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文献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范文3篇)

2023-07-27 23:33:5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献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文献综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范文3篇)》。

第一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分割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尤其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可以通过较强的记忆和模仿能力掌握字母、音标、单词等,但研究表明这种学习结果没有长久效应,也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进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能帮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提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从而提高课程的执行能力。我们也想以此课题的研究为突破口,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拓展教师教研空间,构建良好的教研生态环境,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研部门的研究功能和专业引领的实效性。

二、概念界定 “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题作业。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是以3-6年级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为载体,结合当前小学英语教育科研背景,研究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单元主要课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教研实践机制。

三、研究内容

1、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1)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与实施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叙写、单元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等。

(2)单元中主要课型研究:对话课、阅读课、词汇教学课

单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单位,也是教材的核心单位。每个单元都是以话

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为主线展开,在此基础上,单元主要有三种基本课型:对话课、阅读课、词汇教学课。这三种主要课型的模式与教学策略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单元整体教学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的教研机制及策略研究

探索年级组单元集体备课的教研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单元课例研讨的机制;建设单元备课资源。

四、研究过程

1、课题前期研究与课题培训阶段(2013、5——2013、8)

课题的前期研究,确立校课题研究小组,并撰写课题方案。解读课题方案,建立课题学习资料卡,收集相关理论学习内容,准备课题实施。

2、课题实施阶段2013、9——2015、1 在课题实施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单元整体教学集体备课的机制、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与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背景的主要课型模式及教学策略研究。在实践过程中,采取教师共研、个研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课堂再构,不断完善该方案。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3、资料整理汇编阶段2015、2——2015、4 收集和整理资料,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成果物化、总结推广阶段2015、5——2015、6 课题进入了全面结题阶段,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五、研究分工 周宁娴:课题组长 负责课题全面工作 王花蕾:课题副组长 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

朱小英:课题副组长 负责课题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单秋红、周莉艳:中年段(三、四年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冯露、陈亚红: 高年段(五、六年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注:全体英语教师必须参与课题的教学研讨全过程。

第二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然后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总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中各课时、各板块做到整体教学创造条件。(2013,韦薇,学科教学探索)

单元整体教学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源于“全语言教学”观,它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它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媒介。鉴于此,英语语言学习不应人为地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割裂开来进行。语言运用是一个整体,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赋予“语言”以意义,即根据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去教授语言,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词汇教学为例,词汇学习不仅仅是知道词汇的词义(what it means),学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when to use it),以及如何用这个词(how to use the words---which form to use, and in what context)。

“全语言教学”观带给教学的重要启示是: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视为学生设计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学活动和真实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者。

教学内容适宜以整体、综合的方式呈现,积极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现其学习、生活和思维发展的价值。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基本遵循这一理念,以单元形式呈现。教材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整体框架,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为什么要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

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的不断复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1.教材是以单元或模块为循环设计的。

大部分教材,每个单元一个话题,话题统帅单元内的功能和结构内容,单元内各知识的呈现,复现实现循环。2.利于将教学内容整合。

易于将话题、语法、句型及词汇等内容贯穿起来; 易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 易于帮助学生整体地接触、感受、理解语言,而不是接受一些单独的、零碎的语言现象,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完整的语境;

 易于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能够得体地使用语言。

3.利于课时任务的均衡优化。

整体性策略是强调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以一个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得通读整个单元,把握整个单元的功能、话题、关键词汇、重要句型、文化意识、语法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和调整课时。然后根据单元的整个内容,综合设计,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任务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这样设计下来,课时与课时之间不会出现脱节现象,知识、话题等就可以一脉相承了。4.利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

整体性,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特点。当我们从单元整体看教材时,视野会更宽广。不仅看到的是语言知识结构和需要培养的语言技能,也要关注教材涉及到的文化,所体现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情为纽带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结合所学内容设计情景链,让学生融入。

通过联系整个单元及整本书的内容,教师将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通过适当的情景,巧妙地设计到课堂中去,使学生不断地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新的内容,在旧有的知识体系中构建出新的知识系统,同时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要分析教材哪些方面?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分析教材的什么?对此,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却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由于道理上没有说清楚或未经教师掌握,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集体备课,笔者发现,教师的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这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没有分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其他教材要素,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到教材里面,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依据的原理。由于对教材分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孤立地肤浅地呈现知识点、脱离教材以及随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单元整体视角该怎样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呢?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赵立英老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梳理思路如下: 1.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是否熟悉的学习方式等。

