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完整版(大全)

2022-03-12 22:28:3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完整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完整版(大全)》。

第一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报告

前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4年5月1日,运用问卷的形式对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17份,回收率97.5%,问卷容量为117。

(二)调查问题分析

1.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同学人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十分担忧,但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的同学经常关注生态环境„„偶尔关注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百分之五十以上认为环保与大学生有关但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对身边的人进行环保宣传,可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很少能够去考虑去付出行动,几乎所有人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认为地球一小时有意义,认为环境保护作用很大,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行动性差。

2.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81%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60%同学对当今世界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十分担忧,可见他们对环境十分关心。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1)学校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1:学校切实加强宣传力度。

2:取消食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3: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措施。

4:学校以身作则,决策要符合生态文明。

5:增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的数目。

2)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

1:积极参加生态环保活动。

2:养成关注环保知识并向身边人传播绿色生活意识的习惯。

3:提高自身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4:积极响应有关生态文明宣传的活动。

5:从自身出发少用一次性餐具。

四、结语

本调查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从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的生态文明观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不应该害怕,我们不应该畏惧,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建绿色家园!

五、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唐志金(数学)、彭婧(物理)

组员:姜似仪、曹诗驿(社会)

刘倩、郑雅璇、何建生、李一鸣、梁静萍、郑铭文、陆晓姝、周贝妮、乔冰玉、(数学)

邓佳俊、汪传坤、鲁旭阳、张照康、王志豪、陈宏英、张泽 黄均媚(物理)

六、附件

1:调查问卷电子版

2:统计结果excel表格

第二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2000年以来,我旗累计投入资金34961.7万元,治理面积1112.39万亩,其中飞播造林61万亩,封山育林70.56万亩,农田防护林0.5万亩,林木种苗 1.01万亩,人工种草0.4万亩,人工造林31.03万亩,围栏封育656.53万亩,划区轮牧271.68万亩,基本草牧场1.31万亩,飞播牧草 12.5万亩,暖棚16.67万平方米,饲料机械1700台,水源工程758处,节水灌溉489处,小流域治理5.87万亩,生态移民864户4130 人;2011年开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在10个嘎查实施禁牧416万亩,在61个嘎查实施草畜平衡3709万亩,政策涉及全旗7个苏木镇、71个嘎查、5300个牧户1.8万余人;通过围栏封育、“三区四带五个基点”建设,全旗打草场面积达到73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8%,正常年景打贮草总量超过2亿公斤;加强草牧场制度化管理力度,全旗围栏化草场面积达到384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5%,其中实施划区轮牧面积达到2802万亩,占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9.1%,划区轮牧和季节性轮牧工作已成为我旗投入成本最低,保护成效的亮点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着力改变传统草牧场利用方式,不断降低利用强度,有效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旗放养牲畜总数由2007年的168 万头只压减到146.6万头只,牛和马分别增加58%和52%,山羊和绵羊分别减少54%和15%;通过治理和合理利用,全旗林草植被盖度增加了30%― 50%,其中:森林覆盖率由0.74%提高到2.67%。全旗草牧场植被平均高度、盖度、产草量由2007年的23.2厘米、41.7%、81.2公斤/ 亩提高到2012年的35.1厘米、54.7%、88.8公斤/亩,分别提高了11.9厘米、13%、7.6公斤/亩。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自2000年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我旗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始终将该项工作放在全旗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和“两转双赢”战略,落实草畜平衡和“三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  ――坚持科学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坚持“三生结合”(生态、生产、生活),“三效”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坚持以工程建设为支撑,以科技为动力;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项目布局;转变畜牧生业产经营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牧业增产,牧民增收。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开展广泛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坚持“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投入,使生态项目建设发挥具大的现实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造林、种草质量。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把生产适用技术落实到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攻关和有偿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  ――加大工程管护的执法力度。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的综合性工程,它是造福于后人的工程,因此我旗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进行更好的管护,同时各项目实施部门及时督促有项目区的各苏木镇、嘎查建立管护组织,制定管护制度,广泛宣传,责任到户、到人,依法管护,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人人有责的自觉行动。  ――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提高草原管护水平。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后,我旗结合实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关于招录全旗草原管护员的实施方案》、《阿巴嘎旗嘎查级草原管护员选聘录用办法》、《全旗草原管护员考试考核方案》等考录方案,并在全旗范围内进行公示,在全旗7个苏木镇共聘用嘎查级草原管护员188名、旗级草原管护员40名,充实草原管护队伍,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2012年3月16日起截止31日,对全旗188名嘎查级草原管护员以苏木镇为单位进行了专门培训,颁发了“聘书”,签订了“合同”,并给每个草原管护员制作了“草原管护员工作实用手册”和“草原管护员巡查日志”。同时对考试招录的旗级40名草原管护员,重点培训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执法、行政执法、劳动合同法等,并签订了“草原管护员劳务合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草原管护员已全部上岗到位,开展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管护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我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严格的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限量养殖标准,压减了牲畜头数,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虽然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民增收,所以提高牲畜个体产值是提高牧民收入的有效渠道。提高牲畜个体产值除了提高种畜质量外,保护基础母畜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还没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措施。所以建议出台给予基础母畜相应的补助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如每头合格基础母牛每年补助800元,每只合格基础母羊每年补助500元等。  (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项目区的管护问题越显突出和重要,我旗按上级要求聘用一批牧民担任了嘎查级管护员,也起到一定作用。由于嘎查级管护员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执法权等原因,未能发挥足够的管护作用。建议在聘用草原管护员的工作中,由执法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招录一批文化素质高、办事能力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予以充实草原管护员队伍,从而加强项目区管护力度。  (三)目前,我旗草地生产力监测设备较落后,从而影响载畜量的测算。为使产草量测算更加准确,望上级支持配备更加先进的草地生产力监测设备。  (四)近年来,牧民保护草场的意识不断提高,通过牛羊育肥等现代化养殖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加收入的认识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引领牧民走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道路上需要标准化育肥棚圈、储草棚、水源井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希望上级在这些基础设施方面出台新项目予以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后我旗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和我旗被纳入乌珠穆沁沙地治理区域的有利机遇,立足于长远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营林造林、草地治理、水利措施、生态移民等各类生态项目,以沙化、退化严重地区为重点,加强生态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针对我旗不同地区草原生态及土质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北部地区以围栏封育为主,南部地区以封山造林、飞播造林及人工造林为主,同时在全旗范围内加强棚圈、水源井等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抓好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强草地、林地和湿地的保护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行为,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积极稳妥推进牧区人口转移,不断完善牧区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牧区青年和学生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在城镇创业就业本领,加强对转移进城牧民的管理和服务,解决进城牧民的后顾之忧。稳步控制牲畜数量,放养牲畜数量控制在140万头只以内。争取五年内全旗植被盖度稳定在 65%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林草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全面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关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1自动化卓越班

