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教学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一)孙老师的设计思想和课后反思
复习《项脊轩志》一文,主要想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识记、理解、运用文言字词;二是分析和借鉴本文透过细节描述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所有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推进的比较良好,感觉还是很好的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其中有两个环节我感觉较为满意:第一个是课内重点文言字词的迁移运用,第二个是鉴赏细节描述手法之前选取《老屋》歌词所做的铺垫。
第一个环节中,我选取的是20__年江苏卷高考题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中的一段文字,语段几乎包含了本节课所强调的所有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课堂上及时地拿来让学生翻译,既突出了检测的针对性,又较好地强化了知识迁移过程中潜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直接体会到了文言文复习和高考之间的必然联系,让他们意识到了平时复习中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性,而课堂上学生头脑中这种意识的产生比老师平日里凭空的说教要强百倍千倍。
《项脊轩志》是作者归有光在经历了无数的人生变故、世事沧桑之后写作的文章,文章虽然感情真挚细腻,细节描述的手法运用的不露痕迹,但是因为语言朴素,叙述平淡,以学生此刻的年龄和人生体验,很难提起深入阅读的精神和兴趣,更不要说体会作者情感的十分之一二,进行手法的分析和挖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截取了水木清华《老屋》中的一段歌词作为之前的铺垫。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歌曲,作者在表达对老屋及屋中人思念的时候,选取了很多寻常生活中看似平淡而又十分完美的镜头和画面,这种方法和《项脊轩志》中采用的叙事抒情的方法极为相似,因而,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们对这样的歌曲也十分喜欢,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起来更是兴趣盎然,极好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致和课堂的气氛。
尽管如此,一堂课讲下来,感觉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手法赏析环节中,因为设计的题目难度偏大,之前的知识补偿做的不够,使得学生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抓不住根本,回答不到点子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链接阅读无法充分展开,写作方法的引导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还有,在驾驭课堂、随时随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使他们时时刻刻专注于课堂资料上,做的也还不够,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努力。
虽然不是什么教学能手的选拔,优质课的评选,甚至因为有懒惰和畏难心理,在刚开始“听将令”,“奉旨”讲课的时候还有点不情愿,但是,当真正应对这件事的时候,我却以十二分的认真投入进去了它。因为,校园不仅仅带给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也给予了我学习的机会,我要好好把握;再有,自己竭尽所能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是自己真正需要克服的地方,而这,就应也正是进步之所在。
(二)组内老师的评价:
xx老师:
1.语言亲切自然,有亲和力。
2.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
3.突出了文言文复习特点,诵读和文言现象落实到位。
4.课堂容量大,学生理解知识多。
5.课堂朴实,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玄虚。
6.注重文本教学,突出了文本与高考的链接。
xx老师:
7.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
8.文言知识归纳全面,重视落实,让学生读文章的时候,每次都有目的有侧重点。
9.注重当堂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落实,讲解细致。
10.关注和高考的链接,关注学生的学以致用。
11.课堂容量很大,资料补充的很多。
12.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xx老师:
13.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让学生没有走神的机会;
13.拓展资料很多,紧密联系高考,又激发学生兴趣;
14.知识点讲解细;
15.注重知识的运用
16.知识落实得好,阅读,圈划,详解,再读,迁移运用,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17.分析细节,有针对性练习
x老师:
18.实在。听孙老师的课,犹如自己就是他的学生,踏实而充实。
19.充实。课堂容量大,学生掌握东西多
20.简单。学生学得简单,老师教的简单,资料掌握的扎实
21.扎实。知识点落实的扎实,课课与高考链接
22.高效。课堂有知识落实有当堂练习,落实得好,联系的实!
xx老师:
23.课堂容量大,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拓展,与高考联系紧密,紧扣考考纲要求。具体而言,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积累很到位。对文章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反复强调并注意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但孙老师在课堂上对文言文的教学不仅仅仅局限于文本的翻译和背诵,还注重挖掘文本内在的价值和写作手法,为学生的写作带给素材,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课堂效率很高。
xx老师:
24.安排得当,由文言文的知识的反复落实到最突出特点的赏析,再到写作的生发。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5.注重落实,如拓展翻译、拓展赏析,对重点反复强化。
26.拓展最值得称道,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对高考的掌握、对高考题目的熟习不是人人都能到达的,且十分精当。
xx老师:
27.环节十分明晰。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
28.课堂容量极大。紧紧围绕目标,夯基础,察学情,重延伸,重思考,倡讨论。
29.课堂语言简练。语言虽然不多,但指示性极强,问题导向明确,点拨干净利落。
30.链接高考实战。课堂针对性强,研究高考透彻,古诗、文言、作文,知识潜力兼顾。
课程标准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第2课。本单元主要讲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是如何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的成功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分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而本节课讲述的正是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一部分的学习,对我国建国后经济建设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形成正确的评价体系。但经济史涉及的专有名词多、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既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专有名词,还要采用一些实例加深学生理解,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掌握国有企业改革。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经济方面的专有名词比较多,初中生不易理解。
教学过程:
邓小平曾8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并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那么中国的1978和1985年发生了什么事,使我们不仅改变了中国,还获得了世界对我们的认可呢?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先来看看1978年的中国,回忆下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
1、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实行改革开放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那么改革前的我国经济状况如何呢?
