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调查报告调查方法(优秀范文三篇)

2022-05-25 22:35:1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报告调查方法(优秀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报告调查方法(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一、调查报告及其作用

调查报告就是有目的地对某一事物、某一情况、某一问题或经验,进行调查研究以后所写成的书面报告。周密的调查、悉心的研究分析、完善的表达是构成调查报告的三要素。调查报告常见的名称有“调查”、“调查报告”、“调查汇报”、“调查记”、“考察报告”等。

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较为广泛,容量也较大,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革命领袖曾运用调查报告这一重要形式指导革命实践。如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等对当时的革命斗争都起过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更好地运用调查报告研究中国的国情和特色,及时掌握四化建设新动态、新经验,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面对当前的改革开放,许多新问题的发现和研究,都要大量地运用调查报告这种形式。

概括起来说,调查报告的主要作用:一是反映情况,总结经验,揭示问题,使人们提高认识,掌握规律;二是为领导机关和决策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新闻报道、评论文章比较,有相似的地方,也有所区别。

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都要求反映客观事物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过程,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经验教训。但在内容上,调查报告要求面向全局,所反映的范围较广泛,可以涉及现状、历史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工作总结往往只限于反映本单位、本地区的情况。另外,在写作时,总结的中心问题是经验,调查报告的中心问题是具体材料;调查报告用第三人称,工作总结用第一人称。

调查报告和新闻报道,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记述真人真事。新闻性的调查报告,同消息、通讯一样,要求反映迅速及时,具有新闻的特点。不同的是:消息以叙述为主,寓理于事;通讯常以叙述、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具体描绘来打动读者;调查报告无需采用文学手法描绘事物,而是着重以事实说明问题,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论,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提出经验和办法。

调查报告和评论文章,都要对事实进行分析、评论,采用“史家笔法”,寓理于事,在充分叙说典型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观点,得出相应的结论。但评论文章以评论为主,它所引用的事实作为评论例证;调查报告则以叙述为主,围绕事实进行评论,结论从事实引出来,既不必阐述论证过程,也不允许任意发挥,而要求从典型事实的叙述中表达倾向,引出观点,找出规律。

(一)内容真实可靠

调查报告最本质的特点是客观性,这是调查报告的生命所在。它是由非当事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严

肃的科学态度撰写的。它要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不能带着观点找材料;更不能只报喜不报忧,甚至无中生有,搞“假、大、空”。对少数人以至个别人的言之有据的意见,亦应在报告中反映,不能搞“少数服从多数”。调查报告要严格尊重客观实际,所反映的情况、问题以及所引用的数据、资料等,都准确无误。同时对事物本身的逻辑,不可言过其实或以偏概全。

(二)针对性强

调查报告,或是反映新生事物,推广先进经验;或是弄清事实,揭露问题;或是查清某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等等。都要根据党的方针政策,从工作需要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针对性越强,指导意义越大,就越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三、调查报告的种类

(一)综合调查报告

综合调查报告就是围绕一个问题、多方面地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涉及面广、花费时间长、投入人力多。这种调查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调查目的、概况、重点问题综合分析、提出建议等。

(二)专题调查报告

针对某一方面的一个问题、一件事进行的调查,称为专题调查。这种调查报告,可以先提出调查的问题和目的,然后再通过材料的分析来回答,进而提出建议。

(三)典型调查报告

典型,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典型调查报告就是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会性质,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调查、写作。典型调查报告总结典型经验或教训,借以推动全局工作,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制定方法。

调查报告从内容上分,又有:

(一)反映新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要求比较具体完整地反映新生事物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生、发展过程,阐明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揭示它成长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目的在于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和推广。

(二)考察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或由于现实工作的需要,或由于重新判定某一时间某些问题的性质,需要对这一问题重新调查而写成的报告。这种报告虽然是调查历史,但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政策性。这种报告的写作,往往当历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某一时期某些问题的结论发生质疑时,去重新调查,以便做出新的结论。