学号:21106061051

姓名:刘童

2013年暑期我们学校部分年级开展了以“我眼中的家乡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大学生实践调查活动,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活动。

调查背景: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发展的速度和结构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不合理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的平衡发展与环境,更好的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更好的建设美丽中国,于是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暑期开展了关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

调查过程: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北部,是一个闻名中外的古城—亳州。而我家位于亳州市北部的一个乡镇—华佗镇。据我了解前几年家乡因外出打工的比较多,致使家乡劳动力相对缺失,自然家乡发展的也不是很快。而那时的家乡在我看来环境却是非常好的。而近几年家乡的环境却是越来越差,数目花朵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耸立的楼房与拥挤的人群。在我心中萌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是不是高速的发展都要以牺牲环境为目的?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走访了有关部门,开展实际调查。

首先我来到了我奶奶家,我想向奶奶了解以前我们村环境是怎么样的。她说,以前家乡地沟里都有睡,水里面也有好多鱼。而现在我们很少再见到河了,更别提在河里的鱼了。以前的家乡各种花草树木繁多,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少了。通过和她的谈话中我看出了他对环境的遗憾。虽然她现在生活比以前要好很多,但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幸福生活不会长久。 对于奶奶那代人人来讲,她们受过太多苦。以至于她们对幸福生活感受的更加亲切。也许她们刚开始并不在意这些生态环境方面中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影响人们日常起居的时候,她们就会发现治理环境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到那时候我们的种种对策会影响甚微,以至于会有种悔过的叹息。

