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自查报告(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自查报告(范文3篇)》。
根据凉州区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通知》,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小金库现象进行自查,情况如下: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此次治理工作顺利进行,我校高度重视,成立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智年
成员:全体教师
切实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
二、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我校及时召开了会议,传达学习凉州区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及有关会议精神,校长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大家要认真对待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腐败,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和保护干部的需要。要求大家认真自查自纠,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认真开展自查,实施长效监督
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重点对学校预算、财务、资产、政府采购、票据现金账户管理以及长效机制建设等情况全面清理,确保无遗漏、无死角,做到全覆盖。 经自查,我校不存在小金库现象。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力争做到清理工作不留死角,反腐败工作能有更大提高
一、判断题
1、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指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后,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 )
答案:正确。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条。
2、收单机构应当制定特约商户资质审核流程和标准,明确资质审核权限。( )
答案:正确。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条。
3、收单机构里负责特约商户拓展和资质审核的岗位人员可以兼岗。(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条。
4、收单机构的特约商户不得歧视和拒绝同一银行卡品牌的不同发卡银行的持卡人。( )
答案:正确。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5、收单机构的特约商户可以因持卡人使用银行卡而向持卡人收取一定附加费用。(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6、收单机构可以对实体特约商户跨省(区、市)域开展收单业务。(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7、收单机构不得变相向持卡人转嫁结算手续费,不得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
答案:正确。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8、根据《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对于网络特约商户,收单机构应当首先进行现场检查,再根据情况采取有效检查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其经营内容和交易情况进行检查。(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对于现场检查,该办法目前只明确适用于实体特约商户。
9、收单机构应当对发送的收单交易信息采用加密和数据校验措施。( )
答案:正确。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
10、收单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特约商户和外包服务机构存储银行卡敏感信息,但收单机构可以存储卡片有效期、个人标识码等敏感信息。(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
11、关于收单机构应当根据交易发生时的原交易信息发起退货交易,将资金退至持卡人原银行卡账户。若持卡人原银行卡账户已撤销的,应当退至持卡人指定的其他银行账户。(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12、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收单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终止收单业务,仅需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
答案:错误。
3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条。
13、收单机构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自主决定是否加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接受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
14、支付机构拟成立分支机构开展收单业务的,应当只需提前向拟成立分支机构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
15、银行卡发卡机构应认真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无论任何理由,绝对不允许个人代理多人办卡。( )
答案:错误。
解析:“无正当理由不允许个人代理多人办卡。”银发„2009‟142 号文第一项第一款只规定了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并不是任何理由都不行。
16、银行卡发卡机构要将相关银行卡风险信息及时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或报送中国银联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充分利用共享机制进行风险防控。( )
4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发„2009‟142 号文第二项第五款。应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并积极报送中国银联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两者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
17、银行卡持卡人开通网上银行转账的,若未采用数字证书等安全认证方式,则单笔转账金额一律不应超过1千元人民币,每日累计转账金额一律不得超过5千元人民币。(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发„2009‟142 号文第二项第六款规定:“缴纳公共事业费及同一持卡人账户之间转账的除外。”可见,存在例外情况,本题用“一律’过于绝对。
18、由于外包服务机构的过失,造成银行卡发卡机构和持卡人资金损失的,应当直接由外包服务机构和收单机构共同赔偿。( )
答案:错误。
解析:银发„2009‟142 号文第三项第十款规定:“应由收单机构先行赔付,再根据外包协议进行追偿。”
19、银行卡收单机构应严格遵守商户类别代码和扣率的有关规定,禁止套用、变造与真实商户类型不相符的商户编 5 码,禁止多家商户共用一个商户编码,禁止多台终端机具共用一个终端编号。( )
答案:正确。
解析:参考银发„2009‟142号文第三项第十一款规定:“禁止多台终端机具共用一个终端编号。”
20、银行卡特约商户的个人结算账户可以设置为信用卡收单账户。(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银办发„2009‟149号文第二项第
(五)款第2 条。
21、银行卡收单机构布放于批发市场的电话支付终端、收单机构可采取措施保证在使用期间有人值守或安装24小时监控设备。(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支付业务风险提示》(2011年第6期)第四项第
(三)款。这是布放在便民点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应当采取的措施。
22、开通借记卡购物消费交易和资金转账交易的电话支付终端机,资金转账交易每卡每日转出金额最高为20万元(含)。( )
6 答案:正确。
解析:参考《支付业务风险提示》(2011年第6期)第四项第
(三)款第2 条。
23、布放于批发市场和县域商户的电话支付终端可以开通信用卡交易功能。( )
答案:错误。
解析:参考《支付业务风险提示》(2011年第6期)第四项第
(三)款第2 条。
二、填空题
1、收单机构应当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___和___。
答案:信息安全;交易安全。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条。
2、收单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____和____义务。
答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五条。
