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小学生写职业调查报告

2024-01-17 22:36:3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写职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写职业调查报告》。

第一篇: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实践课题:

你对xx的公共设施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

调查范围:

随机调查

调查时间:

上午9:00到下午3:00

调查地点:

各大超市、商场、居民社区等

调查人:

xxx

调查报告:

人们对大多数的公共设施采取满意的态度,比如高女士对海港公园的娱乐健身的设施比较满意。“不但让我们锻炼了身体,而且健身设施的质量过关,不会发生在运动时因设施不完善而造成的事件。”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公共设施不满意,一位先生认为路旁边的公用电话应该拆除,他的理由是现在基本上每一个人都人手一部手机,甚至有的时候看到许多小孩子都有手机,公用电话在现在这种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落伍了。

一位老爷爷说他经常看见许多公共设施被破坏,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整治这些破坏设施的人。笔者也曾在纪念路超市旁边的小花园里发现原本是类似于“过桥”的健身器材竟然被一些人改成了秋千,本来应该有两个的脚踏器变成了一个!

我们都认为破坏公共设施是不齿的行为,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来管这件事情呢?李先生说在公司门前的路上原本有一个公用电话亭,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公用电话竟然被人拆除了,他原以为是政府派人把它给拆除掉的,可是询问了几个人,都没有听说政府发布了这样的公告,他才意识到有人把电话给拆除了。

在调查人群中建议加大公共设施的管理力度占近60%。有一位孕妇建议公共设施在建设时应该多多关照一下像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她还建议在马路旁边的红绿灯上安装一种设备,让看东西有障碍的人知道现在是红灯还是绿灯。笔者认为这个建议很好。

林爷爷和这位孕妇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上保持相同,他说前些天xx为了争取在全国文明城市中胜出,在检查团来临之际,让各个单位在门前的台阶上建造供走路有障碍人上去的无障碍通道。可是这些无障碍通道纯粹是为了应付差事,根本不管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其中有些无障碍通道很陡,健康人要走上去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林爷爷建议既然是建了无障碍通道,就应该建好,不管xx有没有评选上全国文明城市,都应该考虑残疾人的情况,不能只在那里摆摆样子,给领导看。我想林爷爷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

一位带着小狗出来散步的女士建议,现在很多人都养了小宠物,最好建设一些可以供小宠物活动的公共设施。笔者认为这个建议也算可以。毕竟现在xx的宠物也不在少数,如果真建设了一些让宠物活动的公共设施的话,说不定很多人对公共设施的满意度会上升。

总结:在所有的调查人群中,对xx的公共设施满意的人占大多数。可见xx的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建议政府应该加大检查xx的公共设施的破坏的力度,尽量避免公共设施再遭人损害。在无障碍通道方面,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建议重新修整通道,保障残疾人能够通过。

第二篇:关于小学生调查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姓名:张三学号:088888888班别:

一、调查目的

有90、5%的学生是健康的,但也有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尽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表(身体)轻里(心理)的现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受到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为此我国已明确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口号,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调查对象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有鉴于此,我们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困扰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从而为在本市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三、调查步骤与方法

我们的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作为测验材料。MII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为:

(1)学习焦虑。(2)对人焦虑。(3)孤独倾向。(4)自责倾向。(5)过敏倾向。(6)身体症状。(7)恐怖倾向。

(8)冲动倾向。每一个内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转换成标准分,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即为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

然后我们从茂名市区四所普通小学的四和六年级八个自然班抽取被试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年龄为11―13岁,基本上来自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调查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MHT测验中若焦虑分≥65分,表示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认为其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下表是327名小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的分布。总焦虑倾向标准分65分以上0-64分的人数是296人、

由此得出该市小学生中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为9、5%,此即为本市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

(二)小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若学生在某个内容量表上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表示他在这项内容上存在着适应不良,需对其制订特别指导计划。对31名高焦虑学生的各项内容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后,按需要制订个别指导计划项目的人数及其所占比例见表2。

表2中31名高焦虑学生在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的人数分布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人数16、12 、1、 14所占比例(%)51、6 、38、7 、3、2、 45、2

名次2 、5 、8 、4内容量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

人数5、 7 、15、 22所占比例(%) 16、1 、22、6、 48、4、 66、7

名次7 、6 、3 、1

由表2可知,8个内容量表在31名高焦虑学生中按标准分超过8分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为:冲动倾向、学习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孤独倾向。

还有许多学生,虽然总焦虑分在65分以下,而其个别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却在8分以上(见表3),说明他们虽然在总体上不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这些人同样应该进行心理指导。

表3全体学生在各内容量表超过8分的人数分布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

人数34 、25 、3、21所占比例(%) 10、39 、7、64 、0、9 、6、42

名次1 、4、8 、5内容量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

人数12 、10、 26、 32所占比例(%)3、67、 3、06 、7、95、 9、79

名次6 、7 、3 、2

表2和表3中的名次都是按内容量表中学生超过标准分8分的人数从高到低排列而来,对两者求等级相关系数,得r[,d]=0、93,存在显著高相关。这表明不管是全体学生还是高焦虑学生,二者在哪些内容量表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方面是非常一致的。从表3可知,学生较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量表内容依次为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这些量表中标准分超过8分的人数比例大于5%)。小学生中相对不易产生心理问题或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的方面为孤独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标准分在8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小于5%)。