学生:计划经济,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发言后,让学生读课本39页“相关史实”第一段初步了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然后展示两则材料,由学生进一步总结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教师总结: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实施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降低,消极怠工,致使农业不景气,粮食产量少,人民生活极端贫穷,甚至连吃饱饭都成为了当时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迫在眉睫。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38页两段的内容,并总结出我国改革的目的以及如何开始实施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3.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实施:安徽凤阳小岗村
我国最早开始进行农村改革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8年的安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粮食产量严重减产,而小岗村更是穷的响叮当。小岗村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人均收入不足20元,口粮只有百余斤,有一半多的人在外地讨饭。十年间,小岗村没有向国家交过一粒粮,集体的公共积累只有几间空落落的牛屋和一张犁、一杆秤、一只斗。每年打谷场的磙子一停,社员们只能去要饭。生产队队长严宏昌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让人人都能喝上一碗稀饭。(出处:《中国历史教师用书》八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1978年11月24日的夜晚,小岗村各家的户主秘密开会,全队20户除了有两户仍在江西要饭,其余18户全部到场。我们现在看到的照片就是当时18户经过协商,共同签字画押的“协议”。我们一起看下它的内容,总结下这18户决定了什么?
学生:分田到户。
教师:什么是“户”?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这里指以家庭为单位
教师:再看看这个协议,分到田的农民有什么责任吗?
学生: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
教师:很好,在获得土地的同时,农民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完成粮食任务上缴公粮,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自负盈亏。
教师:我们回忆下,我国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什么?
学生:社会主义公有制
教师:那么分田到户,在当时允许吗?
学生讨论发言:不允许,当时我国的农村还是人民公社,土地和其他的生产资料都是集体的。
教师:对,在当时“分田到户”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贫穷的小岗村已经没有出路了,这是村干部能想到的方法,与其要饭、等国家救济还不如放手一搏,正如这份协议中写到的“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到18岁”。这是朴实的农民为了生存,为了不再忍受饥饿铤而走险,18户农民压上所有的身家性命,按上血手印,分田到户。而这份“沉甸甸”的承载着18户农民所有希望的协议,成为了我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那么“分田到户”的小岗村收成怎么样呢?
之前的小岗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分田到户后,小岗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老老少少每天都忙碌在自己的土地上。
实行“分田到户”后的第一年这个从未向国家交过1斤粮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并还清了20年来的贷款。小岗村人第一次有了粮,有了钱,第一次吃饱了肚子。
随着小岗村的成功,凤阳县各个地方纷纷开始实施“分田到户”,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凤阳县从1978年开始三年不断地增产。而这小岗村18位“敢为天下先”的农民成为改革的真正实践者。在今年12月我国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这18位农民被评为“改革先锋”。
5.发展进程
1978年小岗村的农民为了摆脱贫穷大胆的尝试“分田到户”,如同一声惊雷响彻神州。在中央的肯定和支持下,我国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方案,并推广全国。到1983年改革“遍地开花”,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究竟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呢?
6.定义
“家庭联产”说明了其组织形式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承包”指的是农户与集体达成协议将土地等生产资料进行承包给农户,而“责任制”是指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自负盈亏。
那么我们考虑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土地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农民有了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极大发展。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下,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指出:责——自负盈亏
权——土地的使用权
利——农民的既得利益
正如农民所言:“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仍然公有制,农民获得的只是使用权。
7.深化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农村经济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也使一大批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我们大家熟悉的美的、容声、隆力奇、万家乐等都是乡镇企业的佼佼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幅图表是我国从1976年到1984年粮食产量的数据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国农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粮食实现了出口。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先看课本40页的“材料研读”,研究下当时我国城市存在哪些问题,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学生总结:政企不分、平均主义严重还有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我们来看几个材料,具体了解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这幅图是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的头条,福建五十五位厂长和经理联名写信给省领导,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为什么要用“松绑”一词呢?我们来看材料一,并指出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我们再来看材料二,我们去购物,每样商品都有它的价格,厂家制定价格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价格是根据商品成本、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等因素制定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国的国有企业却是由政府定价,完全忽视市场规律,甚至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的销路完全由政府解决,毫无压力的工厂任务只有一个:完成生产任务。在这样的政策下,企业毫无动力,产品、技术不进行更新换代,企业缺乏活力。
再加上当时的国有企业普遍采取平均主义、“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人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工人毫无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
我们通过对以上几则材料的解读,总结一下:当时城市经济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明确:
政府——政企不分管得多
企业——毫无自主权,在政府这个大伞的庇护下不作为
工人——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积极性,如一潭死水。
正如课本上所说:“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提出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此次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城市。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城市经济体制主要存在着政府、企业和工人之间的一系列问题,那么城市要想发展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政府要放权,企业、工人必须调动起积极性,所以对症下药,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具体如何实施呢?我们先一起读课本的第40页第一、二段,归纳并完成表格。
3.内容
(1)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经济形式。
(2)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效益与职工的收入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样一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一起分析下改革使政府、企业、工人发生了哪些变化?之前存在的问题能解决吗?
