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

2023-07-27 23:36:1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

第一篇:新教材教学反思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分11册的系列教材(其中1-5册为必修教材,共10学分;6-11为顺序选修教材,共12学分;外加任意选修课程),这套教材从内容安排、编排体系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都努力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一年的教学下来,有以下几点深切的体会:

一.英语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

新教材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一

改以往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师应当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教材使用中的困惑:

1.生词量大,学生难以掌握。

新课标要求的词汇量:修完1-5本必修课本,词汇量为2400-2500个,达到七级要求;达到八级要求,即修完1-8本教材,词汇量要求为3300个;九级要求的词汇量是4500个.鉴于这样的安排,每个单元的词汇基本是在50-60之间。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难度颇大。

2.听力材料多而长,设题较难不便使用。

新教材每个单元中的听力内容比较多,连同练习册中的至少有三个听力材料与练习,尽管所选材料都与本单元话题密切相关,但是总体难度都很大。我们曾在教学第一单元时,按照要求给学生听第六页的短文,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练习,结果学生普遍没听明白,不但浪费了一节课,还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

3.教学内容多,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进入高中,对新学期的生活充满期待,对英语学习也是如此,无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刚开始都是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可是一两个星期的教学过后,发现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究其原因:

1、教材难度大,内容多,应接不暇;

2、课堂所学的内容似乎和考试脱节,试题不会做,没有成功感;

3、学生本身意志力薄弱,碰到困难极易退缩。

三.我们的几点做法:

1.合理使用教材

新课标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的需要,灵活地

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教材的使用主要作了如下调整:

1)删减难度教大的内容

主要是Listening,Speaking,以及练习册中的project等等;project因为

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甚至需要收集资料,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完成,这对于我们农村寄宿制的学校,很难做到。而ListeningandSpeaking则是鉴于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大部分根本无法开展。于是我们选用英语辅导报上的听力材料或者英语歌曲等代替,以此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另外关于写作,因为每个单元写作任务比较多,也只能是有所筛选着用或者不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常见的句型背诵以及课文精彩段落背诵。

2)调整教学顺序

每个单元的教学我们一般需要7个课时,通常是:Warmingup&pre-reading;Reading;Importantlanguagepoints;Grammar;Usinglanguage&Writing;Readingtaskinworkbook;exercises.当然结合课文和练习册,我们也会作些相应的'调整,比如可以结合pre-reading和练习册中的speaking上一堂听说课,可以结合Usinglanguage和练习册中的Readingtask,上一堂泛读课等等,都可以根据课的特点以及内容加以一定的顺序调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新教材的教学,重点抓好学生的基础

高一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普遍感到英语难学。这种现象每届高一新生都有,但这一届新教材的学生感觉尤其厉害。所以如何在贯彻新教材教学理念的同时,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成了我们每个英语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备课组讨论,我们在初始阶段作了如下几点工作:

1)补音标教学

学生感到英语难学,很大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单词发音不准,记不牢,总之是词汇量不够。因此在开学初结合音标和词汇教学,力争让每个同学过音标关,实践下来,感觉效果真的不错。学生至少对生词少了一种畏惧感。

2)强化词组和重点句型记忆

多年的英语教学,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基础词汇和句型积累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重点词汇的要求是:一要会读,二要懂得意思,三要会运用,并且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反复强调,通过听写,造句以及考试等等形式,加以强化,努力让学生,至少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我们在第一学期还每天组织听写了初中阶段的主要词汇)

3)背诵优美的文章段落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背诵始终是最使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的教材是专家精心挑选的,里面有不少优美的文章,我们要求学生除了早自学大声朗读以外,还会挑选一至两段让学生背诵并默写或抽背,培养语感,积累地道的语言知识。

3.充分利用好早自学时间

早自学半小时的时间非常宝贵。我们一般每次都会有任务安排,否则学生没有目标的泛泛而读,效果不明显,尤其为数不少的后进生,容易开小差。英语教师事先让课代表将任务写在黑板上,比如背诵课文段落、单词或者预习某篇课文等等,有的放矢,基本上的同学都能很认真地准备。

