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农家书屋简介(大全)

2022-10-31 14:11:5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家书屋简介(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农家书屋简介(大全)》。

第一篇:农家书屋情况介绍材料

农家书屋情况介绍

xx村位于合阳县城东南3公里处,辖李家坡、席家坡、赵村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06户,总人口1816人。 近年来,xx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资源,20XX年投资36.6万元建成386平方米的文化科技广场和150平方米的科技文化活动室,加挂农家书屋标牌,书屋覆盖人口1816人。 一、书屋建设情况 目前,书屋内部设施齐备,电视机、移播宝,DVD等硬件一应俱全,配备桌椅30套,各类图书20xx多种,音像制品58种,共100个光碟,基本符合目前农民的需要。 二、强化领导,规范管理 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书屋的直接负责人,负责书屋的管理使用和设备维修等,同时配备了一名义务图书管理员,主要负责图书的归档分类、登记和借阅记录。 为了管好、用好这些书,切实发挥书屋的作用,村上专门制定了《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完备借阅手续,填写借阅记录并及时收回,检查破损情况,使书屋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书屋的效用 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该村农家书屋和党员活动共用一室,使全村的党员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活动室,党员和群众经常读书讨论,共商生产发展、村容建设等大事。去年,村两委利用该室开展了“科学发展、升级晋档”和“创先争优”活动,保持了党员队伍的蓬勃生机,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自从书屋建成后,村民茶余饭后不再聚众闲聊,而是到农家书屋品尝“精神食粮、文化大餐”。村里还利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播放科技、戏曲、电影等电教片,将党员活动和村民读书活动融为一体,使书屋真正成为文化活动中心。 推动了科技进村入户。为促进村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村两委以农家书屋为平台,举办科技讲座、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技书籍的作用。 提起党永平,合阳县城关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一个响当当的蛋鸡养殖户。早在80年代的时候,他就在其父的带领下开始蛋鸡养殖,20多年来一直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席家坡村农家书屋建成后,党永平经常“溜达”到那里,被各种各样的科技书籍吸引。经过看书学习、查阅资料,自己的蛋鸡养殖步入了正轨,建成现代机械化鸡舍3座。20XX年组织全村的蛋鸡养殖户成立了东升时代养鸡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金水沟”牌无公害鸡蛋。去年,合作社在镇农办和县人劳局的协助下,在此举办了20多场科技讲座,邀请省市农技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前,该村蛋鸡养殖场地面积达100亩,存栏36万只,年产鲜蛋6000余吨。 确保了村级平安建设。“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民群众喜爱的“求知堂”,更是培养法律明白人的“普法堂”。该村通过“农家书屋”,积极引导和组织村民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努力营造“全村阅读”、“全民普法”的良好氛围,连续五年无一例赴镇上访案件,确保了村上的平安稳定。 密切了党群关系。农家书屋已经成为该村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该村大学生村官积极担任辅导员,负责群众借阅的引导与辅导。同时充分发挥关工委老同志的“五帮扶”(即帮德、帮学、帮教、帮困、帮富)作用。村民李西荣深有感叹地说:“有了书屋,党支部和群众见面多了,服务机会多了,关系也融洽多了。

第二篇: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调查报告

人文科学系 12汉语言文学(1)班李碧霞11861201203

3农家书屋概况: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把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现资源整合,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国内外各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捐助,农家书屋建立之后,将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具备条件的书屋,政府将鼓励支持其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收入进一步支持“农家书屋”的良性发展。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

我所居住的镇上至今已建成数家“农家书屋”,在已建成的“农家书屋”,每个均配有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的图书,并有一定数量的报刊、杂志和电子音像制品。“农家书屋”用房大多为各行政村(居)委会所有,个别为私有。图书等出版物由省财政提供经费补助、县文体部门和新华书店采购配送。门牌标识等由县文体部门统一制作并送到各书屋。书柜、阅览桌、凳子等设备配置经费,由乡(镇、街道)斥资、县文体部门拨款补助、村(居)委会也自筹一些解决。“农家书屋”对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科学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家书屋”中的图书种类和数量:

农家书屋中的书目大都与农民有关其中有必备书目:《农家书屋》必备用书(全40册)、《农家书屋》工程书系(全30册)、《最受农民喜爱的故事家丛书》(第一辑)(全12册)、《感动农民书系》(全10册)、《农民常识书系》(全10册)、新农村新农民书系——打工生活篇(全10册)、新农村新农民书系——乡村文化篇(全10册)、新农村新农民书系——基础常识篇(全10册)、新农村新农民书系——农闲娱乐篇(全10册)天津科技 全册定价、新农村新农民书系——农家饭菜篇(全10册)、新农村新农民书系——和谐新农村篇(全10册)、新农村新农民书系——专家讲科普篇(全10册)、新农村新农民书系——农家饮食常识篇(全10册)、新农村新农民书系——体育运动与健身篇(全10册)天津科技 全册定价、新农村新农民书系——农村生活家家乐篇(全10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书供农民们阅读。

“农家书屋”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部分乡(镇、街道)领导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认为只是一阵风,存在消极应付思想;

少数(镇、街道)对“农家书屋”建设的可行性本身持怀疑态度,只是迫于上级压力或出于“作秀”的需要敷衍应对。

再来是资金问题。“农家书屋”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建设时主要由政府投资,建成后由农民自我管理。目前,“农家书屋”大多靠社会捐助,缺乏资金再投入,因此难以长久维持。

最后是质量问题。一些乡(镇、街道)急于求成,建成的“农家书屋”硬件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加上后期投入不足,管理和服务也难以跟进。主要表现为:书籍少而过时,相当一部分村的书屋只是挂了个牌子,里面藏书很少,即使有,也是早已过时的书,对村民缺乏吸引力;管理不规范,大部分书屋设在村部,由村干部代管,不少村没有图书借阅登记制度,图书流失严重;借阅难,村干部工作忙,村民想借书很难找到人,有的村的干部不重视书屋,即便有一些书也是束之高阁,不与村民见面。因此“农家书屋”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建议

1、强化领导。把“农家书屋”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成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在今后工程实施过程中给予“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的支持。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2、科学布局。目前,我县农村大多数年轻人在外打工,在家的只是一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老年人和儿童,到书屋借阅的人很少。许

多乡(镇、街道)和村(居)认为,“农民书屋”工程建设愿望是好的,但他们的确没有人力、物力、财力来建好、管好、用好书屋,因此“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宜全面推开,要做到合理布局,选择一些条件好的村落,建设一批典型、示范性的书屋,集中有限的精力财力,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长期性、连续性的扶持和管理上的指导,确保其图书规模质量与时俱进、发挥效益。

3、管好书屋。一是要配好书屋管理人员。采取“以钱养事”的模式,政府“买单”,一个“农家书屋”选聘一名管理员,以合同方式加强对管理员的管理。搞好聘用的管理员的岗前培训,使之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业务能力。二是要建立滚动管理机制。对已验收合格的“农家书屋”,要以县级文体部门为主,实行一一考核的方式加强管理。考核合格的,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同时每年按整个书屋建设规模的一定比例给予书籍报刊更新费用。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摘牌,取消每书屋更新费用。

4、用好书屋。首先,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农家书屋”,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切实纳入到整个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同部署,一同考核;其次,建好“农家书屋”,让群众有书可读;最后,要开展活学活用的典型评比,引导全社会把读书作为一种时尚和荣誉。

推荐专题: 农家书屋简介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