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 2016 至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 号2016210026
姓 名王树苗
题
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入学年月 2016年9月
培养方式 全日制 非全日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调查时间:2016.12.20
调查对象:青少年
调查目的: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举步维艰,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前行?青少年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鉴于此种考虑我做了一份关于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方面的问卷调查,进行此问卷,旨在通过调查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现状,分析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针对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并希望能通过此次调查唤醒广大青少年的关注、政府的作为,形成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感和传承。
二、调查方式
采取通过社交软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三、调查情况
(一) 调查人群
本次调查一共90个样本,涵盖全日制大学生、研究生和已经从事社会工作恶单位职员、个体经营者、其他,被调查者的学历初高中、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尽量涵盖青少年群体。
(二) 调查情况
1、本问卷从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途径,调查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传统文化的内容设置了戏曲、诗词歌赋、语言文字、中国传统节日、琴棋书画、民间工艺(刺绣、剪纸等)、宗教哲学(儒、道、阴阳、占卜、风水等)、中医、中国功夫、中国美食、陶瓷、不了解共11个选项(多选题),调查数据如下图:
所占比重最高的是中国传统节日,占82.22%,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每逢佳节,百姓会按当地风俗来迎接节日的到来,比如,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打月饼、赏月,一家人其乐融融。另外,从古到今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歌赋也是举不胜举,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不难读出诗人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除此之外,国家为传统节日设定了法定节假日,方便人们走亲访友。这些因素促使青少年将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地在一起。其次是诗词歌赋,占75.56%,我们从启蒙阶段就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入学后,开设的语文课每单元都会有诗词的精讲课文;进入到大学、研究生阶段,开始系统地学习诗词歌赋。中国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毋庸置疑。
再次是语言文字,占63.33%,汉语是中国人说的话,汉字是中国人写的字,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近些年出现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以及由此席卷全国中小学、高校的类似比赛,让全国人民深深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戏曲和中国美食各占48.89%。“戏曲”则专门有央视11套戏曲频道,并且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有京剧的表演,可见国家对京剧的重视。当然,戏曲不仅有京剧,还有丰富的地方戏,所以各省还有关于地方戏曲的专门栏目,比如山西卫视的《走进大戏台》、陕西农林卫视的《忙罢戏楼》等。而《舌尖上
的中国》纪录片更是将传统美食推向世界!相对而言,琴棋书画、民间工艺、宗
教哲学、中医、中国功夫、陶瓷所占的比例较小。因为学习难度大,并且用时长,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很难受到重视,有落入“小众文化”的危险。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主要通过电视节目、影像资料、相关书籍、来了解传统文化占多数,比例都在70%以上,其中以电视节目为主占到81.11%。如下图:
另外,有46.67%的青少年是通过口耳相传获得关于传统文化信息,还有41.11%事通过微信公众号来了解的,看来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型传播手段很受青少年欢迎。然而,主动报兴趣班学习某种传统文化很少,仅占6.67%。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占8.89%。可见,青少年是以被动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为主,而主动学习则很少。
2、本问卷通过第7、8、9、11题调查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现状的看法。
2.1 你怎么看待我国传统文化?
大部分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是充满信心的,其中有77.78%认为“一直有新生力量在继承,源远流长,不会消失”。随着中国文化走向国际,有16.67%的青少年认为传统文化“继承并传播得很好,很受外国人欢迎”,有4.44%则认为传统文化仅仅是“上一代人或者某些手艺人的爱好,和年轻人无关”。如下:
2.2 您觉得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还有发展的必要吗?调查结果
如下:
38.89%的青少年表示“本人就爱好着某项传统文化,并且乐于传承它”有发展的必要;61.11%的青少年表示“不会自己去学习,但希望有人能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由此看来,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所保持的“观望”心态,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困境,势必会造成传承的中断。
2.3 接下来,调查了有关外来文化的情况:
2.3.1在您心目中,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哪个重要?
有63.33%认为传统文化重要,36.67%认为两者同样重要,没有人单纯认为“西方文化更有吸引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并未动摇,但西方文化确实很受青少年欢迎。
2. 3.2 您喜欢哪个国家的文化?
有40%的青少年喜欢欧洲文化,接下来是日韩文化,占18.89%。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最大的当属欧洲以及日韩文化了。
2.3.3 “您认为人们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这个问题设置的是多选题,由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占比重最高的是:“社会节奏加快,无暇顾及”和“我国中小学教育对此的不重视,导致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各占68.89%;认为外来文化冲击的原因有56.67%;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种多类,简单了解”的占到47.78%;有38.89%认为是传播方式没有吸引力。由此看来,人们对传统文化淡漠,原因是多方面的:
3、第三部分问卷的设计师针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中的问题
3.1 对于现如今解读传统文化的新方式您有什么看法(如“百家讲坛”“红楼梦选秀”“于丹论语”等活动)?
