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开题报告 > 详情页

开题报告范文

2022-07-11 23:07:3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题报告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开题报告范文》。

第一篇:开题报告范文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 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 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 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 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第二篇: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下面是关于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

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目标

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三、概念的界定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四、实施策略

1、课内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外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①课前作业。调查表明,大都的数学老师不太习惯给学生布置预习,有的老师会把上课做的教具也会给学生准备好。而我们觉得有些内容学生可以看懂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有些教具学生能准备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②课后作业。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

(1)实践性作,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性作业。这种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

(3)研究性作业。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地实现“练在关键”。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生活性原则

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原则

练习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5、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

六、理论依据

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维果茨基提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杜威更提出“教育基于行动”。因此,以数学活动为主线,有效地开展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②“数学化”理论。

“数学化”理论认为: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化”是学生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法和过程。学生通过“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又通过“纵向数学化”把符号世界一步步地完善。学生的“数学化”的进程贯穿在其所经历的数学活动中,活动是学生“数学化”的根本途径。

③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4)“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就是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数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七、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学生。

八、研究方法

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总结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九、研究时间:

20XX年2月至20xx年7月

第一阶段:准备

时间:20XX年2月至20xx年3月

主要工作:1、拟写工作计划

2、制定实验方案

3、落实分工

4、拟写准备阶段工作情况汇报

第二阶段:实施

时间:20XX年3月至20xx年4月

主要工作:1、召开会议

2、制定整体的研究计划

3、课题展示

4、阶段性报告及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

时间:20XX年4月至20xx年7月

主要工作:

1、课题展示

2、总结性报告及论文

十、研究成果形式

1、阶段性报告

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

3、练习设计精编

4、论文

5、教案

6、个案分析

十一、研究组成员

课题组长:XX

组员:XXX XXX XXX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经xx县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立项为xx县xx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课题。(xx教基〔xx〕21号)根据xx县教育科学规划办的相关要求,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指正、审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写作时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二、我校作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最近,我们对我校学生的作文情况作了深入地调查、了解。其结果令人担忧:很多学生在平时写作练习中,采用的写作方式是:抄(抄袭习作选上的作文)、编(胡编乱造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临(即像临帖练字般地仿写作文,事件一样,只变换了人物)。而在考试时,他们的方法就更为简单了,那就是“默”——将平时背好的优秀作文有选择地默写在试卷上,以换取高分。造成这些写作现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我校学生视野狭窄,见闻不广。

虽然他们有较自由的支配时间,但活动往往存在着盲目性、单调性、肤浅性,缺乏有意识的指导。象写“秋天的景物”,我校学生都源自农村,许多学生不愿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而是胡编乱造,所以写出的文章语言贫乏,选材不当,描写不具体。

2、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

家长往往视子女读课外书为闲书,横加指责,强迫子女“一心”只读教科书。由于学生未能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阅读面窄,积累不足,缺乏必要的语言文字功底,最终导致写作能力的萎缩,因而写作时“无话可写”或“有话说不出”,作文内容陈旧,假话、套话屡见不鲜,作文中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顺现象普遍存在。

3、教师急功近利。

由于“应试”的压力以及我校教学的相对封闭,作文教学单一、枯燥,作文指导机械化。作文教学形成了“两周一次作,教师命题,指导学生写,教师批改”的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押题、猜题、套题;

让学生读背范文,忽视了系统、有规律的作文教学,于是,出现了“应试作文教学”的局面,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作文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个性,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朱自清先生称写作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思想认识,影响着他们的做人准则。试想,一个只会编假话、说套话,抄袭拼凑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缺乏了敢想、敢做、敢说、敢写勇气的孩子又怎可能成长为新世纪急需的创造性人才呢?因此,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现状足以令我们警觉,我们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分析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我们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动机。

三、课题的界定 作文能力:《小学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这种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统称,就叫做作文能力。

作文能力培养策略:通过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作文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途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和兴趣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  四、研究的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学、善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2.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的现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小学各学段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完善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

4.以实验为依托,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及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个性的健康发展。改变我校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法:选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查搜集实验对象的材料,针对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作文教学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进行分析,找出对策。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2)观察法: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理性认识的依据。

