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大全)》。
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我系于2004年设置了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同时结合建筑、监理企业反馈的意见,制订了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将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急需大批建筑、监理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7%以上的年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在2005年将达4.7万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要靠建筑行业来完成,在2005年建筑行业将完成产值2.8万亿元。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国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期增长速度(9.3%),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7%提高到6.7%,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居第4位(在工业、农业、商贸业之后),显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
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二、我国建筑技术人才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已达366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5%,其中在施工工人队伍之中,80%是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未经培训的农民工。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仅占0.3%。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140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1%。经营管理人员194.6万,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建筑企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尤其是现场管理和监理类人才更为缺乏。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均应有总监理工程师一名、专业监理工程师若干名,且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当是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取得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有一定的难度,故人员数量的增加速度并不快;又由于行政许可法的出台,省监理工程师资格被政府取消。现在只有监理员的考试,由此出现了监理工程师这一层次的真空地带,有执业上岗证并拥有签字权的监理工程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监理工程量,引起工程监理现场无证且实际管理能力未经有关机构确认的监理人员上岗的现象大量存在,造成监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高等院校在近期内能培养出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监理人才,以满足现代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
三、建筑监理专业教育现状
目前,全国设有建设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290余所,其中绝大部分为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而工程管理和监理类专业由于是新型专业,为数很少,其毕业生数量远不能满足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
若建筑领域各类人才与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按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18%计算,目前需要700.74万人,现在仅有349.20万人,总量缺口为351.54万人。2004年,建设类大中专毕业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本科以上教育的毕业生分别为9213人、77564人和69714人。粗略按当年毕业生全部进入建设行业,且不考虑自然减员等因素,以这样的培养速度满足目前行业的需求需要18.85年。可见,建设教育在总规模上与行业需求之间相距甚远。
四、对我系建筑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系的建筑工程监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从建设行业监理一线对技能型人才的急需出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优化教学和实训过程。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缓解建设行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促进建设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1、双证书制度的研究
由于,监理行业必须执证上岗,因此,我们要探讨“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方案,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将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
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
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教学方面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为主线,建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这一思路,努力开发新课,整合传统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时数,使工程监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紧贴监理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3.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在企业进行现场实践又是其中的关键。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去现场实践,毕业后就不能零距离上岗。为此,学校应在校外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或与企业签订“订单”式教育。充分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和工程技术人员等教育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学生树立学校、企业双主体教育的新理念。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有充足的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的开设已具备良好的条件,根据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应加强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积级挖掘我系工程类“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潜在资源,采取得力措施支持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或创造条件选送教师出去进修,或接收工程管理类、监理类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或从社会招聘高级职称的工程监理类专业技术人才等措施,尽快建立起一支整体结构优化、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
5、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途径,加强实验实训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已建成的建材、测量、土工、材料力学实验室,能开设相应学科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课内实验。但是,设备数量偏少,受学时影响,学生不能全部动手,加之校内实训基地尚未建成,这样就会制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五、对制订教学计划的建议
(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质量标准要明确具体,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起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形成体系。
(四).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1.专业知识结构:
(1)、掌握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的组成及细部构造。
(2)、了解建筑结构的计算原则;了解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结构构造要求;熟悉国家有关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熟悉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3)、了解地基土的一般性能,掌握基础类型及其构造要求;了解浅基础设计原理。
