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开题报告 > 详情页

大学生活动中心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推荐5篇)

2022-06-03 23:18: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活动中心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宜昌某排球训练馆基坑支护设计

院(系):科技学院 专

业:土木工程 姓

名: 周勇 学

号: 2005404131 指导教师: 曹玲

2012年 2 月 18日 宜昌某排球训练管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及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为葛洲坝实验小学新建体操馆。拟建建筑物为二层框架结构,总高16.20m,拟采用桩基础。±0.000=65.00m,拟建体操馆南临城市干道夜明珠路,北侧与7层楼房相距约12m;东接葛洲坝实验小学,西临城市支路镇镜山路。 地面标高63.0m~69.0m。 基坑设计高程-3.500m。基坑最大深度7.20米。 基坑重要性等级二级。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高层建筑发展迅速,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由于深基坑工程本身是一种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实施时存在着较多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重大事故。因此,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被重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市政工程大量涌现。1929年我国在上海建成14层的锦江饭店,1934年建成24层的国际饭店。但是我国高层建筑大规模发展还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陆续建造了一大批的高层建筑。

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的经验表明,许多工程的最危险阶段不一定是在正常使用阶段,而是在建造阶段和老化阶段。对许多工程事故常常发生在施工阶段而言,其原因除了施工质量没有保证、施工方法发生了不合理的改变、人为错误等原因外,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对环境、地质、荷载等因素认识不足而导致设计和施工中的某种失误和疏忽所致。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具有结构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地基处理、原位测试等多种学科知识,同时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并结拟建场地的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才能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支护结构方案和实施办法。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与市政建设处于大发展时期,由于设计与施工队伍对当地的深基施工特点不够熟悉,因而引发了一些事故。为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对深基坑工程的研究。基坑工程正确、科学的设计和施工,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加快施工进度、保护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自己大学四年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系统、全面的运用,并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工程愈来愈多,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要求日显重要。地下铁道、地下车库、地下变电站、地下商场、地下仓库、地下人防工程以及高层建筑的多层地下室日益增多。

基坑工程是一涉及多学科的新兴学科,是随着土力学,计算技术、施工技术和测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的。基坑工程的实践性强,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扩大而逐步提高。

早在40年代Peck和Terzaghi等人就对土方开挖的稳定和支撑的内力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计算方法。50年代Eide和Bjerrum等人又分析了基坑坑底的隆起。从此对基坑工程开始进行科学分析和计算方法的研究,此后随着世界各地深基坑工程的增多,引起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逐步采用仪器进行监测并制定了有关指导基坑土方开挖的规定。

在我国80年代以前神基坑工程较少,除去北京在修建地下铁道时有些较深的开挖之外,多不属于深基坑。在上海当时修建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多为一层,深度一般不超过5m,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降水和开挖难度不大。至8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出现一些较深的基坑,在北方地区由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低,已有10m以上的基坑;而在上海一带的软土地区,亦开始出现少量的两层地下室,开挖深度-8m左右,开始多应用钢板桩支护。但此时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多采用“等值梁法”、“弹性曲线法”等简易方法对支护结构进行计算,对基坑的稳定研究较少。

进入90年代,我国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进入一个迅速发展阶段。以上海为例,1991年只有862幢高层建筑,1994年发展至1304幢,1996年为1953幢。其他大中城市同样也发展迅猛。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的开挖深度也逐渐增大。工程实践的增多,促进了基坑工程科学的发展,此时支护结构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水泥土维护结构、钢板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地下连续墙等同时加以采用。支撑形式亦得到发展,钢支撑和各种形式钢筋混凝土支撑都有应用。在计算理论和计算技术方面提高更快,有限元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日趋普及,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改变传统的静态设计观念

