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高血压护理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2022-12-05 01:22:2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血压护理心得体会(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血压护理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第一篇:冠心病的护理心得体会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复发率与患者的行为类型、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且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趋势,当患者面对住院环境等应激时,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量对其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因此,精心合理的心理护理可影响和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现将我院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宁夏第四人民医院综合科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内科学制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60~78岁。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从患者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经济条件、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针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角色行为、个生倾向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潜在的或现存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性及应对的心理护理(一般心理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

2 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2.1 一般心理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患者共同存在的一般心理特点有:恐惧、焦虑、悲观、否认、绝望、孤独、抑郁等。有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较多,焦虑尤为突出,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

2.2 护理对策

2.2.1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心态,周到、细致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达成共同促进康复的默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 从服务质量入手,经常与患者进行心理上沟通,并从生活上照顾他们,比如亲自给患者打开水喂饭,尽量满足他们生活上及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2.3 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嘱其进食易消化、高纤维、优质蛋白的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这些都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基础。

3 特殊情况下的心理问题及个性化心理护理

3.1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各种认知能力渐衰退,体力、精力下降,活动受限,动作反应迟缓。如在更年期,男女两性心理上均有如下特点:易焦虑、抑郁、固执、情绪波动大,情绪反应强烈等;男女性别不同,其心理特征也有差异。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了解两性在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3.2 不同角色行为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患者住院后,要承担患者角色,原有的健康人角色可能暂时或长久的丧失,有的老年患者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主要表现为角色强化和角色淡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角色训练、帮助其协调不同的角色行为,使他们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及角色适应。

3.3 不同个性倾向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患者住院后,个体需求受阻,生活环境改变,兴趣、爱好被迫放弃,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个性倾向及其特点,根据不同患者的个性倾向性协调好彼此的兴趣、爱好、习惯等,使其相互适应。

3.4 不同治疗时期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疾病急性期存在恐惧、多疑、敏感、急躁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同情、关怀和安慰患者,从而消除其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给患者以安全感;在患者冠心病的恢复期,要了解患者期盼快点康复又担心疾病复发的矛盾心理,讲解导致冠心病复发的诱因及发病后院外自救的方法等,教给患者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担心和顾虑。

4 体会

在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心理护理的力度。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的患者,根据不同的因素分析他们不同的心理问题,从而提出一般的心理护理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使96例患者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克服不良心理反应,积极配合治疗,6例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使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

第二篇:老年人护理员心得体会

糖尿病肾病是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疾病了,在患上了糖尿病肾病的时候,不好好护理的话,患者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在生活中要引起重视才行,找到合适的护理办法,家属要多掌握一些护理的方法,这样患者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一、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糖尿病肾病护理方法是什么?提供一个安静没有感染的休养环境。

2.传统的中医方法,虽然在降糖方面效果会慢一些,但其在并发症治疗方面小有成就,目前应用较广的药物有恒济悦泰胶囊等,患者应该及时配合一定的治疗方案,治疗及其预后。

3.轻病人注意劳逸结合,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对水肿明显,血压较高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强调卧床休息,按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级别。

4.糖尿病肾病护理方法是什么?监测体重,每日2次,每次在固定时间穿着相同衣服测量。

5.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

6.糖尿病肾病护理方法是什么?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

7.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水肿、尿量、尿检结果及肾功能变化:如有少尿、水肿、高血压、应及时报告主管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

8.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注意高血压脑病、心功能不全的先兆症状。

9.糖尿病肾病护理方法是什么?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升高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0.糖尿病肾病护理方法是什么?指导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根据血糖、尿糖计算胰岛素的剂量。

二、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一: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口服降糖药只能选用糖适平,拜糖平或用胰岛素治疗。如已进入尿毒症期,不能再用口服降糖药。由于肾糖阈发生变化,不能用测尿糖来观察病情。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二:严格控制血压

将会对改善肾功能有帮助。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降压药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洛汀新等或钙离子拮抗剂,心痛定等。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三:限制蛋白摄入

