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详情页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浅析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选(范文五篇)

2022-03-03 09:31:3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浅析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选(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浅析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精选(范文五篇)》。

第一篇:师范生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对八年级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等学习环节做了如下调查。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找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灰埠二中的八年级六班学生进行整体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

三、调查结果

(一)预习情况、方法。

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体现了学生自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大约占4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而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简单地把课本看一遍,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更少。优等生中也有人经常预习,他们预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则至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很少或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习是中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听课情况、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些因素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三)课堂笔记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类学生约占22%,他们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的方法,而差等生则很少或根本不记笔记。基于以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作业情况及其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先做后看书”的学生有半数多,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抄答案。结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难生基本采用后两种方式完成作业。先看书能比较清晰地掌握知识点后,再通过作业来检测所学知识,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部分优等生也采用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式,既能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又能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看书查缺补漏,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

(五)复习情况和方法

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习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习的比率也较高。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复习不懂或不会的知识,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优等生介绍,他每次的考前复习都针对自己知识缺漏的地方,自己做题进行强化。这说明好的复习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复习。

经过这一个星期的调查,目前中学生存在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改变这种现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讲课之前,应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要变“满堂灌”为“少、精、活”,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找到学习规律。学生攻克了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才能培

养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从而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2011年12月26日

第二篇: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浅析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西部高师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论文关键词:教育实习;教师职业技能;教育类课程

论文摘要:对部分西部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师范生培养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措施。对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高师教育改革,使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正因如此,笔者对西部四所普通师范学院的2007届本科生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师范生培养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以服务于高师教育的改革。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1份,其中有效问卷165份。问卷共设计17道题,其中封闭性问题16道,开放性问题1道。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实习的实效性以及改进建议等角度进行设计。问卷的设计基本以定类和定序变量为主。为克服问卷设计的不足,增加了对实习学生的访谈以及查阅实习指导教师的总结,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了解。

1、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个别访谈记录的整理和查阅实习指导教师的总结,我们发现,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1.1实习生缺乏必要的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主要指一般教学技能,包括普通话、三笔字、口头和书面表达及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等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处理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等技能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调查显示,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表现出的教师职业技能普遍较差。

首先,实习生的一般教学技能不足。有12%的学生认为语言与情感的表达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59%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其次,课堂教学技能欠缺。突出表现为:课堂观察技能不足,不知道如何观察和控制课堂的教学,启而不发;讲解技能不足,教学语言罗嗦、不严谨、不会分析问题等。有32%的学生认为把握教学过程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48%的学生认应当加强设计和组织教学能力的训练。

第三,教材分析和处理能力不够强。实习指导教师在总结中指出,大多数实习生面对新教材,不能较好地利用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不能很好地从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和教育价值等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不少实习生只对所教的章节熟,而对非授课章节就陌生。统计表明有24%的学生认为把握教学目标的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40%的学生认为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存在缺憾和不足。有50%的学生认为实习前应当开设分析中小学教材的课程或活动为实习做准备。几乎所有的代队指导教师均认为实习生的解题能力不强,对题型不会归纳总结,甚至教材练习题都不会做。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面,很多学生对于多媒体不熟悉,甚至是不会。表现出来的问题是软件操作不熟练、不会制作课件等;对于基础教育教学软件掌握得不错的同学,表现出来的困惑是使用课件教学后,效果却不一定好;此外,由于实习学校多媒体设施不全,对于教学软件比较熟悉的同学,开始怀疑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基础教育教学软件。

1.2实习生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绿了全国各地。因此,无论是在高中一年级实习的学生,还是在初中实习的学生,都遇到了新课改实施中的困惑。尽管老师在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向学生介绍了很多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但学 1

生理念仍陈旧,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基本理念知之甚少,更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有27%的学生对课程改革不了解,有46%的学生认为要加强课改知识的教学。面对课程改革,有不少实习基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态度是消极等待,更有的则是抱怨。因此,很多实习生对此产生了较大困惑:“新课改的实施,作为即将毕业的师范学生,我们将来应该怎么面对?”