(三)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往往是抓住某一方面的典型问题进行揭露,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调查报告往往要突出反面例

子,严肃地剖析,指出其危害程度和影响,并提出处理的意见等。

(四)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种报告,主要是向上级机关或有关方面反映基本情况。它既可抓住一两个具体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也可以综合几个方面的情况提出较详尽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报告的写作

㈠基本格式

1.标题

可以用公文式标题写法,如《××省教育厅关于××职工中专教学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也可以用新闻报导常用的单行标题或双行标题的写法,如《化工厂是怎样成为无泄漏工厂的?》,《扬长避短,发展地方工业--××市工业调查》。

2.正文

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开头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扼要地说明调查目的、对象、方式和经过,提示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另一种是开宗明义,直切主旨。对调查工作情况不集中说明,而在有关部分作简要交代。如例文二《还我美好山河--桂林风景区的保护和治理亟待加强》(蒋涵箴、徐占焜、肖体焕,1980年5月31日《人民日报》),“首句标其目”,揭示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和人为的破坏,既点明了全文主旨,又有较强的吸引力。事情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主体部分。这部分,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分别归纳几个小部分来写作。每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可以加上序码或小标题来标明,以提示或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更加明了清晰。这几小部分之间,要注意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安排先后有序,以便读者理解。

主体的结构层次,是用空间变换顺序,按调查的地区、单位,一个点一个点来写;二是用时间推移顺序,按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写;三是用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写。因事物内在联系的形式不同,还可以分为并列顺序、总分顺序、因果顺序、主从顺序等。

结尾常用归纳主旨、展望未来、提出要求的方法来写。这之中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常以扼要指出存在问题作结;揭示问题的调查报告,常以下一步的建议收尾。

3.具名。

个人署名一般在文尾;单位署名一般在标题下面。

(二)写作要求

1.打好基础。

调查报告,顾名思义是一调查二报告,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详细地占有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前提。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就是在用了21个月的时间,考察了英国30多个工业城市之后写成的。在调查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指导,才能洞察真伪,明辨是非;要有群众观点,才能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要全面占有材料,“竭泽而渔”,才能冲破传统观点,提出新思想,新问题,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发展方向。

2.抓住关键

确立有指导意义的主题,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关键。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要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分清现象和本质,区别主流和支脉,明确问题的症结,揭示事物的本质,探索发展的规律。

3.掌握要领

掌握要领,就要做到叙议结合、点面结合。叙义结合,就是要有叙有议,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叙,是铺叙情况、事实;议,是发表看法,表明观点。只有从材料中提炼出正确而深刻的观点,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调查报告才有指导意义。

点面结合,就是要有点有面。面,是一般情况;点,是典型事实。只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才能做到既有广度又能深度。如例文一《还我美好山河》,每揭露一个问题都是既有概括全貌的统计数字,又有深入剖析的典型事例,读后令人信服。

范例一

天津市武清县乡镇企业资金现状的调查

于 兵

近几年来,天津市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1992年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469.2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为365.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8%,乡镇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0.4亿元,其产值、利税分别是国营工业企业的36%和77%。天津市各郊县乡镇企业发展各有特色,产品又各具优势。我们以武清县乡镇

企业为例进行了调查。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

看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应从经济效益着眼,因为实现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考核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应由以考核产值为核心的速度效益型体系转变为考核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全方位体系。确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首先要考核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工业净产值率、工业成本利润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以及国家考核评价一个地区的工业生产效益所采用的综合指数。 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某项经济

效益指标报告期数值×权数/(该指标国家标准值×权数)]×100%

武清县的乡镇企业从1991年起取得长足发展,并使其当年总产值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名列第16位。武清县

1991年和1992年各项经济指标如下:(略一一编者注)

分析表1、表2,武清县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情况表明:

1.经济效益维持较高水平。1991年全县乡镇企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其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已达152.28%,高于国家标准值52.28个百分点,到1992年又有所提高,达160.86%,高于国家标准值60.86个百分点。全县乡镇企

