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语言文化生活论文

2022-12-05 01:21:3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言文化生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语言文化生活论文》。

第一篇: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暴秦之后第一个稳定的封建制国家。罗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分裂时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通过拉丁语的发展和同历史时期汉语的发展来解释这两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演变以及语言是如何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一、汉语和拉丁语的几个显着不同

汉语是以汉字为核心的孤立语系。完善的汉字符号系统(书面语言)要比口头语言形成得晚,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通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作用。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开始,虽然汉字被一再简化,但其仍然是象形文字。汉字的构成采用的是笔画,构成方式采用的是以形表意,构成空间是上、下、左、右的方行结构,便于横排也便于竖排。汉字在发音上采用的是单音节,不计音调,基本音节是415个,标准音节(计入声调)1319个,平均每个音节拥有常用汉字20.9个。

拉丁语是曲折语系的代表。曲折语系中的单词大多拥有众多的属格,以表达其语法关系。在音节的组合上,拉丁语多采用双音节,甚至更多,这导致了拉丁语单词的发音种类非常繁多。其出现同音词的概率也远远小于汉语。以和拉丁语近似的英语为例:英语共48个音素,20个元音,28个辅音。如果以3个音节任意组合的话,即20*28*20*28*20*28,答案是惊人的1.75亿种以上组合。这些组合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类交流的需求。正因为在发音上有如此多的组合可供选择,拉丁语才可以对每个单词进行丰富的词形变化,并且赋予他们特殊的发音。在构词上,拉丁语属于拼音文字,通常按照音节来创造字母组合,以形表声,是一套表音文字系统。

汉字和拉丁语在音、形上的两大不同:表意和表音。字母横向构词和笔画方形构词直接影响了汉字和拉丁语的语法构造及表达顺序。

1.在人类的语法构造中,主、谓、宾是最常见的顺序

在语言刚刚产生时,人们首先是将语言运用在对事物的命名上。这些能够直接感受的事物,往往最易表达出来,并被人所感知,而且这些物体都是相对静态的,属性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正如一个孩子牙牙学语时说出来的是爸爸、妈妈等简单相加名词。所以,一开始,名词应该是构成句子的唯一主题。

当名词逐渐增多之后,人们开始慢慢认识到这些名词之间的动态关系。一个名词对另外一个名词的动态影响和改变,就是动词。动词的出现应当晚于名词,起着描述名词间相互关系的作用。当我们想动态地描述麦子时,就会加上“收割”这个词,就成了“麦子收割”,也就构成了宾谓语序。这种顺序是和名词、动词出现的时间顺序一致的。也就是说,大多数语言在诞生之初,语序是比较混乱的,既有符合语言时间发展的宾谓顺序,也有主谓颠倒的顺序。我们可以从一些古文中看到,如“受年商(商受年),今出羌(羌出今)”,主谓颠倒。可以说,符合逻辑关系的主谓顺序只是人们当时混乱表达顺寻中的一种,是语言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并不是所有语言都要朝这个方向演变。主、谓、宾语序有以下特点:

(1)大都是从非主、谓、宾语序中发展而来或者统一而来。

(2)主、谓、宾语序符合表达对象的时间性,与逻辑顺序吻合。

(3)主、谓、宾语序中动词能够起到天然隔字符作用,避免了主、宾、谓,宾、主、谓可能造成的混淆以及宾、谓、主带来的逻辑混乱。

(4)世界上最多人口使用的语言顺序就是主、谓、宾顺序,并且通常这些民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文字。

2.语言的两大不同对语法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主、谓、宾顺序的演变

(1)表音和表意。拉丁语作为一套表音文字,有着更为复杂的语音系统,其数量庞大的音节组合几乎可以做到一词一音。拉丁语可以容纳更多的新词,并允许词语内部发生各种形变及产生各种属格,这使得拉丁语新词出现速度快、词语内部变化复杂、开放性强。就一个单词而言,其形素的变化都可以找到音素与其相对应,不影响人们口头交流,又能使该词语法信息发生改变。汉语内有大量同音字,人们主要是凭借着丰富的语言使用经验对同音字进行瞬间处理。音节组合数量少,意味着汉字本身无法进行属格的变化。随着社会发展,新汉字不断出现,但也不断有旧汉字被淘汰。根据统计,人们生活中常用汉字数在3500个左右。汉字的语音系统无法容忍一个过于庞大的字符系统出现,否则必然影响人们的口头交流。

