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报告调查方法(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报告调查方法(优秀范文六篇)》。
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1、标题——两种写法
单标题
直接写明调查的对象或概括出主要内容。如《华西村社会主义教育调查》
双标题
在正标题下面标上副标题。正标题揭示报告的思想意义,副标题标明调查的对象和内容等。例如:
一专多能,中西结合
——关于ⅩⅩ乡培训乡村医生的调查报告
2、导语
指明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并点明主旨;概括介绍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统领全文。
3、主体——主干和核心:详细介绍调查报告的事实和观点,诸如人物、事件、问题,以及作者所持的见解、评价等。
主体的写作方法有:
①纵式结构:叙述和议论事理的发展过程时用。
②横式结构:表述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常用。
③综合式结构:夹叙夹议时采用。
4、结尾
或概括全文深化主题;
或提出建议性措施供参考;
或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给人指导; 或富有教育性、启发性等。
要求精炼、概括、简洁、有力。
二、写好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深入调查,详细地占有材料
1、明确意义;
2、查阅有关的现实和历史材料;
3、列出调查的方法、步骤。如开调查会、个别访问、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民意测验、专家论证等,多渠道地了解基层单位的资料。
(二)认真分析,找出事物的规律善于从材料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工作过程、具体事实和经验的叙述上,应该从中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概括出规律。
(三)用恰当选材,突出主要观点
常用典型材料、对比材料与精确的数据来说明观点。叙议结合,以叙为主。
三、如何获得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1、选用典型的、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阐明观点;
2、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观点;
3、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评议,揭示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四、调查采访的方法 1、开调查会 2、个别访问 3、蹲点调查 4、亲自实践
5、听取汇报,查阅资料 6、问卷调查
调研报告调查方法
调查报告方法
调查报告调查方式
法官调查报告
民法调查报告
2010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总结
本文作者:古磊
2010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总结
2010,**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吉安市2010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全面部署全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全区未发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实现了各项防 控工作目标。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先后成立了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和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指挥部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区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局,具体负责防控日常工作。各乡镇政府按要求,分别成立了由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长的乡镇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区防重指挥部建立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反应领导小组、专家组和疫情处理预备队等一整套重大动物疫情处置体系。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全面落实了动物疫病工作责任制,区政府向各乡镇政府下达了《吉州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通知书》,明确了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对防控工作目标和措施及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进行了明确。为了使责任进一步落实,乡镇政府与各村委会也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乡镇动物防疫部门与规模养殖户也全面落实了责任制。区、乡(镇)、村、户建立了四级防控工作责任制。区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了对乡镇政府年度工作的考核内容,并以区政府名义对先进进行表彰。为了全面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防重指挥部春秋两季分别召开了动物防疫工作会,对全区防控工作进行安排,并分别下发了工作方案。全区上下形成了政府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防控工作局面。
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周密部署全区防控工作
为了做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我区每年都召开春秋两防工作会。今年2月份区政府就在召开的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全区春季防控工作进行了动员。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关会议结束后,区防重办及时向区政府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并就全区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工作意见。区防重指挥部3月份召开了全区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专题会,就全区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各乡镇集中50天时间,开展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防重指挥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区春季集中动物防疫行动的通知》。9月份,区防重指挥部召开了全区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全区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控行动通知》。为了督促乡镇对春秋两防工作的落实,区防重办组织人员对两防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并进行了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做为全年对乡镇防控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积极落实保障措施,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在加强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我区从人员、物资、经费三方面认真落实保障措施,确保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人员和技术保障方面,我区按上级要求全面完成了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区一级设立了区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了“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撑”三位一体的区级畜牧兽医工作机构。