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上网情况访谈调查提纲(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上网情况访谈调查提纲(推荐5篇)》。
大学生上网情况访谈调查提纲
一. 访谈目的及意义:
1、目的:(1)了解大学生对上网的态度与价值取向。
(2)了解大学生上网的目的。
(3)了解大学生上网的一般情况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2、意义:增强大学生网络的认识,能够正确使用网络学习,丰富大学生活。
二. 访谈方式:
1、类型:面对面访谈。
2、方法:随机抽样法。
三. 访谈对象、时间及地点。
1、对象:宁夏师范在校大学生。
2、时间:2013-5-1。
3、地点:宁夏师范学院校园内。
四. 访谈内容:
(一).访谈开场白:
您好!我是宁夏师范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班的一名学生,我正在进行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同学们对上网的态度与价值取向和上网的目的以及影响。为此,我需要您的帮助和参与,以共同完成此次调查。本人向你承诺,今天调查涉及的内容只作为参考,您声明不宜公开的资料和观点,我将严格为您保守,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二)对话内容:
(1.)被调查者的信息:
1、被访者姓名;
2、被访者所在系与班级;
3、被访者的性别年龄。
(2.)访谈对话涉及的信息:
1、大学生上网花费的金钱;
2、大学生上网时间的长久;
3、大学生上网期间一般做什么;
4、现代网络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情况;
5、大学生能否正确对待上网
(三)访谈结束语:
很感谢您接受我的这次访谈,您说的内容对我们的课题很有帮助,我们一定会为您保守的,没有您的许可我们不会将您所说的内容泄露给任何人。十分的感谢您!
一、前言
如今,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拥有最多休闲时间的大学生上网情则收到普遍关注。网络自然有它的优势,信息更新快,涉及方面广,信息量大,可以迅速解答我们的问题……尽管它有诸多优势,但是信息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些隐患,而不合理的上网时间和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会造成心理发育不健康,人格发育不健全等。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作业的机会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做了一次初步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及调查形式
调查时间:2014年4月14号――20号 调查范围:应用技术学院
调查对象:学院大一学生,30男20女 调查形式 :(1)问卷调查 (2)数据处理与分析:问卷回收之后进行分类与整理,列成图表形式,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本次派发五十份问卷,收回问卷五十份,回收率100%。
三、数据分析
1. 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
男生比女生上网时间长,沉迷网络情况较多。应加强户外锻炼,多进行阳光,有意义的活动。
2.上网的环境?
大学生用私人电脑上网的占大多数,只有小部分在家或者网吧上网。也能说明大学生住宿生偏多,且上网方便。
四、结论
现在的大学生课余生活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上网时间长,在寝室上网时间长,没有户外运动,容易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身心健康,上网玩游戏比较多,看新闻和读书的比较少,但是现在用电脑做作业的情况也较多。
五、建议
我们应该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应该过多沉溺于游戏,进行适度网络娱乐,多进行户外运动。多用电脑看新闻查资料,且注意保护眼睛。
六、结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沉溺网上娱乐的不利,在纷繁的网络诱惑背后,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上网,努力学习。
https://www.unjs.com/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姓名:李顺利学号:41091031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互联网络象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无疑对高校教师特别是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们对本校的大二至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从调查的数据当中得到一些启示,为网络时代如何改善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人,从学生成长面对的文化环境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是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力对于青年人往往带有极大的诱惑。网络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在有限的时空投放密集的信息容量,进行信息轰炸。面对密集的信息,青年学生好奇猎趣,无所适从,无法正确选择信息,驾驭信息,如果不及时提高信息素质,就将会成为信息的奴隶。语言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标志。目前国际互联网上使用的通用语言是英语,英语在网上的统治地位,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其信息量的绝对优势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倾销、文化覆盖和文化封锁,使非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沦为网络时代的边缘文化,随时都有被英语文化淹没或吞噬的危险。此外,当网络给人类带来新的文化文明曙光的同时,网络信息垃圾和信息毒品亦同步而至。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网络,污言秽语俯拾皆是,网络垃圾泛滥成灾,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在大学生网民中,因沉湎于网上聊天、交友、色情浏览而导致学习成绩急骤下降、精神萎糜颓废、以至精神分裂失常等现象的为数不少。校园精神文明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始多方面的。社会变革最为突出的影响,便是社会利益的空前分化与公民独立意识的增强。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学生较之其他群体对社会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激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总起来说,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一股健康、清新和鲜活的血液。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也正是这种激情潜存着激情与浮躁同存,成功期望目标与自身总体素质不相适应,许多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年学子一时很难适应,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行为无序、道德失范与思想困惑、混乱的状态。
社会变革也使青年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言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其心理特征是动态多变的,而且很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文化因素的误导。与传统文化相比,校园非主流文化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机会,但其对形式和感觉的过度追求,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的参与被限制在最直观、最感性的层面上,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变得困难,道义约束趋于松懈。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新的社会现象、社会冲突的涌现,整个社会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置身于校园的大学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心态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现在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了个人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人才产品”被迫去接受“市场选择”,难免就会产生“有好文凭未必能找到好工作”的失重偏常心理。这对于每一个都曾一度辉煌的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极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安,致使行为高度个性化.受了“挫折”的大学生们普遍感到社会生活、校园环境乃至家庭空间都很“压抑”,便又倾向于厌世,最终导致严重心理失衡和变异表达。