(3)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4)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通过教育实践诊断矫正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5)个案研究法:从教育研究对象中找出一个有典型性的,加以深入研究。不断调整矫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形成理论认识。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六、研究的内容 1.“赏”之策略,让学生的兴趣浓起来;

为了改变学生作文难的现状,让学生变得乐于作文,通过对产生在学生身边的平民佳作进行赏析的办法,促进、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记”之策略,让学生的语言妙起来;

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 ,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就连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无一不是以语言的传递、转换来完成的。看来,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3.“联”之策略,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4.“仿”之策略,让学生的经验囤起来;

小学生作文仿写能力的培养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作文训练的一种方法。所谓仿写就是模仿范文作文,它好像小学生写字要临帖一样,是作文入门训练的必由之路。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仿写是起步阶段的“临帖”。《语文课程标准》把原来小学阶段的“作文”改称为“习作”, “习作”就是“练习写作。”仿写是就要经历由“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这样以来学生们有了要写的材料,有了写作的方法,又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经验,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文章就比较生动。

5.“创”之策略,让学生的构思奇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发表一点新思想、吐露一点新见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到培养,作文构思也会变得巧妙合理。

七、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我校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科研能力,在研究前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相关准备工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在组织、设备、经费方面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组织上:学校设有教导处,有校级领导分管教育科研工作,组建了学科教研组,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的成员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事过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作文教学经验,且有浓厚的科研热情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在设备上:学校有图书室、远教室,还开通了宽带网和校园局域网,这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经费上:学校拟定拿出15000元资金用于课题的研究,同时制定了教研成果奖惩制度,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后勤保障。

八、课题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xx年5月----xx年8月,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1)根据县级课题,学校确立个人研究子课题。

(2)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研究方案。

(3)学习相关理论,做好理论摘抄,为实验打下良好的理论根基。

(4)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实验前调测问卷,并撰写调查报告。

(5)撰写准备阶段的个人专题研究计划。

2.第二阶段:xx年9月-----2012年7月,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进行个人专题研究,完成本阶段实验和子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根基,落实实验计划。

(2)结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以年级为单位,制订出学生作文训练内容,并安排好各阶段的实施任务。

(3)与课题组其他教师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他人好的经验,逐步完善个人子课题的研究。

(4)进一步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5) 及时提炼过程性研究成果,及时做好文件资料的归档。在班级组织学生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创编班级作文集。

(6) 撰写本阶段的计划、总结。

3.第三阶段: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撰写个人专题研究报告。

(2)收集有关资料,提炼个人研究的成果材料及学生的成果材料。

(3)成果鉴定和验收 九、课题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 1.课题实验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xx(校长) 副组长:xx(副校长) xx(教导主任 ) 2.课题组人员分工:

xx:负责课题的组织领导;

xx:负责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成果报告、整理成果,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

xx:负责课题具体实施;

廖明春:负责“小学低段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陈 聪:负责“从句到段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袁怀伙:负责“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

xx:负责“语文活动课中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

陈 平:负责“讲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

十、预期成果 1.阶段性成果 课题申请表、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等资料册;

调查问卷表、调查研究报告;

各种阶段性经验总结、论文,典型教育案例等。

2.最终研究成果 学生写作水平和教师作文教学策略都有较大转变,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论文集》、《案例集》、《学生优秀作文选》等。

十一、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2、课题研究理论学习。

3、召开课题组会议,筹备开题工作。

4、撰写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同时也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克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大树小学《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 年 月 日

第四篇: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方法介绍: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

一、开题报告封面:

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课题的重要性):1.论文的背景;2.理论意义;3.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应结合毕业设计题目,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3.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四、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思想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应结合所要研究内容,有针对性)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预期的结果

七、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论文提纲)

八、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内容要丰富,不要写得太简单,要充实,按每周填写,可2-3周,但至少很5个

时间段,任务要具体,能充分反映研究内容)

九、参考文献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开 题 报 告

濮阳开发区胡村乡大村小学

董宝生

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开 题 报 告

大村小学

董宝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代表课题研究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专家老师对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予以审议、指正。报告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论证报告 第二部分:课题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论证报告