2.其次,以话题为核心全面梳理。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进行教材分析,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提炼出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是对重点语言,包括结构、词汇等的梳理,还要分析涉及到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折射或渗透的价值观。

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组织单元教学时,只要以话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围绕话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拓展教学内容,就可以把一些本来零散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的内容系统化,使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做好任务转换,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与期待,学生在整个单元教学中都会处在热切的关注和参与中。

无论单元还是课时,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此,教师要区分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概念。课程内容: 课程层面的内容,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

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层面的内容,包括一切的有效传递、体现课程内容、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等。

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的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教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检查方式。教材的要素分析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特点。

(下)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分析教材的什么?对此,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却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由于道理上没有说清楚或未经教师掌握,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集体备课,笔者发现,教师的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这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没有分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其他教材要素,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到教材里面,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依据的原理。由于对教材分 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孤立地肤浅地呈现知识点、脱离教材以及随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单元整体视角该怎样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呢?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赵立英老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梳理思路如下: 1.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是否熟悉的学习方式等。

2.其次,以话题为核心全面梳理。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进行教材分析,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提炼出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是对重点语言,包括结构、词汇等的梳理,还要分析涉及到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折射或渗透的价值观。

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组织单元教学时,只要以话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围绕话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拓展教学内容,就可以把一些本来零散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的内容系统化,使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做好任务转换,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与期待,学生在整个单元教学中都会处在热切的关注和参与中。

无论单元还是课时,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此,教师要区分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概念。课程内容: 课程层面的内容,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

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层面的内容,包括一切的有效传递、体现课程内容、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等。

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的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教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检查方式。教材的要素分析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特点。

教材的知识体系,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成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是教学过程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为此,教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话题内容的整体性、语言 4 知识的整体性。在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架构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

思路: 梳理教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大信息量是新教材的一个共同特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不能深入细致的研读文本,是很难教的得法,教的得体,教的生动,教的有效的。针对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梳理教材,理清主干,提炼文本,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方法: 教师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内各课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能辐射全篇的“切点”,以此切入统领整个单元,逐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思路清晰的走进文本,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建立联系,使相关的语言知识从独立的点串连成线,这样教学内容从并联走向串联。那么语言知识就会变得繁多而不零碎,分散而有序,相互之间就会因为存在某种联系而形成网状的、立体的语言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建构。

学生接触到的与某一话题相关的材料越多,就越能接近自然语境,所学内容就越易理解,记忆也就越深刻。尽管话题相同,但不同的材料提供的语汇不同,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他们就越能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信息网,以后无论是听、说、读或写,都有大量的新鲜语汇可供使用,运用起来也就更灵活。同时,由于是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学习起来更容易,因而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成就感。

在单元话题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每一课时的具体内容。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同时,在不同的课时,又有不同的语言技能培养的侧重。2.单元内各课时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教师要整体进行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确定基于单元的课时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实现单元各课时目标的螺旋上升。将教学内容的各个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处理,进而全面、综合达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3.围绕一条主线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任何教与学过程中,都应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即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教师的“教路”如果能尊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能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为学生的“学路”,达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如何选择教学主线呢?这条主线应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

教师分析要围绕核心语言,在话题下延伸和拓展,抓住主题设置语境,既从语言运用角度出发分析单元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话题分析的步骤:分析出属于课标中的哪个话题类,有时是非常清楚的,有时就不够清楚,需要分析和归属;在确定了话题范围后对话题包含的层面进行梳理;对前面学过的单元中涉及的相关话题内容做出总结;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范围。

4.语言实践活动贯穿,让学生快乐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题,每课时教学设计教师要考虑的不仅是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习得多少知识,要更加会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以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从多方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英语教材大多数文本都蕴涵着一条情感主线,如趣味点、育人点等。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教材的情感教育资源。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材分析利于教师对教材有效开发和利用,利于教师更好盘活单元或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教学语境创设,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及学生语用能力提升等奠定基础。这要求教师对某一单元,某本教材,某套教材都有适度的整体把握能力。1.什么是概念图?