按0.6~0.8克/公斤标准进低蛋白饮食。以摄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盐的摄入控制在5克/日以下。浮肿时盐限制更要严格而且还要限饮水量。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四:中医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对肾脏病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可用辨证施治,对糖尿病肾病治疗起到积极作用。但进入尿毒症期,也要慎用。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五: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当已进入尿毒症期,除了以上治疗外,还要选择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以便把血液中的废物排出体外。如果有条件进行肾移植,恢复程度和生存时间都会明显提高。

三、老年人糖尿病肾病三级预防介绍

一级预防:患者一经诊断为糖尿病或发现糖耐量减低(IGT),就应积极治疗,纠正体内IGT状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二级预防:糖 尿病病人定期作尿白蛋白、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眼底检标查,特别是尿白蛋白检查,有利于尽早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得以诊断。 DN早期出现的微量白蛋白尿经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是可以逆转的。该阶段的治疗干预可以减少和延缓大量蛋白尿的发生。早期积极控制血糖,可使肾脏肥大恢复和 升高的GFR降至正常;对于糖尿病肾病Ⅲ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可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减少尿白 蛋白。

三级预防: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为肾脏不可逆的标志。但控制糖代谢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的合并症(如心血管、神经、视网膜病变和感染),可能在某种程度对减缓慢肾脏病变发展进度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四、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五个分期症状

Ⅰ期:以 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轻度增大为特征。表现为GFR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血浆流量增加和毛细血管内压增高等血流动力学变化。GFR升高25%~40%,可 达150ml/min,肾脏体积增加25%左右,但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上的改变,亦无任何临床症状。目前一般的临床诊断方法无法发现,为糖尿病初期。

Ⅱ期:休息无尿蛋白排量增多。运动激发后,可出现尿蛋白排量增高。该期肾小球开始出现结构性损害,但系可逆性。在此期GFR可能更高,可超过150ml/min,部分患者血压开始从原有基础升高。在此期如能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Ⅲ期:表 现为持续性尿白蛋白排量(UAE)增高(20~200μg/min),为高度选择性蛋白尿,称为早期肾病,也即通常所指的早期DN。在该期GFR逐渐恢复 至大致正常水平,血压可略增高,但未达高血压水平。 早期DN中GFR与血浆流量的增加与血糖控制状态有一定关系,血糖控制后两者可下降。有人发现给予高蛋白饮食,GFR可增高,但限制蛋白质饮食后,GFR 可降低。

Ⅳ期:即临床肾病期。在尿微量白蛋白等早期诊断指标应用前,临床上诊断的DN多为此期。该期特点为出现进行性增加的临床非选择性蛋白尿,GFR逐步下降。组织病理学改变逐步发展为肾小球硬化。

Ⅴ期:尿毒症期。糖尿病临床蛋白尿期进一步发展,则肾功能逐渐减退,直至进入终末期即尿毒症期。此时,肾糖阈常常明显增高而尿糖增多不明显,肾脏毁损时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有多系统累及,各系统病变的严重可以不同。 DN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其他肾脏病所致的尿毒症相似。

第三篇:老年人护理员心得体会

什么时候该吸痰

对于危重、昏迷及神志不清、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来说,因咳嗽无力或咳嗽发射迟钝,以致痰液不能咳出而阻塞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及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从而挽救病人的生命。

紧急情况如何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注射器吸痰及口对口吸痰。前者用50~100ml注射器连接导管进行抽吸;后者由操作者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后仰并捏住病人鼻孔,口对口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症状。

吸痰装置种类和用法

吸痰装置有中心吸引器和电动吸引器两种,它们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电动吸引器吸痰方法(中心吸引器吸痰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并解释。

2.检查吸引器性能,正确连接,调节负压40.0~53.3KPa,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3.将病人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者可用张口器或压舌板帮助张口。

4.护士一手将导管末端(连接玻璃接管处)折叠,以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损伤,另一只手用无菌钳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

吸痰时动作轻稳,左右旋转,上下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导管退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防止导管被痰液阻塞。

5.口腔吸痰困难者,可由鼻腔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按无菌操作由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

6.病人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超声雾化吸入、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7.吸痰过程中,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量以及粘稠度等,做好记录。

8.吸痰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痰导管重新消毒或统一处理,将吸痰玻璃接管插入消毒液试管中浸泡。

