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语言文字问卷调查报告

2022-12-14 00:38:4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言文字问卷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语言文字问卷调查报告》。

第一篇: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安排我们教学调查的基本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以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还为了巩固汉语言专业的知识,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掌握好语文教学技能,并将所学知识贯穿于实际工作中,所以安排本次调查。

二、调查地点:20xx年5月8日至20xx年6月8日

三、调查过程:

根据本科生调查评估要求采取了分散调查方式。为确保调查时我能按时完成调查任务,该校为我配备了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带领我调查。

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其具体步骤如下:

1、课堂教学:

(1)听课:

怎样才能上好第一节课呢?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感到有很大压力。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在听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指导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听课后我又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教材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从先前的应试教育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的只有一个讯息我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了。

(2)备课:

在备课前,我认真了解了教材,并与指导老师上课内容相联系,按自己的思路写出教案。但自己准备的内容与指导老师的要求经常有出入,所以对教案又作了一定的修改,并做到自己的思路不乱,又能达到课任老师的要求。为了克服上讲台时的紧张,不断的进行试讲。同时在记录本上把自己上课讲的话都写一遍,作足充分的准备。在备课中,我还借鉴了王老师的“读、说、写一体化”教学和任老师的“课堂教学融入课外阅读”试验等。所以我的备课颇具特色,深受学生欢迎。

(3)讲课:

第一次登上了讲台,虽然上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教学,可是课堂上还是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这些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指导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并且指出了

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在紧接下来的同一节内容的课上,我放松心情,及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改进了第一次课的不足。课后,指导老师针对我的上课情况评价说,整体上来说很好,只是与学生的配合还有点不足。在接下来的讲课中,我改正了缺点,上课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也和学生达到了很好的配合,成功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工作。

2、班主任工作: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作为调查班主任,向现任班主任王老师学习班级的管理。实际上调查班主任是调查过程中一个最富有挑战性的职务。第一次站在班里,面对那么多的新面孔,非常紧张。只是粗略的作了自我介绍,但在往后的接触中渐渐地记住了每个学生,以及部分学生的个性特征。

四、调查反馈

对于我的本次调查,该校领导以及指导教师对我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认为我全面完成了各项毕业调查任务,调查时非常认真,并能严格遵守该校的劳动纪律,毕业调查效果很好,业务能力也非常强。

五、调查体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大学习的这三年来,我就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其实通过这近一个月的调查,才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做一位老师的乐趣。通过调查也使我三年的教学理论变成了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回想起调查的这些日子,我最大的体会是做老师易,做好老师难。有人说教师干的是良心活,我看有道理,的确做教师不需太强的办事能力,却是极其精细的活。

对于老师来说,最难得的是愿意深入学生,与学生真心交流。其实,教师和学生本来就是矛盾的统一体,学生本身就对老师存有戒心,然而,孩子是纯洁善良的,我在路上走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向我打招呼,他们是那样活泼和天真。然而由于学习任务重,我也能感觉到他们学得太辛苦,以至于倍感压抑,以上这些是我调查期间对于学生的一点粗浅认识。

那么对于调查期间该如何讲课,我也有一些体会,首先是我应更加了解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以便能更好地把握授课的深度,不能一开始对授课内容的重点就把握不清。其次,在授课技巧方法上我也有所认识,我觉得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讲课中,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歙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应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这样可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次,我发现初一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认知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于是我根据他们的个性和年龄特点,非常注重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从而训练其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既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调查期间,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最令我难以忘怀。首先我从原班主任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确实让我受益很多。另外,我还觉得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组织和约束能力还很差,特别是后进生更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后进生的工作。因为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在我的悉心努力下,班里的几位后进生成绩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应该说在这次调查班主任过程中有很多收获,在工作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懂得了如何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并向班主任老师学习了班级管理等,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没有很好的进入角色,工作经验不足等,这些也是今后学习工作中要克服的。

短短的调查生活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调查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在调查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其实通过调查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问题也有很多,例如在板书设计上有所欠缺,再者,在讲授过程中,措词用语也应当谨慎,在班主任工作中没很好的进入角色等。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也使我了解了老师的酸甜苦辣,更让我了解了老师的伟大,并且在调查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更要在实际中去“教书”。我知道“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这一信念将鼓舞着我不断前!