(2)拼音构词和笔画构词。拉丁语使用的是字母构词,结构简单且遵循读音标准。原始的拉丁字母只含有21个。正常人记字都是从记音开始,再加上拉丁字母又是单一的横向结构,即使拉丁语中单词繁多,单个记忆起来也不困难。汉字采用的是笔画构词,常用笔画7种,变形笔画7种,古人常说练字先练“永”字,因为常用笔画都被囊括其中。然而14种简单的笔画却因为构词中采用的是方块构字,其记忆难度大大增加。如果汉字也像英语一样拥有近万常用词以及各种变格,不仅字的整体结构受到破坏,而且也将变成很难学习的语言。所以,汉字的构词法决定了它无法存在庞大的字符系统。

(3)结构带来效率。通过前述我们已经看到,汉字字符数量远远少于拉丁语,也没有拉丁语中各种属格变化。拉丁语作为一种屈折语系,可以通过音素的变化带来形素的变化,从而带来意素的变化。例如:

这样,拉丁语即使不讲究主谓顺序,通过属格的变化也能使人听得懂、看得明。为了方便人们听和看,汉语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语序固定下来,而主、谓、宾又是最合理的语序,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汉语从甲骨文后语序就迅速定型并沿用至今。

例如:一只狼吃了牧民的羊,如果采用拉丁语表达,狼(单数,主格)一只(单数)羊(复数,宾语)牧民(单数,属格)咬(单数,过去式,谓语)。大脑在处理上述信息时是不存在任何疑问的。因为我们不仅可以从属格来判断他们的位置关系,而且从主谓一致,冠词一致的角度也可以作为逻辑的一种补充。汉语则不行,汉语要借用结构来完成了词语属格的语法功能。

3.音形不同影响汉语和拉丁语意素的表达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汉语:这个女孩爱这些农夫的土地。拉丁语:terra agricolarum amat pulella,pulellaterra=land(单数,宾格),agricolarum=farmer(复数,属格),amat=love(第3人称女性),pulella=girl(单数,主格)。

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的意素比拉丁语多。汉语将拉丁语中大量意素分散于每个字中,单词数量增加,语意成分减少,表达内容更为单一化。拉丁语将大量意素集合于一起,创造出新单词,单词本身包含的信息更丰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仍然是受了发音和字形的影响。如果拉丁语采用汉语,将多达12个符素,而每个符素又不像汉语,仅仅是单音节和方块字,其发音和拼写将变得非常冗长,完全不利于人们的交流,所以包含了复合意思的新单词的出现便不可避免。

汉语受制于音形因素,自身不可能产生过多的字符。为了满足交流,汉字一方面要通过语法结构明确每个词的地位,消除了对属格的依赖。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本民族对世界的观察,确立一些基本意素的汉字形式,再通过对事物共性和特性的把握,不断组合来描述其他事物,减少创造新词的需要。而汉字的音形又恰恰是实现这一结果的必需条件。汉字的特点是简洁、高效、组合性强、逻辑结构明确,但由于同音多、组合性强的特点,也容易产生歧义。

拉丁语得益于其音、形自由度大的优点,个体变化性强,语法意义、指示意义丰富,逻辑句法结构不明显且组合性词少,复合意素词多,信息传达丰富准确,但词汇量大,冗余信息多,相互调用不方便。

二、不同语言类型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两大不同类型的语言从诞生开始,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文化以至于国家制度的建设。乔姆斯基说:“语言是一种社会制度,其特征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构成人类行为、信仰和性情的个人特征决定的,也可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副现象。”洪堡特说:“语言是精神的不由自主流射。”语言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深远的。东、西方人性格的不同,从语言上体现得淋淋尽致,并也深受语言的再造。当人们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或者在内心用语言来编织他们的想法时,他们的思维结构就已经由语法结构决定了。

1.开放性与封闭性

欧洲从希腊开始便属于海上文明,而继承了希腊语并将其发扬光大的罗马人将语言上开放多变的特点带到了生活里。罗马人抓到奴隶后,不是使其世代为奴,而是给予了市民权。罗马拥有奴隶解放制度,就是用钱赎回自由,或在长年辛劳之后给予自由。克利恩制度更是将罗马贵族同被保护的自由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也许常年征战,领土的扩大使得拉丁语不得不吸收大量新词汇,但是这也需要拉丁语本身强大的包容性,社会出现了一个从语言接受到文化接受到阶层接受的过程。而西汉作为一个农耕文明,在赶跑匈奴人以后,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长城保护了我们的文明,却也使我们停止了对外扩张融合的脚步。汉字那稳健不易改变的方块体似乎也潜移默化对我们的心性造成了影响,造就了一个稳重却又显得保守、坚持传统确又有些固执的国家。

