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开题报告 > 详情页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报告大全(优秀范文五篇)

2022-06-17 23:03:0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报告大全(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报告大全(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编号 111112127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儒家文化因素教学研究

学生姓名 专 业 学 号 指导教师 学 院

杨滟艳 对外汉语 111112127 王立洲 文学院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儒家文化因素教学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已经成为学科内部的基本共识。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讲,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要真正理解或研究一种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符号的语言,而要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越多,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谈到“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从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方面来讲,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 培养语言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忽视语言教学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往往决定语言教学的最终效果。充分而积极的文化教学既能起到促进和深化学习者语能力的作用,也使语言教学的手段更加丰富。 中国的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心理积淀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想要学好汉语,学习汉语背后的儒家文化知识必不可少,所以帮助留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分析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学文化的教学,将有利于学习者更好的了解汉语思维,从而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文化越是得到广泛的弘扬和传播,越能增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都有差异,通过文化的交流能增进了解、互信、合作、和平。从中,文化也得到弘扬、创新、发展。此外,许多留学生在希望掌握汉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同时,也希望了解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儒学文化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统治地位,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让外国留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国儒学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对留学生进行儒学文化教学,既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又能满足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需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从1950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从80年代后一直以蓬勃发展的态势稳步前进,尤其在90年代后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研究也进入到学科理论的深化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围绕着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文化教学进行了热烈、持久而有意义的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问题

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尚且还是一个有待肯定的问题。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和外语教学界普遍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看成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而把文化看成是历史、地理、哲学等非语言专业的教学内容。这种纯语言教学的观念和模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低下。后来,随着熊文华、朱文俊、吕必松、张占一等学者先后提出在语言教学中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观点,我国语言教学界逐渐走出了“就语言教语言”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并迅速在语言教学中必须进行文化教学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二)文化教学的内容与分类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必须渗入文化教学,这已成为公论。但文化的内容浩如烟海,究竟哪些文化内容该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范畴,哪些文化内容不该纳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范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给文化教学准确定位。1984年,张占一先生在《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中首次提出了“交际文化”的概念,他从功能的角度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分为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认为:“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就属于交际文化。”后又在1990年发表的《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一文中对“交际文化”的内涵作了进一步补充,增加了“非语言”的内容,扩大为“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的概念一经提出,热烈响应者有之,严厉批判者也有之。但不管怎样,事实证明,后来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系列有关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定量、分类以及文化导入方法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对这个概念的认同和深化的基础之上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赵贤州、陈光磊、林国立、魏春木、卞觉非等。可以说“交际文化”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理论已经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正在日趋成熟和完善。

(三)文化教学的方法与原则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除了对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定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外,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关于文化因素教学的方法与原则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共出现过四种观点,即“文化导入说”、“文化揭示说”、“文化融合说”、“文化语言有机化合说”,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文化导入说”和“文化揭示说”。赵贤州先生最先提出“文化导入说”,并对文化导入的原则作了探讨,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导入时必须遵循“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此后,魏春木、卞觉非、陈光磊、张英等人也先后对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陈光磊提出文化导入有四种方法,即“直接阐释法、交互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和异同比较法”。张英则认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比重在整个预科教育阶段是个‘变量’,它的规律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并规定“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初级约为5∶1,中级阶段约为4∶1,高级阶段则要上升到3∶1”。“文化揭示说”的主要倡导者是张占一和吕必松等学者,其核心理论就是“交际文化”,即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揭示那些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

以上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研究现状。80年代末至今,对外汉语教学界针对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在文化教学的内容、分类、方法与原则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一时期,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被逐步重视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论著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儒家文化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相关的研究和论述也都是散见于一些其他的论著和小论文中。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儒学文化的教学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大的空白,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路线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家文化因素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1)要有针对性

(2)要有代表性 (3)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2.教学内容的选择

(1)语音

(2)词汇

(3)语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学文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1.文化讲座