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有较大差距,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国内外岩土工作者对探讨和建立动态设计体系已形成共识,许多学者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按变形控制设计中变形控制量应根据基坑周围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确定,不是要求基坑围护变形愈小愈好,也不宜简单地规定一个变形允许值,应以基坑变形对周围市政道路、地下管线、建(构)筑物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影响其正常使用为标准。鉴于此,应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方法,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1)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这是关系支护结构成败的决定性数据,但至今仍未有一个具体标准。

(2)空间应变简化为平面应变。这是如何将开挖过程中的空间效应转化为设计中的平面应变问题。

(3)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

(三)探讨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随着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工程的不断涌现,对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型式相继问世,如: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正确,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止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些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探讨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理论来自于实践,我国至今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尚未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成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因此,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寻找解决的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其他工程提供经验和方法,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为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五) 优化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不同于上部结构,除地基土类别的不同外,地下水位的高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等,都直接与支护结构的选型有关。在深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支护结构型式选择的合理,就能做到安全可靠、施工顺利、缩短工期,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反之,一个不合理的方案即使造价很高,也不一定能保证安全。可见,支护结构形式的优化选择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发展信息监测与信息化施工技术

基坑工程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及施工过程的不可预见性,使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难免出现与实际地层条件不符合的情况,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的反馈来修正设计,指导施工。因此,基坑工程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组织良好的监测能够将施工中各方面信息及时反馈给基坑开挖组织者,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对基坑工程围护体系变形及稳定状态加以评价,并预测进一步挖土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制定进一步施工策略,实现所谓信息化施工。

四、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途径

1、内容:该课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设计,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和基坑施工方案设计两个部分。各部分的设计步骤分别为:

(一)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2)支护结构设计与计算

①采用计算设计理论,选取计算模型。

②确定施工材料要求(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型号等)。 (3)绘制基坑支护平面图和剖面图和节点图 (4)监测方案和监测设计。

(二)基坑施工方案设计 (1)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选择 (2)支护工程施工方法及作业流程 (3)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4)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2、途径:主要使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设计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取最优方案经老师批准合格后,然后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使之满足各种规范的要求,然后将方案以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技术指标

1、主要阶段,进度:严格按照任务书所要求的进度安排,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①第4周,完成支护方案的比选。②第5-8周,完成结构设计和计算。③9-11周,完成图件绘制。④第12周,完成施工方案编制。⑤第13周,提交成果。

2、技术指标:拟建建筑物为二层框架结构,总高16.20m,拟采用桩基础。±0.000=65.00m,拟建体操馆南临城市干道夜明珠路,北侧与7层楼房相距约12m;东接葛洲坝实验小学,西临城市支路镇镜山路。 地面标高63.0m~69.0m。 基坑设计高程-3.500m。基坑最大深度7.20米。 基坑重要性等级二级。

六、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最终目标:通过这次毕业设计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完成时间:第13周

七、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背景条件:经济的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软件:地质勘测部门提供的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貌、地质分布、地下水、不良地质以及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等等。现有的各种专业资料,文献等。

基础条件: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学习,在专业知识方面打下的坚实基础。 采取措施:分析现有的资料,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尽快设计出最优支护方案。

八、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赵志缙等,《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彭圣洁,《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陈忠汉等《深基坑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赵挺生等编著,《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梁炯鋆主编,《锚固与注浆技术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7. 曾宪明,《土钉支护设计与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9.《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定》 (DB42/159-2004) 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3.毕业设计任务书

14.徐稀萍 杨永卿,《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福建建筑,2008年第二期

九、协助单位

这次毕业设计得到了曹玲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对设计的指导方面也提供了很多有利的帮助。

第二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背景说明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同时其能源利用效率也很低,加之节能工作的需要、环境保护的要求,工业用热需求量增大,民用采暖和生活用热迅速增加,中国的热电联产前景广阔。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等优越性,将对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2.主要内容

论文首先介绍热电联产概述、经济性指标、热电联产技术及计算方法等相关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已知的原始数据拟定热电厂的装机方案和原则性热力系统,并用不同方法进行经济性指标的计算。