2.共和制与王制

拉丁语不重视语序,主、谓要求不严格,人们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民众的领袖观念并不强。相反,从那时起欧洲人的民主要求就很激烈。从希腊神话的多神论与东方神话的一神论就可见端倪。罗马进入了共和制后,王的位置由执政官代替,虽然可以连选连任,但每届任期只有短暂的一年。为了防止独裁,每年要选两个执政官共同执政。与此同时又存在着元老院、市民集会,保民官与其相互制约,是一典型的三权分立结构。而国人说话,潜意识里会首先说出主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逻辑结构根深蒂固,建立一个集权制度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3.字形易统一,字音难统一

和中国不同,汉语为表意文字,在秦推行书同文后,发音上的差异不会造成整个语言的分裂,所以即使每个中国人能听懂极少部分的方言,但大家都承认自己说的是汉语,书面语也相同。拉丁语为表音文字,与发音不一致的书面语很难长期留存,即使罗马大力推行拉丁语,但各地语音区别大,拉丁语书写形式难以统一。倘若无法接受拉丁语发音,拉丁语也很难得到真正推广。而人们的口音是很难改变的,这样拉丁语在历史中就逐渐消亡了,只被教会少数人使用,语言的分裂同时会造成政治、文化的分裂。假使罗马人的文字也是表意文字,那么它很可能和汉文明一样延续下来。

三、结论

本文分比较了中古代的汉字与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拉丁语的一些特征及其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及政治文化的影响。语言体系的形成要早于政治体系的形成,语言对人们思维模式的影响很自然地影响到政治体系的构建。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综合体现,语言是其中一部分,但语言也影响了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从语言入手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二篇: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摘 要:迥异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与文化氛围,直接造就了各个民族个性化的语言文化体系,不仅影响到人们之间顺畅的沟通、交流、理解与认知活动;而且还影响到跨语境的语言学习活动。基于此,文章在广泛的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语构、语义与语用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由此深化我们对于中日语言文化之间不同点的认识,为将来的日语学习、日语沟通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中日;语言文化;差异特征

引言

中日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领邦,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紧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联系。然而,两个民族毕竟生活于迥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之中,由此不仅形成了迥异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与风俗习惯;而且也建构起迥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基于此,要想提高对日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我们就必须对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深入、系统的了解,深化对日语个性化特征的认识,据此来指导自己的日语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对日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一、中日语构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汉语属于孤立语,而日语属于粘着语,由此产生了迥异的语言结构与语言形态。前者缺乏词形的变化,并且语句中的词序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十分规整严格,不能够随意变动。词序稍微一变,整个语句的意思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后者则没有内部屈折。一方面其语句意思是否转变取决于变词语素(相当于助动词),每一个变词语素都表达一种语法意义,而且日语中的格助词、副助词、补助助词等等也都发挥着相似的作用;另一方面,日语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各个词汇虽然也遵循着一定的次序,但主要是靠助词以及助动词的粘着来发挥其语法功能,并形成独特的句义内涵。由此看出,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往往对助词(格助词和副助词)、助动词、补助动词的用法产生困惑,究其原因在于粘着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的附属词大都是粘附在实意词的后面,或者是用言的词根上。这与汉语的语构方式、语构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差异,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困难。

二、中日语义文化的差异

中日语义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民族不同的性格特征、迥异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审美心理所带来的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上。另外,汉语中的部分词汇表现出鲜明的情感色彩,而相对应的日语则没有这样的情感思想,比如汉语中的“过分”、“太”之类的词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但相对应的日语则没有贬义。如果按照汉语的使用习惯套入日语中来实用,则可能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造成双方沟通与交流上的障碍。除此之外,日语中也使用到了大量的汉字,然而这些汉字的字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却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与汉语中的字义迥然不同,比如“人参”在汉语中指的是名贵的中药药材,但在日语中则指的是普通的胡萝卜;“爱人”在汉语中表示自己的妻子,但在日语中则相当于“情妇”的意思。因此,相同的字或者是词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意义内涵,由此也造成了日语学习的障碍。

