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社会民生第12条的考核目标要求,我区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今年我区没有国家省下达的大型交通建设项目,仅仅有农村道路建设任务,分别是乡、风景区3条通组公路,要求修建宽3.5米,厚0.18米,总长3公里的村道。总投资90万,其中中央投资30万元,地方自筹60万元。3月18日,区农林水局工作人员利用GPS采集系统完成了道路的计划采集工作。到12月底为止,风景区2公里村道全部完成,乡村1公里路基已经完成。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区政府分管领导,成员单位由区农林水局、区发统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区农林水局。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重大事项决策及指导项目业主单位开展工作。
严格计划管理
农村道路项目由乡和开发区编报,区农林水局具体负责核实汇总,并报区政府及省、市有关部门批准,项目计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凡未列入年度建设计划内的项目不予以安排相关补助资金。今年,省下达我区通村公路计划共3公里。
强化项目管理
施工过程中,乡和村认真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严格遵守项目申报和基本建设程序,没有出现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安全事故。
严格资金管理
区级和乡级财政部门建立和完善了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做好了项目建设资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监督项目建设单位依规使用资金,配合审计部门进行资金检查,确实做到“专款专用”。
加强质量管理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原则实施。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质量监管。乡镇及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今年完工的农村道路,均达到了路基大于3.5米,厚度达到18公分,强度达到30兆帕的标准。
迁村腾地惠百姓旧貌换新促发展
榆社县国土资源局
榆社县地处晋中东南边沿,国土面积1699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275个行政村,县内矿产资源较为缺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县。属土石丘陵山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耕地缺乏。但耕地的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总耕地面积33.21万亩,未利用地134.67万亩。建国初期,全县共有自然农庄673个,村庄占地面积3.76万亩,平均每户占地面积为176.8m,建新不拆旧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村庄占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村庄逐步向平川区域迁移,有的呈“摊煎饼”式向外蔓延,形成典型的“空心村”现象。据统计,截至2006年,全县“空心村”占地面积达1.6万亩,致使大量的土地得不到利用。另外,从1995年开始,全县推行移民并村战略,行政村由原来的336个,减少到现在的275个。旧村占地荒芜或闲臵,使得原本就不多的“门前地”日益减少。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农村旧村改造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局挖掘土地潜力,促进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从1996年以来,我局就把旧村改造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 1
2作的一项重点来抓,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先易后难、典型突破的思路,逐步加以实施。先后涌现出莲花池、东沟、枣林沟、郭郊、王家沟、东汇等成绩突出的村庄。其中2007年东汇村旧村改造工程为市县两级投资项目,规模大,效果好,不仅将旧村址原来的96亩全部复垦为高标准耕地,还覆垫了420亩河滩地,新开发河滩120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合理选项,科学规划
据统计,榆社县仅1995年以来,就有67个行政村因实施移民并村工程而逐步搬迁,旧村地占地达到8700余亩。而建国初期至今已有273个山庄窝铺(其中1992年以来94个)因贫困搬迁,导致4.3万亩耕地撂荒,因此,我县旧村复垦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早在1996年我局就开始着手规划旧村改造的工作,并邀请市局武时春科长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莲花池村搞调研,帮助我们进行规划设计。在规划中,我们一方面将旧村搬迁下来重新确定新村址,另一方面将旧村全部规划、整理复垦成为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在实施中,仅土地局就拨款32万元,由村自筹11万元。通过复垦,全村耕地面积净增加137亩,使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莲花池村旧村改造工程作为榆社县第一个动工实施的旧村复垦工程,由于市局领导的重视支持,选项准确,规划科学,项目效益十分显著,为全县进一步实施旧村复垦工程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二、强化宣传,形成合力
在旧观念影响下,群众旧宅基地“私有”观念十分强烈。在一些村庄,几户、几十户人家占据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旧宅地不能得到重新规划和合理利用。虽然旧村改造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所以能否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激发其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使旧村改造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是旧村改造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2005年我们调研兰峪乡郭郊村项目时,村里群众说法不一,流露出一种得过且过的惰性思想,村干部也存在畏难情绪。由于该村处在华能电厂和准备建设的柳泉煤矿区的交通要塞,地理形势十分优越,经济发展的后劲很足。我们与乡党委政府取得联系,他们向该村派驻工作组,历经20多天时间,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经济发展条件好的村参观学习,启发他们转变观念,增强求变意识,寻找旧村改造的感受和动力。通过学习,有效地形成了群策群力上项目、众志成城搞复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了旧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依法有序推进,建设和谐农村
旧村复垦工程难,首先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村民认为宅基地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能轻易失去,否则就是败家子,是大不孝;再加上一些风土习俗、家族势力等方面的影响,拆旧房很困难。另一方面是补偿困难。因为旧村复垦是一项涉及拆迁、附着物内容复杂的工程,区别于国家大型的建设项目,
