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硕士开题报告(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硕士开题报告(范文6篇)》。
[摘要]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中国ERP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可配置ERP自主平台市场总体规模仅仅为1.2亿人民币,占ERP市场总额的4%。2006年市场总额达到4.6亿人民币,占ERP市场总额的13%,增长率超过360%。而未来5年中国可配置ERP自主平台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50.76%,成为中国ERP市场势头强劲的发展潮流。本文讨论了永康市五金行业存在的一些情况,详细分析了五金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当前永康的五金行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五金行业、信息化、ERP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浙江永康是全国有名的五金之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中国五金城(中国科技五金城)创建于一九九二年底,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近几年来,中国科技五金城交易持续增长,各种五金产品旺销不衰,五金商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源源销往东南亚、中亚诸国、欧洲、美国、俄罗斯等30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00年中国科技五金城的市场成交额实现81.45亿元(其中含第五届中国五金博览会成交额22.3亿元),上半年市场折成交额44.57亿元,同比增长了14.5%。五金城的发展与繁荣,为永康五金产业的腾飞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随着中国加入WT0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永康的五金行业也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为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是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
1.2研究意义
五金行业是离散为主、流程为辅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主要是金属加工和部份装配。
五金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多样,包括订单设计、订单生产、订单加工和按市场预测的库存生产,组织生产的模式有多品种、小批量和大批量生产等多种方式。五金产品的制造工艺复杂,生产设备和工装夹具种类繁多,产品构成、设备资源均随市场需求变化。五金产品各部件制造周期不同以及加工工艺的不确定性,管理起来动态多变。
五金行业是永康市的经济支柱,由于这个行业的特点所限,使得行业内各个企业的生产、销售、原材料管理等业务的人工管理大大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现在问题:物料计划比较粗,通常采用月度计划的形式,对物流的变动状况不能迅速反映;缺乏科学的供应商评价与管理机制,物料采购的品种、数量、质量和价格在企业内部还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审核机制;无法及时获得企业及分销系统的物料需求信息,企业在编制物料库存的日、月、季、年报表时常常拖期,不能满足企业适时管理的需求。
2.1.3生产制造领域面临的挑战
由于企业还没有建立集成化的企业管理系统,所以在生产制造功能领域存在下列管理问题:由于生产制造业务未能与财务成本管理业务集成,信息不能共享,对物料、工时费用等综合控制管理能力较弱;生产计划采用月度计划的形式,并且是手工编制和费力耗时,与设计部门的工程更改难以衔接,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快的要求,难以收集执行层的采购进度和生产进度及变化情况;生产作业计划完成情况不能迅速掌握,对客户的催货应答速度不够及时。
2.1.4财务与成本领域面临的挑战
企业由于未实现业务与财务应用的一体化,所以在财务与成本功能领域存在下列问题:制造成本难以实现适时的管理与控制,各种费用处理的数据量大,缺乏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无法细化产品成本核算和按计划成本执行控制;对应收款及拖欠款管理难度较大,对订货、发货、预收款、应收款的对帐和清理困难;对应付款的审核控制不到位,不易控制采购资金的有效利用,对应付帐款与收货情况的对帐难度大;集团企业的资金缺乏统一结算和管理体系。
2.1.5企业决策分析领域面临的挑战
五金行业一般分销体系庞大,高层管理在定价决策、销售状况与财务状况查询,产品决策、财务决策等领域,主要存在下列管理问题,影响了决策的质量:由于基础管理一直比较薄弱,导致决策缺乏必要的业务数据支持。缺乏一套能够把客户需求――企业内部制造――供应商的资源整合联系在一起的协同化管理系统,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企业内部条块分割,不易协调,业务效率低下,对市场反应速度较慢。
2.2永康五金行业信息化应用和困境
2.2.1五金行业信息化基本状况
经过近20年的努力,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引导和企业努力,永康五金行业信息化建设基本状况如下:
CAD应用基本普及。主导产品CAD的出图率达98%。但在全行业,CAD应用的深度仍有很大局限,相当一部分企业停留在出图上,三维CAD、CAD/CAM、仿真设计等应用很少。
管理信息化取得一定进展。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在单项业务方面,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从应用的深度来看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由于五金产品量大面广品种繁多,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很不平衡,永康五金产品IT技术的含量及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体来看,永康五金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全面启动,并已显示出一定效果,但其应用规模、范围、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2.2企业信息化的困境
随着企业业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这主要的是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从集成性来看:企业信息化要求各业务的高度集成,而企业现用的系统普遍存在“孤岛”现象,系统观念未确立。(责任编辑:Lw54点Com)
