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开题报告 > 详情页

常见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七篇)

2021-12-31 12:23:3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常见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七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常见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七篇)》。

第一篇:常见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欢迎参考~

常见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论文首页格式如图所示: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d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位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______

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月

摘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1

1.1计算机产生……..…………………………………………..1

1.2计算机的发展……………………………………………..2

1.3计算机中的进制…………………………………………3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计算机文化基础……………………………………….6

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节部分采用宋体5号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5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1.1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打印日期:

系里提供打印机供学生集中打印论文。打印日期6月14日6月18日

计算机科学系

1999年6月

毕业论文规范写作问答

高夫杰

正确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完成所学专业并完满毕业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写好论文,现将一些应规范的问题说明附后:

一、什么是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用以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提出作为考核和评审的文章。学位论文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

1、学士论文:

学士论文是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选择题目还应避免过小、过旧和过长。

2、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3、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导的指导下,能够自己选择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掌握相当渊博的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当熟练的科学研究能力,对本学科能够提供创造性的见解,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学位论文的总体原则要求是什么?

1、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天衣无缝。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三、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是什么?

1、论文题目:(下附署名)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

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

版物信息。

第二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内容要求: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内容要求: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2考虑要素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篇2]

[篇一: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学生姓名:陈嘉学号:2003101222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刘文菊副教授

2015年3月27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5年4月26日”或“2015-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15]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http://tongxiehui.net/by/57547.html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15年11月―2015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15年2月―2015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15年3月―2015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15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01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15年第6期第140页。

3、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04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xx-xx年xx月xx日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篇二: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15年9月-201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六、研究组织机构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西部一些网络环境较好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辐射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

[篇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

[篇四: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1)之选题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2002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

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

(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

(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

(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

(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第三篇:保险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寿命逐渐增长,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的增多,让养老成为了一个问题。

相比城市,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瓦解,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等问题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更为严重。

要保障农村老龄人安度晚年,就必须有一个可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研究解决好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不仅是保障农民权利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

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了中国农村老人应对农村新形势的必要条件。

(二)、研究意义

解决好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矛盾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同时,解决好农村养老保险也对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使他们老有所养。

农民无后顾之忧,就会敢于消费,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统筹。

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

首先,它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其次,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从而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

再次,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而形成文明的乡村风气与和睦的邻里、干群关系,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的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要,探讨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学术界如何应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很多探讨,同时也给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

以此为背景,对学术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梳理,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理论研究,大多专家和行业内人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刘昌平(XX),认为从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来说,第一步是实现城乡两类制度之间有效衔接,第二步是通过城乡两类制度合作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

在实现城乡两类制度有效衔接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创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建立城乡两类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

刘生龙(XX)认为,能否在2020年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和全面覆盖任务十分艰巨。

中央财政只需拿出财政收的1。

8%左右就可以实现全国农民的养老保险。

但这还不仅限于财政问题,还有如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配套,基层社保人员的缺乏等问题。

现在对有关养老保险费用的预算只是粗略估算,经济增长速度,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补贴标准等任何一方面变动都可能对测算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老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比较闵小宝(XX),认为“老农保”制度是以自我储蓄为模式,而“新农保”以“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为辅,国家给予补贴政策扶持”的一种新型制度。

老制度中政府缺位,而集体经济由于它的脆弱性导致形同虚设。

最终使老政策破产。

而新制度由于引入政府,实行普惠制的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如果农民不参保,连基础都拿不到,这就促使农民有动力参保。

朱俊生(XX),认为新农保最大特点在于筹资与制度模式的积极变化。

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

并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最大亮点在于:强调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重要责任,明确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这是与老农保仅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和最大区别。

3、社会养老保险终究会取代家庭养老,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徐勤(XX),从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出发,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她认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制度的两个方面,一方的消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养老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形式下,只有发展社会才是解决家庭养老保险的途径。

樊梅林(XX),中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终究要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取代。

他从农村社会养老现实需求及供给条件出发指出,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进步,养老方式必然由家庭向社会过渡,其中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花是养老模式变迁的内生动力,政府则为强有力的外生动力。

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大多走的是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很小,所以西方国家面临的农村问题很小,因而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往往是被纳入到整个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研究的也必要性的分析。

戴维斯.费里德曼表示关注面对市场导向的增长而减弱家庭联系,伴随着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降低,将使老年人处于生活的边缘。

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XX),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其他地区一样向核心家庭过度,将附加给老年人以沉重的成本。

第四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要求

Ctrl+D收藏本站,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更多关于2015年报告的信息,敬请期待!