第二天我来到了镇政府,通过种种程序我见到了我们镇的宋镇长,我给他说明了我来的缘由,他也很热情。于是我带着问题和他交谈起来。在和他谈话过程中,他也说了现在镇里却是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这是现阶段发展无法避免的,但是镇政府正加大力度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目前全市也都在加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已制定了各种对策来治理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他还说以前我们镇的发展已农业为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镇里的招商引资,使之镇里出现了一些工厂,这些工厂虽然数目较少,但是对于环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工厂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废气与废水。目前上级并没有这方面限制工厂的措施,而我们镇政府也显得力不从心。在我看来确实是这些日益增多的工厂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我想不光是我们家乡这,乃至全国工业的不合理发展都是致使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很多时候我们都过度追求GDP的这种单纯数据。不合理的发展方式确实能带动GDP的发展,但是对于“环境GDP”造成的影响确实无法估量的。

在和宋镇长的谈话过程中,我也了解到近阶段政府确实是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十八大召开之后,生态文明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时,各级政府与有关单位都在精心制定各种措施用来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家乡也不例外。

比如家乡主干道路上摆放整齐的新型垃圾桶,这些不仅减轻人们乱扔垃圾的恶习,而且通过对垃圾的分类以及再回收,使能源循环利用,减少了浪费。“要想富,先修路”,现在村中主干道都是宽阔的水泥路,路两侧都种上了绿化带,这些路上再也见不到脏乱的垃圾。嬉戏打闹的孩子多了,谈天说地的老年人也多了,人们走在路上显得格外精神。

通过了解,我知道了这些资金一大部分是来自国家,另一部分是来自村民的捐助。宋镇

长说刚开始,一部分村民不愿意出资,认为这些东西的建设和自己没关系,甚至有些抵触情绪。但是通过镇政府大力宣传和讲解并且用国家出资的钱建设一小段道路时,人们立即体会到这方面带来的好处,于是大家积极响应号召,陆续捐款。在镇政府和村民的大力合作下很快这些道路陆续完工,人们从中得到了实惠,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宋镇长还说现在国家提倡新农村建设,这其实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因为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的生活更加科学化。缩小了城乡差距。要让村民都喝上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并且会在新村中大力建设沼气池,使能源能够循环利用。这些利民措施都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环境的重视。宋镇长还说,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这说明中央已经下定决心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利国利民的政策。当然,发展环境过程中势必减缓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来看,这些减缓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显得微不足道。当前仍有些村民对我们政策有些不了解,在他们看来这些政策牺牲了他们的利益,面对这些情况,镇政府会认真给他们做工作,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于那些工厂企业,目前政府也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企业进行坚决惩罚。

宋镇长在谈话中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以人为本,必须要从根本上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要让人们主动重视,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只有这样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长久。

和宋镇长的谈话很快就结束了,但是从谈话中我获取的信息量确实非常大的。

生态文明建设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公。要想真正建设好生态文明,我们必须主动参与,为实现这一目标献计献策。

我个人在实地走访之后,对自己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一些建议。

相关建议:1.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人才是社会的主题。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3.政府体质改革。不能以单纯的GDP增长作为考核政府机关的标准,在考核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时要重视其在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考核其在生态建设中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执法者应该秉公执法,坚决打击一切危害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4.健全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面对违反这方面法律的人应给予坚决处理。唯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民众才能在生活中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从而自觉的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法律高度,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5.加强大众的生态文明建设道德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精神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养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名生态文明观念,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需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重视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能够有效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

通过这次在家乡实地调查,我明白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要想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和谐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我想不管是在我的家乡或是在祖国其他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能够及时的发现这些问题并且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国家的发展才能更有质量。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句空话,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美丽中国是我们的目标,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经过一个努力奋斗的过程。

那么当我们携手并进,从我做起时,生态文明建设就会越来越成熟,伟大的中国梦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第四篇: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生态文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前九班 陈巧微 4号

--我的家乡福州闽侯南通镇

闽侯县南通镇地处闽侯县东南部,东部山峦起伏与祥谦镇脉脉相连,西傍大樟溪以南港大桥与南屿镇相接,南跟福清市、永泰县接壤,北临乌龙江,与义序机场隔水相望,全镇总面积11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人,旅居海外乡亲6000多人,是福州地区著名的侨乡之一。