(三)自己的看法
本次调查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上网与大学生成才、大学生网民教育和高校网络阵地建设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主要观点如下:
大多数大学生网民都能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对网络这把双刃剑,他们认为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有的同学写道: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但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行为虽不规范但也是现实行为的反映;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网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只要人们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网络许多人认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更应该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而网络就是新事物的代表。网络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地使自己跟上时代。所以,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就不是一个合格大学生。
许多大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开设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习相关的流行软件等,以提高上网技能。大学生对目前多数高校网站的现状很不满意,认为其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他们认为,高校网站应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设好高校网站,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其次要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有老师在网上高层次地分析和阐述学术问题或发表学术论文;及时发布各类诸如学习、考研等信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注册用户进行即时查询和与老师或他人交流;再次,设立心理咨询栏目,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疑难问题。第四,高校网站要有不同观点,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利用网络沟通;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言的机会,可以向校长直接反映心声。最后,加强对留言板和BBS的管理。毕竟校园是一方净土,高校网络应不同于大众BBS,应提倡校园网络文明的发展。总之,高校网站应该建设成为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学校与学校沟通的一条畅通的桥梁,网络在去掉神秘的面纱以后才会现出迷人的光彩!据统计数字显示,曾上过通宵的男女比例约为3:2。在调查样本中,曾经上过通宵与未曾上过的同学比例也不尽一致,女生这一比例大致为1:
1,男生为2:1。很明显,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上通宵。此外,从上表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对通宵所抱支持态度的人仅为30.05%,约为前项中曾经有过通宵经历比例的1/2。其巨大的数字差距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上述情形的出现据统计分析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原因:1.个人兴趣诸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视频等聊天娱乐内容使然。2.个人学习及工作需要上网搜集大量的资料,即上网“充电”。3.金钱方面的考虑。许多校外网吧提供的通宵服务,仅需要6-8元的费用便可享受9-10小时的上网服务。4.对所学课程的不感兴趣,上课时感觉枯燥无味。5.个人心情因素的催生作用。许多人在心情抑郁或焦躁时,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心理代偿,采取上网的行为模式,藉此发泄心中的压抑。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把网络当成派遣对象,无节制的上网,使一些同学主体性逐渐丧失,个人理性的弱化,有可能沦为工具客体的危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以“超我”面目出现;在虚拟空间里,人们更多地以“本我”体现。从调查中我们看到44.73%同学对网络过度依赖,“诈骗”“境内外敌对分子的反动宣传”同样受到了部分同学的关注。究其原因,“互联网上信息十分繁杂,各种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借助网络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帖等多种方式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热点和敏感话题,蓄意制造谣言,并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进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⒀同时由于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心理。
大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与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形成一定的差距,也使不少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这些问题引起了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现状的不满。其次,部分大学生对目前的社会风气不满意,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基本发展方向有较高评价的同时,对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了较强的忧虑和不满倾向。尤其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和国家的反腐败斗争予以极大的关注。再次,面对就业政策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产生根本的转变。大多数同学感到好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大学生的高期望值与现实工作条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不少大学生工作前后普遍有一种失落感,为了平衡这种失落感,很多人投向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
二、研究方法的介绍
(一)研究设计的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调查范围是大一至大三的学生。
(二)研究对象的介绍
由于受人力资源和资金的限制,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沈阳工程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学生的分布情况为:大一22份;大二10份;大三10份,
(三)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送发问卷。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的选项和主观提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
(四)资料分析的方法
三.调查结果发现了什么问题
为了体现调查的全面性,本次调查采取男女各25人来调查的:
考虑到学生在学校的业余生活不同,电脑的拥有程度不一样,所以上网的地点决定这上网的时间长短。这样会更我们的分析: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就是网吧。而在网吧里的电脑利用效果就很难说了,许多同学都利用在网吧的时间打游戏,很少利用他来学习。所以这就可以调查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和电脑在其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从这一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的使用上学生们了解很多,可以说由于学习的必要性,学生们在电脑的正确利用率上还是应该让我们认同的。他们花许多上网时间来学习利用少的时间完游戏。信息时代网络对我们很重要,他多我们是有帮助的。上网的时间也可以了解上网的真正目的,时间较长的我们不免怀疑他是不是在完游戏。下面是我们对上网时间的调查:从上网时间上看,1-3小时的比较多,这也就体现了大学生伤亡的正常使用。所以说网络对我们是有用的。 从网络的依赖程度看,由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我们许多作业都需要网络的帮助,上网学习是同学们的主要目的,所以说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是比较正确的。依赖
