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合集)》。
清华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学科培养要求汇编
(2007年版)
清 华 大 学 研 究 生 院 二○○七年十月
工业工程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门类)
一、适用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
科代码:1201
此方案适用于工业工程方向,授工学学位
二、培养方式
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鼓励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2、博士生应在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下进行培养,在导师指导下选学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并应取得创造性成果。
3、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及学位必修学分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工业工程是用质量分析方法解决系统(包括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工)的优化设计、运行和管理的一门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因此本学科的博士生要求具有宽广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 数学基础
除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外,根据确定研究方向的不同,特别应掌握运筹学(包括确定性和非确定性)、随机过程、图论、数学建模和最优化方案等。 —— 工程基础
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应深入了解与掌握相关的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 计算机技术
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系统开发知识,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模拟与仿真技术、信息系统设计等。 —— 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工业工程是工程科学、管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综合学科,必须了解与学习有关经济学、管理学的前沿理论。
专业知识
工业工程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工程学科。本专业包括了现代制造、产业自动化与信息化、人因工程、运筹学(规划与资讯)和工程管理等研究方向。博士生不仅要拓宽专业基础所需的基础理论,而且要围绕研究方向,了解与学习学科前沿的文献与理论专著,特别注意跨学科的发展前沿。
交叉学科知识
本学科的博士生要求具有较宽和综合的知识,特别是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知识,为学位论文工作的创造性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2、学位必修学分要求 (1)普博生
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修完不少于22学分。相应学分要求见附录。
(2)直博生
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修完不少于36个学分。其中考试课程不少于30学分。相应学分要求见附录。
四、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和培养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作好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一般不应少于30篇,其中精读不应少于15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并尽早进行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不少于8000字)交系教学办公室备案。
3、博士生资格考试
博士生课程学习完成后,应进行资格考试。考试按工业工程方向统一组织,考试委员会由3~5名本学科教授组成,主席由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担任。考试内容涵盖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前沿掌握情况和创新研究能力。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考试委员会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生。考试结果将决定是否对该生进行进一步培养。
4、社会实践(适用于所有普、直博生)
具体要求参见《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条例》。
5、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博士生应积极参加校、系和研究室的学术活动。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
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在本学科范围内做一次学术报告;整个论文期间至少有一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博士生在学期间一般应听取30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教学办公室记载成绩。
6、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系内组织考查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博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统筹安排。
7、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在学期间至少在国际A类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或国际B类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有关说明参见《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基本要求》。
8、最终学术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至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做一论文工作总结报告,具体要求见《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五、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工作时间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即从开题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
附录:
一、普博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或得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2,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17,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5。自学课程学分另计。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博士生英语
(90610042) (90640012)
2学分(考试) 2学分
(考试)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3学分)(1)技术理论课程(考试学分4)
高等数值分析(60420024)4学分 (2) 学科专业基础课(考试学分≥6)
见直博生“学科专业课程”及“相关学科专业课程”可在本系或全校的研究生课程中,根据课题的需要选修。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学分(考查)
(3) 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3考试学分)
3、必修环节(5学分)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资格考试
(99990032)(99990061)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考查) (考试) (考查)
社会实践( 69990041)
4、补修课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硕士或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课程,补修课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二、直博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直博生学位必修学分要求不少于36,要求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6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4学分)
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博士生英语
(60610012) (90610042) (90640012)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2)外语(2学分)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考试学分≥25学分) A、基础理论课(考试学分4)
高等数值分析(60420024)4学分
B、学科专业课程(考试学分≥16)
(1)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高级运筹学(70160014)4学分(考试) 高级统计学(XXXXX)2学分(考试) 意2门课程)
A.物流系列
现代库存管理理论(80160192)2学分(考试) 配送系统建模与分析 B.制造系列 生产调度原理与算法 高等质量管理学 C.人因系列 人机交互工作组织
