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女职工组织建设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女职工组织建设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一、基本思路与做法
女职工委员会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借势借力,以“*务实、规范创新、多作贡献”为调研题目,就如何做好女职工工作,怎样发挥全校女职工的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调研。调研工作主要从女教工工作、女教职工队伍状况以及女教师教学科研业绩入手,求真求实,集中智慧找差距、摆问题。通过发送邮件、部门调研、资料查询、向兄弟单位学习等方式,共发出调查表格及调研题纲40余份,收回调查表格32份,调研题纲7份;同时向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档案馆和管理科学学院等单位收集、索取、查阅资料并核实相关数据,以及在“*高校工会第十三届宣传思想研讨会”上,与安徽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民族学院、云南财经大学等就加强女职工工作进行了交流,吸取成功经验,推进了本次调研工作。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女职工队伍状况
我校教职工总人数1641人,其中女教职工699人(不含实业公司73位女工会
会员)占总人数的42.59%;专任教师为1055人,其中女教师531人占教师总数的50.33%。处级女干部31人,占处级干部总数19.74%;科级女干部79人;管理干部、工勤女职工168人。女职工正高职称30人占正高总数的22.6%、占女职工总人数的5%,副高职称137人占副高级总数的37.6%、占女职工总人数的23%;女职工中级职称为52%;初级职称为20%;女职工学历层次,博士占7%;硕士占42%;本科占37%;专科占14%;高中占4%。
以上表明:女教职工、女教师在数量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分别为42.59%、50.33%,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主要力量;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女职工占
49%;女处级领导干部职数偏低;女专家比例小,青年女教工比例大422人(具有初级、中级职称)占72%。
(二)女职工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学校女职工集职业女*和家庭主妇双重角*于一身,在原有的“贤妻良母”人格品质基础上日益展现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她们在教学科研以及校园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1、建言献策,发挥代表的作用。本届校教代会、工代会共有代表161人,其中女代表55人,占代表总数34%;第二、三次“两代会”共征集提案124件,其中女代表提案51件,占总数的41.12%,体现了女教职工参与*决策、*管理的权力,发挥了代表的作用。
2、教学工作量大。在综合全校本科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对管理科学学院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量进行抽样调查表明:管理学院27名专任女教师年教学工作量为12160.23学时,占学院教学总工作量的55.34%,人均工作量达483.16学时,高出22名专任男教师人均年工作量37.12学时。女教师工作量以助教均量为382.81学时、讲师为450.47学时、副教授为659.43学时、教授为1019.86学时而递增。女教授的年教学工作量偏大。
3、教学竞赛显身手。
根据2003-2007我校教学竞赛数据显示:在历届竞赛获奖的96人中,女教师获奖率为56.25%;特别是女青年教师获奖率分别是40.9%、54.2%、75%、88.87%(3项平均值,其有1项获奖率达100%),且获奖比例逐年递增。
4、利用社会资源,展示女*形象。近年来,我校数名女教工分获中华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五一巾帼标兵”和“*淮十大女杰”提名及“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同时参与安徽省教育工会组织的《*妇女报》、*女*发展促进会联合开展的“寻找时代新女*”、“知识女*风采展示”和“科学母爱*”等征文活动,分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3名、三等1名、优秀奖1名。向《*教工》杂志封面、《*教工》教工之星栏目推荐优秀女专家1名。
5、积极参与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今年举办的“唱响红*经典、传承红*文化、构建*校园”比赛中,女职工达432人,占69.6%;元旦晚会教职工演员200多人,女职工参与率达80%以上,庆“三八、迎奥运”、键身健美、校运动会等活动女教工都有踊跃参与。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调研工作中,共有27
个部门工会女工委员参与调研,很好地完成了女职工基本情况调查。参与本次调研活动还有女教授、管理干部、校女工职委员、部门工会女工委员等,涉及的面广,她们都提出了非常好建议。
女教职工参与意识增强,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参政议政、教学实践、教学竞赛尤为突出,展示女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何保护、关心女职工利益,充分发挥女职工的作用,是当前乃至今后工作重中之重。
(三)不可忽视的女教师梯队建设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资料调阅,在1997-2007期间,我校被省厅局遴选为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拔尖人才、省高校学科带头的培养对象、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70人,女教师为31人,仅占18.2%;省级精品课程建设23人,女教师仅有4人占17.4%;享受*津贴的女专家仅有18人,占15.4%;女教授参与教学竞赛获奖率为16.7%;女教授的年教学工作量偏大,等等。这些凸显出女教师队伍在学科梯队的人才培养方面后劲不足。
2、科研成果。根据科研处提供的资料统计,在1979-2007期间,我校获省级二等奖以上的科研成果48项中,只有10项是女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成果,仅占20.83%。而承担这些项目的老教师都已退休,反映出我校女职工参与课题项目研究的多,主持科研课题项目少,*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弱。
3、青年女职工多。处级女领导干部职数偏低仅占女职工19.74%;女专家比例小,青年女教工(具有初级、中级职称)所占的比例达72%。显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同时,大龄未婚未育女青年多,未婚达71人,未育123人。
1、职工培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职工培训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安全文化遵循的是“以人为本”,其主要对象是人的因素,强调人的承诺,实现“不愿”犯错的目的。职工培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总的作用是通过培训改变人的态度、行为、价值观,提升人的技能和安全行为能力,推动和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实现全局安全生产的目标,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基础性作用
