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园本教研活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园本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
二、活动目标:
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
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阶段:二月份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王霞
副组长:朱丽、石海霞
成员:马莹、聂静、张静
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有关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理论文章。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研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二)实施阶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活动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
第一阶段:摸索开展阶段(以诵读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活动奠基。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
3、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韵律的诵读古诗。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性情。
5、利用部分时间,采用教师范读、优生领读、幼儿齐读、幼儿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坚持天天吟诵。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以班级教学为主)
1、各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运用画、唱、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古诗。
2、采取一人一课的方式教学古诗,在一起观摩交流,共同讨论最佳方案,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性,灵活性,科学性,更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接受。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阶段(以集中表演为主):
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进行真实的情感教育。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幼儿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幼儿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以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
如采用古诗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古诗词更具新意,让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
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给幼儿以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班组开展快乐的“中国节”活动:这个活动共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四个版块:导入――讨论――实践――评价,四个主题分别是:
第一主题:三八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
第二主题: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第三主题:中华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四月初二)
第四主题: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五月初五)
第一阶段
1、组织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有关节日活动课程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2、培训全体教师,以观念转变带动行为和变化,确立节日活动的重要地位。
3、收集有关中国特色的节日活动资料,并以传统文化中一些特色的节日活动作为研究的起点。
4、建立多样化的活动模式:
――节日活动设计
――经典诵读
――节日活动创作(如绘画、文学文艺表演等)
第二阶段
1、行动研究法:主要解决在班级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
2、访谈法:与班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传统节日方面的访谈,了解班级教师和家长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主要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经验总结法:通过传统节日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的渗透,总结出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精神形成的实践经验。
第三阶段
1.课题报告:《多彩传统节日》。
2.论文集:参与课题的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有现实意义的论文。
小班组开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动主题: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2――4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小班组教研会议,提出幼儿在礼仪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收集、创编相关儿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各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儿歌教学,及时沟通、交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2.教师在一日活动各环节选择适当儿歌让幼儿诵读,在一日教学中渗透文明礼貌教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儿歌比赛,评选出“文明小标兵”
第四阶段:整理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优秀儿歌,创编园本教材;
2、教师总结、反思,撰写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方案二:
活动主题: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渗透美德教育(5――7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教研会,共同确定适合小班教学的传统美德故事,商讨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以语言课的教学形式教授美德故事。要求每班充分准备一节课(有教案、有教具、有多媒体课件),4个班相互听课、评课,确定最佳方案并交流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2.召开家长会,说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可选择合适的传统美德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实现家园共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小小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
4.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和渗透。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
召开教研会,收集、整理适合幼儿的传统美德故事,各班上交一篇语言课教案及反思,形成园本教材。
(三)总结阶段:七月份
1、各组专题研讨。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园本课程教育教学。
2、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3、教师撰写论文。
活动名称:
玩具有多少 (数学)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7的数量,认识数字6和7。
2.能大胆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兔子毛绒玩具6个,汽车玩具6辆,玩具娃娃7个,图书7本,6、7的数卡各两张(数卡贴在积木上,可立在桌上)。
2.学具:印有数字的操作卡片(见附图),彩色皱纹纸,糨糊,抹布,动物印章,点子印章, 3~7的数卡,分类盒,雪花片,数字印章,笔。
活动过程:
1.按物体名称分类。
教师出示玩具:幼儿园给我们班分了一些新玩具,看看有哪些玩具?这么多的玩具怎样放才能让我们大家数清楚?
幼儿给玩具分类,分完以后数一数。
2.认识数字6和7。
教师与幼儿共同确认每种玩具的数量。
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每种玩具的数量:6只兔子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6,引导幼儿观察字形,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还有哪些玩具也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呢?6除了可以表示6个玩具外,还能表示什么?
