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中考前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范文2篇)

2022-12-11 00:43:4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前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范文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前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范文2篇)》。

第一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20xx年的端午节即将来临,首先祝各位家长节日安康。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将在放假前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同时,请您在假期配合学校老师,指导自己的孩子过一个既安全、充实,又有意义的假期。

一、放假时间:6月3日至6月8日放假,共6天。6月8日返校上晚自习。

二、请家长帮助孩子妥善安排作息时间,提倡文明休息、健康娱乐、适度复习,劝导孩子不进入KTV、营业性网吧等不适合中小学生进入的场所。

三、督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指导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活动;指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四、要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家长要对孩子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近期天气开始转热,要严禁孩子私自下水,避免游泳事故的发生。教育孩子如发现其他同学私自外出游泳或到水边游玩,要及时制止,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五,端午节期间的龙舟比赛是万年的传统风俗,很多孩子都会想去看看比赛。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去观看比赛,不得私自或与同龄人结伴去观看。教育孩子要文明观看比赛,不要推挤、追逐,以免跌落水中造成人身伤害。

六、教育孩子要注意交通安全,外出要遵守交通规则;要注意饮食安全,不要随意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

七、教育孩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意识,劝导孩子不要与未成年人结伴外出游玩,不得夜不归宿,出行必须有家长陪同或征得家长同意。孩子外出家长要做到四知道知去处,知归时,知同伴,知活动内容。

八、对孩子加强引导和监护。教育孩子维护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参加赌博、吸毒、偷窃、打架斗殴等,不参与邪教等违法乱纪活动。

九、要注意做好各种传染病等疾病预防。教育孩子要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

十、教育孩子不要玩火,进一步加强对孩子进行森林防火的教育。

以上要求,希望得到您的积极配合,把节假日安全及日常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xxx

20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平安瓯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平安校园”建设是“平安瓯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每一个孩子平安健康成长,敬请各位家长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平安瓯海、平安校园”建设,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教育孩子在家做平安公民

1.培养孩子防拐、防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督促孩子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准时上学、放学,不在途中停留,不要单独在偏僻处,不炫富,以免给歹徒可乘之机。

2.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警察指挥,红灯停、绿灯行,横过马路要左右看,走人行横道。不搭乘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拼装车、报废车、货车、拖拉机、超载车辆和摩的等非法营运车辆。

3.教育孩子不要进入游戏室、网吧、舞厅、KTV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自觉远离“黄、赌、毒”危害。

4.教育孩子不购买非法烟花爆竹,不燃放烟花爆竹。

5.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子女不光顾无证食品摊点,不购买“三无”食品;不扎堆、勤洗手、常通风,防范麻疹等传染病。

6.教育孩子安全常识与技能,熟知常用的应急电话,如:火警119,报警110,医疗急救120,交通事故122。

二、教育孩子在校做平安学生

1.禁止孩子携带具有潜在危险的文具、玩具、刀具到学校,不带火柴、打火机、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提醒孩子不要在楼道上追逐打闹,进行爬树、爬墙等危险性活动,随意触摸电器,防止挤压、踩踏、摔伤、触电等意外事故发生。

3.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同学间发生摩擦要及时报告老师解决,不得用武力私自解决。

4.教育孩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待人,崇尚科学、抵制邪教、拒绝封建迷信,以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逐步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

三、严格自律,发挥家长表率作用

1.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及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

2.举止文明,不参与黄、赌、毒及封建迷信活动,保持高尚情操。

3.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俭,教育子女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4.与人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积极参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关注孩子的平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家校联手,为“平安瓯海、平安校园”建设多做贡献。

推荐专题: 家长会学生发言稿 中考前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