所谓基础就是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安全行为能力,这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就目前太原铁路职工培训基地的工作来分析,2013年培训员工2万多人次,占到一线职工的20%以上。其中,新职员工2760人,新职员工入路的第一次培训尤为重要,传授知识的重点放在了铁路安全知识,专业基础技能,以及铁路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目的就是实现新职员工角色的转换,基本安全技能知识的掌握和增加对铁路认知度、信赖感、归属感。高铁储备人才和工班长等职工培训是对既有职工新的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目的是让职工适应铁路发展需求,把握铁路技术发展动态,掌握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要求,熟练应用新的技能标准,在太原铁路局的高铁安全开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2系统性作用
职工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它可以把职工拥有零散的、点滴的知识串联起来,我们知道,在路局建立的三级教育网络中有路局级、站段级和车间级。站段和车间的培训以应知应会、应急处理演练、救援演练为根本,路局级培训基地则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可以说是站段、车间职工培训的延伸和提高,更注重系统性,从原理、条例到实际操作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融入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责任心、工作态度等非技术科目,从人的全面塑造出发,达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安全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1.3宣传性作用
安全文化要深入人心,要成为人的自觉行为,没有固定的宣传阵地是难以实现的。培训基地每年要接纳2万多人次的培训任务,而且是来自于全局各个系统、各个工种,这就形成了强有力的安全文化的宣传阵地。安全文化的营造,安全教育基地的建立,安全的案例警示教育,安全文化建设大家谈活动的开展,全局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目标的宣传,都会在职工心中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发挥作用,使职工的行为有所改变,态度有所转变,铁路共有的价值观会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全局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
1.4长期性作用
职工培训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一次培训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不断的重复,反复的教育培训逐步改变的。众所周知,人是影响安全因素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同时又是决定性因素。铁路要保障长治久安,就要在职工培训上加大力度。尤其近几年来新职员工的来源大部分是复员退伍军人,相对而言其文化素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明显不足,要彻底改变现状,必须有长久的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训做支撑。可喜的是这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职工培训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使职工培训在转变人的思想、行为,提高人的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培训基地软硬件的增强,随着站段、车间培训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职工培训的长期性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职工在创建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2、改进职工培训工作的建议
如上所述,职工培训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2.1培训的定位要高
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绝不是简单地完成技能传授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而应定位于企业安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率提高的高度,因此培训工作的整体标准要高。从培训流程的设定,到培训的组织实施方案制定,再到培训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都要高标准,都要从铁路安全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和开发与生产过程相一致的精品课程,和企业文化内涵相一致的培训目标,让职工学员从踏进培训基地的第一步开始就强烈地感受到培训的氛围和环境,通过教学实施,让职工学员强烈地感受到培训对自己的重要,逐步改变职工的心理安全状态,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2.2培训的内容要拓
培训基地培训内容不能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安全知识,而应帮助职工学员构架起安全防护的整体框架,提高其综合素质,把把握安全的钥匙交给职工自己。在培训的实践中我们知道,来自繁忙一线的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部分是知道工作标准的,操作规程也清楚,只是干的时候凭经验,减步骤,忽视和忘记了安全的危害,是责任心问题。他们每天听到的是安全的提醒,受到的是安全的监督,但除此之外,一些个人必须具备的人文知识却很难有机会听到,这就客观上为培训基地提出了要求,一定要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要让他们听到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等高层次讲授,让职工内心强大起来,武装起来,提高他们判断事物是非的标准,克服“无知者无畏”的片面认识,使他们能够成为自觉维护铁路安全的守护神。
2.3培训的方法要新
培训方法就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技巧,方法直接关系效果。方法的创新在于体现学员为主体,在于采用科技手段让学员受到视觉、心灵的冲击。以学员为主体就是让来自一线的职工学员主动参与到讲课的过程中,针对主题展开讨论,事故案例当堂分析,学员登台讲结果,教师提炼讲标准,实现模拟现场,场景教学,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应用科技手段就要尽可能建立安全教育基地,通过事故案例展示,让学员体会到自我的责任;通过铁路发展历史展览,让学员感受到铁路发展的光荣历史,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声光电模拟事故现场,让学员身临其境,使其身心受到冲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增强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按标作业的自觉性。
2.4培训的师资要优
实现培训目标的首要前提是建设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职工培训的现状和发展的角度看,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结构应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首先要根据培训的整体定位和思路做好框架构建,把教师按培训内容的重点模块进行重组,可以分为专业类、管理类和企业文化类,各类别下进行细分。不同组别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现场调研分析,确定“攻关”课题,使教学的深度有进一步提高。其次要组织教师多深入现场,广泛收集职工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技术、文化素质、作业情况、培训情况、管理基础、心理状态等,并进行梳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第三是要规范地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把技术能手、高级技师聘请为培训基地的兼职教师,使培训更适用、更有效。