第二篇:小学生问卷社会调查报告

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主要是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个学段的学生正处在习作的起步阶段,部分学生对习作充满了期待,同时又有部分学生对习作抱有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均应给予正确的习作指导。为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寻求教师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并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依据,我校课题组于20XX年XX月份在部分学生中进行了小学生作文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共27道小题。分别从学生作文课堂、习作爱好、习作习惯、日记、家庭环境等几个方面着手设计,但又各有侧重,较全面地、有层次地针对“起步阶段”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集体开卷式,记名问卷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

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中心学校三年级学生。

(三)现象分析

从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

1、一方面孩子们习作兴趣浓厚,另一方面却无从下笔。

2、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写想象作文。

3、对于写作孩子们都希望能自由拟订题目,写自己喜欢的内容,不限定文体。

(四)出现问题

当前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作文内容十分贫乏,选材面太窄。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学生的生活比较单一,课余生活枯燥乏味。

2、不会选材。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缺少细心观察和体验,更不知如何去选材。

3、学生在写作方法上比较单一,尤其是开头和结尾,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4、作文主次不分,详略不当,混为一体,容易写成“流水账”。

5、多数学生的业余时间以看电视、玩乐为主,阅读时间很少。

6、学生作文基本要求没过关。

7、作文训练年级不衔接。

调查发现,三年级教师大多直接命题给学生写作,要求偏高,而且往往忽视写片断的练习,一下子就要求写短文。于是,年级间衔接坡度较大,出现断裂层。另外,在一、二年级只重视识字练习,忽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8、读写结合不紧密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结果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9、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有些教师不善于作文,造成学生也怕作文,形成恶性循环。不少教师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把范文当作灵丹妙药,离开范文就寸步难行。

10、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

要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也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两周才看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有些教师不及时批改,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结果不重视,很难获得教师和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五)针对学生作文现状,提出以下设想:

1、加强教师新课程理念学习,转变观念。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作文能力,同时学习做人,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2、落实各年级作文教学要求。

教学中,要自觉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强化低年级作文训练的意识,落实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做到有内容,语句通顺、连贯、完整。重视中年级的片断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对照要求,教会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3、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提前起步。

我们要打破从三年级才开始起步的习惯,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作文训练。在强化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在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要求学生把他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印象深刻的、新鲜有趣的人和事用比较流畅的语言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看和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写话时要采用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4、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强化练习意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加大作文的练习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尝试引领学生品读、积累优美文段,学习仿写、创编,既让学生广泛阅读,又使学生汲取美文精华,读以致用,写有所得。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练习,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吸取养料。并定期举办读书会、故事会、课外阅读知识比赛,办好墙报、板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练笔的机会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5、顺应学生心理,开展作文活动。

对于一些学困生,应适当采用作文面改法。然后抽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讲评,在对他们习作中的一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作出总体评价之后,即逐对其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中心不明确、病句、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等,或当面指出,或做上记号,或提出修改意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动笔修改。在面批中,由于采用商量的办法,学生感到这是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使学生自信心增强、劲头足,个个跃跃欲试。修改完毕,学生读着自己亲笔撰写的“佳作”,沉浸在创造的愉悦之中,加上前后对比,能很快地悟出写好作文的方法来,这对于挖掘学生潜质是很有好处的。积极开展作文竞赛,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不断写作的兴趣和愿望。

