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范文三篇)

2022-07-21 09:39:0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范文三篇)》。

第一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身为崔姓子孙的一员,对自己的姓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知道它的历史,于是,我对崔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了解崔姓的来源和人口数量

2.通过中华崔姓网了解崔姓的历史和人口分布情况,并搜集名人故事

三、结论

1.我国的崔姓源远流长。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就是崔氏。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崔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年的历史了。

2.崔姓人才辈出:有史学家崔鸿魏,唐代大诗人崔颢、崔护,北宋名画家崔白,军马都元帅崔立,元朝名臣崔斌,清代历史学家崔述,书法家崔瑗明代画家崔子忠;当代澳门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娱乐明星崔健、崔智友,央视主持人崔志刚……我真为崔姓人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3.中国崔姓分布最多的是辽宁,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北,天津,山西,北京,河南,甘肃及北方所有省份,而南方诸省较少。

4.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崔姓已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新近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崔姓人口约有445万,位列全国姓氏人口第五十四位。

第二篇:关于王姓的历史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王姓的历史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光明小学五一班

王天行

2011-5-4

计划表

资料来源

1、通过查阅等历史书籍调查王姓历史名人;

2、通过上baidu网调查王姓由来;

3、通过上baidu网调查王姓人口。

关于王姓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4人姓王。这次要写研究报告,我便想出了调查王姓的历史及现状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书籍,上网浏览,了解古今王姓由来、历史名人及王姓人口数量。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王姓历史久远,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西汉美女之一王昭君;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著名的文学家、*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大思想家王夫之;清末大文学家王国维;现代的名人有:科学家王选、经济学家王亚南、*无产阶级*家王稼祥、共和国上将王震--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2、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生活在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据2007年最新统计,王姓是当代*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

9288。1万人。

第三篇:小学生错别字调查报告450字作文

  研究报告姓名: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寻找错别字、词,病句,不规范字体,用错的0标点

资料广告牌问题的提出:希望人们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调查、分析与研究:

我和调查小组的成员们到公园里大街上调查广告牌。经过调查街上的一些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有个性和赶时尚潮流,就把广告牌上的字乱改写或用谐音字词乱改成语等。

一些店面广告牌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把“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依恋”写成了“衣恋”,“时尚”写成了“时裳”,“真功夫”写成了“蒸功夫”或“针功夫”,“娱乐圈”写成了“鱼乐圈”.......这些错误在街上已经是屡见不鲜!

据我们的调查和采访得知,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现在的人们,完全为了追赶时尚潮流,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所以才不管什么字体规不规范呀,用错字没有。还有就是店主故意写错,自作聪明地把偏旁去掉或用错。改进措施:

1.店主应该在做广告牌的时候,想想每个字的音、形、意,再相比较,就应该会发现字与字之间的意思不同,就不会乱用了。

2.店主该考虑滥用错别字对下一代儿童的教育和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了。感受:

现在的人们这样疯狂地奔时尚,赶潮流,就连祖先留给我们的字也不要了,亏那么多的老外还兴致勃勃地学中国的“方块字”,但中国人自己都不好好学习,可惜呀。

推荐专题: 调查报告450字的作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