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普洱茶生产现状调查报告(合集)

2024-02-20 02:57:1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洱茶生产现状调查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普洱茶生产现状调查报告(合集)》。

第一篇:农村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计划和第44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为了配合县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分别由谭天贵副主任和谭军副主任为组长.相关工委人员及部分常委会委员为成员的两个调研组,于10月11日至14日,对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到重点生态茶发展乡镇.重点抓茶部门,采取查看档案资料和生产发展现状.听取发展情况汇报和召开有生态茶发展主体(公司.大户.茶农).抓茶领导和镇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充分调查了解全县生态茶产业生产发展现状.分析研究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和讨论进一步抓好生态茶生产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工作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自20xx年来,在县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战略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认真抓住上级产业发展政策带来的良好机遇,高度重视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将生态茶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结合实际编制了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产业发展激励机制,抓好茶园路.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加强技术教育培训和种植管理,积极探索和尝试公司建基地联农户.大户建基地联农户.合作社建基地联农户和散户集中种植联户管理等有效的种植管理模式,生态茶产业初具规模。两年多来,全县新建茶园4.18万亩,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地区下达的新建茶园任务,涉及种茶乡镇17个.种茶村43个.种茶农户5829户。其中茶园面积4000亩以上的有香坝.张家寨2个乡镇,3000亩以上的有鹦鹉溪.大坝场.枫芸3个乡镇,2000亩以上的有孙家坝.凉水井.宽坪.东华.许家坝.青杠坡.合朋溪.长坝8个乡镇,形成连片种植基地2000亩以上3个,1000亩以上2个,500亩以上5个。个别茶园今春已初产,部分茶园将在明春初产,初步实现了生态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预期目标。

二.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机构,制定规划,建立机制,合力共抓产业发展。

一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县四大班子分管或联系农业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解决机构编制组建县茶桑局,保障抓茶干部工资由县财政全额发放。各涉茶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办公和抓好产业发展。

二是结合全县各乡镇土地.水.大气.阳光等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生态茶产业的客观要求,编制完成了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明晰了产业发展工作思路,明确了产业发展工作目标,提出了产业发展工作措施,为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建立了县茶桑局主抓.相关涉农部门配合联动.有关涉茶乡镇具体落实的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并建立了生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适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力培育生态茶产业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制定出台生态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整合发展资金,加大投入,落实茶园种植计划,加强茶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茶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的重要战略决策,县人民政府按照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用活用足上级政策,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盘活涉农部门和乡镇行政资源,整合集聚涉农资金,加大了生态茶产业发展投入。两年来,全县共整合各类资金3981万元用于生态茶产业发展。

二是县人民政府在整合集聚资源和资金的基础上,对建设茶园涉及的土地的租赁.流转.整理,茶苗的育.运.供,落实种植面积的工作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实际,制定并兑现落实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如:土地整理按300元/亩进行补助,栽植茶苗和底肥统一实行政府采购后按3500株/亩和100公斤/亩无偿提供给茶农,对乡镇按种植面积落实情况补助工作经费和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等),充分调动推动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的行政主体和生产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茶园种植计划的全面落实。两年来,全县立足自育自栽共建苗圃820.5亩,共新建茶园4.18万亩,连续超额完成地区下达的新建茶园任务,茶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三是整合涉农工程项目,加强路.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园基地生产条件,提高茶园建设质量。两年来,全县新修进园公路38公里,维修进园公路75公里;新修园内公路160.7公里.生产便道19.164公里,其中硬化生产便道8.62公里;修建蓄水池212座,可蓄水8037立方米。

(三)结合实际,积极对接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注重抓好茶园建后投产前的生产管理,着手抓好加工环节工作,超前谋划和做好对接市场的工作,着力抓好生态茶良性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