所谓概念图,就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储存、组织和优化信息。具体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话,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直观的话题概念。分析课例:

2.在哪些教学环节能够使用概念图?)可以用在对整个单元目标的制定方面。例如,在杨朔老师的这节课上,概念图的中心图像就是 London,单元整体目标分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当然,这个单元整体目标的制定也可以用表格来绘制,但是相比较而言,概念图更加立体、直观,如挂钩一样,把具体内容和话题层层链接,使人一目了然。)概念图也可以用于每个课时的教学流程方面。)概念图还可用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脉络的梳理方面,可能这是需要学生回家完成的内容。)在课上,教师更可以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突破重点难点。因此,在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语言结构关联分析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概念图。

3.如何运用概念图建立相关内容的联系?

首先,我们要确定单元的话题是什么?如赵立英老师的单元话题是: Body parts ;杨朔老师的单元话题就是“伦敦”。

其次,我们要像两位老师那样,做好学情分析和学情调研。学情分析是做好单元整体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目标制定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可以分三个部分进行: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词汇、句型已知情况,未知情况;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已有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分析。在做好以上内容后,教师要打通课时,从单元的角度来设计这个单元的目标,即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把每个目标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在概念图上逐一罗列出来。然后看一看如何调整、重组具体内容,使它们更加科学、合理地纳入每个课时的教学中。例如杨朔老师这节课,就把伦敦的名胜 Tower Bridge 从第二课时调整到第一课时,Buckingham Palace 从四年级的教材中调整到三年级的教材中,均归入 Sightseeing Tour。这样的调整,使伦敦的“著名景点游”更加充实。

最后,教师就可以用概念图具体地完成教学流程。根据单元话题,教师尽量使每个环节之间,以及每个环节和话题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都是呼应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例如在下面的概念图中,把两个课时的内容变成一次精彩的“伦敦游”,从外在的“ Sightseeing Tour ”到内在的“ Food Tour ”、“ Museum Tour ”、“ Art Tour ”。在不同的游览中,都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对这些景点、这些食物、这些艺术品进行描述,落实本单元的知识目标中的“学会用形容词来描述物品及地点。”

所以,概念图把话题、教学环节、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串联,层层深入,形成网状的知识链。建立横纵相向的联系,横向加宽,纵向加深从并联走向串联 4.怎样借助概念图提升学生语言技能?

概念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结构。看似散落的语言知识,其实都有一条或明或暗的逻辑线索。帮助学生理清这条逻辑线索,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语言技能,对学生的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杨朔老师这节课上,就有利用完成后的概念图,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活动。概念图上关键信息的提示,降低了口语表达的难度,使学生在提示词的帮助下,很好地完成了口语表达的任务。

在这节课上,杨朔老师引导孩子读了一些小的语段,然后把这些语段的内容,还原成 Food Tour, Museum Tour, Guide Tour 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把零散信息进行逻辑化分类,对提升孩子的阅读技巧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在这节课上,并没有写的任务。但是,在作业中却有。学生可以自制一幅概念图,以自己想写的一处地方为中心话题,然后画出概念图。如要写的是 National Gallery(国家美术馆),可以写出建立时间、作品数量、著名作品等等。所以说,概念图在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的技能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帮助。

第三篇: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然后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总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中各课时、各板块做到整体教学创造条件。(2013,韦薇,学科教学探索)

单元整体教学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源于“全语言教学”观,它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它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媒介。鉴于此,英语语言学习不应人为地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割裂开来进行。语言运用是一个整体,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赋予“语言”以意义,即根据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去教授语言,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词汇教学为例,词汇学习不仅仅是知道词汇的词义(what it means),学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when to use it),以及如何用这个词(how to use the words---which form to use, and in what context)。

“全语言教学”观带给教学的重要启示是: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视为学生设计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学活动和真实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者。

教学内容适宜以整体、综合的方式呈现,积极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现其学习、生活和思维发展的价值。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基本遵循这一理念,以单元形式呈现。教材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整体框架,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为什么要立足单元整体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

以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的不断复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1.教材是以单元或模块为循环设计的。

大部分教材,每个单元一个话题,话题统帅单元内的功能和结构内容,单元内各知识的呈现,复现实现循环。2.利于将教学内容整合。

易于将话题、语法、句型及词汇等内容贯穿起来; 易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 易于帮助学生整体地接触、感受、理解语言,而不是接受一些单独的、零碎的语言现象,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完整的语境;

 易于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能够得体地使用语言。

3.利于课时任务的均衡优化。

整体性策略是强调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以一个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得通读整个单元,把握整个单元的功能、话题、关键词汇、重要句型、文化意识、语法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和调整课时。然后根据单元的整个内容,综合设计,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任务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这样设计下来,课时与课时之间不会出现脱节现象,知识、话题等就可以一脉相承了。4.利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

