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大学生安全意识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

2022-05-05 23:40:0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安全意识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安全意识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 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综合,也是公民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同时也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同时也是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而我们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所具备的法律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但是,现实中却时常出现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件,有些甚至是震惊全国的恶性犯罪行为。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和法律素养的不足。毕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诱惑层出不穷,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们经常掉进陷进之中而不自知。

(一)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有以下特点:

1.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非常匮乏,并且缺乏法律方面的常识。有80%的人听说过法律援助,但是了解或者参与进去的人还不足20%,44%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的缺失,还有29%的大学生虽然掌握着一定的法律知识却不懂得如何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甚至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找哪个部门。

2.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浅薄,他们不会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找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他们有法律意识,但是法制观念很淡薄。他们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仅仅49%的大学生会在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31%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关系解决问题,但是竟然有20%的大学生会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不得不说,如果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一定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大部分大学生不关心社会上发生的有关法律方面的新闻,他们缺乏维护法律的勇气和责任感。只有9%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86%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关注这方面的新闻,但是仅限于看看。64%的大学生认为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还不够,3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不是学生管得着的事情。

4.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司法制度没有信心,这让他们认为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没有必要。只有27%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2%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只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而剩下的41%的大学生还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会逐渐完善。

5.部分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的不全不牢,理解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也仅限于老师上课讲的浅薄的那一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的发展了解的清楚的人几乎是0%,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不了解。甚至连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都只有一半的大学生了解。更别说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并且大学生们不太会主动去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45%的大学生是从报纸电视等媒介上了解的,36%的大学生是从学校的课本上了解的。

6.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主动法律意识明显缺乏。由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成分是独生子女,受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较重,他们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作出违规的情况。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也由于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我们经常看到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因违法犯罪所受到的惩罚,使大学生感觉到的是法律的无情,而并没有感觉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准则,是他们利益的维护者,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认为只要我不违法就无需学法。有的甚至把神圣的法律看做形同虚设,即使约束和规范,那也是针对“老百姓”的。5%的大学生从不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其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举例: 1.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学生为了图便宜,大多数人都买二手电脑和手机,他们认为这样既经济又实惠。有的学生可能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买了赃物——毕竟二手手机的来源并不如商店里买的手机有迹可循。其实这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法律。 2002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以及后来发生的“马加爵”案件。22岁的浙江大学农业学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周一超,报考浙江嘉兴人事劳动保障局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而报复杀人。据考证,当代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往往较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通过调查了解到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大致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几乎大部是涉嫌盗窃罪和色情诈骗罪; 2.

(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源自社会

1.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响。 封建社会时期长,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各种封建观念思惟和世俗文化早已深深的印在泛博劳动人民的心中。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对法律的观念。民主、平等的法律思想没有深入人心。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烈。

2.国家的重视程度。政府对社会的普法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社会的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3.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报纸上屡见不鲜的官员贪污案件或者丑闻,这会让大学生失去对法治社会的信心。何谈法律意识!

二.源自学生自身

1.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这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缺乏远见性。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侵犯时,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时,才觉得为时已晚。 3.缺乏实践性。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的专业都开设有思政这门课,详细讲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践,而最终流于形式。

三.环境因素(学校、教师等)

1.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欢的专业课书或是课外读物。只要保持课堂安静就可以了,也没有向学生讲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然也不够用心。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缩水了。

2.课堂气氛沉闷。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老师一般按大学教学大纲死板授课,极少联系实际,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课的兴趣。

3.应试教育也是一个硬伤。就算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将法律知识吃透。毕竟考试只要60分就能够毕业,学校并不会测试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学素养如何。

(三)建议

1.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毕竟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以增强法律意志,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意志的锤炼主要通过实践,比如鼓励大学生参加维护自身和有关人的合法权益的活动,当自身和有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合法有效地通过法律救济途经得到妥善解决。

3.在高校开设一门相关的课程,并且在讲课的时候多引用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这有助于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四)总结与思考

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成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加快步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附调查问卷及结果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为2012年8月10日至2012年8月15日,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合作下,对大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1.当你和你家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 49% B.诉诸武力 20% C.通过关系解决 31%

2.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A.有 18% B.没有 82%

3.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 9% B.偶尔 86%

C.从不 5%

4.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事业的发展有多了解?