点击查看:报告网

相关推荐:报告范文|报告模板|自查报告|辞职报告|述职报告范文|述廉报告范文|自评报告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要求

1.论文要求一律用A4白纸打印。2.封面:论文一律用统一封面,由教务处统一印制。3.封二:对本人论文写作内容的声明,文责自负,由教务处统一印制。4.内容摘要:论文要有150-200字的摘要(中、英文对照),能客观反映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包含性。行文用小四号楷体字。5.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3~8个(中、英文对照)。6.正文:正文标题用二号黑体字,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字体:微软雅黑;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正文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7.脚注:论文中引用资料时要加以脚注。统一使用小五号微软雅黑字,脚注按:著者姓名、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次序标注。8.参考文献:论文正文后须附参考文献,著明论文所依据的文献资料情况,文献著录格式主要有下列几种: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连续出版物:作者.题目.刊名,年,卷号(期号);论文集:作者.文章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互联网资料:作者.文章标题,完整网址,年代。9.鸣谢:本页内,学生可以表达对论文指导教师和在论文写在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其他人的感谢。10.封三: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语页,统一印制。11.封底:答辩记录、答辩成绩及论文总评成绩。需要上交存档的论文一式两份,按封面、封二、开题报告、指导检查情况记录表、正文、指导教师评分表、答辩及成绩评定记录表依次装订。

第五篇:论文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冉金花论文修改意见:

1、论文格式不对,目录放在摘要前;

2、没有参考文献,谢辞。

3、论文的字体、字号不符合要求。

4、摘要及关键词重新写。

5、论文第二章详细写。

6、加子课题题目。

宋党伟论文修改意见:

1、目录让word自动生成;

2、文章第二部分面临的主要问题较浅,请根据你的分析找出深层的问题、主要问题。

3、然后第三章主要是对策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4、论文字体、字号不对。

5、最后一部分差谢辞。

6、关键词3~5个。

陈云论文修改意见:

1、论文格式不对,没有摘要,参考文献,谢辞。

2、写上子题目。

3、文章在第二章后加一章写出解决第三方物流问题的解决措施。

4、请提出自己的观点。

刘志波论文修改意见:

1、目录应放在最前面。

2、第三章要详细写,并且要有小标题。

3、第四章写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

4、第五章总结

5、可去掉英文摘要

马锐锋论文修改意见:

1、将论文题目改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对策,然后第二章要有小标题并详细写;

2、注意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对策要联系实际,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

3、总结前对移动电子商务作展望

4、谢辞不是谢词

5、开题报告中加上参考文献

6、任务书的格式重新排版,()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写本论文应达到的目标

7、请修改完后将其打印出来,交过来。

付元论文修改意见:

1、只能打开论文及任务书,任务书的题目不对,请改正,然后将打印稿交过来;

论文修改意见:逻辑结构混乱,第一部分请从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着手引出安全问题,然后介绍防火墙目前的技术及解决措施、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最后对防火墙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作展望,不是对电子商务作展望,请认真修改。不要东拼西凑

郑赛论文修改意见:

1、论文的格式每章应从新的页面开始;

2、论文至少要有三章,每章要有小标题;

3、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撰写,而不是抄袭;

4、开题报告,请加上参考文献;

5、任务书请仔细检查,有错,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一栏填写本论文要在达到的目标。

第六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及格式规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及格式规定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业论文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及格式规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封面:

字体:楷体/GB_2312

字号:加粗小二

2、开题报告正文:

字体:宋体

字号:小四

3、参考文献格式:

字体:楷体/GB_2312

字号:小四

4、参考文献要求:

(1)参考文献应列出30篇以上,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不含一般性教材。

(2)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中文参考文献在前,英文参考文献在后),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

(3)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5、参考文献示例:

①连续出版物(期刊)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刊物名称》,出版年份,期号,起止页码

如:[1]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00,第8期,第22―23页(以下类同)

②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⑥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⑦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章名称》,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⑧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目》,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第七篇:论文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李老师:

您好!修改稿已收读。文章还存在问题:

1.您文章的题目上提到了民族,但是文章中似乎并没有牵涉到民族的问题,是否可以去掉,还是您有其他的考虑?

2.文章的调查分析一块,举的实例多,您的分析少,建议加强分析,尤其要体现在小标题的拟定上,比如,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这类小标题可以加入您的研究与分析,改成“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这样读者很容易就能从小标题中得知信息。

3.文章中的归因与对策分析,只见对策,没有原因分析,建议另外开辟一部分专门研究原因。领导班子成员意见课题结题鉴定意见考试家长意见

推荐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字体格式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格式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