3、收单机构拓展特约商户,应当遵循_____原则,确保所拓展特约商户是依法设立、从事____活动的商户,并承担特约商户收单业务管理责任。
答案:“了解你的客户”;合法经营。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七条。
4、收单机构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中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的安装地址为特约商户的_____地址和从事经营活动的___地址。
答案:办公;网络。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5、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终止银行卡受理协议的,应当及时收回______或关闭_____,进行账务清理,妥善处理后续事项。
答案: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6、收单机构应当建立特约商户检查制度,明确检查___、检查内容、检查____等管理要求,落实检查责任。对于实体特约商户,收单机构应当进行____。
答案:频率;记录;现场检查。
8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7、收单机构应当建立资金结算风险管理制度,不得挪用特约商户____资金。
答案:待结算。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
8、收单机构应当___完成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收单业务交易处理、资金结算、风险监测、受理终端主密钥生成和管理、差错和争议处理等业务活动。
答案:自主。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
9、收单机构作为收单业务主体的____责任和_____责任不因外包关系而转移。
答案:管理;风险承担。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
10、收单机构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____系统,确保收单业务的连续性和收单业务系统安全运行。
答案:灾难备份。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
9
11、收单机构或其外包服务机构、特约商户发生涉嫌银行卡违法犯罪案件或重大风险事件的,收单机构应当于_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报告。
答案:2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
三、单选题
1、关于收单机构为境外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收单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需适用《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 B.只需符合业务开办国家(地区)的监管要求; C.业务开办国家(地区)法律禁止收单机构实施《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的,收单机构应当及时停止收单服务;
D.业务开办国家(地区)法律禁止或者限制收单机构实施《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的,收单机构应当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答案: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六条。
2、关于收单机构对特约商户实行实名制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0 A.特约商户为自然人的,收单机构应当审核其有效身份证件;
B.特约商户为单位的,收单机构只需审核其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即可;
C.特约商户为单位的,收单机构应严格审核其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有效身份证件等申请材料;
D.特约商户使用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作为收单银行结算账户的,收单机构还应当审核其合法拥有该账户的证明文件;
答案:B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九条。
3、对特约商户申请材料、资质审核材料、受理协议、培训和检查记录、信息变更、终止合作等档案资料,收单机构应当至少保存至收单服务终止后( )年。
A.6; B.2; C.3; D.5;
11 答案: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4、下列交易类型中哪些不属于收单机构应当强化风险管理措施的?( ) A.预授权交易; B.消费撤销; C.退货交易;
D.银行卡输入密码交易;
答案: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5、关于特约商户的收单银行结算账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特约商户的收单银行结算账户应当为其同名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B.特约商户的收单银行结算账户应当为其指定的、与其存在合法资金管理关系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C.特约商户为个体工商户的,不能使用其同名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作为收单银行结算账户;
12 D.特约商户为自然人的,可使用其同名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作为收单银行结算账户;
答案:C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
6、收单机构应按协议约定及时将交易资金结算到特约商户的收单银行结算账户,资金结算时限最迟不得超过持卡人确认可直接向特约商户付款的支付指令生效之日起( )个自然日,因涉嫌违法违规等风险交易需延迟结算的除外。
A.10; B.15; C.20; D.30; 答案: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条。
7、关于收单业务外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单机构应当在收单业务外包前制定收单业务外包管理办法;
13 B.收单业务外包管理办法应当明确外包的业务范围、外包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及管理要求、外包业务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C.收单机构作为收单业务主体的管理责任和风险承担责任不因外包关系而转移;
D.收单机构同时提供收单外包服务的,应当统一对收单业务和外包服务业务进行管理;
答案: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
8、收单机构布放新型受理终端、开展收单创新业务、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跨境银行卡收单业务等,应当至少提前( )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备案。
A.60; B.45; C.30; D.15; 答案:C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
9、支付机构从事收单业务有下列哪些情形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 万元以上3 万元以下罚款:( ) 。
A.未按规定设置、发送收单交易信息的;
B.无故未按约定时限为特约商户办理资金结算,或截留、挪用特约商户或持卡人待结算资金的;
C.支付机构或其特约商户、外包服务机构发生账户信息泄露事件的;
D.未按规定对高风险交易实行分类管理、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
答案: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
10、收单机构应按照规定将收单业务发展和管理情况的年度专项报告于次年( )前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A、1月31日 B、2月28日
15 C、3月31日 D、4月30日 答案:C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
四、多选题
1、关于《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所称的收单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单机构在国内外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适用《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
B.收单机构包括获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为实体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机构;
C.收单机构包括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D.收单机构包括获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为网络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受理并完成资金结算服务的支付机构;