政府——政企分开放开了政府的手,放权
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实施企业责任制
工人——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效果如何呢?我们来看个实例: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原名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这是个濒临破产,资不抵债的企业。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这个厂也迎来了一位新厂长——张瑞敏。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此时的海尔职工毫无工作积极性,消极怠工。在改革的推动下,政企分开,企业拥有了自主权;按劳分配更使工人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企业有了活力。而厂长张瑞敏也很抓企业质量,在收到一封群众关于质量的投诉信后,张瑞敏让员工拿着大锤砸掉了有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并提出“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这一锤砸出了海尔职工的质量意识,也使海尔名声鹊起。这把大锤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借着过硬的质量,海尔在激烈的家电竞争中脱颖而出。海尔不仅在中国家电行业,而且走出了国门,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甚至在美国纽约也建起了一幢“海尔大厦”。2016年海尔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18年前三季度海尔的营业额更是高达1381亿元。从海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以及在这四十年中我们取得的巨大成绩。
4.影响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实施,我国城乡经济出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急速上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人均收入等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1985年永载史册的一年,中国城市经济开始了持续发展,中国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这一年,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再次荣登美国《时代》周刊,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中国人的脚步并没有因为这些成就而停止,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家一起读课本40页的最后一段,并回答问题。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进一步明确: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们来解读下定义。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这是前提,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的,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二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性,在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进行,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那么我们来对比下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地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我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该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国有企业加大了改革力度,开始建立股份制、公司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我们一起读课本的41页第一段,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了今天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在世界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2013年11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其封面上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了“中国赢了”!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在封面使用两种文字。
在这期杂志中美国欧亚集团总裁写了一篇名为《中国经济准备好赢得未来》的文章。文章写道:“此时,是中国,而不是美国,已然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大的角色。”“今天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比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更为完备,甚至更可持续。”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题: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及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前导言,并提问学生本节课要讲述的几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课后,能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隋朝大运河、隋朝统一的条件。
难点 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弄清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及相应的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政权分立、民族大融合等内容。这学期一开始,我们将进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的历史。首先学习“第一课隋的统一和大运河”。
(请同学阅读课前导言并思考: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几个问题,读后请学生回答。教师将这几个问题展示在大屏幕上。因为新学期刚刚开学,学生的身心都没有完全集中在教学课堂上。通过这一段讲述,便于集中学生精力,并将知识条理化,使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理解,同时又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为讲述新课做铺垫)隋的统一与大运河:隋的统一
贯通南北的动脉
首先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一、隋朝的统一(板书)
(一)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板书)
(课件出示此表,利于直观教学,能形象地介绍隋朝建立的经过及隋灭陈、统一全国的情况,加深学生对隋统一全国的印象)
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他的女儿是北周的皇后。580年,北周宣帝死,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发动政变,废周静帝而自立,改国号为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年号“开皇”。隋炀帝继位后,以洛阳为东都。请同学在“隋疆域图”中找到长安和洛阳。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隋朝建立时,南方还有陈的存在,国家没有实现统一。那隋朝是如何灭掉陈、实现国家统一的呢?