(80160132)2学分(考试)
现代安全工程
(80160052)2学分(考试)(80160022)2学分(考试)
(80160062)2学分(考试)
(80160172)2学分(考试) (80160032)2学分(考试)
(80160152)2学分(考试)
交通工程与管理理论(80160182)2学分(考试)
(2)专业必修课程(从下列课程中选修属于自己研究方向的1个系列课程和其他任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C、任选课程(考试学分≥5) 企业诊断与效率改善
(80160093)3学分(考查)
(80160082)2学分(考查) 5
项目管理
其它课程(在本系和校内的研究生课程中选修,由导师和系研究生工作负责教师审定。)
3、必修环节(5学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资格考试
(69990021)
(99990032)(99990061)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社会实践( 69990041)
4、自学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按个人培养计划,并根据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学习时数计1—2学分。
6
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6月23日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10级开始执行)
一、适用学科: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400 本方案适用于以下研究方向:
1、 公共政策
2、 政府管理
3、 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
4、 公民社会与治理
5、 区域发展与政策(含台港澳地区)
6、 发展规划
二、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教育致力于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非盈利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的高级人才。
三、知识结构
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教育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课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1、基础理论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学科特点,达到坚实宽广的要求,着重学习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理论。
2、研究领域
根据本研究领域发展的特点,注重对本领域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交叉学科
鼓励学生根据论文研究的需求,跨学科选择人文、社科、经济及理工科研究生课程。
四、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周内,按培养方案制订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批后,交学院业务办备案。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学院业务办备案。
2、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是博士研究生完成“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后,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一次学科综合考试。
资格考试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初,考试内容覆盖学科基础课程,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研究生。 资格考试不及格者可以重考一次,重考成绩记载与正常考试相同,但在成绩后记“重考”字样。重考仍不及格者将不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处理办法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批准并报研究生院,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资格考试未通过者不能做选题报告。
有关资格考试的具体要求参见《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资格考试实施细则》。
3、文献阅读和选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主要课程学习完成后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并尽早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的具体时间由导师决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日期一般不少于一年。
选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由导师组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其中至少有3名博士生导师)评审,选题报告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准备开题的博士研究生要在开题前一周将书面的选题报告交考核小组成员和学院业务办,并下载研究生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开题后一周内将填写好的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交学院教学办公室备案。 跨学科的论文选题报告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 应重做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不通过者可在3个月内重新做一次选题报告。
4、社会实践
按《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条例》执行。
5、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听取30次以上学术报告。学术报告记载表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教学办记载成绩。
6、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考查。中期检查不通过者,一年内不能申请答辩;直博生入学满4年的可由本人提出转为申请硕士学位。
7、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 篇正式刊出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发表论文重要学术期刊目录》(2008年12月版)收录的期刊上,另1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集刊上;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有关学位论文工作的学术论文。有关说明参见《公共管理学科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基本要求》。
8、最终学术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最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必须做一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邀请至少5名以上在本研究领域中的高水平专家参加,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创造性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
五、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论文研究工作是博士学位教育的核心环节。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吸收完成论文研究所需学科的相关教师参加,学位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二年。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应对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具有建设性指导意义;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在本领域中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附录:学位课程要求
普博生一般需完成不少于40学分的学位要求课程(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35学分),直博生需完成不少于43学分的学位要求课程(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38学分)。无论以何种形式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如已修过下述“学科基础课程”中的有关课程,可以申请免修。每位博士生最多可以申请免修三门课程,但不能申请免考资格考试中的相关部分。(申请免修手续应在第一学期办完。申请免修课程的博士生,须填写“博士生学位要求课程免修申请表”,经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普博生≥4学分,直博生≥7学分) l 博士生外语(基础部分)(必选) l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l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l 自然辩证法(文科类)
(直博生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和自然辩证法中必选其一)
2、学科基础课程(24学分) l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Ⅱ (必选) l 政策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必选) l 公共政策Ⅱ (必选) l 政治学Ⅱ