三、中日语用文化的差异

在语言的使用与表达方面,中日民众在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使用习惯与表达方式。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日本人的语言表现》中提到:“日本人喜欢少讲话和少写字,遇到必须讲或者是必须写的时候也尽量简短表达,但只有在寒暄语的表达上,句子长且丰富。”这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钱伯伦的观点不谋而合。钱伯伦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够像日语一样拥有如此之多的寒暄语使用规则和说法。”但中国人的语言表达则相对丰富一些。除此之外,日语的语言文化中具有语用性别的差异,也即是呈现出男性语和女性语之间的差别。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虽然也用男女用语的不同,但不像日语那样强烈和明显。这同样是学生在进行日语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每一种文化环境都会造就风格鲜明的情感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等,而语言作为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一个主要渠道,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表达方式和风格特征。中日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汉语与日语使用方式与使用习惯的方方面面,既有技术性的因素;同时也有更深层次的思维习惯、情感表达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心理方面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在进行日语学习与日语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日语单词、语法、语构与语用的训练活动,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对日本文化、日本思想与日本哲学理念的学习活动,由此深化对日语产生背景与个性特征的了解和认识,指导日语学习与应用活动,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栾凤至,《中日文化中语言概念的异同》[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4)

[2]郭萍,《从中日语言浅析隐喻产生的文化背景》[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

[3]许明玲,《中日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及日语跨文化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

第三篇:语言论文

摘要:

汉语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学在现代社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散文是汉语言文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表达出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但是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并不重视,学习的积极性在不断减弱,尤其是在进行散文赏析的过程中中兴趣减退,这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中的散文赏析教学工作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研究

我国是文化大国,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中国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一味提倡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的发展。我国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更是不如以前,因此对汉语言文学的散文赏析及相关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简介

(一)汉语言文学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在开展相应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教授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基本技能等等。汉语言文学在我国的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以及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培养起文化悬窗方面的专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的整体特色

汉语语言文学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汉语言文学能够传承我国的人文精神,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组成内容。在我国民国时期的一些汉语言文章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通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能够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开阔国民的人文情怀,增强国民的人文素养。

(三)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意境

在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和赏析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意境,作者在进行写作和创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于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古诗是最能够体现汉语言文学意境的文体,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够营造出非常好的意境,让自己的诗歌和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汉语言文学中散文鉴赏及教学现状

(一)汉语言文学散文的鉴赏

我国目前在开展汉语言教学和汉语言鉴赏的过程中,散文鉴赏是十分中重要的内容,在开展汉语言散文鉴赏的过程中,对于现当代散文的鉴赏主要是对白话散文的鉴赏工作。现当代散文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种散文能够在文章中表现音乐层次的美,同时能够营造出美好的意境,。同时,白话散文的叙述内容个别国家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让人们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亲近感,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和理解,达到更高的散文鉴赏水平。

(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教学的缺失

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教学和鉴赏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汉语言文学散文的教学和鉴赏工作。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的汉语言文学散文的教学和鉴赏比例。这就导致我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对于散文的鉴赏和教学工作,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教学风格死板

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散文教学和鉴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和鉴赏风格较为死板,在进行散文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是将散文通读一遍,然后划分出散文的结构,对散文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非常差,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不能够更好地学习单文。目前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热情在不断下降,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体会到散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只是对散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一)改变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风格

要想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的整体水平就要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改变教学的整体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学校做起,要能够在学校建立起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育的组织领导体制,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高校要十分重视对于哈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要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文学散文教学体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进行改革。

(二)丰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和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时代精神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要能够在开展教学工作和鉴赏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让语文的课堂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看一些相关的动画的影像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散文教学内容的了解。同时可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意见,加深对于散文内容和散文意境的了解。

(三)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

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散文的诵读,要能够通过诵读对散文的意境和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对散文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众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一部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风格死板、散文赏析教学缺失、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汉语言文学散文的赏析质量和教学质量,因此应当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过程中拓宽赏析和学习途径、丰富教学和赏析方法、改变教学和赏析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马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5,(02).

