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老年社会调查报告

2022-05-25 22:38:3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年社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年社会调查报告》。

第一篇:老年社会调查报告

2016老年社会调查报告

老年人社会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年社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组织执行、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实施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在北京公布。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老龄化仍呈现低龄老龄化特征,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0.02岁。超过8成老年人生活自理,但7成多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病。其中约1/4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独居老年人的孤独感较为严重。

我国老龄化仍呈低龄老龄化特征 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0.02岁

目前我国老龄化仍呈现低龄老龄化特征,1/3以上老年人具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0.02岁,70-79岁老人占32.13%,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为13.84%,老年人口中以低龄老年人(60-69岁)居多,但高龄化特征逐渐显现。绝大多数老年人接受过正规教育,其中35.31%的老年人具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老年人有配偶和无配偶的比例分别为74.68%和25.32%,丧偶老年人以女性居多。

超过8成老年人生活自理 7成多老年人患慢性病

老年人整体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但重度失能老人绝对数量不容忽视,且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较高。全国87.46%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完全自理,10.54%的老年人为轻度和中度失能,2%的老年人为重度失能。根据2015年底2.22亿老年人口规模推测,2014年全国共有重度失能老人约444万,这些老人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长期照护服务。75.23%的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颈/腰椎病、关节炎、糖尿病和类风湿等是城乡老年人患病比例较高的五类慢性疾病。

约1/4老年人有不同程度孤独感

老年人整体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好,约1/4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独居老年人的孤独感较为严重。我国老年人约有23.8%存在明显认知衰退风险,可能存在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女性比例是男性的两倍,受教育水平是影响老年女性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整体社会适应能力逐渐降低,社会价值感逐渐下降,但是老年人较好地适应社会变化,能够接受新的社会观点。24.78%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1.4%老年人有严重孤独感,独居老人中有严重孤独感的比例高达5.12%。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孤独感越强烈。

据了解,本次调查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旨在全面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及经济状况,重点把握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资源状况、养老观念及规划、代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信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老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概率抽样方法,调查样本分布在全国134个县、区,462个村、居,最终获得11511份个人问卷有效样本,462份社区调查问卷。本次基线调查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汇总结果进行了加权处理,可以推论调查时点我国大陆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体状况的估值。

第二篇: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截止到2009年12月,陕西省60岁以上人口目前已超过365万,按照国际惯例,我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来20年老龄人口将更迅速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养老问题成为我省发展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老年人日常生活排列第一的困难为经济困难,有一半以上的老人都不同程度出现经济上的困难。物价高、生活无保障、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无养老金和退休金低成为经济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此外,诸如家庭不和睦、心理孤独、生活无人照料、活动场地少、家务劳动等也成为困扰老龄人口的主要问题。

■ 近半农村老人月收入百元以下

调查显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居民的职业差别,被调查的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差异较大。我省城乡老人中,有部分人仍在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生活费用。农村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靠子女接济和本人劳动收入,而城镇老人则依次为本人退休金、子女接济和本人劳动收入。

超过一半的城镇老人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还有15.2%的城镇老人月收入在200元以下,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则有将近一半的老人月收入在100元以下。

据负责本次调查的杨红娟助理研究员介绍,这个数字实际上是很多老人整个的家庭收入,由于成年子女出去打工,老人除了承担家庭的农业生产外,这些收入实际是用于整个家庭包括留在家里的孙辈的花销的总和。杨红娟表示,由于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的影响,我省养老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趋于完善,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障必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困难。

■ 城乡老人收支对比差距明显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与收入相对应,城镇老人有一半以上每月花费在400元以下,农村老人一半以上的每月花费在100元以下。从城乡老人的经济收支对比来看,差距十分明显。 城乡老人的花费大部分在于饮食和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上,在这些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只在书刊的花费比例上城镇老人明显高于农村老人。数据显示,城镇有47.9%、农村仅有13.2%的老人有自己的储蓄,储蓄的用途多用于防老看病。

■ 患病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多

近1/3的城镇老人和1/4的农村老人认为自己身体比较健康,大多数人健康状况基本可以。但城镇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要好于农村老人,有疾病的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高出19个百分点。农村老人收入偏低,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差,是农村老人健康状况比较差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老年人的生活以夫妻相互照料和子女照料为主。城镇老人照料主要依靠其配偶和子女等家庭成员,而农村老人照料首选子女,其次是配偶,反映出城乡观念的细微差别。另外农村老人中有13%得到邻居或亲朋好友的照顾,这一比例远高于城镇老人,反映出农