(必选) l 公法学 (必选) l 组织理论Ⅱ (必选)
(90590043) (90590063) (90590033) (90590253) (80590453) (90590243)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秋季 春季 春季 秋季 春季 秋季
(90640012) (90610042) (70590203) (60610053)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考试)
l 公共管理思想史 (必选) 在以下经济类课程中,可任选一门。 l 高级微观经济学 l 高级宏观经济学 l 高级微观经济学I l 高级宏观经济学I
3、学科方向课程(6学分,必须选择二个方向的各一门课程): 3学分 (考试) 春季
(70510113) (70510283) (90510053) (90510153)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秋季 秋季
秋季 秋季
方向一:公共政策 l 比较公共政策 l 科技、环境与社会政策 方向二:政府管理 l 政府组织与治理模式 l 制度创建与经济发展
方向三: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 l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组织前沿 l 国际关系理论
方向四:公民社会与治理 l NGO与公民社会:理论与实践 l 公民社会与法制前沿
方向五:区域发展与政策(含台港澳地区) l 区域发展与政策 l 城市发展与管理 方向六:发展规划 l 规划编制与分析 l 规划执行与管理
4、必修环节(5学分)
l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l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l 资格考试 l 社会实践
5、选修课程(≧1学分) l 文献阅读与报告 l 国际发展前沿问题 l 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前沿 l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 l 第二外国语
l 导师建议的全校各系(院、所)开设的博士生课程说明:每学期修课学分数不超过15学分。
(90590163) (90590133)
(90590083) (90590153)
(90590093) (80590113)
(90590113) (90590213)
(80590513) (80590443)
(99990041) (99990032) (99990061) (69990041)
(90590171) (90590271) (90590183)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1学分 (考查) 2学分 (考查) 1学分 (考试) 1学分
(考查)
1学分 (考查) 1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3学分 (考试)
秋季 春季
春季 秋季
春季 秋季
秋季 春季
秋季 秋季 秋季
重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
(2005年7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1.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有较强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在获得硕士学位的基础上,向深、广、博方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与国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得因出国学习而延长。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两年。
博士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如确因论文完成有困难或其它特殊原因需要延长修业年限者,需由本人提前三个月提出报告,导师签署意见,经学院主管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院分管院长批准可适当延长。在延长学习期间,学校停发相关经费。
三、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并根据各专业(学科)博士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和个人特点,继续安排学习一些有关课程,在拓宽基础、加深专业、掌握科学前沿的基础上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并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博士生通过学位课程学习、听学术讲座和参加教学或科研实践至少应取得1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需通过考试至少取得12学分,在整个学习期间听8个以上的学术报告记2个学分(其中必须包括研究生论文期间由研究生本人至少一次1小时左右的公开学术报告,但不含本人所作的开题报告),参加教学或科研实践取得2学分。
四、博士学位课程安排及考试 博士学位课程考试的科目为: a)马列理论课,2学分,必修课
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科学研究一般方法及规律性的认识。目前开设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在自学马克思主义有关著作和选读有关代表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并听讲授,撰写课程论文,通过学位课程考试。
b)第一外国语,计3学分,必修课。
要求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听说力,并通过学位课程考试。
c)第二外国语不计学分,其教学要求与硕士生二外相同。博士生的第二外国语语种由导师根据专业需要确定。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语种者必须选修英语,不计学分,但为必修课。第一外语为英语者,其第二外语为任选课。
d)基础理论和专业课,一般3门,计7学分必修课。
该类课程的设置应在硕士学位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课程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拓宽专业基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实验课;二是为进入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著、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适应学科交叉,需要的有关跨学科的课程,并注意解决好博士生和硕士生阶段学位课程的衔接和区别。如确因学科发展需要,可在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之外另选1门研究方向学位课。
对于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考入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本学科、专业硕士生的学位课程(基础理论课及专业课)。具体要求是:无硕士学位者,不少于3门;有硕士学位者,1-3门,具体门数由导师确定。
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应根据各学科、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的规定,由指导教师决定,且须在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课程的名称、学时学分、安排学习的学年学期。
课程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也可采取讲授、课堂讨论、作学术报告、交读书笔记、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必须注重实效,健全考核制度。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考试范围为本学科培养基本要求中所规定的博士生在本门学科和必需的相关学科上应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
博士生在单科课程结束时,需进行随堂考试,可不组织考试委员会。但在课程学习全部结束时,必须举行学科综合考试。
为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气氛,博士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必须听取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的学术的报告、学术讲座至少8个,并写5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填入记录册《重庆大学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记录册》。博士生的指导教师在研究生提交毕业答辩论文时,要对记录册进行审查,写评审意见,合格者记2学分,并以5级记分评定成绩。研究生工作秘书将学分和成绩记入研究生登记表成绩栏和研究生答辩的相应表格,作为博士生的必修学分。
博士生所修研究生公共基础理论课,由研究生院统一排课。所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到其它学院选修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由博士生所在学院自行安排。各学科专业应提倡并鼓励在全校范围内或校外选课。博士生到其它学院选修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所需经费,按《重庆大学关于研究生跨院(系)选修课程收费标准的规定》执行,到校外单位选修研究生课程,需报告研究生院,其所需经费由博士生所在院系与开课单位协商解决。
由于研究课题的需要,经导师和学院院长同意,博士生进校后可以先做课题,后进行课程学习,但应在二年级下期修完学位课程的12个学分。
五、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是在博士生课程全部结束后,学位论文开始之前对博士生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是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审核博士生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课程考试成绩。特别注意基础外语及专业外语的掌握情况,要求有必要的外语笔试和口试。 (2)考核博士生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要求博士生在阅读80至100篇有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方向作出文献综述。综述应对本学科相关领域的近期国内外研究动态,包括这些领域的主要进展、前沿课题及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等给出详尽的介绍。