从规范性来看:企业信息化因涉及的面非常广含概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要有严格的规范,且从一开始开发就要考虑到规范性的问题。而旧有的系统没有统一规划,故开发的规范性不够,软件工程的要求未得到步步落实,为日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带来困难。
2.3永康五金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传统人工管理的模式下,开始出现管理的“漏洞”,难以控制管理“漏洞”的扩大与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对业务过程的适时控制,由于没有建立集成化的企业管理系统,业务状况信息不能及时掌握。这说明有了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同时,由于五金行业一般采用成熟技术,使采用技术领先战略的企业的高定价策略适用周期,有不断缩短的趋势。因此,在如何缩短供货周期,降低供应链产品总成本方面将是五金行业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主要努力的方向。为了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五金行业企业纷纷采用IT技术这说明企业有了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闫涛蔚,王长全.ERP基础理论与应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6
[2]中国ERP大全网:http://www.ERPxp.com/Index.shtml
[3]李嘉平,翁锦萍.大型ERP实施全接触 Step By Step.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
[4]罗耶(美).项目风险管理:一种主动的策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5]胡彬.ERP项目管理与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张文.ERP、CRM企业实施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蔡青云.企业资源计划项目实施疑难问题及核心技术.2002,5
[8]杰克・T・马丘卡.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
[9]苟娟琼,常丹.ERP原理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
[10]斯科特・汉密尔顿(美).构建高效的ERP系统――制造企业ERP实施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
现实总带有历史的痕迹,全球化进程随着历史积淀在不断加速并演化为一种趋势,硕士开题报告。由于全球化包含着大量的问题因子,这种不健全的机体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进程。区域是全球基本的空间标准,作为全球化的伴生物,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区域层面。区域一体化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主流只是时间问题。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发展远景的不确定性等诸多问题的累加效应,促使区域发展自愿或不自愿地提升为各国的国家战略。因此,国际或国内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就成为了一个新问题,一种必须解决的发展与治理问题。当人们发现经济强劲的穿透力可以突破界域壁垒时,欧洲人已把以国家为单元的区域一体化成功地运用到欧盟,并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行政领域,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大都市圈或联邦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和大区域行政在本土获得了长足发展,引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及民族众多。随着科技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现代化信息、交流、交通等工具的广泛应用,区域之间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开放环境中的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等问题随之不断扩大。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三个基本阶段,从空间格局上大致形成了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环渤海、环北部湾、海西、川渝、中原、武汉和长株潭经济区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控却是潜藏的、威胁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障碍。21世纪是中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作为一个想充分融进且不得不融进世界的大国,区域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求得发展和全面提速必须面对的问题。既要应对国际区域一体化,又苦心培育国内区域一体化,并让其形成有效的对接--这就把国家的大区行政提上了国家发展议程,无疑是解决国家发展问题和区域发展问题(包括区域趋同、区域差异、区域冲突、区域协调、区域合作等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或发展模式,同时也隐含了一种潜在民主化的进程,规避了这种趋势就等于退出了国际舞台,等于在自我封闭中消失。然而,区域一体化重要内涵之一的区域行政发展的不顺严重影响中国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得区域合作、区域协调流于形式,区域发展矛盾重重。这样,大区域行政以其在国家发展和区域发展中的独特价值(非仅是一个治理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已倍受世界各国政界、学界和民间的极大关注,俨然这成为一个新的有价值的迫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因此,本文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北部湾作为中国大区行政模式的实证样本,旨在从区域运行的内在联系与区域发展问题的宏观和实质性解决为基点,以大区域行政为轴线,以区域利益相对独立和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逻辑起点,对大区行政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系统建构和诠释。诚然,中国的大区建制是个漫长的过程,大区域行政非但是个复杂和不成熟的理论问题,同时涉及了权力重置、官员晋升、地方利益重组、社会分殊等敏感和棘手的时政问题。作为一种学术求知,本研究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想,能为区域发展在理论建构上作开卷有益之探索。