(4)、了解常用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种类及性能,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掌握各主要工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掌握冬期施工、雨期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掌握工程建设质量检查、验收的程序及方法;掌握主要工种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5)、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的原理及方法;掌握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方法。
(6)、掌握建筑工程计价、竣工结算的编制原理及方法;了解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投资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信息管理以及工程建设法规基本知识。
(8)、掌握工程监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内容和方法。
2.职业能力结构:
(1)、具有编制、收集、整理、总结技术资料的能力。
(2)、有识读与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和识读设备施工图的能力。
(3)、具有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检查、试验、选用、保管能力。
(4)、具有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
(5)、具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的能力和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控制的初步能力;具有施工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的能力;具有在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的能力。
(6)、具有编制、审查土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7)、具有确定、审查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并能参与工程监理招投标。
(8)、能运用有关法规分析、解决一般经济纠纷。
(9)、具有建筑工程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
3.综合素质结构
(1)、思想素质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
(2)、身体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
(3)、文化与社会基础素质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一定的外语表达能力,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健全的法律意识。
(4)、专业素质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六、对修改课程体系的建议
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要求构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根据目前用人市场需求情况,限选课开设建筑CAD、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开设了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概述等任选课,有利于学生多方选择,任选课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设。
2.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性课程,是指那些必须落实在实际操作应用方面的课程。这个模块的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区别于一般院校教学的特色之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靠这一模块课程的教学与实训去落实。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制订监理专业教学计划时,实习、实训课时加大,占总课时46%。设置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1)基础及公共技能训练。如计算机应用、建筑CAD操作实训。
(2)单项技能训练。如建筑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建筑力学实验等。
(3)综合专业能力训练。如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认识实习、施工生产实习、各科课程设计、毕业综合实践、施工监理岗位实习等。
1、维保人员与业务量不匹配。部分单位技术人员力量不足,人均保养电梯数量超过规定,有的人均负责维保电梯超过50台,造成只维修不保养的情况;部分单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电梯技术标准不够熟悉。
2、使用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部分单位“一机一档”归档管理不规范;个别单位对档案管理不重视,档案管理较为混乱。
3、电梯维修保养自检工作不落实,部分电梯维保单位的自检内容未能完全涵盖《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xx)要求,部分电梯维保单位没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季度维保、半年维保,甚至不做年度维保,仅仅只做了半月维保。
4、服务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单位应急电话、投诉电话记录不规范;部分单位缺乏应急预案的演练记录,对客户意见反馈处理没有汇总、分析及改进措施;故障抢修记录不齐全;部分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使用单位应按时实施定期检验宣传督促不够。
5、部份外地维保单位存在超出授权范围维保或授权重复、职责不明确等。如部分制造单位设立的维保站存在保养其他品牌电梯的情况。
6、根据《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xx)要求,电梯维保单位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事实上,几乎没有电梯维保单位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7、普遍存在着维保记录填写不规范,电梯日常维保记录中的维保项目未满足规范要求;未有效开展对所维保电梯的定期自检工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的定期检验是在电梯维保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实施定期检验,但往往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在现场检验时,会发现自检报告部分项目与实际不符,这也说明电梯维保单位的自检很不规范,个别单位甚至存在编造自检报告的行为。
1、落实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责任主体单位,主要抓好“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一演练”的要求。也就是做好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制度的落实,做好电梯的注册登记和人员的持证上岗的落实,做好电梯检验的落实,做好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的落实。以此推动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工作。
2、抓好宣传教育。针对小区业主对电梯使用常识了解不够。结合《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开展好进社区宣传服务活动,宣传正确使用操作电梯及应急情况的处理。发放宣传材料,让用户了解电梯使用不当的原因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3、抓好检查与隐患的整改工作。开展好电梯专项检查工作,加
强对物业公司电梯管理的指导。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特别是对经检验不合格、对群众举报投诉反映强烈的单位,加强检查频次并跟踪抓好隐患整改落实工作。
4、抓好电梯维保公司的检查工作。开展电梯维保公司的专项检查,不定期的对维保公司服务情况及维保质量进行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经常对所维保的电梯不能一次检验合格的维保公司,以此推进维保质量的落实;抽查维保公司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发现电梯故障能及时排除。
5、加大执法力度,严防不合格电梯的使用。加大对电梯使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电梯不能及时办理注册登记、电梯管理人员不能持证上岗、使用单位使用经检验不合格电梯、维保公司不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维保[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
6、加强协调配合。加强与检验检测机构、电梯维保单位、电梯使用单位的联系,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及时协调解决,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7、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及定期演练工作。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做好应急演练的记录;提高服务意识,对客户意见反馈处理及时汇总、分析及改进;接到电梯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电梯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
