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范文六篇)

2024-06-19 00:36:3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范文六篇)》。

第一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以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三、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1.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2. 数据收集方法:随机抽样调查

3.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于网上发放,收回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四、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xx

五、调查结果分析

总体状况,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学习类消费,形象类消费(服饰装扮,化妆用品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及投资类消费等方面。经数据分析,当今大学生除基本生活消费外,以上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除基本伙食等日常生活消费外,

形象及休闲娱乐类消费比重较大,而学习投资类消费比例甚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享受型等消费,而忽视了自身精神层面的提高。

由表2分析可得出,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 14.1%的学生集中在300-500之间,500―1000之间的约为60.9%, 20.3%的学生集中在1000-15000之间,高消费人群(1500以上) 约占4.7%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较为合理,但高、低不同消费水平也有存在。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79.7%的学生更倾向于在现实中购物,仅20.3%的学生习惯于网上购物。而有网购经历的学生网购年限及对网购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差别,其中大多数学生的网购经历多在三年以内,网购满意程度一般。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信任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质量、价格、外观、品牌等因素成为大学生购物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同时也会受到情绪、他人意见等因素的影响,这说明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和理性混存的消费观。而对于流星雨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攀比,盲目追求名牌会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其中一小部分学生也通过勤工俭学来承担自己的部分日常消费。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有大体计划,但都没有实施或坚持,而且他们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有超过二分之一的人表示较为满意,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不满意,并想要尝试改变。

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我们的这次问卷调查引起了他们对自身消费状况的重视,他们将更加注重和强化自身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自身良好的消费习惯,这将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合理、成熟的消费观念有重要意义。

六、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2、消费差异日趋明显

一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构成相对简单、总体消费水平也较低。二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要相对高于农村的学生,同时,消费构成也相对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发达与否,不仅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构成和消费理念。

3、大学生消费成多元化态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除满足其基本生活外,在服饰、化妆用品等形象消费和KTV、旅游等休闲娱乐类消费和日常交际支出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向多元化发展。

4、大学生更注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形象及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较大。 5储蓄观念淡薄,理财意识需培养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已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用生活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个别同学有储蓄和投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理财意识需提高和加强。

第二篇:大学生消费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研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研对象:

在校大学生

调研内容:

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调研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研内容,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研结果与分析:

1、 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研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 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 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研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研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 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研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00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

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研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研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调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服装消费情况

二、调查方法

1.口头提问和问卷

2.日常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分析调查的统计数据

4.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数据统计

1.在这项调查中,男生占27%,女生占73%

2.最喜欢的服装类型:运动装23.3%休闲装53.3%正装3.3%时装9.9%其他9.9%

3.买衣服频率:一个月内10%,两到三个月内33.3%,半年内13.3%,一年内0%,不固定43.3%

4.是否有喜欢的服装品牌: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耐克等。)

5.经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石20%,0%老东门15.5%洛口5%其他14%

6.服装价格会不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是63.3%,而不是36.6%

7.买衣服的动机:天气变化16.1%,节日促销16.1%,看到学生买新衣服15.3%,随意购物13.6%,零花钱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广告杂志影响12%和4%

8.你会选择网购服装吗:会是35.7%,而不是64.3%

9.服装商家月消费:50以下2%,50-100之间36.6%,100-200之间33.3%,200以上3.3%

10.品牌服装的好处:品牌好,耐用,面子16.6%,主要是生活品质提升了33.3%,没有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另外30%

四、数据统计的具体分析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很高:21世纪是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进入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宿舍和教室的单调生活。虽然书籍仍然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并不是首选,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美的追求呈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导:价格、质量、趋势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务实理性消费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念。据了解,大学生买衣服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非常谨慎,力求“物有所值”。因此,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寻找物美价廉的城市生活和氛围。当代大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自己的品味和品位。虽然他们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需求的认知高于男生。调查显示,女生买衣服的频率比男生高,但男生比女生更追求名牌。说明男人和女人对美的追求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无论是购买数量还是对名牌的重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虚荣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可以正确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大学生服装支出减少。据调查人员分析,“物价上涨后,服装、日用品、化妆品、娱乐消费的价格不降反升,而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较少,说明他们故意降低大学生的‘享受消费’,把钱花在了吃饭、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五、问题现象