本研究试图论证和回答下列问题:
1.站在全球的层面看中国。当今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严重、利益冲突尖锐,单纯的区域合作和区域协调到底能不能解决区域发展的实际问题・
2.完善区域公共治理理论。中国的公共治理实践有特殊的国情背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行政理论能否发现需要创新、补充或填补空缺之处・
3.实现历史与逻辑起点的统一。以现行的区域理论和中国区域发展史为基础,力求找到中国进行大区行政建构的理论依据和中国大区行政建制的发展规律。
4.实证研究。选取中国环北部湾区域作为实证样本,探索中国进行大区行政有效政策实验的落脚点是否可行・能否成为中国的经济再起飞的新极核・
5.怎么为中国环北部湾大区行政模式做出系统的设计・如何治理・
6.大区域行政涉及多方利益和权力博弈,是一个布满争议而又漫长的建构过程,能否为中国环北部湾的大区行政建构给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实证路线图・让大区域行政能在中国的土壤上真正生根发牙。
7.中国环北部湾大区行政模式如何与国内、国际区域形成对接,进行全球营销,引领东亚经济・
1.2研究的理论意义
区域发展是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世界、发展经济和应对各种危机的必然路径,开题报告《硕士开题报告》。鉴于目前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起步较晚,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区域行政理论,尤其是区域联合行政理论和大区行政理论尚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对象上要么集中于区域合作、要么就集中在区域协调,偏重于政策或建议性的研究,缺乏针对区域发展的行政理论做立体化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国际、国家、区域、地方政府等四个层面对大区行政理论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并选取中国北部湾作为实证研究样本进行论证,本研究认为区域发展不仅限于加强区域间地方政府的合作、协调,更重要是区域行政的发展,区域行政是一种国家战略资源。本研究认为区城政府合作是现有体制下并非一种稳定性强的机制,大区行政才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性选择。基于此熟悉,本研究提出了大区行政模式下政府合作机制的建构及其原则,提出构建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必须要有良好的行政建制和制度环境。
大区行政理论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区域公共管理或区域经济学视野,而应在深化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多层面、宽视野、交叉学科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以填补大区域行政理论在区域发展研究系统性上的空白,并突破长期以来就区域从微观层面论"合作"或"协调"的局限:要么不能重视区域发展的现实,要么忽略了对国家战略机遇期的把握,难以从更深层次上挖掘客观存在的区域发展矛盾、区域利益冲突及其规律性。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希进一步完善大区域行政理论的探讨,为该理论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孔之见。
1.3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选取中国北部湾为基点进行大区行政建设作为实证研究样本,这不仅是对所建构的大区域行政理论的一种应用和求证,为国家建设我国其他区域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实际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决策和建议,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推动亚洲将成为世界重要一极,以中、日、韩以及东盟10国为主体的"10+3"东亚自由贸易区或经济共同体也将形成。中国必须提前适应这一变化,抓住战略机遇期,建构与其相适应的、立足北部湾和面向东盟的大区域行政系统是势在必行,也是以广东省为核心中国环北部湾大区域建设对接国际的有效路径。
2、南海问题是中国国际关系中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南海争端的解决就现阶段而言,主要是围绕南海的保护和南海的开发两个方面展开。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都需要一个大平台和充分自主的行政裁量权(国家太大,省又太小),以大区行政为基础的中国环北部湾建设可以搭建这样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的战略平台,是有效应对和解决南海问题的立足点,战略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
3、以广东省为核心、面向东盟的中国环北部湾大区行政建设与我国第三步走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涉及到三大地带协调发展及经济定位、差距缩小的路径选择问题。以中国环北部湾为基点的大区域行政建设不但更突显环北部湾作为中国新增长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缩小东部沿海本身及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对中国经济再起飞和引领亚洲经济起着重要作用,为21世纪的区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导向。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研究综述
1.西方理论关于区域的解读。对于区域的研究最早见于地理学,区域是一个客观存的空间概念,H・西伯特(H・Siebert)对于区域的界定:区域是一个中间性范畴,它介于无空间维的总量经济与定义为一系列空间点的高度分散的经济体系之间(H・Siebert,1969)。[1]从这一点看,区域的划分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并把差异性和内聚性等一些区域特征作为区域的划分标准。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R・Hartshore)提出:一个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内(哈特向,1981)[3].佩洛夫、邓恩等把同质性、内聚性和毗邻作为区域的划分标准,强调了地理上的连接性和互补(H・S・Perloff,1960)[4]。研究区域概念的演化,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对区域打下的烙印,区域的历史沿革无疑是建构大区行政或说是区域行政建制改革的逻辑起点。
