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报告(合集)》。
在专业体育领域,一项纪录保持XX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作为群体性体育的大学生运动会,如果大多数纪录长期不能被打破,就不得不令人忧心了。近些年,生活水平高了,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却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根据兰州市体育局提供的《XX年兰州市体育运动会项目最高纪录》统计,在全国、省、市各级运动会上,兰州市大学生田径项目中,男女组共6组114个项目的运动会纪录中,有78项纪录保持在XX年以上无人打破,其中33个项目保持在15年以上,有6项纪录竟然保持了30年!
北京大学体育健康中心一直从事学生体质测试研究工作的老师赫忠慧在体育健康中心为20-39岁,40-59岁的教职工做了体质测试后,发现年轻一代的肥胖率要大于比他们年长的一代。而男生的肥胖率和消瘦率已经达到了30%。许多女生因为怕胳膊变粗而不愿锻炼上肢,带来的是柔韧性的下降。青春的身体,是这样的吗?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提醒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降,而面对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严峻的现实,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采取一个可操作性强、有力的措施是他们必要的职责。但是把体质健康作为大学生能否毕业的先决条件,强调毕业必须过“体制”关。其目的虽然不是为了卡住那些体质不合格的学生,而是要引起学校和学生对体制健康的足够重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体育活动作为完成学业的必修课,进而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下去。但笔者认为这首先是对残疾生的歧视,即使四肢健全的普通学生,体育不达标又能代表什么呢?因而,如果真是本着从学生利益出发,就不宜搞这种“一刀切”的硬性做法,可以不它作为一项参考项目,通过鼓励性的政策来达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这一目标。
虽然关于大学生体制不合格不能毕业的争论正反双方都有不把对方说服不罢休的架势。但我们要绝对相信,在这场争论中,没有谁会故意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关心,任自己发胖,任自己得高血压、糖尿病什么的,但焦点是大学生该怎样保持健康的身体,“自生自灭”亦或是“有人监管”?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反对后者的。经过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期间老师和家长的层层管制,终于在大学得到释放的学子们再也不愿听到什么规定、规章制度的话了。可现实是,现代生活得五彩缤纷让大学学子们眼花缭乱,太多的选择往往导致无所适从,网络室内舒适的环境、花前月下的爱情,让越来越多的学子远离了运动场,越来越多的“胖墩”、“豆芽菜”出现在大学校园里。――这不但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将会使得整个教育和科研事业受损。
再从大环境来看,现今在校大学生将会在未来的几年内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故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但可以在社会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而且将会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因此,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提供科学准确的训练方案迫在眉睫,为此,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科学测量两种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状况,并进而作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训练方案。
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调查说明
本次问卷调查专门以XX级文秘教育专业的全部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了关于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XX级文秘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与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女生与男生之间在各种活动的参与度上的差别。(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于XX年5月25日向57名同学发放调查问卷57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28份,并于XX年5月25日全部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是否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起码有占40%的同学没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只有10%左右的`同学拥有计划,50%的学生是随机安排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二)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方面
总体上来说,主要目的在于兴趣、爱好(43%)和健身(38%),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压力(40%)。但其中体现在女生当中更为明显的是健身(36%)和缓解压力(48%),而在男生当中最显著的在于健身(40.6%)和兴趣、爱好(53%)。
(三)参加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长度
更多的同学喜欢在20分钟~60分钟之间。有27.6%的同学喜欢在20分钟~30分钟之间,有29%的同学喜欢选择在30分钟~60分钟之间。调查显示,不论女生还是男生都较多选择在20分钟~30分钟之间。
(四)您喜欢在什么时间段参加体育锻炼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喜欢在傍晚16:00~18:00进行体育活动,占总体人数的47.6%。而只有很少的人喜欢在中午时分进行体育活动。从单方面看:女生也喜欢在此时间段参加体育锻炼,占女生总人数的48%,也有占30%的女生喜欢在晚上(18:00~20:00)进行体育活动。而对于男生来说则有所不同,他们更喜欢在早上(6;00~8:00)(占34%)和傍晚(占46.8%)进行体育活动。
(五)对学校体育馆开放情况的了解
只有占9%的同学拥有体育馆入馆证,占91%的同学没有办理入场证,其中女生没有办理的居多(占660%)。只有占35%的同学知道学校体育馆的开放时间,
(六)其他相关调查
*有47%的同学把“没有时间”作为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占36%的同学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一项必修课程,但是有占41%的女生不这么认为。
*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程度,有占5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认为无所谓的占17%。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关于是否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问题的调查中,有占84%的同学没有明确的个人体育锻炼计划。同时有占45%的同学不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一项必修课。在我看来,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否满意在于个人的参与度高不高,参加体育锻炼是提升满意度的最好方法,有计划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仅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还会大大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激烈竞争作好充分的健康准备。
甘肃农业大学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此次测试结果的数据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体育部(XX年),是由校医院和体育部分别对处在19至22岁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安静心率、血压、50米、1000米(女生为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实行了检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检测结果如下:
甘肃农业大学XX年19、20、21、22岁城乡男生平均身高为169.4厘米、体重57.2公斤、胸围85.9厘米、肺活量3987.91毫升、安静心率79.88次/分、血压14.31/9.15千帕、50米8.3秒、1000米253.23秒、立定跳远228.3厘米、引体向上8.53次。城乡女生平均身高160.5厘米、体重50.76公斤、胸围81.67厘米、肺活量2692毫升、安静心率80.99次/分、血压13.87/9.19千帕、50米10.1秒、800米251.6秒、立定跳远163.57厘米、仰卧起坐25.24次。
由此可见,甘肃农业大学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实为农大学生亟待关注的一个问题。
结论报告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出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选择性,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技能,以终生体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努力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与此同时强调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大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重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反应,真正使大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在改善大学生余暇锻炼行为实践中,应重视大学生在锻炼后有愉悦感受,并可将大学生锻炼后的良好心理感受程度作为预测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在指导大学生选择锻炼项目、锻炼内容、锻炼形式、锻炼负荷、锻炼强度等时,应以其能否在锻炼后产生愉悦感受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应引导大学生选择多人参加的集体锻炼形式,促进群体锻炼与锻炼习惯形成的互动,形成良好的锻炼氛围;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总而言之,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欢乐、宽松的具有各取所需的个性化健身课堂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华,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伟大事业。
其次课程学习评价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使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成为激励和促进每个大学生学习锻炼,提高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只有教师参与,同时还要学生进行自我评定与相互评定。教师要积极地组织、科学地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定以及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互相评定,这样可以使学生既能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建议大学体育教学可参考下列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自我评定――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及情意表现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组内互相评定――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及情意表现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教师评定――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目标达成度、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进步幅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再次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运动的能力----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体能和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和经验,具有学习和从事适宜运动的能力;
(2)体育锻炼的能力----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锻炼的需要,能有为自己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安全地从事锻炼的能力;
(3)体育娱乐能力----能在各种场合和条件下运用多种身体练习手段和体育运动项目,与同伴进行愉快的体育娱乐的能力;
(4)体育观察能力----能理性地和愉快地对竞赛和表演进行欣赏,能对有关体育的社会问题进行洞察和分析。
最后还应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是大学体育教学应注重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特别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推动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任重而道远。在今后体育锻炼教学中,我们还应加大的改革力度,使体育教学个性化、多样化,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把增进学生健康,提高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大学体育锻炼的首要任务来抓。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2020年4月19日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调查
调查报告
物流本122班
组长:洪宁 1 02202 组员:王家爱 1 02203
陈妙玲 1 02217 郑仲 1 02221 潘丽思 1 02222 卢芝红 1 02233 韦生标 1 02234
1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我组进行了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经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统计,对当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计策。在此部分中,我还经过直访大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里话,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情况。2 主体。(一)基本情况
本组于4月14日在网上发布调查问卷,4月19日收集86份。调查问卷和随机访问主要从三个层次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进行,第一是来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情况,第二是调查大学生是否会在学习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第三是了解大学生对现阶段普法及提高法律效应的看法。下面就这几点分别叙述。
(二)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程度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调查中有80%的大学生接受过普法教育,了解法律知识的渠道多为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经过学校讲座、老师教育方面较少,可见学校教育机构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不够重视。对大学生认为自身的消费维权意识的调查中发现:61.63%的学生认为自身的维权意识较为一般,男女生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而认为自身维权意识很好的只占9.30%。可见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都意识到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改变现状。