关于女职工工作的调研报告
女工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女工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女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和保障女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不受侵害,充分发挥女工在企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促进企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调查采访、走访调研、试卷问答、与女职工面对面交流谈心等形式,对本企业女工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企业目前还存在着女工组织机构不健全,业务分工不明确;女工整体素质不高,工作热情不够,维权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女工工作,对企业改革发展、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女工基本情况
XXXX共有女职工197人(全民合同制员工50人,劳务派遣工147人),其中女工主任1名,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16人,占女工总人数的8.12%,大专32人,占女工总人数的16.24%,中专、中技、高中学历的148人,占女工总人数的75.12%;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女工年龄35岁以下的有90人,占女工总人数的45.68%,35岁-40岁的有28人,占女工总人数的14.21%,45岁以上的有79人,占女工总人数的40.01%;女工婚否情况,已婚女工141人,占女工总人数71.57%,未婚女工56人,占女工总人数28.42%;岗位颁布情况,机关科室女工50人,占女工总人数的25.38%,辅助单位岗位女工27人,占女工总人数的13.70%,地面卫生工53人,占女工总人数的26.90%,家属协管员24人,占女工总人数的12.18%。
二、女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女工整体素质不高。从基本情况来看,女工学历偏低,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有49人,占女工总数的24.87%,取得技术职称的只有5人,占女工总数的2.5%。大部分女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全面,看待问题比较简单,对待工作得过且过。由于社会原因,大多数女工除了忙工作以外,下班后分担了家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家务,时刻感到身心疲惫,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对待工作态度中,大多数女工仅想在本岗位上做普通的一员,当机会到来时,选择退缩,不想出风头更不想挑战自己,还有部分女职工则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技能基本上能满足目前的工作需要,不需要继续学习。
(二)女工年龄差距较大。从女工年龄来看,35岁以下和45岁以上年龄居多,分别占女工总人数的45.68%和40.01%。45岁以上的女工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主观能动性较差。35岁以下的女工大部分都是近两年配来的职工子弟,虽然学历较高,比较年轻,但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吃苦精神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女工工作积极性不高。通过召开女工座谈会、走访调研、调查问卷的形式得知,有21%的女工感觉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40%的女工感到现今工作压力较大。35%的女工认为自身价值未能得到体现。
(四)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强。从问卷调查的情 况看,对“了解国家有关保障女职工特殊权益法律法规”选择“不了解”的有45%,“了解一点”的占50%,“了解”的只占5%。由于机构设臵的问题,岗位工作人员紧张,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女工的某些特殊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时间久了,女工也就习惯了,不重视利益诉求。
(五)竞争意识不强。大多数女工认为企业对女性人才 的发现和培养不够重视,想出人头地的机会很少。虽然机关一部分女工通过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学习取得本科等学历,但由于每年聘干名额有限以及大多数女工所在岗位是工人岗位,企业对其身份、学历不予聘任。
三、解决女工问题的想法及对策
为充分发挥女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女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及对策。
(一)加强女工组织建设
1、重视女工工作。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工会女工工作,切实加强对女工工作的领导,在安排工会重点工作时,同步研究女工工作。工会组织要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使女工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切实履行职能,充分调动广大女工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方式,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强女工队伍建设。女工干部是女工队伍的“领头 雁”,为使女工工作更加认真、细致的开展,女工委根据工作需要,首先选拔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热爱女工工作的部分女职工兼职女工委员。其次是加强女工干部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女工干部素质。加强女工干部的政治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培养她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建立健全女工工作制度。制度与措施落实到位,使女工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轨道,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广大女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她们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
(二)全面提高女工素质和综合素质
女工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 技能,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才能立足于企业,才能在其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女工委要积极发挥工会的教育职能,把提高女工整体素质作为工会女工工作的着力点。