一是扎实抓好茶园投产前管理工作,突出重点,扎实抓好示范茶园建设,建设地级示范茶园2个共1000亩.县级示范茶园5个共1200亩,茶苗长势良好,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抓好茶园间作示范推广,引导茶农以订单生产方式抓好茶园间作,促进以种代管,两年来,共计间作花生.黄豆.蔬菜.绿肥43000余亩,特别是今年茶园间作辣椒效益较好,亩产值可达2000元,达到了茶园投产前“以种代管.以短养长.以收养管”的良好效果。同时于去年组织招考聘用了54名茶叶生产辅导员加强茶园生产管理,并建立茶园建设和管理激励机制,加大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奖励工作力度,严格兑现落实奖励,促进了乡镇抓好茶园建设和投产前的生产管理。

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认真研究国家涉农产业发展政策,结合全县资源禀赋条件和生态茶产业发展情况,组织编制生态茶产业项目,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两年来,共成功争取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茶产业)项目资金1897万元,争取省财政现代农业信用担保项目资金250万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宣传,成功引进贵州梵锦茶业有限公司落户张家寨镇,投资4000万元建设茶园基地2500亩;引进湄潭客商落户合朋溪镇,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成立了“思南县合朋国礼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拟建大型茶叶加工厂1个,新建茶园2000余亩。

三是积极抓好生态茶产业发展和市场对接的各项工作。第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和扶持,引导茶农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在许家坝.长坝.合朋溪.东华.鹦鹉溪等乡镇成立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6个,注册资金达到1123万多元,入社茶农共395户,同时帮助专业合作社从生产技术.资金筹集使用.茶叶加工和营销等方面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推进生态茶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第二是争取省财政资金250万元,县财政注入资金250万元,组建了思南县惠农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生态茶产业发展壮大搭建了融资平台,目前已为县内5家生态茶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信用担保贷款155万元,有效地支持了专业合作社壮大和生态茶产业发展。第三是对全县茶青市场和茶叶加工厂建设进行了规划布局,编制项目向上争取和对外招商引资,同时,县政府还出台了促进茶青市场和茶叶加工厂建设的鼓励政策,加快推进建设步伐。第四是加大茶叶生产无公害产地认证工作力度,推进提高茶园建设管理质量水平,目前全县已有1.27万亩茶园获无公害产地认证。第五是着手抓好茶叶产品市场营销的准备工作,提出了产品品牌创建.包装设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初步计划和方案,着力打造“圣岭春芽”绿茶核心品牌。

总体来看,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生产基地建设成效较为明显,生产管理基本到位,茶青市场和加工厂建设开始起步,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着手谋划,生态茶产业体系正在培育形成。

三.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任何一个产业的培育壮大既非一朝一夕之事,更非一蹴而就之功。我县生态茶产业的培育发展更是这样,特别是全县要在2013年完成共10万亩的茶园建设任务,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困难。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取得的成效固然可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暴露的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全县上下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切实加以努力克服和认真解决。

一是一方面多数群众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对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战略决策领会不到位,将生态茶产业发展任务政治化,没有从全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出发来正确认识,加之对生态茶生产发展的自然属性和生态茶产业体系培育的社会属性认识不到位,普遍表现为茶农生产主体意识不强,干部抓茶工作责任心不够,全县上下发展生态茶产业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是一些涉茶

乡镇和部门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战略决策的力度不够,表现为在认识上只注重眼前利益,对生态茶产业发展没有长远眼光,在行动上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对生态茶产业发展支持难配合.协同难协作,导致抓生态茶发展的工作机制运行不畅,一些具体措施难以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发展生态茶产业的合力不大,力度减弱。

二是生态茶产业投产周期较长,产前管理投入大,部分茶农由于土地种茶后短期内没有收益,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而放弃所种茶园管理;公司或大户由于政府的财政贴息政策兑现不到位,加之银行贷款条件苛刻和其他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集困难,茶园管理滞后。