1.从买衣服的频率来看,

(1)服装购买消费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服装购买频率集中在每月一次,两到三个月一次。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购买服装的主要原因是生理需求,但不排除虚荣心的存在,但消费分配的主要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2)服装消费仍然不合理:调查结果显示,少数人频繁购买服装,过于关注名牌的现象依然存在。服装消费不合理,可以反映每月生活费分配不合理,或者每月生活费过多。

2.从吸引购买这方面的服装来看,

(1)当代大学生可以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服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人体免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美观,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调查显示,学生重视衣服的质量,喜欢经济耐用的衣服,不会因为喜欢一件衣服就盲目买衣服而不考虑价格。

(2)追求时尚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现象非常严重,有时可能会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却忽略了服装本身的原始价值。

六、政策建议

1、树立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也是消费者对涉及整个消费活动的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等因素的价值判断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观念,树立节约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避免铺张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费用进行预算和记录,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费用是否合理。

2.量身定做合理的消费计划。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知识和能力都很高的成年人。定制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树立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3.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方式正在迅速变化。大学生最容易卷入时尚潮流,部分消费者甚至失去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消费支出的约束下,合理调整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小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第四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消费问题便备受大家关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决定借这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调查活动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情况的调查,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调查地点和方法:

对建筑工学院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同学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我们共发送10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问卷同时随机采访了解,并对100份问卷和采访数据进行统计,通过EXCEL汇总整理和分析,做成图标,形象地对调查数据做了描述与显示。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4%,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73%左右,500--700元的人占13%,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调查中所含的支出方向有:A伙食,B服饰,C恋爱,D上网费,5手机费,F其他费用(购买书籍,体育器材,化妆品……)等。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56%。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0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

1%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或班级娱乐、告别单身、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二、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对服装消费范围越来越广消费的档次也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不能太低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尽力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时尚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当下流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时尚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异性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3%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与此同时只有4%的同学表示愿意让自己父母和家人了解自己的品牌服饰消费情况。可见选择时尚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三、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5%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100-10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校外住宿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上千元。

四、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1%的学生为3-7小时,30%的学生为8-10小时,20%的学生为10-20小时,17%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46%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7%的学生在晚间上网,1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周末)。如果按1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一个现象是大一的同学普遍比大二和大三的同学上网时间少,这应该与学校禁止大一学生带电脑有关,且他们上网都是在网吧,且通宵(基本都是男生)的频率远远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同学,相比之下他们的手机通讯费用普遍较大一和大二同学要高。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100%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月生活费较高的的同学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43%,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53%,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4%,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12位之中,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六、其他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的同学每年会在购买课外书籍上消费100--300元,

这应该与学校的图书馆有关系,那里的信息量足以满足99%的同学的需要。在这一部分费用中,男生65%倾向于体育器材,女生89%倾向于化妆品,然而其档次与质量就与个人的经济实力正相关。

建议与总结: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所以:

⑴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⑵对于学校而言,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对于与学生的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应充分开展,从而达到指导的目的。

⑶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才能不盲目攀比,有真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第五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其次,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费

今天的莘莘学子们已不再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儒生,他们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 年龄歧视 和 相貌歧视 的用人政策。

例如,在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35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长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为了延缓衰老、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躁动的需求 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较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心理应变及承受能力都较差,外界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进行的。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

与这些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由于自身广博的知识面,因而在消费时追求知识性;由于对新鲜事物的热衷,在消费时会追求时尚性、潮流化,强调美观大方;由于个性强烈,在消费时会情绪行动,即兴即买,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由于富有创造性,也会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虽然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但他们已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在购物时自身意志力较差,只要兜里有钱就会迫不及待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就是:

1、追求新奇。大学生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真正可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的进行一些消费,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产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些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商品的阶段。

2、强调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学价值能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一致。

3、追逐时尚。生理与心理的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莫过于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大学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个性与文明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用简单的对或错来作为评价标准,更无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

第一,发展个性消费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个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第二,消除不良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第三,提倡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在保证大学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对于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

这就造成有些学生追求高消费,盲目追求档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样的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不必要的消费。这些不健康的现象,与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娇惯与纵容,使学生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关系重大。因而,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以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的轨道。

第四,倡导消费文明

消费文明即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通过倡导消费文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因而,通过倡导消费文明,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消费行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第六篇:大学生消费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其消费情况已经不容忽视,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找出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因素,从而引导非理性消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采访的方式,对天津商业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调查。

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为90%。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学生消费情况比较相似,大三、大四消费情况有一定的趋同性。