整体性,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特点。当我们从单元整体看教材时,视野会更宽广。不仅看到的是语言知识结构和需要培养的语言技能,也要关注教材涉及到的文化,所体现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情为纽带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结合所学内容设计情景链,让学生融入。

通过联系整个单元及整本书的内容,教师将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通过适当的情景,巧妙地设计到课堂中去,使学生不断地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新的内容,在旧有的知识体系中构建出新的知识系统,同时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要分析教材哪些方面?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分析教材的什么?对此,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却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由于道理上没有说清楚或未经教师掌握,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集体备课,笔者发现,教师的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这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没有分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其他教材要素,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到教材里面,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依据的原理。由于对教材分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孤立地肤浅地呈现知识点、脱离教材以及随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单元整体视角该怎样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呢?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赵立英老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梳理思路如下: 1.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是否熟悉的学习方式等。

2.其次,以话题为核心全面梳理。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进行教材分析,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提炼出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是对重点语言,包括结构、词汇等的梳理,还要分析涉及到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折射或渗透的价值观。

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组织单元教学时,只要以话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围绕话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拓展教学内容,就可以把一些本来零散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的内容系统化,使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做好任务转换,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与期待,学生在整个单元教学中都会处在热切的关注和参与中。

无论单元还是课时,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此,教师要区分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概念。课程内容: 课程层面的内容,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

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层面的内容,包括一切的有效传递、体现课程内容、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等。

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的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教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检查方式。教材的要素分析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特点。

(下)

教师在备教材时需要分析教材的什么?对此,教育学和教学论著作却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由于道理上没有说清楚或未经教师掌握,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集体备课,笔者发现,教师的教材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及其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这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没有分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其他教材要素,不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停留在阅读、浏览的表层水平,没有深入到教材里面,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依据的原理。由于对教材分 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孤立地肤浅地呈现知识点、脱离教材以及随意呈现教学内容的问题。

从单元整体视角该怎样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设计呢?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赵立英老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梳理思路如下: 1.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是否熟悉的学习方式等。

2.其次,以话题为核心全面梳理。

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进行教材分析,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提炼出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是对重点语言,包括结构、词汇等的梳理,还要分析涉及到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折射或渗透的价值观。

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组织单元教学时,只要以话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前提,围绕话题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拓展教学内容,就可以把一些本来零散的教学内容整体化,相关话题的内容系统化,使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做好任务转换,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与期待,学生在整个单元教学中都会处在热切的关注和参与中。

无论单元还是课时,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在此,教师要区分好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概念。课程内容: 课程层面的内容,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知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

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层面的内容,包括一切的有效传递、体现课程内容、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等。

教学内容: 教学层面的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和传递的一切材料和信息。它不仅限于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过程。

从课程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教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与意图、教学内容及其编排呈现方式和作业检查方式。教材的要素分析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理解这些要素的特点。

教材的知识体系,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成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是教学过程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为此,教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话题内容的整体性、语言 4 知识的整体性。在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架构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

思路: 梳理教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大信息量是新教材的一个共同特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不能深入细致的研读文本,是很难教的得法,教的得体,教的生动,教的有效的。针对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梳理教材,理清主干,提炼文本,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多点信息的源头”。

方法: 教师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单元内各课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以听、说、读、写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能辐射全篇的“切点”,以此切入统领整个单元,逐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思路清晰的走进文本,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建立联系,使相关的语言知识从独立的点串连成线,这样教学内容从并联走向串联。那么语言知识就会变得繁多而不零碎,分散而有序,相互之间就会因为存在某种联系而形成网状的、立体的语言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建构。

学生接触到的与某一话题相关的材料越多,就越能接近自然语境,所学内容就越易理解,记忆也就越深刻。尽管话题相同,但不同的材料提供的语汇不同,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他们就越能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话题信息网,以后无论是听、说、读或写,都有大量的新鲜语汇可供使用,运用起来也就更灵活。同时,由于是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学习起来更容易,因而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成就感。

在单元话题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每一课时的具体内容。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单薄,也不让某个课时内容过于繁重,达到一个教学的优化平衡。同时,在不同的课时,又有不同的语言技能培养的侧重。2.单元内各课时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教师要整体进行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确定基于单元的课时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实现单元各课时目标的螺旋上升。将教学内容的各个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处理,进而全面、综合达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3.围绕一条主线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任何教与学过程中,都应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即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教师的“教路”如果能尊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就能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为学生的“学路”,达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如何选择教学主线呢?这条主线应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