1、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女工委定期订阅《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杂志》等书刊,发放给女工小组,通过阅读使更多的女性从家庭这个相对狭窄的空间中走出来,放开心胸、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真正提高女职工的幸福指数。定期组织女职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月读一本书、每季度召开一次学习心得交流会”;购买《优雅女人》、《女人资本》等励志丛书,通过多途径,全方位的深入宣传教育,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
2、提升女工专业技能素质。坚持以日常培训“四个一” 为主要培训方式,对女工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女工业务素质。适时开展岗位描述、技术比武等活动,促使女工掌握本岗位的应知应会和岗位规范操作要领。定期开展“巾帼建功”、“金点子”、技术创新、“五小”活动。增强女工的学习兴趣,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以五精岗(现场)创建工作为契机,鼓励女职工积极参与,发挥女职工潜能,为女工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创新能力,使她们成为创新型女工。
3、培养女工综合素质。一是成立女工文艺协会、书法 协会等,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用优秀作品展示本企业美好的生活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提高女工艺术修养和人生品位,培养女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引导女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文明职工家庭”、“好媳妇”、“好矿嫂”等评选活动,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利用“三八节”“母亲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女工主题活动。
4、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女职工组织的影响力。通过工会刊物,将女工中先进女职工的优秀事迹,总结、宣传和推广;通过信息平台加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展示女职工工作业绩。宣传主题要表达女职工的意愿,反映女职工的呼声。
(三)维护女工合法权益,关心女工生活。
1、依法维护女工合法权益。一是加强女工的普法教 育,保护“四期”。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女工对《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女工依法维权的能力。二是做好女工的“贴心人”。定期组织女工进行健康体检和妇科普查,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三是关心弱势女工群体。要解决女工实际困难问题,特别要多关心关爱困难女职工(尤其是单亲困难女职工)。
2、关心女工的身心健康。一是定期组织女性保健知 识讲座,普及女性保健知识。二是开辟女工心理疏导室。很多女性感到身心疲惫,工作压力较大,她们不仅担负岗位建功立业的重任,还要担负孝敬父母、公婆、关心丈夫、教育子女等责任和义务。如何疏导工作压力、搞好家庭教育等,促使女工正确处理心理健康、工作与家庭、同事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教会女工如何调整情绪,悦纳自我,包容他人,工作家庭同兼顾,事业生活互促进。工会组织应加强介入,采取多种手段,促进女工心理健康。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围绕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组织女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女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陶冶女工的情操,激励女工顽强工作。通过开展安全文艺演出、演讲赛、歌咏比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女工的积极性,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激励女工顽强的工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院战略定位和工作中心的进一步确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体系,通过对医院历史文化“印记”的梳理,行为、视觉系统进一步的严密规范,不断彰显文化在医疗服务中的内在魅力。
关键词:文化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管理提升
一、加强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1、规范文化建设内涵特质。行为部分:根据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从医院实际工作性质出发,制定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九章五十五条,从上到下,对医院管理层、临床医生及护士、医技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做了详尽的规范与要求。视觉部分:按照医院工作性质与氛围,医院所属办公区域及公共区域的配饰及装修格调统一以月蓝色为主色调,名称招牌、建筑物亮化、楼层、楼梯引导牌、出入口警示、橱窗、活动式宣传展架等符号类统一规范款式、材质及色泽。同时,进一步规范临床医护人员工作服、行政办公、临床医疗服务纸质文书、往来信笺及证件类卡片等。
2、文化建设精神的培育和实践。
2.1理念渗透,凝聚全员力量。职工医院在新理念形成后,把理念学习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项首要工作。为了确保全院职工对新文化理念体系的认知。医院对理念进行逐项、逐条解读与释义,呈现每条理念所赋予的深层次的内涵。并从医院近年来各项工作动态的万余张图片中精心挑选出百余张,以文配图的形式,编印《文化手册》下发到每一位职工手中,印制内容简练的“宣传折页”,制作宣传展板,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文化专题片等,每年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员新文化理念答题活动,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与考核,使广大职工在浓厚的文化体系氛围与参与中,加深对新文化理念的认知度,在思想与行动上做理念的践行者与推广者。
2.2监督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医院按照员工规范要求,加强监督与考核,职能部门每周到临床科室对规范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严格岗位职责履行,不定期开展检查督办,编发督查通报,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的行为,坚决杜绝出现讨价还价、推诿扯皮的现象,坚决纠正说而不做、抓而不紧、行而无效的不良作风。同时,各专业组、各科室把指标逐条责任到人,严格奖惩办法,确保规范行医、文明行医,从2014年开始,机关职能部门分九个小组,每周一三五下基层科室进行现场提问与考核。同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对机关工作人员加大相关职责与规范的考核力度。
2.3形象展示,实施环境熏陶。不断完善医院视觉标识制作,根据临床科室小专业定位,健康管理科、检验科等科室位置调整与新增后,相继完成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产科等科室标识更换,口腔科、耳鼻喉科等新增加专业和新投运的健康体检中心标识制作,使之与功能区域、医院文化氛围相一致。同时,完成门诊大厅长久性医院简介、医院资质、医师团队、患者权益、服务承诺、政策法规、医师宣言等宣传栏的制作,以展示医院的整体形象,重视视觉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文化建设的效果