第四篇: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摘要:本文从当前大学英语选修课建设亟待规范和创新的实际要求出发,以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理论研究作为依据,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有关指导思想,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选修课中语言文化类课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设计和课程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已经普遍增设了选修课(或称“通选课”)。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们对如何建设科学、规范和有效的选修课体系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有关语言教学研究者们也就此撰写了许多相关研究论述。然而,其中专门针对关于选修课中语言文化类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却并不多见。这使得开展文化类选修课的英语教师在需要完成更高教学任务要求的同时缺乏相关的教学理论的指导。随着英语选修课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一个值得所有大学英语教师思考的课题。

1语言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简介。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特别制定并于2007年进一步修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称《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指导性地将大学英语选修课划分为: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四大类课程,明确了除“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外,大学英语课程还应着重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要求》所建议的大学英语中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是以英语为载体,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实施的文化类选修课程教学,根据各校师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开设,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这类课程尤其“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要求》,2007)。

目前我国各高校已开设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主要涉及:文学诗歌类,如《美国文学赏析》、《英诗鉴赏》;人文历史类,如《西方简史》、《美国文学史》;文化知识类,如《西方礼仪文化》、《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概览》;以及艺术鉴赏类,如《影视作品欣赏》、《艺术鉴赏》等等。

然而,这些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的开展主要还处于开课教师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及特长对所开课程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的阶段,这就使得选修课教学在为大学英语教育注入了“个性化”和“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等特色的同时出现了因教师对课程设计整体把握不同导致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的千差万别。

2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要讨论批判性思维,我们应该首先对西方学术界给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一个简单回顾。就曾对学界纷繁复杂的论述进行了一次梳理,认为常见的与批判性思维紧密相关的还有“批判性分析(criticalanalysis)”、“批判性意识(criticalconsciousness)”、及“批判性自我反思(criticalreflection)”等概念。他认为批判性思维的“批判之力”主要在于思维者接受某种观点或结论时进行评价和辨别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思维者在假设的基础上检验命题,并发现偏见和正确看法、以及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被誉为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的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将批判性思维中的“反思”定义为: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好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其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另一位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Robert・Ennis则在1991年将这一思维形式精炼地表述为:

“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Ennis的定义把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强调“个人判断”及采取的相应的取舍(知识)的“决策”。一个较新的观点来自于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调查研究的说法,认为其目的是探究一种情景、现象、问题或假设,以达到整合所有有效信息并能够有说服力地证明结论或假设。与其他众多从纯思维角度所给的定义不同,Kurfiss把批判性思维比作一种调查研究活动,使批判性思维过程更加易于理解的同时强调了“信息整合的效度”和“说服力”两条标准,而“批判”活动的基础是“有效信息”或“知识”,因此,在大学生日常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批判性思维技术训练并有意识地鼓励其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能逐步提高其整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990年,在美国和加拿大教育界发表的《批判性思维:一份专家一致同意的关于教育评估的目标和指示的声明》将批判性思维认知能力的核心分解分为: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方面,认为其中的“元认知”是一种“自我的、有意识地监控认知行为,以及这些认知行为中所运用的认知手段和所引起的结果,特别是以一种质疑、反省或校正推论或结果的态度来分析、评价自己的推论性判断”。

批判性思维还可被细分为认知技能(cognitive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dispositions),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前者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具体的运作和构成机制,偏重于指导学习中的实际操作;而后者则指思维者个性气质中的一种趋向性,起到主观引导作用。

3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在1998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的第一项议题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这一态度已经被确立成为当今许多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我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只在近三、四年,才有对国外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零星介绍出现”。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谓是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带有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其批判性思维精神;另一方面,在主动的逐步增强的“批判性思维精神”驱使下,学生又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强化其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养以及思辨能力。

下面我们将遵循《课程要求》指出的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大学英语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作一些建设性的讨论。

4文化类选修课中自主学习与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思维过程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或自己的思考方式具有何种趋向性。在英语提高阶段的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理解自己在文化选修课中的“辅助者”角色,力求放弃课堂中的“主角”地位,而仅应为学生规划出学习范围和方向,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利用文化类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或好奇,为学生搭建一个通过自主收索并消化信息的平台。同时,教师应起到科学调动学生自己“计划、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内容的”的主动性,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能动力,树立起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精神的自信心。