乡镇一级全部单独设立了乡镇畜牧兽医站,为畜牧兽医局派出机构,每站定编3人,区财政全额拨款。在村一级,我区积极按要求,每个行政村设立了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全区共设置89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全区形成了区、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工作网络。为提高乡镇畜牧兽医人员业务水平,我区先后举办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动物防疫员培训班,并组织乡镇畜牧兽医站长参加了全市业务培训。全区动物防疫人员完成业务轮训。在物质保障方面,我区全面完成市防重指挥部下达各项疫苗和消毒药水任务,并进行了合理储备。为做好疫苗保管看,我区加强了疫苗冷链体系的建设。据统计,全区区级建有10立方米活动冷库1座、配有冰箱(柜)3台、冷藏包5个,乡镇配有冰箱(柜)12台,村级动物防疫员配有冷藏包112个。全区冷链体系建设通过省市验收。区级还储备了防护服200套、口罩200只、防护雨鞋50双、消毒药水270公斤等防控应急物质。在资金保障方面,区财政分别落实了10万元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和10万元应急储备金,并全部拨付到区防重办账上。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全部实现了区财政全额拨款,村级动物防疫员按每人每年200元列入了区财政预算。
四、把握关键环节,落实防控工作各项措施
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区严把三道关口,即“免疫关、监测关、检疫关”,全面落实各项防控工作措施。免疫工作室12全文查看
中国疟疾流行现状综述
丁雪
08级针本二班 学号:2008130160
[提要]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复发的传染病。全世界有102个国家或地区流行传播,全球约二分之一人口受威胁,估计全世界疟疾年发病数约1.2亿,带虫者约近3亿;非洲每年还有百万儿童死于疟疾。本文对我国的疟疾概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疟疾;中国;调查
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有超过41%的人口生活在疟疾疫区,20多亿人面临被感染的威胁。每年有3—6亿人感染,其中200---300万人呗夺走了生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疟疾年死亡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
1、我国疟疾病流行的基本现况
1.1 疟疾的的传播 疟疾是以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当蚊子叮咬某个人的时候它吸人血,如果这个人是疟疾病人,他(她)血中的疟原虫将被吸进蚊子体内。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增殖和发育,10—14天后发育成熟,并准备去传播给其他人。如果蚊子这时咬了一个健康人,疟原虫将进入健康人的机体。使这个健康人变成疟疾病人。
1.2 我国疟疾的流行趋势及特点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疟疾病的呈下降的流行趋势[1]。近年我国大量调查资料区过去对
照表明:疟疾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就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在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减少了感染的机会,但是由于个别地区缺乏预防基本知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卫生监督跟不上,疟疾的仍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经济因素的影响,人口迁移流动,使流行程度加重,使得疟疾的防治在我国仍为重要。 1.3 总体人群感染情况和疟疾对人们健康的威胁 疟疾是一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2000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疟论篇》和《刺论篇》等专篇论述疟疾的病因、症状和疗法,并从发作规律上分为“日作”、“间日作”与“三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疟疾仍然在各地猖狂流行,全国每年发病人数估计超过3千万,病死率约达1%。1988~1992年,我国各地在卫生部领导下,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开展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1〕。全国共抽样726个县,2848个点,用统一标准、检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全国共调查1477742人,疟疾感染率为10.315%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必须指出的是,广大人民健康仍然受到疟疾的威胁,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一般北纬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但实际北方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及海南为主;三日疟散在发生。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终年流行。疟疾通常呈地区性流行。然而,战争,灾荒,易感人群介入或新虫株导入,可造成大流行,非短期内可以控制的。
1.4 疟疾的在我国地区的流行与特点 间日疟在我国流行最广,其次是恶性疟,三日疟极少见(1996年全国仅发现2例),卵形疟仅发现数例,近年偶见由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我国40年代末,疟疾年发病人数为3000万,逐渐减少至目前的3.1万。1970年发病人数为2411万,1990年减少至11.7万,1992年发病人数为7.4万。1995年发病人数为4.97万〔2〕。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是70年代我国中部疟疾发病较高的省份,1981年发病人数为263.7万,1992年为1.57万。1992年全国无疟疾报道或发病率在1‰以下的计2612个县。1995年全国已有1200县(市、区)达到了部颁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3〕。1996年又有7个省(区)30个县基本消灭疟疾,至今全国
已有1237个县(包括新划分的7个县)达到了部颁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4〕。疟疾流行区范围逐渐缩小,流行程度降低,发病率和发病人数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1995年恶性疟流行区,只限于海南、云南省的56个县。80年代有恶性疟流行的江苏、河南、安徽3省巩固了恶性疟防治成果,已连续5年无恶性疟传播[3]。1996年全国有12个省(市、区)72个县发现输入性恶性疟病例[4],值得注意。
1996年我国中部地区,以湖北省发病率最高,疫情报告发病率为7.167/10万,其次是安徽(3.502/10万)和河南(2.926/10万),江苏相对较低(0.366/10万),山东省仅报道9个疟疾病例〔22〕。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1998)指出,海南和云南二省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严重的疟 区,其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46%。云南省87%的病例分布在边境26个县和长江流域的10个县;海南省90%以上病例分布在西南部的山麓区,其主要传播媒界分别是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近几年恶性疟流行也局限于这二省〔4〕。
