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关于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报告2(推荐6篇)

2022-05-25 22:44:0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报告2(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报告2(推荐6篇)》。

第一篇:群众满意度调查报告

一、 基本概况 ***县***镇位于天水市***县西端,与武山县洛门镇毗邻, 距县城 23 公里,陇海铁路、316 国道横贯全境,是***县最大的 商品蔬菜基地和集散地。全镇共辖 52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 15788 户,75785 人。1999 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甘肃省小城镇综 合改革试点镇”, 2000 年被省乡镇企业局命名为“甘肃省乡镇企业 示范区(副县级)”,2006 年 6 月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甘肃省小城 镇发展改革试点镇”, 2006 年 8 月被省建设厅批准为“甘肃省小城 镇建设重点镇”。

近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群众的教育意识逐年增加,对幼儿的教育愈来愈重视。但多年来,我街道没有一所公办的、 有规模的幼儿园,大多是分散的、小型而又简易的民办学前班,严重制约着学前的发展,制约着整个***镇人文素质的提升。 因此,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划的精神,拟在镇区内建一所寄宿制幼 儿园。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新建***县***镇中心幼儿园项目 1

2、项目申报单位:***县***学区

3、法人代表:王昱

4、项目属性:新建类

5、预算投资总额:150 万元

6、申请项目金额:150 万元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和人口集聚的 进一步加快,以及外来人口的增加,幼教资源紧缺与需求的矛盾 日益突出,已很难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迫切要求。 而***镇一直没有一所公办的、有规模的幼儿园,大多是分散的、 小型而又简易的民办学前班, 其办园条件、 师资力量、 园务管理、 保教质量均受到严重制约, 与幼儿教育的规范要求相比存在着巨 大的差距,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整个***镇人文素 质的提升,成为***镇幼儿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瓶 颈。因此,***镇须新建一所规模较大、条件合格、管理科学、 质量上乘的公办幼儿园,这对促进幼儿教育跨越式发展,促进幼 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普及义务教育, 完善幼儿教育布局、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镇村领导高度重视,***镇的幼儿教育引起了乡领导的关

2注和村班子的重视,经多方协商,镇党委、镇政府决定无偿提供 人口集中、 交通便利的新庄新区的 6.8 亩土地作为幼儿园的园址。

2、该项目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我 镇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大面积解决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因此,本 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3、本项目的实施,可彻底解决我镇范围内幼儿入学难的问 题,更好地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人 才, 促进我镇教书育人环境和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及我镇教 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更 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该项目经深入调查,可操作性强,影响深远,项目建成后, 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带动和促进全镇幼儿园建设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积极可行。

五、项目规划及资金概算 建成后的***镇中心幼儿园,将有教师 30 名,教学班级 10 个,可容纳 300 名适龄儿童。该园占地面积 2500 平方米(约 3.7 亩) ,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 计划新建活动及辅助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等, 概算需建设资金 600 万元。

1、 新建活动及辅助用房 800 平方米, 每平方米造价 1500 元, 需资金 120 万元;

2、 新建办公及辅助用房 100 平方米, 每平方米造价 1500 元,

3约需资金 15 万元。

3、新建生活用房 100 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 1500 元,需资 金 15 万元。 以上各项共计需用资金 150 万元。

六、建设后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我镇幼儿事业的落后现状,提 升幼儿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解决 300 名左右的幼儿入园难问题, 为我镇社会力量承办的幼儿园起到榜样性的示范、 引领和辐射作 用。 对规范幼儿教育管理, 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为幼儿终生发展, 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都将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能取得良好的社 会效益。 专此报告 ***县***学区 二○一一年四月 4

第二篇: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写写帮推荐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第一部分

关于群众文化需求

这里所说的文化需求主要包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如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欣赏演出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包括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中所追求的文化品位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内容,体现的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