答案:BC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条:“收单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适用本办法。”
2、下列哪些人员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不良信息的,收单机构应当谨慎或拒绝为该商户提供银行卡收单服务。( ) A.商户;
B.商户的法定代表人; C.商户的负责人; D.商户的财务总监; 答案:ABC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八条。
3、收单机构应当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下列哪些属于该协议内容。( )
A.可受理的银行卡种类、开通的交易类型;
B.收单银行结算账户的设置和变更、资金结算周期;C.差错和争议处理方式; D.结算手续费标准; 答案:ABC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17
4、收单机构对实体特约商户、网络特约商户分别进行风险评级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 A.特约商户的区域和行业特征; B.经营规模; C.财务状况; D.资信状况; 答案:ABC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5、关于收单机构的业务与风险管理,下列哪些制度或系统属于《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要求收单机构应当建立的? ( ) A.特约商户检查制度;
B.针对各种交易类型制定专门的风险管理制度; C.收单交易风险监测系统;
D.特约商户收单银行结算账户设置和变更审核制度; 答案:AC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九条。
6、收单机构应当确保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交易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下列交易信息哪些属于网络特约商户所特有的?( ) A.受理终端类型和代码; B.交易类型和渠道; C.商品订单号; D.网络交易平台名称; 答案:C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
7、因特殊业务需要,收单机构确实需要存储银行卡敏感信息的,应当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
A.应当通知持卡人本人; B.应当经持卡人本人同意;
C.确保存储的信息仅用于持卡人指定用途; D.承担相应信息安全管理责任; 答案:BC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
8、收单机构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妥善处理并如实反馈下列哪些信息?( ) A.发卡银行的调单; B.协查要求;
C.银行卡清算机构发出的风险提示; D.特约商户的资金结算信息; 答案:ABC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
9、关于收单业务外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单机构应当在收单业务外包后制定收单业务外包管理办法;
B.收单机构应当明确外包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及管理要求;
C.收单机构作为收单业务主体的管理责任不因外包关系而转移;
D.收单机构作为收单业务主体的风险承担责任因外包关系而转移;
答案:AD 20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
10、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对收单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
A.进入与收单活动相关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 B.查阅、复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 C.询问有关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事项进行说明; D.检查有关系统和设施,复制有关数据资料; 答案:ABC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
11、收单机构应按照规定将收单业务发展和管理情况的年度专项报告于次年3月31日前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该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哪些内容?( ) A.收单机构组织架构; B.收单业务运营状况;
C.创新业务、外包业务、风险管理等情况; D.下一年度业务发展规划; 答案:ABCD 21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
12、关于收单机构对特约商户开展业务培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单机构可以根据特约商户的需要在提供收单服务前后或者过程中对特约商户开展业务培训;
B.收单机构应当在提供收单服务前对特约商户开展业务培训;
C.收单机构根据特约商户的经营特点和风险等级,定期开展后续培训;
D.收单机构应当保存培训记录; 答案:BCD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13、收单机构应当自主完成( )等业务活动。 A、差错和争议处理; B、特约商户资质审核; C、风险监测; D、受理协议签订; 答案:ABCD
22 解析:参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
2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2016届)
题目: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分析 分院:商学分院 专业:金融142
学生姓名:胡阳学号:14856208 指导教师: 王爱民 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6年6月14日 成绩:
目录
新时期普惠金融发展与创新分析 ...................................................................................................4 摘要……………………………………………………………………………………………………………………………………….……3 关键字…………………………………………………………………………………………………………………………………………3 前言 ..................................................................................................................................................5
一 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难点 .........................................................................................9 二 互联网金融有助普惠金融体系的创新 ...........................................................................11 三 如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 ...............................................................13 参考文献.........................................................................................................................................14 新时期普惠金融发展与创新分析
商学分院 金融专业 胡阳 14856208
指导老师:王爱民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列为党的纲领性文件。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覆盖范围、拓展金融服务边界等四个渠道,促进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未来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应该探索商业可持续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推进信贷技术创新以及做好系统性风险的防控。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Specialty
Hu Yang
Director:Wang ai-min