(3)考核博士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科研素质以及科研作风;考察其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工作态度等。
综合考试是开题报告的必要准备,可以结合开题报告进行,但两者是培养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不能相互替代。
综合考试由学院指定三至五名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的考试委员会组织。考试委员会设考试委员会主席1人主持考试工作。指导该生的博士生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得担任负责人。对同一学科同一届的博士生,综合考试小组的成员应基本固定,以便对博士生情况及考试结果有所比较。
综合考试应在入学后第三个学期结束前完成。考试小组应在综合考试的一个月前通知博士生考试的时间,以便其作好准备。为确保博士生在后阶段能集中精力于学位论文工作,综合考试一般不予推迟。
考试委员会根据综合考试和博士生平时学习情况作出综合评定。要对考生的考试成绩写出简要评语并打分(以五级计分制记)。综合考试的试题、答卷、记录、评语、成绩书面报告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存入博士生学习档案。
凡综合考试未通过者,可在半年内申请重考一次,(最迟不得超过第四学期),仍未通过者,终止论文工作,按硕士生身份安排就业。
六、中期考核
博士生中期考核参见《重庆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
七、实践环节
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200学时的教学实践环节或科研实践环节,记2学分。具体要求见《重庆大学研究生参加实践及担任三助工作的若干规定》第一至五条。
八、学位论文
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的安排,认真组织博士生参加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以及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博士生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研究课题应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应该强调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等相结合。
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两年。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点标志,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生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博士生学位论文正文应用中文书写,用其它国文字书写的论文可作副本。
博士学位论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技发展或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能够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要能够通过专家鉴定认可,达到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正式发表的水平。学位论文要求做到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数据真实可靠、计算正确、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学位论文应包括:
(1)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
(2)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明确提出,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的具体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认为达到要求:
(1)在自己从事的研究领域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新理论或对已有现象、规律、理论有新解释和新证明,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熟悉自己从事的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改进和发展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3))从事国际上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的研究,国内尚无人系统研究,而又能将新的研究方向系统化,有自己的新的理论框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4)对自己从事的课题在设计与实验方法、实验技术上有较重大的创造和突破。
(5)提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工艺方法,在生产中获得重要经济效益。 (6)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前人未曾解决过的科学技术或工程技术的关键性问题。
(7)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工程论证,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得到专家认可,并通过实施。
原则上,要求博士生论文工作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开题报告(选题、查新,并作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论文工作阶段性检查)、论文预答辩、答辩申请、送评及论文答辩。
1.开题报告
博士生一般应在第二学期结束时、最迟在第三学期内通过综合考试后进行开题报告并上网提交。开题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4)课题的创新性;
(5)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6)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 (7)研究经费预算计划和经费落实情况。 为了加强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社会评价,保证学位论文的先进性和前沿性,避免重复已有的工作,要求博士生进行开题查新,查新方式及所用数据库可由各学科根据研究方向特点确定。凡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等相结合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可免于开题查新。
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50%,同时要求有近5年内在本研究方向获得博士学位的专家参加。
博士生在开题报告会上应就所选课题进行详细报告,导师可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专家对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同时就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开题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存档于学院(系)并作为博士生论文中期检查和博士论文预答辩的必备材料。
2.论文中期检查
博士生一般应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一年左右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总结,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所完成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以及所获得的结论,特别要对阶段性工作中已完成且与开题报告内容中不相符的部分进行重点说明,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需继续完成的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同时介绍论文发表情况并制定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论文发表计划和拟发表论文内容。
博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报告必须以书面的形式递交给所属学科,导师对该生的论文中期检查报告给出评语,评语应包括对该生已有工作的评价,特别是计划完成情况、该生的表现、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估计。
各学科应组织有导师或指导小组负责人参加的3—5人的论文中期检查小组对本学科的博士生论文中期检查进行评估,其形式可结合研究生的学术讨论或专题研究报告会进行。
考核小组根据博士生论文中期检查报告和导师评价,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学位论文阶段性工作的评价可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档。
对于论文中期检查评价优秀者,可推荐申请博士生学位论文奖励基金,对于论文阶段性工作不合格者,考核小组应提出整改方向,并在半年后再次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如再次检查的结果仍不合格,可建议中断该博士生的培养,由所在学院(系)上报研究生院。