南通镇所辖区域有南通社区、银安村、洲头村、上洲村、泽苗村、廷宅村、泽洋村、桥街村、陈厝村、罗州村 ·瓜山村、建南村、古城村、文山村、马腾村、新岐村、方庄村。我的家乡就是古城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离著名景点十八重溪非常近。

十八重溪在距福建省福州约20公里的闽侯县南通镇境内,发源于县南古崖山尾东麓,为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流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其间水平长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条,取名“十八”,形容其多。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水系发达,干流长约10.8公里,河宽5至40米,水深127;0.5至3米。溪流两岸生长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次生灌木林,有娃娃鱼、桫椤树等国家一类保护动植物,林中常有弥猴成群出没。全区散布着由火山岩构成的峰、岩、崖、谷、洞、石,山水交融,天然浑朴,有西溪瀑布、乌龙戏珠、大帽山、文笔峰、宝塔峰、三仙洞等景多处。游客一般从三、四重溪开始游览。

第一重溪为灵隐古寺;第二重溪为乌龙戏珠;第三重溪大帽芳草;第四重溪溪山幽亭;第五重溪织女济公;第六重众仙聚会;第七重老爷秘洞;第八重瀑布龙潭;第九重避风良港;第十重三仙洞府;第十一重乌龙吐水;第十二重尾崖洞天;第十三重乌缸兴雨;第十四重峭壁抖魂;第十五重玉壁翠毯;第十六重众仙赴瑶;第十七重壁虎问天;第十八重猕猴逍遥。

四重溪又称风光岩,附近的有皇冠峰,斜立在峰下有一高8米的独峰。 五重溪又称黄坑口,主要景点有石人、石马、石风帆等。石风帆是在干流河道中残留的一块巨石,高出水面5.2米。

六重溪、七重溪有鸳鸯洞、流纹岩、三层岩等景点。八重溪的龙潭、知音瀑布等都很出名。龙潭水面约100&127;平方米,水深10余米,潭中山峰倒影,风景秀美。知音瀑布是当地大小12个瀑布的代表,瀑高40多米,宽10多米,丰水时甚为壮观。

八重溪与九重溪间为宽40米的溪流所隔,有竹筏过渡。

第八重溪——知音瀑布是十八溪中最大的一条支流,该溪发源于闽侯、福清、永泰三县交界的古崖山尾(海拔1003米),流域面积与主溪相当,沿途依次分布着三个瀑布:知音瀑布、鸟瞰瀑布、柱峰瀑布。此条穿越线路人迹罕至,与大家熟知的十八溪主溪穿越线路相比,强度、难度、危险性都会大些,属于挑战级线路,希望后来的穿越者们能保护好这条线路的原始风貌,不要去破坏他。

十三重溪以下人迹罕至。

景区东北部的大帽山,又名古灵山,海拔786.3米。晴日登顶,可一览十八重溪山水秀色。此外,宝塔峰俊秀凌空,玉女石、猴洞、倾缸瀑布、天柱瀑布等也各有特色。

作为福州盆地内独特的季节河,十八重溪的许多地方春夏流水潺潺,是理想

的垂钓游泳场所;秋冬时则水落石出,成为游人来往的宽敞通道。

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典型的季节河、成群的野生弥猴为该景区的三大特色。 公路可达第五重溪,景区内建有石风帆山庄、知音山庄、多友山城等宾馆别墅。

十八重溪为省级天然旅游区。古迹众多,有朱熹讲学的“新唐书院”遗址,苏坂村系清首任邮巡部尚书陈壁故里,文山书院曾有林则徐、陈若霖等18学士在此授课。十八重溪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南通镇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远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于此,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宋朝理学家陈襄、清朝首任邮巡部尚书陈璧等英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文山书院攻读诗书,现代在中央至地方各级任职的近百人。这里山川秀美、土地肥沃、四季较为分明,境内溪河网布,池浦星罗,水源充足。如大樟溪、峡江、金锁江、泽苗江、泽江、芹江、浩溪、潢溪、龙泽、古灵溪、清溪等纵横境内,谓有逢旱而不荒,逢荒而不讥之得天独厚之福地。名闻遐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坐落其中,盛产荔枝、龙眼、花卉等名花佳果,特产银鱼久负盛名。洲头精品村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所产观赏鱼销往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随着福州中心城区加速拓展,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的落户,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入驻,城市公共设施加快向南通镇延伸,南通城市化进程助推力持续增强。随着螺洲大桥、新南港大桥的建成,南通镇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土地的潜在优势也将转变为发展优势。省、市、县重点建设南通商贸物流新城的战略部署,为南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对于南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铁路、公路等将构建综合交通系统。据悉,规划区南侧将预留京台高速铁路南线方案(也可能成为城际客运专线)线位。此外,远景京台高速公路紧挨规划区南侧,与沈海高速公路复线设互通立交。省道203线南移至屿通大道,自西向东穿越镇区南侧,屿通大道西跨大樟溪与两园一号路对接,东经铁路站场通往青口。