1.5寄生虫感染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规律 疟疾是虫媒传染病,其地理分布基本上与传播媒介按蚊分布一致。但是,一种虫媒病的传播媒介,在不同流行地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一个地区的一种虫媒病,其传播媒介可能只有一种,也可能有数种。如有数种时,其中有主要媒介和次要媒介。现已查明单纯间日疟流行于北纬33°地区。北纬25°~33°地区为非稳定性中、低疟区,以间日疟为主,恶性疟存在,偶见三日疟。北纬25°以南地区属高疟区,其中山区为高疟
区,平原为中、低疟区,恶性疟较多见,间日疟次之。此外,还有天然无疟区,包括西北和华北的荒漠干旱地区,西南的高寒地区和华北的山区。
2、疟疾的传播与临床表现
2.1 疟疾的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梢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梢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现配子体;而恶性疟则在无性体出现7~10天后。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2.2 疟疾的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偶尔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2.3 疟疾的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
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4疟疾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肿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
3、疟疾的治疗与预防
3.1 间日疟、三日疟的治疗
氯喹1.2—1.5g(基质)3日分服(第一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90—180mg(基质)4—8日分服(每日22.5mg)。
3.2 恶性疟治疗
3.2.1 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任选以下方案之一:(1)青蒿琥
酯片600mg 5日分服(第一日100mg 2次,第2—5日每日各100mg,加波氯喹45mg(基质)2日分服;
3.2.2 蒿甲醚片600mg 5日分服(第1日100mg 2次,第2—5日每日各100mg),加伯氯喹45mg(基质)2日分服;(3)青蒿素480—640mg 5—7日分服(第1日80mg 2次,第2—5
日活2---7日每日各80mg),加伯氯喹45mg(基质)2日分服;(4)咯萘啶1.2g(基质)3日分服(第1日0.3g 2次,第2、3日各0.3g),加伯氨喹45mg(基质)2日分服。
4、疟疾的预防
4.1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止蚊子叮咬,因此预防疟疾主要是针对蚊虫进行防制。蚊虫防制的目标主要是长柄媒介的蚊虫种群。防制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
4.2环境治理包括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例如搞好环境卫生、通过翻盆倒罐、用沙填平村庄周围的水池或水塘、移开可能积水的废弃容器、清除沟渠边缘杂草使水的流速加快等方法消灭蚊子的孳生地等。
4.3物理防制是利用各种机械、热、光、声、电等手段以捕杀、隔离或者驱赶蚊虫的方法。人们在睡觉时挂蚊帐,就是一种物理防蚊的方法。家里装纱门、纱窗可以有效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4.4化学防治事使用杀虫剂、驱避剂等化合物杀灭和驱赶蚊虫。积极参与卫生机构开展的活动,例如使用杀虫剂喷洒房子的内墙去杀死蚊子、睡觉前使用杀虫剂喷洒房间;黄昏时用驱虫剂涂在皮肤上趋避蚊子离开、烧蚊香熏蚊等。[6]
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把自己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团结在一起开展工作,做好卫生教育,才能彻底的消灭疟疾。
参考文献
1、 余森海,许隆祺,蒋则孝等.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的报告(1.虫种的地区分布).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12(4):241~246
2、汤林华.21世纪的中国寄生虫病控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2):112~113
沈光金.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血吸虫作用.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7;10(2):145~147
3、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一九九五年全国疟疾形势.中国寄生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6;14(3):169~172
4、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一九九六年全国疟疾形势.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15(3):129~132
5、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一九九七年全国疟疾形势.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16(3):161~163
6、科研教育科李华宪 2006年5月10日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生猪 “高热病”防控明白书
猪“高热病”是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瘟、猪弓形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单独发生或混合感染的综合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生猪养殖户应当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控。
1、实施有效免疫。生猪养殖户必须依法做好生猪的免疫工作。要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疫病的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的免疫方法为肉猪21日龄或苗猪购回后注射,种猪在配种前注射,种公猪每隔6个月注射一次。在饲料中添加左旋咪唑(0.3-0.5mg/kg体重,每周用两次)或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等提高免疫机能类药物。及时测定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接受检疫监督。
2、规范免疫行为。必须使用贴有东台专供防伪标志的疫苗,疫苗购买后要及时使用,切忌在家中存放。疫苗注射器及针尖煮沸消毒,注射时,必须坚持每头猪更换一次针尖。
3、强化饲养管理。生猪养殖户(场)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做好防暑、驱蚊、灭蝇、通风、饲料防霉等工作,多给予青绿饲料,并保证猪有接触土壤的机会。
4、严格消毒灭源。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控制病原的传入和传播,饲料专库存放,防止病原污染,猪的排泄物和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勿任意排放到河流中,猪舍及其周围环境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5、实行封闭饲养。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到疫区购买生猪,对新引进的猪群进行隔离观察,加强人员进出管理。
6、及时报告疫情。对病猪及时发现、诊断,治疗。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隔离病猪,做到对病死猪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及时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发现批量发病或死亡,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站报告。