A.不甚了解 64% B.大致了解 36% C.很清楚 0%

5.你明确知道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什么时候出台的吗?

A.知道 59% B.不知道 41%

6.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A.电视报纸等媒介上 45% B.学校的课本上 32% C.家庭的影响 10% D.其他 13%

7.你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够不够?

A.很不够 64% B.经够了 27% C.对这件事无所谓 9%

8.您觉得法律能维护你和你家人的切身利益吗?

A.能,我对法律有信心 27% B.不能,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人和有权的人的代表 32% C.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41%

9.你对法律专业感兴趣吗? A.不感兴趣 73% B.感兴趣 27%

10.你了解或者参与过法律援助吗?

A.听说过 80% B.了解 20%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并不感兴趣,而现在的中国正处在法律发展时期,急需大量的法律人才但中国有13亿人口,但却只有12万左右的律师,而在美国,虽只有2亿多人,但却有近100万律师,而且,学生对法律的不敢兴趣也反映了其法律知识的不足。

谢谢您的合作。

2011年9月15日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小组成员:缪佳敏,高倩倩,周媛,郭平,帅丽娟,陈苏明,乔羽 指导老师:史瑞君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

众所周知,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综合,也是公民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同时也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同时也是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而我们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所具备的法律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但是,现实中却时常出现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件,有些甚至是震惊全国的恶性犯罪行为。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和法律素养的不足。毕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诱惑层出不穷,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们经常掉进陷进之中而不自知。

(一)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有以下特点:

1.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非常匮乏,并且缺乏法律方面的常识。

80%的人听说过法律援助,但是了解或者参与进去的人还不足20%,44%

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的缺失,还有29%的大学生虽然掌握

着一定的法律知识却不懂得如何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甚至在他们的

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找哪个部门。

2.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浅薄,他们不会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寻

找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他们有法律意识,但是法制观念很淡薄。他们不

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仅仅49%的大学生会在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拿起法

律武器,31%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关系解决问题,但是竟然有20%的大学

生会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不得不说,如果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一定

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大部分大学生不关心社会上发生的有关法律方面的新闻,他们缺乏维护

法律的勇气和责任感。只有9%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

律报告,86%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关注这方面的新闻,但是仅限于看看。64%

的大学生认为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还不够,3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国家和

政府的事情,不是学生管得着的事情。

4.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司法制度没有信心,这让他们认为培养自己的法律

意识没有必要。只有27%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

法权益,32%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只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而剩下的

41%的大学生还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会逐渐

完善。

5.部分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的不全不牢,理解

也仅限于老师上课讲的浅薄的那一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的发展

了解的清楚的人几乎是0%,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不了解。甚至连国家

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都只有一半的大学生了解。更

别说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并且

大学生们不太会主动去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45%的大学生是从报纸电视

等媒介上了解的,36%的大学生是从学校的课本上了解的。

6.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主动法律意识明显缺乏。由于当前

的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成分是独生子女,受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较重,他们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

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

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作出

违规的情况。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也由于教育与宣传舆论的

局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

刑法。我们经常看到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因违法犯罪所受到的

惩罚,使大学生感觉到的是法律的无情,而并没有感觉到法律是他们生

存的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准则,是他们利益的维护者,大学生的内心深

处认为只要我不违法就无需学法。有的甚至把神圣的法律看做形同虚设,即使约束和规范,那也是针对“老百姓”的。5%的大学生从不关注这方

面的问题,其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举例:

1.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学生为了图便宜,大多数人都买二手电脑和

手机,他们认为这样既经济又实惠。有的学生可能在交易的过程中就

买了赃物——毕竟二手手机的来源并不如商店里买的手机有迹可循。

其实这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由于没有足够的

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法律。

2002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以

及后来发生的“马加爵”案件。22岁的浙江大学农业学生物技术学

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周一超,报考浙江嘉兴人事劳动保障局通过笔

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而报复杀人。

据考证,当代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往往较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

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通过调查了解到涉案大学生男女

比例大致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几乎大

部是涉嫌盗窃罪和色情诈骗罪; 2.

