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活动总结 > 详情页

音乐节活动总结(合集)

2023-02-10 22:03: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节活动总结(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节活动总结(合集)》。

第一篇:音乐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用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我是人》

2.用其他物品替换歌词中的问句并唱出来。

3.增强自信的自我体验。

活动准备:与歌词有关的物品及其他物品若干件。

活动过程:

1.以“外星人来到地球”的故事情节导入活动

(1)外星人来到了地球,碰到了娃娃,于是外星人问娃娃“你是XX?”,娃娃回答“我不是”。娃娃最后回答外星人说“我是人,你知道吗?”

(2)外星人问错了,娃娃是怎么回答外星人的呢?(我不是)

2.用语言“我不是”,表达自己不同于周围物品。

(1)教师结合歌词内容提问,幼儿及时回答“我不是!”

外星人不知道她是谁,我们小朋友知道吗?外星人来考考小朋友了。

(2)坚定地告诉对方:“我是人,你知道吗?”

(3)你到底是谁?娃娃是怎么对外星人说的?(我是人,你知道吗?)你也可以怎么回答它呢?(我是人,你知道吗?)

3.用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1)教师边出示与歌词相对应的物品,边唱问句,幼儿边唱边回答“我不是!”

外星人还要和小朋友做游戏,它问:“你是XX?”

(2)幼儿边看教师出示的物品边唱问句,教师边唱边回答“我不是!”

小朋友们和外星人玩了这么久,肯定把外星人的本领给学会了对不对?你们来考考它吧(老师扮外星人)

(3)把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问句,一部分唱答句。

外星人想请这边的小朋友帮帮它。

4.用其他物品替换歌词中的问句。你还想考考外星人什么?

5.结束活动。外星人说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再见。

第二篇:各种音乐活动总结

各种音乐活动总结

一、概述: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筹备工作,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为了将来在进行这样的活动中能够实施得更好,现针对活动的策划、准备和实施,进行总结,希望在以后举办的活动中能做得更好。

二、活动流程(前后四阶段)

本次黑龙江地区决赛前后共分为四个阶段:提琴比赛、钢琴比赛、颁奖音乐会和姜金兰老师大师课,以下将对四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阶段:提琴比赛(分小提琴与大提琴)

黑龙江赛区提琴参者表演都不错,只是在大提琴表演时没有提前为参赛者准备凳子,导致参赛者上台时比较慌促,若有两人以上大提琴表演应将准备的凳子放于台上,不至于下一个表演者再另寻凳子;若提琴选手较多应提前将钢琴位置移至后旁,有利于提琴选手表演。

第二阶段:钢琴比赛

钢琴比赛人数较多,分上午下午两场完成,主持人小范做得非常好,整个比赛选手有序入场退场。

第三阶段:颁奖音乐会

颁奖音乐会是活动最让参赛选手激动的时刻,也是对他们成绩充分肯定。第四阶段:姜金兰老师大师课

大师课上老师选取了两位选手作为讲演教材,通过大师课让选手迅速成长,为自己在钢琴学习的路上再上一个台阶。姜金兰老师的大师课不仅氛围活跃,同时也播撒了选手们的艺术素养。

三、活动经验与不足

1、与场地方及协办方保持友好联系,遇到困难得到他们的帮助与支持。

2、活动部内部秉承着团结、责任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件事。

3、前后期的活动宣传到位,前期的海报、网络宣传,让广大师生了解到好琴声的活动,从而为此准备。

4、前期的准备工作虽然做到位了,但仍不乏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奖的发放、直播时麦克风故障等。

5、活动开始时,由于各选手远近不一,使得他们到达现场时间不同以至活动开始的时间较预期推迟一些。

第三篇:亲子音乐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一班亲子活动:迎新年

新年快到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孩子们又大了一岁。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将是他们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老师们要为幼儿精心准备一份新年贺礼——迎新年亲子活动,给幼儿留下美好的新年回忆。

活动目标:

1、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联系,增进孩子、老师、家长和同伴之间的感情,在活动中体验新年的快乐。

2、在娱乐中能充分体验老师、家长和同伴的爱,能在同伴和家长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各种奖品,瓜子、一些糖果。

活动时间:2月4号。

活动地点:大一教室。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过几天就是新年了,小朋友又要长大一岁了,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庆祝,希望小朋友和各位家长积极的参加。合唱《新年好》活动开始。