2.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3.课外文化实践教学

四、进度安排 第1阶段: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11-12周:选择导师,在导师指导下查找资料,确定研究方向 13-14周:网上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并开题 15-18周:继续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提炼观点 第2阶段: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8—9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拟写论文提纲和初稿; 10—11周,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进行二稿写作; 12—13周,根据指导教师意见进行三稿写作并定稿;

14周,按照学校要求排版,送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阅论文;论文答辩; 15周,答辩后按照答辩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并打印装订论文。

五、文献综述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1986年,何道宽在《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中提出文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语言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并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张英在《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中对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中存在的为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现状是缺少精准性的典型教材,且文化教学目标并不十分清楚。提出制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和确立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等级标准的解决方法。

王美玲在《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中》探讨了汉语文化语用特点及其渊源,分析了汉语语用特点中的文化因素,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考察留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就留学生汉语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刘琳在《浅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对汉语中语义、语构、语用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分类。总结了汉语语义中体现中国特有的现象与民族含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汉语语构体现的汉语整体性的特征和结构“意合”;言语交际如:称呼、问候、道别和非言语交际如:隐私、时间、行为语言等方面汉语语用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

1987年,复旦大学留学生部汉语教研室教研室主任陈光磊在《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性》一文中结合日本留学生,美国留学生以及复旦大学几位语言教师的体会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提出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相关性,对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方法论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刘琳在《浅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提到文化在教材中出现的方式,即:在对话中体现文化、在课文中直接介绍文化、通过注释讲解文化、练习中补充文化,指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如:有效使用文化对比法、以讨论演讲的方式进行教学等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为我们对外汉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提供了借鉴。

陈映戎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与形式》中提出:“文化探究策略”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和知识性,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又提出了借助声像等教学手段传递文化信息、分角色情景表演、开设文化讲座和文化实践课等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方法。

祖晓梅在《提问——汉语课堂文化教学的基本方法》详细阐述了“提问”在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内容和策略,指出汉语课堂采用提问的方法进行文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突出了汉语课堂交际化、互动性和过程化的特点,并对提问的内容、提问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三)对外汉语教师素质要求

目前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这一重要问题,学术界的研究还不甚成熟,陆俭明先生曾经提出汉语教员应具备的几种素质:很强的学科意识、很强的学习研究意识和自尊自重的意识。这是对对外汉语教师专业思想认识的要求,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王晓音在《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中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汉语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业务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成长指南。

韩东在《全球“汉语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结合其考察的美国汉语教师标准和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标准,提出了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情况的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结构框架,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具备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相对全面的语言学知识;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教育技能;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改革能力;具备一定的外语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述。

单亚兰在《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探究——从学生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通过对在华留学生的调查,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一些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期待。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家文化因素的教学研究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被逐步重视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论著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儒家文化因素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相关的研究和论述也都是散见于一些其他的论著和小论文中。

关世杰在《跨文化交流学》的第二部分对人的价值观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的论述中提到了一些儒家的价值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陈光磊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的第一项习俗文化和第三项心态文化中也提到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在刘博奎《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的第二章提到了儒家的伦理观和自谦礼仪。 顾嘉祖在《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一书中提出语言背后隐含着的深层的文化观念,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儒家的“仁”的思想、“等级观念”、“中庸之道”、“宗法人伦结构”等,从儒家文化观念的角度对汉语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张公瑾 丁石庆在《文化语言学教程》中从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反映社会形态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汉民族的语言道德标准进行了总结,即:言礼、言仁、言忠、言信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于语言道德准则的影响。

陈俊森 樊葳葳 钟华编著的《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第四章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对儒家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即儒家的天道观、仁义观、礼仪观、信义观、家庭观、婚姻观等。对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

在赵建华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功能大纲》中有关称谓、礼让、敬佩、信任与不信任、谦虚等方面的内容页涉及到儒家文化对于汉语语言的影响。