论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

1.绪论部分:其中包括热电联产技术相关概述、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的热电联产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工作;

2.热电厂的热经济性指标:其中包括主要热经济性指标的介绍、经济性分析、提高经济性途径;

3.热电联产技术:其中包括热负荷曲线及分配方式、装机方案的选择原则;

4.热力系统计算方法原理简介:其中包括传统热量法、循环函数法;

5.计算实例:其中包括装机方案的拟定、传统法计算各装机方案、循环函数法计算各方案、各方案比较分析。

3.工作方案及进度安排

3--4周:整理热电厂概述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热电联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整理热电厂相关经济性指标,并尝试用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经济性;

5--6周:学习掌握热电厂热负荷曲线的绘制,了解装机方案的选择依据,学习热力系统的计算方法,其中重点学习掌握传统热量法和循环函数法;

7--8周:根据原始数据,确定年热负荷曲线,确定装机方案,拟定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9--10周:完成各装机方案的热力计算和热经济性的计算,并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和讨论,尝试将不同算法进行电算编程;

11--12周:进行毕业论文的规范化书写和计算用图纸的规范化作图;

13---14周:完善论文和图纸,提交论文,准备答辩

4.主要参考文献

1.孙奉仲等.热电联产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李勤道,刘志真.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计算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杨义波等.热力发电厂[M].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4.赵婷婷.关于热电联产适用范围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胡昊,孙垦等,循环函数法在回热系统中的局部定量计算[J].华北水力水电学院学报,2008,29(4):48-50.

第三篇:多媒体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分镜头脚本是最实用的电视脚本,它是在文学脚本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技巧进行脚本的再创作,即根据拍摄提纲或文学脚本,参照拍摄现场实际情况,分隔场次或段落,并运用形象的对比,呼应,积累,暗示,并列,冲突等手段,来建构屏幕上的总体形象。依据文字脚本加工成分镜头脚本,不是对文字脚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虽然分镜头脚本也是用文字书写的,但它已经接近电视,或者说它是可以在脑海里“放映”出来的电视,已经获得某种程度上可见的效果。

分镜头脚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前期拍摄的脚本;二是后期制作的依据;三是长度和经费预算的参考。

研究目的:分镜头脚本是所有动画创作的必经之路,可见分镜头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研究分镜头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可以增强大家对分镜头制作的重视,理解了分镜头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会使大家的动画创作过程更加顺利。

研究的意义:分镜头脚本属于创作的前期,虽然不会与制作的最终完成品一样,但是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拍摄电影、电视广告或者是制作动画往往涉及很多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导演、编剧、摄影师、演员、后期制作的动画师或者是剪辑师,他们都要对作品画面有一致的认识。手绘格式分镜头能够减少因语言或文字沟通引起的失误,供视觉上的沟通,以达到有效的控制成本和时间。手绘分镜头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在大型的`电影、广告创作中普遍使用,在一些独立电影和动画短片的创作中也必不可少。懂得手绘故事分镜以及镜头转接技巧会令创作更加专业。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1、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 在中国动画的历史发展中,随着动画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从事动画创作的人越来越多,但高质量的作品却少之又少,要创作出生动有趣、感人肺腑。又让观众都喜闻乐见的的动画作品,最最关键的就是分镜头在动画制作中的表现。分镜头脚本是剧本的形象化版本,它是由一些方格画框组成。方格画框画出一系列的形象化动作,而这写方框画正在向我们叙述着一个有逻辑性的故事。故事是为了娱乐,但分镜头脚本的本身却不是因为这样的目的而存在着。分镜头脚本只能用作生产故事过程中的一个工具,或者是用来向客户推销作品的一个途径。

国外现状:动画片镜头画面设计作为动画创作中的一种,也是以艺术设计的形式存在的,而动画本身和绘画也有着深深的渊源。我们同时也知道动画属于电影的一种形式――“动画电影”,但动画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它的存在是故事片等实拍电影影片在某些程度上所达不到的;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动画又离不开电影,动画片中许多的镜头画面设计都是得益于电影,有得甚至是模仿电影。