度高的可能性就是喜欢玩游戏的同学了。
对于上网的利弊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利用上也各有不同,只要把游戏与学习两
者分清楚我们大学生就可以很好的利用网络,来加强我们的学习。
四.结论与建议
五.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寻找影响大学生课余时间使用不正当的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
己,更明确正确看待上网,促进大学生学习。
调查结论与建议:我们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描述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与利用情况总体上是好的,同时亦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生网络的首选因素是寻求娱乐,而对涉及自身学习、生活诸如教育、文化、学术等诸多方面关注度不是太高。建议学校强化学科建设意识,加大大学生思想教育力度,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关注导向。
第二、部分同学在网络过程中过度依赖网络,导致自身出现生理与心理出现问题。因此扶持专家上网开展网上咨询业务,养成健康、适度的网络习惯与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予以提倡。
第三、大学生通宵网络的现象较为严重,应从制度层面上采取诸如宿舍查夜制度、通宵登记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大学生通宵网络的规范化管理。
第四、大学生对于不健康网站的态度、行为倾向以及国家打击黄色网站的态度三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比较理性(当然不能排除部分同学可以隐瞒真实情况的虚假做法)。但是不应否认,性本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人作为一个完整复杂的任务系统,它的组成部分是有机的,如果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性受到压抑,势必导致整个系统的紊乱失调乃至涣散。⒁因此学校应合理设置课程安排,积极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在工作中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团结大部分,争取少数人”,减少登陆不健康网站学生的数量;同时应建设集思想性、知识性、
趣味性、服务性一体的校园主网站,掌握校园网舆论,引导“网上舆论”,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站”创建活动,努力开拓“绿色网络空间”,积极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第五、对于学习与网络的关系处理,绝大多数同学有较好的自制力,能够把握住适度原则。只有极少数同学因网络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大为下降。
第六、绝大多数同学对于网络危害有着较为清醒地认识。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受骗的情况仍不在少数,因此在校园里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应大力提倡。
第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感较好,但仍有改进的余地,学校应藉此提倡网络文明,大力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谭福强. 论网络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D]武汉大学 , 2005 .
[2]庄宇.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动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 2007 .
[3]夏俊.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 2003 .
[4]雨秋. 少年黑客莫尼柯[J]法律与生活 , 1999,(08)
[5]曹如中,郭华.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01) .
[6]刘世清. 关于教育信息传播增值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 2001,(12) .
[7]王晓春. 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03) .
[8]刘利萍.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04)
[9]郭忠志. 政府行为与网络交往规范化[J]桂海论丛 , 2001,(04) .
[10]杨克平. 试论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 , 2003,(05) .
[11]代显华. 上网成瘾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04) .
[12]南国农.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 , 2001,(08) .
[13]茅亚萍. 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J]当代传播 , 2003,(06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一般要包括调查的内容、目的、方法和对象。例如:
为了使大学生更能够准确认识和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能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我们针对**学院学生课外书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数量、质量,并针对此调查结果提出分析和解决措施。本次调查采用抽样的调查方式,每个年级抽取学生50名,共发放1150份试卷,回收150份,有效率为100%。
二、数据整理部分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关于类似的调查我们都采用人工录入Excel的方式完成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制成统计表。
三、典型分析部分
在大学生阅读情况的分析中,我们一定要加入典型的分析部分,也就是说做到重点有突破,在分析中要以收集的数据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掌握其典型的规律,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四、结论及建议部分
结论要精练,观点要鲜明,建议要合理。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种类繁多,40%的大学生对娱乐类读物比较喜爱,说明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修养。
同时我们也看出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无目的性。即没有针对性的,存在“泛读”的现象,没有把阅读当作是一种获得新知识的途径,这需要加强对大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
调查时间
20xx年7月16日――20xx年7月31日
调查对象
大学部分学生及部分其他高校学生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
调查背景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网络技术已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走在信息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大学生沉迷网络、网恋、浏览不健康信息等。这些问题不仅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对我们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此次调查初步了解大学生上网时间及上网用途,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
调查过程及分析
20xx年7月16日,我开始了历时两周的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首先我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拟定好调查问卷,然后再我身边的大学生范围内展开调查,主要借助于网络、电话等工具我先后调查了有五十个人。以下是我的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34)B、女(16)
2、您现在的年级?