(五)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日渐成熟,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涵盖范围更是广泛,没有系统和详细的论著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于中国儒家文化因素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大纲文化因素教学的编排中涉及到的儒家文化因素教学的内容也相对较少,对于留学生对汉语语言背后的中国儒家文化的学习不利。

2、由于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还不甚成熟,对于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和素质的认定没有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

3、对于外国留学生进行的儒学文化教学没有针对性的区分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对于儒学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影响在教学中应用甚少。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试从文化教学的角度对于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的儒学文化教学进行研究。

六、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博奎.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陈俊森 樊葳葳 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5】赵建华.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功能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6】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11

【7】张占一.试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文化,1990(3). 【8】赵贤州.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 【9】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10】何道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J】.外国语文教学,1986,(1) 【11】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6) 【12】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山大学学报,1996,(6) 【13】周思源.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观念【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14】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 【15】王洪明.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J】.教育探索,2011(8)

【16】陈光磊.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

【17】赵宏勃.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思路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5 【18】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 【19】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 【20】周正兴.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必备素质【J】.苏州大学学报,1995 【21】张占一.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 【22】赵贤州.教材编写散仑【J】.世界汉语教学,1987 【23】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 【24】熊文华.非语言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

第二篇:初等教育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初等教育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教育学类

1、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2、义务教育

・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问题研究

3、教师教育

・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教师的素质研究

・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

・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骨干教师流动制度的利与弊

・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优秀教师的特点及评价研究(4)教育管理

・校长负责制实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校管理向国际化迈进的研究

・教育法制化建设的研究

・班主任素质的研究

・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

・“校本管理”的研究

・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4、比较教育

・美国科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的基础教育研究

・英国公立小学的课程设置研究

・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美国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

・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的研究

・中外学校教育管理的比较研究

5、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父母离异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

6、德育、劳动技术教育等

・小学德育目标、课程与实施途径的研究

・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研究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研究

・小学德育的过程研究

・小学德育的模式研究

・小学德育的方法研究

・小学德育的评价研究

・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及其实证研究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与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办法的研究 ・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

7、美育

・美育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研究

・小学美育的原则研究

・小学美育的实施研究

・小学美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小学阶段的美育

・小学美育的基本类型研究

・小学美育与教师素质的研究

・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审美趣味的差异性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美育

・服装时尚变化中的美育

・小学审美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途径的研究 ・小学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与小学审美教育的研究

8、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

・小学“活动导学”的研究与实验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目标、评价的研究 ・研究型学习:另一种学习的革命

・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施的研究

・小学各学科教学现状与评价的研究

・提高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

・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小学实施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

9、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研究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背景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素质研究

・课程改革与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评价的研究

10、教育技术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

・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和创新

・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

・应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

・小学应用教育技术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小学信息课程体系的研究

・关于小学教师信息素质培养模式、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关于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手段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课件制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

・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小学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的研究

・小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的研究

・小学校园网络管理的研究

・小学校园网络环境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

・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的比较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小学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研究

・小学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相关实用技术的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教学领域的整合研究

二.心理学类

1、认知心理

・中小学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

・中小学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儿童左右脑功能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2、教育心理

・小学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

・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小学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

・小学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

3、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小学生心理咨询研究 ・青春期教育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初等教育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2]

毕业论文写作是专科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核。

一、毕业论文的地位和作用

1、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专科生除了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教学实习合格外,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2、毕业论是对高校专科毕业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性考核。毕业论文是大学三年培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校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一次总测试,或者说是一次全面的业务考核。

3、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一次初步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科研兴趣。

二、毕业论文选题及开题

1、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合乎专业性、新颖性、适用性要求,选题应围绕本学科和专业进行,原则上不超出本专业范围。

2、选题应慎重严肃,要充分考虑自身专业基础和撰写能力,题目不宜过大过小。选题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学生经努力能完成。

3、选题应能够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全面的训练,通过毕业论文工作,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毕业论文原则上一人一题。课题需两人或几人合作,需由指导教师提出,经系领导批准。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中一部分工作,并独立撰写各自的论文。

