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德育形成的影响-德育(推荐2篇)

2023-07-07 00:12:2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德育形成的影响-德育(推荐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德育形成的影响-德育(推荐2篇)》。

第一篇: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

摘要: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情况和特征,在学习上还不能自主自觉地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来有效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的学习更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支撑。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园地和场所,有其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小学生教育主要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对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和意义,希望能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各方面还不成熟,在学习上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家庭,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个人品格的塑造以及孩子的思想都具有极大影响力。我们知道,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活跃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小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长远发展,决定着他们的未来,甚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就显得极为迫切了。

一、突出家庭教育中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工作

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课前的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研究证实,具有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小学生,其学习成绩一般较好,能有效地吸收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小学生在家的时间较长,课堂学习中很少有老师拿出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课前预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我们所说的课前预习主要是小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在家长的引导下进行对所要教学的新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小学生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有赖于家长的悉心引导和慢慢培养。首先,对于家长来说,要清晰地认识到预习习惯的重要性,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不能对孩子的复习工作视而不见,在预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预习的方式方法,做到耐心细致、精益求精,实现减负增效。其次,在数学的预习中,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点评和检测。在点评上以鼓励为主,不断引发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他们预习的效果和自觉性。在检测上,要做到题目适当,难易相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缺补漏。这些良好的习惯也会让学生长久受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最后,对孩子的预习要有耐心,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强调家庭教育中小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而小学生好动、精力不容易集中,经常会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形,对数学题目缺乏耐心细致的审题,从而酿造一系列的失误,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观察细节,学会细腻地处理问题。在数学作业上,监督孩子认真审题,集中精力,专心答题。小学数学课程虽然内容不多,但时时处处都要涉及到审题,如审题粗心大意必然会导致失误多多。如:学校有一块场地需要大理石地砖铺垫,用面积为0.09平方米的大理石需要48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大理石,需要多少块?有的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有的学生这样计算:0.09x480+0.4,这是不正确的,因为“0.4”不是大理石的面积,而是边长,应该用“场地的面积÷大理石的面积-方砖的块数”,所以正确的列式是(0.09x480)÷(0.4x0.4)。还有的学生不注意换算单位,直接列式为(0.09x480)÷(4×4),这些也是粗心大意、不注意审题出现的错误。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让学生从小养成细致观察、耐心处理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在行为上给予强化。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在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家长必须非常重视孩子的审题环节,让他们学会思考,采取灵活简便的方法给予解答。

三、强化小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需要专注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在数学课堂上,要想实现良好的学习倾听习惯,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幼小活泼,表现欲望强,喜欢自己说,不喜欢听别人讲话,爱插嘴或者抢话,这些都是对学习极为不利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想方设法地提高孩子的倾听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倾听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和倾听习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在给小学生讲故事时,充分采取抑扬顿挫的语言,或者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孩子倾听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运用悬念法,让孩子产生好奇,促使他们认真地倾听,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分散他们说话的意识,让他们认真倾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才能在数学课的学习上提高学习效果,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四、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

作业的写作习惯关乎所有的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在学校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小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写,但还是有一大部分小学生不能做到自律,对于作业敷衍了事,不认真、不整洁。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就要求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

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父母要在孩子平时书写给予关注和多加注意,突出自己书写的良好习惯,给孩子榜样的力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练练小字,写写毛笔字,在书写文字时,要做到认真、整洁、仔细、规范,让孩子感到自豪和欣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动力,促进今后的发展。小学生自我认知还比较匮乏,因此,家庭教育就需要有一定的强化措施。对于作业的书写,必须要求孩子做到字迹工整,簿本整洁,格式规范,例如孩子在做家庭作业时,家长可以这样要求孩子:字迹要美观大方,每一行只能写一个算式,每做完一题,要空一行,列竖式时,横线要用直尺画,簿本整洁就是要求学生尽量想好了再写,少用橡皮擦,已经写错的,应该擦干净了再写,否则,看上去不干净,而且数字也看不清楚,这样既会影响作业的正确率,也会影响美观等要求。对写字的姿势作了要求,如背要挺直,眼离书本要有一尺远等。数学作为理科,难度比较大。学科学习也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步运算、每一次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

第二篇: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

【摘要】

中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个体心理也容易出现问题。家庭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重大,作为父母,应当准确的了解子女在中学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对中学生进行民主科学的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对策

一、引言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在生理上逐渐的成熟,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表现出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的发展特点。中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还存在人际交往与青春期等心理问题的矛盾,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监护人,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夫妻关系,父母与学生长时间居住在一起,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夫妻关系在整个家庭环境中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家长之间产生冲突,很容易导致子女的心理机能产生变化。学生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十分的细腻,容易造成创伤。尤其是家庭离异的子女,子女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容易给子女造成潜在的精神压力,不利于中学生成长。其次,亲子关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内心矛盾多,对父母较为敏感,但是内心深处仍然十分依赖父母,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矛盾都需要父母的配合才能很好的解决。在这个阶段,双方在这个时期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父母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多给予子女关爱,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2.家长期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教育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家庭教育功能的主要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家长的期望中,孩子的成绩好坏意味着将来要进入名牌大学,就是优秀的孩子。但是由于家长的期望,很少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追寻梦想,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人际关系期望,在中学阶段,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长对子女的朋友干涉较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破坏了子女的人际关系。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心,这个时候父母担心子女的早恋问题影响成绩。家长不能过于干涉子女的交往,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子女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培养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3.教育内容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往往看重子女的知识学习能力,忽视子女的心理健康。缺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会严重影响子女健全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的中学生的心理最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家长最注重的就是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缺乏对子女的青春期教育,忽视对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使得中学生缺少独立性。

三、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策略研究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优化家庭氛围。

根据研究显示,中学生的家庭关系比较亲密的,测试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高。而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中学生,往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的亲密。因此,在每一个家庭中,家庭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之间要彼此和睦爱护,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与子女之间要营造美好健康的成长氛围。另外,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的好坏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需要不断的沟通,父母要主动和子女进行沟通,尊重子女的想法,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子女提升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要引起孩子的共鸣,家长和子女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优化家庭氛围。

2.提高家长自行素质,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自身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提升家长的对学生的教育能力,需要家长掌握子女的心理,需要广泛的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对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中学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定期的开导,不要给子女施加压力,关注子女的心理特征。

3.加强子女青春期教育与生命教育。

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最重要,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和学生有血缘关系和高度信任关系的父母是是最佳教师。家长在这个时期需要有意识的和子女谈论一些生理方面的常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教育子女进行正常的交往,顺其自然的解开对异性的好奇心理。在这个时期,学生往往对学习和人际交往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产生的压力无法排解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挫败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需要加强强调生命的重要性,通过沟通排解子女的压力,让子女学会尊重和热爱生命。综上所述,父母应当重视家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及时的了解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子女进行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国芳,李丽芳.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综述[J].枣庄学院学报.2009(01).

[2]吴惠娟,沈鉴清,骆宏.家庭环境对初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08).

推荐专题: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德育形成的影响-德育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