7、实行举报制度。养殖户或其他知情者,有权对拒绝防疫、乱抛乱扔或出售病死猪、隐瞒疫情、销售或提供疫苗及兽药不出具凭证等不法行为,向当地动物防疫站或县兽医站举报。
8、相关法律责任。对拒绝防疫、乱抛乱扔或加工出售死猪、隐瞒疫情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有关条款,追究法律责任。
附件3:
调查报告攥写方法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的主要特点是:
(一)针对性(二)真实性(三)新颖性(四)时效性
调查报告的上述特点是相互联系的。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目的;真实性则是调查报告的基础,是针对性、新颖性和时效性赖以存在的前提;新颖性、时效性则是针对性、真实性的客观要求。
二、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一般地说,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束语”等部分组成,有的调查报告在前言之前还有“简介”、在结束语之后还有“后记”和“附录”。
(一)标题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题目。
标题的写作,通常有几种方式:
(1)直叙式,即直接用调查对象或调查内容作标题。这类标题,直接指明了调查对象,概括了报告主题,比较客观、简明,但显得呆板,缺乏吸引力。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调查报告。
(2)判断式,即用作者的判断或评价作标题。这类标题,揭示了报告主题,表明了作者态度,比较吸引人,但调查对象和报告的主要内容在标题中往往不易看出。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总结经验、政策研究、支持新生事物等类型的调查报告。
(3)提问式,即用提问的方式作标题。这类标题提出了问题,设置了悬念,比较尖锐、鲜明,有较强吸引力,但一般看不出调查的结论。这种形式的标题,一般用于揭露、探讨问题的调查报告。
(4)抒情式,即用抒发作者感情的方式作标题。这类标题,充分表达了作者感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仅仅从标题很难判断报告的内容。这种形式的标题,一般用于表彰新生事物或鞭挞消极社会现象的调查报告。
1(5)双标题,即两个标题。它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主标题和副标题这类标题,虽然比较复杂、冗长,但它综合了多种标题的优点,因而是各种调查报告使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形式。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无论采取哪种标题形式,都力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这就是说,标题要概括调查报告主要内容;要简明表达调查报告主题;要有新鲜感、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与调查报告的内容相对称,既不应“头大帽小”,也不应“头小帽大”。
(二)前言
前言又称导言或导语,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前言的内容主要是说明为什么进行调查、怎样进行调查和调查的结论如何。
前言的写作,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主旨陈述法,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例如,《大庆“第二次创业”的调查与思考》的前言是这样写的:“曾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工业战线一面旗帜’的大庆油田,经历四十多年开发建设后,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大庆油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大庆这座因油而兴的城市避免因油而衰?这是摆在新一代大庆人面前的严峻课题。‘第二次创业’,就是铁人的后代们为此而进行的可贵实践。”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主要宗旨和基本精神,是一种最常见的写作方法。
(2)情况交待法,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例如,《武汉地区吸毒人群特征调查》,其前言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第一,调查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基本特征;第二,调查时间,1998年7月;第三,调查地点,武汉市强制戒毒中心;第四,调查对象,352名吸毒者等等。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了解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便于读者对调查结论做出自己的判断。
(3)结论前置法,即在前言中先简要说明调查的基本结论。例如,《今日农村谁种田》这篇调查报告,开头就有这样一段话:“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大别山南麓的黄冈山区走村串户,一路所见都是‘种田的老汉采茶的婆,村村难见年轻人’,农业精壮劳力都进城打工去了,广阔农村是一片‘老人村’景象。”这种写法,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利于读者对调查报告的观点一目了然。
(4)提问设悬法,即在前言中只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而不作正面回答。例如,《塔石化“晒太阳”令人费解》这篇调查报告,开头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一个国家投资高达36亿元的现代化化工厂‘晒太阳’会达4年之久?为什么在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投入的同时,已经投人巨额资金的现代化设备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塔石化‘晒太阳’说明了什么?”这种连续提问、设置悬念的写法,增强了吸引力,常用于总结经验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前言的文字都应力求简明、精练,具有吸引力。
(三)主体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主要、核心部分。它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有关问题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
②调查对象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③调查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④调查获得的主要资料和数据;
⑤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和结论;
⑥对调查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总之,主体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它写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调查报告的质量和社会作用。
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有三种形式,即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纵横交错式结构。
(1)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和内在逻辑来叙述事实,阐明观点。
(2)横式结构,就是把调查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按性质或类别分成几个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方面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问题展得开,每个问题的论述比较集中,而且条理清楚,有较强的说服力。
