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规范劳动用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规范劳动用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加强对全县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务派遣单位的监督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省厅〔20xx〕183号和市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情况,决定自20xx年5月15日到6月30日期间,在全县范围开展规范劳动用工和劳务派遣行为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专项行动的任务和目标
(一)专项行动的任务。
以“劳动合同保权益、工资支付惠民生、规章制度促和谐、诚信守法谋发展”为主题;以维护被派遣劳动者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最迫切需要维护的劳动保障合法权益为宗旨;以劳务派遣单位和部分行业、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项指导服务与执法检查活动,全面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和劳务派遣行为,促进我县劳务派遣领域用工行为健康有序发展。
(二)专项行动的目标。
创新指导服务举措,提升执法检查效果,有效遏制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拖欠和克扣劳动报酬、超时加班加点、不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不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和不参加社会保险等侵害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妥善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着力提升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务派遣单位依法用工意识和劳动用工管理水平,促进我县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秩序明显好转,促进诚实守信、劳资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
二、专项行动的对象和内容
(一)专项行动的对象。
本次专项行动的对象是全县各类用人单位,重点是从事劳务派遣和用工量较大的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业和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个体经济组织,对劳务派遣单位以及使用劳务派遣人员30人以上或占用工总数比例达30%以上的用工单位要进行全面执法检查。
(二)专项行动的内容。
本次专项行动的内容是用人单位遵守各项劳动用工、劳务派遣及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情况。包括订立、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情况,支付工资及加班工资、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遵守工作时间和带薪年休假规定情况,社会保险登记和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等。
对劳务派遣单位除了检查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及将协议有关内容告知劳动者情况,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期限情况,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权利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利用异地参保、将直接用工转为劳务派遣用工、自设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大量实习学生以及“假外包、真派遣”等形式规避法律义务情况等。
三、专项行动的方法和步骤
(一)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开展专项指导服务(5月30日前完成)。
指导服务任务分解:根据20xx年劳务派遣摸底调查的数据,确定对全县10户使用劳务派遣工的用人单位和2户劳务派遣单位开展指导服务,将任务指标具体落实到每位监察员。
指导服务重点事项:一是指导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订立包括派遣岗位、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等内容的劳务派遣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二是指导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特别是载明用工单位、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三是指导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建立内容全面、规范的职工名册,制定和完善劳动报酬、工时休假、保险福利、劳动纪律等规章制度,保障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组建或参加工会、集体协商以及其他民主管理权利;四是指导劳务派遣单位为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所在地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指导服务工作方式:通过举办劳务派遣法律法规培训班、约谈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负责人、审查劳动规章制度和用工管理资料、召开劳资人员和职工座谈会、下发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宣传劳务派遣法规政策,查找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引导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主动纠正不规范用工行为。根据指导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认真填报《专项行动指导服务情况表》(见附件4)。
(二)对劳务派遣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检查(6月24日前完成)。
执法检查任务分解:根据20xx年3月入库用人单位数和在岗监察员数,确定本次专项行动对全县共150户用人单位(含劳务派遣单位)开展执法检查,将任务指标具体落实到每位监察员。
执法检查工作方式:一是按照本次专项行动确定的重点对象,以及去年下半年以来被举报投诉或立案查处的单位全部列为检查对象,确保全面完成省厅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受理举报投诉。积极扩大此次专项行动的社会影响,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为劳动者通过12333、基层平台窗口和网络等途径举报投诉提供便捷的绿色通道服务。三是进行实地检查。抽调监察员组织若干执法检查小组,通过察看工作场所、查阅台账资料、询问劳资管理人员、走访职工等方式,对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进行实地执法检查。其中,对存在劳务派遣协作关系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职工名册、工资发放、参加社会保险等材料要进行对照检查和反追倒查。
执法检查整治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拖欠和克扣工资、严重超时加班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理;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依法向社会公布,同时明确专人跟踪负责,落实整改措施,实施长效监管。切实加大对劳务派遣领域的整治力度,对少数“包工负责人、带工头”挂靠劳务派遣单位,层层克扣被派遣劳动者工资,甚至介绍和使用童工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并会同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把专项行动作为当前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明确专人负责专项行动工作,积极抽调业务精、素质好、原则性强的骨干人员参与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专项行动目标任务,确保专项行动工作有序进行。