以同样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数字7,理解7的实际意义。
3.小组活动。
第一组:看数字贴纸球;第二组:看数字印点子;第三组:看数字印小动物。
教师:今天,6和7还想和纸球、动物印章、点子印章做朋友。小朋友要看清数字,然后再贴纸球和印印章,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第四组:给数卡排队。
教师:最小的数排最前,最大的数排最后,排好后再送雪花片给数卡。
第五组:看图印数字、画点子或画短竖线。
教师:看看图上有谁?它们各套中了几个圈?请小朋友分别在相应的图标旁印数字、画点子或画短竖线记录数量。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让幼儿操作各种6和7的数学操作材料。
2.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家教孩子认识数字6和7,并能对6和7的物品能够匹配。
活动名称:
数一数,比一比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若干张;第三、四组:填空格图卡;第五、六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点子印数字。三、四组,看标记涂图形。
四、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童之梦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方案
本学期我园对“如何让幼儿快乐的阅读”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本着“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原则,采用多种研究的方法与形式努力营造氛围,让幼儿轻松、快乐的识字、阅读。
一、园本教研活动主题: 本学年教研的主题为:幼儿快乐阅读的研究。
二、教研目的和意义:
在人的智慧与能力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大约从三岁开始,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言语表达能力,拥有了大量的口语经验和口语理解能力。《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开展学前阅读能力的培养教育”。而3--8岁是儿童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奠定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幼儿的视界,启迪孩子的智慧,而且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的阅读刻不容缓,但现在成人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理解往往存在着许多误区,从而导致孩子不会“看书”,不会“读书”。通过几年来对小班、中班幼儿阅读情况的观察、分析,更让我们看到了问题所在。
1、幼儿阅读追求视觉感受。孩子往往对图书中颜色鲜艳和较大的形象最感兴趣,会忽略一些细节的内容。
2、幼儿阅读缺乏有序性。幼儿的思维具有跳跃性的特点,他们缺乏阅读的经验,会忽的一下翻到前面,忽的一下翻到后面,有时中间还跳过几页。针对上述问题,我园确定了此次教研的主题。
三、教研时间: 2013、3月-——2013年7月
四、教研人员: 园长:张丽丽
成 员:杨丽丽、高兴宇等人。
五、教研的内容与措施:
1、创设阅读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具体措施:
(1)每两周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组活动,学习相关理论,交流在实践中所碰到的具体问题,对研究进行不断的反思与调整。
(2)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题计划,开展“课题方案答卷”活动,让教师理解课题的研究理念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阅读资料并放在幼儿触手可及的地方便于幼儿取放。
(4)以班级环境创设为主,要求各班创设有自己班级特色的阅读区域,逐步营造温馨的班级阅读氛围,要求教师根据研究 内容设计环境创设方案。
(5)每天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时间,教师增加与幼儿个别交流的机会,及时与幼儿交流阅读信息。
(6)开展各年龄阶段的阅读比赛。在班内开展有关阅读方面的集体或竞赛活动。
(7)加强对环境创设的交流、探讨及考核。
(8)各班根据阅读环境的创设制定相应的阅读常规。
(9)做好阅读环境创设的过程资料,资料要求能体现研究轨迹。
(10)每月对教研工作进行小结,根据研究情况逐步进行计划的调整。
2、初步尝试快乐阅读教学方案设计。 具体措施:
(1)各班教师每周根据《识字阅读》和《语言》课本本进行一次快乐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根据读本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开展拓展活动并分领域做好资料的积累。
(2)结合园本教研进行快乐阅读教学“一课多研”活动。
(3)结合园本教研中“一人一课”活动开展快乐阅读教学评比。
(4)根据子课题内容撰写教学论文并进行论文评比活动。
3、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充电,让幼儿掌握更多的技能。 6月份中旬,我园请来“快乐教学”的专家,重点讲述了快乐识字阅读,同时请来家长和老师一起学习,为家园共育做好了铺垫。
五、子课题内容: 小班:小班阅读环境创设的研究、小班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中班:教师在快乐阅读中的指导策略、中班阅读环境创设的研究、中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大班: 环境资源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影响、指导策略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大班阅读区域环境创设的研究
六、工作安排:
3月份 1、搜集有关阅读环境创设的资料。 2、学习课题计划。 3、各班制定子课题计划。 4、课题方案问答。 5、交环境创设方案。
4月份 1、创设班级阅读环境。 2、检查并交流环境创设情况。 3、各班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特点制定阅读习惯细则。
5月份 1、开展阅读教学“一课多研”活动。 2、快乐阅读家长汇报活动。
6月份 1、快乐阅读“一人一课”汇报及评比活动。 2、环境创设评比活动。
7月份课题总结交流。
七、课题研究结果
1、幼儿的发展:幼儿的阅读习惯得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使得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孩子乐于给他人讲故事,这本身又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也学到了更多知识。
2、老师的收获: 在课题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们随即翻看相关的书籍,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另外,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转变,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研究过程中教师们虽然探索了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但作为研究者对其理论认识还比较肤浅,如何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总之,幼儿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耐心地一点一滴的积累起,为孩子的终身能力打下基础。
幼儿园园本教研实施方案
幼儿园绘本活动方案
幼儿园研讨活动方案
幼儿园区域活动教研方案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状况分析
上学期我们对“区域活动科学合理的布局”以及“活动材料的投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各班制定了可行的活动区方案,材料的投放有了相应的变化和深入。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虽然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自发的学习欲望比较欠缺,参与度不高,常常会出现“偏区”的现象。目前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指导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
1.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自己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维持者、矛盾的调节者”,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指导随意性大。
2..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对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水平了解的不够深入。教师应适时、适宜地介入幼儿的游戏活动,这也是在区域活动的创建与组织中最核心的困惑。
