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干部外派挂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干部外派挂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干部外派挂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干部挂职锻炼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缩小不同地区行政管理差距而实施的重要制度。目前,干部挂职锻炼已成为培养党政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为干部管理体制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干部挂职制度在实践中也逐步显露出一些弊端,导致干部挂职制度变形走样。 一、当前干部外派挂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外派挂职干部能珍惜培养锻炼的机会,在挂职期间努力,增长才干,为外派地做出了应有贡献。但部分挂职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外派挂职的意义,表现为以下三种不良类型: 1、盲目型。对派出地而言,一些政府部门无长远规划,无统筹安排,无衡量标准,盲目选派,结果毫无意义。对挂职干部而言,一些人不明白自己挂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明确奋斗方向,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部分外派挂职干部充当不起眼的看客或配角,或有名无实,或有职无权,无法与当地领导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更有甚者,沉醉于游山玩水、交友接待之中,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对接收地而言,一些地方政府只是礼待挂职干部,而引进的挂职人员是否具有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所安排岗位,是否是地方发展所需要人才等等则常常被忽视。
2、功利型。某些外派挂职干部一心想着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政绩,以利于提拔重用,因而目标上急功近利,方法上做表面文章,效率上拖拖拉拉。
3、被动型。外派挂职干部身处异地,往往会囿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和的阶段性,在改革的潮头浪尖上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这种被动型的干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既得不到能力的锻炼,也难有学识水平的提高。
二、干部外派挂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干部外派挂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给我们的组织提出了新的课题。存在上列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1、部分挂职干部自身认识与定位的错误。思想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奋斗目标不明确、价值观念不清晰,是干部外出挂职产生负面现象的内因。部分到基层挂职的干部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实践经验的匮乏,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市场经济和把握复杂形势能力上的缺失,角色定位错误,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系列问题。一些外派挂职干部因环境的差异,包括政治管理理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活背景、领导方法艺术、人际关系往来的变化,显得无所适从、缩手缩脚,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发挥。
2、人才配置上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干部外派挂职涉及人才的配置与培养的统一,绝对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均衡,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和谐。选送单位、地区与接收单位、地区间存在着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如果没有结合干部自身的专业特长,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统筹选派,就不能实现增长干部才干、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双赢互利的目标。
3、挂职管理监督体制的无序与不力。外派挂职干部身份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容易使他们游离于派出地和接收地的纪律约束与考核监督机制之外。因此,逐步规范引导挂职锻炼行为,加强对外派干部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的`监督考察,健全完备的选人管人机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进一步规范干部外派挂职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干部外派挂职呈现出的各种问题,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整治和防范:
1、科学规划,为干部挂职锻炼打造一个好开局。首先,要对派出地和接收地的人力资源现状做可行性分析,了解接收地的优势行业、特色产业和人才类型,选准接收地和职位,使双方各取所需。多种不同实践环境和角色锻炼最有利于干部的成长,各地党委、政府要努力创造和争取多层次、多方面的挂职机会。干部外派挂职要明确挂职重点,因材适用。对缺乏基层经验的同志要下放到基层锻炼,因为基层矛盾集中且无法回避,既要照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有利于锻炼干部的多种才能,培养民本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缺乏全局经验又准备当主帅的干部,要及早放到一定层次的关键岗位,熟悉主要负责人的程序,体会责任的分量,积累全面经验;发展较慢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干部要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先进的领导理念、思维方式、节奏;条件优越的干部要到艰苦地区去磨练意志和韧性;正副职的相互挂职可以使各自更好地体会怎样找准位置,搞好班子的配合,提高整体形象和效能等等。其次,要对外派挂职干部精心选拔、考察、培训,提高外派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强化责任,明确奋斗目标。再次,人才派出要谨慎,要公示招考条件和操作步骤,避免外派干部“滥竽充数”,影响外派干部队伍整体形象。