(一)大一、大二消费情况统计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每月生活费用在900元以上的占30%,每月生活费在600-900元的占50%,每月生活费在300-600元的占18%,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占2%、这些学生中生活费主要用于:饮食、购买衣服、手机费、恋爱、购买学习资料。其中这些大学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94%靠父母提供,4%靠做兼职,2%靠奖学金,0%靠其他途径取得生活费。

1、饮食消费

饮食消费是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的主要支出,其中有定期聚餐的学生占80%。大一、大二学生由于功课比较少,没有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因此与同学聚餐,交流感情,成为大学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被调查的学生中,每次聚餐费用超过90%的学生每次聚餐费用在150元以上。

2、购买衣服消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对自己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0%的学生每月用于购买衣服的费用在200元以上,46%的学生用于购买衣服的费用在150-200元,20%在100-150元,4%在50-100元,0%在50元以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名牌和档次,希望自己受到更多的关注。女生买衣服的宗旨一般是款式时尚,有个性,有档次,而且买衣服的次数很频繁,大多数衣服只要不喜欢就不会再穿了。男生则不同,大多数学生每月买衣服的次数不多,但费用却很高。在调查中“当您进行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60%的学生选择该商品的档次、希望自己在群体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自己的同学攀比,是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3、手机费

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每月手机费在50-100元,26%在100元以上,20%在30-50元,13%在30元以下,1%没有手机。其中这些学生的手机费用大部分用于发短信和上网费用。“老师讲课的质量直接决定这个月的流量”,很多学生本末倒置,在上课时间,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但这些学生并非查阅与学习有关的资料,而是和好友聊天和看qq空间。大一、大二的学生专业课较少,像形式与政策、马克思课等便成了这些大学生“休闲和娱乐之地”。

4、恋爱消费

大学生中恋爱消费的比例不断上升,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对大学生恋爱采取认同的态度,部分学生家长甚至鼓励孩子去谈恋爱。在问卷中,“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支出是多少”,70%的学生每月恋爱支出在200-300元。但这些学生中生活费都是来源于父母。

5、购买学习资料的`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您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及用品的费用是多少”这一问题中,70%的学生在50元以下,20%的学生在50-100元,6%的学生在100-150元,3%的学生在150-200元,1%的学生在200元以上。大一、大二的学生还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对于学习的投资还比较少。

(二)大三、大四消费情况统计结果及分析

与大一、大二有所不同的是,大三、大四学生在学习资料方面的投资要远远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大三、大四的学生多数为自己设定了确定的人生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及用品的费用在150-200元,20%的学生在200元以上,10%的学生在150元以下。在饮食消费方面,大三、大四学生比大一、大二学生少,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在校内食堂就餐,聚餐情况较少。此外,大三、大四学生的手机费用也比大一、大二学生少很多,原因在于大部分大三、大四学生有电脑,很少用手机上网,而且上网大多数是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

(三)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分析

在大学生消费中,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并存。

1、大部分大一、大二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的现象。聚餐、恋爱、追求名牌和时尚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作为大学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网更宽,外出、聚会、出游等活动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相对足量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并能够为自己所支配,才能得以实现。大学生应搞好人际关系没有错,但把大部分费用用于请客吃饭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投入也很多,大学生恋爱呈现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希望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但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又都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家长;另一方面,在大学里,许多人认为“大学恋爱是一门必修课”,甚至有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恋爱。但是,大学生们在恋爱过程中的消费通常多是缺乏理智的、冲动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在恋爱中的消费数额也在逐年增加。每个月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这笔消费在大学生每月消费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但在现实中,却经常的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唯恐落后于时代的潮流,从而引起一大部分非理性的互相攀比消费。大学期间,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害怕自己的着装和生活质量被同学嘲笑,所以靠穿名牌、请客吃饭来显示自己的生活档次和追求。这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而攀比心理则是由好胜心引起的,同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自己就一定要买,不管这件衣服有都贵,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些学生很自卑,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靠攀比来填补心理的空缺。

2、大三、大四学生中理性消费是主流。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70%的学生用于购买学习资料及用品的费用在150-200元,20%的学生在200元以上,10%的学生在150元以下。经过2-3年的大学生活,这些学生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把大部分的经历用于加强自身能力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上面。其中,大三、大四学生中考做兼职来满足自己生活的学生要远远多于大一、大二学生。他们把兼职当做锻炼能力和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良好机会。

(四)对大学生消费的意见和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消费。

2、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

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3、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三、结论

总之,大学生是国家未来消费方向的引导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大学生消费才会朝健康方向发展。

推荐专题: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