案例方面:目前国内比较热门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中国动画史上比较成功的动画片之一,只是我们在分镜头的设计和节奏控制上花了很多时间,比如镜头中人物的对白是否符合原本人物的性格;要表现的内容镜头运用是否恰当等,都要提早把控。分镜制作一直以叙事更流畅为目标,如果只是镜头的炫耀摇摆,而没有内容的叙述,分镜就会失去意义,影片也会显得空洞无趣。而动画电影与电视动画的分镜绘制也是有区别的,前者更注重画面的构图、镜头的专业运用,特别需要注意镜头的衔接,这会直接影响观众对故事的观感。可见分镜的重要性。

2、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动漫作品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喜欢动漫,带动着全球的动漫热潮。动漫的受众人群,也从最初的青少年人群,逐步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不仅小孩子、学生和时尚青年热衷于动漫,许多社会中坚阶层也认识到动漫的魅力,融入到爱好动漫的群体。一大批动漫形象代替了部分真人明星的位置,成为了新时代众多人的偶像,聪明可爱的喜洋洋,荒诞搞笑的灰太狼,机智勇敢的花木兰,神通广大的铁臂阿童木,动漫的影响力在几年之内迅速攀升,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流行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之一。

动漫艺术的流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类传播信息的手段,从最初的简单构图,到象形文字,再到文字和图片,直到今天的动态影像,是一步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而来。今天的动态影像,包含了文字、声音、二维图像、三维图像、动态变化,还有最新的互动交互性、触摸感应和虚拟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今天的信息传播拥有无

比丰富的信息量和便捷的应用操作性。今天的动漫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流行的文化元素,它已成为一种社会信息传播的新语言。

所以大量的动画人才是现代所缺少的,对分镜掌握好的更不多,我们更需要认真的研究分镜的重要性。

3、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通过对分镜头重要性的研究和了解,对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这部影片中的分镜的重要性做更深一层的研究。

三、研究的内容、途径和技术路线

1、研究内容:

(1) 从分镜头的脚本进行初步的、整体的研究。

(2) 从 “镜头设计”、“机位”、“画面组接”、“构图”、“造型”、这些艺术手法对分镜头脚本进行详细地分析。

(3)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分镜头脚本对动画制作中的表现和意义。

2、途径:多看日本、美国、中国等不同风格的动画作品。

3、技术路线: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和分镜头脚本的代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或地域去分析中国动画分镜头脚本,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论证。

四、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l、20XX年2月17日至2月28日前确定选题,展开资料搜集与调研考察

2、20XX年3月3日至3月14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3、20XX年3月17日至3月28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呈送指导老师批阅。

4、20XX年4月28日至5月9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束课题。

五、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1] 乔瑟・克里斯提亚诺《分镜头脚本设计教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11

[2] 刘磊、张云龙《动画脚本创作及文学之源》[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09

[3] 温迪・特米勒罗《分镜头脚本设计》[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09

[4] 罗寒蕾、孙晔《动画分镜脚本设计》[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05

[5] 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05

[6] 李建强.《影视动画艺术鉴赏》[M].旦大学出版社. 2008-07

[7] 葛竞.《影视动画剧本创作》[M].海洋出版社. 2005-02

[8] 姚华光著.《动画分镜台本设计》[M].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06

[9] 李新主编,聂欣如著.《动画剪辑》. [M]. 上海人名美术出版社. 2006

[10] 阎评,张勃编著.《现代动画艺术分析》[M].陕西人名美术出版社.2004

[11] 刘小林,钱博弘编著.《动画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2] 孔新苗,张萍著.《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13] 李铁,张海力编著.《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4] 张田田.中国动画发展策略.[J].新闻前哨.2007-08