三是部分茶园虽已建成,一方面是由于发展过程中存在行政干预,一些茶农想退出,但难以找到企业或合适的大户接管,茶园流转困难。另一方面是已流转到公司或大户的茶园,由于涉及土地流转的面广.量大.时长.户多等情况,存在土地流转的流转费不合理和相关手续不尽完善的突出现象,为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是技术服务满足不了生态茶产业发展的需要,差距较大,一方面是全县茶叶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引进工作滞后;另方面是虽然全县聘请了54名茶叶生产辅导员,由于培训.管理.考核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加之其技术知识水平不高,指导茶叶生产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突出。

五是部分茶园即将投产,但茶青市场和茶叶加工厂建设滞后,茶农及发展茶产业的公司和大户对茶产业发展前景预期持悲观心态,影响了他们发展生态茶产业的积极性。

六是一些茶园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茶园管理劳动强度大.难度大。

四.抓好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的建议

生态茶产业发展客观要求必须将茶叶作为商品生产,因此,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壮大必然要求我们要抓生产之本,会加工之法,懂市场之道,擅经销之术,结合调研情况,调研组认为,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增强生态茶产业发展的信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实现规模发展,做实做大做强生态茶产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要加强乡镇和部门的统筹协调和任务考核工作,增强乡镇和部门工作责任意识,提高抓茶干部工作积极性;要加大发展生态茶产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生态茶生产技术教育培训力度,让参与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公司.大户和茶农特别是规划种植区的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茶产业的好处和难得机遇,充分了解生态茶生产基本规律,增强他们发展生态茶产业的信心和主体意识。

二是要认真研究促进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市场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使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运行,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抓好生态茶产业规划调整和优化工作,要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意愿,本着宜茶则茶的原则落实种植计划。

三是要充分发挥行政干预作用,整合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项目及资金,加大生态茶产业发展的行政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生态茶产业发展,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产业发展走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绿色生态化.加工规模效益化.销售品牌创建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促农增收.促财政增长的产业发展终极目标。

四是要加强茶叶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招引人才优惠政策,招录聘用或引进一批茶叶生产专业技术人才,抓好生态茶生产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生态茶生产管理质量水平,提高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生态茶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是要继续抓好茶园路.水等配套生产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

六是进一步抓好茶园投产前的管理工作,加强茶园管理投入,发展以短养长产业。

七是要加强茶园土地流转工作,建立符合各方权益的工作导向机制,指导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手续,建立相关档案。

八是要尽快统一规划建设茶青市场和茶叶加工厂。

九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商品茶市场调研,抓好销售环节品牌创建的基础工作,搞好商标.包装设计,加快生态茶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建设。

第二篇:农村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根据县政府的安排,近日,××县副书记(村扶贫小组组长)杨永发,西南林业大学教授白顺文(幸福村驻村小组一秘),××县农业局局长黄蓉,××镇副镇长彭长虹,,××翠宫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云雾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陆仲荣,和其他茶业研究小组深入XX镇安乐村,实地考察幸福村茶园的现状和发展

一.茶园现状

(一)种植品种。福鼎大白茶是幸福村的主要茶树,当地品种和野生品种较少,面积约400亩。

(二)种植面积。茶园与自然村落相对毗连,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

(三)茶园管理。茶园多年无人问津。走进茶园,就像走进森林。生长良好的茶树约5米高。由于一些茶园经济收入的损失,茶树被农民清理,被银行家重新种植。

(四)种植时间。茶园建于80年代,大部分种植后已经营4年。由于缺乏专业加工,收入低,农民放弃了对茶园的持续经营,多年来,茶园自然生长。

总体情况:面积比较连片,茶园种植时间较长,部分已失去经济价值,部分茶园具有改造价值,茶树生长旺盛。

二.茶园改造

(一)转化方法

1.打扫茶园。清理茶园杂草和丛林,保证茶树生长环境。

2.树木的改造。第一,皇冠转型。因为茶园多年不经营,茶树高,芽眼少。通过修剪茶树树冠,可以提高茶树枝条的顶端生长优势,使茶树矮化,诱导新芽生长。第二,根系改造。茶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当地面的上部分枝向上或周围生长时,地下分枝也向下延伸并向周围扩展。吸收根系越发达,茶叶产量越高。根系改造以深耕为基础,切掉部分老根,诱导新根生长。