1、凝聚功能。新文化理念体系形成后,随着宣贯工作的不断深入,文化理念逐渐被全院职工所认知,各机关职能部门实践普及率达到90%以上,各基层科室(单位)实践普及率达到80%以上。
2、导向功能。在新理念、新规范、新视觉的内涵与氛围营造下,对广大职工的思想与行动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与医院发展相违背的,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明白医院发展的现状与目标。
3、激励功能。医院文化具有使职工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能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对各种不合理的需要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所以,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4、约束功能。医院文化对医院职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但这种约束不是制度性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医院的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医院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实现“一人如百人,百人像一人”的团队服务理念。
三、加强文化建设的建议
1、形势分析。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西安泾河工业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南区6平方公里,北区25平方公里),发展人口25万。入园主要企业有长庆油田、中油测井、庆阳石化、陕汽、中钢等,企业入住人员及地方人民群众约10万人,其中长庆油田人口约6万余人,辖区20公里内没有其它同规模医院,相比其它中心城区,泾河工业园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现状与辖区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无疑,这为职工医院大展宏图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2、战略建议。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完善,医院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水平等的竞争,而包括文化内涵、诚信意识、职业道德等在内的医院文化建设在竞争中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在全院文化逐步形成、完善并发挥作用的同时,职工医院必须关注医院文化的管理、维护、评价和发展,使其核心思想能够始终准确的贯彻和延续。
2.1统一医院领导层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医院文化的形成和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有战略眼光,真抓实干,团结协作的医院领导集体。首先领导层在医院文化的设计、建设、管理、维护中,进一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使得医院文化得到执行、规范、推广和发展。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全院职工在医院文化管理中的参谋、辅助决定、沟通协调、安排执行、检查督办作用,形成规范、合理、高效的文化管理体系。要认真践行“仁爱、敬业,精诚、创新”的医院院训、“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理念,坚持“立足油田、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指导方针等新理念,优化管理、挖掘潜力,努力使职工医院文化建设有创意、出成绩、显效果。
2.2维护和提升医院的特色品牌和公众形象。医院的品牌和形象是医院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是医院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公共关系等在社会和患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一个医院品牌的形成和公众形象的树立,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甚至是几代人努力。尽管从门诊量、住院人数、经济收入等指标来看,职工医院都又了明显进步,但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量的积累上,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到质的飞跃。为此,要借助油田发展形势,立足医院工作现状,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根据患者的需求,在努力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将管理者的经营思想、具体行为借助系统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形象设计,传达给社会公众和全体员工,使其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进而成为医院巨大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经营资源。
2、3在医院内部大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对医院来讲,建设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员工队伍,不仅仅向外界展示一个团结进取、蓬勃向上的人气和形象,而且在医疗活动中员工之间互相协调,取长补短,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个人的学识、经验、技术上的偏颇和缺陷,以及某一科室在专业技术上的单一和局限,创造一个集众家所长,汇全院力量的高效医疗服务团队,从而发挥“1+1>2”的功能,从整体上提升医疗质量和医院文化。职工医院要充分体现和维护医院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员工明确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倡导员工以诚相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这既可以帮助医院树立形象,提高医疗质量,而且可以营造全院性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提高医院内在凝聚力,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起到强有力地推动作用。
职工文化建设作为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对于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推动和谐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指出:“职工文化建设是职工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这对职工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次调查从职工文化建设入手,查找出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达到繁荣职工文化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强健职工体魄,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促进工会工作顺利开展的目的。
一、职工基本情况
现有职工共人,其中正式员工人,非正式员工人。