(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源自社会

1.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响。 封建社会时期长,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各种封建观念思惟和世俗文化早已深深的印在泛博劳动人民的心中。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对法律的观念。民主、平等的法律思想没有深入人心。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烈。

2.国家的重视程度。政府对社会的普法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社会的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3.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报纸上屡见不鲜的官员贪污案件或者丑闻,这会让大学生失去对法治社会的信心。何谈法律意识!

二.源自学生自身

1.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他们将

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这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缺乏远见性。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侵犯时,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时,才觉得为时已晚。

3.缺乏实践性。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的专业都开设有思政这门课,详细讲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践,而最终流于形式。

三.环境因素(学校、教师等)

1.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欢的专业课书或是课外读物。只要保持课堂安静就可以了,也没有向学生讲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然也不够用心。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缩水了。

2.课堂气氛沉闷。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老师一般按大学教学大纲死板授课,极少联系实际,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课的兴趣。

3.应试教育也是一个硬伤。就算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将法律知识吃透。毕竟考试只要60分就能够毕业,学校并不会测试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学素养如何。

(三)建议

1.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毕竟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以增强法律意志,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意志的锤炼主要通过实践,比如鼓励大学生参加维护自身和有关人的合法权益的活动,当自身和有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合法有效地通过法律救济途经得到妥善解决。

3.在高校开设一门相关的课程,并且在讲课的时候多引用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这有助于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四)总结与思考

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成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加快步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附调查问卷及结果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为2011年9月10日至2011年9月15日,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合作下,对大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1.当你和你家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 49%

B.诉诸武力20%

C.通过关系解决31%

2.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A.有18%

B.没有82%

3.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9%

B.偶尔86%

C.从不5%

4.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事业的发展有多了解?

A.不甚了解64%

B.大致了解36%

C.很清楚0%

5.你明确知道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什么时候出台的吗?

A.知道59%

B.不知道41%

6.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报纸等媒介上 45%

B.学校的课本上32%

C.家庭的影响10%

D.其他13%

7.你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够不够?

A.很不够64%

B.经够了27%

C.对这件事无所谓 9%

8.您觉得法律能维护你和你家人的切身利益吗?

A.能,我对法律有信心27%

B.不能,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人和有权的人的代表32%

C.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41%

9.你对法律专业感兴趣吗?

A.不感兴趣73%

B.感兴趣27%

10.你了解或者参与过法律援助吗?

A.听说过80%

B.了解20%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并不感兴趣,而现在的中国正处在法律发展时期,急需大量的法律人才但中国有13亿人口,但却只有12万左右的律师,而在美国,虽只有2亿多人,但却有近100万律师,而且,学生对法律的不敢兴趣也反映了其法律知识的不足。

谢谢您的合作。

2011年9月15日

小组成员:缪佳敏,高倩倩,周媛,郭平,帅丽娟,陈苏明,乔羽

指导老师:史瑞君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第三篇:篇一校园安全调查报告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校园安全 安全意识

摘要:

大学生代表着朝气和希望,大学校园自然也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地方。但大学校园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近年来的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伴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社会化的发展,高校的安全事故也是屡屡发生,进入人们视线。大家在为事故叹息之时也不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高校安全问题涉及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问题,为了切实维护好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我们进行了此次抽样调查,分析了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的校园安全状况,分析了校园安全的薄弱方面,学校试图为改善校园安全状况,维护广大师生安全提出建议。

一、 调查背景

校园安全问题是一个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实利益是各级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校园安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并且已干扰到了高校正常的办学秩序,成为制约高校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维护高校的长治久安,为高校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

随着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校生大幅增长,社会化不断提升,给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带来空前的挑战,学生自杀、公寓失火、宿舍盗窃、食物中毒、校园暴力等高校校园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成为影响高校校园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近年来,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倍受舆论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切实维护好广大同学的合法权益,我们进行了此次校园安全社会调查。

二、 调查背景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通过问卷调查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了解燕京理工大学的校园安全状况,分析校园安全的各个方面,找出薄弱环节,通过努力改善学校的校园安全状况,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调查内容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校大学生进行访问,对第一手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意见。