群众文化需求概述

群众文化需求的历史演变、群众文化需求的区域差异、群众文化需求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进程对文化需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文化需求的影响、社会阶层变迁对文化需求的影响、公民社会的发展对文化需求的影响、新技术广泛应用对文化需求的影响 群众文化需求的层次分析及政府的选择

文化需求的层次分析

从政府提供服务的便捷性和对服务对象的要求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初级、中端和高端的文化需求。

从受众人数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大众化文化需求和个性化文化需求。

从文化需求存在周期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稳态的文化需求和暂时的文化需求。

从群众的受益效果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利于长远的文化需求和现实的文化需求。

从群众的祖居与迁徙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祖居地域文化需求和移居地文化需求。 政府对于文化需求的选择

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

一是通过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得到,二是以文化产业的方式通过文化市场有偿得到。上述初级的文化需求、大众化的文化需求、稳定的文化需求、利于长远的需求和现实需求中积极的需求都应由政府免费提供。

现阶段群众文化需求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文化设施 、如何使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更加贴近不同区域群众的需、如何保障文化设施的有效运转

第二部分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概念。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专门论述。 2007年6月16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详细表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和运行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

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创作成果得到保护的权利

为什么现在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

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政府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提升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在一定公共财政条件下提供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和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

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标内容 发展规模指标、政府投入指标、社会参与指标 在不平衡性中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目前应以县为基本单位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等于一刀切 、财力重点向农村倾斜是实现城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激活文化主体和市场主体投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正确处理政府偏好与群众偏好的关系

从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看,政府偏好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过程中,政府更多的是从职能和责任出发,更偏重于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长远、全局的,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而现实中,群众更注重享受成果、休闲娱乐、旅游、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如果以优先排序的话,政府会把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把提高社会成员素质放在第二位,把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放在第三位;而大部分群众的排序却与政府的排序是不一样的。

正确处理政府偏好与群众偏好的关系 要对政府偏好和群众偏好进行最有效整合,缩小偏差,必须科学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力。一是从层级上说,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长远、全局的,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而市、县级政府则应在保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和功能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从财政体制上说,要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基本公共品供给的财政分担机制。从而做到政府偏好和群众需求的统一。

当前中央层面的举措和地方的一些做法

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实施免费开放、建设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各地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1、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70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2、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2010年,全国文化基建项目1198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90.07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施工面积1243.46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40.8%;竣工项目5260个,竣工面积

3、315.53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29.8%。

实施免费开放

2011年1月27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2011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2012年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实现了向公众免费开放。

4、建设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我省承担了《群众文化需求和基本文化权益》研究,秦皇岛市被评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邯郸市“前村万户文化家园工程”和霸州市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评为首批示范项目

6、各地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浙江省嘉兴市、江苏省苏州市推动城乡图书馆(室)互联互通、北京市发布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江苏省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实施了《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

第三部分

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情况、

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日益健全

目前,全省共有群艺馆、文化馆155个,公共图书馆146个,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92个。列入规划的15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已完成1345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文化广场500余个

2、各级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以免费开放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结合服务职能,经常开展主题讲座、报告会、公益展览、公益演出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3、注重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更加贴近河北实际

。流动舞台车配送完全依据下乡演出场次,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一视同仁,迁安市洪影评剧艺术团和平泉县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两个民营剧团就先后获赠流动舞台车。

流动舞台车工程

4、文化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在全国首次编辑出版了《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教程》。制定了《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人员能力标准》,将文化共享工程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能力都作了详细的划分,使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研制开发了“网上跟我唱”、“我的DV网上行”等一系列共享工程互动应用系统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先后命名了河北科技大学等12个“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走进广场、走进企业、走进高校、走进旅游胜地。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7、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文化热情

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依托各类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组织各个层面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性会演、展演等活动,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联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化的长效机制和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8、以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基础

9、群众性自办文化蓬勃发展

河北省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连续评选了三批“农村文化之星”

各地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也促进了微利的经营性文化发展。

全省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民办图书室、博物馆、剧团、书画社、文化大院等民间自办文化机构2万多个、特色文化户4万余家。