3.园林土壤更新。茶园土壤是茶树生长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来源。由于茶园多年不经营,茶园土壤具有土层浅.肥力低.土壤质量差的特点。园林土壤的改造应加强深耕,增加有机肥或农家肥的施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4.清除老茶树,重新种植新茶树苗。茶园长久,茶树衰老。研究小组的技术人员建议我们可以选择重新种植新苗。

(二)价值转化。

1.改造老茶树。通过老茶园改造,可以快速实现采茶,快速实现经济效益。面对茶园建成后,农民因经济效益低而对种植茶叶失去信心的情况,这可以使农民有较快的经济收入,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但课题组技术组介绍,茶园高产期为种植后5至xx年,而幸福村茶园种植时间超过了高产茶树的生理周期。改造后的茶园产量仍然很低,收入不如新种的茶园。

2.种植新的茶树幼苗。种新茶苗的时候,要三年才能进入高产,然后才有经济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种植新的茶树种苗,农民的收入会更好,但也存在农民接受度低.宣传难度大.茶业推广难度大等问题。

三.对幸福村茶业的思考

(一)茶树的适宜性。幸福村茶园多,气候条件好,赵家云茶园(海拔1370m)最适合茶树的生长生理,具有很强的茶业发展潜力。

(二)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发展茶产业。依托“云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农发展成为合作社成员,合作社负责对种植户进行管理和指导,统一管理模式和种植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

(三)品牌建设。以XX翠宫茶叶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率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研究,打造优质.安全.有特色的高端茶叶品牌。

(四)基地建设。以自然村为单位,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发展相对毗连的茶园。在一定区域内建设初级加工厂,对采摘的新鲜茶叶进行初级加工,确保产品质量。

第三篇:农村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商场调查网络查询

调研内容:

一.茶包装设计

茶包装是茶在购买.销售.存储流通领域中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超市不断出现和销售方式改变的今天,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起到无声售货员的作用。好的茶包装匕有收藏价值,也可作为复用包装再次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弘扬了茶文化,一个好的茶包装设计,一定要有好的基础,出就是包装最本质的东西,即如何能保持茶叶的质量使其不变质。只有充分了解茶的特性及造成茶叶变质的因素,才能根据这些特性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加以会理的运用,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对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更要加强环保意识,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二.茶叶的特性

茶叶的特性是由茶叶的理化成分.品质所决定的,如吸湿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易变性等。

所以,我们在设计茶包装时,要根据以上这些特性,考虑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防潮.阻氧.避光和天异味,并有一定抗拉强度的复合材料,根据调查和研究,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好的是聚酯/铝箔/聚乙烯复会,其次是拉伸聚丙烯/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这些通称铝铂夏合膜,是日常茶叶小包装中防潮.阻氧.保香性能最好的一种。现在有一种新的包装盒,它是纸复合,罐的上下盖是金属的,罐身是用胶版纸/纸版铝箔/聚乙烯等复合而成的,具有根强的保鲜效果,而且比起金属罐来轻了许多,设计手段也更加主富美观了,匕给了设计者更大的发挥余地。

三.茶包装的材料

设计茶叶包装,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材料与结构,包装材料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质量,这也是由茶叶这种特殊商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易选用结构精密,便于开启的材料来做茶叶包装。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包装。市场上也有许多新颖别致的茶叶包装,但有些包装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包装的倾向,有的脱离了商品的属性,盲目地追求一种表面华丽的装饰和浮燥的色彩,与茶叶本身的质量不相符合,如市场上有一种表面是塑料刻花镀金的茶叶包装,从包装上看不到一点商品所要传达的任何信息,给人一种是工艺品的感觉,而不是茶叶。