(一)年龄结构:35周岁以下的人,36―40周岁的人,41―45周岁的人,46―50周岁以上人,50周岁以上的人。
(二)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人;大学本科人;大学专科人,;中专及以下人。其中,第一学历为硕士人;大学本科人;大学专科的人;中专的人。
队伍中,按现工作岗位统计,岗位共人。其中岗位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管理岗位人,硕士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中专及以下人;岗位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
二、职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者担心职工文化活动难登大雅之堂。当下电视节目及各种音像制品的普及,已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欣赏水平,而职工文化活动水平参差不齐,组织者顾虑难保质量,难成特色,因而不愿筹划此类活动。
(二)职工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甚其高。由于职工文化活动水平参差不齐,不少职工失去了参与兴趣。再加上当今娱乐方式丰富多元,人们选择趋于多样性,简单化的文化活动已吸引不来较多的参与人众。
从深层次讲,影响职工文化建设的根源,其实还是组织者思想解放不够,创新勇气与能力不足,推进文化建设的使命感欠强。
三、改进措施
(一)提高认识,完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机制。职工文化建设的过程,是用先进的理念教育职工、用崇高的精神激励职工、用明确的目标鼓舞职工、用规范的制度约束职工、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职工、用领先的科技武装职工的过程。是推进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关系到增强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保持和发展职工的先进性。职工文化建设是党政工的共同职责,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
(二)科学管理,健全职工文化建设运行机制。要建立职工文化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持续改进体系等日常工作评价运行机制,形成职工文化建设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的工作格局。要加大职工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阵地作用,营造浓厚的职工文化氛围。还要总结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经验,及时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的优秀典型。特别是要做好重要发展阶段的职工文化融合工作,以共同的愿景凝聚职工、以共同的价值观激励职工,建立起职工文化建设的融合机制,将职工的前途命运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要做好职工文化阵地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容。
(三)以人为本,建立职工文化建设创新机制。实践证明,只有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推动职工文化建设的持续创新。要在职工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性、把握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营造职工文化创新氛围,创新职工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载体。一要不断深化传统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职工广泛参与;二要加强工会建设和兴趣小组建设,推动职工文体活动向全员化、自主化、业余化、多元化、小型化方向发展;三要依托工会,加强职工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专业水平,努力打造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新的品牌;四要抓好文化阵地建设针对职工需求,不断为提高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五要深化“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大力推进“职工书屋”、“职工讲堂”、“职工论坛”、“金阳光”健康计划等活动的开展,使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切实分享到职工文化发展的成果。
(三)着眼实际,推动职工文化建设见到实效。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增强职工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和工会履职能力上下功夫,求实效。一要着眼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职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陶冶职工情操、营造先进文化氛围、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素质。实践证明,将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就能更大限度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智慧凝聚到为发展建功立业上来。二要着眼于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职业技能素质,关系到增强竞争力,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职工培训、职工技术运动会、职工自主管理、职工自学成才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等活动,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引导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
三要着眼于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职工文化活动必须突出职工的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参与面,不断提高参与率,不断探索新领域,吸引更多的职工及家属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促进职工文化活动更加群众化。同时必须不断提高文化活动重点项目的水平和质量,形成特色,创造“品牌”,在全国及省市相关比赛中夺得好成绩。只有将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职工文化的基础更为扎实、活力更为强大、发展更具后劲。四要着眼于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能。职工文化组织和职工文化阵地是工会开展群众工作、密切联系职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深化职工文化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把服从服务大局与全面履行工会基本职责联系起来,把党的要求、行政的需要与职工的意愿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职工文化建设的作用。