四、调查方法

1、本次调查为问卷调查。

2、问卷调查方式:随机调查。

3、调查地点:学校图书馆

五、调查对象和样本量定

随机分配。发放五十份进行调查,实际有效43份

六、问卷设计

1、问卷由访员根据要求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按照科学原则设计符合标准的调查问卷。

2、本次调查问卷题器(问题设计与安排)从结构上分为封闭式问题,半开半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3、问卷设计后对调查问卷进行问卷效度(表面效度)评估。

4、问卷设计出来后进行试调查并据此进行修改和定稿。

七、调查执行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实践报告

众所周知,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综合,也是公民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同时也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同时也是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而我们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所具备的法律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但是,现实中却时常出现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件,有些甚至是震惊全国的恶性犯罪行为。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和法律素养的不足。毕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诱惑层出不穷,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们经常掉进陷进之中而不自知。

(一)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有以下特点:

1.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非常匮乏,并且缺乏法律方面的常识。有80%的人听说过法律援助,但是了解或者参与进去的人还不足20%,44%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的缺失,还有29%的大学生虽然掌握着一定的法律知识却不懂得如何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甚至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找哪个部门。

2.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浅薄,他们不会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找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他们有法律意识,但是法制观念很淡薄。他们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仅仅49%的大学生会在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31%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关系解决问题,但是竟然有20%的大学生会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不得不说,如果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一定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大部分大学生不关心社会上发生的有关法律方面的新闻,他们缺乏维护法律的勇气和责任感。只有9%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86%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关注这方面的新闻,但是仅限于看看。64%的大学生认为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还不够,3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不是学生管得着的事情。

4.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司法制度没有信心,这让他们认为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没有必要。只有27%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2%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只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而剩下的41%的大学生还持观望态度,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会逐渐完善。

5.部分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的不全不牢,理解也仅限于老师上课讲的浅薄的那一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的发展了解的清楚的人几乎是0%,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不了解。甚至连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都只有一半的大学生了解。更别说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并且大学生们不太会主动去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45%的大学生是从报纸电视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等媒介上了解的,36%的大学生是从学校的课本上了解的。

6.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主动法律意识明显缺乏。由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成分是独生子女,受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较重,他们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作出违规的情况。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也由于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我们经常看到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因违法犯罪所受到的惩罚,使大学生感觉到的是法律的无情,而并没有感觉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准则,是他们利益的维护者,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认为只要我不违法就无需学法。有的甚至把神圣的法律看做形同虚设,即使约束和规范,那也是针对“老百姓”的。5%的大学生从不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其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举例: 1.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学生为了图便宜,大多数人都买二手电脑和手机,他们认为这样既经济又实惠。有的学生可能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买了赃物——毕竟二手手机的来源并不如商店里买的手机有迹可循。其实这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法律。 2002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以及后来发生的“马加爵”案件。22岁的浙江大学农业学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周一超,报考浙江嘉兴人事劳动保障局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而报复杀人。据考证,当代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往往较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通过调查了解到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大致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几乎大部是涉嫌盗窃罪和色情诈骗罪; 2.

(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源自社会

1.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响。 封建社会时期长,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各种封建观念思惟和世俗文化早已深深的印在泛博劳动人民的心中。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对法律的观念。民主、平等的法律思想没有深入人心。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烈。

2.国家的重视程度。政府对社会的普法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社会的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3.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报纸上屡见不鲜的官员贪污案件或者丑闻,这会让大学生失去对法治社会的信心。何谈法律意识!

二.源自学生自身

1.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他们将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这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缺乏远见性。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侵犯时,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时,才觉得为时已晚。 3.缺乏实践性。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的专业都开设有思政这门课,详细讲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践,而最终流于形式。

三.环境因素(学校、教师等)

1.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欢的专业课书或是课外读物。只要保持课堂安静就可以了,也没有向学生讲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然也不够用心。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缩水了。

2.课堂气氛沉闷。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老师一般按大学教学大纲死板授课,极少联系实际,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课的兴趣。

3.应试教育也是一个硬伤。就算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将法律知识吃透。毕竟考试只要60分就能够毕业,学校并不会测试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学素养如何。

(三)建议

1.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毕竟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以增强法律意志,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意志的锤炼主要通过实践,比如鼓励大学生参加维护自身和有关人的合法权益的活动,当自身和有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合法有效地通过法律救济途经得到妥善解决。

3.在高校开设一门相关的课程,并且在讲课的时候多引用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这有助于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四)总结与思考

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成因,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加快步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附调查问卷及结果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为2011年9月10日至2011年9月15日,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合作下,对大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1.当你和你家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 49% B.诉诸武力 20% C.通过关系解决 31%

2.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A.有 18% B.没有 82%

3.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 9% B.偶尔 86%

C.从不 5%

4.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事业的发展有多了解?