二、节目表演

1、歌曲联唱《拉拉勾》、《表情歌》、《秋天多么美》、《雪花飞》、《同一首歌》

2、武术操《男儿当自强》

3、儿歌朗诵《唐僧骑马咚哩个咚》、《冬至到》

4、舞蹈《小苹果》、《小手拍拍》、《火了火了火》

5、时装表演

6、古诗《静夜思》、《梅花》

7、手指游戏

三、亲子游戏

(1)踩气球

准备:各种已经吹好的气球。

目的:培养灵活性和敏捷性。

玩法:把气球系在各人的小腿的根部,互相踩对方的气球,在三——五分钟内以腿上的气球数多的为胜。

(2)二人三足

准备:绳子

目的:培养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用绳子系在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腿上,比那一对先走到终点。

(3)拷贝不走样

目的:锻炼家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模仿能力。

玩法:事先在纸上写一个词语,请四位家长参与活动,把词语给第一位家长看,并让他做一个动作来表示这个词语的意思,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位家长根据前面一位家长做的动作猜出这个词语。此游戏进行2次,猜的准确的为获胜队。

四、活动尾声

放《恭喜恭喜》的音乐,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唱歌,结束活动。

第四篇: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总结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接待幼儿入园、晨间活动、早操、上午点心、教学活动、区域游戏活动、盥洗、进餐、午睡、下午点心、离园活动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引领,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陋习。有些教师在组织的过程中惯用指令性语言,利用“铃鼓”、“拍手”等单一无趣的指令性动作及手势组织活动。虽然幼儿很容易听到这种高分贝的声音,但是这样的声音刺耳,幼儿的情绪不愉悦,容易引起逆反心理,造成拖延现象,拒绝配合。

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指令性语言过于生硬,也开始运用音乐来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但在运用时欠妥当。有些教师所有环节选用一种音乐,有些教师随意更换音乐。一日活动的环节有很多,无论只用一种音乐还是随意更换,都会让幼儿无所适从,个别适应能力差的,根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会引起孩子的作息混淆。

3―6岁的幼儿已经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获得了较多的倾听体验和习惯,并且开始逐渐自发地注意听他们所喜欢的音乐并分辨它们,当他们感受到不同性质的乐曲时能随着音乐做出动作反应。我们把这些音乐叫做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和幼儿的音乐教育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背景音乐只是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需要幼儿学会这些歌曲,只需要不断地熟悉背景音乐,感受背景音乐带来的美,在不自觉的背景音乐暗示中了解自己该做什么。

一、背景音乐的选择。

(一)环节各异,给予状态提示。

我们运用的背景音乐在不同的环节中有着不同的功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提示性背景音乐和伴随性背景音乐。

1、提示性背景音乐。

提示性背景音乐是指能给予提示作用的,让幼儿听到后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音乐。这种音乐比较适合用于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如:区域整理环节、盥洗环节等。

2、伴随性背景音乐。

伴随性背景音乐是指伴随某个活动,烘托氛围的音乐。这种音乐一般在幼儿区域游戏环节、就餐环节、午睡前后环节、某个游戏活动中使用。

(二)风格多样,给予多元选择。

音乐的风格多样,有轻快的、优美的、激昂的、舒缓的,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适用于一日活动的不同环节。在可以随机播放音乐的过渡环节,教师可以选择各国各民族经典的曲目,让幼儿接触多种音乐风格,提高幼儿欣赏音乐美的能力。如:中国的民乐、班德瑞的自然之声、钢琴曲等,并在各个环节中选择使用。例:各活动环节音乐备选

(三)适宜剪辑,给予环节暗示。

活动时间的长短不一,背景音乐需要根据活动时间和音乐的长短进行剪辑。也需要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编辑不同风格音乐在一首背景音乐中。

1、预留时间,进行长度编辑。

各活动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不等,通常一首歌曲长至15―20分钟,短至4―5分钟。如:盥洗环节、区角游戏环节、整理玩具等活动环节需要1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为此教师要预算好活动的时间,根据活动时间来剪辑音乐的长短。把较长的歌曲进行剪切,要把较短的歌曲进行循环。并预留长于活动2―3分钟的时间,等待个别较拖沓的幼儿,也提示其他幼儿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2、区分环节,进行转换剪辑。