3月15日是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是12月4日,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从这一数据我们不得不为大学生的法律常识感到寒心,同样是朗朗上口的日子却记错了。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三)大学生是否会在学习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
在兼职、网上购物、工作、还借金钱等方面涉及到法律时,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合同、相关的借条都是有必要的。在这一组数据中,我们能够推测出在社会实践中,在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上,一部分大学生还是愿意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
在问到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会怎么做时,52.23%的是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意识到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反之,这就说明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浅淡,36.06%的大学生偏激认为能够暴制暴解决问题。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
(四)大学生对现阶段普法及提高法律效应的看法
图中在问及自己的权利有多大程度被保护,只有17.44%的大学生认为法律越来越公平,40.91%认为官官相护有枪能使鬼推磨,22.73%认为法律根本不会注意弱势群体的权利。可见,大部分人觉得法律仍有不够完善、实用性不强、官僚主义现象严重等问题。在随机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往碰到的事都会有父母出面解决,自己并不过分。另外是,如果一些侵权行为还在能够容忍的范围内,就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且很多学生认为现在的投诉程序过于复杂,处理的时间长,这也是在遇到权利受到侵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犯时不会采取维权措施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下表是大学生认为对法律监督比较有效的途径:
“法律在执行过程是更加透明,让公众参与进来”及“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较多人选择,由此我们给于执法部门一定的建议,应该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让立法、维法、执法透明化和公众化,严抓官僚主义,严惩腐败现象,还民众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3 结尾。
我们能够总结一下几点: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等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另外,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浅薄,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被她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当前大学生在违法犯罪面前,没有足够的胆识和法律意识,缺乏正义感。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大多仅限于课堂上老师的教导,而不主动学习法律法规。
总之,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完全彻底的建立起来。可是,众所都知,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也是维护正当利益的利器,只有充分了解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法律、运用法律,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因此,我们进行了以大学生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希望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增强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附件:电子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网址:
2020年4月19日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共19篇)
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有关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职业素养是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前提;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职业素养是选聘人才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大学生应该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对我们就业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为此我们班分小组对社会企事业单位作了一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调查报告”,我们对此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和岗位对人才(特别是我们大学生的)素质的要求,以便我们经后能有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有目的性的提升自己某个或者某几个方面的技能、素质。以便经后能更容易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下)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更好的为公司、企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小组讨论等形式调查,在公司领导及员工中采取面对面的交谈方式,且员工和领导所问的问题一样,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问题又有所变化。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月3日
四、调查对象:
避风塘广缘店、贵人鸟(中心广场)专卖店(服务性行业)
五、调查对象的选择:
抽样方法
六、调查内容:
我们通过对这两家公司单位的调查和访谈,发现了社会、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和期望,并对我们提出了很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在此我们调查发现社会:
1、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工作经验、对工作条件要求过高,加上最近的金融危机等。
2、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什么最重要:学历、职业素质、工作经验。
3、高校毕业生目前最欠缺的素质: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
4、公司最看重人才的哪些品质: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5、贵单位(公司)觉得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有哪些:身体、心理、政治、思想、道德、专业、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
6、贵单位(公司)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时间观念不强,迟到、早退,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够,解决问题能力不够,开拓创新能力不足,独立性欠缺、依赖性很大,没有工作状态、做事非常散漫。
7、贵单位认为高校毕业生哪方面的能力最需要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求职心态,团队精神,职业素质等。
企业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企业对我们大学生有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和期望能够给我们大学生穿梭在招聘市场上的忙碌身影带来前行的方向;将会给在大学里茫然无措的我们带来学习的动力!