5、学生选题后必须至少查找相关著作及论文10本(篇)予以研究,写出综述报告及论文提纲后以班为单位交系里面,然后由系毕业论文学科组审查批准后,指定指导老师。

6、毕业论文实行集体开题制度,各指导老师对每个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提出指导意见,然后由指导老师推荐参考书和参考文献。

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1、鼓励学生写作理论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社会现

实生活和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如果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3、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但缺乏理论研究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4、论文写作必须严肃认真。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能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5、论文写作应做到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充实可靠,结构层次清晰合理,推理论证讲究逻辑。

6、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简练朴实,不烦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情-色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或片面妄下结论。

7、毕业论文应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论文模板。无论写作提纲或正文均以次模板为准。论文模板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主要参考文献。

8、写作毕业论文必须首先拟订写作提纲,拟订提纲的步骤包括:(1)确定论文提要,加进材料,形成全文梗要。一般做法是执笔前把论文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例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形成内容提要。(2)篇幅分配。毕业论要求篇幅为3000~6000字。(其中文科生要求5000字)(3)编写提纲。一般采用列项式编写提纲。

9、每篇毕业论文需有关键词和200字以内的论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概括论文的中心议题、基本观点、方法、结论。论文摘要又叫内容提要,是文章核心的内容缩影。关键词一般是能概括论文核心内容的名词。

10、毕业论文的观点应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术探讨科学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性强,条理清楚。

11、毕业论文版式。毕业论文打印按下列格式执行:

论文标题(小2号黑体)

作者:×××(4号楷体) 指导老师:×××(4号楷体)

(初等教育系××级××专业×班,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5号黑体):××××××××××××××××××××××××××××××××××(5号楷体)

关键词(5号黑体):×××(5号楷体)

Abstract(英文摘要,罗马加粗):×××××××××××××××(罗马) Key words(英文关键词,罗马加粗):××× ××× ×××(罗马)

(正文)

××××××××××××××××××××××××××××××××××××××××××××(注,正文中小标题用5号黑体,其他5号宋体)

注释:(5号黑体,下用仿宋)

「1」(著作)作者・书名「M」・××出版社,××(年):×-×(页)

「2」(论文)作者・论文题目「J」・杂志名称,××(年),(×)(期):×-×(页)。 主要参考文献:(5号黑体,下用仿宋)

「1」(著作)作者・书名「M」・××出版社,××(年):×-×(页)。

「2」(论文)作者・论文题目「J」・杂志名称,××(年),(×)(期):×-×(页) 。 … …

1、文章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参考文献需做注释,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2、主要参考文献合计不得少于8本(篇),且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注释必须有8个以上。

3、注释及主要参考文献统一放在文章最后,其规格参见版式(第11条)。

4、论文各部分版面设计要求。(1)论文题目不超过20字:黑体小2号字居中,如题目过长,可相应缩小字号或紧缩排版。(2)正文采用宋体5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外,不得再使用其他任何样式;小标题上空一行,单倍行距,段落间距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正文中注文标号采用上标形式,如“×××××”「1」。

四、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1、指导毕业论文应选派有经验的老师担任。

2、指导教师由各系选派指定。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3、指导教师必须对自己指导的课题相当熟悉或有一定的研究,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原则上不得指导跨学科毕业论文。

4、为保证指导质量及减轻教师负担,每位指导教师毕业论文不超过10人/篇。

5、指导教师必须履行下列职责。(1)向学生讲清课题的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目,安排毕业论文工作计划。(2)对撰写论文进行查阅资料、拟订提纲、按照统一格式和规范要求撰写初稿、修改原稿、介绍参考资料、调查研究、查阅文献、使用工具书等指导,及时解决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从德智体各方面关心学生,以身作则,及时纠正毕业论文中出现的偏差,对学生严格要求,经常检查进展情况。(4)认真审阅论文初稿或草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认真负责。