3.预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是在完成所有预定的论文工作内容并撰写学位论文初稿之后、博士学位论文定稿之前的一次重要的集体指导过程,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位论文预答辩一般安排在论文中期检查合格之后,学位论文正式答辩之前的3个月内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应该公开举行。由博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后,由学科组织,聘请5位相关学科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设一名预答辩负责人(博士生本人导师不作答辩委员,但必须列席参加)。应该尽量让参加开题及中期检查的专家成为预答辩小组成员。在学位论文预答辩前的十天左右,博士生必须将打印的学位论文初稿以及开题报告、专家的开题论证意见、学位论文中期工作总结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评价和建议等提交预答辩小组成员审阅。
学位论文预答辩由预答辩负责人主持,博士生除详细介绍论文的全部内容外,必须重点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学位论文中的关键性结论进行论证,导师应该对博士生的研究情况作全面介绍。
预答辩小组成员应结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总结报告等材料,对学位论文初稿进行质疑,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水平以及学位论文完成的工作量、学位论文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成果、关键性结论等以无记名方式作出评价,特别是应坚持创新性一票否决制度。
预答辩小组在学位论文预答辩结束后作出合格、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等三种结论,并报学院备案。
对于预答辩合格的博士生,可在论文完善定稿后提交学位办公室申请学位论文通讯评议。
对于预答辩基本合格的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小组提的意见,在三个月至半年内进一步对学位论文作修改,并由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通讯评议,申请时需提供论文修改情况的书面说明。
对于预答辩不合格的博士生,必须经过半年以上时间的学位论文工作,并由导师审阅同意并重新预答辩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通讯评议,申请时需提供论文修改情况的书面说明。
九、答辩申请与论文答辩
博士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已发表符合规定要求的论文,并通过论文预答辩后,由博士生本人到研究生院培养办,接受毕业及学位答辩材料的形式审查,需带齐以下材料:
a)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b)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c)教学实践表;
d)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记录册;
e)专业学位课程考试的试题试卷(需装订重庆大学博士生课程考试试题封面,并填写规定事项)。综合考试须签署评语及成绩,考试的时间、地点、考试委员会委员须签名。
f)已装订好的博士学位论文一份(应按《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试行稿)》要求撰写);
g)提供攻博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鉴定,获奖情况以及其它一切能反映博士生学位论文学术水平的社会评价材料。学术论文发表要求见《重庆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h)预答辩情况表。
博士生需简要介绍本人的论文工作情况,如课题来源,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同行的评价,采用成果单位的评价等。
如形式审查存在问题需责成博士生补修或补办有关手续及材料。如遇有争议的问题将报院领导审查。
材料初审期间,博士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研究生工作人员催领答辩申请表或论文评审表。
初审合格,由培养办将材料一并交学位办审批。
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以及学位审批手续及程序见《重庆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十、博士生培养方案及培养计划
各博士生培养单位均应按此规定的上述要求,制定出本学科、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包括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要求完成的学分数、学位论文要求等,提倡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制定培养方案。
导师、指导小组,应根据国家学位条例、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并结合博士生个人情况,认真制定博士生的培养计划,详细填写培养计划表,导师必须在博士生入学后1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经院或系(所、中心)主管院长或主任审核同意后执行。
培养计划应对博士生所学的课程名称、学分、时间安排、学习和考核方式;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和进度安排;社会实践或教学实践;主要必读书目等作出规定。
本规定自2005级博士生起执行,由研究生院培养办负责解释。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2005年7月
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湖北大学(甲方)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录取有关规定和初试、复试成绩,决定 录取(乙方)为学院专业定向培养类别的博士研究生。由甲方负责为单位( 丙方)定向培养,学制三年。为维护各方利益,现制定如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培养单位(甲方)在协议书有效期内应承担的责任:
1、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学习期间,乙方按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和必修环节的学习,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甲方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对乙方进行培养,并按甲方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甲方给达到条件的乙方颁发毕业证书并按有关规定授予相应学位。
2、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录取后不转工资、户口关系和人事档案;
3、乙方在校期间除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及公费医疗外,其他均与计划内录取博士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
4、乙方毕业后负责交给丙方分配使用。
二、乙方在协议书有效期内应承担的责任:
1、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被录取后,不需转人事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
2、乙方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若有违反均按《湖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处理;
3、乙方认真学习,按照培养单位(甲方)要求完成学业,毕业后由定向单位(丙方)负责安排工作;
4、乙方按照学校规定交纳住宿费、入学新生体检费等。
三、丙方在协议书有效期内应承担的责任:
1、按照丙方规定,丙方给乙方发放工资以及报销相关费用;
2、乙方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学习时,应妥善安排其工作;
3、应关心乙方在读期间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协助甲方做好对乙方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四、本协议经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至乙方毕业时止。如乙方因各种原因未能入学,该协议自动废止。本协议书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公章):乙方:(签名)丙方(公章):湖北大学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通信地址:通信地址:通信地址: 湖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 430062邮编:邮 编: 联系电话:027-88663060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清华大学博生士题开报告
水下
感网传作通协信关键题研究
问博士 生王 :萍导 师: 李国 安授 指教导师:老张 林副授教 日期 :201年10月01日
6
第一
分·部题选景 背洋海——“色蓝聚盆”宝海
覆盖地洋球表70面%上 以底海资源其丰富极 下传水感网
2
第
一部分选·题景 背用应前景水文
境数环据集 航收导海航
生态
息监测
海信灾底难警预
3
第
一部分·选背题景相 关研究及目
项际上
A国SON(193) 9SaeWb (1e989)N PTEUE 1(998 A)EPN(20A3日本) ES0ONT(E2040洲)欧 LPUSN( 200) 5MaSR2(00~2710 )3VENUS (020~ 加8拿) O大O(I0102新 代一海洋测 计划观)
国
内
我国在八“五”期间开水声始通 的信究 “研布分式洋水声海信技通研术究”
科等研计课题划项目
“)深光纤海水声感传络 技术网究研” (华清学自大
W主roshkop
AC MWUWNet200(6)4
第一
部分选·题背景水 下通方信式声波
是前当水无线下信通主要的手
段磁电:波衰减 光快:散射波重
水严声波下传播速约为15度00/sm
5
第
部分·一选题背 景水声信通的特挑战殊环:差境衰减
快
A
( d , f ) = dkα( f)
d
输传损耗1
0loA g d(, f) =k1 0lgod + d ⋅01 og l (α f
)吸收
损
[耗E.Soezr0002 E]So.zer, M.Sojtanoic avn d.ProakJi, "sndUerawterAc outics Nteorwks," IEEEJ uoral nof ceOani cnEgineerig,n vlo.52 N,.1o, anJaruy2 00,0pp.7 2-83.