四.茶包装的色彩设计

色彩是包装设计中最能吸引顾客的,如果色彩搭配得当,使消费者看后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包装的色彩是受商品属性的制约,色彩本身也有它的属性。所以用色要慎重,要力求少而精,简洁明快。或清新淡雅,或华丽动人,或质朴自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习俗和欣赏习惯,也要考虑到商品的档次.场合.品种.特性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色彩。设计要讲究色彩和整体风格的统一,不能用色过多,形成不了凋子,也不能到处用金.银,给人以一种华而不实之感,设计时要考虑到与同类产品的比较,对同类产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设计出能在众多商品中夺目而出,有竞争力的包装来。

五.茶包装形象设计

茶叶包装设计的图案设计能使商品更加形象化.生动有趣。可有些包装上的图案陈旧.繁锁,商品性不强,也缺乏时代感,重复.没有个性,龙凤等古代纹样到处乱用,传统不是复占,更不是昭搬,民族性不是画条龙.画个凤就代表了,应赋于它新的内容,新的生命.新的形式,应把一种精神贯串进去,一种神韵体现出来,传统应是一种风格,是一种时尚。可以用现代的手法把传统的纹样进行变形使之更具有现代味,更符号化,更简洁。真正传统感的包装给人一种有文化.有内涵.超凡脱俗之感,这和茶的个性也相符合。

六.茶包装文字设计

茶包装的文字也是设计的重要部分,一个包装可以没有任何装饰,但不能没有文字,正如同一个人一样,他一定有名字,茶包装的文字一定要简洁.明了,充分体现商品属性,不易用过于繁锁的字体和不易辨认的字,太生硬有尖角的字体出不太适合,茶是传统性和民族性较强的商品,中国的书法艺术又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根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适当地运用书法来体现茶文化主厚的底韵,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那是最好的,但要用易懂.易读,易辨认的字体,太草或不清楚的字体要少用,一定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辨识力,要使人一目了然。

七.总结

茶包装设计中的材料.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是与商品紧密相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能准确迅速地传递商品信息,这是设计者要放在首泣的问题,这也是衡量一件包装设计是否优秀的标准。

而我们通过这次的分析研究学到很多关于外包装的各种知识,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八.茶包装改进建议

设计茶叶包装,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材料与结构,包装材料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质量,这也是由茶叶这种特殊商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易选用结构精密,便于开启的材料来做茶叶包装。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包装。市场上也有许多新颖别致的茶叶包装,但有些包装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包装的'倾向,有的脱离了商品的属性,盲目地追求一种表面华丽的装饰和浮燥的色彩,与茶叶本身的质量不相符合,如市场上有一种表面是塑料刻花镀金的茶叶包装,从包装上看不到一点商品所要传达的任何信息,给人一种是工艺品的感觉,而不是茶叶。在定位上面应该准确,提出新颖合适的概念。而我们通过这次的分析研究学到很多关于外包装的各种知识,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四篇:农村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为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合理布局,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向更高标准发展,我办党支部对XX乡茶叶产业进行调研,获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一.XX乡概况

九龙山北麓的壮乡―,是远近闻名的茶乡。地处县境北部,东.北与坝美镇相邻,南与莲城镇.者兔乡相接,西与者太乡毗邻。总面积39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15米.最大海拔698米.平均海拔1306米,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为1250毫米。

全乡辖.普盆.普龙.叮当.者戛.石尧.同剪.坝庄8个村委会,12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六种民族,共6715户31326人,其中农业人口30969人,少数民族人口28806人,占人口总数的92。

XX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6862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006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1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财政收入3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1.6万元。

“十五”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十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格局,结合乡情,加大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努力把茶叶.八角.甘蔗三大产业建设为全乡的支柱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三个产业已形成规模,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全乡的发展后劲。