(3)纵横交错式结构,就是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结合使用的方式。这种结构一般有两种情况:
其一,以纵为主、纵中有横。
其二,以横为主、横中有纵。
上述两种纵横交错结构,既有利于按照历史脉络讲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又有利于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分别展开论述,因此,许多大型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往往采用这种结构。
(四)结束语
结束语,是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从形式上看有三种不同处置方法:一是没有结束语;二是简短的结束语;三是较长的结束语。从内容上看,结束语有以下几种写法:
(1)概括全文,深化主题。即根据调查的情况,概括出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增强调查报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总结经验,形成结论。即根据调查的情况,总结出基本经验,形成调查的基本结论。
(3)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即根据调查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弥补或改进的具体建议。
(4)说明危害,引起重视。即根据调查的情况,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以便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有的还提出对策性的具体意见。
(5)展望未来,指明意义。即根据调查的情况,由点到面、由此及彼,开扩视野、展望未来,指出有关问题的重要意义。
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应根据写作目的、内容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写法,要简明扼要,意尽即止,切不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五)简介
简介,是撰写在标题前后的、对调查报告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其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其写作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摘要式,即将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摘录或列举出来。
(2)说明式,即用一段文字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3)导语式,即用一段与标题紧密相联的简短文字作为调查报告的简介。 另外,还有一种提问式的导语。
从目前情况看,简介的撰写方式已越来越多。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各种新颖的简介方式正在不断涌现。
(六)后记
后记,是撰写在结束语之后的、对与调查报告的形成、写作、出版有关的问题所作的说明。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与调查课题提出和实施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2)与调查报告撰写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3)与调查课题参与者和调查报告撰写者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4)与调查报告发表或出版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应该指出,后记并不是调查报告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调查报告在前言、主体或结束语中已经说明了上述问题,就不必再写后记了。只有重大课题的大型调查报告才需要撰写后记。
(七)附录
附录,是调查报告的附加部分。附录的内容,主要是调查报告正文包括不了、或者没有说到而又需要说明的情况和问题。它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引用资料的出处。
(2)调查问卷或量表。
(3)调查指标的解释或说明。
(4)计算公式和统计用表。
(5)调查的主要数据。
(6)参考文献。
(7)典型案例。
(8)名词注释、人名和专业术语对照表。
附录也不是调查报告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大型调查报告才需要附录。附录的内容不应随意扩张,只有那些与调查报告密切相关、而又无法为调查报告所包含的内含才应列入附录之内
调研方法与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方法
调查报告方法
调查报告调查方法(共8篇)
调研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病措施,保障我县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20xx年传染病疫情及防控工作计划。
一、做好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继续做好传染病信息审核、管理和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培训,提高全县传染病信息管理质量,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达100%,传染病网络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完整率力争达到100%。继续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及时做好重点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二、科学、规范处置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加强与教育等部门沟通协作,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防控和应急水平。积极筹办好中心卫生应急演练,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实战能力。
三、开展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继续加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提高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水平。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日常检测工作,落实各项消毒措施,保障医疗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落实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进一步清理、充实、更新中心应急物资,建立物资消耗、领取台帐。规范应急物资管理,落实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库房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完善物资领用记录、报废记录等工作记录,为传染病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物资保障。
五、强化培训演练,推进队伍建设。
在建立和完善各类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基础上,强化培训演练,提高疫情处置能力。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理论基础水平,丰富知识技能储备。强化应急演练,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
六、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根据传染病特点和季节性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居民的防病知识和能力。
推荐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