2、保障有力,为干部挂职锻炼搭建一个好平台。接
收地要为挂职干部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把人才的培养、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确保三项保障到位:一是职位保障。根据干部本身特点、特长及培养方向,大胆使用,安排最合适岗位。争取外派干部进入本地核心决策阶层。二是权力保障。保障挂职干部的职权与职责对等,拓宽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可允许他们参加本地党委常委会、政府办公会、重大项目研讨会等会议,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谋大事、议大事、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宏观局面的能力。三是经费保障。给外派干部提供良好的办公、生活环境和充足的经费保障,促使他们奋发有为。3、健全制度,为干部挂职锻炼勾画一个好愿景。完善外派挂职干部培养选拔、跟踪管理、组织纪律、绩效考核、监督约束等机制,使他们受到纪律和法律的约束,通过绩效考核来明确奖惩。派出地和接收地都要为挂职干部搞好服务。派出单位对挂职干部明确努力方向和重点,严肃责任和纪律后,应定期联系,及时沟通,解决其后顾之忧。对优秀挂职干部要适时提拔,大胆使用。接收地党委和政府要诚心为挂职干部提供锻炼才能的机会,培养他们成熟的心智和稳健的风格。要及时发现、解决他们生活和中的实际困难。挂职者本人应端正态度,珍惜机会,挂职前要审视自我,找准薄弱环节,有意识地去进行锻炼;挂职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进入角色,多和当地领导沟通、汇报、交流,多向群众学习,适时向派出单位反馈自己的情况和体会,保持经常联系。挂职干部可充当派出地和接收地发展的纽带,促进两地发展和干部成长的互利双赢。派出地与接收地要建立长远的亲密的关系,加强横向沟通交流,区域之间可实行人力和资源、信息、技术、资本的共享,实现区域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共荣。
干部挂职锻炼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缩小不同地区行政管理差距而实施的重要制度。目前,干部挂职锻炼已成为培养党政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为干部管理体制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干部挂职制度在实践中也逐步显露出一些弊端,导致干部挂职制度变形走样。
一、当前干部外派挂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外派挂职干部能珍惜培养锻炼的机会,在挂职期间努力,增长才干,为外派地做出了应有贡献。但部分挂职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外派挂职的意义,表现为以下三种不良类型:
1、盲目型。对派出地而言,一些政府部门无长远规划,无统筹安排,无衡量标准,盲目选派,结果毫无意义。对挂职干部而言,一些人不明白自己挂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明确奋斗方向,把握不住重点和难点。部分外派挂职干部充当不起眼的看客或配角,或有名无实,或有职无权,无法与当地领导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更有甚者,沉醉于游山玩水、交友接待之中,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对接收地而言,一些地方政府只是礼待挂职干部,而引进的挂职人员是否具有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所安排岗位,是否是地方发展所需要人才等等则常常被忽视。
2、功利型。某些外派挂职干部一心想着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政绩,以利于提拔重用,因而目标上急功近利,方法上做表面文章,效率上拖拖拉拉。
3、被动型。外派挂职干部身处异地,往往会囿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和的阶段性,在改革的潮头浪尖上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这种被动型的干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既得不到能力的锻炼,也难有学识水平的提高。
二、干部外派挂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干部外派挂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给我们的组织提出了新的课题。存在上列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1、部分挂职干部自身认识与定位的错误。思想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奋斗目标不明确、价值观念不清晰,是干部外出挂职产生负面现象的内因。部分到基层挂职的干部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实践经验的匮乏,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市场经济和把握复杂形势能力上的缺失,角色定位错误,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系列问题。一些外派挂职干部因环境的差异,包括政治管理理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活背景、领导方法艺术、人际关系往来的变化,显得无所适从、缩手缩脚,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发挥。
2、人才配置上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干部外派挂职涉及人才的配置与培养的统一,绝对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均衡,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和谐。选送单位、地区与接收单位、地区间存在着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如果没有结合干部自身的专业特长,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统筹选派,就不能实现增长干部才干、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双赢互利的目标。