A.不甚了解 64% B.大致了解 36% C.很清楚 0%

5.你明确知道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什么时候出台的吗?

A.知道 59% B.不知道 41%

6.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报纸等媒介上 45% B.学校的课本上 32% C.家庭的影响 10% D.其他 13%

人文科学系 司法10 7.你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够不够?

A.很不够 64% B.经够了 27% C.对这件事无所谓 9%

8.您觉得法律能维护你和你家人的切身利益吗?

A.能,我对法律有信心 27% B.不能,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人和有权的人的代表 32% C.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41%

9.你对法律专业感兴趣吗? A.不感兴趣 73% B.感兴趣 27%

10.你了解或者参与过法律援助吗?

A.听说过 80% B.了解 20%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并不感兴趣,而现在的中国正处在法律发展时期,急需大量的法律人才但中国有13亿人口,但却只有12万左右的律师,而在美国,虽只有2亿多人,但却有近100万律师,而且,学生对法律的不敢兴趣也反映了其法律知识的不足。

谢谢您的合作。

2011年9月15日

小组成员:缪佳敏,高倩倩,周媛,郭平,帅丽娟,陈苏明,乔羽 指导老师:史瑞君

第五篇: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

关于市区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组员:

环境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

一、问卷调查的题目

一)、选择题。

1.您有没有见到随手仍垃圾的现象( ) A、经常有 B、有时 C、没有

2.您对政府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 ) A、满意 B、不满意 C、没意见

3、您认为目前我们周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污染 ( )

A、大气 、水 B、噪声 C、固体废物、垃圾等

4.你对市区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 )A、满意 B、不满意 C、没意见

二)、问答题

1、您对市区环境现状的看法怎样?

2、您对市区未来环境有什么期望?

3、您认为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清扫?

二、统计结果

题号 选项

A

B

C

1.您有没有见到随手仍垃圾的现象

经常有10%

有时80%

没有10%

2.您对政府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

满意70%

不满意10%

没意见20%

3、您认为目前我们周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污染 ( )大气 、水15%

噪声20%

固体废物、垃圾等65%

4.你对市区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

满意75%

不满意10%

没意见15%

问答题

1、您对市区环境现状的看法怎样? 有关市民表示,市区环境还算可以,比较干净了。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您对市区未来环境有什么期望?

3、您认为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清扫?

三、结论和相关思考:

相关结论:

相关思考:

第六篇: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众所周知,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归根结底,人类是环境的主体,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其受意识支配的行为必然影响他赖以生存的周边环境。草坪上的一个脚印,墙角的一团废纸,垃圾堆里的一块废电池……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甚至是不加考虑的一个动作。然而,殊不知这些看似无意的举动,却给我们的环境和资源留下了后遗症,造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大学时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让我们学会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把自我分化为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以及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于是我在2013年暑假做了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社会实践,就环保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调查结果做出属于自己的分析。

我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有81.2%的同学认为环保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部分同学较清楚地了解到环保的迫切性,并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归根结底,环保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的需要。但人有少部分的同学将环保看做是政府及环保部门的事。诚然,政府及环保部门起着引导的作用,可是环境的保护却是一件繁琐而细碎的事情,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同学们能够将环保做为力所能及,并为之不断努力的事情。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有这样一个结论:在保护环境方面,对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已经让大多数的同学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但对于具体的环境的保护,我们做得还不够。在宣传方面,应该在全校都开设环境方面的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环境知识;在保护环境的具体方面,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保护环境的一些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脑,让同学们真正做到环保。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

请关注环境,关注绿色!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环保意识更是应该自我提高。提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推荐专题: 安全生产述职报告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