8、严格落实《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xx)要求。电梯维保单位做好电梯的半月维保、季度维保、半年维保、年度维保,制订合理的维保计划与方案,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使电梯达到安全要求,保证电梯能够正常运行。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要及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管理尤其是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内容日趋繁杂,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成效,成为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20 年7月以来,xx区以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的工作目标,金牛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着力提升社区综合管理水平和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取得初步成效。
一、xx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做法
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把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个网格实行动态、全方位管理。
(一)摸清基本情况,定格
组织专班深入各巷道、楼栋,再次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对辖区总户数、总人口、单位户数、散居居民户数、小区坐落四至界限、区域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社区面积、居民小组,辖区单位,常驻人口户数、人口,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500余人。社区社区。xx社区将辖区内的市场、学校、医院等单位一级楼栋、院落等归入网格。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实际情况,将xx社区划分为24个网格,每个网格300-500户,平均人口800-1500人左右,通过建立网格,为全面摸清社情信息、实施精细的社会服务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社区网格化基本情况)
(二)选配网格员,定人
对社区网格实行“一格一员、综合履职”。一是配齐网格员。为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管理员,共24名,共分两批次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网格员待遇参照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并享受社区工作人员同等福利。对网格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工作程序、业务知识和考核办法等。二是明确网格管理工作程序。一般性工作由网格员现场处理,并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由网格员带回社区网格管理站协商,再反馈服务对象;突发性工作由网格员立即上报社区、城关镇等相关部门处理,网格员跟踪处理结果。三是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对网格员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考核实行百分制,网格员每月的浮动工资作为考核工资,根据考核得分按比例发放,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浮动工资全额发放;80-90分的,浮动工资发90%;70-80分的,浮动工资发80%;70分以下的,浮动工资扣发。
(三)全力服务群众,定责
着眼于群众实际需要,网格明确网格员职责,主要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履行法定的义务;采集上报网格内综治、信访、计生、民政、城管、就业及安全生产等各类基础信息;通过网格巡查,排查各类不和谐因素,上报社区;做好不和谐因素稳控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内;协助有关部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网格内不和谐因素;定期走访网格内居民,了解居民的思想动态,做到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全力为居民排忧解难;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开展对重点监管对象帮教工作等。实行网格化管理后,不管大事小事,家里事还是社区事,即使是在工作时间外,给网格员打个电话,网格员就会迅速赶到现场帮助解决,实现了基层有人管事、有人做事的良好局面。20xx年,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共采集居民信息20xx余户,收集居民意见400余条,排查社会矛盾隐患6起,安全隐患5起,发现并化解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1起,发现并处理计划生育对象20余人,完善空巢老人、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大病伤残人员的档案信息50余条。排查消防安全隐患20余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信访量为零,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网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网格化管理在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同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探索和完善。
(一)网格人员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
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网格管理人员由社区领导、社区网格员、居民小组长组成,社区领导为负责人。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更高,面对xx社区的特殊情况,居民小组长的工作不可能局限于纯粹联系、汇报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三人的具体职责明确出来,没有充分调动居民小组长的积极性,网格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同时,网格员对社区干部的依赖较大,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够。
(二)网格管理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试行社区网格管理是一件新事物,调查发现目前还有少数居民不知道什么是网格管理,对网格管理员的身份以及承担的工作不够理解,有与自己无关的态度;网格员上门调查还存在不开门、不配合的情况发生。另外,xx社区是老旧院落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程度相对较低,要实现在社区内形成 “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扶正祛邪、邻里和睦、敬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文明风尚和生活方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xx社区还存在乱丢垃圾、生活垃圾不及时入桶、乱晾晒等一系列不文明的现象,要扭转这一局面,就需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网格管理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网格管理是数字化管理,但是目前xx社区的网格员收集、上报的信息依然采用纸质材料记载,电子化信息系统尚未建立,这样不利于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的探索过程,强调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推行网格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虽然出台了有关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制度,但考评中缺少群众参与环节,未形成全面、规范、科学、有效、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机制。
(四)网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次xx社区招录的网格员中有5名是专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年纪较轻心态不稳定,社会实践经验欠缺,进入工作状态慢。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而不善于解决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网格管理人员能够发现问题,但是不能主动地解决问题。诚然,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在网格的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在网格层面也有很多可以解决的问题,由于畏难情绪或者短期难见成效需要反复做工作,怕麻烦而搁置下来不去解决。
三、网格管理工作对策与建议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新手段、新趋势,面临的是新格局,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科学高效发展。