第四篇:老年人护理员心得体会

经调查发现,近年来,由于受到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的影响,导致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均呈现较大的改变,进一步致使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对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效果进行探究,本组抽取了120例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本组高血压患者均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关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同时将精神病及其他器质性病症逐一排除。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6±2.1)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8±2.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及护理方法,包括降压药物的给予,如利尿药及P-受体阻滞剂等,同时做好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监测工作,了解患者病情。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做好相关健康宣教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健康知识传授工作,使患者能够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以此使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得到有效强化。

(2)饮食结构的改善。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高血压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所以需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改善。指导患者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忌烟酒,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少食多餐等。

(3)心理护理。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及害怕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积极解答患者心里的疑惑,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举例遵医嘱疗效理想的病例,以此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

(4)运动护理。需根据患者体质及病症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以此增强体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及放松训练等,合理安排患者每次运动时间,将有氧运动作为主要运动,以此为中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依据。

1.3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统计方法采用J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合理性及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基础性疾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涵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年龄因素等。在临床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高血压,另一类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早期临床症状不具明显性,仅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有血压上升现象发生。在病程的延长下,各类临床症状越来越明显,同时血压上升程度也随之增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肢体麻木、头痛及呕吐等。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降压药治疗,比如利尿药及P-受体阻滞剂等,同时还包括一些常规治疗方法,如改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张琴芬等经研宄表明,对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各方面情况得到有效改善。鉴于此,本组抽取了12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宄对象,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合理性及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应用常规药物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着,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提高服药依从性及饮食合理性,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第五篇:冠心病的护理心得体会

一、预防

1、多食用糙米,或添加硫胺素的大米。

2、避免过量摄入含碳酸盐的饮料,且不宜在夏季从事剧烈活动。

3、避免长期使用利尿药治疗。

4、采用烘烤或煮沸方式处理含硫胺素酶的食品,如蟹和鱼类。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脚气病性心脏病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脚气病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脚气病性心脏病的常见护理措施。

心脏病常见护理方法:

一、护理

1、对于疾病,其实只要我们都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我们的侵害还是比较少的,加强体育锻炼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气功、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可根据自身病情、体质等情况选择

2、平时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这样对自身是很积极意义的,认识自我,量力而行,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养鸟、垂钓、听音乐等。只要出现疲劳惑,我们都应该中止活动,立即休息。过度劳累使身心受到损害,心肌耗氧量增加,极易诱发心力衰竭。

3、据了解,平时多吃橘子可以促进微血管的调节代谢,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有益处。因为橘子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营养也十分丰富。每天一个橘子,心血管疾病也会远离你。

4、还有就是平时做运动的量不要太大,感觉症状复发,就要停止继续运动了,还有情绪对本病的影响很大,我们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设法保持良好的睡眠,也可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以转移注意力。

第六篇:老年人护理员心得体会

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黄昏心理

因丧偶、子女离家工作或自身疾病等,老年人心理会感觉生活失去意义,对未来丧失信心,对任何人或事都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焦虑紧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孤独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随着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减少,容易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若子女远走高飞或另立门户,老年人独居“空巢”,极易产生孤独、被遗弃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顺,不关心,不注重与老人交往,也会使老人感到孤独。此外,若老伴病逝,时间一长则容易产生“与世隔绝”、“孤立无援”的心境,会出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

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

老年人由于脑组织萎缩,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造成与家人及周围人沟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老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第一,培养爱好,积极与外界联系。高学历的老年人在退休前就需要思考退休后的安排问题,培养一些有益健康的嗜好。适宜老年人兴趣爱好的活动有很多,如练习书法、钓鱼、养花、打太极拳等。退休后也要坚持参加社会活动,重新建立人际关系,互相帮助。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理解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保持乐观情绪、好奇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并不愉快,不得不默默地承受着孤独、苦闷、压抑的折磨。很多事情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要学会积极地接受生活中的变化,比如空巢老人,会因为无法依赖子女而伤心难过,可以试着接受和面对这种事实,转而依赖自己和老伴,或其他可以依赖的人。并且坚信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决心理的痛苦。

第三,保持家庭和睦,让老人安享晚年。到了老年,人的希望就会由大变小,家庭关系和谐是老人的最终愿望。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遇事与老人沟通商量,满足老人的愿望。

推荐专题: 教师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高血压护理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