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大高于国家标准值。

2.企业经济效益在总体上呈现良好增长态势,(1)从两表数据可以看出,1992年同1991年相比,工业总产值由387578万元增加到472920万元,增长22%,而工业销售产值由270698万元增加到382722万元,增长41.4%,因此使得工业产销率由69.84%增加到80.93%,增加11个百分点之多。销售收入由212824万元增加到300898万元,增长41.4%。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取得了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增长47.9%和39%。(2)由于全部资金1991年到1992年增长39.2%,速度慢于利税总额增长速度,使得资金利税率由1991年的26.24%增加到1992年的27.88%,增长1.64个百分点。(3)工业净产值由1991年的82411万元增加到1992年的110559万元,增长34.2%,快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使净产值率由1991年的21.16%增加到1992年的23.335。而同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仅增长了3.7%,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由1991年的7244元/人增加到1992年9375元/人。(4)从1991年到1992年,销售收入大幅度上升,由212824万元增长到300848万元,增长41.4%,快于全部流动资金平均余

额增长38.5的增长速度,使得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2.09次加快到2.13次。

3.经济效益指标增长不均衡。就表2各项指标同国家标准值相比可以看出:在构成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6项指标中,有4项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值,2项低于国家标准值。其中1992年资金利税率、成本利润率分别为27.68%和21.85%,高于国家标准值13.55%和8.41%的1倍以上。劳动生产率在1992年达到9375元/人,大大高于国家5683元/人的水平,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达2.13次,也快于国家1.83次的标准速度,这也是乡镇企业创造高效益的有利保证。但工业产销率和净产值率却落后于国家标准准值,虽然工业产销率由1991年的69.84%提高到1992年的80.93%,但同国家的97.48%的标准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可见,乡镇企业在销售环节的管理方面还不十分完善。净产值虽然由1991年的21.26%增加到1992年的23.38%,但同国家标准值的29.01%相比,仍低5.6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乡镇企业在成本、能耗管理上还有待加强。就两表数据中两个年度相比:1992年同1991年相比,各项指标普遍取得了有利于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增长变化。但工业销售产值同销售工厂成本相比,前者增长41.4%,而后者却增长44.9%,快于前者增长速度,不仅如此,利润总额由1991年到1992年增长39%,慢于销售工厂成本的增长速度,使得或本利润率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可见,虽然在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上反映出乡镇企业经

济效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构成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各项指标中也存在不合理的发展因素。

二、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武清县的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很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

1.流动资金缺乏,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已成为当前乡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之一。它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银行贷款所占比重份额过多。 武清县共有34个乡,其中乡镇企业产值“亿元”乡有29个,通过对29个产值“亿元”乡进行调查,截止1992年底,在29个乡中,年末银行贷款余额占流动资金总额低于40%的仅有3个乡,占29个乡的10%;年末银行贷款余额占流动资金总额40%至60%之间的有16个乡,占29个乡的55%;年末银行贷款余额占流动资金总额60%以上的有10个乡,占29个乡的35%。也就是说,仅有10%的乡的乡镇企业流动资金运转受银行贷款变化影响较小,有55%的乡的乡镇企业流动资金运转受银行贷款变化影响较大,几乎完全依靠银行贷款进行流动资金运转的企业所在乡占乡镇总数的35%。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企业生产发展和更新改造越来越依靠银行贷款,国家金融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冲击。国家在去年7月份开始的整顿金融秩序,银根紧缩就引起企业生产的大幅度回落,仅杨村镇的187户乡镇企业中就有33户由于不能从银行贷款中取得流动资金,使生产经营处于停滞状态,其中有的已经倒闭。另一方面随着银行贷款利率不断上调,企业贷款利息急剧增加,贷款包袱越背越重。1993年度,国家两次上调银行贷款利率,由年初的8.6%上调到最后的10.2%,加之银行在利率的基础上有20一60%的上调幅度。这样相对年初的8.6%的利率来说,当年度最高上调幅度达80%以上。这同