1.3教育实习时间短、内容形式单一,实习目标难以达到

高师院校现行的教育实习方案一般是专科4周左右,本科6一8周,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进行。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每个实习生上课时间只能在6一10节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让学习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又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开展中学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素质,这显然比较困难。大部分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仅重视课堂教学实习、而忽视了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的教育实习,在实习安排上形式单一,只有放羊式或集中式实习,没有教育实习形式的创新。

2、原因分析

2.1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

调查显示,有61%的学生觉得在大学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基本不能适应教育实习的需要,有48%的学生认为学科专业课程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有36%的学生认为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这说明,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难以适应教师培养的需要。

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高师课程结构中,学科专业课一般占总课时的70%,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所占课时比例则少得可怜,一般在10%以下,且课程门类少,体系不合理。对师范性课程的忽视、削弱必然对师范生素质产生不利影响。

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当。教育类课程一般都在三年级时开,且集中在一年时间完成,除第七学期一般8周的一次性实习外,基本再无其他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这种既晚且短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师范生及时得到良好的专业思想教育与信念,及早确立教师角色意识;也不利于他们及早受到系统的从教职业技能训练,形成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更好地胜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实践环节弱,缺乏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虽然现在很多高师院校都开始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实践活动的早期性、经常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但职业技能训练课的开设在规范化、操作化、实效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在时间、师资、教材及教学设备、条件等方面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2. 2课程内容与实施方面的原因

教育类课程脱离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缺少魅力。由于课时少,教育类课程能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很少。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严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选择的案例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境差异比较大,多数学生反映观摩之后,收获不大。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普遍陈旧、空洞、乏味,教学方法单

一、死板,使得学生厌学,老师厌教。

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学教育实践经验。据调查,现在高师许多青年教师(不仅仅是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教学基本功较差,使师范生难以从其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的示范与熏陶,更得不到实际有效的训练指导。这个问题应引起师范院校的高度重视,教师本身都缺乏职业技能素养,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的未来教师?

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长期以来,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重教育基本原理研究,轻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课堂教学技巧、方法研究的 2

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写文章、评职称上,对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不愿花费心思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致使部分高师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已基本失去教学示范性。

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各个学校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加人一定的新课改的内容。但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大都选择了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学生虽然在理论上对课程改革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如何实施、对新教材的具体处理都比较陌生。

3、建议与对策

3.1调整与整合教育类课程内容

教育类课程应相互补充、渗透、整合,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有自己的侧重点,尽量避免重复内容,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师应加强沟通、合作与教研,共同构建全新的教育类课程。应将高师教育类课程分为理论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三大部分,每部分又由相关课程组成。以必修、选修的形式进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并且重视教育类课程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师职业技能,使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各项基本技能的练习,逐步改变高师教师课堂教学缺乏示范性、甚至不能指导学生实习的状况。教育类课程内容应增加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等内容;当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近两年,各招聘单位的考核方式在以前试讲的基础上,加重了对说课能力的考核,新增了“做高考试卷”的考核方式,那么就应在学科教学论和微格教学中增加“说课”理论及其技能训练。还应增加全国各地历年高考试卷的题型及其解法的研究。

3. 2适当增加教育类课时数

众所周知,教育类课程在我国高师院校系的处境是十分严峻的。据资料统计,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占学时(或总学分)的比例,英国约为25 %,日本约为30%,而我国仅为5%一8%,西部各校为8% -10%。通过剖析可以看出,众多的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教育类课程课时太少。难以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懂得教育规律,还具备较强能力的教师就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了。因此,作为高师院校,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教学时数,强化和改革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既是高师院校师范性的需要,也是教学实践的要求。

3. 3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形式要多样化。各高师院校应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及《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训练实施计划,确立具体的训练规范及考核标准,并由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督导,使高师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工作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学生也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与练习,这是技能性课程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还可以定期分批让学生到当地各中小学顶岗见习,帮任课教师批改作业了解中小学实际,这样见习学校乐于接受学生见习,又能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教学情境。

3. 4改进“案例教学”,探索校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于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科教学论》课程的特点,我们要探索实施和改进“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比如结合教学内容,观摩公开课,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某一专题,然后发表意见等教学方式。拍摄和编辑一系列的视频案例,构建符合当地中小学实际的视频资源库。还可以与当地各中小学建立密切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聘请当地各中小学教师以讲座的方式对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中小学教学实际。