教师分析要围绕核心语言,在话题下延伸和拓展,抓住主题设置语境,既从语言运用角度出发分析单元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话题分析的步骤:分析出属于课标中的哪个话题类,有时是非常清楚的,有时就不够清楚,需要分析和归属;在确定了话题范围后对话题包含的层面进行梳理;对前面学过的单元中涉及的相关话题内容做出总结;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范围。

4.语言实践活动贯穿,让学生快乐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题,每课时教学设计教师要考虑的不仅是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习得多少知识,要更加会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以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从多方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英语教材大多数文本都蕴涵着一条情感主线,如趣味点、育人点等。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教材的情感教育资源。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材分析利于教师对教材有效开发和利用,利于教师更好盘活单元或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教学语境创设,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及学生语用能力提升等奠定基础。这要求教师对某一单元,某本教材,某套教材都有适度的整体把握能力。1.什么是概念图?

所谓概念图,就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储存、组织和优化信息。具体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话,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直观的话题概念。分析课例:

2.在哪些教学环节能够使用概念图?)可以用在对整个单元目标的制定方面。例如,在杨朔老师的这节课上,概念图的中心图像就是 London,单元整体目标分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当然,这个单元整体目标的制定也可以用表格来绘制,但是相比较而言,概念图更加立体、直观,如挂钩一样,把具体内容和话题层层链接,使人一目了然。)概念图也可以用于每个课时的教学流程方面。)概念图还可用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脉络的梳理方面,可能这是需要学生回家完成的内容。)在课上,教师更可以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突破重点难点。因此,在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语言结构关联分析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概念图。

3.如何运用概念图建立相关内容的联系?

首先,我们要确定单元的话题是什么?如赵立英老师的单元话题是: Body parts ;杨朔老师的单元话题就是“伦敦”。

其次,我们要像两位老师那样,做好学情分析和学情调研。学情分析是做好单元整体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目标制定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可以分三个部分进行: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词汇、句型已知情况,未知情况;学生对于单元话题的已有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分析。在做好以上内容后,教师要打通课时,从单元的角度来设计这个单元的目标,即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把每个目标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在概念图上逐一罗列出来。然后看一看如何调整、重组具体内容,使它们更加科学、合理地纳入每个课时的教学中。例如杨朔老师这节课,就把伦敦的名胜 Tower Bridge 从第二课时调整到第一课时,Buckingham Palace 从四年级的教材中调整到三年级的教材中,均归入 Sightseeing Tour。这样的调整,使伦敦的“著名景点游”更加充实。

最后,教师就可以用概念图具体地完成教学流程。根据单元话题,教师尽量使每个环节之间,以及每个环节和话题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都是呼应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例如在下面的概念图中,把两个课时的内容变成一次精彩的“伦敦游”,从外在的“ Sightseeing Tour ”到内在的“ Food Tour ”、“ Museum Tour ”、“ Art Tour ”。在不同的游览中,都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对这些景点、这些食物、这些艺术品进行描述,落实本单元的知识目标中的“学会用形容词来描述物品及地点。”

所以,概念图把话题、教学环节、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串联,层层深入,形成网状的知识链。建立横纵相向的联系,横向加宽,纵向加深从并联走向串联 4.怎样借助概念图提升学生语言技能?

概念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结构。看似散落的语言知识,其实都有一条或明或暗的逻辑线索。帮助学生理清这条逻辑线索,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语言技能,对学生的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杨朔老师这节课上,就有利用完成后的概念图,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活动。概念图上关键信息的提示,降低了口语表达的难度,使学生在提示词的帮助下,很好地完成了口语表达的任务。

在这节课上,杨朔老师引导孩子读了一些小的语段,然后把这些语段的内容,还原成 Food Tour, Museum Tour, Guide Tour 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把零散信息进行逻辑化分类,对提升孩子的阅读技巧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在这节课上,并没有写的任务。但是,在作业中却有。学生可以自制一幅概念图,以自己想写的一处地方为中心话题,然后画出概念图。如要写的是 National Gallery(国家美术馆),可以写出建立时间、作品数量、著名作品等等。所以说,概念图在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的技能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帮助。

推荐专题: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