有些活动历时较长,且环节有转换,为此,需要有不同风格的音乐来提示幼儿活动的进程。做好转换、剪切工作,可以使教师在活动中途无需切换而自然进入下一个环节。以区角游戏为例: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到这首背景音乐就会去各自喜欢的区角进行游戏。区角游戏的时间是25分钟,25分钟后的背景音乐的风格较之前应有一个过渡,然后转换成不同风格的音乐。幼儿听到这个过渡音乐,在风格明显不同的背景音乐开始后幼儿开始自主整理玩具。5分钟后音乐会变得比较舒缓,提醒幼儿要加快收玩具的速度,最后安静音乐播放5分钟后整个区域活动的背景音乐结束。从开始区角游戏到整理区角玩具结束,这35分钟内,教师只需在一旁观察,参与幼儿游戏,无需忙于切换音乐。

二、背景音乐的运用策略。

幼儿对音乐的熟悉需要一个过程,让幼儿从被动到主动地跟着音乐进行一日活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音语同构,辅以肢体。

在初始阶段,教师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及特定的环境中播放特定的背景音乐。通过教师的讲解、动作示范,逐渐让幼儿了解在该背景音乐中应该做的事情。

1、音乐首播,师幼共赏。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幼儿会显得茫然无所从。再详尽的语言说明也及不过花几分钟和幼儿一同欣赏一首背景音乐。

2、音乐再播,指令详尽。

播放第二遍音乐的时候,幼儿对这首音乐已经不再陌生。教师可以讲解幼儿具体应该做的事情,同时可以提出一点建议。比如午睡前的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和幼儿说:“现在请大家去解小便,洗手,然后脱鞋子,上床。大家在这么优美的音乐声中,动作要轻轻的。我们的动作要比音乐声还要轻,还要美。”教师可以示范如何走路,如何轻手轻脚地脱鞋子,上床。

3、音乐常播,指令简洁。

经过几天的示范,幼儿已经了解了听到该音乐应该如何进行此环节的活动。这时候,教师的指令可以变得更简单。睡前准备活动,教师的指令性语言可以简练成“请大家解小便、洗手、上床”。

(二)音体同建,语言渐退。

当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熟悉度,部分幼儿明白自己在音乐中该做什么,但并不是所有幼儿都能马上养成良好的常规。幼儿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要不断地示范及强调。当然,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教师的指导策略是不同的。

1、全面指导。

大部分的幼儿在一两周内已经了解了在某首特定的背景音乐中该做哪些活动。两周后,教师播放音乐后,用简单的肢体语言给予提示。语言可以逐渐消失。比如:睡前准备时,教师播放音乐后,走几步,并做出睡觉状,幼儿就知道要做睡前准备了;起床音乐播放后,教师可以揉揉眼睛,伸个懒腰,幼儿就了解了,该起床,自行穿衣了;盥洗音乐播放后,教师做个洗手的动作,幼儿就明白该去解小便,洗手,喝水了。

2、个别提示。

班级里肯定存在个别规则意识薄弱的幼儿,也存在着接受能力较差的幼儿,不清楚什么背景音乐,该做什么活动,认知上有所混淆。对于这些幼儿,教师还需要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提示。

(三)音占主导,语体皆退。

随着幼儿对背景音乐越来越熟悉,对背景音乐的依赖感就越来越强。根据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幼儿已经对这某一时间,某一场景出现的某一首歌曲有了一定的条件反射,在这样不断地反复强化的过程中,教师已经无需用肢体语言或口头语言去左右孩子的行为了。到了这个阶段,背景音乐已经起到了让幼儿在美的氛围中愉悦地享受一日活动的作用。离开教师语言和肢体的压抑感,幼儿的一日生活会更加快乐,更加自由,同时自身参与感更强,自主能力也就不断地提高了。

(四)音乐调整,更替有度。

长期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况,出现同一刺激,就会产生牢固的稳定的“习惯性”。但是幼儿长期处于听到某首歌曲就出现条件反射地去做某件事情,当然这样的条件反射容易让幼儿厌烦。

1、生活环节,以年龄差异为导的更换方式。

小班幼儿对音乐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虽然他们能对生动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有所反映和感受,但是很难清楚地分辨出音乐风格差不多的音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生活活动环节的音乐最需要固定;小班幼儿注重的是生活常规的培养,音乐作为辅助,也应该固定。