6、为体现师生论文写作指导的互动关系,要求指导老师用红笔在学生论文提纲和论文原稿提出指导意见。学生必须保存提纲和原稿,结题时一并上交系里存档。

7、毕业论文指导意见应具体、全面。主要包括:(1)选题是否合理;(2)条理、层次是否清晰;(3)语言是否精确、简明;(4)观点是否有创见、创新;(5)

论证及材料情况;(6)学习态度、尊师守纪、团结协作方面;(7)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8)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等等。

8、指导教师可以推荐毕业论文成绩。 记分采用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成绩评语与成绩必须一致(参见下表)。不得出现不同成绩的论文评语相

9、毕业论文结题后交论文电子稿一份、开题报告1份、提纲及底稿各1份。各材料装好后上交院教务处。

10、指导教师应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全面、认真地审阅,根据对毕业论文的要求,结合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工作表现,论文工作量、完成情况及水平对学生的论文写出评语,按百分制给出成绩。 五、毕业论文工作步骤与程序

1、2011年11月30日前,制定系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征集并汇总毕业论文选题并确定论文题目及指导老师和所带学生人数,公布毕业论文工作要求,评分标准等有关管理规定。

2、2011年12月22,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拟出写作提纲,开始论文写作。

3、2012年3月20日,为毕业论文查找资料并上交毕业论文的初稿,由指导老师签署指导意见,然后按指导老师意见进行修改。

4、2012年4月10日,上交毕业论文修改稿由指导老师签署修改意见,按指导老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5、2012年5月10日前,按照指导教师修改意见修改,准备定稿。

6、2012年5月23日―5月27日,答辩与成绩评定。指导老师签署评语和推荐成绩后上交电子文档及论文3份(A4纸)。

7、2012年5月30日―6月3日,总结评优及归档。收齐毕业论文并归档;总结毕业论文工作,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报教务处,内容包括主要经验、成果、完成情况、成绩分布分析、学生及指导教师工作情况、今后工作建议等。 附: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 2、 优秀

(1)按时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所规定的全部任务,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表现出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即有一定的创新。

(2)在论文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中表明学生已准确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论文中材料的搜集和处理,所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以及阐明问题的论证和逻辑推理等方面表明学生已既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4)毕业论文工作刻苦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

(5)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并且有一定创见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6)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书写工整。 2、良好

(1)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工作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良好。 (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各项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方案实用,结论正确。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栏目齐全,书写工整。

(5)论文中对材料的搜集和处理,所用的调查方法以及阐明问题的论证或逻辑推理等方面表明学生已既有较好的从事工作的初步能力。 3、 中等

(1)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工作努力,态度比较认真,遵守各项纪律。 (2)论文中对材料的搜集和处理,所用的实验步骤或调查方法,以及阐明问题的论证或逻辑推理等方面表明学生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各项任务;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栏目齐全,书写比较工整。 4、及格

(1)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基本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

(2)能够爱教师的指导下,按时和全面的完成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各项任务。 (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对相关组织有一定的相关价值,结论基本正确。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栏目齐全,书写比较工整。 5、不及格

(1)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态度不够认真,有违纪行为。

(2)在教师指导下,仍不能按时和全面的完成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各项任务。 (3)毕业论文的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4)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书写不工整。

初等教育系

2011年11月24日

初等教育系2012届毕业论文进展记录检查表

年 月 日

初等教育系二0一二届毕业论文考核表

论文题目: 作者: 学号:

说明:本考核表采用计分制,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考核老师: 年 月 日

第三篇: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三,宋体):浅论阅读中和欣赏品味的培养(四号,黑体,加粗)

1.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小四,宋体,行间距1.5倍)