Abstract: At the third plenary se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develop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becomes the policy document of CPC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ifficulty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development in-clude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high transaction cost. Internet based finance mode promotes the inclusive finan-cial through the four ways: innovation of credit 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increase the coverage and expand the boundary of financial services. To improve inclusive financial in theInternet based finance era,we should explore busine sustainable model,advance credi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prevent systemic risk. Key words: internet based finance mode; inclusive finance
4
前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金融体系,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列为党的纲领性文中。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仍不够完善,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随着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业以及传统金融机构不断涉足网络金融,我国的金融体系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不仅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鲶鱼效应,更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共同主办的“2016陆家嘴论坛”于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与金融变革”。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表示,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不显著,普惠金融服务普遍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难以实现市场平均收益水平,严重制约金融服务主体参与普惠金融内在积极性。 他指出,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还不适应普惠金融特点。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传统金融服务的薄弱领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撑。
郭利根认为,发展普惠金融需要我们积极作为。但也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济。普惠金融是和谐社会的催化剂,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但普惠金融立足点在于服务机会平等,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要做到商业可持续。二是普惠金融不能等同于小额信贷。尽管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贷款年时提出的,但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形态不仅仅包括小额信贷、农村金融、微型金融等,还涵概储蓄、信贷、汇兑、支付、保险、理财、证券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能以信贷或资金支持为唯一标准。三是普惠金融不是全民办金融,金融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发展普惠金融不是要人人办金融或偏离实体主业搞金融,更不是以投融资中介名义超范围从事金融活动,甚至涉嫌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侵害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不稳定因素。
一、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难点
普惠金融是 2005 年联合国宣传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新理念,核心是指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由于传统金融体系倾向于为大中型企业和富裕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因此普惠金融建设的重点是为被排斥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个人或机构提供金融服务。2000 年以来,我国在总结小额贷款、微型金融发展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普惠金融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列到党的文件中。因此,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
从理论上分析,普惠金融建设面临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首先,由于小微企业及部分个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信用记录较少,缺乏有效的抵质押品,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获得有效的信息及信息甄别机制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有效防控风险。为了与风险相匹配,银行可能会征收较高利息,进而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的金融排斥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第二,普惠金融中的单笔交易金额小,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导致运营成本过高。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银行有动机“嫌贫爱富”,不愿意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金融服务。
为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运营成本,我国金融机构进行了各种探索。一是以邮储银行、包商银行等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以小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为战略性业务,探索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1)一以邮储银行为例,截至 2013 年 10 月底该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1500 多万笔,金额达 1. 8 万亿元,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2)二是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服务农村市场和提供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截至
2013 年 9 月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 7398 家,贷款余额 7535 亿元; 村镇银行 1000 家,累计向农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8437 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有助普惠金融体系的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有助普惠金融体系的创新
近年以来,以 P2P 网贷平台、阿里金融等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让那些无法享受传统金融体系服务的人群获取金融服务,从而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互联网金融通过以下几种渠道,促进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第一,创新信贷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传统的信贷技术包括财务报表类信贷技术、抵押担保类信贷技术、信用评分技术和关系类信贷技术等。对于小微企业、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大多缺乏央行征信系统的信用记录,缺乏房地产等有效抵质押物,难以采用传统的信贷技术。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是“大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分析客户交易历史数据,了解客户需求和交易行为,从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比如阿里金融的小微信贷技术,通过在自己平台上所掌握的贷款客户过去的商品和货物的交易记录、账户数量、还款情况、行为习惯等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和风险计算模型,这样就解决了传统银行很难解决的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问题。又比如,P2P 网络借贷平台,帮助资金的供需双方在平台上通过数据筛选实现直接交易,供需双方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从而提高了交易成功的概率。
