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大全)

2022-12-08 21:55: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大全)》。

第一篇:~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0~3岁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更是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因此,0~3岁早期教育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价值。针对0~3岁婴幼儿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家庭与社会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如何设计与实施亲子课程是很多老师关心和困扰的事情。研究中的亲子园室内的亲子课程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完成,中途会休息15分钟左右。那么,亲子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设计与实施亲子课程呢?

一、亲子课程应该本着指导家长育儿的目的设计课程,在充分了解每个年龄层次的婴幼儿的特点和基本发育水平上设计课程。

做为亲子园老师要掌握0~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只有了解掌握0~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才能确定在什么时期指导家长进行什么样的观察,观察到目的是什么。发现敏感期大出现后,我们就要在最佳时间给予家长最佳指导,使家长对各个时期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心理成长有所了解,从而引导家长创设教育环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2~2.5周岁的宝宝动作发展水平是能双脚交替走楼梯,能手脚基本协调地进行攀爬。我们引导家长注意宝宝的表现,当宝宝有交替走楼梯的愿望时,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创设适宜的环境,不断刺激宝宝走的愿望,让宝宝体验运动的乐趣。攀爬是婴幼儿喜爱的运动,教师设计课程时,根据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设计大动作训练《摘苹果》,利用大型教具攀爬滑梯让宝宝爬过小山去摘苹果,训练宝宝手脚和协调自己身体的能力以及前庭平衡系统,培养婴幼儿的勇气和胆量。所以说只有在对0~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全面掌握的情况下,才能选择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一旦确立,教案的编排也就有了主线,也就使家长明确他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配合我们的工作。

二、环节的设计应体现“亲子”活动的价值。

对0~3岁婴幼儿来说,亲子活动能使其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愉快地学习和交往,从而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学期习惯。亲子活动是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活动。教师选择的内容要能适合家长借鉴,在家里也能开展类似活动,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多创设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机会,让孩子和家长体验与感受亲情,激发家长的责任心。

例如:亲子游戏《小背篓》,根据儿歌内容家长背着宝宝四散走,绕圈走,加快速度走,向前跳,微微弯腰等。音乐游戏《小鱼游》,家长和宝宝面对面站着边唱歌边做小鱼游的动作边向中间走:“小小鱼儿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当唱到:“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好像快乐的小朋友。”家长抱着宝宝的腋下做向上游向下游的动作,再抱着宝宝转一圈。结束时,家长再亲一亲宝宝。亲子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轻松的环境,让他们分享与父母一起玩耍的乐趣,幼儿和父母在快乐的亲子活动中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父母和孩子融为一个不可分离的共同体。活泼有趣的亲子游戏,使家长能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使幼儿和家长感受游戏的愉悦,体验亲子情感,促进亲子沟通。

三、活动设计要兼顾婴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亲子园课程的安排要照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的婴幼儿,因为每个婴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一项活动要有多个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婴幼儿发展水平。

婴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群体婴儿发展的绝对规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尊重每个婴儿个体发展的差异,设计能够促进婴儿个体各领域发展的教学计划,促进婴儿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和发展。对于婴儿个体来讲,自身各个领域的发展有优势、有劣势,在编制个别化教学方案是,要利用各个领域活动的相互渗透和交互作用,采取优势带劣势的原则,促进劣势领域的发展。

亲子园课程的设计是多种教育理念的整合,亲子教师教育能力的整合,各种婴儿教育内容的整合,多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整合,以及教育环境整合的结果。成功的亲子园课程,离不开0~3岁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遵循婴儿身心发展规律,精心策划,系统性强且能满足婴幼儿需要的亲子园课程才是优质的课程,才能保证婴幼儿良好的发展。

第二篇:~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政策及其落实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政策及其落实

一、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政策关注

重视婴幼儿的早期发展,积极开展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后续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 年,教育部等部委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 0 ~6 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重视 0 ~3 岁婴幼儿教育”。这些都表明国家已将 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教育政策的主流,未来 0 ~3 岁婴幼儿教育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对 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显得极为迫切,并有助于了解各省市在落实政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更关系到各地将如何具体建立、完善 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困难,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保证 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二、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政策落实和实践探索

近年来,在早期教育的相关政策下,全国各地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婴幼儿早期教育,这使 0 ~3 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上海等发达城市的研究和工作走在前列,为全国带了一个好头。2002 年至 2005 年,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联合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高校、市妇联、儿保所、各区政府主持建设了“国家级规划课题”《0 ~3 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这在国际上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的是在尊重生命自然成长的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地激发婴幼儿的潜能,优化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在政策法规研究方面,他们研究了市、区 0 ~ 3 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管理体制、教养机构和社区服务网络、专业教师培养和培训,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供调研报告和实践依据,并提出“一级网络,二级管理”的组织管理网络,由政府牵头,联合妇联、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计生委、地区办等相关部门开展婴幼儿早期关心与教育。

国家其他各省市和地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而且,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更加具体,为 0 ~3 岁婴幼儿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指导。

