蹈的观赏性。所以我们需要用更丰富的队型及层次的变化。
师:非常好,那大家课后就试着把堆谐编排成一个小舞蹈。
三、拓展
1、观看录像,介绍爱尔兰踢踏舞。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其实在国际上,最富盛名,最具影响的踢踏舞是爱尔兰踢踏舞。
播放一段爱尔兰踢踏舞。
2、探讨区别。
师:爱尔兰踢踏舞和我们藏族的踢踏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体态,上肢动作……
师:同样是踢踏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学生回答:因为生活环境,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
四、总结
艺术源于生活,每一种舞蹈,其特点的形成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中、西方舞蹈的风格迥异,还是中国各个民族舞蹈的异彩纷呈,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生活环境,民族文化,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舞蹈学习中,能够主动的从这些方面着手,从生活中探寻舞蹈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更好、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宣传片文案
序曲
中华儿女情长、载歌载舞了几千年,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足迹追溯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灵魂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洗礼!
舞之源(历史)
歌舞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的一种艺术。古代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国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这种用肢体姿态来抒发、表达情感、传达生产、生活情景的行为,没有地域、国界、种族和民族之分,是人类共通的形体语言与心灵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创作不可或缺的来源。因而,人们常说:民间舞是一切创作舞蹈之母。
舞之茫(挽救)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历经漫长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苗族、佤族、哈尼族、彝族等等。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在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中,从五四开始,中国文化有一个大的转折,当时因为满清的击弱,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使得中国文人意识到祖国危机重重,所以自五四以后,从1919到1921年,胡适这批新文化的领导人,就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有人提出“全盘西化”,有人干脆提出“打倒孔家店”,认为以孔、孟和老、庄为主的传统思想文化落后了,得革新了,得把孔家店打倒全盘西化,所以当时文艺界不管是音乐也好、戏剧也好、绘画也好,都是从学习西洋开始的。大家就觉得旧的文化应该转一个方向了,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算不上艺术,总觉得外国芭蕾,外国现代舞那才是艺术,看不起民间的东西。从此,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开始渐渐被人们淡忘和不那么重视了!中华民族民间舞蹈从此走向迷茫。
然而,自上个世纪
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国涌现出一批老一辈的舞蹈家戴爱莲、吴晓邦、盛婕、彭松、贾作光等先生开始收集、整理、研究、应用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当时,戴爱莲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建议下,她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根,去寻找到中国舞蹈的根,她恍然大悟。就在1945年,她和叶浅予先生、彭松先生等一行人开始去到川、康、边境等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少数民族舞蹈。从此,中国民间民族舞蹈开始被发掘、被找寻、被挽救、被广为流传。
这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史无前例的大拯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史上一次重大意义的壮举。
舞之韵(留存)
不同民族所流传下来的舞蹈,或雄浑刚健或阴柔婀娜,或源于祭祀仪式或为寻求爱情友谊的民间歌舞,无论是属于哪个民族或哪种类型的舞蹈,都会以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着东方民族所具有的久远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些来自高山、密林、江河湖畔和辽阔草野,充满豪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间歌舞,无疑会给长期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一缕无尽的清新、一种神奇的向往,从中领略到各民族充满异域风情文化风采。
舞之景(发展)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中国民间舞蹈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中国民间民族舞蹈以其绚丽的风采深得中国各民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和珍视,被誉为世界舞蹈宝藏中的瑰丽之花。中国民间民族舞蹈未来将更加美丽耀眼!
推荐专题: 少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