(三)不同性别学生在总量表和分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表4为327名学生在总量表和分量表上得分的性别差异比较。从中可知男女学生在总量表及四个分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表4男女学生在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比较量表名称性别人数@① S Z P

总量表女154、 43、68、 14、96学习焦虑男173 、4、82、 2、17、 4、11 p

女154、 5、93、 65对人焦虑男173、 4、61、 1、90 、9、07 p

女154 、5、98 、0、51孤独倾向男173 、3、07 、1、29 、0、89 P

女154 、3、42 、1、71自责倾向男173、 5、41 、1、89、 2、21、 0、01

女154、 5、86 、1、77过敏倾向男173 、5、24 、1、95 、1、10 p>0、05

女154 、5、61、 3、74身体症状男173 、5、27、 1、50、 0、57 p>0、05

女154、 5、43、 3、19恐惧倾向男173 、4、44 、1、79 、5、40 P

女154、 5、78 、2、57冲动倾向男173 、5、23 、1、92 、0、13 P>0、05

四、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9、5%,这个比例略低于国内外文献中所估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但基本接近。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国小学生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陈永胜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

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问题约在10~20%之间等等。在这里我们不能得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地区的结论,因为每个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不尽一致,或者说每个研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价标准不同。但仍可得出两点结论:

1、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

2、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这既包括心理问题较明显、其总焦虑分≥65的占9、5%的那部分小学生,也包括虽然总焦虑分<65,但在个别内容量表上却显示出某一方面心理问题的小学生。我们既要对这9、5%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

从表3可知,学习焦虑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有10、39%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指对学习的过分担忧。学习焦虑由来自于有关学习的各方面压力引起。近几年来,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竞争加剧,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把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1996年5月3日的《钱江晚报》上有一篇题为《遗憾的鞠躬》的报道,非常引人深思:某小学某班举行了一次考试,班主任邵教师当场批卷,发现成绩不理想,她要求20余名成绩在92分以下的学生走上讲台,给她鞠一个90度的躬致歉。发人深省的是这位教师因此事被调离班主任岗位后,这20余名学生的家长联名要求让邵教师重回班主任岗位,理由是邵老师的行为虽然有点偏激,但出发点是好的,孩子学习不好,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未尝不可。这说明在对分数的看法上,教师和家长是何其一致。教师评价学生是以分数论,而家长认为只要为了孩子成绩好,采取一些手段,哪怕是以损害孩子的自尊为代价的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例子在我国教育界还相当普遍。而教师、家长评价学生的标准又是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评价学生的标准相一致的,应试教育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人才观下,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晚睡早起现象相当普遍。据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1995年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的60%,而许多家长还要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杭城有近70%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少于9小时。

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的发生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中排第二、第三位。这二者都是情绪方面的问题。冲动倾向是指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这首先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密切关系。如果家庭对孩子的要求过分满足,就易养成孩子任性、固执及情绪易变的特点。造成恐怖倾向的原因则主要是

由于从小娇生惯养而形成了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往往表现为只要一个人就会焦虑或对于本来不需要恐惧的东西却抱有一种恐惧心理等等。其次,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的形成也与应试教育下

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儿童人格和个性的培养有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又没能在家庭和学校里学习到对付挫折和困难的办法,就易情绪失调。

对人焦虑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排行第四,主要表现在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总是想不开,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对人焦虑过强的学生往往没有魄力,缺乏组织能力,搞不好人际关系。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人焦虑的产生一和学生普遍较任性、固执、依赖性重有关,二和学校教育忽略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有关。

自责倾向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排行第五。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会形成自责倾向。如:当父母、教师对孩子过分严厉、专制、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时,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的渴求过强时,一点小事就会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男女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量表得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女生的得分普遍高于男生。这里有一个现象需引起重视: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的量表内容恰恰是小学生最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五个量表内容中的四个,这说明了女生焦虑问题的严重性。对女生比男生更焦虑的原因国内外曾有不少研究,如国外流行的社会角色期待理论认为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女生的要求更高,女生的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社会道德,因此女生想得较多、焦虑水平也较高。相对来说,社会对男生的要求不怎么高。除了社会角色的期待作用外,女生比男生更为焦虑的原因应该和高年级女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关。许多女生在小学高年级进入青春期,但她们还不能完全自然地接受这一切,因此会引起焦虑、自责、恐惧等反应。女孩子虽然观察问题较细致、全面,但也比较斤斤计较,过分要求别人完善,并且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若看到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就易产生自卑心理。另外,女孩子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不如男孩,都可能使女生产生比男生更重的焦虑。

推荐专题: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小学生写职业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