中班幼儿听辨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渐能辨别乐曲的变化。这时就容易对一首歌曲产生听觉疲劳,当常规建立起来后,生活活动环节的背景音乐可以一学期更改一次。

大班幼儿听辨能力更强了,能感受、辨别较为复杂的器乐曲的结构、音色及情绪风格上的差别。当大班的常规已经完全建立,幼儿可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愉快地完成生活活动。为了减少孩子的音乐审美疲劳,生活环节的背景音乐可以一学期更改两次。

2、过渡环节,以活动时序为点的更换方式

部分环节需要的背景音乐没有严格规定要从歌曲的哪一部分开始播放,可以随机播放某一首歌曲,也可以有计划地播放一系列歌曲。有些环节可根据幼儿速度快慢来人性化地选择在何时停止播放。

(1)活动准备时,欣赏提示。

在各种教学活动前,背景音乐能起到一种提示的作用,给幼儿一个缓冲和过渡。如在中班“国庆节”主题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预设,有计划地在教学活动前让幼儿欣赏中国56个民族的代表曲目。在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暗示幼儿教学活动即将开始。

(2)活动进行中,烘托提示。

在各种活动进行时,背景音乐还能起到一种烘托气氛的作用。如很多户外游戏,就需要一些匹配的音乐来烘托游戏的气氛。游戏开始,教师就可以随机播放户外游戏的配乐,游戏结束即音乐停止。操作类活动也可以用音乐来烘托气氛,比如美术活动和手工活动,教师随机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幼儿会变得愉悦、平静,操作变得更有效率。大部分幼儿完成操作,教师就可以停止音乐,幼儿就清楚自己该上交作品了。

3、入园离园,以四季变化为线的更换方式。

每一个季节都具特有的魅力,有很多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和四季有关。在幼儿入园时候,听着这些典型的季节性歌曲,感受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例:春季:《春天来到》、《春天好》、《歌唱春天》、《春姑娘》;夏季:《柳树姑娘》、《夏天的雷雨》、《夏天到》;秋季:《秋天》、《秋天多么美》;冬季:《雪花》《堆雪人》《北风爷爷别神气》。

背景音乐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一日活动,让幼儿对教师的活动提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进行,各个环节不再单一、乏味。同时,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一日活动的过程中,也轻松了很多。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应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我们将继续在音乐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在近似于玩耍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儿童健康、和谐、活泼、愉快地发展。

第五篇:亲子音乐节活动方案

亲子活动是我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和谐、温馨的氛围是孩子健康活泼成长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幼儿班组将再次创设合适的环境、空间、时间和活动内容,让孩子、家长、教师在活动中互动起来,有利增进情感,加强家园间的沟通、交流,统一教育理念。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参与游戏的乐趣,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二、时间

2019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1:00。

三、地点

x公园。

四、人员

幼儿班全体幼儿、家长、老师。

五、活动准备

1、按年龄组策划游戏。

2、扩音器、哨子及游戏材料。

3、小礼物人手一份。

4、照相。

5、少量食物。

六、活动安排

1、小班亲子游戏:

(1)亲子赛跑(2)气球接力赛(3)彩带舞(4)小乌龟爬爬爬(5)猪八戒背媳妇。

2、中班亲子游戏:

(1)传球接力赛(2)赶小猪(3)老牛吃嫩草(4)袋鼠跳。

3、大班亲子游戏:

(1)跳长绳(2)拔河(3)运球(4)金鸡独立。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动。

第六篇:音乐活动总结

音乐小组活动总结

在学校的要求和计划中,本学期的音乐兴趣小组成功的开展。本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本学期的兴趣小组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并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本学期兴趣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为了这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在表现美德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孩子们喜欢这种活动方式,家长们满意这种教育方法。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

本学期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与上学期相比有了明显的增多,很多学生是本学期刚刚报名参加,在以前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培养训练,只是凭着好奇心、兴趣来学,其基本功并没有得到锻炼。这一部分学生与其他音乐班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

二、增加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学期积极我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音乐创作活动中,创造性的运用音乐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展自己独特的见解。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而更大的就是“音乐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音乐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提高到音乐文化学习的层面。我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创设了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这样的活动从素质的角度上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当然,在我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知识面不宽,学生的临场发挥不好等。我也期待着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推荐专题: 文体活动总结 体育活动总结 音乐节活动总结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