不可能按国家补偿安臵标准执行。三是复垦完工后的利益分配以及新宅基地的安臵比较复杂,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公平合理又带有激励机制的方案,才能保证旧村复垦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在箕城镇东汇村旧村复垦改造工作中,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旧宅拆除是做好复垦工程的关键。在拆除中我们号召党员、村干部带头腾出宅基地,再由村干部挨门挨户做群众的工作,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将涉及拆迁的135户合同全部签订完毕,保证了工程的顺利上马实施;第二,积极筹集配套资金。东汇旧村复垦工程是市级投资项目,核定投资60万元,县财政配套28万元,但由于拆迁涉及的房屋附着物较多、拆迁户安臵等问题,我们遇到了资金缺口大、协调困难的压力。经过多方沟通协商,在拆迁补偿安臵方面,我们采取了村集体出大头、群众出小头的办法,筹集资金17万元,缓解了项目资金的压力;第三,政策调动,经济促动。对在拆迁中签订合同积极、提前完成拆迁的农户,集体在补偿额度上除给予一定奖励,还让其优先选择新的宅基地,极大地推动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第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方形成合力。旧村改造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容易形成矛盾的潜在因素较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矛盾。为此,我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资金、政策、土地指标、审批服务和救济方面采取倾斜政策,把有关政策用足、用活,落到实处。涉及农民的各种费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特别
是工程从拆迁到实施阶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派出5名蹲点干部专门服务于此项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办法,我县共上马旧村复垦工程6个,涉及425户农户,投入资金342万元,新增加高标准农田2272亩,年增加农民收入136万元。旧村复垦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我局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的体会是:
(一)合理规划,慎重选项。选项是实施旧村改造项目的基础。旧村复垦项目的实施,牵扯的个人利益居多,没有一个好的规划,对群众就没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也是决定选项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一个坚强的基层组织来帮助实施,再好的项目,再好的工程效益,都难以按照设计规划付诸实施。
(二)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合力攻坚是旧村复垦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首先项目实施单位、村级集体组织、施工队伍要紧密配合,及时合理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其次,税务、城建、公安、乡政府等多部门全力参与,不仅能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解决突发性事件,而且能使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因势利导,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是旧村复垦工程长足发展的保障。在村级配套资金的筹集上,我局尝试把复垦出
的耕地承包权由村委会向村民竞标拍卖,收回的承包费冲抵拆迁补偿费,效果很好。又如在旧村改造后新宅基地的分配上,我们协同税务、城建部门在新宅选址涉及的各项税费上给予一定优惠,有效地促进了村民认可项目、促进项目实施的热情。
尽管我局在旧村复垦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仅限于点的突破而尚未达到面的扩张。从内部看,与现有的潜力优势反差较大;从横向比,与其他先进县市还有不小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虽然我们还面临着资金不足、政策不完善的困难,但我们毕竟在旧村改造、复垦造地的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日益增多,我们深知我们肩上的担子依然很重。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国土部门的关怀支持下,继续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继续加大旧村改造的力度,继续深入挖掘土地潜力,在以建设促保护工作方针的指引下,扎实工作,为开创我县耕保工作新局面,做出我们的努力。
二00九年五月
潘家湾镇四邑村迁村腾地工作情况汇报
潘家湾镇四邑村西依长江,武蒲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现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1019户,总人口3979人,耕地面积13519亩。主要种植蔬菜,2010年人均收入7012元。
根据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以改善民生,调整村庄布局,集约节约土地资源为主要目的,潘家湾镇积极整合资金,实施四邑村迁村腾地项目工程。镇政府聘请省规划部门编制了四邑村迁村腾地规划,该项目将四邑村黄金岭、合家地、新墩三个居民点170户农户整体搬迁至周家墩中心村。中心村占地面积70亩,按照“节能、省地、环保”的要求,修建公寓楼、休闲广场、运动场、活动中心等主体工程,完善水、电、路、网络、天然气等基础配套设施。
截至目前,总体规划、征地已基本完成,土地平整、房屋建设正在抓紧推进。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我镇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我镇也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特设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管理、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各村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镇领导及新农村工作专班经常深入村、组进行定期督查,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考核,作为评先评优依据。为提高镇村两级干部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我们专门组织村书记参加了市、县两级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并组织潘家湾、肖家洲等6个试点村的书记到省内赤壁、洪湖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从而在全镇培养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农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和受益者,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进行。为确保迁村腾地工作顺利进行,我镇先后召开由镇村干部、镇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各村采取召开“三会”(支部会、党员代表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和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公开信等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在村庄规划、村庄整治工作中,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订体现民意的村规民约。同时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吸引农民投劳投资建设自己的家园。目前,四邑村170户农户,已全部同意搬迁。