[15] 郭宇,巴涛.国内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16] 陈静.浅析动画分镜头中内容与节奏的把握[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8

[17] 韦伟权.关于动画分镜头与轨目设计的关联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0

[18] 丁海祥.如何实现动画中角色与场景的自然结合[J]. 新闻界. 2011-01

[19] 李玉龙.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现状分析[J].社科纵横.2005-03

[20] 林博.动画影片中镜头角度的选择与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第四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梦遇古风》——诗选集 题目 书籍装帧设计

一、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设计课 的目的、

(一)课题的目的 本课题的目的是以书籍内容设计为基础,以书为载体的形式呈现,在书籍的传统设 计的基础上寻求创新, 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传统与现在方式的结合, 表达出现代与传统、 中式与西式的强烈对比和完美结合。 使诗词文学书籍能给读者带来内容与形式统一并具 审美与功能价值的书籍。 诗词文学书籍装帧设计如果一味地追求古典效果, 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 趣,但是一味的追求现在又将使古典诗词文思学书籍的装帧设计缺少了古典诗词的气 韵,也会偏离现代人对古典诗词文学作品装帧美的需求。当今对古典诗词书籍进行装帧 设计,应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精华,使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气韵与现 代的美学要求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总体设计上。既不失中国古典诗词作品的含蕴和意境, 又能融合现代人对书籍装帧的审美要求。 古今装帧审美方式的统一是当代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的需求, 使 读者在翻阅过程中与书沟通并产生互动, 使读者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 启示, 体会出诗词情感的流露, 视觉传达的图像文字的美感……从而享受到阅读的愉悦。

(二)课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中国的传统图案在历史的每一个流程中, 都留下了反映这一时代文化特征的不可替 代的精华,这些装饰纹样反映了各时代不同的风格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既不断变 异,又代代相承。与此同时,也影响着书籍设计的发展。 将传统图案应用到现代书籍设计当中,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图案的拷贝或挪用,而 是在理解、挖掘、分析传统图案的内涵后,结合现代设计的特点,以传统图案作为创意 点和启示点,进行全新的设计。 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中,经常能从中发现传统 图案。2008 年奥运会标志“中国印、舞动的背景” ,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龙纹、书法及 体育运动相结合。标志采用印章式的图案效果,而印章中的“京”字图案神似中国传统 图案当中的龙,又形似运动中的人,把中国、北京、龙的文化和现代运动完美的结合起 来。 雷圭元先生认为“自然是源,传统是流,源和流缺一不能高飞” 。对传统图案艺术

语言的研究和对其基本元素的重构和运用,是我们走向国际的桥梁。 将传统图案艺术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设计中, 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现代的书籍 设计,共同融汇成当代书籍设计思想的主流,才能真正使中国的书籍设计走向国际。

2、现实意义 今天的书籍,已不只是停留在书籍装帧的表皮打扮或简单的内文装饰这一层面。现 在,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书籍装帧设计已为世人所认知并且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现今中外交易频繁,风格更是多种多样,个性化的书装更是大受欢迎。 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迅先生的设计常用中国的石刻;马蒂斯的设计常用线描和剪纸;陶元庆的设计常 用装饰变形的人物;陈之佛的设计常用图案;而司徒乔的设计,则常用速写。说明他们 不排斥各方面的知识,兼收并蓄后才能独出心裁。 从 90 年代开始,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成为潮流,这样既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气 质,又有精致、简洁的国际化风格。 屡获大奖的设计师靳埭强就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 念。他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 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 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融贯东西方理念的 经典之作。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中西合璧的设计更是广受喜爱。古老传统的文 化艺术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也要靠我们去创造,创造中式设计与西式设计的和谐统 一。