这个问题大家褒贬不一,以支持态度主,占66.67%,其中有16.67%认为“很到位地解读了我国传统文化”;还有18.89%的青少年认为类似的活动“内容杂乱,系统性不强”。有8.89%表示不赞同,属于快餐文化。可见,一方面,肯定了传统文化讲座在解读历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作用。但同时内容庞杂,系统性不强还需要改进,可以根据讲座的内容分专题进行,在避免过于商业化的前提下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作为青少年,对待传统文化就应该秉着如朝圣般的态度,心存感恩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3.2 您对改编我国名著及各种不同版本历史剧的上演有什么看法(如“功夫之王”、“三国之见龙卸甲”,迪士尼版《花木兰》、韩日版“西游记”漫画等) ?
大家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多集中在“仅能引发了解原版著作的兴趣”,有25%认为属于快餐文化,“破坏了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不了解”的比重各占16.67%,从调查结果来看,这种传播方式并不能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宣传传统文化,效果不乐观。
3.3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关于抵制中医的行为或说法您所持的看法。
中医作为中
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的宝贵财富。青少年认识到了中医的价值,仅有1人认为“需要抵制”,另一方面意识到了中医与当代社会不适应的问题,有56.67%认为需要将中医注入科学的因素,41.11%认为要将中医发扬光大。由此看来,青少年对中医进行了理智的思考。
3.4 你觉得过传统节日的氛围浓吗?中国传统节日在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的冲击下,逐渐受到重视。在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62.22%的青少年认为“传统节日的氛围一般”,11.11%的青少年认为“没有节日氛围”,仅有26.67%认为“很有节日氛围”。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我国传统节日显然受到西方节日的冲击,所以,复兴传统节日势在必行。
3.5 您认为传统美德有无可取性?传统美德近几年饱受争议,“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引起了全社会的激烈讨论,于是设置了这项题目。
由调查结果来看,青少年对传统美德是支持的,有63.3%认为传统道德应该批判继承;31.11%认为对传统道德应“一脉相承”;有4.44%认为传统道德“无可取性,注重现代的创新”。可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道德缺失的问题,青少年基本上保持冷静理智的思考,所以,针对我国传统道德的现状,需要制定相关规定,以法律的形式让传统美德透明化。
3.6 您对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力度满意吗?调查结果如下:
50.22%的青少年表示“不满意”,41.11%表示“不满意,需要继续努力”,“满意”和“没感觉”各占3.33%。由此可见,青少年对政府的作为普遍表示不满意,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重视传统文化,对全社会具有引导作用;再次,政府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展览、汇演、讲座,对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加强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作为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保障。
3.7 青少年对近年来各地中小学举办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看法如何?调查结果如下:
看来青少年对于学校举办的“经典诵读”的活动大部分是持肯定态度,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中国小学生学习优秀文学作品。”而认为是“只是一些活动而已”、“发对,只是表面工作,经典已经过时”的现象,是考虑到“经典诵读”的活动能不能带动学生们对“经典”学习的热情。这就要求学校切实地以“传承经典”为己任,以带动全校师生学习经典的兴趣为目标。
3.8 关于学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如下:
57.78%的青少年认为“不够重视,传统文化课程和讲座少”;25.56%认为“比较重视,会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的讲座”;67%认为“不重视”;10%青少年认为“十分重视”。由结果来看,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从数据来看“不够重视”占多数,面临和政府相同的问题。对于学校,是科学、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场所,每个人重要的学习场所。所以在学校开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9 您认为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影片哪个更受欢迎呢?调查结果如下:
有56.67%的青少年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所以坚持自己的风格就好”;36.67%认为“吸收借鉴好莱坞影片的拍摄技巧会更好”;仅有6.67%的青少年认为“国产电影不够出色”。从结果来看,我们的国产电影还是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但,从以上题目中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也备受青少年青睐,以电影为例,好莱坞电影敢于创新,有强烈的视觉冲突。因此,国产电影可以适当地借鉴其拍摄技巧,融入我国的电影文化中,会更受民众喜爱!