(二)强化宣传指导。将宣传和指导服务贯穿专项行动的始终,通过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多种途径普及劳动法律法规,普及依法维权知识,引导用人单位在谋求企业自身利益和发展的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深入到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特别是对跨地区派遣、劳务派遣人员数量大且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的劳务派遣单位,找准存在问题、创新指导措施、提升服务效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指导服务活动,培育一批规范经营的劳务派遣单位和诚信守法的用工单位,促进劳务派遣市场健康发展,维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加大执法力度。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要及时立案查处,特别是对涉及人数较多、群众反映强烈、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案件,及时高效地处理;对上级交办、媒体报道的各类大案、要案要及时报告查处情况,积极应对各方关注,提升执法办案的社会效应。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的作用,将存在问题的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网格管理的重点对象,落实日常监督和长效监管措施。针对部分用工单位将直接用工转为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单位向用工单位派遣大量实习生顶岗工作、超时加班,以及恶意规避参保义务等突出问题进行依法整治,促进我县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秩序明显好转。
(四)及时汇总分析。对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结合专项行动中建立的基础数据,对工作成效、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及时上报市支队。具体上报时间如下:
1.5月20日前,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市劳动监察支队;
2.6月3日前,将专项行动指导服务情况报市劳动监察支队;
3.6月24日前,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书面总结和汇总数据报市劳动监察支队。
1、单位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如各单位违反此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各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原劳动合同。
2、员工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权利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3、单位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单位应到有资质的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5、用人单位应根据新招聘及调换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以及职业健康体检单位检查建议安排相应工作。
6、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安排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并进行观察。
7、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工作经历,记录劳动者既往工作过的用人单位的起始时间和用人单位名称和从事的工种、岗位;
(2)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及其变动情况;
(3)接触时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强度或浓度,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
8、用人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10、如在体检中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
11、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单位均需如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在一个月内通知体检者本人。
12、单位应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为合理地配备人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规范用工管理,建立适用的用工管理体系,特制定本管理方案。
1、劳动用工要达到五个百分百,即:劳动合同签订率、用工备案率、从业人员培训率、参加社会保险率、从业人员年检率”百分百。在招收录用中根据文化层次、身体素质、年龄结构,以“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进行员工的招录。
2、项目部招用新工人必须到指定地点(县疾控中心)进行岗前体检,检查合格的,组织上岗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并建立职工档案、员工登记表。
3、招收录用新工人要求是年龄在18―50岁之间,并且身体健康且无职业病史。
4、招收录用培训、考试合格后,由项目部为其发放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待员工学会正确佩戴、使用后,方可安排到各生产工作岗位,并建立师徒合同,三个月后方可独立作业。
5、新员工上岗各队应安排专人予以传教、协调工作,直到实习期满能独立操作为止。要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技能、团结、协作的教育,使其能够很快的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6、建立职工档案必须完善以下手续:职工上岗前体检表、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近期免冠寸照及新工人进场培训考试合格证。
7、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并且要持有市级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资格证。在学习培训内的工资待遇照发,学杂费由项目部负责,有关培训的证书证件由项目部相关部门统一管理。项目部统一安排的有关其它培训执行上一条。
8、对于未满劳动合同期限解除劳动合同的,其培训费用按剩余服务期分摊比例进行赔偿。
9、项目部职工,各科室,队管理干部的调动和任命由项目部总经理提议,项目部任命与考核安排。
10、项目部员工在项目部内部调动,必须履行调动手续,按照项目部的规定办理交接工作并完善公物归还方案。员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交接工作,允许员工对工作变动情况进行申诉,但不允许对项目部的工作安排拒绝接受。否则将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罚款或按旷工处理。
11、员工离职。包括辞职、辞退、除名、自动离职、裁员五种情形。辞职是员工本人向项目部提出离开项目部的形为。辞退是员工因工作技能,工作态度,等因素达不到项目部要求,由项目部强行采取让员工离开的情形。除名是员工因违反项目部规章方案,职工奖惩管理条例,或是个人行为严重与项目部企业文化不符以及有经济不当行为时,受到项目部处罚,强制要求离开项目部的情形,自动离职是员工未经项目部同意,擅自离开项目部的一种行为。裁员是因项目部生产经营不善,缩减经济开支而采取的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
12、员工辞职就提前一个月向项目部提出《辞职申请》并按分层管理的权限由相关领导审批,同意后由项目部下达《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一式两份,员工本人及项目部各一份。
13、辞退必须依据员工技能,工作态度,因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岗位适应等角度清楚陈述辞退员工理由,报相关领导审批。提前下达《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一式二份,员工本人及项目部一份。
14、除名是员工所在部门依据项目部规定,申明辞退理由,提交除名申请,报项目部批准式由项目部直接下达辞退命令。
15、擅自离开员工,所在部门应在离职3个工作日内通知其。不再发放离职人员的一切报酬,给项目部造成损失的,项目部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16、项目部因生产遇不可抗拒的因素临时停产放假时段,员工可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当不可抗拒因素消失后,必须按通知时间回到工作岗位。
17、离职人员必须办理好相关的离职交接手续,离职当月的工资由各科,队按当月的出勤统计,按照项目部统一规定的工资领取时间领取。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方案,把劳动用工及工资支付纳入规范化管理,根据《劳动法》、《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及集团公司整合体系《劳务分包控制程序》、浙长城建司第劳(20xx)35号、浙长建司人资(20xx)3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规定:
一、劳动用工管理
1、任何项目部选择劳务分包单位必须经集团评价合格的劳务分包名录内选择确定劳务分包单位同时分公司与劳务分包单位签订正式劳务分包合同。
2、各项目部根据劳务分包要求,督促协助劳务分包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办理暂住证,应及时建立劳务人员花名册,进行动态管理。
3、各项目部使用集团公司所属分公司人员时,必须及时办理借用手续,使用集团公司退休或社会退休人员必须经集团公司批准,签订退休返聘协议书,方可使用。
4、特殊工种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方可上岗,严禁使用无证、过期或无效上岗证上岗。
5、严禁劳务分包单位和项目部招用社会盲流或不满十六周岁的童工,从事繁重体力劳动不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二、工资支付管理
1、项目部,劳务分包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按月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得拖欠民工工资。
2、劳务分包单位、项目部向分公司财务部门领取人工费时,必须凭劳务分包单位人工费发票,不得以其它形式领取人工费,否则财务部门有权拒绝。
3、项目部必须督促劳务分包单位对民工的工资发放管理,严格执行《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分包单位未提供劳动者考勤表,工资发放清单,项目部不予支付人工费。
三、项目部违反劳动用工及工资支付管理规定或被新闻单位及政府部门通报批评的,给企业形象造成影响的,将严厉查处并对项目部给予处罚。
四、本规定适用于分公司内部所有项目部。
五、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如与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相抵触的,以集团公司文件为准。
为推进各类企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根据省、市关于开展规范企业农民工用工管理专项行动有关文件要求,特制订宁国市规范企业农民工用工管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宁国市规范企业农民工用工管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农民工用工管理专项行动。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社局劳动监察队,周勇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何国效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本次专项行动。
二、目标任务
以农民工相对比较集中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机制实施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城镇企业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0%以上和提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的目标。通过集中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企业招用农民工行为,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和实名制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工用工管理的规范化,切实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时间安排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四、方法步骤
(一)调研阶段(20XX年1月1日至1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民工用工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劳动监察部门运用监察执法手段对全市农民工集中的区域企业用工进行调查摸底,摸清辖区内用人单位户数、农民工人数、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情况以及农民工集中分布的行业和企业;开发区、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内农民工用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市专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密切合作、确保调查摸底工作顺利开展,在调查摸底工作结束后,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订方案,提出切实可行措施。
(2月2日前,各乡镇、街道人社所上报调查摸底情况,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及负责人、联系人)
(二)培训阶段(20XX年2月1日至3月31日)。组织开展一至二次专项法律法规培训,重点对前期摸底中农民工集中的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劳动监察部门深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建筑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管理者法规实地培训;加强劳动监察部门巡查检查次数,强化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力度。联系工会在春节农民工集中返乡期,通过送温暖、送培训、送岗位、送安康、送文化六项服务,为广大农民工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高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突出强化农民工维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月2日前,各乡镇、街道人社所上报有关培训情况)
(三)督促检查阶段(20XX年4月1日至6月30日)。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登记管理,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强劳动合同签订和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监察执法,扩大日常巡查范围,将招用农民工较多的行业和企业作为执法巡查重点,组织力量主动登门,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及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农民工用工登记台账,加强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
(7月2日前,各乡镇、街道人社所上报半年以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专项执法阶段(20XX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劳动监察部门要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和集体合同签订情况纳入每年开展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集中力量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排查台账,全面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20XX年1月5日前,各乡镇、街道人社所上报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对此次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及时成立领导小组,重点落实此项工作,做到落地有声,行动有力,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细化工作方案。根据辖区实际和调研摸底情况,研究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具体措施和方法步骤,落实工作责任。要统筹考虑全年进展情况,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全面落实专项行动目标任务,确保专项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三)加强协调配合。加强与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同时人社、工会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部门要主动出击,充分运用执法手段,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确保这次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四)严格执法监察。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要及时立案查处,特别是对设涉及农民工人数较多、群众反应强烈、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案件,要及时搞笑地处理。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的作用,将存在问题的用人单位作为网格管理的重点对象,落实日常监督和长效监管措施,对一些问题严重、投诉较多的用人单位要进行重点监控,督促整改。