二、设计课题领域的国内外动态 设计课题领域的国内外动态 课题领域的国内外

课题的国内状况

(一) 课题的国内状况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书装设计发展脚步缓慢,人们对装帧的要求仅停留在一般 装饰上。如今,经济腾飞带来观念更新,一件成功作品的诞生需要一系列有序的运作, 丰富内涵的寻找、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片选择、规矩新颖的构成格式、到位准确 的色彩配置甚至个性化的纸张精美的印刷工艺, 这时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意识到书的美 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90 年代, 设计家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注入民族之魂, 成为近年来书籍装帧艺术发展

引人注目的重要特色之一。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的图书装帧工作者惊奇地发现,发达 国家的图书竟是那么精美,书装设计中体现的新理念,使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者受到了 极大触动。 随之而来的模仿,消解着中国装帧艺术中的民族性。近年来,一些书装设计者渐渐 认识到一味模仿洋货设计出的图书,并不现代反而显得不伦不类。装帧艺术家邓中和先 生认为,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装帧设计中的回归,不仅表现在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 引用,而且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 人们可以在这些作品中,感悟到一种神韵、一种魅力、一种征服人心的力量,而且 这种气韵随着设计观念的进步,开始贯注在封面、环衬、扉页、内文、封底甚至腰封的 每个空间,并随着视线的转移形成气韵的流动感。另外,这种继承还表现在注重书籍装 帧设计的品位上。我们看到今天的许多设计在形色之间即充满勃勃生机的动感,又渗透 着深邃的文化修养与人品格调。由毛国宣设计的曾获 1998 年书籍艺术设计金奖的《流 年碎影》便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从装帧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感受其中神韵的形式。 课题的国外状况

(二) 课题的国外状况 国外 不能否认,由于国外的平面设计发展得比较早,现在国外先进的书装艺术更是比我 们发达得多。国外的设计在用料上比较丰富。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及印制方面的限制,新 材料在我国的应用并不普遍。在工艺上,国外的书装设计非常精致。在设计手法上大胆 多变。在开本上,变化多端开本的书非常多。版式上,中国和国外的差距更大,不少书 根本不讲究版式设计,一般的简装书多是极简单的设计。可见,现在国外的书籍设计已 经到达了非常高的层次。 国外的一位书籍艺术家曾说装帧设计是有纪律的狂想。又有纪律,又有狂想,二者 是矛盾的统一体。热衷狂想而否定纪律的画家,难以介入装帧;强调纪律而忽视狂想, 装帧设计又成为桎梏,难出真正的装帧艺术。“借题发挥”一词便于解释书籍艺术的特 征,它既要借题,又要发挥。 设计是需要借鉴和创新的,通过对国外状况的了解,今后结合到实际操作当中,定 当受益匪浅。

三、设计课题的设计与表现方法 设计课题的设计与表现方法 课题的设计与表现

艺术设计,追求的是“标新立异” ,然而,我们都知道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的“标新立异” ,首先靠的就必然是五千年的艺术素材的积淀。中国传统图案源远

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多样,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也是我们走向国际的立 足之本。 本书籍装帧设计也需要运用传统图案来表现,这样能起到非常好的渲染效果。中国 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得很多异族人羡慕和崇拜,这时,能充分体会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 界的”这句话。 设计的主要用电脑设计制作, ,电脑与设计的结合,是一件好事。它能促进设计技 术的现代化,是设计者的好帮手。但是设计者也不能反客为主地把书籍装帧设计的主动 权完全让给了电脑,忘记了设计者的创意才是艺术创作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版式上我 就将运用手绘的部分,还有可能运用到中国的国画和书法,使传统的元素在现代的书籍 中运用自如。

四、设计课题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设计课题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课题