5文化类选修课中教学模式设计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中建议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及互联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利用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科学训练。当今社会网络咨询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网络收索到丰富但略嫌庞杂的相关知识。选修课教师可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讨论话题;建议合理的关键词或关键话题的网上搜索;或是推荐一些优秀的原版英文网站或链接地址,并且据此安排相关课堂活动任务,如: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原版英文资料打印出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将其浓缩为简单易懂的PPT文件。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摸索Kurfiss所说的“调查研究”技能,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选择”和“有效整合”。为了在课堂中参与小组讨论或进行上台讲解,学生必须要对应该“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分析、解释、推论、说明或自我校对,以使自己的发言能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6文化类选修课中教学评估方式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课程要求》倡议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估”,其中排列在前两位的“学生自我评估”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估”同样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有效训练和考验。针对这一倡议,教师可以根据“元认知”理论,调动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等认知手段,积极地通过“质疑、反省或校正推论或结果的态度”来分析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观点、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表现。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设计出一套“全面、客观、科学、准确”但又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标准,让学生充分了解应该从那些方面去评价自己和同学,通过反复的相互比较,学生逐渐熟悉了导致“课堂成功表现”的构成因素,因而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策略中的不足,并及时做出“取舍”和改进。

7结语。

在开展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时,大学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言学习自然而有效地融合到其他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主观情绪的调动帮助学生提升其批判性思维精神;通过客观教学手段和评价手段的设计强化训练其批判性思维技能。最终达到使学生能主动地、有意识地调动其批判性思维技能,逐步建立起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稳步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地拓展知识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最终建立其稳定的批判性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模块化和超文本―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2]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与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3]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4.

[4]王祥兵,刘晶。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

[5]武宏志。何谓“批判性思维”[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

[6]朱新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7]Alec,Fisher.CriticalThinking:AnIntroduc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第五篇: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摘要:现今高校的日语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灌溉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满足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未来需要,日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的日语教学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并结合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注重培养学生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日语教学,中日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新型的教学方法

一、当前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应用语言学家,语言教学交际法的创始人之一H.G.威多森就指出,掌握一门语言意味着既掌握其词汇、句法,又会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恰当的应用。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努力与世界接轨,外语凸显的重要性在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进一步加强。由于高科技和国际互联网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意识到,掌握外语不仅是为了考试,而且是进行工作、交流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尤其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外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具备实际运用外语能力更为重要。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现实的要求。

长年以来,学日语的学生学习日语的单纯目的就是为了考级,语言的教和用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高校所开设的日语课程以传统的基础课和听说课为主,由于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用教材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很低。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表现为教师机械地灌输语言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最终的评判标准则是由考试一锤定音,而不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多学生尽管具有极大的词汇量和较高的阅读能力,但不能清楚得进行专业的口语表达和交流。一些最基本的日文写作技能,如求职信、履历表等仍然是让学生难以应对的问题,写学术文章、论文摘要和专业论文就更难上加难了。归纳起来,我认为目前日语教学的问题在于:

(1)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

(2)所选教材内容陈旧过时;

(3)常规课程设置不合理;

(4)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形式的发展。

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毕业以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仅具有好的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听、说、写、译能力是不能胜任的。所以,高校的日语教学的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日语教学应该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新时代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看,高校的日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正如上述所述,教学具有很浓的应试性和短视性,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去实施。结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动盲从;教师疲于应付,教学缺乏创造性,很少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学生缺少最基本的中日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而出现了大量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日语交际“聋哑”学生,学生很难适应新时代国内外交流与交际的需要。

我们只有突破和超越就教育谈教育,就教学论教学的思维模式,把日语教学改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思考,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视以往教学中的得与失,去探索改革的途径,应时而动,才能对改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改革也将具有持久的动力,日语教学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三、通过中日文化教育的渗透,对日语教学进行改革的构想

1、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建构新型的教学方法

多年来,日语教学一直遵循“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言知识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的讲解几乎占去了所有的时间,“填鸭式”、“注入式”的语言知识教学成为其主要特征;而学生接触中日文化知识的机会则很少,学生缺乏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提高。

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是指将中日文化知识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际的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的文化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文化交际活动,使其课堂语言训练和文化交流最大化,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日语学习自信心和日语交际应用能力方面最大限度的受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完全不同于旧有模式中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活动中中日文化知识的组织者,也是学生中日文化知识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激发者和引导者。教师担负着组织课堂中日文化知识教学活动及其正常运行的全方位职能;而学生不但是中日文化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

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课堂活动具有交际性,而交际的主要特征是:实际交流、信息空白、选择和反馈,就是说交流双方在交流中具有一定的信息差,交流是在双方间交换某种彼此需要的信息,交流者有根据实际进行选择的余地,说话人可以通过对方的反馈评价自己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而语言教学中的句型操练和“明知故问”式的问答都不具有真实交际功能。实现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合理选用有关中日文化对比教学的素材,精心设计并且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富有真实交际意义的活动中掌握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中日文化的异同。