A、大一(8)B、大二(24)C、大三(14)D、大四(4)
3、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接触网络?
A、初中以前(10)B、初中(17)C、高中(21)D、大学(2)
4、您现在有电脑吗?
A、有(38)B、没有(12)
5、您现在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是多少?
A、1个小时以内(13)B、2到4个小时(20)C、四个小时以上(17)
6、您每周上网的平均花费是多少?
A、低于10元(8)B、10到25元(39)C高于25元(3)
7、您通常上网的场所为?
A、网吧(20)B、校园机房(17)C、宿舍(13)
8、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查资料、浏览新闻(8)B、学习软件等计算机技术(16)C、打发时间(玩
游戏等)(26)
9、您感觉上网会影响您的学习吗?
A、上网会耽误学习(35)B、上网可以促进学习(15)
10、您在上网时玩游戏吗?
A、经常(31)B、有时(14)C、很少(5)
11、您是否通宵上网?
A、经常(14)B、有事(10)C、很少(26)
12、您最喜欢网络的哪个特点?
A、快捷性(12)B、信息丰富(20)C、娱乐性(18)
13、您现在网购吗?
A、从来没(24)B、偶尔(20)C、经常(6)
14、您上网和陌生人聊天吗?
A、基本上没(10)B、无聊的时候会(23)C、经常(17)
15、您对网恋有什么看法?
A、支持(4)B、反对(42)C、无所谓(4)
16、您是否沉迷于网络?
A、是(0)B、没有(43)C、曾经沉迷过(7)
17、您感觉网络对你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A、利大于弊(24)B、弊大于利(26)
18、您觉得对于大学生上网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本次共调查5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34人,女生16人,大一8人,大二24人,大三14人,大四4人。
根据调查分析显示:
1、有76%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私人电脑,而且其中男生居多占29人。
2、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以前都开始接触网络96%,只有两名同学是在大学开始接触网络。
3、大学生上网时间偏长,有34%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只有26%的同学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
4、上网打发时间的学生占到半数52%,只有32%的学生用来学习软件等技能,剩下的为查资料浏览新闻等。
5、很大度分同学都经常玩游戏,特别是男生有91.2%玩游戏,并且有28%的同学经常通宵上网。有14%的同学曾沉迷于网络。
6、对现在新兴的网购、网聊功能大学生比较喜欢,特别是网聊,有34%的学生经常和陌生人聊天,40%的同学曾经网购过,12%的同学经常网购,但对于网恋只有8%的同学支持,84%的同学都反对。
7、大多数同学每周上网的花费在10到25元占78%,站生活费的不消一部分。
8、大学生通常的上网地点为网吧和宿舍占66%,这些场所的环境都不利于学习,特别是网吧。
9、对网络的评价是众口不一,有48%的同学认为上网利大于弊,他们大多上网是用来学习,查资料的。但也有52%的同学认为网络弊大于利,他们大多是曾沉迷与网络和喜欢游戏的同学。
10、大家感觉上网最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网络安全。
调查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给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线性思维。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思维是一种超越和挑战。它是一种跳跃式、非线性的思维方式。网络时代的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网络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
围广等特征。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帮助大学生在宽广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形成个性。尤其是校园网和思想政治工作网的建立和发展,为大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3、网络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过去,传统大学思想教育往往局限在课堂教学,传统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占主导部分。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
4、网络使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们会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网贴,从而找出对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这把“双刃剑”再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略。网络的开放性使大学生接触到的大量信息是原始的、未经“过滤”,虚假信息、违法信息、反动信息以及垃圾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大学生对这些信息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它们就会潜伏在学生的意识中,即使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受到不良影响,但在适当时候它们会从行为中表现出来。如果学生过度沉迷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会使他们逐渐丧失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性格变得紧张、孤僻、冷漠。
针对现在大学生上网时间长,沉迷网络多的情况我认为: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做到合理上网,拒绝沉迷。
推荐专题: 实习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网 大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