全县乡镇企业每年几乎不便的22%的资金利润率相比,多数企业已愈加感到贷款包袱的沉重。

流动资金短缺是乡镇企业发展中普遍的问题,而自有流动资金相对银行贷款而表现的缺少,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则是由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并且这两方面的原因又是相关的,银行经营流动资金的管理制度不严,迫于各种压力,基本满足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流动资金需求,而由此纵容了企业不注意流动资金积累,将自有资金的绝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职工工资等。而当国家出现银根抽紧时,企业则由于自有流动资金的严重缺乏而陷入困境。所以,乡镇企业如不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增加自有流动资金比例,将会大大影响其发展后劲。

2.生产发展基金被挤占严重。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求发展,就要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形成扩大再生产。就目前而言,乡镇企业应立足于由税后留利中加入生产发展基金提取比例。而事实上,由于乡镇企业普遍实行的是承包经营制,在实际工作中,考核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大多依据利润完成情况来确定厂长和职工收入。这样虽然有利于调动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不少弊端:片而追求利润、拼设备、拼劳力,对技改投入、设备更新、职工培训不重视,企业整体素质下降;结算利润多,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实际用于生产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企业难以扩大规模,发展后劲不足。通过对两个规模大体一致的3户乡镇企业1992年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后看到:这3户企业总计固定资产原值892.01万元,净值634.7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总额188.35万元,从业人员408人,销售收入总额1454.3万元,实际实现净利润126.08万元,在上缴乡村管理费和弥补前年度亏损后只剩70.17万元。虽然各企业在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这部分最终净留利中用于生产发展的比例,大约在40%-70%不等,但实际执行结果却是,这部分有限资金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企业真正用于生产性积累的资金只有大约26万元,这显然不能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求。

3.乡镇企业深受“三角债”困扰。“三角债”拖欠现象,在各类企业中普遍存在,乡镇企业也十分明显。有增无减的三角债,使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费用增加、负担加重。上述调查的3户企业1992年底流动资金总额为1275.66万元,而应收帐款达575.72万元,相当于流动资金占用额的45%。企业为维持生产运转,不得不从银行大量借款,3户企业1993年10月末的流动资金贷款为726.6万元,比年初的613.28万元增长了15.6%,利息也在大量增加。我们同时看到,1992年底的应收帐款相当于流动资金银行借款的93.8%,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应收

款的占压,企业完全可以还清流动资金银行借款。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改变组织结构,推进股份合作制。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应立足于深化企业改革,依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增强企业活力。搞股份制经营可以从多方筹集资金,运用社会资本发展生产,从而使企业资金有所增加,缓解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并且由于股份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必须定期公之于众,这就意味把企业置于广大股东和社会监督之下,社会约束力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有极大的监督和鞭策作用,从而监督企业有效合理地使用流动资金,调整自有流动资金所占比重。另外,股份制的剩余收益分红归全体股东,积累也归全体股东。如果企业积累增长,生产扩大,资产增加,股份升值,给股东带来的收益也就更大。所以股东必然希望增加企

业积累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使股份制与承包制有效接轨。

2.积极引进外资,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应制定可行的优惠政策,采取切实措施吸引外资。引进外资不仅可缓解乡镇企业资金紧张的困难,还可同时引入外方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得企业在资金运转、经营管

理各方面都更加趋近国际标准,从而更加适应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求。

3.完善财务考核制度,加大企业积累,针对在实际工作中,乡镇企业财务考核指标单一,制度不健全的情况,财税及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完善财务考核制度,促进企业增加积累,加大技改投入,适时更新设备,加速

企业扩大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为增加市场竞争力而发展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

4.努力清理三角债。清理三角债需要各级政府重视。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还要注意从产销入手,对供过于求的产品实行限产,流动资金贷款主要应发放给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努力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对于产销不对路产品