2.关于区域研究的历史演化。20世纪50年代区域作为一种空间维被引进西方经济学,以应对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大危机和萧条背景下严重的地区经济差距,但经济学对于区域并没有作明确的定义,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偏重于对时序的研究,古典学派的市场被假定是完全的,任何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区域作为一个空间非主流变量往往不被重视。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
三、开题报告的时间和步骤
脱产研究生在第2学期末,在职研究生在第3学期末进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阶段。可先由教研部提供选题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选题意向后,由教研部批准。为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开题报告会应在脱产研究生的第2学期结束前、在职研究生的第3学期结束前举行。
四、评审小组的组成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评审小组由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和秘书组成。评审小组的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
五、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的成员在听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研究生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在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后,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后,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申请,导师批准并重新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表。
六、开题报告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进行后,评审小组秘书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表,经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交研究生部备案。《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表必须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剪贴。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有关材料归入学籍档案。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 “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选题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病人突出心脏病、脑溢血、低血糖、癫痫病等突发性疾病时,病人的生命安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病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助。由此自然促进了急救业务的发展和常用急救知识的普及。但是在国内,整个急救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很多隐患可能在病人突发症病后影响急救效率。例如,如果一个心脏病人在路边散步时突然发病倒在路过该怎么办?
打电话?如果附近没有公共电话呢?找人帮忙?一旦被非专业人员错误处理,导致延误治疗很可能弄巧成拙。打车送医院?资料表明,当病人心跳停止后5―10min脑细胞就开始死亡。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专业急敌人员尽快到场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我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能不能设计一种装置使得病人因突然发病而跌倒到医生赶到救治的过程得到尽快的简化呢?
我在专利局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发现国内目前尚没有此类产品的设计。一个类似创意的设计是:在一个瓶子内设置两个金属接点,瓶子内部灌一些水银。当人站立时,水银集中在一个接点处,电路断开。当人倒地时,瓶子的倾斜使水银同时接触到2个接点,电路被触发,瓶子内置的警报器发出警报,示意求助。这个设计显然是很粗糙的。
(1)它只是通过身体倾斜的角度来决定是否报警,而不是按照真正的生理状况,必然会出现很高的误报率。
(2)它无非是在最短时间内引起了别人注意,却并没有使整个过程简化,所以对于提高救护效率不会起到实质影响。
结合我自己的设想和现有设施的缺陷,我希望做出一套倒地后急救体系:当病人倒地之后,用一个监测装置感知病人诸如血压、脉搏等生理状况并进行数值分析。一旦确定病人已经发病,就发出无线电信号给最近的急救站,急救站通过GPS定位病人的位置并以最快的速度调度急救人员。
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探讨,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我几乎到了要放弃的地步。但是,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启发下,有一天,灵感幸运地光顾了我的大脑声光求助,有线、无线电话报警都是成熟的技术,关键在于没有一个能判断病人因其他原因跌倒与突然发病而跌倒的智能开关装置。
一旦这个设计能够实现,将会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和社会价值。首先它使病人在急救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很大程度降低了突发性疾病的危险性;其次,它会使急救行业出现新的概念、新的运营模式,也会促进相关产品(如GPS)的普及和推广;另外,它可以使众多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以轻松、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将非常可观。
(二)研究方案