(一)入托婴幼儿早期发展管理模式

杭州萧山区从 2001 年就开始成立课题组,为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而努力,探索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早期教育模式。

同时,课题组还启动了“托幼一体化”工程,使幼儿教育(原为 3 ~ 6 岁儿童)向低龄化(0 ~ 3岁婴幼儿)延伸,并且将这种延伸转变成各幼儿园的自觉行动。通过研究逐渐完善托幼行政管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使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一体化。

综合来说,萧山区的教育模式在运行机制上呈现出内在性: 总体上由教育部门主管,然后调动幼儿园、社区、家庭以及其他教育力量,满足了各自的内在需要。

(二)散居婴幼儿早期发展管理模式

0 ~ 3 岁婴幼儿大部分散居在家中,教育孩子的任务大都由其看护人完成。各地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使 3 岁前婴幼儿教育不再仅仅是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专利,各部门乃至民办机构也开始涉足,大力发展早期幼儿教育事业。目前,开展散居婴幼儿教育的机构类型主要是早期教育中心和社区早教指导站。早期教育中心面向社区 0 ~ 3 岁婴幼儿及其看护人,承担着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教养服务的职能。社区早教指导站由幼儿园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兼职从事 2 ~ 3 岁散居婴幼儿教育,接待社区内 0 ~3 岁婴幼儿来站游戏、交流,接待0 ~ 3 岁婴幼儿看护人来站咨询等。

同时,计生、妇联、卫生、街道等部门以及一些生产、经营婴幼儿生活需求品的企业都在利用各自的优势不定期地开展 0 ~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济发达地区在 0 ~ 3 岁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教育工作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无疑会为其他省市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与工作机制提供借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早期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依托幼儿园和社区提供 0 ~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是发展趋势,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收托 0 ~3 岁婴幼儿的较少,大部分由民办托儿所来负责;而社区又是一种非政府组织,加上我国的社区建设还不够完善和规范,因此,社区的早教指导站有时也只是徒有虚名,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

(二)对民办早教机构的监管和指导严重缺失

为了满足居民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需求,大量的民办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但民办的早教机构基本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目前,我们比较熟悉的早期教育机构品牌大都没有冠上早教的名称,而是以教育咨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的名义出现。这类早教机构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机构,使得早期教育缺乏办学标准,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监督考核无序等问题十分明显。

四、积极推进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一)各级组织和家长要高度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关心和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加强对 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政策倾斜和宏观指导。例如,在杭州萧山区,0 ~ 3 岁婴幼儿教育由原来的妇联管理转为教育局管理后,教育局加大了管理力度,把“托幼一体化”工程列入幼教工作的重点之一。区政府还出台了《萧山区 0~ 3 岁早期教育实施方案》,全面启动 0 岁教育工程,为实施“托幼一体化”教育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组织对 0 ~ 3 岁早期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家长及社会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加强对早期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早期教育工作应该有规范化的管理,各级政府不仅要关心和重视早期教育,还应该推动和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同时,还应明确早期教育的监管主体,确定准入门槛。(文章出自:http://)

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还可以成立监督指导小组,每年根据早教机构及其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随访、抽检和督导。

(三)鼓励多种体制发展早期教育事业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时期,在公办早期教育无法满足 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需求的情况下,国家政策主张依靠社会力量来发展早期教育。

在鼓励多种体制发展早期教育的同时,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欢迎、鼓励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到早期教育当中,同时,也应该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源,加大指导支持和保障监督的力度,使其能更好地发挥早期教育这项社会服务功能,为家长和婴儿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1]来铃娟,陈俐娜. 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推进 0 ~3 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报告[EB/OL].

[2]何媛,郝利鹏. 我国当代 0 ~ 3 岁婴幼儿教育政策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

[3]张明红,左志宏,冀彩虹. 上海市 0 ~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 幼儿教育,2010(Z3).

[4]王颖蕙,曹桂莲. 我国 0 ~ 3 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文献综述[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1).

[5]但菲. 关于 0 ~ 3 岁婴儿教育的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2(3).

第三篇: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方案主体篇

(一)新生儿

1.提供自然睡眠的条件。保持房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面带微笑注视新生儿,经常对新生儿进行肌肤抚触,与其交谈。

3.为新生儿勤洗澡、勤换衣裤和尿布,保持其皮肤清洁和干燥。细心看护,经常对新生儿的皮肤、大小便、脐部、眼睛等进行观察。

4.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让新生儿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适宜距离为15—30厘米。

(二)1-3个月

1、顺应婴幼儿的生理节律,逐步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及时添加生长所需的营养补充剂。

2、在适宜时间内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和户外睡眠,让婴幼儿接触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3、提供便于抓握、带声响、色彩鲜艳、无毒卫生的玩具,帮助婴幼儿练习俯卧抬头、目光追视、抓握、侧翻等动作。