总之,充分重视职工文化活动的生活化、品牌化和规范化,把先进性、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贯穿于活动之中,就必然能不断开创管理有序、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精彩纷呈的职工文化活动新局面,就能更好地职工生活、促进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企业都越来越重视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它是职工学习和提高综合素养的最好平台,是职工聪明才智的表现,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彰显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职工文化阵地建设需重视的问题
(一)广大职工来自一线,文化生活较少,日常生活枯燥乏味,应有的文化建设跟不上,不能很好地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职工凝聚力不强,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及奋斗目标,容易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甚至出现不稳定状况。
(二)一线职工人数众多,覆盖面广,广大职工富含创造性和积极性,如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提供创作的平台和机会,往往会形成具有凝聚力的职工文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确立奋斗目标,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发展态式,助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二、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与作用
如何做好职工文化阵地建设,需要先说说职工队伍与职工文化阵地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职工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前沿文化,是最能直接体现职工思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意识形态。职工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和以团队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理论,延伸了文化的内涵,把职工队伍建设放到了重要的位置,通过挖掘和开发人力资源提升职工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因此,重视职工文化建设就是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就是深化职工队伍建设,用职工文化建设推动职工队伍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人才当量密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对职工队伍建设具有导向的作用。
文化就是导向,她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职工什么是大力倡导的,什么是大力反对的,什么是企业道德所不允许的,什么是需要我们弘扬和践行的,简单一句话,就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职工队伍建设中,职工思想较活跃、个性很强、自我约束能较差、随意性较大,如果没有一种统一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宗旨来引导,没有企业文化准则来规范行为,没有树立统一的奋斗目标,那职工就是一盘散沙,难以将职工的力量聚积在一起,就形不成一种合力,展现不出企业的凝聚力。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她都需要“文化”来牵引和引导职工,用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把职工聚积在一起,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效应。
(二)职工文化建设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
文化的真正内涵在于对人具有塑造心路历程、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通过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让广大的职工之间树立起统一的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培养出一批精于管理、专业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人才队伍,激发职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职业生涯得以规划、自身能力得以提升、才能得以展现,与他人形成相互支持、密切协作、目标一致、精诚团结的优秀团队,让职工队伍的凝聚力通过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得以增强。
(三)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对职工队伍建设具有激励的作用。
职工文化建设能够使职工感受到强大的精神力量源泉,具有对职工队伍建设融合的作用。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好了,职工队伍建设也同步推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就跟上了,企业的文化建设也能充分彰显了。职工文化的建设基于在所有职工长期共同的生活和工作上的,在职工文化的作用下,职工间的交流变得轻松、频繁,能够使职工潜移默化的自然融入到集体中去,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觉得自己是企业的真正主人,有了发挥特长的平台,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工作,形成一支优秀的团队。
三、做好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的举措
(一)明确职工文化建设的方向。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有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形成,使得广大职工能够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使其明白在做什么,为谁而做,最终的目标是什么。通过统一的行为准则、共同的奋斗目标来统领职工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工作目标,并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具有合力的企业氛围。
(二)引导职工队伍建设,坚持职工文化与党建、群众工作相结合,促进职工积极培育职工文化的新理念,推动职工队伍建设。将党群工作融入职工文化建设日常工作中,通过开展党群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职工凝聚力,提升职工队伍建设水平和企业软实力水平。
(三)加强企业文化执行能力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企业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宣讲、实践统一的企业文化。推进制度标准建设,贯彻执行企业统一的制度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管理。推进行为规范建设,认真贯彻企业道德规范,引导职工养成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工作习惯,自觉维护企业利益。
(四)丰富宣传载体,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栏等平台,大力弘扬企业文化,推进职工文化建设;通过创先争优选树先进,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和企业归属感。