1。纵观整个设计思路,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阶段:到医院进一步收集有关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病摔倒时候的具体生理反应的资料,比如倒地姿势,血压、脉搏的变化状况等。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就是要通过资料分析抓住普通状况下摔倒和因病倒地的不同。而资料估计将以心电图和血压数值的收集为重点。
第二阶段:选择适当的方式接收所需的生理信号。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传感器以接收相对微弱的生理信号。估计这一阶段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性能的传感器和如何分布传感器,以达到最理想的试验效果。
第三阶段:设计分析电路。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要通过逻辑电路对传感器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分析以判断使用者身体状况是否正常。主要难点就在于如何找到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匹配实验数据和如何把模型通过电路实现。目前主要有两大实施方案:一是通过逻辑电路进行信号运算、识别;二是使用单片机编程识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第一种方案的好处是处理问题直接,但当需要处理的信号相当复杂时,依靠单片机编程就显得比较合适。选取哪种方案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四阶段:把以上各阶段结果整合到一起,完成成品。
整个工程将主要由周庆林老师和周伟老师指导完成。大体时间安排如下:
20xx年12月xx日―20xx年1月xx日资料积累
20xx年1月xx日―3月1日模型完成
20xx年3月1日―6月整个系统检测、完善
2。预期研究成果
(1)得到具体的数学模型用来根据血压、脉搏等生理参数判断使用者身体状况。
(2)完成倒地后急救体系中病人状况监测/报警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其他两部分(GPS和急救站的示意性设计),并能在演示中实现三大系统的协调工作。
预计主要困难将是经验不足导致的工作前期的盲目和没有头绪。另外由于整个设计中涉及很多专业性很强的环节,我必须有很大的耐心和决心去一步步把所需的知识积累扎实。
(三)研究的可行性
(1)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通过我的努力应该可以达到。
(2)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指导老师和有关专家咨询的途径已经具备。
(3)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物质、环境条件不高,比较容易解决。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马上就是做毕业设计阶段了,在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开题报告,那么优秀的开题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硕士开题报告(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研究课题名称
硫化氢在大鼠烧伤休克后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一、研 究 内 容 和 意 义
探讨大鼠重度烧伤休克后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血清中的变化对烧伤休克后早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血管活性物质(组胺、p物质)和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为重度烧伤早期的休克应激反应引入新的理论机制,为烧伤后抗休克治疗寻找新的研究方向。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非烧伤组和烧伤组。烧伤组又分为单纯烧伤组、nahs组、ppg组。烧伤组大鼠制成30%三度烫伤后,在6h、12h、24h、48h、96h各时项点采集血清。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清h2s浓度,采用试剂盒分析仪分析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组胺、p物质)变化,采用16道生理指标测量仪测定大鼠心率、血压。单纯烧伤组血清硫化氢浓度较非烧伤组明显升高。单纯烧伤组、nahs组、ppg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烧伤后大鼠不同时期血清硫化氢浓度不同。不同硫化氢浓度下血管活性物质表达不同。硫化氢可能参与并抑制烧伤休克后应激过程,为重度烧伤后抗休克治疗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二 、选题依据
阐述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分析和该研究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研究发现,生理浓度的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具有多种的生理功能,与气体分子 no、co在部分生物学功能方面相同或相似,因此它被看作体内第三种的气体信号分子 ,在多个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已发现它在高血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对疾病情况下的 h2s作用的认识则刚刚起步。本实验通过外源性h2s干预烧伤后大鼠,观测大鼠重度烧伤休克后早期应激反应中两种血管活性物质(组胺、p物质)和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硫化氢在重度烧伤休克后早期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2、国内外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名称、出版年月)
rawlinson a.nitric oxide,inflammation and acute burn injury.burns.XX.29:631640.
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北京:科学出版社。XX:180183.
marius g.deane,annie sablotzki,andreas hoffmann et a1.a1- iterations of acute phase reaction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in pa tents following severe burn injury.burns,XX 28(6):535 542.