6
第部分一选题背景· 水通声的信特殊战挑:环境
差噪高[1声
10]log N ( f )= 50 −1 8log f (
生)噪声 物行噪声 风船海吹噪声 面噪声热
[1
]M.tojanoSvc, “On ite hRlatioenhis pBewtee nCpaciat yad Dnstinacei n n UadneratewrA cosuti Ccommnicutain oCahnenl," CAMS IMGOILB EMoblieC omputig andn Comunimactins Roveiw eM(2R)C, vlo.11 ,sIue 4,sO tobce 2r00, 7pp3.44-.
3
7第部一分选题背景 ·水通信的声特挑战:殊环差
多境强烈
水径声信道似为近 利衰瑞信道[1落
[1]M.]toSjnaoic vand J.rPsig, e``Unedwatrr AcoestuicC mmonicuatoi nhaCnelns: rPpaogtioa nodelMs nd atSaistictl aCarachetriaztoin,"I EE EomCmnicatuoisn agazMnie ,Janary 200u,9 p.84p-98
8
第部分一·题选景背 水下通的信殊挑特战:价高代
设备昂贵,服期役不易更
通换开信销大U
MW02能耗0 2. 52 耗(能) W.511 .050 发送能耗 接收耗能 睡能眠
耗2W1.2km@
下水声学换器 UW能 M020 0 LinkQues@t
9
第
一分·选部题景
背码率 误BER≤ η
增发大功率射if
P e≤ 01−3the γn0 =2dB
4
载频波率:0kH1; 可用带z宽:为5kH
z1
0
第一部
·分选背题景 见常高提信通离距的方(法2
)N1
水-多跳通声[信]1
1
0olgA ( d f ), = 10 lok d +gd 1⋅ l0goα ( f )
[1].SMtojaonvc,i Ca“apity of ac elay RAcosutc Liink, "i Pronc .IEE EOcens'0a7C noefenrec, anVcuver,oC naaad ,Octoebr 020.7
11
第部一·分选背题景 常见高通信距离的方法提(3)水
下作通信 协[
1]
1 s
2N1- N
接传直 输误码 率
跳传输 多多协跳传输作
d1[]. CCabrnoleil an U.d iMra,t C“opoeativer ulMitophCommunicaton ifr UnodewrtaerA coutsi etcowrk,s”W WUet’06,N eS. 20p60 Los A,gnele,sCA U,S.
A信噪 比21
一第部·分选背景 研究框架题
单单源单宿中继协作信通继策略 中水 声协作 信 通 与网
组可靠性能 耗
水多中下继协作
究研水下层跨协作信 通水下通实信验台平 1 研究中3继节数点 和网性能的关系络
第
部分·二主研究内容 要系统型
两模协跳网络模作[1型]Urbashi
Mtira US,C,W UWNe 2t00[92 协作节点]
源目 的节
点1[] E ..C avnde rMeleu,n“ Three-etmrnil acmmuoicntioa cnahneln,s A”d. Appv. lPrbo. ,olv.3 , pp.20–1541,19 71.[ 2C. ]Coudhhuri nad .UM itr ,a Ca“paitcyb onus anddpower a llcaoitonfor u derwatnreaco utisc real yhcnaenl wish tISI”WUW,Net’09,No v 3, B.reeklye C,ailorfna,i US.A
14
第
二部·主要分究内容研 两协作种略策放大转发
(Apmlfyian--Fdroawdr,AF )A
F首被应次于水下用协作网络[.W.HJ 8]
0解码转
发D(coedeand--Frowar,d FD)DF首
次被于水下用作网络协U.[. M200]
9
15
第二
部分主要·究研内 A容F和DF码率误析
分D
F策略,协作系下统误的码率
Pb为 F =DP (R码译错 )误* P( 译码错D误 +) P( R译 码确正)P ( S D链译码路误 ) 错P( D链路R码译误 )错
A策F略下协,作系的误码率为统P
Ab F= P( D译错误码 )=P ( 目端的的输出噪比小于门限值信 )
论:结在耗允许范能围内,过协作通信可以通升提络网的可 靠性
6
1
第部分·二主研究内要容