南通镇将形成“四横五纵”的主干网络,“四横”由北向南依次为南港大道、南井大道、民通路和双新路,“五纵”由西向东依次为通樟路、通洲路、南通大道、通贸路和五虎山大道。

另外,南通将利用大樟溪、通洲河、文山河等水系及外围山体等自然条件,形成“一核、三带、多轴”的开放型绿地景观框架。

“南通是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但它目前的一些配套设施显然还不够完备。虽然政府已经在加强这方面的投资力度,比如开建新南港大桥等等。可形成一套完整交通支持体系还需要长时间建设投入。”杨益生(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对于南通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表示了担忧。

的确,在众多商贸物流项目面前,南通现在的交通基础设施显得有些不堪重负。去年9月,南通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正式启用后,不到两月时间,连接南通与福州城区的必经之道——南港大桥就因为无法承受骤增的交通压力塌出脸盆大的洞。

家乡很美,虽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它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希望家乡越来越美。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与分析

调 研 报 告

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与分析

调研形式:问卷抽样调查

董钊 2016300080118 法学院 徐嘉成 2016300080120 法学院 魏乔冰 2016300080123 法学院 何沙洲 2016300080019 法学院

一. 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于2017年10月15日开始,至2017年10月30日结束,历时15天。调研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各年级大学生,主要调研方式为通过网络平台发放电子问卷。

二. 调研背景与意义

1. 调研背景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更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自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以来,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已取得重大成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但是,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且资源分配不平衡,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中寻求平衡点,依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调研意义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重要思想。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而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兴国强国的中国梦;

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仍有待加强

当代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未来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使命,因此,当代大学生培育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不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不高、有关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较低,这些依旧是当今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更有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做出乱扔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劣行,这显然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因此,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为建设绿色家园添砖加瓦,对于处在当前改革进程中的中国意义重大。

三. 数据分析

①关于环保意识的形成:受试人群对于个人环保意识的形成的看法较为一致,其中绝大部分(74.55%)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环保意识具有很大影响;少部分(23.64%)认为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②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关于对当前地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态度”中,绝大多数人(80%)认为环境保护是个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应当作出自己的贡献,有少数人(16.36%)表示十分担忧,只有极少数人(3.64%)认为生态环境不值得我们过多的关注。在“关于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回答中,受试人群中绝大部分(76.36%)认为两者同等重要,少部分(20%)认为生态保护比经济建设重要,极少部分(3.64%)认为经济建设比生态保护重要。而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中,绝大部分(87.27%)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只有少部分(10.91%)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关系不大。

③关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及了解程度: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一些试题来专门测试答题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状况,从数据中来看,大部分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途径较狭窄,仍有一部分人群对于相关问题的了解较为匮乏。其中,在“关于了解生态文化的途径”中,杂志报刊、广播电视与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等媒体传播占了解途径的绝大多数(87.27%),近半数人(49.09%)通过生态旅游活动了解,超过半数人(58.18%)通过学校课堂了解,少数人(40%)通过文化馆或纪念馆了解,超过五分之一的人(21.82%)则是通过父母言传身教。在“关于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中,思想政治课占63.64%,选修课占61.82%,学术讲座报告占56.36%,专业课占20%,仍有5.45%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关于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一问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27.27%)没能选出正确答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而在“关于对于生态文艺作品的了解”中,超过半数(60%)了解《冰河世纪》,近半数人(45.45%)了解《可可西里》,三分之一(30.91%)了解《机器人瓦力》,少数人(14.55%)了解《拯救猫头鹰》与《永不妥协》,仍有相当比例(23.64%)都不了解。