一年的教学下来,尽管学生英语成绩没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我们能深切地感觉到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英语学习素质方面的确是有了明显地变化。我们始终认为,不管英语教材如何改变,文章对我们来说如何陌生,只要我们抓住主流,时刻牢记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时刻牢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习惯,再加上坚持不懈地抓词汇和重点句型教学,我们的英语教学就不会偏离轨道,也能适应各种考试。

第二篇:新教材教学反思

一、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还存在局限性,部分实践内容需要带孩子出去参观,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而且有些音乐歌曲内容不及原有教材中少儿歌曲;教材中虽然增加了数学部分,但是缺乏逻辑性,数学操作用书不能与教材很好的结合,部分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在大班语言领域的故事教学中包含的内容太多,即有故事教学又有纸工,一个活动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难度。

2、配套资料方面的问题

让我们感到最头痛的就是早期阅读教材,开学一个多月了才盼来姗姗来迟的教材,没有配套的磁带和幼儿小图书。在使用过程中教学大图书太小,不能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效果不佳。其它教学配套的大图片,部分与教学内容不太符合。

3、受班级人数影响的原因

新教材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身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随着我们对新教材的不断深入理解,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进行师生互动有相当的困难,原因是幼儿人数多,影响到了教师对不同幼儿的关注程度,以及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二、使用新教材中对青年教师培训的形式及内容:

1、“读书”――自主学习树意识。一是读《纲要》、《指南》。《纲要》、《指南》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二是读教育教学专著。教育名著、新课改理论文章是教师最好的、最直接的专家。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三是倡导团队共分享,开展“读书沙龙”学习活动,每一个学期向大家推荐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2 、“对话”――反思研讨促发展。针对新教材的新理念开展“协作对话式” 培训活动,具体的实施分为:在课例解析中的协作对话,在名师引领下的协作对话,在网络平台上的协作对话等三个步骤。其中可以着重开展“新课程下的环境创设”及“新课程下的区角活动”教师论坛,使青年教师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区角活动有更深的认识。

第三篇: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范文

物理课堂教学,为着要使学生们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则须给予机会使他们进行思考。最普通最简便的办法,便是发出问题。可是所发的问题,不是教师随便想到的主观意见,而是要在教师备课时,环绕课堂设想若干有关的重要问题。

如若教师只考察关于信息的记忆,则可应用求同答案的(唯一正确的)问题;如若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则以求异答案的问题为佳。求异的答案乃是要求学生各抒己见,不与别人雷同的(多数适当的)答案。求异答案的问题,并可成为引起全班讨论的出发点。

根据有经验的教师的意见,认为发问须有一定的目的,才可产生效果,否则教师随意发问,学生随意回答,可能影响课堂里的秩序,不过,教师为着顺应一种情境,利用时机,发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当亦可行。但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发问,并非无的放矢。在发问之先,总须有所考虑,不论是对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材的内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方法,学习上的困难、进度、评价等方面的检验与推进,皆可发出问题。实际上,发问之目的不同,作用不一,而问题的意义自然亦有差别。概括起来,在一般的教学情境中,大体上,发问的作用可有几种:

1.引起动机。发出问题,刺激学生急于想了解教学内容,引起其学习动机,而使之对于教学内容感兴趣。

2.启发思维。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作用,极为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情况下,学生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思考,听教师讲演,只用听觉;阅读教科书,只用视觉;这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关系至为微弱;唯有发出问题,使学生不得不用头脑来思考,俾可作出适当的回答。

3.考察理解程度。关于一个课题的内容,在授课之后,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教师可发出问题,考察究竟,藉以反馈,促其进步。

4.激动顿悟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如若发生困难,学生茫然不知如何克服,这时教师可发出问题,促其发现学习中的意义重点与其间的交互关系,而使之产生顿悟作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5.形成知识结构。要使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能与已学习得的旧知识,联系一体,形成结构,教师可以发出问题,使学生明白其内蕴的关系,而可产生优良学习效果。