S = D1 ,S R=ρ1 , R D= ρ2 , ρ1 + ρ2 ≥ 1
平
均误 码率
ρ
1 =.3 0ρ 2=1
A优FDF
S和R于平间均信噪比
1ρ 1= ρ2 = 0.3
D优F于FA
ρ
1 1 ρ= 2 1=协作通
提信 升通信的了 靠性可17
第二部 ·分主要研内究 AF和容FD耗分析
d2能 d1
3
EDFd= t1 + EEt + 2 ccrE +(1 − eP (E1t )) ( Et 2 +Ec r
直接传)时输,系的统平总能均为耗E S作协传时,输系统的均平能总耗为
Et 0 =+ tE +c rcE
E
F A =Et + 1ctE + E2c +r ( t 2 +E cr )E
结论在一:定的误率要求码下协,通信可以降作低统的 系能耗
18
第二部分主·要究研容内协作 点节置位和络能网耗的关系
d2 = d 3= ρ d 1 ,B E ≤Rη 1
ρ
ρ
12 8
. 1 6. 14 . 1 .21 a oo R Rot Sf t DSi p e u U p o b d nrw nbo r u Leo d
8 1 . 60. 0 4.0 2 . 0
0 1 2
3
4 5
6 8 7 u i oo nk mCct a ( )a i g m n ne
r
9
0
1
论1:结当作节点协于位D链S的中点位路,所置需的耗能最小结论2 在满足一:定的码率要误下,求且仅当不等式当
ρ α
f() k
( ρ−)1d 1
≥2
直接传输
能的耗
立时,成作协信的通耗小于
1能9
二第部·分主研究要容内 步A同/DFF在声水信道实的过现
程d2
d1
3
d
0
2
二第分·主要部研内容 适用于究水下异步DF、A的协作F略
策核
思心想:异协作
步
优点
平
均误率保持不码 不变求时间要同 步步DF异不冲会
突不足
水
AF下目的节点处在,有可出现能突
2冲
1
第
二部分·要主究内容研 步协异作策略同和协步策略作延时性比较
能端
到端 的 延
迟同步F/DFA
步异D 异FAF步
归一后化S的R 1
ρ
22
二部第·分主研要内容究已有工 小作
单结单宿单源中继作协通信继中策 略在耗范围内,能作可以提协网络升的靠性 可误码率要在下,求协作可以降低系统能的 耗协节点作位S于D链路中点时的能耗最 小协作点的位置决定节网了的络能耗
水 协作声通信 与 组
网可性 能靠耗
水
多下继协作
中
究中继节点数研 网络性能和关系 研的究水跨层协作下通信
下水信通验平实台23
第二
部·分要主研究容 工内作展望(1):多节点协
1作2 s N-1 N
分析多d节点作协的码率 分误析节多点作的能耗 协研究码误和能耗的率化问题
优4
第二部2分·主要究内容研 工展作望()2:水传感网下层协跨通信
路作层由 多跳路径择 选RO多 径路路 由点选节择
合伙伴作选择
直接发 送协作式模动启 作数据协集 收MC
A协信作
息作合时机择
选继法则选中择
继中知
通知通
数据
接
收转发
AF( .S. VFD
)发
数送据
作方式合择选
5
物理层2
第部分·二主要究研容内 作展望(工) : 3建搭水通下系信统证平台
验目:标证理验论究成果 设研备:笔记电脑、信号本发器生、频仪、水声谱能器换拟实现的通 信景
任一场节的数据点以可发送到络网中的任一个节;点每 个点都有监测节能,功一旦监到测障物时,则把该碍息消广到全网
播水下
扬声
器水
器听
26
第
三部分·研安排究 潜在创的点
新分单中继析协系统作误码率的和耗 设计能合适下水作协通的信协策略作 分析多点作系统的误协率和码能 研耗水究下层跨作协通网络
“信否协是”作 什么情“况协作”“ 如协作何”
搭建水下
作协通实信平台,验验和促进证论理研
27
究
第三
部·分究研排 安有已成
果发表文章
P.Wa n, Lg .Zahg, nB Kr.ishnaachmria ,VitcroO.K .Li , "Sort Papehr: okeT-nbsadeD ta Caollcetoi nProocotslf or MltuiHo-pU dnerawter Acusotc iSensor etworks", tNeh fuotrhACM Wo rskohpo nUndreawer tetNwrko 2s09 0(UWWeNt0'9 I nconuncjiont wti hAMCS enSs 2y090), Nv. 3o ,Brekleey, aCilofrin,a SUA.
投文拟章P
. Wnag,L. hangZ,V icortO .K.Li, “ n Oht stued oyfC ooerativepStra egits efr ondeUratewrN etwrkos” .