通过我们这次的调查访问,我们更充实的了解了我们求职的经验,更加的深化了我们对大学生职业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以以下的更高的职业素质来要求自己。
改变过去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放低我们所看重的就业条件,注重自身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学校实习期间至勤多动,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求学期间在不影响自身学习的情况下找份兼职以便更好的适应当今的就业激烈的社会,提高自己在身体、心理、政治、思想、道德、专业、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注重团队意识,加强时间观念意识,改变自己严重的依赖心理,完善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调查结果,我们在职业素质的主要因素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你的兴趣是什么?你曾经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对哪些知识比较有感觉,能够深入发展下去?
2、你的性格适合做什么?不同的工作,适合不同性格的人去做。认清楚自己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你的优势和特长是什么?有哪些拿得出手的能力?对于自己欠缺的能力,应该怎样去做?
4、你性格本身存在哪些弱点需要克服?不要让弱点成为你成长中的绊脚石。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对大学生而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求实奉献,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团结协作”是大学生应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必要前提。
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德,激励人们为实现崇高的道德理想而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成才的信心。
2、职业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在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的指明灯。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好的道德素养,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许多职业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3、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动力。
在现在社会中,就业单位对我们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给我们自身产生了很好的动力,我们要就业,要找一个好的单位,成为一个出色的社会人才,我们就必须把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
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在充分认识人生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专业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自身水平的过程。
现代的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在了解了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后,应结合实际从未来的事业出发,注意培养和形成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多渠道多方式地锤炼自己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就业做铺路石。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以往的“天之骄子”们在沦为“普通劳动力”后不得不试着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以在就业这场没有**却异常惨烈的战争中求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为以后就业工作作好准备,在暑假期间,我们通过就大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的变化作了相关调查。
一、就业观念现状
1、首要目标是实现就业。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不求自己对工作喜不喜欢或对不对口,只要可以实现就业就已经觉得不易了。根据网上社科院的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38%,有35%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27%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从而反映出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7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提问,有5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
2、继续深造,缓解就业压力。当就业成为问题,大多数大学生愿意选择继续深造作为缓兵之计,当前本科生的毕业人数在逐年成倍数的增加,大家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加大,而很多希望得到“热门职业”的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高人一筹的资本,加入到报考研究生的队伍。在调查中,有38。46%的人选择毕业后报考研究生,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2—3年,也就是他们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到就业市场中;如果没有如愿考上,就意味着要以求职经验上的劣势加入到就业大*中来。
3、先就业再择业,也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就业。有一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一些则是因为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并不会因此而产生自卑观念,反而会因为经验的增加而感到含金量增多。
4、就业途径多样化:通过报纸广告应征、网上求职。通过报纸广告应征是目前求职的主要途径,成功的概率约为50%以上。根据在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有近2%的人则是通过网上求职成功就业,但是就目前来讲,网上择业对于大部分的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还不能大规模地推广,尚有一些技术、设备条件和信息上的限制。通过人才市场或职业介绍所。调查显示有近20%的成功毕业生是通过人才市场或参加各企、事业单位的供需见面会达成意向、获得职业的。这是一种直接而又便捷的求职途径,15%的人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职业介绍所谋得现有职位,职业介绍所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职位和就业机会。直接与企业联系等非公开就业途径。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推荐、亲朋好友或者家长及社会关系的直接介绍,有的是根据自己的*特点了解到目前需要他们的企业后,直接写信、打电话前去应征,甚至有的是通过直接登门拜访企业的老总或者人事部经理而最终获得工作的。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就业方式及途径外,当前大学生就业还呈现出了择机就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等许多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各种手段和途径被应用到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
目前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众所周知的,那么,现实中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为什么会出这种“就业难,难就业”的情况呢?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存在以下原因:
二、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学生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继续增长。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到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所以根本不能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在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需求量与实际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的增加,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待业毕业生,给就业带来严峻考验。
2.薪水与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平,从而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像*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张;而那些从*校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正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不太一样。所以即使是高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降到800元。但这毕竟只是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3.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4.扎堆现象。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热计算机,土木工程等,不可否认,这些*至今仍然是热门*,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那么社会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地区扎堆现象,像*、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人们认为既然是发达地区,就业岗位自然就多,因此纷纷到这些地方就业。但是人一多,可供企业选择的就多,要求自然就高。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原因,如*别,就资料显示,女*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毕业生就业率低6、4%;还有城乡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三、解决就业难困境,寻找应当策略