6.对于理论的评价。为着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发出问题,要求学生对于一种理论,予以评价,分别其优点与弱点,以及其在社会上,或学术上,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7.检验学习目标。关于一个课题学习后,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或达到了什么程度,教师可发出问题,以资检验。积极的则反馈促进,消极的则指导学生自行弥补或矫正。

8.给予复习机会。关于学习的重要知识,关键性的作用,或与下一课文关系密切的理论,教师可发出问题,以为复习或预习的机会,而使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9.唤起注意重振精神。课堂教学时,如若看到有学生的注意未能集中于学习方面,这时,教师可用问题唤起其注意,使之重振精神,进行学习。

10.总结学习经验。当一个课题或一单元,学习完毕时,都是可发出问题藉以帮助学生组织知识,成为系统,欣赏内容的涵义,总结学习经验。

在上述的这几种情况下,教师皆当发出相应的适当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作用。这种.种思维能力,虽然没有直接联系着创造的行为,但可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培植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新教材教学反思

这次应九资河镇中心学校、九资河中学盛情邀请,我主讲了初一新教材阅读课《老王》,作为20xx年“研课磨课”活动的引领,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思考传递给大家。

一、力求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发挥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

《老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典传统篇目,属叙事散文,作者杨绛叙写了自己和身边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艰苦,但心地善良的普通人的故事,由于人物精神品质可贵,情景感人至深。是一篇既能传授语文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培育善良品德的好文章。因此,我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路是学生预习之后,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老王的“苦”和“善”两方面的基本情况,人物故事,人物精神品质。然后研读课文,深入课文重要情景“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探究人物的描写和作者情感的表达,还特地设计了疑难问题的问答,目的'是寻找重要词句的解读,体会人物的深层的感情,理解文章主题。最后拓展延伸,由老王到千千万万个类似如老王的不幸者,培育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二、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模式。

教学之路,学无止境。课堂教学深奥无比,变化无常,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求新,才能站得住,行得通,有实效。

我的目标是努力实现教学“三实”,即扎实,上课实在有内容,听、说、读、写、思、疑,力争步步到位。课堂上能学到东西,而且是有价值的东西,既不贪多,也不求快;充实,课堂尽可能多的安排激情对话,心灵沟通,现场生成。教材拓展,尽量向外发散。同时特别关注个体的学习效果,重视整体和个体的表现,达到人人有所学,有所得,共同进步提升;真实,不追求花架子,常态运行,允许出现差错,允许临时变更。返璞归真,去伪存真,让大家看得清学习过程,学得到教学经验。

基于这种思考,我把罗田县实验中学“四环五步”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灵活运用到乡镇中学语文课堂中来,删繁就简,因地制宜。由“课前预习(导学案)――激情导入(导语)――自主学习(个体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学习)――课外拓展(课内课外)”演化为“朗读预习(裸读课文)――激情导入(导语)――快速阅读(主动发言)――深入探究(近邻小组)――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实现了语文课堂模式的本土化。

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最有效才算是最得法。

我觉得把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朗读、讲读、讨论与现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找的语文教学的正途。这次教学虽然达成了目标,但也存在遗憾,首先,注重新课堂的交流对话,忽视了学生读书,朗读课文的声音太少,对话太多。教师放权不够,主导意识太强了,导致学生读书理解的时间不充足。其次,注重优秀学生的对话,忽视了普通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展开,没有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整体上有欠缺。再者,时间安排不太科学,几个教学模块的时间分配有不妥之处,导致拓展延伸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迁移能力培育打了折扣,爱心培育方面欠了火候。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处在改革当中,但是次次都处于大家责难当中,几十年来一直没有突出重围,实现浴火重生。现在,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语文教师目不假接,多是左右为难,不学不行,学来并没有实效,信心不足,失去自我。我想,新理念是应该学习的,新方法也可以接受,但是,必须死死扣住语文学科特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绝对不能弱化的,忽视了双基就不是语文课了,在这个基础之上,适当探究和延伸,课堂加深加宽也必须源于课文字词句篇、人物、事件、感情、精神、写法、主旨等等,无目的探究,无限的拔高,无止境的拓展都是增加教学负担,给教和学带来了许多不便,新课堂变成了邯郸学步了,从而走入了误区不能自拔。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将传统的理念、教法与现代的理念、教法相结合,主体的学生与主导的教师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相结合,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突出语文教师个性特长和自主创新,落实语文知识和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育思想感情。注意到了这些,我想语文教学完全可以走上一条扎实有效、让人刮目的光明大道。