2、处理好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的关系,多渠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日语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讲授,轻中日文化知识传播的倾向。这种倾向不符合日语语言学习规律,不利于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其实,传授语言和培养中日文化素养并不矛盾,语言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具体运用于实践,这两者是辨证统一的。掌握语言知识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知识的更好吸收和内化。因此,要学好日语,首先应掌握日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在日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这种坚实的基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既要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又不能只停留在灌输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把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成为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中日文化素养。

外语教学应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除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也要充分利用其他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培养。日语第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有限的语言知识和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播,为学生指出自学语言与文化知识的路子和方法。真正将学到的语言和中日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外语学习的各种有利条件,把中日文化知识的学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场合中去,努力营造一种近乎于母语学习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经常耳濡目染日本文化,并能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和时代性

更新教学内容应以下列几点为取向:

(1)中日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要求;

(2)不仅要注意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且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3)教学内容要多元化,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4)能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相适应,便于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教学内容必须具备趣味性和思想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日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日语教学,应配合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彻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消极学习语言知识的局面,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日语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体验与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和使用日语,切实掌握语言技能。这便是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岩.文化与翻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3).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3 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4 罗传伟.跨文化交际及语言表达表态方式的差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5 何冬梅.浅议中日文化比较法在大学日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外教育研究,2009(2).

6 刘慧.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J].北方经贸,2010(5).

7 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第六篇: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就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进行说明,并就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进行阐释,最后对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够促进当前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和我国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在于:语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认知行为;理解特定语言的语义最为根本的方法在于准确把握“隐喻学”;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化构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在于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采取系统化步骤、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重视人本主义的导向。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可以尝试文化结构功能导向的构建策略、互文性构建策略。

关键词: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构建策略

广义上的茶文化泛指一切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我国,茶文化是一种十分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它深刻地与人们的生活系统结合在一起,扮演着重要的养生功能、尊礼功能、怡情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等。世界上的茶文化版图无论如何变化,中华茶文化是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一脉,在这一点上讲中华茶文化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时期陆羽所写的《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进入到了一个理论化的发展阶段,也将茶文化的技艺层面的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所诞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倡用社会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语言的发展规律,在当前这样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时代我国茶文化理论的体系化构建面临着“现代化”的命题。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方言”,如何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构建发展成为一种可以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的“现代性语言”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基于一种跨文化交际、弘扬中华茶文化、构建新的中华茶文化内涵的使命感,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引入到茶文化理论的现代性的构建中十分有利于我们提升当前的茶文化软实力。

1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典型的系统论下的语言学理论,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MichaelHalliday、JamesMartin、ChristianMatthiessen、BronislawMalinowski等人所创立。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属于一种偏向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流派,提倡采用系统化、结构功能导向、隐喻学等视角来审视特定语言的产生、流变过程。总起来看,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内涵包括这样几点:

1.1语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认知行为

韩礼德等人在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时候,语言学领域最为著名的另一种流派是认知语言学,也被称为社会认知语言学,它认为语言本身不是形式主义语言学讲的那种“客观存在”,而是偏向于一种人的主观认知、人的主观价值判断的能力。受这种理论启发,系统功能语言学更进一步,认为语言本身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特定社会环境、特定语境下人的一种主观感知、主观认知的交际行为。当代语言学家认为“语义”是主观与客观二者的结合,我们在认识语义时不可避免地要对认知主体的主观看法加以探究。因此,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到了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主观看法就构成了一种“背景性知识”―――或者说叫做“系统功能”。

1.2理解特定语言的语义最为根本的方法在于准确把握“隐喻学”

正如系统功能语言学所讲的,由于语言本身更多地是主体主观认知、主观感知的一种交际符号或者说行为方式,而不同语境、不同共同体环境中的人们往往对于特定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态度和立场,这就显示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也就是学者们所讲的“隐喻学”,而此处的“隐喻”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对人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影响,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对此,马力诺夫斯基在调查土著居民语言变迁规律的时候曾经指出,我们如果要充分了解土著人语言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到土著人当时的语境中去寻找答案,这种语言发生的语境就是一种“隐喻”。