3、挂职管理监督体制的无序与不力。外派挂职干部身份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容易使他们游离于派出地和接收地的纪律约束与考核监督机制之外。因此,逐步规范引导挂职锻炼行为,加强对外派干部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的监督考察,健全完备的选人管人机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进一步规范干部外派挂职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干部外派挂职呈现出的各种问题,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整治和防范:
1、科学规划,为干部挂职锻炼打造一个好开局。首先,要对派出地和接收地的人力资源现状做可行性分析,了解接收地的优势行业、特色产业和人才类型,选准接收地和职位,使双方各取所需。多种不同实践环境和角色锻炼最有利于干部的成长,各地党委、政府要努力创造和争取多层次、多方面的挂职机会。干部外派挂职要明确挂职重点,因材适用。对缺乏基层经验的同志要下放到基层锻炼,因为基层矛盾集中且无法回避,既要照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有利于锻炼干部的多种才能,培养民本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缺乏全局经验又准备当主帅的干部,要及早放到一定层次的关键岗位,熟悉主要负责人的程序,体会责任的分量,积累全面经验;发展较慢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干部要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先进的领导理念、思维方式、节奏;条件优越的干部要到艰苦地区去磨练意志和韧性;正副职的相互挂职可以使各自更好地体会怎样找准位置,搞好班子的配合,提高整体形象和效能等等。其次,要对外派挂职干部精心选拔、考察、培训,提高外派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强化责任,明确奋斗目标。再次,人才派出要谨慎,要公示招考条件和操作步骤,避免外派干部“滥竽充数”,影响外派干部队伍整体形象。
2、保障有力,为干部挂职锻炼搭建一个好平台。接
收地要为挂职干部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把人才的培养、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确保三项保障到位:一是职位保障。根据干部本身特点、特长及培养方向,大胆使用,安排最合适岗位。争取外派干部进入本地核心决策阶层。二是权力保障。保障挂职干部的职权与职责对等,拓宽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可允许他们参加本地党委常委会、政府办公会、重大项目研讨会等会议,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谋大事、议大事、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宏观局面的能力。三是经费保障。给外派干部提供良好的办公、生活环境和充足的经费保障,促使他们奋发有为。
3、健全制度,为干部挂职锻炼勾画一个好愿景。完善外派挂职干部培养选拔、跟踪管理、组织纪律、绩效考核、监督约束等机制,使他们受到纪律和法律的约束,通过绩效考核来明确奖惩。派出地和接收地都要为挂职干部搞好服务。派出单位对挂职干部明确努力方向和重点,严肃责任和纪律后,应定期联系,及时沟通,解决其后顾之忧。对优秀挂职干部要适时提拔,大胆使用。接收地党委和政府要诚心为挂职干部提供锻炼才能的机会,培养他们成熟的心智和稳健的风格。要及时发现、解决他们生活和中的实际困难。挂职者本人应端正态度,珍惜机会,挂职前要审视自我,找准薄弱环节,有意识地去进行锻炼;挂职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进入角色,多和当地领导沟通、汇报、交流,多向群众学习,适时向派出单位反馈自己的情况和体会,保持经常联系。挂职干部可充当派出地和接收地发展的纽带,促进两地发展和干部成长的互利双赢。派出地与接收地要建立长远的亲密的关系,加强横向沟通交流,区域之间可实行人力和资源、信息、技术、资本的共享,实现区域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共荣。
干部挂职锻炼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缩小不同地区行政管理差距而实施的重要制度。目前,干部挂职锻炼已成为培养党政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为干部管理体制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干部挂职制度在实践中也逐步显露出一些弊端,导致干部挂职制度变形走样。
一、当前干部外派挂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外派挂职干部能珍惜培养锻炼的机会,在挂职期间努力工作,增长才干,为外派地做出了应有贡献。但部分挂职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外派挂职的意义,表现为以下三种不良类型:
1、盲目型。对派出地而言,一些政府部门无长远规划,无统筹安排,无衡量标准,盲目选派,结果毫无意义。对挂职干部而言,一些人不明白自己挂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明确奋斗方向,把握不住工作重点和难点。部分外派挂职干部充当不起眼的看客或配角,或有名无实,或有职无权,无法与当地领导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更有甚者,沉醉于游山玩水、交友接待之中,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对接收地而言,一些地方政府只是礼待挂职干部,而引进的挂职人员是否具有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所安排岗位,是否是地方发展所需要人才等等则常常被忽视。
2、功利型。某些外派挂职干部一心想着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政绩,以利于提拔重用,因而工作目标上急功近利,工作方法上做表面文章,工作效率上拖拖拉拉。
3、被动型。外派挂职干部身处异地,往往会囿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和工作的阶段性,在改革的潮头浪尖上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这种被动型的干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既得不到工作能力的锻炼,也难有学识水平的提高。