的企业要坚决进行关、停、并、转,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急需的企业中。

(载于《财政研究资料》1994年第26期)

第二篇:学习方法调查报告

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各科内容。同样,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也同样重要,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我们对中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等学习做了如下初步调查。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找出改善这种差异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石化一中的全体学生进行部分抽查问答的方式,并在重点班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

三、调查结果

(一)预习情况、方法。

众所周知,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是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之一,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大约占4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把课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预习,而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很少,重点班的优等生也有人经常预习,但是他们预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则大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而且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习还是中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听课情况、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种情况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笔记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样的学生约占22%,说明他们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以便课余时间复习,有其被动的一面。基于从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作业情况及其方法

由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比率较高,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结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难生基本采用这两种方式完成作业,仍有抄袭作业的行为。从教学环节的连贯性来看“先看书后做”的方法较理想,先看书比较清晰地掌握知识点后,再通过作业来检测学习的知识,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有的优等生也采用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式,他们认为只要做好课堂小结,就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种方式完成作业,这样既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又能针对作业中的问题有目的地看书,使得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

(五)复习情况和方法

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习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习的比率也较高,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复习不懂或不会的知识,当然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优等生介绍,他每次的考前复习都针对自己知识缺漏的地方,自己选题出卷进行自测,这说明好的复习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引导学生复习。

经过这一个星期以来的调查,目前中学生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还没

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改变这种情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讲课之前,应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要变“满堂灌”为“少、精、活”,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问题重点认真思考,找出规律,解除预习中的疑难,学生攻克了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 - 附语文背诵十七法

中学教材中背诵篇目占有很大比重,许多学生畏“背”如虎。怎样才能加强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背诵效果呢? 1.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 2.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践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3.提纲挈领法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4.求同存异法 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5·示范激励法

一些功底深厚的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学生面前熟练而有表情地背诵一遍。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无疑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此外,由于人们的记忆力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学生开始练习背诵之后,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一方面进行背诵指导,一方面及时发现背诵课文“千里马”,并让这些“千里马”在全班同学面前作示范背诵,这样做,对于增加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背诵信心,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6.关联词提示法

并联词不但能体现复句关系和句群关系,而且也能体现议论文的内在联系,有人说,关联词是议论文的语言轨迹。因此,及时把握关联词这个“语言轨迹”,对背诵议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中有这么一段:“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查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段文字中含关联词“„„而„„使„„则„„使„„则„„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第二句中的“使„„

则„„使„„则”构成两对关联词,分别表示假设关系;第三句中的“故”连接上下两个句子,表因果关系;“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些关联词,弄清它们表示的关系,边想边背,句句衔接,环环紧扣,背诵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难了。 7.辞格勾连法

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皆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辞格的运用上自有独到之处。因此,从背诵课文所用的修辞格入手,采用上勾下连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诵效果。例如,背诵课文《口技》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声„„声„„声”,接着用“顶针”句式“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动地描写了发生火灾时人们惊恐万状的忙乱场面。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这种修辞格的句式特点逐句对照,上勾下连,背诵这段文字同样是不太困难的。 8.听录音背诵法

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用视觉和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这种记忆方法,人们称为“协同记忆法”。根据这一理论,在练习背诵时,可适当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录音,从而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以强化记忆效果。 9.趣味背诵法

在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消除持续背诵造成的单调感、疲劳感,依据“寓教于乐”的原则,无妨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①“对歌”式背诵法。即摹仿山区或某些兄弟民族“对歌”的方式,由甲、乙两个学生每人一句,轮流背诵;②“接力赛”式背诵法,即摹仿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方式,由三个学生每人一句,上递下接,循环往复;③“叠罗汉”式背诵法,即摹仿杂技演员“叠罗汉”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诵第一句,第二人接背