第二,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整个过程都在网络上完成,边际交易成本极低,从而创新了成本低廉的融资模式。早在 2000 年时,欧洲银行业测算其单笔业务的成本,营业点为 1. 07 美元,电话银行为 0. 54 美元,ATM 为 0. 27 美元,而通过互联网则只需 0. 1 美元。阿里金融小额贷款的申贷、支用、还贷等在网上进行,单笔操作成本仅有 2. 3 元,远远低于银行的操作成本。由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互联网金融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第三,扩大覆盖范围。互联网金融依托全天候覆盖全球的虚拟网点网络,可突破时空局限,覆盖到因偏远分散、信息太少而很难得到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数据,截至 2013 年6 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5.99 亿元,手机网民 4. 64 亿元,特别指出的是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普及速度较快,这就为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农业银行为例,截至 2013 年 3 月底该行通过“惠农通”方式在农村地区投放电子器具 113. 7 万台,极大满足了农村转账、消费、小额取款等金融服务。 第四,拓展金融服务边界。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将网民的“碎片化资金”以某种方式整合起来,形成巨大的长尾市场,降低了服务门槛,为更多的人提供金融服务。2013 年 6 月 13日,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规定最低投资额是 1 元,降低了理财产品的门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参与,仅仅 17 天吸引用户 251. 56 万,累计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 57 亿元,人均投资额仅 1912. 67 元,远远低于传统基金户均 7 - 8 万元。之后活期宝、现金宝等产品不断推出,满足了普通老百姓的碎片化理财需求,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
以变革为思维,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一种理念、认识,更是一种实践。普惠金融既要做到“普”,更要做到“惠”,要实现社会效益和商业可持续的统一,并非易事。
首先,要转变理念认识,防止三种倾向。发展普惠金融是贯彻“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形势下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需要我们积极作为。但也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济。普惠金融是和谐社会的催化剂,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但普惠金融立足点在于服务机会平等,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要做到商业可持续。二是普惠金融不能等同于小额信贷。尽管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贷款年时提出的,但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形态不仅仅包括小额信贷、农村金融、微型金融等,还涵概储蓄、信贷、汇兑、支付、保险、理财、证券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能以信贷或资金支持为唯一标准。三是普惠金融不是全民办金融,金融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发展普惠金融不是要人人办金融或偏离实体主业搞金融,更不是以投融资中介名义超范围从事金融活动,甚至涉嫌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侵害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不稳定因素。
其次,要补足金融结构性短板,增强服务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是要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金融组织体系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和基本载体,要加强前瞻规划研究、优化机构布局和运行管理,结合自身禀赋条件,向下延伸服务支点,加强服务渠道和专营机制建设,将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业态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和满足普惠金融服务需求。
是要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发展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将普惠金融服务目标融入业务发展、绩效考核等核心环节,真正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同时在业务模式、风控技术及管理制度上,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安排。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监测考核指标和统计制度。加强评价和监测分析;并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税杠杆激励引导作用。
(三)是要积极探索符合普惠金融发展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普惠金融本身的服务重点就是传统金融领域的薄弱处和短板。更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如针对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经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业机构,稳妥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新模式。
(四)是要积极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提升服务客户的需求能力。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成本。发展普惠金融,要注重信息系统建设和网络技术运用、深化金融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信息采集方式,提高服务精准度;积极推广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新型终端,大力发展移动金融,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和快捷的金融服务。
三、如何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吴晓灵. 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普惠金融[J]. 中国流通经济,2013( 5) 4 - 11. [2]金 彧. 邮储银行: 破题中国式普惠金融[N]. 新京报,2013 - 11 - 29( B05) . [3] 何宏庆 .普惠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探讨 [J].市场周刊 ( 研究版 ),2005:25-27.[4] 何心.我国普惠金融处置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113-116 [5] 刘颖.银行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某银行市级分行为例[D].浙江大学,2012 [6]王嵩.浅谈国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处置的对策.[J].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7,(S6) [7] 陈学彬.宏观金融博弈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M].1999 年.274-283 [8] 贾玉峰,王明顺,任占伟.紧贴“三农”发展的脉搏[N].陕西日报,2011-12-22(3) [9] 张谊.县级普惠金融完善客户经理制度的对策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09.[10] 徐嫣柽.商业银行信贷普惠金融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 2012,(14):196-197.
推荐专题: 助农取款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