4、经常面对面地和婴幼儿逗引交流,引发其对亲近的人和熟悉的声音产生反应。促使其情绪愉快,培育母婴依恋亲情。

5、悉心辨析哭声,给予积极回应,满足婴幼儿不同需要。

(三)4-6个月

1.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渐养成其自然入睡、有规律睡眠的习惯。

2.按月龄逐步添加辅助食品,逐渐形成定时喂哺的规律。

3.帮助婴幼儿学习翻身和靠坐,练习主动伸手抓握玩具、双手扶奶瓶等动作。

4.提供婴幼儿辨认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人、物和事的机会。

5.帮助婴幼儿学习辨别亲近的人的声音,呼其名字时会转向发声的方向,用“咿呀”声与人交流。

6.引发婴幼儿对熟悉的音乐有愉快的情绪反应。

7.在盥洗中,引导婴幼儿乐意接受洗脸、洗手、洗屁股、洗澡。经常保持其手、脸等处皮肤的清洁干燥。

(四)7-12个月

1.逐步形成婴幼儿定时睡眠(白天3-2次,一昼夜15-13小时)的习惯。

2.逐渐提供各类适宜的食物,让婴幼儿初步适应咀嚼、吞咽固体食品,尝试用杯喝水、用勺喂食。

3.鼓励婴幼儿配合成人为其穿衣、剪指甲、理发和盥洗等活动。引导婴幼儿学习坐盆排便,对大小便的语音信号有反应,帮助其形成一定的排便规律。

4.让婴幼儿练习独坐、爬行、扶站、独立站、扶走,以及捏拿小物件,两手配合倒物等动作。

5.用简单的词和指令刺激婴幼儿用表情、动作、语音等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指认五官等)。

6、引发婴幼儿跟着音乐节律随意摆动身体。

(五)13-18个月

1.停用奶瓶吸吮,提供杯子让婴幼儿喝水(奶),顺利度过离乳期。

2.帮助婴幼儿学习用语言或动作表示大小便。提供适宜的坐盆,使其逐步形成一定的排便规律。

3.提醒婴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擦嘴。吃饭时自己学用小勺进食,形成定时、定位、专心进餐的习惯。

4.提供机会让婴幼儿练习独立行走、下蹲、转弯、扶栏杆上楼梯等。

5.为婴幼儿提供其喜欢的玩具,让其进行摆弄和装扮等活动。

6.鼓励婴幼儿模仿成人的单词或短句,学着称呼人、用单词句表达自己的需求。

7.提供机会让婴幼儿感知生活环境中的花草和树木、人和物,指指认认,初步建立实物和图片、物体和词语之间的联系。

8.帮助婴幼儿充分感受色彩和形状,尝试涂涂画画。

9.引发婴幼儿感受音乐节奏带来的快乐,跟着音乐做动作。

(六)19-24个月

1.让婴幼儿逐步养成睡眠、进餐、盥洗的好习惯,生活有规律。

2.在盥洗时帮助婴幼儿学着使用肥皂、毛巾,学脱鞋子、裤子、袜子和外衣。

3.鼓励婴幼儿养成用餐时吃一口、嚼一口、咽一口和口渴时喝水的习惯。

4.提供机会让婴幼儿练习自如地走、跑,进行举手扔球、玩叠高积木、串大珠子等游戏,并学着收放玩具。

5.鼓励婴幼儿辨别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物,让其对物体的形状、冷热、大小、颜色、软硬等差别明显的特征有充分的感知体验。

6.鼓励婴幼儿学用简单句(双词句)表达自己的需求,说出自己的名字,提供机会多进行亲子阅读、听故事、学念儿歌。

7.提醒婴幼儿与人打招呼,学着在和同伴一起玩耍、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8.引导婴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跟唱简单的歌曲,用各种材料涂涂画画。

(七)25-36个月

1.养成婴幼儿按时上床、安静入睡、醒后不影响别人的睡眠习惯。

2.鼓励婴幼儿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愿意吃各种食物,自主地用杯喝水(奶)。

3.提供婴幼儿模仿成人做事的机会,帮助其学习自己穿脱衣裤、鞋袜,自己洗手擦脸,主动如厕。

4.让婴幼儿有练习钻爬、上下楼梯和走小斜坡的机会,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5.让婴幼儿操作摆弄积木、珠子、纸、橡皮泥等玩具,提高其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

6.提供感知常见动植物和简单数字的机会,帮助婴幼儿觉察指认颜色、形状、时间(昼夜)、空间(上下、内外)等明显的差异。引导其开始了解人、物、事之间的简单关系。

7.鼓励婴幼儿学用普通话大胆表达自己的需求,理解并乐意执行成人简单的语言指令。

8.提供图画书,培养婴幼儿阅读的兴趣,学习讲述简单的事情和学讲故事、念儿歌。

9.帮助婴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愿意亲近老师和同伴。引导其学习对人有礼貌,不影响别人的活动。

10.引导婴幼儿跟着音乐唱唱跳跳,用声音、动作、涂画、粘贴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推荐专题: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