(二)隋朝的统一:589年(板书)隋朝统一的经过(板书)
对于隋是如何灭掉陈的,我们学习一个成语“瞒天过海”。
(播放“瞒天过海”的历史故事录像。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命王朝,仅存在了37年,但它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朝代。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汉以来持续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为隋唐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通过讲历史故事的这种方式,让学生记住,隋灭陈这一事件特别是隋灭陈的时间,更符合学生的特征,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同时,也为分析隋灭陈及隋统一中国的条件打下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从故事中分析出隋灭陈的条件之一是隋在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上的正确。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历史知识更具逻辑性。这也是在教学中,打破常规即“先讲条件,再讲经过,最后讲影响”的模式,而“先讲经过后讲条件”的原因所在)
隋朝统一的条件(板书)
(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为几条,显示在大屏幕上。这种教学方式,强化了讨论法这一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及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和新旧知识的联系)
隋朝统一的影响(板书)
(1)结束了东汉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在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
(2)国家的统一,为隋唐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由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及教材提供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处理材料的能力,用具体数字说明隋朝的富庶。又通过讲述隋朝的富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大运河的开凿上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隋朝的富庶与大运河的开凿有没有联系,从而转入下一个子目的学习)
二、贯通南北的动脉(板书)
在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之前,提问学生当今世界上有几条著名的运河。
(这样做,能使学生联系到地理课上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与教材的“每课一得”有机地联系起来)
(一)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板书)
(先由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推荐学生代表发言,后由教师归纳显示在大屏幕。这样处理,强化了讨论法在学习中的运用和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板书)
(出示具有动画效果的“隋大运河示意图”)
605―610年,隋炀帝用了36年的时间,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到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请同学们看图回答几个问题:运河分为哪几段?沟通了几大水系?经过了今天的哪些省市?看哪一个组找得最快、最准确。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比赛,使学生在这种近乎游戏的教学方式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把大运河的基本内容归纳为:“54321”五个阿拉伯数字,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开凿四段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邯沟、江南河),共有三个支撑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连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成为一条贯通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
(通过这种形象的记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这也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
(二)隋朝开凿大运河及通航的影响(板书)
(由学生归纳并落实在书上,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上,对于隋朝开凿大运河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有的观点认为,隋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和对高丽进行战争的需要;在开凿大运河过程中,隋朝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有的观点则认为,隋朝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请结合课文中的“想一想”、课后的“材料阅读”及活动建议,以“隋开凿大运河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通过这种作业的布置即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多渠道收集、整合历史信息的方法,培养、提高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最后,出示本课内容的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
五、教案点评:
本篇教学设计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电化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加强协作精神,注意培养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探索式学习方法,是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
1.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
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 学情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1.1 信息的含义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3)依附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如果经过人的思考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5)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这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效用,成历史记录。
(6)真伪性。
5.板书设计
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二、开展活动
三、思考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载体也越来越多,那么信息还可以从哪些载体中获取呢?
6.教学反思
采用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综合应用言语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通过听案例、说想法、看课件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信息特征。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谈起,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效果比较好。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反应热烈,发表了很多意见。课后大部分同学在完成作业时都比较认真,虽然讲得不全面,但培养了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信息意见!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榆社三中 鹿永明
一、案例标题: 《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学科:初中历史
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活动课
二、案例内容: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一)、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进行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活动课让学生深刻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建设成就。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事实,也感受到生活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及改革开放后成就的图片,引出为改革开放喝彩。
②、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纪念改革开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联系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②、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党
和政府的出发点: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
②通过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五)、教法学法①、通过好歌曲导入新课。
②分析归纳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民生的措施。
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六)、媒体选择 :视频、图片等。
(七)、教学程序
1、情景再现: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其他视频、图片引出课题:
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2、教师:出示十七届三中全会图片介绍: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活动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民生”问题措施让学生合作完成: 1.时间:1950-1953年
措施:()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
2..时间:()
措施:三大改造
内容:()
意义:
1958年
4出示练习:综合理解改革的历史作用。
⑴、说出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历史意义。⑵、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5、议一议: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6、课堂总结: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7、教学评价设计 :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学
历
史
教
案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500字)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3000字)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语文教学反思,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误区二:作文--套用模式,写非所想
高中教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的写作也趋向模式化,都想着有好的模式能够给自己带来高分,老师教学过程中也潜意识的传达这一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扩散式思维学科,作文更学要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有调查表明,某班对某一作文题目,大多数同学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格式都一样,都是在遇到某情况后,先作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如何如何,然后再喊几句口号。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套题,程式化,抹杀学生真实感受的现象仍很严重。有些学生经常购买之类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样的作品代替学生的真实感受,形成语文教学长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误区。
要走出这一误区,寻找良好的改革途径,我认为,一定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二是加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讲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欣赏,充分发挥想象,按自己的感悟去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在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之后,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去描述或续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即使是教师分析课文,也一定要确认学生是在主动地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情景,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你的灌输。
误区三:语文作业--"背诵古文"
目前,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经常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向引导错误.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而学生在这样的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背诵,那背诵起来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时候顶多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而考试的时候还有实词虚词的理解,这就有赖于学生平时背诵古文一定要理解,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才可以.
高中语文考试还有很多基础知识的考察,而这些很多都是在现代文中学习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词这一工作.
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误区,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
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应更多的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