10、经验与体会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现代化进程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影响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规范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11、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规范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主要解决群众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权益问题; 文化馆、文化广场主要解决群众参与权问题; 网络主要是解决群众发表、表达权益问题等等。

除上述的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外,政府还应根据群众文化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现实情况,多设计、建设一些利于群众、群众乐于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12、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方面,如何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一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突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另一方面,在社会中有蕴藏着巨大强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和力量,迫切需要加以引导。 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必须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跳出直接“办事业”的旧体制,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形式从直接提供服务转为间接提供服务,集中力量加强监督,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下一步重点工作

每市确定并重点扶持1—3个基础较好的县(市、区),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通过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下,建成20个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带动和促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机构健全,资金、人才和技术得到有效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基本建立的目标。

一是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 二是统筹整合文化资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创新。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机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四是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五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建设经费、人才和政策法规保障制度。

第三篇:XX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XX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和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我社区全年文化的建设成果,我们需要一些实际的研究数据。小黄庄社区进行调研,此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请放心作答。万分感谢您的配合!

一、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20岁以下 B、20—35岁 C、36—50岁 D、51—65岁 E、65岁以上

3、您的学历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或专科 C、大学本科 D、硕士研究生 E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二、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

1、您最喜欢参加的社区文化活动类型是:

A、文体竞赛 B、群众文艺表演 C、科普宣传 D、技能培训

三、居民对社区的文化服务满意度

1、您对您所在社区的文化设施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2、您对您所在社区的文化配套设施(如阅览室、活动室等)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3、您对社区针对以下人群开展的文化活动满意吗? 老年人群文化活动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不满意

中青年人群文化活动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不满意

儿童人群文化活动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D、一般 D、不太满意不满意

4、在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时,您在其中的感觉是

A、接受感 B、参与感 C、娱乐感 D、茫然感

5、您认为所在地的文体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文体基础设施落后

B、文体娱乐、竞赛等活动举办少 C、文艺创作水平不高 D、文体队伍、协会等团体较少 E、新闻报道力度不够 F、盗版现象严重

、、、 E E EG、其他

第四篇: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我在五月的时候,对贵阳市的外来务工青年需求做了调查,当前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通过这个调查以及对贵阳市的外来务工青年的学习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作以下报告。

一:调查的目标和方法

1: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状况

2:城市外来务工的学习心理特点。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主要以电话方式和实际调查为主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外来务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四:现状的分析主要是心理现在状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都有比较明确的教育价值观。有75%的人认为学习是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有25%的人认为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还有其他没有考虑的有16%。调查好表面,有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对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特征,他们都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也就是说。学历越高收入就越高。

他们对学习态度也有明显的不同。有67%的人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对学习热情是中等。9%的青年害怕学习,他们也占了相对的比列。还有就是有90%的人都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还有部分人是因为上班没有时间学习。

在我的调查中有55%的青年认为学校老师能给自己传授知识和能让自己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有45%的人认为学校来时能力有限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能学到比较使用的知识,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被试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收入,其次为:住房,调查报告《当前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收入、住房、农村医疗保障、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五: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思考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练,市场经济的洗礼,农村青年的心态已日臻成熟,能够较为理*地看待、分析问题,对于社会的主流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可度,正确的社会观和*观已基本成形,对于新北区的未来和发展,绝大部分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农村青年中还存在和潜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农村青年收入不高,生活质量并不高;我县农村青年非常关注的工作环境还不够完善,他们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创业,能有参加各种培训机会以提升自身素质。调动农村青年的积极*对于全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青年的需求应当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同时,对这一部分青年需求的处理和把握,也对其他青年群体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第五篇: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一

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外来务工农民工

单位名称:黄山市众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调查内容:项目部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

调查提纲:

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3、调查结论

调查结果: 农民工都渴望学习关心社会生活对自身情况有比较理性、正确的认识通过积极地努力可以争取更好的生活,并依靠政府及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习需要技术的农民工兄弟创造学习的机会拓宽学习的渠道