事实情况如此,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那么,又该如何着手解决这种困难,不让大学生面临“毕业=失业”的问题呢。一是大学生自身的转变,二是外界(包括学校、社会的态度方式的转变、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大学生自我心理的转变。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过分强调*对口,学以致用,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仅仅是就业心理转化是远远不够的,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灵活*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是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的转变,实施一系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措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目前,学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担负主要的指导服务工作。以法学*为例来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指导活动。我们认为学校应该结合上述几点来增加我校法学*同学的就业竞争力:
1、在低年级学生中主要开展了学习交流会,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基地的,组织制定大学学习规划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要注意的是,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大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2、在二、三年级学生中除了加强对*基地的参观和实习外,还应该进行考研动员,开设了四,六级英语,考研辅导班,同时,结合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考级考*,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通过这些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情感和*素养。
3、对法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主要进行技能培训,如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训,计算机*作的培训,以及面试的有关技巧和礼仪培训。举办就业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就业。请往届毕业生与同学座谈,请有关单位的领导宣传就业政策,请心理专家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使学生可以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正视现实,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多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编辑就业指导报,制作就业信息网,以及学校向一些用人单位的整体宣传工作,为学生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方便快捷的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4、重点加法学*强职业化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为法学*学生提供更多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地方见习或实习的机会。并且这种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大四实习阶段,而是应该从大一结束了基础课程转而进行*课程学习后就开始的。在初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诸如旁听审判的活动,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更多的职业化培训。
再次就是国家和社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并有所思考,做出相应的改变。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社会共同努力,首先,*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既有利于提高j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是只关乎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靠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就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自身的不足,加强专项技能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将顺利度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经历风雨,目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让大学生的头脑清醒,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外界的改变只是提供一个更好的竞争环境,更多的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去做。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而还有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25.7%的人会坚决反对,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47.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是否
乱吐痰27.7%72.3%
乱穿马路73.3%26.7%
乱扔垃圾61.5%38.5%
随口说粗话、脏话55.9%44.1%
作弊41.8%58.2%
说谎42.3%57.7%
抄袭50.9%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你对考试作弊持何种态度?是否
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30.2%69.8%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38.0%62.0%
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28.0%72.0%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30.5%69.5%
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11.8%88.2%
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16.6%83.4%
其他5.8%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是否
图方便51.1%48.9%
不那么讲究44.6%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35.8%64.2%
习惯成自然50.1%49.9%
社会风气造成69.0%31.0%
个人意识太差55.2%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32.5%67.5%
人性本恶13.4%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学校作为教授知识的场所,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果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危害。
三.扩展到更大的层面,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居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如何改善这个社会大环境?说到底还是需要从小处做起。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信通过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落实,国家对道德工作和谐社会的大力关注。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大学生法律知识调查报告
摘要: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调查
法律是维护我们正当权利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如何?笔者带着这些疑问对湛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0-12-1我们对天津理工大学工商系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学生,调查方式是无记名调查,人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方式和结果
问卷结果如下:
(1)你生长在()
A、农村 74%B、城市19%C、农村、城市兼有7%
(2)在你的所有经历中,曾经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A、有 25%B、没有75%
从以上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没有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正当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没有通过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这一问题更明显地体现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这一群体.