陈晓东,王顺宾,江琼,等.内毒素对严重烧伤后细胞因子、可溶性粘附分子及 sfas/sfasl的影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XX,13(7):470-473.
阮晶华,王燕.宋克征等血清中clip浓度测定的临床价值.中国医学检验杂志,XX,5(1):6264.
于方治.c一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 14(5):264265.405.
苏赞彩,王优,唐兰芬.环孢素对哮喘大鼠c一反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一b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XX,21(16):10781079.
单 英,郑成中,秦 炯,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XX,21(12):751-752.
付红敏,王剑锋,李平,等.非感染性疾病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 c反应蛋白、vw 因子的变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XX,21(12):743,776.
jaye dl,waites kb.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pediatrics.pediatr infect dis j,1997,16(8):735-746.
范友芬,许小敏.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血清 c反应蛋 白的变化 .浙江实用医学,XX,11(1):25.
胡荣,刘友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中华烧伤杂志, XX.16:313315.
袁建成,肖光夏.肿瘤坏死因子 mrna在严重烫伤大鼠小肠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的研究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163
kerr me,bender cm,monti ki.an introduction to ox. ygen free radicals.heart lung,1996;25:200
杨红明,盛志勇,等 .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多器官损伤机制中的氧 自由基作用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5,1 1:106
王平,张建新,李兰芳,等.硫化氢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XX,24(9):12321236.
吕海建,盂宏,方向京,等.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的研究.中国基层医药,XX,13(1):54-55.
sies h,sharov vs,klotz lo,et al:glutathione peroxi. dase protects against peroxynitritemediated oxidationsa new function for selenoproteins as peroxynitrite reduetase.j biol chem 1997:272:27812
cetinkale 0,senei o.bulun rthe efect of antioxi dant therapy oncellmediated:immunity following bum injury in an animal mod el bums,1999,25:113
三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1、选题的目的、研究内容:
硫化氢作为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应用于各领域的多方面研究,并得出可观的研究成果。气体信号分子具有多种病理生理作用。近年来,不少研究人员纷纷开始了气体信号分子在烧伤中,尤其重度烧伤后全身应激反应中作用的研究。并取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结果。目前,气体信号分子尤其是硫化氢在烧伤方面的研究尚且不足,有待做出更多的相关研究。以更多了解硫化氢等在烧伤休克应激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应用大面积烧伤大鼠模型 ,通过对外源性硫化氢干预重度烧伤大鼠对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组胺、p物质)表达的影响和大鼠心率血压的改变,探讨其与烧伤休克后应激反应的关系,为临床严重烧伤后抗休克治疗寻求可能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对硫化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2、意义及创新之处:
⑴首次研究h2s是否参与了烧伤休克早期应激的病理生理过程。
⑵研究烧伤休克后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组胺、p物质)表达的变化规律。
⑶为严重烧伤早期应激过程引入新的理论机制,为烧伤抗休克治疗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3、应用前景:
第三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h2s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h2s 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 在全身多系统中参与了许多方面的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揭示了某些疾病未知的发病机理,并提出了新的治疗途径,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目前对h2s在心血管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的.研究已有很大的成果,但在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脏器保护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 本实验旨在探讨h2s对严重烧伤后早期应激反应的抗休克作用,从而为临床重度烧伤患者的疾病演变和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四 、课题设计方案