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情况:从相关数据来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情况仍需要增强。在“关于购买商品时会否偏好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中,大多数(65.45%)认为价格合适会优先考虑,少部分(38.18%)认为有无绿色环保标志不是重要因素,极少部分(9.09%)只购买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在“关于使用较多的环保设施”中,分类垃圾桶占70.91%,废品回收站占61.82%,旧衣回收箱占34.55%,电池回收箱占27.27%。此外,在“关于当发现身边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的做法”中,43.64%会立即上前阻止,43.64%会向有关部门反映,14.55%拍照并上传网络进行谴责,23.64%认为和我没关系。

而对于如何应对当前生态破坏的难题以及如何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受试人群给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在“关于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的最有效保护措施”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之自觉维护占87.27%,专业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防治和治理生态的破环占83.64%,加大经济惩罚力度占67.27%,政府加大宣传和资金扶持力度占61.82%,制定严厉的法律来防治占56.36%。而在“关于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途径”中,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占94.55%,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传播生态文明作品占90.91%,政府及学校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占78.18%,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占69.09%,树立生态环保的先进典型占67.27%。

四. 由数据引起的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1.目前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急迫性及重要性认识良好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在思想中养成环境保护观念以指导人们的良好环境行为的一系列思维模式,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大学生在身边各方环境的耳濡目染中,不断加强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急迫性及重要性的认识。从调研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急迫性及其重要性,大学生有着良好的认识。例如在“关于对当前地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态度”中,绝大多数人认为环境保护是个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应当作出自己的贡献,只有极少数人认为生态环境不值得我们过多的关注;在“关于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回答中,受试人群中绝大部分认为两者同等重要;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中,绝大部分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息息相关。显然,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认识是科学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对于我们未来推进工作进程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2. 目前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度和知识储备仍不高

仅仅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扎实推进工作,当代大学生还应当高度关注相关话题,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然而,从调查数据来看,现实情况并不完全理想。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途径较狭窄,相当比例人群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储备较为匮乏。例如,在“关于了解生态文化的途径”中,杂志报刊、广播电视与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等媒体传播占了解途径的绝大多数;在“关于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中,绝大多数通过思想政治课与选修课了解;在“关于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一问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没能选出正确答案;在“关于对于生态文艺作品的了解”中,仍有相当比例的受试人员对选项中的作品都不了解。这是调研中所反映出的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若空有一腔热情而坚实的知识作为基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不了了之,对此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3.目前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足,仍有待加强,环保行为和习惯还有待养成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实践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本小组特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观察大学生的时间参与情况。从结果反馈来看,目前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状况也有待加强。例如,在“关于购买商品时会否偏好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中,有相当比例的受试人群认为有无绿色环保标志不是重要因素;其次尽管调查问卷中“关于使用较多的环保设施”中,分类垃圾桶占70.91%,但是在我们学习生活的范围内,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好的行为,例如大学校园里的垃圾桶是以垃圾桶为圆心所形成的地带,很多同学虽然能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却忽视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问题。可见,许多大学生仍没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对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议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及生活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认为,未来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实际,借鉴国外环境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不断发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宏观教育机制,形成有效合力。

①.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

培育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要求道德教育巩固发展,而且法律教育同等重要,不可偏颇。

“以德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方略之一,但是在实践中尽管我们有很多口号,但一些学生知行不一,而表现在环保方面更是如此,一些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丢垃圾、损害公物、随地吐痰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国家公民的环保水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人的环保水平也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养。所以,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学教育,一定要强化环保意识教育。

调查问卷中有近一半学生不会对身边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做出实质性斗争,表现出大学生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法律后果与斗争措施了解的不足。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高校的环保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可以通过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等形式,向大学生宣传环境保护是有法可依,而且是有法必依。国家建立了由9部环保专门法、10多部资源法律、30多部环境法规,以及一系列规章、标准组成的法律体系,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环保法律知识的基础上,以合法合理的方式,通过法律途径,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②.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宣传生态文化,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宣传体系 根据调查问卷可知,大多数大学生了解生态文化的途径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网络电子媒体,而对于杂志报刊等传统媒体亦或是生态环保公益活动等实际接触,仍处于较为远离隔绝的状态。

这就对于环保文化宣传工作者提出了工作要求,进一步创新内容、形式与手段,强化宣传效果。环境宣传要服从、服务于环保教育工作大局,围绕中心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注重发挥评论在政策解读、答疑解惑等方面的作用,刊发各类评论。运用文字、影视、网络等多种手段,增强传播影响能力。注重以小见大、以情感人,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事例反映生态环保事业紧迫性。