二.XX乡茶叶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XX乡茶叶发展历史沿革

据“广南府志”记载:1825年。在XX村寨旁,距九龙山四十余公里,其地产茶叶味绝美,说明广南茶叶始于清朝后期。另据《广南县供销合作社志》记载:建国初期,茶种植面积为1696亩,年产量3万公斤,收入2.5万元。低纬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茶树萌芽早.采摘期长,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培育了品质优良的茶,它以“味醇.味香.味甜.色美”而独具风格,品质以“造型精美.白毫显露.汤色碧绿如玉.清香飘逸.馥郁甘美.叶纯鲜爽”而独领风骚,使享有“茶叶之乡”的美称。XX乡历来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培育成支柱产业。

(二)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

19XX年后,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XX乡广大人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高涨,提出“苦熬不如苦干”的口号,在全乡掀起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艰苦创业的高潮。XX人民因地制宜,结合土壤.气候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大以茶叶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大力发展茶叶,以村小组为单位,把全村的荒山.荒坡及部分坡耕地纳入统一规划建设,在全乡124个村小组实施高产茶叶台地建设。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乡现有茶叶面积5XX亩,其中规范化种植的有21000亩,有“白毫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胡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6个品种,年产干茶160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

从事茶叶加工.收购.销售一条龙的茶农,每年从社会上筹资近400万元,并从广西.广东.浙江.昆明等地引进外资近500万余元到我乡经营茶叶,给我乡的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现在全乡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60余个,覆盖全乡124个村小组,如今茶叶加工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茶叶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远销往全国10余个省市。

XX年开始建设叮当移民开发区时,为了实现移民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的目标,将茶叶作为主要产业来安排,乡党委.政府引进凯鑫公司参与开发,由公司全额投资建成1500亩高标准茶园,建成年加工干茶200吨的初制所。基地由136户移民分户管理,公司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作技术指导。现基地内茶园已投产,生产道路畅通。目前正在生产区内修建小水窖,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XX年,基地内的移民人均茶叶收入达1300元,户收入高的近万元,低的也有3―4千元,移民区群众人心安定,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公司生产的“源升”牌系列产品销往昆明.上海等地,效益较好。公司除了加工基地的鲜茶外,还收购周边村寨的鲜叶进行加工,并在.普龙等地建了6个初加工厂。龙头企业的作用开始发挥,为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茶叶基地形成规模后,乡党委.政府又进一步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搞好深加工的问题,通过前往石山农场和广西横县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借助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XX乡的实际,现已形成了“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的良好生产发展模式,走上了以茶叶产业为主的“一村一品”的脱贫致富路子。相继成立了村党支部和茶叶产销协会,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及新农村建设,XX乡“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的生产发展模式显得更加合理和规范,并发挥其作用。

以茶叶商会会员为主的茶叶营销队伍,每年都有30多人长期活跃在广西横县.昆明.广东等茶叶市场,为茶找销路.找客户,为茶叶开辟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同时反馈回来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和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信息,提高了农民经营决策和产品发展趋向的准确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为广大茶农解决了生产的后顾之忧。

三.XX乡茶业发展的具体做法

XX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始终用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业,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在茶叶产业发展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将茶叶产业作为财源建设重点项目,列为支柱产业发展,集中资金.技术.人力进行茶叶建设。

(二)引导农民及茶商投资建办茶叶加工厂,解决茶农销售鲜叶困难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茶农种茶管茶的积极性。

(三)采取易地搬迁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叮当茶叶示范基地1500母,利用示范样板带动周边村寨发展茶叶,扩大规模,形成上规模.高质量的茶叶生产基地。

(四)培植龙头企业,主要是以凯鑫公司的叮当移民开发区为主,实行“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模式,利用茶叶基地将贫困山村的贫困户搬迁到基地内,作为茶叶生产管理人员,既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员的就业.生产.生活问题,又壮大了企业的实力。

(五)茶农总结“以大养小”的方法,在茶园中套种八角。.普盆.叮当.石尧的茶农都采取在茶园中种植八角,这种方法能充分利用土地,对茶叶产量影响不大。

(六)乡党委.政府将茶叶重点布局在.叮当.同剪.石尧.者戛,引导农民利用自有的宜茶荒地开垦种茶,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带的形成,达到农民增收,地方财政增长的目的。