柏拉图曾说过,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物的美,但看不到理念的美,看到理念的美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特殊的能力便是审美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极为复杂,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如贝多芬的耳朵对音符、旋律特别敏感。但它更主要来源于后天学习和培养,如曹植七岁成诗正是因为建安时代人才济济、吟诗作斌的环境的熏陶感染,在生死搏斗中磨炼出的敏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情操,愉悦精神,美化心灵和启迪智慧,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达到更高的境界。学生将通过审美的新角度、新视野,去发现、开垦、超越自己,同时去发现、开垦、创造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第一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及第七点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就提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在这种迫切的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也显得尤为重要和急切。

从树娟在《审美性阅读教学探索》中不仅阐述了开展审美性阅读教学的以美促知、优化教学,以美引善、净化心灵,以美创美、实现自我这三点意义,还把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特征概括为主体性、体验性、对话性和构建性四点,为开展审美性阅读教学找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当然也在文中提出了进行审美性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而杨莉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当前审美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解读支离破碎,忽视整体感知;2.教师自主分析,学生被动接受;3.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文本解读;4.重视做题要求,轻视读书指导。她也提出了原因:1.升学的压力对语文审美情感教育的影响;2.阅读教学违背了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3.教师缺乏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意识;4.体验的视觉化扼杀了读者的审美想象力;5.学生的阅读取向远离经典名著阻碍了语文阅读美育的实施;6.教师自身审美教育能力有限制约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极尽详细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秦春蓉老师就曾在《怎样在阅读中感受美》一文中提出审美感受力的前提在于发现美,而发现美就必须具有感受课文的灵敏性和统摄力。

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感受作者情感的桥梁和渠道,所以要提高阅读审美感受还须加强美读的训练。文中表明在阅读中把自然、社会、心灵的感受融为一体从而感受到美的的观点详尽地阐释了阅读中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审美能力的措施。在《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培养》中,印明鹤和王凤舞对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分为审美联想和想象、审美情感)、审美创造总共四个概念作了一个详细定义。两位学者对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给出了自己的意见:1.诵读:让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3.析文: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感美;4.研习:引发学生的创造美。要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首先应遵循审美阅读的心理规律,其次对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进行探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渐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最终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美育的目的,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钱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中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中美育的缺失,也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可以概括为5点:

1.立足课文,体验自然美;

2.把握形象,认知人物美;

3.自由联想,拓展意境美;

4.品词赏句,感悟语言美;

5.反复朗读,体会音韵美。通过讲解分析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美的感知力与鉴赏能力,进而促进审美理想、审美情感的形成,是让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提高的有效训练途径。

在《阅读教学美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安春华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有:

1.创设情景,培养审美感受力;

2.抓住文中的境,培养审美情趣;

3.以形象感染人,培养审美观点;

4.抓住文中的理,提高理解美的能力等。而邹海燕、熊辉兵也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需要设置美感情境、调动生活经验和净化心灵等几个技巧和方法。

然而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或将美育视作阅读教学中智育的附庸。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在阅读中去发现美、感知美和欣赏美,当然就谈不上培养审美情趣,抑或是提高审美能力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缺失。在课程改革的趋势下,我们迫切需要探寻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和途径,弥补这一缺失。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向和内容所在。

2.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查阅了众多文献资料后,对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方法途径等研究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思路,现罗列如下:

1)明确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探究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正确有效的方法途径前,首先我们要明白阅读教学中美育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是否严重,属于什么样的性质,深入彻底的了解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正确的方法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2)重点解决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让学生考出高分,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或将美育视作阅读教学中智育的附庸。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美,没有审美能力,导致对于文本解读不够深刻,无法感悟作者情感,失去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体会生活的能力。学生只是一个冰冷生硬的读书机器,即使现在考到了好分数,但是在对社会、生活、生命的体悟上是零,是不及格的。所以为了避免我们的学生变成残障人士,我们必须改变现状,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观念端正。这一精辟的比喻恰如其分地阐释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它具有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极力倡导的。

3)探寻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方法途径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该课题研究提出的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是正确有效地??????该课题研究所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阅读教学