总之,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重视作文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迈出困境,出现新的局面。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自1958年我国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以来,汉语拼音已经广泛应用于汉语教学、辞书编纂、广播电视及中文信息处理等各个方面,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制定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并于1996年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公布(代号:GB/T16159-1996)。从此,汉语拼音的使用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汉语的拼写由原来的按音节拼写改为分词连写,这样更符合话语自然切分原则,使汉语的拼音书写与汉语实际口语一致起来。但时至今日,虽然《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已经颁布实施了十几年,在使用中仍存在大量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汉语拼音书写的社会调查,涉及到在商标、报头、书刊封面、企事业单位名称、道路标牌、个人名片以及电视台台标和节目名称当中出现的汉语拼音,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希望这一调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人们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正确使用汉语拼音,以保证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顺利进行。

一 调查状况

在我们所调查的几千处汉语拼音中,商品商标392种,其中书写拼音的有128种,书写不规范的63种,占使用拼音的商标总数的49.2%;各类书籍2018种,封面书写拼音的245种,不规范的145种,占59.2%;各类期刊716种,封面使用拼音的190种,不规范的61种,占32.1%;报纸报头、栏目名称67个,使用拼音的60个,不规范的43个,不规范率高达71.7%;电视台栏目名称65个,使用拼音的35个,不规范的30个,不规范率高达85.7%;调查个人名片100张,使用拼音的20张,不规范的14张,不规范率高达70%;济南市某区标牌286个,使用拼音的50个,不规范的23个,占46%;济南市某区地名、街道名36个,全部使用拼音,但无一拼写正确。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1)社会上汉语拼音的使用较少;(2)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十分严重。本文重点分析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一) 出版物、电视、商标中的不规范书写

主要是分写和连写。分写指汉语拼音按音节拼写,连写则是拼音字母一连到底形成长龙式的拼写法。这是两种典型的不规范拼写法。198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及在此前后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规定都要求分词连写,如:《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企业、商店的牌匾、商品包装、广告等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规定》(1992)以及《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1992)等。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分写式和连写式相当普遍,约占不规范书写的60%还多。例如:

1. 分写:

① 书籍封面:《语言学基础理论》(岑运强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拼写成:YU YAN xUE JI CHU LI LUN(竖排)(应为YUYANxUE JINCHU LILUN)

② 期刊封面:《汉语学习》(吉林省延吉市《汉语学习》编辑部主办)拼写成:HAN YU xUE xI(竖排)(应为HANYU xUExI)

③ 报头:《中国改革报》(中国改革报社主办,代号:CN11-0178)拼写成ZHONG GUO GAI GE BAO(应为 ZHONGGUO GAIGE BAO)

④ 电视栏目名称:中央电视台“演艺竞技场”拼写成“YAN YI JING JI CHANG”,“综艺之友”拼写成“ZONG YI ZHI YOU”。

2. 连写:

① 书籍封面:《现代汉语》(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编写组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拼写成xIANDAIHANYU (应为xIANDAI HANYU)

② 期刊封面:《语文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主办)拼成YUWENxUEKAN(应为YUWEN xUEKAN)

《学语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拼成xUEYUWEN(应为xUE YUWEN)

③ 报头:《中华读书报》(CN11-0160)栏目“教育观察”、“成长书架”、“史学专著”等均为拼音连写式。

④ 电视栏目名称: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电视”拼写成“ZHONGGUOYINYUEDIANSHI”

(二) 人名中的不规范拼写:

早在197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公布了《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对人名的拼音书写作了规定;1988年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又重申了姓名写法,规定“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开头字母大写”,非汉语人名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罗马字母(拉丁字母)原文书写,非罗马字母的人名,按该文字的罗马字母转写法拼写。以这两个文件为标准,人名拼音书写也具有了明确的规范。但在我们对个人名片、已知期刊封面及其英文目录中人名的调查中,仍发现许多拼写不规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汉语人名拼写不正确。如:《“哥白尼式”的革命》(徐友渔著,上海三联文库,1994)拼成Ge bai ni shi de ge ming。