(五)营造浓厚氛围。要将宣传和指导服务贯穿专项行动的始终,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多种途径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在谋求企业自身利益和发展的同时,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及时汇总分析。对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结合专项行动中建立的基础数据,对工作成效、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及时上报至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能源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解决违规采用劳务派遣工、被派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井下作业人员单班工作时间过长等问题,压实各方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
二、煤矿概况
全省现有煤矿5处,集中分布在徐州市,均为国有煤矿。省属企业: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中央企业: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姚桥煤矿、徐庄煤矿、孔庄煤矿、龙东煤矿。
三、主要任务
(一)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1.逐步取消井下劳务派遣用工。煤矿井下工作岗位是煤矿企业主营业务岗位,不得采取劳务派遣用工。要摸清本辖区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情况底数,制定详细计划,按照保安全、稳就业相关要求,在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采取以转为劳动合同制用工为主的方式,有序将劳务派遣用工转为直接用工或实施转岗,推动煤矿企业在20XX年底前取消井下劳务派遣用工。
2.严格控制非主营业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煤矿企业要按照《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的规定,严格控制非主营业务岗位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和用工比例,到20XX年底前,将比例控制在从业人员总数10%以内,并且要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统一管理和培训。
(二)规范从业人员工作时间
3.规范井下作业人员工作时间。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工作时间过长,得不到合理休息,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督促指导冲击地压煤矿20XX年底前实现智能化开采,推动煤矿企业大力开展智能化矿井建设和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推行“一优三减”,鼓励煤矿积极推行“四六”工作制等缩短单班井下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强化劳动保护、改善作业环境。煤矿企业应依法制定从业人员工作时间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的相关规定,其中,井下作业人员每日工作时间(包含从井口到作业地点往返时间等)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确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从业人员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煤矿企业安排井下作业人员延长工作时间的,应依法安排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
4.鼓励逐步取消夜班作业。鼓励有条件的煤矿企业通过优化采掘设计、改进劳动组织、升级装备技术等措施,减少夜班作业,逐步实现取消夜班作业。对于夜班取消采煤、掘进作业的煤矿,按有关规定优先给予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支持。
(三)提高从业人员工资待遇
5.引导逐步提高工资水平。积极引导煤矿企业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实现工资待遇与劳动强度、岗位贡献相匹配,促进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地区经济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相协调。建立健全留人、用人制度措施,优化煤矿技术津补贴的配置使用,加强煤矿对优秀技术管理人才吸引力,夯实煤矿技术管理基础。加大工资收入向技能型人才、井下一线和艰苦岗位人群倾斜力度,以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吸引青年到井下一线工作。依法依规保障停工停产、脱产培训等期间从业人员相关待遇。
(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6.强化人员岗位匹配。煤矿企业应做到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相匹配,推动煤矿企业把好人员准入关,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井下作业人员、群众安全监督人员等应具备相应的学历要求、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具备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培训基地、设备、设施,综合采取理论、实践、VR模拟场景等培训手段,加强岗前和在岗安全培训、技能培训等。
7.逐步实现“入企即入校”。要结合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推动煤矿企业加强校企联合,大力推进订单培养、委托培养、联合办学、定向专业培养等,对招用的煤矿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到20XX年底前基本实现“入企即入校”,变招工为招生。鼓励煤矿企业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方式,强化传、帮、带,推进提高煤矿从业人员技能和技术革新水平。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能源局、总工会要依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指导徐州市、煤矿企业做好规范煤矿劳动用工工作。徐州市要加强组织领导,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改、工会等部门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推动煤矿企业按期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二)深化专项整治。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煤矿企业要将规范煤矿劳动用工有关要求纳入煤矿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内容,聚焦突出问题、强化执法检查,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规范煤矿劳动用工工作开展不力、责任措施不落实、没有达成既定目标的煤矿企业,在依法依规处罚的同时,要约谈煤矿企业负责人,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落实主体责任。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规范劳动用工的计划和措施,鼓励和引导职工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妥善安置从业人员和维护队伍稳定的前提下,确保规范煤矿劳动用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加大对规范煤矿劳动用工工作宣传教育,及时发现解决矛盾、问题,确保煤矿安全稳定。
推荐专题: 燃气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与标准规范全集 规范劳动用工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