第五篇:新教材教学反思

从近一年来的物理新教材的使用来看,新教材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从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和自然现象引入问题,抓住学生注意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过程寻找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中,整个教材,内容安排新奇、栏目设置巧妙、编排图文并茂,尤如一本儿童图书,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已博得同学们的喜爱。

一、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的转变

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变”字。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将新的课程理念渗入教学实际中,实现了教师的学生观的转变。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也就意味着新课程的学生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我们教师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实现了从关注这个学生是否聪明,而向关注这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的学生观的转变。

(二)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在“变”。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改变了教师只是课程的从属者,课本知识的解释者的身份,使之变成课程的主体,是与学生、教育专家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的职责是:激励学生思考,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当好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教师处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中,是平等地位中的“首席”,师生之间是一种人道的、、和谐的、平等的新型关系。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变”。

新课程的实施,让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尽量让学生自我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知过程来获取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结合,知识和能力和谐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过程。

(四)老师教学的课堂在“变”。

新课程实施后教师教学的课堂在“变”,即变得更加有活力、有生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也在变,即变得对学习更加有兴趣、更加爱学习。新课程把课堂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师的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比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课堂气氛活跃”,教材中安排了特别多的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去探索、讨论、分析,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得出结论。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课堂上洋溢着活动的学习气氛,充满了生机。

二、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开放性与指导性的关系,要把握好开放的“度”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程度的开放性。开放性教学突破“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但就探究性学习而言,问题在于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建立假设,如何验证假设等方面,学生是不可能生而知之的,他只能经过教师的点拨、指导。所以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实施教学时,对“何时用、如何用”,要深思熟虑,而不是简单地提供自主研究和独立研究的机会。如:在“提问”和“猜想”这两个节上,学生会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及生活经验,提出许多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和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众多的猜想,面对这些研究的“问题”及“猜想”,如果让学生研究下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肯定是有益的。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真正按上述观点来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教师的“导”的作用就体现的非常重要了。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把握好“度”,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减小探究的盲目性和难度。

(二)处理好合作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避免形式主义

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师,最不可理解的是学生喜欢上课,上课也很“热闹”、“活跃”。可就是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能力不强,不会解题。反思教学,我们会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课堂教学中“合作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处理不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学习团体,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讨论,互动共享,可以激发思维碰撞,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这也正是课程改革倡导的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切不可由此而产生片面认识,曲解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含义,一个问题下来,如果教师就让学生“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十分热闹,其中学生又有多少深入思考呢?结果只能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不少“热闹”和“活跃”是以扼制学生的.独立思考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增强,对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是十分不利的。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是强调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尊重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学习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合作讨论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的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处理好物理实验与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关系,注意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

多媒体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可以说是教学手段的大革命。多媒体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的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它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尽可能多的了解物理知识,并能具体应用,拓展学生视野,积极探究课本以外的知识,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现已深受物理教师的喜爱,且各地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都力求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纷纷采用。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确出现了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现象,使教学走入误区,从而适得其反。如用多媒体代替演示实验教学的现象,其模拟的实验现象的可信度将在学生中大大降低。再就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新奇“物理情景”时,面忽略了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大量的规律和结论都是通过无数重复性的实验总结出来的。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毕竟不是真实的,从“虚拟”到现实毕竟还有一步之遥。因此,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恰入其分,不能过份追求所谓“新潮”,抑制了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

推荐专题: 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