1.3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化构建

在语言学上,很多学者对于语言的功能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实证化研究。到了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这里,他们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指的是一种相对抽象化的能力,代表着认知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语言归纳的能力水平;人际功能代表的是主体开展社会交际的一种功能;语篇功能则指向更广泛的信息传播、理论构建、模型构建等内容。因此对于特定的语言符号的构建(比如说茶文化体系的理论化构建)来讲,要采取一种结构功能的系统化步骤进行。

2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茶文化自成体系、自成流派,具有浓厚的东方闲情逸致、宗教哲学色彩,但是在理论构建上相对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引入的东方茶文化只是引入了其物质文化,对于茶文化的精神文化则没有引进,所以在茶文化界一直存在着“西方人只是把茶当成一种饮料”,却“没有把茶当成一种信仰文化”来看待。基于这种现实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因循着一定的步骤将我国传统和当代形成的优秀茶文化总结为一个有机理论体系,来向世界宣讲。对此,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这方面给了我们这样两个启示:

2.1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采取系统化步骤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语言学的时候采用的哲学思维是“系统论思维”,它将语言学划分为“语境”、“语义学”、“词汇语法学”这样三种层次,最抽象的层次是语境的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理论,这种系统化的思维对于我们构建新的茶文化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基于文化层次结构理论还是传统的系统论又或者是任何一种理论,中华茶文化的理论体系构建都要用一种系统化的步骤来进行,实现一种体系化的构建。

2.2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重视人本主义的导向

我国茶文化本身带有明显的世俗主义人本的关怀,无论是茶文化的宗教理念属性还是其物质功效和社会交际上的礼俗要求,带有的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关怀。系统功能语言学尽管属于一种语言理论,但是这种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一样,将人视为是语言的基本目的和价值理性所在,并且“高度重视作为社会个体成员的'人在认知发展和语言交际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和能动作用”。因此,在对待茶文化理论构建过程时,要重视那些茶文化精神所器重的人格修养、君子之风的把握。这一点其实在教育界、语言界都是一种重要的共识性主张,例如说我国当前高校中的德育课程、选修课程等都开始重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借助于各种茶文化的平台和节日来向学生灌输传统社会的一些美德,十分有助于提升人本主义的社会化进程。

3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例举

总览中国传统茶文化理论的构建,无论是茶圣陆羽还是任何其他人所写的茶学专著,都带有明显的碎片化、技艺化的特点,茶文化尽管分散于这些著作或者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但是没有真正上升到一种系统化的理论层面,从而在一个全球化交际的时代也就不能给国内外的受众和茶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一个整体性的中国茶文化感官的机会。对此,可以尝试以下两点策略进行构建:

3.1文化结构功能导向的构建策略

在当代主流的文化管理范畴中,文化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指导理论,并且这种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比如说,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围绕着中华茶文化的结构布局可以整体上分为“形而上层次”、“形而中层次”、“形而下层次”这样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茶文化的精神价值哲学内容、茶文化的交际内容、茶文化的物质内容等。同时基于“功能”的视角,可以尝试结合当前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比如文化创意产业、茶文化旅游产业等)积极拓展茶文化的功能,使其功能从传统的养生保健功能、社会交际功能、人生修养功能、审美功能等拓展到更为丰富的产业经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甚至是教育德化功能、政治外交功能等方面。

3.2互文性构建策略

互文性是当前翻译学术界和语言学术界都广泛关注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特定的语言和理论时,是采取系统化思维、语境化思维的一种策略,将特殊语境中的文字内容进行特殊化理解,但是外在地又结合既有的研究知识和背景知识开展跨文化交际下的比较分析,这就是一种互文性的视阈,也构成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对此,中华茶文化的理论构建应当采取开放性、互文性的思路,将中华茶道与国外一些优秀的茶文化精华(比如说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文化、美国茶文化、印度红茶文化)等开展比较构建;同时,基于我国茶文化内部的地域性和流派性都比较广泛和多元,可以尝试在中华茶文化内部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用内部的互文性和外部的互文性形成一种茶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和谐沟通和语言上的对话。

参考文献

[1]Thies,A.PhaticCommunion&DiscourseMarkers[OL].2005.

[2]王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79.

[3]司显柱,陶阳.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研究十年探索: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2014(5):100.

[4]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化研究的动因及哲学指导思想[J].现代外语(季刊),2012(4):335.

[5]余悦.中国茶文化与上海世博会―――兼论茶文化在公共外交的作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33-135.

推荐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语言文化生活论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