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递增一句,连续不断,直到背完为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强,而且参与面广,并能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不妨一试。 10.分层背诵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背诵部分的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背诵段落或篇幅不长的课文。比如《为学》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找出联系。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观点:人求学确实有难易之别,但只要努力去学,就能变难为易。要记住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观点,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体事物的推理过程,三是要抓住对照的写作特点。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为第二大段,是用“僧之南海”的事例证明上述观点。第二自然段头一句是第一层,交待地点、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层,交待结果;中间贫富二僧的两次对话是第二层。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大段,总结全文,勉励晚辈应向贫僧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后一句;后一句顺着上文而来反问点明题旨。经过这样梳理一番,再反复读几遍,就很容易背诵了。 11.图表背诵法

图表是一种直观的简化的表达方式。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把背诵章段的结构,用主要词语(最好是原文)设计成图表(也可借助教师的板书设计),然后对照图表诵读几遍,再依据图表尝试背诵,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如《遍鹊见蔡恒公》便可设计如下图表帮助背诵: 12.辅助背诵法

指利用某些起指示作用的语文标志帮助记诵。比如,《诗经》二首的《伐檀》、《硕鼠》,都运用了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形式,每章只在韵脚处换了几个字,其余字句不变,所以,只要背过一章和换韵的那几个字,文章就都会背诵了。《庖丁解牛》一文,可利用词组熟诵课文:目皆全牛——目无全牛——神遇全牛——游刃有余——技经肯綮——批郄导款——目不转

睛——踌躇满志。屈原的《涉江》诗,可利用“涉”的路线,理清脉络:抒理想——渡潇湘——上沅水——入溆蒲——忆历史——写“乱”章。诸如课文线索、情节发展、人物顺序、逻辑轨迹、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空间方位、领头字句等等,都可作为背诵的标志和助手。这就好比旅游,有了向导或导游图,游览得既快又好,心旷神怡。 13.整体背诵

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一遍又一遍地、从头到尾地进行记诵。优点是脉络连贯、加深理解。缺点是内容太多,容易疲劳。 14.整分背诵

顾名思义就是整体背诵和分层背诵的有机结合。优点是取其整体背诵和分层背诵的利而去其弊,扬长而避短,符合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背诵较长的诗文,常常是最前面的部分容易记住,即心理学上说的“初始效应”;中间部分则往往记不住,即心理学上说的“中远效应”。因此,运用此法时要强化“中远效应”,增加复习率,形成强刺激。 15.尝试背诵

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读几遍,合上书本尝试记诵:看看哪里易背,哪里难背,哪里会背,哪里不会背。难背、不会背的地方要重点朗读,熟读直至会背。这种理解、朗读、背诵三位一体的方法,比一遍又一遍地机械记诵的效率高得多。 16.“三步记忆法”

第一步是抓住文章的思想用脑默记,第二步是闭目回忆,实在回忆不起来时,就“偷看”一下,第三步是迅速反复,多次诵读。 17.“五次反复法”

为了使背诵的课文长期不忘,有的教师就采用此法,即早读时重背昨天课堂上背过的内容,这是第一次反复。第二次批复是每个单元结束后,同时进行第三次反复,这就是把上单元已过关的课文再重复背诵一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复,主要是结合期中、期末的复习进行。

第三篇:传染病年度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出抓好霍乱、流行性出血热、流感/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点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落实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实现确保全县不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目标。

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加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及时组织本单位和辖区医疗机构业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按照法律的有关要求,依法开展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指导,除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外,每年最少组织两次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

二、做好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

(一)充分认识疫情报告和管理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制订并落实有关制度,加强责任心。

(二)做好疫情报告审核工作。每日至少要在网上进行4次(节假日不少于2次)报告卡的审核(上午上班后,下午下班前必须各审核一次),严格按照当天报告当天审核的要求进行,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以及重卡等检查,确保审核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有疑问的卡片应及时通知报卡单位核实,同时与分管疾病相关科室和流调医生联系,按规定通报疫情信息,以便于进行疫情核实、流调和疫点处理。做好疫情审核记录和通