2.姓全部大写,名开头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有的名两个字之间有连线。如:《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主办,2000.3)英文目录中“赵金铭”拼成ZHAO Jinming,“”拼成ZHANG Kai。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2000.2封二“孟旭光”拼成MENG xu-guang。

3.姓大写,名全部小写。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2000.2)目录中“吕一燃”拼成“Lu yiran”。

4.有的甚至出现字母书写错误的情况,如:《现代法学》(重庆,2000.4)目录中“文正邦”拼成“WEN Zhen-bang”。

(三) 地名、单位标牌中的不规范拼写

自1984年我国就开始了对地名的汉语拼音书写的规范,颁布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对地名拼写中的“分写连写”、“大小写、隔音、儿化音的书写和移行”以及“起地名作用的建筑游览地、纪念地和企事业单位等名称”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1987年,又发出《关于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和外文的通知》;1988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除重申以上规定外,又规定了非汉语地名的拼写法,使地名的拼写规范更加完善。这些规则至今已颁布了十几年,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仍发现不少问题,除分写和连写现象比较普遍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1.标牌书写中英文混杂。如:“省中医储蓄所”拼写成“SHENGZHONGYISAVINGOFFICE”。

2.邮政式、威妥玛式等旧拼法仍比较常见。如: “北京大学”拼写成“Peking University”,“青岛啤酒”拼写成“TSINGTAO BEER”,“贵州茅台”拼成“KWEICHOW MOUTAI”,“中华”香烟拼成“CHUNGHWA”。

在我们所调查的汉语拼音书写中,还有大小写混杂,漏用隔音符号、移行错误等情况,这些都表明,汉语拼音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是很严重的,甚至许多核心期刊、权威部门都出现类似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本来应该成为汉语拼音书写典范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和《新华字典(汉语拼音版)》(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其封面的汉语拼音也连写成长龙式,与书中规范的拼写十分不协调。这种种情况表明,对汉语拼音书写进行严格的规范势在必行。

二 分析讨论

(一)拼音正词法的意义

“分词连写”的意识在清末切音字运动中就已经呈现,当时称为“一笔连书”。1923年,黎锦熙在《国语月刊》特刊《汉字改革号》上发表长篇论文,明确提出“词类连书”。他对“词类连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强调“词类连书”对汉语拼音文字的重要性,这是分词连写问题第一次得到比较系统的研究,从此对“正词法”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198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近百年来“分词连写”研究的结晶,是《汉语拼音方案》的必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1.从语文教学角度看,实行分词连写,更加符合汉语的语义单位,可以提高认读速度。任何语言都是以词为表意单位的,汉语也是如此。我们平时说话总是先在心中默默分词,说话时自然地按词为单位说出来;实现拼音的分词连写,更加符合话语的自然切分原则,使拼音书写与汉语实际口语一致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将一个个音节转换成词语的过程,大大提高人们的认读速度。同样,任何一种拼音文字都要分词连写,否则会造成认读困难。我们来看下面的英文例子:

①The fish tasted so unpleasant that he threw it away in disgust.

②Thefishtastedsounpleasangtthathethrewitawayindisgust.

两种情况相比,显然①一目了然,意思是“这条鱼非常难吃,他厌恶地把它扔掉。”而②虽然与①构成完全相同,但由于没有分词连写,却让人看不懂。

2.从机器信息处理角度看,第一,利用汉语拼音分词输入,可大大减少同音率。在现代汉语里,词语的音节数目越多,同音的机率就越小;单音节字同音率很高,而双音节、多音节的词同音率则较小。运用多音节化规律,实行以词定字的词式输入,可以大大减少同音选择的机率,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学生”这个词,单独输入“xue”或“sheng”都有许多同音字,需要选择,但按词输入“xuesheng”就不必进行同音选择。第二,以分词连写为依据,可预先做好词语切分,便于机器自动阅读文本。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80年代末制定了《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利用计算机把汉语书面语的词逐个切分出来,大大促进了中文语词处理速度,有利于中文电脑等现代科技的研究和运用。