(3)你能否区分违法和犯罪?()
A、能 23%B、不一定能31%C、分不清0D、大部分情况能56%
(4)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有了法律知识但联系实际就不会用31%
B、法律知识不足 42%
C、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7%
(5)你是否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会,经常11%B、偶尔63%C、一不小心会听说些 22%D、不会,没那精力3%
只有11%的大学生经常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3%的大学生根本不会去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为法律离自己很远,可懂可不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6)你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是多久吗?()
A、三个月 22%B、六个月48%C、一年30%
这一选项的结果让我们知道还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时间.可见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并不多.
(7)你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22%
B、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13.48%
C、一般吧,我基本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30%
D、没觉得有作用0
从中我们发现只有22%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很重要,并主动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还有13.48%的大学生认为法律比较重要,但只是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而30%的大学生不会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反映了虽然我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法律意识淡薄.
(8)超市的人员要求你被搜身,你会怎样做?()
A、拒绝80%B、如果对方态度强硬就只好接受 0C、完全接受20%
(9)假如你亲人欠基金会的钱没能力还偿,基金会连同民政局来把你亲人抓去关起来,说要拿钱来还才放人,你会怎么做?()
A、吞声忍气,凑钱去把人领回来7%B、到民政局去理论,要求放人 15%C、去求基金会的人 0D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你亲人的人身自由权78%
(10)当你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或者是工作时,你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
A、有67%B、没有33%
通过调查,我们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从(8)、(9)、(10)的结果可以发现:还有少部分大学生不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动性
根据调查了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认为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法律知识.而且,法律知识又是那么的枯燥,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是要求考试过关就行了.逐渐形成不良的风气,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大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2)缺乏远见性
"人无远虑,必有后忧."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那么,即使是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也不懂如何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根据调查,很多大学生没有这种意识,只是觉得大学的时间很自由,想做些自己喜
欢的事情,不想再像高中那样过.直到毕业后,要签合同、要买房子等,才知道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是那么的好.
(3)缺乏实践性
在调查的过程中,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好象真的离我们很远,我们在课堂学到的知识长时间不用,缺少实践,很快也就忘记了.在我们学校,开设了《法律基础》这门课,详细地讲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理论却没有经实践考验.他们只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却不懂得如何运用,只是流于形式.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
除了法律专业之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可以自由地看自己的喜欢的课外书,只要保持安静也就可以了.也没有向学生讲明白到底法律有多重要,基本按照教学大纲来讲述书本上的知识.老师不够重视,学生也会跟着偷懒.这样大学生学到的法律知识就更少了.
(2)课堂气氛不活跃
法律知识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枯燥,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只是按教学要求讲课,很少和实际结合,以至课堂气氛不活跃.(四)建议
(1)提高认识
学习法律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仰等.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可以打破课堂教学局限,组织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法律的重要性,更能激发学习的欲望.(2)加强学习
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让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律主题活动等,这样效果会比课堂教学好很多.(3)重视实践
学以致用,学到的东西要用实践来检验其是否正确.只有经起检验,才有意义.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加对法律知识的认识.(1)你生长在()
A、农村B、城市C、农村、城市兼有
(2)在你的所有经历中,曾经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A、有B、没有
(3)你能否区分违法和犯罪?()
A、能B、不一定能C、分不清D、大部分情况能
(4)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有了法律知识但联系实际就不会用
B、法律知识不足
C、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5)你是否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会,经常B、偶尔C、一不小心会听说些D、不会,没那精力
(6)你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是多久吗?()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
(7)你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
B、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
C、一般吧,我基本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
D、没觉得有作用0
(8)超市的人员要求你被搜身,你会怎样做?()
A、拒绝B、如果对方态度强硬就只好接受 0C、完全接受
(9)假如你亲人欠基金会的钱没能力还偿,基金会连同民政局来把你亲人抓去关起来,说要拿钱来还才放人,你会怎么做?()
A、吞声忍气,凑钱去把人领回来
B、到民政局去理论,要求放人
C、去求基金会的人
D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你亲人的人身自由权
(10)当你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或者是工作时,你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
A、有B、没有
推荐专题: 关于爱国的演讲稿 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