二、干部外派挂职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干部外派挂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给我们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存在上列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1、部分挂职干部自身认识与定位的错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奋斗目标不明确、价值观念不清晰,是干部外出挂职产生负面现象的内因。部分到基层挂职的干部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实践经验的匮乏,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市场经济和把握复杂形势能力上的缺失,角色定位错误,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系列问题。一些外派挂职干部因环境的差异,包括政治管理理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活背景、领导方法艺术、人际关系往来的变化,显得无所适从、缩手缩脚,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发挥。
2、人才配置上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干部外派挂职涉及人才的配置与培养的统一,绝对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均衡,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和谐。选送单位、地区与接收单位、地区间存在着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如果没有结合干部自身的专业特长,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统筹选派,就不能实现增长干部才干、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双赢互利的目标。
3、挂职管理监督体制的无序与不力。外派挂职干部身份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容易使他们游离于派出地和接收地的纪律约束与考核监督机制之外。因此,逐步规范引导挂职锻炼行为,加强对外派干部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的监督考察,健全完备的选人管人机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进一步规范干部外派挂职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干部外派挂职呈现出的各种问题,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整治和防范:
1、科学规划,为干部挂职锻炼打造一个好开局。首先,要对派出地和接收地的人力资源现状做可行性分析,了解接收地的优势行业、特色产业和人才类型,选准接收地和职位,使双方各取所需。多种不同实践环境和角色锻炼最有利于干部的成长,各地党委、政府要努力创造和争取多层次、多方面的挂职机会。干部外派挂职要明确挂职重点,因材适用。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要下放到基层锻炼,因为基层工作矛盾集中且无法回避,既要照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有利于锻炼干部的多种才能,培养民本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缺乏全局工作经验又准备当主帅的干部,要及早放到一定层次的关键岗位,熟悉主要负责人的工作程序,体会责任的分量,积累全面工作经验;发展较慢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干部要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先进的领导理念、思维方式、工作节奏;条件优越的干部要到艰苦地区去磨练意志和韧性;正副职的相互挂职可以使各自更好地体会怎样找准位置,搞好班子的配合,提高整体形象和工作效能等等。其次,要对外派挂职干部精心选拔、考察、培训,提高外派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奋斗目标。再次,人才派出要谨慎,要公示招考条件和操作步骤,避免外派干部“滥竽充数”,影响外派干部队伍整体形象。
2、保障有力,为干部挂职锻炼搭建一个好平台。接
干部挂职锻炼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缩小不同地区行政管理差距而实施的重要制度。目前,干部挂职锻炼已成为培养党政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为干部管理体制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干部挂职制度在实践中也逐步显露出一些弊端,导致干部挂职制度变形走样。
一、当前干部外派挂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外派挂职干部能珍惜培养锻炼的机会,在挂职期间努力工作,增长才干,为外派地做出了应有贡献。但部分挂职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外派挂职的意义,表现为以下三种不良类型:
1、盲目型。对派出地而言,一些政府部门无长远规划,无统筹安排,无衡量标准,盲目选派,结果毫无意义。对挂职干部而言,一些人不明白自己挂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明确奋斗方向,把握不住工作重点和难点。部分外派挂职干部充当不起眼的看客或配角,或有名无实,或有职无权,无法与当地领导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更有甚者,沉醉于游山玩水、交友接待之中,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对接收地而言,一些地方政府只是礼待挂职干部,而引进的挂职人员是否具有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所安排岗位,是否是地方发展所需要人才等等则常常被忽视。
2、功利型。某些外派挂职干部一心想着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政绩,以利于提拔重用,因而工作目标上急功近利,工作方法上做表面文章,工作效率上拖拖拉拉。
3、被动型。外派挂职干部身处异地,往往会囿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和工作的阶段性,在改革的潮头浪尖上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这种被动型的干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既得不到工作能力的锻炼,也难有学识水平的提高。