一、选题意义及课题提出的背景

该课题研究是我校教学教研的迫切需要。从对本校师生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就要数“说”的能力。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至少有三分之一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语句含糊、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的现象,话语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较严重,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去上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的设计上较为随意,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失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生生只有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沟通,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会高涨。教师把对学生的指导,有机地融合在交际中,精心设计教学,渗透宽松和谐的交际氛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才会有说的自信和欲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与众不同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基于上述方面的认识,我们提出该课题,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校情的口语交际训练新路子,为口语交际教学再积点滴经验。

二、研究基础

(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有关统计显示,农村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城市学生成绩高,而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城市学生弱,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如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得体等。

导致我国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主要因素有:

①应试教育仍存在导向作用。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分数,对于口语的表达能力不太重视。 ②家庭教育差。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普遍缺少现代城市文明生活的经验,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既无经验亦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加上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③口语交际课的形式单一。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无法从容地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也没有时间对他人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④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口语交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①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农村学生地方方言过重,文字语言表达贫乏.孩子们从呀呀学语起,就已经在地方方言中扎根了。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由于学生说话时常常受地区方言的影响,以及他们生活经验贫乏,积累的词汇不够丰富,这就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交际时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无话可说,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紧跟时代脉搏的需要。

②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个个参与,人人实践,学生在广阔的互动空间里学习语文、识字用字、用词造句、润饰成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交际中能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能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口语交际综合性课堂教学能打破过去传统教学“说”与“听”不能同步的环节,把过去“轻说”“轻听”,重“写作”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予以否定,同时更能打破学生“守口如瓶”的僵局,锻炼学生的胆量与勇气。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听”促“说”,以“说”促“写”,相互结合,提高能力,迎合素质教育。

③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促使农村孩子知行统一发展的需要。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行一旦分离,必能导致活动变形。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口语交际课把口语和交际结合,避免了孤立的听话、说话训练,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实践,规范了口头语言,培养的是交际能力。出色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良好配合的外化表现。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语言组织能力强、理解能力强、表述恰当准确、语气语调语速恰当、态度谦和、行为彬彬有礼、举止进退有度等等,要达到这些目标除了强化学生口语训练外,还要在丰富的语文素养中,使农村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语言的运用、语言的交际结合,增强了农村孩子对语言的知、行统一,有利于提高语文听说教学效率。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构建口语交际课典型课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1)学生层面上的目标:

①农村学生地方方言过重,文字语言表达贫乏;培养学生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学生胆怯,不敢交际,使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主要因素是:良好的语言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

(2)教师层面上的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将透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透视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学结构上的目标:

教材中的内容对生活在农村的儿童来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他们无法就这些内容去交际、无话可说。怎么办呢?作为教育者若拘泥于教材,就教材静态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必然使口语交际走入死胡同。现实中似乎农村的教师也明白这一点,于是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一些口语交际的内容,但是往往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了真实性和实用性。

“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就现在小学生目前已有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惯作调查分析,制定调查实验方案。 (2)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现在成果的收集、整理、学习。 (3)课题组成员围绕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4)实施调查实验方案

(5)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评价 (6)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三)主题研究原则

(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主要有交往类 、辩论类 、介绍类和表演类,凭借教材,抓口语交际教材这一训练“基点”,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

(4)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这是研究的重点。

(5)精彩的口语表达与文明交际的整合训练策略。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这是研究的难点。

四、创新程度、应用价值

(一)创新程度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积极构建开放、创新的口语交际课堂,通过对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具有丰富的口语交际素材、宽松的交际环境和充分的口语表达空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变羞于表达为主动表达,变不善表达为善于表达,乃至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长足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以本课题为契机,推动学校各学科的大胆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二)应用价值 (1)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创设口语交际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说话的内容,都有说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敢说的胆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同时努力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可借鉴的方法。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①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形成了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就为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将会真正树立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显现其课程价值,会因此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②本课题将在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性的教学理念,其成果一方面将对我校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本研究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直接作用,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课题设计报告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一、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外部条件

1.学校领导非常注重对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为教师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 2.聘请濮阳市教育局张红丽老师对该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她理论水平高,教研经验丰富,专业理论强且课题研究水平高,直接领导课题负责人的工作,便于指导。

3.学校相关教学资源丰富,学校为教师订阅大量图书,如:《河南教育》《河南教育时报》《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教师也认真阅读学习,写读书笔记,所以课题组具备本课题研究的条件,课题组成员有充分的研究条件。