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美育被轻视或被视作阅读教学中智育的附庸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品味,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美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使该课题研究提出的观点能有效地用于实际教学并达到上述效果,我们必须提出可靠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持,让理论来指导实践,指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该课题研究提出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途径。让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让人信服,免于高谈阔论,空口胡说。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在对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研究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明确了本课题所准备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做了一个初步的设想,现例举如下:

1.调查法

利用调查和访问的形式对当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能力和周边学校的美育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掌握真实确切的实际资料,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保证课题研究不偏失方向,才能够顺利进行课题研究。

2.经验总结法

向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的教师讨教经验,并联系自身支教实习和学生时期所遇到的情况。以此对当前美誉存在的问题和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途径有深入了解,在前人的基础上汲取教训并借鉴,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3.文献资料法

利用期刊、专著、报刊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等等资料对本课题的观点和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论证、归纳、总结和提出方法途径。该方法有助于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结论保持正确,并为该课题研究提出的观点提供理论依据,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4.个案法

利用在课堂上一些真实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来发现问题然后分析、总结,或者从中得出有效的美育方法。用对本课题研究有效用的结论来证明或解决课题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将这些案例作为一个实证来支持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

3.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

为保证该课题研究深入且对审美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具体的实际意义,本人在上文已经例举的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只选择了一个作为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何正确有效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

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其本身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有着重要作用。而语文阅读教学恰恰是展现语文之美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发现课文的外在之美,还要带领学生感受内涵之美,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内外之美的共同感召下进行美的创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品味。

然而长期以来,因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让学生考出高分,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或将审美教育视作阅读教学中智育的附庸。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在阅读中去发现美、感知美和欣赏美。美对于他们来说是扑朔迷离的,是天外之物,当然就谈不上培养审美情趣,抑或是提高审美能力了。学生没有审美能力,导致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刻,无法感悟作者情感,失去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体会生活的能力。学生只是一个冰冷生硬的读书机器,即使考到了好分数,但对社会、生活、生命的体悟上是零,是不及格的,对于社会没有多大的贡献。所以为了避免我们的学生变成残障人士,我们必须改变现状,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观念端正。这一精辟的比喻恰如其分地阐释了美育的重要性,它具有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

解决的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人预设首先说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培养的背景,主要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的要求和现行语文教材及语文授课的要求三个方面来阐述,明确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现实意义。其次明确审美情趣的涵义,同时揭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必要性。然后从当前教育教学中发现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指明在阅读教学中美育缺失的现状,并在众多的教学实例中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解剖分析。接着也是最主要的,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途径,从教师、学生以及所在的教学坏境等等方面来考虑应该如何调整、改变当前的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并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来证实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是正确且有良好的实际效用的。最后在论文的结尾,提出对我国今后审美教育发展、进步的展望,以及对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大致提纲如下:

1.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2.当前教学中美育缺失状况的现状及分析

1).当前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现状

2).当前审美教育缺失的分析

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途径及理论依据

1).语文阅读的作用和意义

2).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途径

a.从教师角度来说

b.从学生角度来说

c.从周边教学环境来说

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途径的理论依据

4).对我国今后美育进步的展望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4.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

为确保该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所提出的观点确实可行且有理论依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真实准确,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下:

1.工具书:

[1]钱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xx,(4):63-67

[2]邹海燕,熊辉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N].宜春日报,20xx-12-24,第3版

[3]安春华.阅读教学美育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情报,20xx,(8):154-147

[4]秦春蓉.浅谈怎样在阅读中感受美[J].绵阳师专学报,1996,(4):46-47

[5]印明鹤,王凤舞.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xx,(3):122-123

[6]杨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xx

[7]从树娟.审美性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xx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计算机网络

同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等

3.调查及访问

对周边地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

解决的办法

为达到上述工作要求以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鉴于经济能力和所能利用的现实条件,本人对解决办法进行了如下思量:

1.自行购买相关书籍等资料

2.阅览室、图书馆借阅

3.校园网络期刊查询

5.论文完成进度计划

根据系里对毕业论文的完成进度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本人制作了一份毕业论文完成进度计划表。