3. 5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以课堂教学实习为目的的高师教育实习内容理念己不再适应。新课标中的实践活动类课程正式列人学校课程,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蓬勃发展,此外, 3

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织的有关教学的教师活动,实习生都应当参加。所以,高师教育实习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实习,还应重视教育见习、模拟实习,班主任工作学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教育实习等。通过不同的教育实习内容提高高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近几年高师教育实习的改革和实践摸索中,高师教育实习的形式日趋多样化,除了采取传统的高师教育实习形式外,还采取了如分散实习、集中实习、全委托实习、半委托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所以,各高校师院可以根据本院校不同的性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的特点而采取适合本院校的不同的实习形式,并将多种形式相结合,从而创造出高效能的教育实习效果。

本次调查虽主要针对教育实习,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可以映射出当前师范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深切地感到,切实加强师范生的从教素质,依然是高师院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师范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第三篇:师范生实习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重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爱好。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熟悉,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爱好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熟悉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把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定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预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把握基础知识;预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把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把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熟悉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预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第四篇:教师实习调查报告

教学是实习的重点,以下是我实习的一点心得,简单的教师实习报告。

第一是预备阶段。通过指导老师先熟悉实习班级的信息技术上课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了解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上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及其他同学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思路。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试讲,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实习报告《简单的教师实习报告》。

在经过了前两周的听课、试讲后,第三周我正式走上讲台。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试讲——上课——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

由于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性,学生难以集中精力。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我能够注重情景的设计。

在所上的几节课中,有两节课我都创设了情景,而且情景设计的都比较贴切,学生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导入时引用情景能使学生在一开始就保持高的兴趣。

其次注重对任务的设计。

在设计情景的同时,我还在情景中设置了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围绕情景展开,任务环环相扣,贯穿课堂的始终,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努力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有利于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五篇:师范生教育实习调查报告2000字

©无忧考网实习报告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师范生教育实习调查报告2000字,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实习报告网频道。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我们9月1日来到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新平中学,到10月26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初一(2)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爱”的班会;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虽然之前做了许多的准备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所幸的是在指导老师及其他在校老师的帮助下,加之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让我在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上,学会了许多在学校没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激励着我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啊!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教案反复修改,再拿给指导老师过目,她马上会指出一堆大大小小的问题来,像这里导入语言太罗嗦,那里要求不明确,这里没讲透彻,那里不连贯等等。不断的改,直至老师说合格。然后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在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础训练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说“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此题只要知道了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能得出“可见到有白色晶体析出”的结论。由于事先我觉得此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会有晶体析出。后来只好向他们的原任课老师请教此处该如何表达。 通过这次的经验,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样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我的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听完课后普遍都说我讲得较清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当实习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从他们原班主任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确实让我受益不少。比如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等等。虽然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也没有完全照搬,第一是我觉得我的身份毕竟与他们原班主任不同。第二是我觉得我与学生年纪相仿,不象原班主任一样与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代沟,这是我的优势所在,应当加以利用。所以,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方法,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和我们班上一位同学谈心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小学成绩很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数学成绩犹为突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侯学数学简直就是一种乐趣”,但是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整体成绩直线下降,就连自己的强项数学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当我问及其中的原因时,她告诉我,由于毕业考试的失误,进入初中以后她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初中的课程本身就比小学的要难,使她的成绩更加后退了,以至于现在对读书失去了信心,想一心从事自己的爱好去学声乐算了。而这些她都没有和原班主任说过,原因是班主任“太凶了”。我听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反对她的观点,而是从客观条件、学习条件以及以后的前途等方面和她分析了她的这种想法,使她明白了学习和爱好之间谁轻谁重,并引导她自觉得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来。两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咀嚼、去回味、去的探索。这一个多月的里有我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第一次面对学生说了很多话、第一次有人甜甜的叫我老师……。我想这些酸甜苦辣、这些第一次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伟大的经历。将是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一笔财富。在此,对指导老师、原班主任陈老师及其它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推荐专题: 实习报告模板 医院实习报告 师范生实习调研报告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