(二)内部条件

该课题负责人董宝生在农村学校任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26年,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的驾驭教材能力。并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熟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与学生沟通能力强。课题组成员武彦芳、吴震霞、张慧锋、张振玲、武艳玲教龄都在十年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都是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具有语文教育的专业素质;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1、学校具有较好的研究保障条件。学校的研究资料丰富,并且给各年级都配置了电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并收集外地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成功的经验。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借鉴他们的经验,从理论上提高了教师们的认识,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我校制定了《科研管理条例》,教师们都形成了较强的科研意识,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课题实验,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3、我们针对本课题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在本校图书室、杂志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各位同仁的经验,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出本课题实施方案的理论依据。在对学生的调查研究方面,针对本课题内容制定了调查问卷,这些工作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四)主要措施

1、出台科研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2、保障研究经费。

3、充分利用因特网,购置必需书目,为实验提供文献资料保障。

4、实验教师如期完成课题组分配的研究任务,收集研究素材,总结经验,上交研究成果。每位实验教师随时拿起笔来,重点写好自己的“做法”,如教学随笔、经验文章、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力争人人每节课都上成研究课。

5、课题组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分类归档,建好档案。

二、实施阶段(2016.05-2017.05)

课题实施阶段近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各阶段不能完全分开,但各有侧重,循序渐进。 第一阶段(2016.05—2016.06)

1、邀请专家做工作指导,修订课题研究计划。

2、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例如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我们准备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情境表演、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指导学生带着情感走进“交际情景”。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广纳博采,积淀口语交际的素材。

通过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词不达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词汇匮乏,“无话可说”。只有让学生多读多积累,他们的口语交际才会有文化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交际的语言就会内容丰富,才能给人启迪。

4、初步探究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

第二阶段(2016.07—2016.09)

1、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平时教学中运用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鼓励课题研究人员运用。

2、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

3、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主要有交往类、辩论类、介绍类和表演类,凭借教材,训练口语交际的能力,抓口语交际教材这一训练“基点”。各年级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话题鲜活,形式多样,一事一训,一练一得,预留空间大,便于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然后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低年级的《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看谁想得妙》;中年级的《有趣的发现》、《小小辩论会》;高年级的《童话故事》、《我喜爱的影视片》等。

4、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口语交际的不同具体要求以及各年级段学生语言表达的不同特点,课题组按高段、中段、低段不同分工进行同步研究,寻求提高口语交际的方法和途径。

5、实验教师写好教学随笔、经验文章和教学案例等,反思研究过程,及时总结成功之处,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第三阶段(2016.10——2016.12)

1、按课题实施方案,充实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运用、发展已有成果,不断总结、完善。

2、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培养学生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喜闻乐见的训练活动中渗透表达与交际的整合训练,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1)注重交际过程、活动方式的设计。(2)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与人交往。(3)经常开展互动性、交际性强的活动。(4)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互动、交际训练。

4、在探索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总结哪些方法比较科学、有效,形成经验论文和总结,在课题组内交流。

5、教师交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学生资源,以生助说,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交际。

第四阶段(2017.01-2017.03)

1、开展研讨或观摩会等,交流平时教学中运用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鼓励课题研究人员运用,并全面进行研究,完成必要的研究内容,做好中期成果报告。

2、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对比调查,了解研究效果

3、总结研究得失,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参与人员:课题组长、领导、专家、课题组成员、实验学生

三、结题验收(2017.04-2017.05)

1、全面总结,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揭示教育规律。

2、自审完善工作,接受市的终结性评估。汇编研究资料,编写《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案例集。

3、实验班开展口语交际能力展示活动、实验教师进行口语交际课展示,总结研究成果

4、在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进行课题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并向课题管理单位申请结题。

参与人员:相关领导、评估专家、研究人员 注:本安排随研究进程可作恰当调整。

四、研究方法设计

1、文献检索法:搜集检索国内相关研究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材料和研究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这一研究方法在课题准备阶段使用。

2、问题探究法:观察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现出的问题,针对问题,追溯原因,分析原因,并谋求理论依据,在理论指导下,对症进行策略尝试。这一方法在课题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使用。