村人的人际关系比城镇人更融洽。另有1%左右的城乡老人选择政府或其他方式照顾。 有90%的城乡老人的子女能够尊重老人意见,有95%以上愿意赡养老人。这说明,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及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家庭养老的观念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家庭养老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注:由于调查者所居住社区为国企家属区,所调查的老人大部分为退休职工。国企在养老金、退休金方面待遇较好,还有一部分老专家被企业返聘,基本没有经济困难。调查者认为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文中数据多为在较官方网站查得。

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虽然在养老保障方面有了一定的准备,但在养老政策、养老财政投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覆盖面、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与老龄人口的快速发展不适应。

■ 农村老人面临更大养老风险

社会养老保障包括老年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这三者构成完整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年社会保险是其核心。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对城市职工有较高的覆盖率,特别是离退休人员,有更高的比例。但农村的养老保险由于在制度和经济上缺乏支持,发展缓慢,覆盖率很低。这也造成了目前陕西城市拥有较高的养老保障水平,而农村发展滞后,使得农村家庭面临着沉重的养老负担,农村老人面临更大的养老风险。

■ 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较为薄弱

报告中指出,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开始受到冲击,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社会养老方式将逐渐成为我国养老的重要方式。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

目前我省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老人活动中心和福利院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很多地方由于组织活动少,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

■社保体系重心应转向农村

针对陕西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报告指出,尽管陕西已显现“未富先老”的特征,但距离人口完全老龄化需要20年时间,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健全城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准备;并且,在我省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之后,政府理应将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心向农村转移。报告建议,应在推进经济持续发展中,不断加大对养老保障的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全省城乡均衡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为城乡老人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

高2012届

第三篇:什么是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第四篇:关于老年人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解决北京市的老龄问题,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的抽样调查。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二)老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愿意与子妇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帮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帮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

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则是“增加服务社区”。

(四)中青年人的观点

大多数中青人愿意与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赞同老年人就业,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偏高、身体不好以及老人应该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帮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在养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与老年人一致,87%的人选择家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场所;将近70%的中青年人赞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是家庭的社会的负担。

(五)结论及对策

1、 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关于服务保障,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调查发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倾向于这种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 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3、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市的社区建设比较薄弱,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建设时,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第五篇:关于老年人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社区生活调查报告系部:经管系

组员:唐晟 王丽莹 钟雪梅 何鹏 周鹏翅 吴索骏 蔡久红 袁智敏 曹亚红 姚梦涵

调查时间:2012 年 11 月 28 日―12 月 11 日

我组成员通过对河西范围内社区调查,分析研究老年人生活的现状 及生活环境,因此我们对老年人做了调查及访谈,以及对老年人社区的规 划进行了调查,同时我们也有提出应该如何规划老年人的社区做出了探讨, 给老年人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根据我们的调查可以反映出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说老年人还需要 哪些设施?她们对自己的社区是否满意?怎样让老年人过上好的生活是我 们这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进一步探讨老 年人社区。

一、关于社区的各类概况

(1)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老年人大多数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有部分老人有退休金,有部 分老人依靠子女,还有的老人还在外工作,部分老年人生活靠养老金不够, 多数老年人认为医疗保障方面不够完善,不过大家基本都对自己现在的生 活持有满意态度。 各类生活状况人数有退休金 和子女同住 自己工作 有低保

(2)社区居住条件方面 我们调查了几个小区,科教新村小区则属于比较老的建筑,范围比 较小,阳光 100 则是比较高档,并且设施建筑都比较新,建筑范围较大, 桃花坪小区则是普通化小区,况且我们组成员认为个小区内垃圾站点设置 不够多,因为老年人走路比较费力,所以应该多建些垃圾点,我们调查的 三个社区能够更明显的反映出给类问题。

(3)老年人社区的设施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来看,科教新村的基础设施基本没有,而阳光 100 社区基础设施完备,桃花坪校区基础设施基本还行,基本可以满足老人的 需要,我组成员认为老年人社区应当设有室内基础设施,设些能够让老年 人在下雨天也能的到锻炼,最好室内的地面设置防滑地面,以免防止老人 摔跤,还有社区内部设置休息的地方太少,因为老年人有时候走累了需要 休息,并且社区在规划时应当多设些锻炼器材,这样能够保障老年人的身 体得到锻炼。