论文完成进度计划如下:

1.20xx年9月4日-20xx年10月15日,确定选题。

挑选几个较为感兴趣的选题,然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该选题当前的研究现状,最后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2.20xx年10月16日-20xx年11月12日,撰写开题报告。

根据选定的选题,在期刊、著作、报刊等等地方上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可利用的资料,然后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因顶岗支教实习两个月,所以递交开题报告时间为12月17日)

3.20xx年12月18日-20xx年1月1日,撰写论文初稿。

经过撰写开题报告后,搜集更多的文献资料并细细阅读、分析,然后再次明确论文的框架结构,在条理清晰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4.20xx年1月2日-20xx年3月30日,修改、装订毕业论文。

根据指导老师的批阅意见修改论文,最后论文通过后开始装订毕业论文。

5.20xx年3月31日-20xx年4月15日,进行论文答辩。

最后对论文中一些理论和观点进行再次梳理,以期流利顺畅地完成论文答辩。

第四篇:对外汉语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院(系):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题目:对外汉语教材建设

1、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整个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可分做三个阶段:

(1)50年代到70年代:纯结构时代

这个阶段的汉语教材主要面对传教士和商人,缺乏专业理据。所编写的教材主要有:爱德华·阿基德森的《华英捷径:初步100步(注音)》(凯利-沃尔什公司,1910年)、赵元任先生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商务印书馆,1922年)、周辨明先生的《中英会话三用教本》(书同文馆,1950年)。

(2)70年代-90年代: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时代

这一阶段编的汉语教材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作为目的,这一阶段教材编写者吸纳了国内外语言教学理论,并结合国内外教学实践,注重外国人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教材有:北京语言学院《基础汉语》(商务印书馆,1972年)。80年代后期,进行了大量的教材基础研究,主要教材有:《对外汉语教学本课教育研究》。 (3)90年代至今: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时代

20世纪的最后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出现了一种空前繁荣的景象,平均每个月都有十几种教材面世,也可以说达到了历史发展的巅峰时期。2003年12月,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材研发中心成立,成为国内首家以开发、研究、编写并推广对外汉语教材为中心任务的专门机构。这一机构是以北京语言大学这一对外汉语教学核心基地为依托,整合海内外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编教力量,充分利用外国留学生集中教学实验的优势二建立的,其成立将对对外汉语教材建设起到对动作用。

2、 本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 (1) 对外汉语教材类型建设

一个学科的教材是否科学、完备,应从质量、数量、满足教学需要和教材体系诸方面来衡量。质量上,要有覆盖面,要形成一个学科的教材规模,要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要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学习目的的学习者的需要编写品类繁多的教材。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材显然还存在尚待改进的地方。我们现有的教材,几乎都是通用性教材。这种情况难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在对其他国家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考察后,发现国内新出的教材,目前仍然缺乏针对学习者本身特点,如:母语、年龄、文化程度等而编写的入门教材。而国外编写的教材针对性强。虽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了《基础汉语》和《汉语课本》,但是美国和加拿大政府还是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标准汉语》。在法国,近十年来,最畅销的基础汉语教材还是法国出版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而不是汉语的家乡——中国所编的教材。所以新一代教材建设,尤其是供国外使用的教材,要考虑国别、民族、文化、环境的特点,提倡中外专家合编教材。教材有了针对性,才有更好的适用性,才能有更高的实效性。 (2) 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建设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是一项集语言学、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法等理论于一身的交叉性系统工程。我们除了有结构大纲(即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之外,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功能大纲和文化大纲。这就造成了在语言教学的某一阶段应该教授哪些结构、哪些功能、哪些文化因素,并没有一个固定而量化的标准。 A、 对外汉语教材语法项目的编排

语法结构自始至终都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评估一部教材的语法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前者是看教材中语法项目的选择是否科学、实用;后者是看教材中语法项目的编排是否合理、策略。因此

推荐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教育类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