调查体会:附后

一、 调查目的与意义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忽略和替代的重要贡献他们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国民财富促进了输入地与输出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传播者成为维系现阶段我国社会工农联盟最现实的纽带。在城市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和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行为习惯和专业技能素质。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能够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渴望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从而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状况2013年4月我校行管专科毕业作业就农民工学习需求进行专项调查。本次调查我们将从“基本情况”、“学习愿望”“最关心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抽样调查4名农民工初步了解当前农民工的学习需求。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本调查问卷主要从四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是农民工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 包括农民工的年龄、家庭状况、个人收入、从事的工作、受教育的程度等;二是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情况调查,即有没有意愿继续学习,有学习的意愿的具体学习层次、学习科目、学习方式学习机构等; 三是农民工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调查; 四是农民工对自己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的希望和要求调查等。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份,回收问卷4份,其中有效问卷4份,占 100 %。

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

对以上数据作简要统计分析。 第一,从年龄结构看,受调查农民工中,有 30%以上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其中占主要部分的是21岁至3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员,20岁以下的人员大都过早缀学,初中毕业或高毕业以后就不愿意读书,认为读书是一件无聊的事。而35岁以上的农民工认为自已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而且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没有太大要求,所以对继续学习不怎么感兴趣。 第二,从文化程度看,从事体力活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大都不高,大都是初中和高中文化 是水平。而从事技术工作的农民工基本上也是大专毕业。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 第三,从工作单位看, 21 岁至 30 岁左右人员工作单位虽然属于国营企业,但是目 前工作方面看待, 工作不是那么如意, 工资相对低, 虽然在平时国家法定节日有一定的补贴, 但是也往往也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相对 35 岁以上高龄人员来讲是否是国营企业是否有所谓的补贴,工资是否按时发放,这对于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者来说,没什么意义,心里想着 只要老板能给他们一定待遇,能过满足需求,能过让家里过上简单的生活就行。 第四, 从工作区域看,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要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的 文化水平要高些。越是经济不发达就越容易造成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偏低。 第五,从收入水平看,农民工虽然工资有所增加但因物价上涨所以生活质量提高不大, 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工工资也偏低, 而从事体力话的农民工工资较高, 也造成很大一部分农民 工对学习提不起激情,认为读书作用不大,而且读书还要花费钱。 第六, 从婚姻情况看, 农民工大都早婚早育, 他们的家庭负担较重, 没有时间继续学习, 而且配偶彼此之间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更加没有继续学习的心思。 根据对所调查的农民工的个人基本情况的总体分析, 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水平 偏低且对继续学习热情不大, 只有少部分的农民工表示愿意继续学习, 而且年龄段大都集中 在 21 岁至 35 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农民工自已本身的原因对学习热情 不高; 二、区域情况原因、 各地方情况不同也导致农民工学习的心态不同;三、 因家庭原因, 因家庭负担及配偶文化程度在很大一部分上左右了农民工继续学习的决定;四、经济原因, 很多农民工本身收入不高,继续学习花费相当的金钱,时间也使他们不愿学习。 (二)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情况分析(紧密围绕调查问卷内容展开) 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情况分析(紧密围绕调查问卷内容展开) 1.继续学习的意愿 在对受访农民工是否愿意继续学习的调查中,有 2 人,即 50 %的农民工明确表示愿意继续学习,提升自我,有 50%的农民工表示工作比较繁忙,暂时还没