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要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职工的进步和企业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团队,争做知识型员工,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养,推进企业健康、科学发展。
四、新形势下构建职工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面前,工会组织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积极占领职工群众思想教育主阵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组织必须勇敢担当教育和引导职工群众的职能,探索富有时代特征、提炼传统精髓、符合企业特色的职工文化建设,坚定职工群众理想,凝聚职工群众力量,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五、构建职工文化建设体系要把握“主旋律”中心点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职工队伍状况也发生深刻变化,思想观念、利益诉求价值取向都呈现多样化、差异性特点。在新形势面前,工会组织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积极占领职工群众思想教育主阵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职工群众重温“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敢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也要增强职工群众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劳模事迹巡回演讲、寻找最美职工、我为善行点个赞、企业精神宣讲等活动,牢牢把握主流舆论的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进一步引领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职工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积极性,努力成为具有共同理想信念、秉持高尚道德情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六、构建职工文化建设体系要找准职工需求的切入点
职工文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能否抓住职工群众的特点诉求,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职工文化的好处。在新形势面前,工会组织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在职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探索创新,努力拓展职工文化建设的新空间。围绕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把职工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通过开展绝技绝活展示、技能擂台赛、趣味劳动竞赛等活动,使职工群众在活动中体会劳动光荣、奉献快乐的幸福;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职工文化建设与“共建共享”相结合,通过开展法律知识普及、职工代表听证会、职工意见卡等活动,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畅通职工信息反映渠道,稳定职工思想情绪;围绕提升职工幸福感,把职工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关爱相结合,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建设心灵驿站等方式,引导职工群众树立良好心态,合理表达诉求,实现理性维权;围绕提升职工文化工作水平,把职工文化建设与打造“工”字文化品牌结合起来,通过加强职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职工文化艺术节等途径,吸引广大职工参加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鼓励职工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七、构建职工文化建设体系要明确增强认同的结合点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工会组织在职工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找准传统文化建设与新时期职工群众需求的契合点,增强职工群众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成为职工文化建设的新领域,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新形势面前,工会组织要健全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改革发展与保障民生的新成就,宣传企业改革发展中的职工先进典型,形成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导向;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工会网站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职工文化活动,通过开设主席信箱、维权热线、班建园地等栏目,着力打造职工群众与企业党政、与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之间的交流平台,着力打造职工群众通过网络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平台;要主动利用微信微博发布工会工作信息,用职工听得明白、看得信服的语言和方式,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宣传的主动权,促进先进职工文化成果的快速传播,从而形成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
八、构建职工文化建设体系要抓住服务职工的支撑点
职工文化建设说到底还是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权益服务,要积极发挥职工文化建设团结职工、激励职工、鼓舞职工、凝聚职工的特殊作用。在新形势面前,尤其要密切关注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虑、所盼,研判和把握职工群众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职工文化建设领域实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宗旨。要加强帮扶维权体系建设,不断扩展帮扶领域、充实帮扶内容、提高帮扶实效,通过建立职工帮困基金、育才助学、工会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等活动,推动工会帮扶维权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要坚持工会组织“去行政化”,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工作原则,把职工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职工文化建设课题,探索建立企业领导层与职工代表对话会等活动,在平等交流中为职工释疑解惑,在排忧解难中让职工感受关爱,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让一线职工群众得到工会组织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
推荐专题: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 平安建设述职报告 女职工组织建设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