(七)放开搞活个体私营企业,推广名优茶开发的科技成果,利用凯鑫公司.云南文山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九龙山茶厂的品牌,开发名优茶,拓宽茶叶销售市场,增加茶农的积极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茶叶从几年来的情况看,产量逐年提高,市场基本稳定,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种植管理技术粗放,经济效益不高

XX乡的茶园有几万亩的规模,除30360亩较规范种植外,其余的茶园仍按传统方式栽种,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土地产出率低。一些群众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就通过扩大种植面积追求产量,毁林开荒,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有个别农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化肥.农药施用不符合要求,过量施放,影响了茶叶的质量,损害了茶的品牌形象。

(二)加工技术落后

260户茶叶初制加工厂,分布在全乡各村寨。除了凯鑫公司在叮当的初制所有规模,条件较好外,其余均是一些小作坊,加工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生产效益低,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技术标准不一,质量难以保证,对树立“茶”品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自己加工.自己销售,价格也很混乱。

(三)各项基础设施滞后

XX乡因为地理的.历史的原因,各项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一是交通困难,县乡公路等级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养护资金不到位,路况差,通行难。乡村公路更是睛通雨阻,全乡还有?个村小组未通公路。交通不便的问题,造成了加工用煤及茶叶拉运的困难。二是电力不足,通电率低。全乡还有一半以上的村小组未通电,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堂上.八达分两条拉进,供电距离长,满足不了群众的用电需求。特别是枯水季节,经常停电,所以不少茶叶加工厂靠柴油机发电,增加了加工成本。三是缺乏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虽是茶乡,但是没有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由经营户直接到各加工厂收购后外销,增加了营销成本和风险。

五.茶叶产业发展措施

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县的实际,提出了“南药北茶中烟”的产业发展战略,为XX乡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充分发动群众,解决通路难.用电难等各项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参与茶叶产业的开发。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茶叶产业

(三)提高茶叶的种植管理技术

种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优质原料能力的不断增强,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要尽快改变面积大.单产低.覆盖广.效益差的被动发展局面。一要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推广力度,引导群众建设一批高产稳产茶园,提高茶叶的单产.质量和亩产值。二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茶园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绿色食品意识。

(四)突破加工环节,树立品牌意识

加工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改变我乡茶叶加工过程中,技术标准不一.五花八门,甚至有的粗制滥造的现象,应该择优扶持一批规模大.基础好.产品质量过硬.符合卫生标准的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逐步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标准,树立“茶”品牌,为茶叶的发展开辟更宽阔的市场。

总之,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投入.政策的扶持.技术的指导,要走国家扶持与群众艰苦创业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要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将之培育成富民兴乡的产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开创工作新局面,共铸明天的新辉煌。

第五篇:农村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为了加快落实办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二号议案,由区委办.区政府办组织,议案办理各街乡镇林业分管领导参加的信阳茶产业考察团,于9月25日对信阳地区茶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调研,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南麓,东邻安徽,南接湖北,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八县两区,总人口820万人。信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全市年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5.1℃,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水相依.泉明林翠,是“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特殊的地理位Z.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信阳成为我国北方边缘茶区,是全国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大市之一。

一.信阳茶产业发展成效

茶产业是信阳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产业。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180万亩,开采面积100万亩。无性系面积40万亩,2011年,全市茶叶产量将达到5万吨,总产值达60亿元,综合产值70亿元。全市现有各类茶场1230余家,百万资产茶农460余户,省级龙头企业10家,中国茶叶百强企业7家,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有9家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已经建立茶叶协会10个,茶叶专业合作社480家。现有茶农95万人。2010年茶农人均收入30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55%。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收入来源,是信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主要做法