二、干部外派挂职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干部外派挂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给我们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存在上列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1、部分挂职干部自身认识与定位的错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奋斗目标不明确、价值观念不清晰,是干部外出挂职产生负面现象的内因。部分到基层挂职的干部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实践经验的匮乏,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市场经济和把握复杂形势能力上的缺失,角色定位错误,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系列问题。一些外派挂职干部因环境的差异,包括政治管理理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活背景、领导方法艺术、人际关系往来的变化,显得无所适从、缩手缩脚,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发挥。
2、人才配置上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干部外派挂职涉及人才的配置与培养的统一,绝对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均衡,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和谐。选送单位、地区与接收单位、地区间存在着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如果没有结合干部自身的专业特长,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统筹选派,就不能实现增长干部才干、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双赢互利的目标。
3、挂职管理监督体制的无序与不力。外派挂职干部身份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容易使他们游离于派出地和接收地的纪律约束与考核监督机制之外。因此,逐步规范引导挂职锻炼行为,加强对外派干部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的监督考察,健全完备的选人管人机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进一步规范干部外派挂职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干部外派挂职呈现出的各种问题,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整治和防范:
1、科学规划,为干部挂职锻炼打造一个好开局。首先,要对派出地和接收地的人力资源现状做可行性分析,了解接收地的优势行业、特色产业和人才类型,选准接收地和职位,使双方各取所需。多种不同实践环境和角色锻炼最有利于干部的成长,各地党委、政府要努力创造和争取多层次、多方面的挂职机会。干部外派挂职要明确挂职重点,因材适用。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要下放到基层锻炼,因为基层工作矛盾集中且无法回避,既要照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有利于锻炼干部的多种才能,培养民本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缺乏全局工作经验又准备当主帅的干部,要及早放到一定层次的关键岗位,熟悉主要负责人的工作程序,体会责任的分量,积累全面工作经验;发展较慢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干部要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先进的领导理念、思维方式、工作节奏;条件优越的干部要到艰苦地区去磨练意志和韧性;正副职的相互挂职可以使各自更好地体会怎样找准位置,搞好班子的配合,提高整体形象和工作效能等等。其次,要对外派挂职干部精心选拔、考察、培训,提高外派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奋斗目标。再次,人才派出要谨慎,要公示招考条件和操作步骤,避免外派干部“滥竽充数”,影响外派干部队伍整体形象。
2、保障有力,为干部挂职锻炼搭建一个好平台。接收
地要为挂职干部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把人才的培养、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确保三项保障到位:一是职位保障。根据干部本身特点、特长及培养方向,大胆使用,安排最合适岗位。争取外派干部进入本地核心决策阶层。二是权力保障。保障挂职干部的职权与职责对等,拓宽他们施展才能的舞台。可允许他们参加本地党委常委会、政府办公会、重大项目研讨会等会议,培养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谋大事、议大事、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宏观局面的能力。三是经费保障。给外派干部提供良好的办公、生活环境和充足的经费保障,促使他们奋发有为。
3、健全制度,为干部挂职锻炼勾画一个好愿景。完善外派挂职干部培养选拔、跟踪管理、组织纪律、绩效考核、监督约束等机制,使他们受到纪律和法律的约束,通过绩效考核来明确奖惩。派出地和接收地都要为挂职干部搞好服务。派出单位对挂职干部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严肃责任和纪律后,应定期联系,及时沟通,解决其后顾之忧。对优秀挂职干部要适时提拔,大胆使用。接收地党委和政府要诚心为挂职干部提供锻炼才能的机会,培养他们成熟的心智和稳健的风格。要及时发现、解决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挂职者本人应端正态度,珍惜机会,挂职前要审视自我,找准薄弱环节,有意识地去进行锻炼;挂职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进入角色,多和当地领导沟通、汇报、交流,多向群众学习,适时向派出单位反馈自己的情况和体会,保持经常联系。挂职干部可充当派出地和接收地发展的纽带,促进两地发展和干部成长的互利双赢。派出地与接收地要建立长远的亲密的关系,加强横向沟通交流,区域之间可实行人力和资源、信息、技术、资本的共享,实现区域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共荣。