(4)社区绿化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看,科教新村的绿化太少,几乎没有,阳光 100 绿 化比较晚上,也很符合那里老年人对空气清新度的需求,桃花坪社区基本 还行,老年人也持满意态度,不过我组成员认为绿化是一个社区规划很重 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使社区看起来美观,而且能够给老年人晨炼时带来清 新的空气,让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5)社区交通体系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看,周围各类交通体系较好,都比较符合老年人的 生活需求,去各个地方,比如医疗点,超市购物,需要乘坐的公交都比较 方便能够乘到,但有些道路比较拥挤,这样很容易挤到老人导致摔倒,所 以建议规划时尽量路宽些,但对此老年人都较满意。

(6)社区周围建筑类型 从所调查的小区看,每个小区周围环境过于吵闹,经常半夜还有鞭 炮声,这样就很影响老人的睡眠质量,建筑类型多样,桃花坪校区周围则 有学校,而科教新村比较靠近闹市区。

二、社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1)从我们调查的小区来看,各个小区缺乏生活配套设施,老年人也需要 有娱乐场所, 室内娱乐健身设施缺乏, 使老年人身体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

(2)路面防滑设施不够,在基础设施旁应该更多的铺设防滑路面,这样能 使下雨天老人也不用担心出门会摔跤。

(3)从我们调查的小区看,科教新村房子较老,由于建房年代较久远,房 子的朝向不太好,朝阳性较差,并且周围建筑楼房过高挡住阳光,这样有 害老年人身体健康。

(4)卫生方面,新建后,垃圾桶减少了,我们认为有必要增加垃圾桶的数 量,这样能使老人更加方便的丢垃圾,而不用走太远,因为老年人身体虚 弱,行动缓慢。

(5)绿化方面,各个小区应加大对各种花草的种植,使绿化更加明显,而 且颜色搭配上需要让人看着舒服,这样有更多的绿化能够让老人感受到浓 郁的气息生活。 三、老年人的需求 (1)有些老人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而且需要更加的完善,可以让他们更 好的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

(2)有些老人需要更多的绿化,这样能够让他们呼吸新鲜的空气,使得身 心更加健康。

(3)有些老人需要小区内的路线能够多些,能够让车和人走不同的路线, 这样能够使他们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4)有些老年人需要社区内设有他们自己活动的场所,以便于他们互相交 友,并且能够在晚上也能活动,使得一天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加大对老年人照看的步伐,给他 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在居住方面给他们更好的环境,关爱老年人,从他们 生活的社区着手进行改善,应该更多的为老年人着想,为老年人创造更好 的生活居住条件,在社区各类基础设施规划上尽量做到让老年人能更好的 得到身体锻炼,让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第六篇:老年人健康需求调查报告

一、老年保健食品消费需求旺盛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花钱买健康”似乎成了老年人深信不疑的观念,保健品被老年人捧为“保健祛病”良药,吸引无数老年人纷至沓来寻求“保命药”。被调查的30位老年人中,有18人购买过保健品,占总人数的60%,其中目前仍在购买或食用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40%;8人明确表示不会购买保健品,4人持观望态度。购买保健品的18人中,六成老年人对目前食用的保健品疗效不太满意,三成老年人持中立态度,一成老年人认为治病效果较明显。在购买保品的18人中,花销过万元的8人,花销过千的6人,花销百元以上至千元以下的4人。被调查的30人中,九成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市场管理混乱,亟待规范整治,确保保健品消费市场良性运转。

保健品市场混乱,负面效应强烈,为什么老年人仍然对此热度不减呢?究其主要原因为:

一是多数老年人对保健品广告宣传深信不疑。保健品生产商和推销商会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租场地、街道宣传栏、闹市撒广告等多平台全方面广泛宣传,利用名人效应、专家讲座、优惠促销、亲情服务等手段吸引消费者。在这种“狂轰乱炸”的广告氛围中,一些老年人的心态由不信任转变为怀疑,再由怀疑转变到深信不疑。被调查的30位老年人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定时收看地方卫视营养专家保健品讲堂,九成老年人知晓黑龙江省广播电台某频道宋某、于某专家养生讲堂。六成以上的老年人表示会继续收听收看营养保健节目,会按照专家建议继续购买保健品,但只有一成老年人认为保健品疗效明显。

二是老年人痴迷保健品源于满足其多重心理需求。一是保健治病心切。多数老年人经过大半生的辛苦劳作,在步入老年后身体机能老化,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购买保健品来辅助治疗,缓解心理压力。二是从众、攀比心理。老年人一般对于新生事物的辨别能力不是特别强,比较容易接受别人的心理暗示和受周围同伴行为的干扰,产生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大家都买我就得买,你买多少钱的,我不能比你买少,结果购买的保健品多数很难达到厂商宣传的效果。三是排解心中孤独。很多家庭,老人和子女之间关系独立,因子女们正处在事业爬坡阶段,生活负担重、工作责任大,他们有什么苦恼也不便向子女倾诉,常以听听保健节目、参加保健产品讲座会或到保健品店体验等来排解内心孤独或寻找温暖,经过厂商的进一步“洗脑”,他们会无意识地购买一些保健品。