三、狠抓基础建设、确保工程进度
迁村腾地工作始终坚持“占劣补优,先建后拆”的原则。为确保能将四邑村黄金岭、合家地、新墩三个居民点170户农户整体搬迁至周家墩中心村,新居建设已经全面开展。目前170套新居(每套两层,在200平方米内)工程已经过半,一层建设已经全部完成,二层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预计工程11月底完工,12月底交付农户使用。届时将有120户农户先期入住新房。
四、目前工作中的困难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部门行动不一致。新农村建设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合作。目前,国土局和水利局对我们工作十分配合,及时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有些部门联动配合还不够理想,致使有些工作不能及时进行;二是资金短缺。政策性因素促使镇村组建设资金短缺,由于镇村组无经济实体,税费改革之后,镇村组无资金来源,经费捉襟见肘,建设发展仅靠上级立项,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至今,我们已经投资了1850万元,但仍然有1100万的资金缺口。三是设备不完善。为了让村民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必须完善当地的公共设施。然而,像路灯、垃圾桶等这些必备的公共设施仍不完备。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与打算
1、强化组织领导。我们将大员上阵,专班到位,继续长抓不懈。
2、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完善居民住房区的绿化、供电、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转变观念,全面强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加快规划建设高规格的小商品市场、拉通镇区外环路、建设沿江鄂南物流集聚园区、拆迁百里长渠镇区段步行街违章建筑,建群众休闲娱乐广场。
3、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使新农村建设工作能够及时顺利进行。
4、在完成居民住宿园区后,要继续做好苗圃园区、蔬菜园区和养殖园区的建设。要我镇建设成种植、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农村。
嘉鱼县潘家湾镇地处武嘉、咸潘公路交汇处。全镇11个行政村,3个生产队,1个农场,2个社区,国土面积16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5.63平方公里,总人口5.76万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45元。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我镇根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尊重农民意愿,开展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潘湾实际,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用规划指导群众,用政策激励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我镇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我镇也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特设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管理、指导协调和督查考核。各村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镇领导及新农村工作专班经常深入村、组进行定期督查,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考核,作为评先评优依据。为提高镇村两级干部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我们专门组织村书记参加了市、县两级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并组织潘家湾、肖家洲等6个试点村的书记到省内赤壁、洪湖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从而在全镇培养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益者和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镇先后召开由镇村干部、镇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各村采取召开“三会”(支部会、党员代表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和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公开信等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通过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吸引农民投劳投资建设自己的家园。为落实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知情权、决定权,在村庄规划、村庄整治工作中,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订体现民意的村规民约。目前,四邑村170余户农户,已全部同意搬迁。其中预计有120户将于今年搬进新房。
三、规划建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规划是龙头,只有抓好规划,才能逐步改变村庄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同时能够节约耕地,解决宅基地分配不公等问题。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为抓好新农村建设,认真分析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在县规划部门支持下,聘请专门的工程投资预算公司测算,制定出台了《潘家湾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及村庄建设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扎实稳步推进。如今,四邑村农户的新房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第一层现已全部建成,房屋建设预计于11月底全部完工,12月底交付农户使用。
四、目前工作中的困难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部门行动不一致。新农村建设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合作。目前,国土局和水利局对我们工作十分配合,及时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有些部门联动配合还不够理想,致使有些工作不能及时进行;二是资金短缺。政策性因素促使镇村组建设资金短缺,由于镇村组无经济实体,税费改革之后,镇村组无资金来源,经费捉襟见肘,建设发展仅靠上级立项,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至今,我们已经投资了1850万元,但仍然有1100万的资金缺口。三是设备不完善。为了让村民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必须完善当地的公共设施。然而,像路灯、垃圾桶等这些必备的公共设施仍不完备。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与打算
