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范文3篇)》。
一、 活动主题:
国学经典与我们同行
二、活动时间:
2015年4月22日
三、地点
2014级统招3班(教室)
四、参与人员:
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老师
五、主持人:
刘静 王倩倩
六、发言人:
田金荣 张梦怡
七、主持稿:
刘静: 尊敬的老师!
王倩倩: 亲爱的同学们!
刘王:大家晚上好!
刘静: 中华文化 源 远 流 长。
王倩倩: 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在我们的心里,生长在我们人生的路上,让我们 一 生 受 用。
刘静: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最高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坚实根基,是中华民族屡经劫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纽带。
王倩倩: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自觉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命。
刘静:.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承祖国文化,诵
读经典活动,让我们认识了《弟子规》。
王倩倩:是的,《弟子规》教我们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
刘静: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大声朗诵一遍《弟子规》 起
弟子规 圣人训~~~
(全文附后)
王倩倩:同学们,中国古典名著博大精深,我们现在诵读的《弟子规》则是古代启蒙教材的经典之作。
刘静:弟子规伴我们同行,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我们心里,生长在我们的精神家园,接下来有请田金荣同学为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弟子规的故事,大家掌声有请。
王倩倩:下面有请李翎蕓等人为大家演唱一首《大中国》,掌声有请。
刘静: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接下来有请张梦怡同学为大家朗诵一篇关于国学文化的知识。
王倩倩:接下来有请常妮为大家演唱一首国歌,大家掌声有请。
王倩倩: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够坚持吸取《弟子规》中的精华部分,牢记于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去思索、慢慢去体会。我相信前辈们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一定会在我们人生旅途的迷茫之时,给我们指引前行的明路!
刘静:国学经典是我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中华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简洁而不简单,寥寥数语却尽现悠长韵味、深远意境,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
王倩倩: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有关国学的文化,老师让同学们写了一封关于国学的信,相信大家也已经更多了解了有关国学的知识,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信放到桌子上,我们来收一下。
刘静: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王倩倩: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刘静:这次我们班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
八、主持人反思: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该从小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终身研读不止。事实上,在新世纪、新阶段,要想真正地振兴国学,就应该夯实基础。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增长关于国学的知识,熟知一些关于国学的文化思想经典,并懂得发挥我们传统文化的优长。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让我们用国学文化照亮未来的行程。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明”和“文化”的概念,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学习文章层进式的议论结构和多种论述方法与说明方法并用的写法。
[学习重点]
理解“文明”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文化系统之间交流和渗透的普遍性,增强在“文明的碰撞”中的认识与“文明的对话”中的自觉性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拿来主义》中我们知道了怎样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同时我们也正不断地感受着外来文化的传入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如何正确理解“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增强在“文明的碰撞”中的认识与“文明的对话”中的自觉性,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文明”与“文化”》。
二、了解作者
陈炎教授,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87年,2000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为中国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由于上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
三、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文明”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2.“文明”与“文化”彼此的关系怎样?
3.为什么文化交流与渗透是普遍的和必然的?我们应取的原则是什么?
4.怎样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渗透?
四、讨论明确
1.《“文明”与“文化”》是一篇学术论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科学论文(简称“社科文”)。
文章的题目是论题,全文的论点是:文明与文化互为里表,文明是内核,文化是表现形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是普遍的,必要的;当今,我们要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间的交流与渗透。
2.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阐述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阐述了两者的联系。
第1段,谈什么是“文明”。作者先给文明下了个定义,从手段、方式、途径和目的等方面对它加以界定。在陈述这个定义之中,强调了作为目的的“基本需要”和“全面发展”两点,并由此转而探究人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作的种种追求,揭示出一切文明所共有的特征和统一的价值标准。
第2段,谈什么是文化。指出文化是实现文明创造中所体现出的特征、风格和样式。
第3段,列举事例,说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
“文明”与“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彼此的关系怎样?一直是学术界纠缠不清的问题。本文作者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从一点到另一点,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文明――内容――统一的价值标准(例:衣料)
文化――形式――多样性(例:服装样式)
第二部分(第4―7段),阐述了文化交流与渗透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应取的原则。
这一部分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谈起,指出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与渗透的两面性:好的一面―一使弱势文化提高文明含量;坏的一面――文化面貌日渐趋同。进而从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中,引出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这一部分的论述,着眼于区别,作者对于文化系统进行分类,先选择了标准,即以强弱来分。再进一步探究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关系,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
第三部分(第8―14段),阐述怎样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渗透。
这一部分论述的中心是怎样进行文明对话的问题。文章先把形成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总的概括出来,再逐一分析。
第9、10两段,着重分析文化系统的要素与功能所起的作用。文化要素――实现文明价值的特殊功能――满足人类群体需要。要素是基本点、出发点,满足需要是归结点。由于生存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人们文化需求会有所差别,文明的功能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第11―14段,分析文化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分别论述了:
1文化要素与结构的关系;
2.从结构角度看,不同文化形式的差异性与其内在价值的一致性;
3.从结构角度看,注意文化要素的“代偿”作用;
4.文化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5.在这一部分论述之中,作者运用了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两大流派的学说,对问题逐一分析,从如何认识问题谈到不这样认识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正反论证,把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讲得比较透彻。
6.本文论述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层进式的,后面的论述以前面的论述为基础,从弄清楚“文明”和“文化”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人手,接下去谈论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作用,再谈了如何改善文明对话。每一部分的关系,是逐层深入。
7.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述方法和说明方法。一是下定义、作解释,比如为文明下的定义就相当周密,由于涉及的方面多,在定义后面又作了剖析。二是举例子,打比方。因为所说的道理比较抽象,作者举了不少富有民俗意味的例子。
8.在语言使用上,体现了学术文体的严密性,同时又注意到深入浅出。作者所运用的学理是属于前沿的,然而并没有简单地搬用,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述。
推荐专题: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