(二) 出现不规范书写的原因:

汉语拼音正词法既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就应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可是又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无视“正词法”的不规范拼写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传统的“汉字”意识的影响

我国自古重文字而轻语言,有人甚至颠倒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附属于文字。而且我们在书写汉语时,都是将汉字一连串写下来,词与词之间没有距离,这就造成只有字的书写单位而无词这一书写单位的假象,长此以往,这种“字”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周有光先生曾经说过,每个人说话时都有“词感”,即使幼儿也不例外,但学习汉字后,逐渐养成以“字”为单位的阅读习惯,就慢慢将明确的词感压到下意识中去了,认识了字,失去了词,这叫“失词症”。由于传统字意识的影响,书写汉语拼音时,或分写成一段段的,或连写成一长串,这都是失词症的表现。因此从其思想根源来说,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规范地使用汉语拼音,就必须使全民族摆脱“字”意识的束缚,树立正确的“词”意识。

2.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宣传力度不够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实施要在行政手段的保障下才能得以贯彻。但是实际上许多部门并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法规公布以后,在贯彻执行和检查督促方面缺少强有力的措施,以致人们对拼音书写规则不了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书写长期得不到纠正。

3.正词法在学校教育中未受到充分重视

学校是推广普及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主要阵地。但是据我们调查,自1988年以来,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没有讲《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所调查的16种高等学校的现代汉语、语言学教材也大多数没有涉及,只有几种教材讲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如:徐青主编《现代汉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编写组主编的《现代汉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以及彭泽润、李葆嘉主编的《语言文字原理》(岳麓书社,1995.8)。除此之外,美术装潢等专业根本就没开语言学课,更不用说正词法了。

4.对汉语拼音用途的广泛性缺乏认识

汉语拼音是给汉字注音的工具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这是它的基本职能;《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出现以后,汉语拼音进一步发展成为记写汉语的工具,并因此而具有了更加广泛的作用。但社会上大多数人仍将它的功能局限在注音和推普上,仅仅为了设计的美观而任意拼写,忽视了汉语拼音作为记写汉语的工具这一重要用途。

5.文言文与英文旧拼法的干扰

近年来,文体的复古倾向有所抬头,文艺性作品中流行运用较“雅”的文言词和半文不白的表达方式,由于其中有很多单音节词,所以在拼写时只能按音节逐字拼写,造成与口语偏离的倾向;同时,社会上的广告、商标、宣传物上仍有许多旧式拼法的书写形式。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会渐渐习惯,甚至会形成这就是标准拼写法的错误意识。

(三)对策:

针对以上造成不规范的汉语拼音书写的种种原因,我们认为要想尽快消除错误拼写,就应该追根溯源、标本兼治。

首先,要强化政府行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确保《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及其他有关规定的顺利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重申历年来已经公布的各项规定,并批示下属机构尽快纠正不规范的拼音书写。令人鼓舞的是,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法律,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此法重申《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是中国人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通用语言文字法》正文中没有提到汉语拼音正词法,我们建议在以后的实施细则中加入这一部分内容,使汉语拼音书写的规范化得到法律的保障。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汉语拼音书写规范化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是贯彻实施国家语言文字有关规定的基本阵地,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程度。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的某些不完善之处,我们建议高校语言学教材尤其是现代汉语教材中必须要加入正词法的内容。除此之外,应该在基础教育中加入正词法内容,至于是在小学还是中学讲,讲到什么深度,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的连贯性等因素进一步研究,在适当的阶段进行正词法教学,使学生树立起“词”意识。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规范地使用汉语拼音,这是普及正词法的关键一环。

语文规范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如果政府加强管理、学校教育填补空白,使汉语拼音正词法得以普及,就一定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中文信息处理水平,有力地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

[2]《新华字典(汉语拼音版)》,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3]周有光《中国语文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推荐专题: 实习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网 语言文字问卷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