干部外派挂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干部挂职锻炼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缩小不同地区行政管理差距而实施的重要制度。目前,干部挂职锻炼已成为培养党政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为干部管理体制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干部挂职制度在实践中也逐步显露出一些弊端,导致干部挂职制度变形走样。 一、当前干部外派挂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外派挂职干部能珍惜培养锻炼的机会,在挂职期间努力工作,增长才干,为外派地做出了应有贡献。但部分挂职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外派挂职的意义,表现为以下三种不良类型: 1、盲目型。对派出地而言,一些政府部门无长远规划,无统筹安排,无衡量标准,盲目选派,结果毫无意义。对挂职干部而言,一些人不明白自己挂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明确奋斗方向,把握不住工作重点和难点。部分外派挂职干部充当不起眼的看客或配角,或有名无实,或有职无权,无法与当地领导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更有甚者,沉醉于游山玩水、交友接待之中,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对接收地而言,一些地方政府只是礼待挂职干部,而引进的挂职人员是否具有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所安排岗位,是否是地方发展所需要人才等等则常常被忽视。
2、功利型。某些外派挂职干部一心想着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政绩,以利于提拔重用,因而工作目标上急功近利,工作方法上做表面文章,工作效率上拖拖拉拉。
3、被动型。外派挂职干部身处异地,往往会囿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和工作的阶段性,在改革的潮头浪尖上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这种被动型的干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既得不到工作能力的锻炼,也难有学识水平的提高。
二、干部外派挂职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干部外派挂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给我们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存在上列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1、部分挂职干部自身认识与定位的错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奋斗目标不明确、价值观念不清晰,是干部外出挂职产生负面现象的内因。部分到基层挂职的干部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实践经验的匮乏,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市场经济和把握复杂形势能力上的缺失,角色定位错误,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系列问题。一些外派挂职干部因环境的差异,包括政治管理理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活背景、领导方法艺术、人际关系往来的变化,显得无所适从、缩手缩脚,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影响了自身能力的发挥。
2、人才配置上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干部外派挂职涉及人才的配置与培养的统一,绝对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均衡,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和谐。选送单位、地区与接收单位、地区间存在着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如果没有结合干部自身的专业特长,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统筹选派,就不能实现增长干部才干、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双赢互利的目标。
3、挂职管理监督体制的无序与不力。外派挂职干部身份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容易使他们游离于派出地和接收地的纪律约束与考核监督机制之外。因此,逐步规范引导挂职锻炼行为,加强对外派干部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的.监督考察,健全完备的选人管人机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进一步规范干部外派挂职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干部外派挂职呈现出的各种问题,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整治和防范:
1、科学规划,为干部挂职锻炼打造一个好开局。首先,要对派出地和接收地的人力资源现状做可行性分析,了解接收地的优势行业、特色产业和人才类型,选准接收地和职位,使双方各取所需。多种不同实践环境和角色锻炼最有利于干部的成长,各地党委、政府要努力创造和争取多层次、多方面的挂职机会。干部外派挂职要明确挂职重点,因材适用。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要下放到基层锻炼,因为基层工作矛盾集中且无法回避,既要照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有利于锻炼干部的多种才能,培养民本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缺乏全局工作经验又准备当主帅的干部,要及早放到一定层次的关键岗位,熟悉主要负责人的工作程序,体会责任的分量,积累全面工作经验;发展较慢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干部要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先进的领导理念、思维方式、工作节奏;条件优越的干部要到艰苦地区去磨练意志和韧性;正副职的相互挂职可以使各自更好地体会怎样找准位置,搞好班子的配合,提高整体形象和工作效能等等。其次,要对外派挂职干部精心选拔、考察、培训,提高外派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奋斗目标。再次,人才派出要谨慎,要公示招考条件和操作步骤,避免外派干部“滥竽充数”,影响外派干部队伍整体形象。
2、保障有力,为干部挂职锻炼搭建一个好平台。接
推荐专题: 干部外派挂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