二、保健品市场乱象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我国于1997年实施的《保健品食品管理办法》明确界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一类食品。而多数商人都要擅自夸大保健品的食用效果,抬高销售价格,这不仅严重地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还让老人付出高额代价,耽误了病情,危害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一)保健品市场混乱,老年消费者上当受骗屡见不鲜。据被调查者反映,近些年常有保健品推销商来黑河,在市区中心位置租用临时场地搞促销活动,他们会借助广告宣传、现场推介、名医义诊和赠药等活动,博得老年人的信任,诱导老年人购买其价格不菲的保健品,获取高额利润。被调查者中,有10人曾经买过此类保健品,其中6人购买了千元以上的保健品,4人一次性购买上万元的保健品,因购买的保健品堆积如山,不得不用三轮车等工具运回家中。调查的10人中,只有1人认为购买的保健品有疗效,5人服用期间因身体感觉不适而停用,4人认为完全没有效果,只有10%的`人认为有效果。之前他们多数人购买过广播、电视、网络上宣传的其他保健品,虽然反映平平,但还是屡试不爽。

(二)保健品价格昂贵,掏空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金。保健品总体价格昂贵,少则几百元,动辄上千,个别的上万,甚至几万元,远远超出了本身所应有的价值。被调查者中有一位是退休环保工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平日里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不舍得浪费一分钱,但对购买保健品却从不吝啬,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先后三次购买了近万元的保健品,服用一段时间后治疗效果不明显,感觉受骗了,对保健品疗效产生一些怀疑,但心里仍渴望遇到真正管用的保健品。另一位被调查的老年人介绍,为了达到保健品治疗效果,在服用保健品的期间,厂商会向他推荐了一套有辅助治疗功能的保健器械,配合治疗,这套器械花费近三万元,使用了近两个月,没有感觉到任何疗效。

(三)盲目信任保健食品易耽误病情,还会影响家庭和谐。多数老年人对保健品市场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习惯性将保健品等同于药品,厂商正是利用老年人相信保健品可以治病这一盲区,故意夸大宣传疗效,欺骗老年人陷入消费误区。被调查者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只信商家的宣传内容,并不知道真正的保健食品有标志(蓝帽子图样)、批准文号及食用方法,个别以治病为目的的老年人,由于长期盲目服用不适宜的保健品,往往会加重病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三成老年人反映在服用某品牌的保健品后明显感觉身体不适,老病没治好却又添新病,让他们苦不堪言,有的老年人因购买时怕儿女阻挠,没有告知他们,服用后效果差又怕儿女埋怨,为了避免家庭矛盾,他们多数会保持沉默。

三、规范保健品市场刻不容缓

(一)各职能部门应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消协应加大辖区内保健品广告宣传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临时租用公共场所搞专家讲座、街道散发传单、随处张贴小广告等厂商加强监管,对虚假、夸大宣传保健品功效的商家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严肃查处,以绝后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大保健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劣保健品等违法行为,并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给予曝光,公布假冒保健品名单,提高消费者警觉性;及时受理老年消费者举报投诉案件,帮助老年消费者对提高保健品的认识和识别能力,以防上当受骗。

(二)严厉打击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虚假宣传。严格审查涉及老年保健品广告宣传内容,尤其是以医生、专家、患者等形象做疗效说明的违规宣传,对存在夸大夸张宣传效果,误导公众消费的虚假宣传应立即责令停播或屏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提高老年人的识别能力,学会自保。引导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应读懂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认清该产品的保健功能,并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一定要到正规、有证照、信誉好的商家购买保健品,注意保健品的外包装上是否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等;平时还要多了解健康知识,参加由正规医院组织的活动,对于保健品厂商组织的保健讲座,应谨慎参加。

(四)给老年人营造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老年人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社会的关爱,作为子女应该多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尽可能抽出时间常回家看望老人或致电问候老人。社区是离老年人生活最近的基层组织,应积极协调政府尽力为老年群体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开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老年人选择正确的健康消费,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五)新保健品管理办法应尽早出台。我国1997年6月出台的《保健品食品管理办法》一直沿用至今,已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保健品消费市场发展需要,国家应尽早出台新保健品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管理细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提高职能部门执法能力,更有效地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推荐专题: 生日的祝福语 简历的自我评价 老年人的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