1.抓规划实施

2006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了《信阳市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由65万亩发展到150万亩,茶叶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近年来,该市坚定不移抓规划实施,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茶产业办公室,专门负责抓规划的发展落实和协调服务,出台设立茶叶发展专项资金等13条优惠政策。每年用于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目前,全市新发展茶园85万亩,亩产值3600元。

2.抓土地流转

在新茶园建设过程中,该市加强土地流转力度,由政府主导,将耕地.荒山荒坡及杂灌林地集中流转给企业和大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地,高标准建园,实现规模化发展。通过抓土地流转,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对接,让农民成为企业的股东或员工。土地流转后,确保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经营,及大地提高了标准化种植水平。

3.抓龙头带动

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省市级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改良老茶园;另一方面通过龙头带动,扩大市场需求,引导茶农从事标准化.规范化茶叶生产,给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被分散的个体茶农组成贸.公.农一体化的联合组织,实现产.供.销专业化生产经营。五云.卢氏.文新.云龙包装等大公司在羊山茶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工园和国际茶城,五云茶叶集团被河南省列为后备上市公司。

4.抓机制创新

该市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路子,实现县.乡.村.户四级联动,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创新茶产业发展机制。一是龙头企业带头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二是种茶大户.个体老板采取租赁开发.合作社经营.土地Z换.返租倒包等形式集中连片开辟或承包经营茶园;三是引入“回归工程”,积极创造条件,让外出务工成功人士投资发展茶产业。四是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走出来创业,自愿承包荒山或茶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将扶贫开发.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捆绑,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利用项目资金高标准发展新茶园,做到山.水.园.林.路.渠配套,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六是招商引资,引导工商民营企业参与茶产业开发,支持龙头企业扩大茶叶种植.加工规模,做强品牌。

5.抓产品研发

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信阳调研,要求信阳上下联动,百日公关,20xx年4月“信阳红”红茶横空出世,一名天下。在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介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信阳红风暴”活动,使“信阳红”一时间迅速红遍郑州.北京.上海.武汉.福州.广州。今年,信阳市40余家企业生产红茶,预计产量可达1万吨,产值25亿元。目前,信阳已经形成绿茶.红茶比翼齐飞.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在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化工品.茶叶机械等方面的研发也取得重要进展。信阳毛尖茶饮料.茶糕点.环宇绿茶天然纤维内衣.茶多酚胶囊已投放市场。已由过去的单一加工生产炒青.烘青.蒸青等绿茶,发展到可加工生产绿茶.红茶.黑茶.青茶。茶产业链条的延伸拉长,推动了夏秋茶的充分利用,茶产业结构正趋向合理,茶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

6.抓品牌建设

一是大力实施品牌推进战略。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以及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认证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二是鼓励龙头企业使用证明商标。把扶持龙头企

业的政策与使用证明商标结合起来。三是加强对外部市场的维权打假力度。通过产区与销售区工商.质检部门联合行动,打击非法使用信阳毛尖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志以及以此充好.假冒伪劣等欺诈行为。四是加大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建立企业标准的执行力度。五是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的生产和ISO90001:20xx.QS.HACCP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7.抓宣传推介

一是通过高规格举办茶文化节,大力宣传信阳毛尖,扩大信阳毛尖在全国乃至海外市场的知名度。1992年以来,信阳以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为载体,连续成功举办了19届信阳文化节。二是采取“高端策略.媒体造势.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创新载体.多地联动”的方式,连续两年集中一个时段,在全国主要茶叶消费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开展“信阳红风暴”系列宣传营销推介活动,广邀名人推介.名媒造势.名企参与.名家指点。三是广泛利用各级媒体进行宣传,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到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四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注重网络宣传在新华网河南频道建立了“中国茶都〃信阳”网页。五是组织参加郑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茶博会.展销会,在日本世界绿茶大会和澳门国际茶农会上举行招商推介会,宣传信阳毛尖和信阳红,提升信阳名优茶的知名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推荐专题: 机械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事故调查报告 普洱茶生产现状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