有继续学习的倾向。而且,在面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农民工明确表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在工作中渐渐开始感觉到知识及技能的匮乏将严重影响到一些工作的开展及各岗位的晋升, 因此, 有很多农 民工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及专业技能,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 会发展的要求,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 由此可知,在继续学习的意愿性上,有一部分农民工表示有机会愿意继续学习。 2. 继续学习层次选择 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是初中和高中,他们对继续学习层次要求不大,大都是大专或本科,更倾向于技术方面的学习,觉得有一技之长,能够使他们解决自身的温饱,能够负担个人开 销就够了。 3. 继续学习科类选择 农民工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挣钱,他们的家庭负担较重,想法比较简单,在对继续学 习方面也比较偏向于机械和电子电器、交通运输、建筑等方面的学习。他们认为学习这些能 提高他们的技能,增加收入。而对文学或礼仪、口才等方面因农民工接触的大都是同类及亲 人,他们的生活环境也使他们对这些方面要求不高,也就没有兴趣学习。 (三)农民工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通过调查,农民工关心的问题有很多,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 1.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农民工大都家境贫寒,家庭负担重,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薪资收入。 2.就业保障,及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 农民工基本上是背井离乡, 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能够稳定下来接家人过来团聚, 所以 对就业保障及劳资发放也很重视。 3.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 农民工基本上是背井离乡,都希望能回家工作,就近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自己回家创 业又少资本,所以都希望家乡能有创业优惠政策。 4.子女上学与就业 农民工打工挣钱供自己子女读书, 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以后能做一个轻松的工 作,对子女的学习很关心,希望他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后有好的就业机会。 (四)农民工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的希望 农民工希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历; 未来越来越光明, 钱越来越多; 希望工资提升, 物价下降。希望政府能扶助农民回乡致富,让城市人员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希望政府能免费 提供一些种植养殖的资料,免费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让他们学习。希望政府多提供一些平 台,让农民工拥有更多机会。

三、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一方面农民工都渴望学习关心社会生活对自身情况有比较理性、正确的认识通过积极地努力可以争取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只有依靠社会依靠政府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习需要技术的农民工兄弟创造学习的机会拓宽学习的渠道。要改变上述状况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他们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提升机会。 二强化职业教育 以培育技术人才为目的加大对职业院校的建设。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投入和补助减轻选择职业教育的学费负担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学友所用以技致富。政府和有关职业技术院校关联针对过早辍学无意再回到学校进行全日制学习的青年提供免费的短期培训以便他们更好的就业。 三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尽管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居民差异不大但在精神上他们仍独自结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和城市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要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是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文化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工自身共同

努力。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职能。二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农民工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农民工的需要层次增加文化活动设施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要组织农民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工积极参与。三是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社区、各级工会等人民团体要经常为农民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最后就是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文体。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转变社会对农民工的态度不能以偏概全另一方面农民工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作为电大学员我认为电大在教学资源建设、学习方式转变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满足每个的学习需求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想农民工之所想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着想才能发挥电大的职能把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六篇:当前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标和方法

1: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状况

2:城市外来务工的学习心理特点。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主要以电话方式和实际调查为主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外来务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四、现状的分析主要是心理现在状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都有比较明确的教育价值观。有75%的人认为学习是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有25%的人认为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还有其他没有考虑的有16%。调查好表面,有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对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特征,他们都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也就是说。学历越高收入就越高。

他们对学习态度也有明显的不同。有67%的人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对学习热情是中等。9%的青年害怕学习,他们也占了相对的比列。还有就是有90%的人都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还有部分人是因为上班没有时间学习。

在我的调查中有55%的青年认为学校老师能给自己传授知识和能让自己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有45%的人认为学校来时能力有限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能学到比较使用的知识,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被试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收入,其次为:住房。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收入、住房、农村医疗保障、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五、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思考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练,市场经济的洗礼,农村青年的心态已日臻成熟,能够较为理*地看待、分析问题,对于社会的主流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可度,正确的社会观和*观已基本成形,对于新北区的未来和发展,绝大部分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农村青年中还存在和潜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农村青年收入不高,生活质量并不高;我县农村青年非常关注的工作环境还不够完善,他们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创业,能有参加各种培训机会以提升自身素质。调动农村青年的积极*对于全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青年的需求应当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同时,对这一部分青年需求的处理和把握,也对其他青年群体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推荐专题: 关于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