1、强化组织领导。我们将大员上阵,专班到位,继续长抓不懈。
2、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完善居民住房区的绿化、供电、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转变观念,全面强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加快规划建设高规格的小商品市场、拉通镇区外环路、建设沿江鄂南物流集聚园区、拆迁百里长渠镇区段步行街违章建筑,建群众休闲娱乐广场。
3、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使新农村建设工作能够及时顺利进行。
4、在完成居民住宿园区后,要继续做好苗圃园区、蔬菜园区和养殖园区的建设。要我镇建设成种植、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农村。
最新整理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xx委、市政府对我区社会民生第12条(完成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的考核目标要求,我区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今年我区没有国家省下达的大型交通建设项目,仅仅有农村道路建设任务,分别是乡、风景区3条通组公路,要求修建宽3.5米,厚0.18米,总长3公里的村道。总投资90万,其中中央投资30万元,地方自筹60万元。3月18日,区农林水局(交通局)工作人员利用GPS采集系统完成了道路的计划采集工作。到12月底为止,风景区2公里村道全部完成,乡村(区园林局为业主)1公里路基已经完成。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区政府分管领导,成员单位由区农林水(交通)局、区发统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区农林水(交通局)局。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重大事项决策及指导项目业主单位开展工作。
(二)严格计划管理
农村道路项目由乡和开发区编报,区农林水(交通)局具体负责核实汇总,并报区政府及省、市有关部门批准,项目计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凡未列入年度建设计划内的项目不予以安排相关补助资金。今年,省下达我区通村公路计划共3公里。
(三)强化项目管理
施工过程中,乡和村认真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严格遵守项目申报和基本建设程序,没有出现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安全事故。
(四)严格资金管理
区级和乡级财政部门建立和完善了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做好了项目建设资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监督项目建设单位依规使用资金,配合审计部门进行资金检查,确实做到“专款专用”。
(五) 加强质量管理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原则实施。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质量监管。乡镇及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今年完工的农村道路,均达到了路基大于3.5米,厚度达到18公分,强度达到30兆帕的标准。
一、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概况
1、单位基本情况:
山东菏泽德泰化工有限公司地处菏泽市开发区煤化工业园,20xx年12月,投资24000万元建设100万吨/年油浆芳烃抽提装置采用与其他科研单位联合开发了催化裂化外甩油浆双溶剂抽提新工艺,对重油催化装置的产品油浆进一步加工,生产重芳烃系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广泛用于道路沥青、橡胶、塑料和碳素纤维材料等行业,延伸了产业链并达到催化油浆综合利用之目的,减轻了环境污染。
2、项目概况:
(1)项目组成:拟建项目建设内容为100万t/a芳烃抽提装置,由主体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和公用工程部分组成,拟建项目组成情况见
(2)主要建设内容: 见工程主要设备
菏泽德泰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芳烃抽提项目于20xx年9月委托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山东菏泽德泰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芳烃抽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xx年10月得到山东省环保局批复。
菏泽德泰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芳烃抽提项目于20xx年10
月开工建设, 20xx年3月竣工验收,在20xx年4月得到菏泽市环保局同意进行试生产,批复试生产时间为:20xx年4月2日―20xx年7月1日。在试生产期间未出现环境污染情况。菏泽德泰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芳烃抽提项目总投资24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920万元
二、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1、施工期间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该项目在施工期间严格按照《山东菏泽德泰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芳烃抽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保措施。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将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1.1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安排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的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避开周围环境对噪声的敏感时间,避免夜间施工量。尽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整个工期。
(2)、降低设备声级。尽量选用了低噪声施工机械;施工过程中有专门的设备维护人员,运输车辆采取控速进场措施。
(3)、降低人为噪声。根据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噪声防治条例的要求施工,以免影响周围村民的生活。 1.2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1)、施工场地每天定时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日加大了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2)、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进行了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3)、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