82
三部分·第研安排 未究来研究工作划计
201010年月—20—1年5月
1文调研献分 多析协网络作误码率和的能 研究水耗跨层下协通信作
012年6月—12—011年2月
1了常解用水器,水听下制调解器的调性能参,数并完相关测成试 件编软写实现各个,子功 能搭水下协建作通
信系的统验系证
统02121月—年2—021年5
整理月工,撰作毕业论写文
2
9
三第分·部究安研 部分参考排文献
I[F.A.2 00]5I. . AkyilFdiz ,D .ompPlii a,nd T Me.olid,a“ nUdrewaer tcouAtsi Scnser oNeworks: tesearcRhC ahllngese” A, docH Netwrkso, Vo.l , N3.o3 ,p . 2p5727–9, aMy 025.0 E[.S. 2000 ]E.Soze r, .M Sojtnavico ,nd J.a Poariks “,UndrewaterA cuosic Ntewtork,s I”EE J.E cOeaincE ngneeiirgn Vol, .5, 2No 1,. Jna .200, 0p.7p-82. 3J[H.C.200 ] J5.Ko g,n J.H- C.iu ,.DW u a,n M. Gerdl, “aBiludni Ugnedr-WaertA hdco etNorks and wSneso Nretwokr fso Lrager caSe Rela-tilmeAqua itc Appilactinso, ”IEEEMi lcom 2005 ,tlAantci,N J,US , OActboe r1-721,-2 005 .Z.[P 2.07]0Z P.ne, Jg H. .uCi B,.W nag K., Ball, na Ld. reFiag,tAn“ ndUrewtar SeneosrNet workT estbed D:esing,Im pleemntatio, nad neMsuaremet n,”nIProce edigsnof eScon ACd IMtnrenatonai loWkrhsop n UondreWtareN etorksw W(WNUt'e70) Montr,ela Ca,adan S,pteemer b1, 20074[ J..P 002] 6. PaJrant J. ,uKosre, B.N. Levin: e Asureyv fo pracitalc siuessi nun edrawet nretorks. wUnedwatrer eNtwrks o020:6 7124-. [V..P 205]0 V.Rod opul na M. Kd .Pra,k“ nAEn egr yEficfeit nACM roPoctl ofroU dnreawtr WieelrsseA ocutsi Netcowks,” Prroc.M S/TIEE OCEENSA 025, V0lo. ,2 0025,pp .1918–2130.[M .S.2 05] 0M. Smon ain M.S.d Aluioin ,igDtail oCmunmciatin oveorF dingaCh nnel.Naw eeJseyr:ileW一yEIE PrEess2,05. [P0X.. 207]0 P.Xie, a dn .J. CHui“An ,EFCba-edsRel ibale Dtaa ransToptr Potrcoolf o Undrrwaeer Sensotr etwNokr”,InsP rcoedeigsn o f61t IhnterntaoianlCo nfrencee on oCmupet Communrictionasand eNworts (IkCCCN'7)0, onHollu, uaHawi, USiA A,uugt 1s 3- 6 2100
73
0
谢谢
位老师各同和
学
考古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的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
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全面了解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中国新石器考古
研究和探讨中国新石器考古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以重新构建中国史前社会历史,并阐明史前社会的发展规律。
2.夏商周考古
研究和探讨夏商周三代考古中的重要课题,进而从不同层面上恢复和复原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历史。
4.汉唐考古
3.美术考古
研究和探讨古代美术的重要课题,主要从文化艺术史的角度,探讨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4.博物馆学
5.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研究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基础课4学分,学位专业课3学分。
前沿讲座5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前沿讲座(或讨论班)的目的、范围和形式
主要研讨本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从而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参与本学科前沿问题和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形式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讲座为主,由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相关专家主讲,亦可由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
教师(或外请专家)和学生讲授交叉进行。教师主讲,要求学生撰写有关课题论文,与专家对话;由学生主讲,要求主讲者撰写有关课题报告,并准备接受有关提问。要求学生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10次,主讲不得少于5次。
(2)考核方式
参与讲座的教授(不得少于三位)根据学生在前沿讲座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成绩合格者,计入5学分。
2、选修课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
3、补修课同等学力、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生,需补修2门硕士课程,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学分。
六、中期考核
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第三学期初,结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对博士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外国语水平、论文开题报告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衡量,并进行学科综合考试。
中期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博士
生学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在学期间,本专业博士生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不包括增刊)上至少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1篇发表在CSSCI收录的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均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一律以公开出版或出版清样为准。
2、学位论文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当是一篇完整、系统的学术论文,应能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造性成果。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当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生一般至少用二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工作。
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博士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中外各种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一起拟定论文题目,独立完成选题报告。第三学期中期考核时,向不少于5名同行专家做开题报告,由专家严格把关。开题报告通过者,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三个月之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写作进度和写作质量。(中期进展检查)
每隔3-5个月,博士生要向导师及有关专家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和相关专家应帮助博士生分析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以使论文写作顺利进行。
(3)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审查工作,进行论文预答辩。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导师由及有关专家全面报告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论文预答辩,广泛征求意见,以进一步修改完善学位论文。
(4)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所授学位的质量。
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导师、指导小组及院、部(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主管院长、主任,按照《山东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组织做好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的各项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推荐专题: 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格式 清华大学博士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