报记录。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与报告单位核实,需要报告的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市疾控中心报告。如为填写错误,应要求报告单位立即修改。

(三)加强辖区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的技术指导,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加强疫情报告的主动监测、质量控制和预测预报工作,提高疫情管理水平。经常深入基层指导疫情报告工作,尤其是要深入到各级医疗机构及城乡居民中进行主动监测,定期组织疫情漏报调查,及时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和指导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对辖区内的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发现异常报告(疫情报告突然增多或减少、传染病的暴发等)要及时处理,并在24小时内将调查结果按规定逐级上报。

同时,特别要加强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填报质量的分析,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反馈疫情信息,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做好对疫情信息的预测、预警工作,对重要疫情作出快速反应并进行追踪调查和处理。积极做好历年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的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地处理,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在接到鼠疫、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出血热、狂犬病、伤寒、布病、炭疽和新发或少见急性的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痢疾、猩红热、钩体病、感染性腹泻、不明原因疾病有暴发流行趋向的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死亡病例报告时,应按规定时限逐级报告并赶赴

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对本辖区的所有暴发(包括非法定报告传染病)和重大疫情均要立即上报并迅速查明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尽快扑灭疫情。对基层防保组散发疫点、暴发点、疫区处理情况要按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抽查,除甲类及比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外,其它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必须于3日内完成。

四、肝炎、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防治

要严格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要加强大众宣传教育,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

五、霍乱、腹泻病防治

由于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霍乱的发病及流行规律,同时导致霍乱疫情暴发流行的各种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仍需要提高警惕,高度重视霍乱、腹泻病防治工作,加强领导,早动手,早准备,落实好各项综合性措施:

1、抓好治本措施的落实。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管理,开展以“三管一灭”为中心,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水产品特别是来自疫区小水产品的管理,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止霍乱的水型和食物型暴发。

2、业务培训。配备有较强责任心和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业务人员负责霍乱防治工作,并保持人员稳定,要求熟练掌握粪便、水及外环境检索中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疫情报告和处理技术。流行季节前对各类专业人员和疫情报告人员,特别是对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的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分别进行霍乱诊断治疗、病原检验和疫情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对O139检验技术,作为重点予以层层培训,务必使各有关人员熟练掌握。

3、加强对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对大型建设工地等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求各有关单位建立健全有关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解决好生活用水、厕所、食堂等基本卫生设施和对本单位所有员工的卫生防病教育。

4、监督检查。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腹泻病防治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导,在腹泻病门诊开诊前后进行检查,并写出开诊检查小结及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及时上报。

5、伤寒、副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发生的伤寒、副伤寒疫情要及时调查,接到网络直报伤寒、副伤寒疫情后,要于3日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处理结束后及时上报流调个案调查表及疫源地处理小结,并于来年3月份之前进行疫源地二次处理,做好伤寒、副伤寒的查源灭源工作。密切关注细菌性痢疾疫情动态,发现暴发疫情及时报告处理,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

6、对不明原因腹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尽可能查明原因。

六、流感/人禽流感的防治

成立人禽流感防治及应对流感大流行领导小组及专业防治技术小组。密切关注流感/人禽流感疫情动态。加强防治队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流感/人禽流感防治技术水平。利用报纸、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大众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掌握有关的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中适时组织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做好接种对象的登记,并对接种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及时逐级上报。

七、其它有关传染病的防治

进一步加强水痘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好接种登记报告。对出现的暴发点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猩红热、钩体病、手足口病等其它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按《传染病处理常规》及有关专题工作计划进行。

八、加强综合公共卫生监测点建设,做好疾病监测、应急预警与处Z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突发应急事件调查和处理各项工作流程和制度,完善和修订各项应急工作方案和预案,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药品物资的储备,组织应急演练,落实各项突发应急准备工作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综合公共卫生监测点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其疫情监测前哨作用。

推荐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