4、针对前面所反映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七条建议,调查结果如下:
由调查结果来看,青少年普遍对政府、学校寄予很大希望,有86.67%认为“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熏陶”;76.67%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律法规相结合,制定并落实中国文化的法律规范”。同时,对传统文化也提出改进的意见,有72.22%认为“传统文化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带动全民的学习热情,避免让传统文化落入小众文化的尴尬”。其次,认为“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呼吁大家自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占70%;“减少商业化炒作”占48.89%;认为应“ 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奖惩机制,增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信心”的占34.44%。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努力,我认为青少年仍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
三、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政府是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主体。各地政府理应为当地的文化做出合理规划、投资分配、人才培养、对传统文化各方面的深入挖掘和材料整理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作为。政府要切实地以“复兴中华文化”为目标,积极响应习近平“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号召,在全社会形成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风尚。
2、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构中华道德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要培养本民族教师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骨干力量,让他们承担挖掘、整理、创新、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任务,并使其相对稳定。再次,教师有意识地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把民族精神的培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让全体学生学有所获,
帮助他们在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
基础上树立民族自信心。最后,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广播、宣传橱窗和校园网要有介绍民族人物、事件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思想、规范等民族文化栏目,从而形成民族文化浓厚的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媒体的宣传,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在学校、工厂、车站等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新闻媒体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
4、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扶持力度。支持传统文化艺人对自身手艺的创新,以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主要目的是能够使自身手艺更具生命力。 社会上可以设立传统文化论坛,研究和梳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陶冶性情,凝聚人心。利用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端午、教师节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和文物进行民族精神和思想施行教育。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发扬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同时不断赋予时代精神,改进过节方式,使它们更加适应现代生活,吸引未成年人。积极扶持民间组织和单位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弘扬和宣传,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传统文化教育。 10
英语一班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0日-12月4日 调查人:成媛 大二 英语一班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几千年的文明结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的这次调查是有必要性和其针对性的。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一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网上问卷调查(仅以长安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问卷的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为什么要继承和了解传统文化的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核以及其对大学生的借鉴作用。学校平时会从哪些方面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及自己对身边传统文
第 1 页 共 10 页
英语一班
化的了解与参与?另外具体还有团委组织的团日活动的主题有没有关于发扬传统文化的,当地政府举办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还有人们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
调查报告:
①研究思路与方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我们先通过软件问卷星制作了我们组的调查问卷表,分为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电子版通过网络,qq,人人网以及贴吧向长安大学的学生广泛传发,向同学们解释说明目的,大部分同学表示理解并给予了支持。纸质版打印出来以后由组员分三天在食堂门口发放调查问卷表,填写完毕后统一录入电脑。所以我们资料收集是多渠道的,调查对象的选择也是随机的。调查大体上做到了定性,定量和质量控制。 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难点是样本的选取可能有局限性,但是我们尽量让更广泛的同学参与问卷的填写。 ③描述:
1. 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样本全为当代大学生,符合目的,
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2. 历史对比:从以前的大学生同现在的对比可以发现,当代大学
生的思想比较开阔,头脑比较灵活。从小接触的人,事都比以往的大学生多。最主要的是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
第 2 页 共 10 页
英语一班
并在今后很多年里引导整个中国的文化走向。
3. 他人研究对比:我们在长安大学中学习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
团活动,校组织中锻炼培养自己,针对长安大学学生的调查可以做得比较接近事实,具有代表性。
④结果与讨论:
调查问卷的初始详细数据:
原始数据:
1、 表格数据(数据表格.excel) 2、 调查结果(附录.word)
第 3 页 共 10 页
英语一班
讨论一,各类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层次不齐,对古典名著知识掌握程度不高。文科类专业学生对古典名著的掌握程度只有39%,甚至还没有理科类专业学生(42%)的掌握程度高;而其他类专业的学生对古典名著的掌握程度为0%。相对比之下,工科类专业同学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程度较平均,几类知识的掌握度比较靠前,令人意外。
第二, 各类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不佳。不管是四大名著的还是京剧,真正经常看、喜爱看、大都看过的人并不占大多数,而是看过名著中的一两部,看过一些京剧,甚至是从没看过的人居多。 第三,各类别专业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各类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选修课开设表现出 “积极选择”和“尝试学习”人数最多,“没兴趣”的人数并不算多,而理科类专业学生更是没有人选择此项。
第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学生们多持保守态度。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比较乐观”和 “不乐观/不清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学生们难于定论,似乎乐观中又有些许悲观态度,多持保守态度。下面以第十七题为例:
17.如果学校设有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你会: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积极选择 B.尝试学习 C.没兴趣 31 50 3 36.9% 59.52% 3.57% 第 4 页 共 10 页
英语一班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84
第五,接触传统文化途径多样,偏重于课堂、书本。
第六,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外国文化的强势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和 “社会节奏加快,无暇顾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停留在受到外来冲击方面,没有意识到教育缺失这一原因。以第十一题为例:
11.你认为人们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是: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外国文化的强势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 B.社会节奏加快,无暇顾及 C.中国传统文化种类繁多,走马观花 D.教育缺乏 E.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0 36 20 18 9 60 75.47% 67.92% 37.74% 33.96% 16.98%
推断与建议:
推断1: 传统节日观念低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大部分人认为外国文化的强势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是让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冷漠的主要原因,但是从传统节日的角度上来说其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堪忧。中国
第 5 页 共 10 页
关于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报告调查人:刘阳
调查时间:2012年12月19日
调查地点: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对象: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学生
简介
在这漫漫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了一种反映出名族特质和风貌的名族文化,它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圣诞节、西餐、哥特风等富有西方文化的字眼逐渐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仿佛已淡出。大家听的已不再是民乐戏曲,看的也不在是四书五经。我们喜欢那音韵优雅的钢琴,喜欢那激情澎湃的歌剧,喜欢那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喜欢那或许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外来文化。本应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已有些许的动摇,传统文化的地位岌岌可危!就此问题,我小组对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现在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20位同学为样本,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统计分析,描述和分析了大学生过中西方节日的状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研究表明,西方节日收到大学生的亲睐的主要原因是受商家宣传和新鲜感的刺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性别有关,且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来说较好,其中对节日背景知识的了解会影响大学生节日形式和节目的选择。
问卷题目:
1.您的性别()(请选择);请填写您的年级:您的专业:
①男②女
2、 您一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
①网络、电视、传媒② 课外书本③课堂老师传授④旅游、参观、展览等
3、您认为在当今多种文化交织成的社会中名族文化是否还存在着()
①依然存在② 似乎还在③似乎再慢慢消失④ 看不到身影
4、名族传统文化是积累多年的文化那么你怎样看待名族传统文化呢()
①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意义②不是所有都值得学习③大多都不值得学习④不知道
5、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
①很乐观②不太乐观③不乐观④可能会消失
6、对于古代经史子集,你()
①爱不释手② 偶尔翻阅③敬而远之④ 深恶痛觉
7、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你会参加么()
①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② 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③ 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④不参加也不支持
8、您是否有兴趣去深入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技艺()
①有兴趣②没有兴趣③视情况而定④.说不清
9、您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①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复兴传统文化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地学习发扬传统文化③.加以,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④.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10、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①中国的②外国的③差不多
11、你觉得中国哪些文化传承得好多选题()
①中国传统节日,方言② 中国古典文学③ 中国传统手工艺④中国传统美
食⑤古代学派思想,春秋诸子百家⑥ 中国历史古迹和旅游⑦中国书法字画⑧中医⑨其他
12、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多选题()①学校应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②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和保护的活动从意识上去加强③ 国家应出更多这方面保护的政策④不要太绝对专业应在每个专插入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⑤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并多宣传我们的精华部分
13、您认为在如今有些现实与物质的社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用吗,您怎么想这个问题?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在平日生活中与传统文化的接触程度,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取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发展趋势的见解等问题。相对比较全面。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调查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大概知道,但并不熟悉,对于四大名著,全部看过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大多数的人只是看过其中一部们。我们的问卷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也反映出一些传播途径对中国文化的教育和弘扬的广度不宽,力度不够。单这也侧面上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没有投入应有的热情来研究自家文化。这是我们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泊,如果只是依靠书本来传承,总有一天,传统文化会远离我们。逐渐消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名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名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0%的人对传统文化非常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前景认为很乐观,其中大部分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只是一般,然而还有15%的人讨厌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会消失。另外,还有一部分问题是调查人们一般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比如通过电视和教材,旅游,传媒。大部分同学认为通过电视
媒体和教材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比其他方式要多。随之我们有提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宣传活动时,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如果是周末休息时可能参加,仅有少数几个人选择不参加但是支持支持这样的活动。可见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教材”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不多,还有一些就是通过各种媒介比如电视等,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渠道。另外“课堂学习教材”的选择率也比较高。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不低,但实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亲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四、本次调查研究的总结
这次我们的课题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在这次课题活动中,我们小组9人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在本校发20份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让我们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在查找自交与互谈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名族特质和
风貌的名族文化,是名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名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名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名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他是中华名族几千年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这次调查的成果是我们小组一起努力的成果,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对待的态度也有些许差别,但是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是个文明大国,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历史悠久灿烂夺目,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课题研究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小组几人客服人少的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这次课题调查,这不仅是知识面上的提升,也更加是综合素质上的锻炼,虽然繁杂的调查过程让我们觉得很辛苦,但是当成果出现的时候让我们都感到很开心,回望调查过程,我们既有做的好的方面也有走了不少弯路。但是一路下来的总结与反思是我们能够如期完成这次课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更加去体会这种课外调查带给我们的收获,这能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也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提升。
推荐专题: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