3、行动研究法: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理,按照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上,在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4、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生在口语交际参与实践前后的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5、个案分析法:将学生的问题收集整理,积累,抓住典型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并跟踪进行个案策略尝试,在尝试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提炼,找出规律,探索实践的有效性策略。这一研究方法将贯彻课题研究始终。

6、经验总结法:总结实验经验,探索、提炼实验成果,升华研究成果,实现理论创新,推广研究成果。这一方法在课题实施和总结阶段使用。

五、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一)课题组织与管理

1、课题顾问

张红丽

中央教科所协作组成员、河南省名师。

2、学校管理

张在学

胡村乡中心校副校长 陈素美

胡村乡大村小学校长

3、研究小组 组

长:董宝生 参研人员:

武彦芳

中小学二级教师

语文教研组长 吴震霞

中小学二级教师 张慧锋

中小学二级教师 张振玲

中小学二级教师 武艳玲

中小学二级教师

4、研究人员分工

实验负责:董宝生设计课题方案、制定研究措施、组织交流、整理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理论学习主持:董宝生 会议记录:武彦芳 资料整理、保管:董宝生、吴震霞

文献资料查阅、收集:张慧锋、张振玲、武艳玲、

问卷调查:武彦芳、董宝生、张慧锋、张振玲、武艳玲、吴震霞 课题设计、研究报告等:董宝生 音像资料:吴震霞、张慧锋、张振玲

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课题研究,在班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实践、开展研讨,及时积累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论文、案例等。

5、争取学校的支持,从教科研的角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6、课题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交流体会,使优秀的研究方法、成果得到肯定和推广,并改进研究中的不足。

7、每学期开学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学期结束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撰写研究论文、案例、反思,在课题组内交流,并鼓励教师投稿。

综上所述,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有课题研究经验和能力的研究队伍,具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硬件条件,已经储备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完全可行的。

第六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研究”研究报告

本课题于2014年12月申报,2015年3月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市级教科研课题。 经过了一年多的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完成了课题实验中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下面就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作综合报告。

课题负责人:陈文平

课题组成员:徐晖 曹毅 孙世武 一问题的提出:

1、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3、“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究;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4、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已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实现“ 三维目标”的重大障碍。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5、“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前提,没有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可能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试图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自主学习精神是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学习理论专家所积极倡导的,也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培养一直以来就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关注,也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缺乏分层面的细致指导与相关指导策略,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自我养成是十分主要的,近期作用可使学生处于自动的学习状态中,远期的作用是使学生具有自主地继续学习的能力。本课题研究是想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探索学生在物理学习品质上存在的问题,以教育理论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我们所教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总结出适合我校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为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必将有力推进新课改理念我校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以我校普通小学学生为样本,通过研究南阳市城区小学学校学生自主性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从而探索出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自我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进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是引导家长合理期待学生,给孩子营造较为宽松的学生和生活条件。

三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四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建立动态评价、差异评价模式。

2.研究内容

(1)小学生自主性学习兴趣培养对策研究。

通过教育教学实验,探索并构建我校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体系。具体来说,即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哪些基本的策略和方法,坚持哪些原则,经过哪些途径等。主要包括:

①问卷:我校小学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

②调查:从自主学习中的自主性、自主能力、影响自主性的因素等三个维度,了解我校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从而为研究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③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根据上述问卷和调查的结果,研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从成就目标、任务价值、自我效能感、归因、自我监控能力、意志、性别差异、学习策略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外部因素主要从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④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积极的课堂环境的构建、自主学习方式下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管理与自主学习。

(2)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

首先,弄清自主性学习的内涵。自主性学习重视强化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效率。

其次,建立自主性学习模式,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学会了剖析自我学习的特征,就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来提高学习的质量,这就有利于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

最后,通过探讨,寻找可行的、实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方法措施

本课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起止时间:2014年12月——2016年1月。分为课题启动阶段、开题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14年12月) (1)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开题阶段(2015年1月)

(1)培训研究成员,增强对本课题的认识,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施办法。主要形式有:举办专题讲座、订阅教育刊物、邮购理论专著、印发重要资料、专题摘抄集锦、派员外出观摩、理论探讨交流等。

(2)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团结一致的研究队伍,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研究经费到位。

(3)广泛了解研究动态,争取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开展研究,并且使研究在有组

推荐专题: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