③.课程学习与环保实践并进

无论是高校的思想政治课、选修课的设置,还是生态环保讲座的开展,都可以发现高校在生态环保教育方面的不足。这就要求高校在生态文化教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实质性措施。

首先,学校需要设置更多、更加丰富的生态环保方向的选修课、公选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保护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阐述,并且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灵魂贯穿始终,以期培养学生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以及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

其次,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保护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志愿者前往珞珈山清理垃圾、开展环保教育进社区的科普活动,或者举办回收废旧电池、电子垃圾的志愿活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大学生们在参与该活动的同时能够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唤起内心深处的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生态保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和人们,要求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在十九大报告的号召下,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点点滴滴,正不断汇聚成迈向美丽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足音。

另附:调研问卷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问本卷旨在了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答案无所谓对与错,希望您仔细阅读后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感谢您的配合!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 ○

男 女

2. 您所在的年级 [单选题] [必答题]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研究生

3. 您所读的专业类别 [单选题] [必答题]

○ 文科类

○ 理科类

○ 工科类

○ 农林类

○ 医学类

○ 艺术类 ○ 体育类

○ 其他类

4. 你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环保意识有一度程度的影响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A.有很大影响

○ B.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 C.影响不是很大

5. 你认为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哪个重要? [单选题] [必答题]

○ A.经济建设

○ B.生态保护

○ C.两者同等重要

6. 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有何关系? [单选题] [必答题]

○ A.息息相关

○ B.关系不大

○ C.完全没关系

7. 你对当前地球的生态环境状况态度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 A.我不受害则与我无关

○ B.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为我们没有太多直接联系

○ C十分担忧

○ D.环境保护是个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应当作出自己的贡献

○ E.环境破坏的后果不需要我们来承担,短期内不用担心

8. 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 [单选题] [必答题] ○ A.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 B.向污染宣战

○ C.同呼吸、共奋斗

○ D.为生命呐喊

9. 您是否关注媒体对生态环境方面的报道? [单选题] [必答题]

○ A.经常关注

○ B.偶尔关注

○ C.不关注

10. 您是否了解以下生态文艺作品?[多选题] [多选题] [必答题]

□ A.冰河世纪

□ B.可可西里

□ C.机器人瓦力

□ D.拯救猫头鹰

□ E.永不妥协

□ F.都不了解

11. 您了解生态文化的途径有[多选题] [多选题] [必答题]

□ A.文化馆或纪念馆

□ B.生态旅游活动

□ C.杂志报刊、广播电视

□ D.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

□ E.学校课堂 □ F.父母言传身教

12. 您所在的学校开设了哪些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多选题] [多选题] [必答题]

□ A.思想政治理论课

□ B.专业课

□ C.选修课

□ D.学术讲座报告

□ E.没有开设

13. 您购买商品时会偏好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吗 [多选题] [必答题]

□ A.只购买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

□ B.价格合适会优先考虑

□ C.有无绿色环保标志不是重要因素

□ D.不知道什么是绿色环保标志

14. 您使用较多的环保设施有哪些? [多选题] [必答题]

□ A.分类垃圾桶

□ B.电池回收箱

□ C.旧衣物回收箱

□ D.废品回收站

□ E.其他

15. 当您发现身边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您会 [多选题] [必答题]

□ A.立即上前阻止

□ B.向有关部门反映 □ C.拍照并上传网络进行谴责

□ D.和我没关系

16. 你认为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什么 [多选题] [必答题]

□ A.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之自觉维护

□ B.政府加大宣传和资金扶持力度

□ C.专业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防治和治理生态的破环

□ D.制定严厉的法律来防治

□ E.加大经济惩罚力度

17. 现在社会上有观点认为大学生尚未形成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针对此说法,您的看法是 [单选题] [必答题]

○ A.很赞同

○ B.比较赞同

○ C.一般

○ D.不赞同

○ E.非常不赞同

18. 您认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途径有哪些?[多选题] [多选题] [必答题]

□ A.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传播生态文明作品

□ B.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C.树立生态环保的先进典型

□ D.政府及学校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

□ E.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 F.其他方面

推荐专题: 关于生态文明的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