二、教研的目标
1.通过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适时的给予孩子适当的启发、引导、激励,让孩子积极主动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促进幼儿的自主性的发展,积极性的提高。
2.不断提高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智慧和水平,细心观察和解读幼儿的行为。把握幼儿在不同区域的学习特点与进程,切实提高区域活动的指导技能策略。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
二、活动目标:
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
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阶段:二月份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王霞
副组长:朱丽、石海霞
成员:马莹、聂静、张静
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有关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理论文章。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研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二)实施阶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活动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
第一阶段:摸索开展阶段(以诵读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活动奠基。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
3、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韵律的诵读古诗。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性情。
5、利用部分时间,采用教师范读、优生领读、幼儿齐读、幼儿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坚持天天吟诵。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以班级教学为主)
1、各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运用画、唱、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古诗。
2、采取一人一课的方式教学古诗,在一起观摩交流,共同讨论最佳方案,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性,灵活性,科学性,更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接受。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阶段(以集中表演为主):
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进行真实的情感教育。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幼儿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幼儿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以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
如采用古诗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古诗词更具新意,让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
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给幼儿以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班组开展快乐的“中国节”活动:这个活动共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四个版块:导入――讨论――实践――评价,四个主题分别是:
第一主题:三八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
第二主题: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第三主题:中华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四月初二)
第四主题: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五月初五)
第一阶段
1、组织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有关节日活动课程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2、培训全体教师,以观念转变带动行为和变化,确立节日活动的重要地位。
3、收集有关中国特色的节日活动资料,并以传统文化中一些特色的节日活动作为研究的起点。
4、建立多样化的活动模式:
――节日活动设计
――经典诵读
――节日活动创作(如绘画、文学文艺表演等)
第二阶段
1、行动研究法:主要解决在班级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
2、访谈法:与班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传统节日方面的访谈,了解班级教师和家长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主要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经验总结法:通过传统节日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的渗透,总结出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精神形成的实践经验。
第三阶段
1.课题报告:《多彩传统节日》。
2.论文集:参与课题的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有现实意义的论文。
小班组开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动主题: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2――4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小班组教研会议,提出幼儿在礼仪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收集、创编相关儿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各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儿歌教学,及时沟通、交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2.教师在一日活动各环节选择适当儿歌让幼儿诵读,在一日教学中渗透文明礼貌教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儿歌比赛,评选出“文明小标兵”
第四阶段:整理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优秀儿歌,创编园本教材;
2、教师总结、反思,撰写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方案二:
活动主题: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渗透美德教育(5――7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教研会,共同确定适合小班教学的传统美德故事,商讨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以语言课的教学形式教授美德故事。要求每班充分准备一节课(有教案、有教具、有多媒体课件),4个班相互听课、评课,确定最佳方案并交流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2.召开家长会,说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可选择合适的传统美德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实现家园共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小小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
4.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和渗透。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
召开教研会,收集、整理适合幼儿的传统美德故事,各班上交一篇语言课教案及反思,形成园本教材。
(三)总结阶段:七月份
1、各组专题研讨。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园本课程教育教学。
2、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3、教师撰写论文。