(一)课题的基本思路 课题的基本思路 书籍《梦遇古风》是以古代诗词为主要内容。 书中将通过现代的表现形式表达传统的内容,颠覆人们对古典书籍的传统印象,把 现在与传统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人们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古代诗词的 浓厚兴趣。不再认为诗词是枯燥无味的,让古典书籍看起来更生动,刺激读者更好的阅 读。 整个毕业设计是由主体书籍和一个系列的招贴组成, 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古代诗 词展开的。 书籍设计的开本尤为重要,作为最外在的形式,就仿佛是一本书对读者传达的第一 句话,为了体现出书的艺术个性,我决定用书籍的内容决定书籍的开本,我的书籍内容 决定用古代的诗词为文字部分,由于唐诗是诗词中的代表,所以开本形式我选用了唐代 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旋风装” 。书页逐页向左粘在上一页的底下。书页鳞次相积,阅读 时由又向左逐页翻阅,收藏时从卷首向卷尾卷起。书籍中的每一页的版式不同,由图、 文结合而成,画面充实又不显拥挤。 招贴的外轮廓将被设计为卷轴装,是为了和主体书籍相互呼应,希望看到的第一眼 就能给予视觉的冲击力。

(二)课题的创新点 课题的创新点 书籍设计的形态是尤为重要,是书籍整体之美的要素之一。在形式上,本书籍设计

得装帧形式要颠覆现代书籍的装帧模式,主要是要运用旋风装为装帧形式,招贴将使用 应用最为久远的卷轴装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视觉上有一种“书卷气”。我认为在形式上 就是一个创新。 书籍设计中的插图的部分也是设计要素之一,插图是一种视觉艺术,是在文本的基 础上对文本的形象、思想内容进行具象的表现。所以,插图部分的图片我将采用白描的 手法,再点上淡彩,利用手绘和电脑相结合的方法,充分体现出诗词的意境,表达诗词 的内在意义。 整套设计放在一起,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设计课题检索的参考文献 设计课题检索的参考文献

(一)中文资料、书刊 中文资料、 [1] 肖勇,肖静.书籍装帧.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2] 邱承德,邱世红.书籍装帧设计.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4. [3] 张森.书籍形态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5. [4] 杨梦桾.书籍设计速查手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5] 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6]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7] 杨永德.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8] 蒋杰,姚翔宇.书籍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8. [9] 郑军,华慧.书籍与设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 [10] 邱陵.书籍装帧设计知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6.

(二)外文资料、书刊 外文资料、 [1] Andrew Haslam. BOOK DESIGN [M] .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2006. [2] Gavin Ambrose Paul Harris. BASIC EDESIGN——LAYOUT [M] . AVA Publishing SA,2005. [3] Roger Fawceett-Tang. Experimental Design [M] . Rotovishion SA,2001. [4] Gavin Ambrose Paul Harris. BASIC EDESIGN——FORMAT [M] . AVA Publishing SA,2005. [5] Gavin Ambrose Paul Harris. BASIC EDESIGN——TYPOGRAPHY [M] . AVA Publishing SA,2005.

六、在设计课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措施 在设计课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课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在创作中可能会出现不同表现手法,但也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差别,尽力避免产生比 较大的差异。经常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并与其他同学协作来共同解决书籍从造型设计 上、视觉上、触觉上等给人的整体直观感受上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课题开题准备工作已完成,现向指导教师、学院提出开题申请,请审 批。 设计答辩记录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第五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版

题目: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数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产生了数学美。

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增强教材的亲和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提高解题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数学美的形式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做初步的探讨。

预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美,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法、举例法。

研究步骤: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2、拟定大纲,形成初稿

3、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

4、定稿、排版、打印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第1周:查阅文献,整理资料

第2周:按要求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

第3周:拟订论文纲要,形成论文初稿

第4、5周:进行论文修改

第6周:定稿、排版、打印

五、已查阅参考文献

[1]《毕达哥拉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大庆师范学院图书馆

[2]《论美与数学》江纯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七卷第3期

[3]《数学中的对称美与应用》《中国科学信息》20xx年05期

[4]《谈谈数学的奇异美》 汤波 《教育大学学报》20xx年02期

[5]《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数学美》 王引观 《嘉兴学院学报》20xx年第14卷

推荐专题: 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动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