(一)完善网格信息化管理,明确职责,强化责任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精细、快捷、准确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信息化是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服务通过网络沟通,实现网上交流,人口管理数据、社区管理和服务各项数据都可以进一步在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上获取,促进整个网格化管理建设的高效性。搭建社区信息综合管理“三大平台”,即区、街道、社区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信息管理平台、人口信息分类管理平台、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保障网格化管理的高效执行作支撑。这“三大平台”信息资源实行多方共享、动态综合管理,畅通政民互通渠道,为社区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构建信息支撑系统。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发动群众上下真功夫 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拓宽宣传渠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所谓全方位即把社区管理中的文明创建、公共设施管理、秩序管理、环境管理等等全部纳入宣传的范畴,取得居民广泛的支持,促进社区管理上台阶;所谓多层次即宣传主体的多层次,这个主体应该包括居委会、网格管理人员、社区志愿者(也包括学生志愿者)、社区热心居民、社区老党员、社区居民代表等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宣传渠道包括宣传栏、横幅等静态宣传渠道,也要包括宣传主体的现场规劝提醒告知和电视网络宣传告知等动态渠道,二是开展一系列群众活动来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进而形成荣誉感。群众活动应该包括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以及道德模范的推荐等等,充分挖掘社区的资源,树立社区的典型和榜样,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达到以典型树正气、以正气促和谐、以和谐优服务的管理目的。
建筑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总的来说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可以分为四块:(1)、了解了—般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了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学、建筑结构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和初步的认识;(3)、通过亲身参观施工实践,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4)、通过亲身观察施工现场的工作和劳动,向老师和工地工作人员学习请教,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中的生产技术技能。
二、实习内容
1、看图识图:我们看图的图纸的项目为萧山恒逸金榈湾24号楼,架空一层为自行车库,地上六层,结构总高度18.150米,建筑表面积为3815.97平方米,总体积为8586.29米。其为结构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的民用建筑物,设计使用期限50年。图纸主要包括他的结构图,单体图,单体大详图和节能专篇及设计说明。
2、工地参观学习:本次工地实习主要参观的是宋都阳光国际位和校医院。宋都阳光国际位于城市东部杭州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及钱江新城二期东扩地带——江干区九堡南 片区,地块北临杨公路,西接圆梦园别墅区,东为规划房产项目,南面钱塘江,沿江面视 线非常好,具有极佳的一线江景资源。宋都阳光国际总体定位高端,整体设计融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于一体,通过完善的配套、便捷的交通、超前的生活理念打造一个集亲水性、园林化、生态式、标志性为一身的滨江高品质生活高尚住宅区。而校医院也是我们学校最近在建的一个新工程,由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由浙江建安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将在今年的10月份左右完工。
本次参与实习的是我们大三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和各方面的阅历并不丰富,所以这次的实习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在本次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不仅学到许多书上没涉及到的知识,还了解了本专业以后所要工作的内容,以及我们应该注意的知识的积累和加深,这才是同学们最大的收获。实习是我们接触社会的试脚石,是我们在大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
节。这十天的实习并没有浪费。我们从一个仅仅对课本有所了解到理论结合实际,对工程施工的流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工作人员施工条件的艰苦有了深刻的体会。而去了工地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从开始,脑子中想把自己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可怎么也办不到。连基本的知识都搞混了。于是,在实习的过程中,从零开始,不懂就问,不明白就接着问。实习的许多时间都是在看图纸的过程中度过的,通过对图纸的多看,能够多了解一下这个工程的内容以及对看图纸这项本领的的掌握。而去工地参观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自身存在的问题,无法把学到的东西充分的应用到实际。通过逐渐的接触,终于了解了许多建筑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为什么打桩要在开挖之前1,先开挖的话,要开挖的面积要比后开挖大的多,因为打桩机开下去需要坡度,停放打桩机也需要位置,经济上不划算;2,先开挖的话,所需要的防水工程量大,一下雨就要做好大量的防水和排水工程,即麻烦又不经济。在这实习的过程中,也让我们了解到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跟别人打交道。工地的工作人员很关心晚辈,从一开始就提醒我们工地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然后询问我们自己所想了解和欠缺的东西,接着就在之后的参观中经指出那些是实际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让同学们也感觉到了以前学校里平时理论学习中基本不太重视,比较忽视却其实很重要的东西。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工作与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同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些工作人员身上也有好多优点,这些优点都值得他们学习。同时他们对待工作的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也让同学们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三、实习感受与心得体会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是学得不深刻的.当今大学教育是以理论为主,能有机会走进工地实习,对我来说是受益非浅的.实习不仅为我们今后在工作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经过这次实习工作的经验,才发现大学学习生活相对轻松太多了。实习期间规律很多,每天早上8点半就要集合,突然发现这样规律的生活其实很好,实习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很多,间接性的也养成了一个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在实习中还存在的不足,很明显的就是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本以为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是那么的捉襟见肘。所以,在进一步的实习提高中,还需要加强自身知识的扩充和项目现场的经验。通过这次实习,同学们才渐渐明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以前在学校里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只知道纸上谈兵,而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就像课程设计一样,虽然很多学过了,但是没有了模板,我们做的就不是很理想,模板就像实践,虽然理论知识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但缺了模板,那么做每件事都不会顺心顺意,总会碰到钉子。然而实践好成绩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丰富的经验是在不断的工作中培养出来的。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这次次实习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实践,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更是为我们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推荐专题: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工程管理专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