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技术路线、实验方法或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处理的方法等:
1.主要技术路线
2.试验方法
1)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
78只健康雄性 sd大鼠,体重 200~240 g,购于青海省地方病疾病控制中心。在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非烧伤组和烧伤组。烧伤组又分为单纯烧伤组、nahs干预组、ppg干预组。分别设6h、12h、24h、48h组各6只,烧伤组大鼠背部脱毛并乌拉坦麻醉后,仰卧固定在烧伤模型板上,将背部裸露皮肤浸泡在95°c恒温水箱中20秒,制成30%三度烫伤后,立即用纱布拭干水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 ml/kg抗休克,自由进食水。nahs干预组补液复苏后腹腔注射硫氢化氢2ml,ppg干预组复苏后腹腔注射ppg2ml。正常对照组大鼠予以背部剃毛及麻醉后浸入 37 cc水浴中假烫 20 s,假烫后不给复苏补液 。单纯烧伤组背部剃毛及麻醉后浸入95 cc水浴中烫 20 s,烫后复苏补液,不给任何干预。
2)大鼠血压、心率的测定。
各组大鼠均在6 h、12 h、24 h、48 h、96 h各时相点内分别随机选取对应大鼠,乌拉坦(100 mg/kg)麻醉下 ,用16道生理测量仪,在颈部颈动脉插管下测定大鼠心率、血压。
3)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各组大鼠均于取血前 12 h禁食,于6 h、12 h、24 h、48 h、96 h各时相点内分别随机选取对应大鼠,乌拉坦(100 mg/kg)麻醉下 ,剖腹 ,直视下腹主动脉采血 ,每只大 鼠抽血 2 ml,室温 下静置约 20 min后 ,XX转离心 10 分钟,分离出血清 ,置于 一70℃冰箱中冰冻保存,待测。
4)血清硫化氢及各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组胺、p物质)的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 ,硫化氢采用比色法测定,操作均按照说明书进行。分别记录每时相点检测血清中各个因子含量 ,比较 各组大 鼠血 清 中硫化氢及c-反应蛋白、il-6、总体抗氧化能力的含量变化。
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同时相点下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 lsd检验;同一时相点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五、实施计划进度
XX.9---XX.10 文献资料的检索、课题预调查、撰写综述。
XX.10---XX.11 药物置备、动物购买、预实验及撰写开题报告。
XX.11---XX.1 动物实验研究。
XX. 1--XX.2 实验指标检测及数据整理统计、撰写论文。
XX. 2-XX. 4 完成论文,审查论文。
六、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结果及其意义:
通过对大鼠烧伤后给予外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前后血清血管活性物质(组胺、p物质)和大鼠心率、血压动态变化的对比,表明h2s参与了烧伤休克早期应激的病理生理过程,并有一定的抗休克作用。为严重烧伤早期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引入新的理论机制,为烧伤抗炎治疗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七、估算课题工作量、完成课题的条件
1、仪器设备、人员配备、实验动物、药物试剂等:
(1)仪器设备:
95℃恒温水浴箱;
高转速离心机;
16道生理指标测量仪;
敏感硫电极;
722光栅分光光度计;
酶标仪。
(2)人员配置:
符合条件的实验室及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协助。
(3)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200~250 g,青海省地方病疾病控制中心选购。
(4)药物试剂
硫氢化钠(nahs)注射液;ld-炔丙基甘氨酸(ppg)注射液;乌拉坦麻醉剂;大鼠组胺(his)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大鼠p物质(s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抗坏血酸(c6h8o6);氢氧化钠(naoh);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s9h2o;l-半胱氨酸;5-磷酸吡哆醛;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三氯乙酸;三氯化铁;醋酸锌;对氨基二甲基对苯二胺盐酸盐
2、开展科学研究的经费
项 目经费支出(元)备 注(依据与说明)
一、研究经费
1、科研业务费
(1)测试/计算/分析费
(2)能源/动力费1000
(3)会议/差旅费
(4)出版物/文献信息费500
2、实验材料费
(1)原材料/试剂/分析费2650两个个试剂盒2200元;麻醉剂450元
(2)其他4160实验大鼠、笼具及饲料
3、仪器设备
(1)购置
(2)试剂
4、实验室改装费
二、劳务费
三、合计8310
说明
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措施
1、 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研究经费不足;
2)试剂质量问题;
2)缺少相应的实验设备;
3)专业实验经验不足;
4)动物饲养过程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5)不可预知的问题。
2、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1)尽量节省开支及向导师申请资金。
2)严格按照动物饲养要求,每组多预备一只。
3)严格按照文献记载造模并进行预实验;力争掌握成熟的实验操作方法,并可寻求有经验的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4)完善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参阅相关文献资料,找到相关的理论依据。
5)操作过程力求规范,检测设立标准质控,尽量选同一批号的试剂,药物。
6)向公卫系及高原实验中心寻借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